病请描述:注:本指南译自《2010 CDC性传播疾病治疗指南》中第56页~63页。涉及的疾病包括:细菌性阴道病、滴虫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译者:北京大学深圳妇产科,樊尚荣;汕头大学医学院,张慧萍来源: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1年3月第14卷第8期一、细菌性阴道病(BV) BV是由多种微生物引起的无阴道黏膜炎症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与BV发生有关的微生物主要有阴道加德纳菌、厌氧革兰阴性菌(如拟杆菌)和革兰阳性菌(如胨链球菌及动弯弧菌等)。合并BV妇女妇科术后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和BV复发的风险增加,其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STD)的风险亦增大,如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和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等。1.诊断 出现下列4项临床特征中至少3项可诊断为BV:①线索细胞阳性;②氨试验阳性;③阴道pH值>4.5;④阴道分泌物均质稀薄。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可用于诊断BV。酶快速检测如BV蓝等可用于诊断BV。DNA探针如VPⅢ型微生物确认试验等亦可用于诊断BV。微生物培养不作为诊断方法。宫颈巴氏试验因其敏感度低,对BV诊断无临床价值。2.治疗 非孕期治疗的意义:①减轻阴道感染症状和体征;②减少流产或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风险。其他潜在益处包括减少其他感染,如HIV感染和其他STD风险。有症状的BV患者均需要治疗。(1)推荐方案甲硝唑500mg,口服,2次/d,共7d,或0.75%甲硝唑膏(5g),阴道上药,1次/d,共5d;或2%氯洁霉素膏(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7d。(2)替代方案替硝唑2g,口服,1次/d,共2d;替硝唑1g,口服,1次/d,共5d;氯洁霉素300mg,口服,2次/d,共7d;或氯洁霉素栓100g,口服,1次/d,共3d。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应用甲硝唑阴道缓释片(750mg,1次/d,阴道放置)治疗BV。治疗期间,建议患者避免性接触或正确使用避孕套。阴道冲洗可能会增加BV复发风险,尚无证据表明冲洗可治疗或缓解症状。(3)随访症状消除后无需常规随访。因为BV易复发,应告知患者在症状复发时随诊。对于复发患者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但仍可采取前次相同的局部治疗方案。对于采用推荐方案治疗后多次复发的患者,可应用甲硝唑凝胶抑制性治疗,即局部应用甲硝唑凝胶,每周2次,连续用4~6个月,可减少复发,但疗效可随抑制性治疗中断而终止。(4)管理性伴不主张对性伴进行常规治疗。3.特别的考虑 (1)对推荐治疗方案过敏或不耐受对甲硝唑过敏或不耐受者选用克林霉素治疗。对口服甲硝唑不耐受者可选用甲硝唑局部治疗。(2)妊娠尽管BV与胎膜早破、早产、羊膜腔感染和产后子宫内膜炎等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妊娠期治疗BV惟一确定的益处是能缓解阴道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潜在的益处包括降低妊娠期BV相关感染合并症和减少其他STD或HIV感染的风险。全身治疗对可能的生殖器官亚临床感染有益。多项研究和荟萃分析未发现妊娠期应用甲硝唑会增加胎儿畸形或机体细胞突变的风险。替硝唑为妊娠C类药物,不用于孕妇。对有早产高风险的孕妇筛查BV是否可行目前仍无一致意见。推荐方案:甲硝唑500mg,口服,2次/d,共7d;或甲硝唑250mg,口服,3次/d,共7d;或氯洁霉素300mg,口服,2次/d,共7d。二、滴虫病 滴虫病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男性阴道毛滴虫感染多数无症状,也可表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1.诊断 显微镜检查阴道分泌物悬液中找到阴道毛滴虫的诊断敏感度仅为60%~70%。悬液法检查结果阴性而临床可疑时可进一步做滴虫培养。对男性患者,湿片检查不敏感,应取尿道拭子、尿液或精液做滴虫培养。FDA批准诊断女性滴虫病的试验包括OSOM滴虫快速检测(即免疫层析毛细管型流动试纸技术)和VPⅢ型微生物确认试验,后者为核苷酸探针试验,可用于检测阴道毛滴虫、阴道加德纳菌和白念珠菌。因阴道滴虫病较常见,所以对因阴道排液而就诊的患者应常规检测阴道毛滴虫。对有感染高风险(如有新性伴或多个性伴、有STD史、性交易、注射毒品)的女性应进行阴道毛滴虫筛查。2.治疗 硝基咪唑类是FDA批准用于治疗滴虫病的惟一药物种类。甲硝唑方案对滴虫病的治愈率为90%~95%,替硝唑方案对滴虫病的治愈率为86%~100%。比较2g单剂量甲硝唑和2g单剂量替硝唑的疗效,替硝唑的疗效相当于或优于甲硝唑。对性伴治疗可增加治愈率。治疗患者性伴可缓解其症状,达到微生物治愈和减少传播。不推荐局部应用甲硝唑凝胶治疗滴虫病。(1)推荐方案甲硝唑2g,口服,共1次;或替硝唑2g,口服,共1次。(2)替代方案甲硝唑500mg,口服,2次/d,共7d。注意:需要告知患者在应用甲硝唑后24h及在应用替硝唑后72h内戒酒。(3)随访对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在治疗后如果无临床症状无需随访。有少数阴道毛滴虫对甲硝唑的敏感性下降,但大多数阴道毛滴虫对替硝唑和高浓度甲硝唑敏感。对低浓度甲硝唑耐药的阴道毛滴虫占2%~5%。对高浓度甲硝唑耐药的阴道毛滴虫罕见。替硝唑有较长血浆半衰期(t1/2),其在泌尿生殖器官组织中的浓度比甲硝唑高,同时,替硝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较甲硝唑低。如果甲硝唑2g治疗失败,除外再感染后,可选用甲硝唑500mg口服,2次/d,共7d,或替硝唑2g单次治疗。如果上述治疗失败,考虑使用替硝唑或甲硝唑2g,1次/d,共5d。如果这些治疗均无效,应请专家处理。(4)管理性伴对患者的性伴按流行病学原则治疗,在患者及其性伴治愈前避免性接触。男性伴应进行检查,并采用替硝唑2g单次口服,或甲硝唑500mg,2次/d,口服,共治疗7d。3.其他考虑 (1)对推荐治疗方案过敏或不耐受对甲硝唑过敏或不耐受者选用硝基咪唑类以外的药物治疗,但疗效较低(≤50%)。(2)妊娠阴道滴虫病与不良妊娠结局(包括分娩异常、低出生体质量和胎膜早破)相关。对无症状的阴道滴虫病治疗后以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未减少。对有症状的阴道滴虫病治疗后症状可缓解。可选用甲硝唑2g,单次口服治疗。(3)HIV感染对HIV感染合并阴道滴虫病妇女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口服甲硝唑7d疗法的疗效优于口服甲硝唑2g单剂量疗法。对HIV感染妇女治疗阴道滴虫病应采取多剂量方案。三、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 VVC系念珠菌侵犯外阴和(或)阴道浅表上皮细胞所致的炎症过程。VVC主要由白念珠菌感染所致。1.VVC分类 VVC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单纯型VVC为正常非孕宿主、偶发VVC及由白念珠菌所致的轻、中度VVC。复杂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包括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重度VVC、非白念珠菌所致的VVC或异常宿主,如伴有未控制的糖尿病、免疫抑制和衰竭。10%~20%的患者为复杂型VVC。2.诊断 主要症状是外阴瘙痒和充血,大多数VVC根据显微镜检查诊断。湿片或10%氢氧化钾湿片镜检可检出酵母菌、菌丝、假菌丝,或进行培养及其他实验证明存在酵母菌。湿片镜检阴性的有症状妇女,应考虑阴道念珠菌培养。检查有VVC体征,但是湿片镜检阴性,又不能做培养的患者,考虑经验性治疗。无症状体征的患者念珠菌培养阳性并不是治疗的指征。3.治疗 (1)单纯型VVC①非处方阴道内用药2%布康唑膏(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3d。1%克霉唑霜(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7~14d。2%克霉唑霜(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3d。2%咪康唑霜(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7d。4%咪康唑霜(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3d。咪康唑栓100m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7d。咪康唑栓200m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3d。咪康唑栓1200mg,单次阴道上药。6.5%噻康唑膏(5g),单次阴道上药。②处方阴道内用药2%布康唑膏(5g),单次阴道上药,制霉菌素10万U/d,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14d。0.4%特康唑(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7d。0.8%特康唑(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3d。特康唑栓80m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3d。氟康唑150mg,单次顿服。如果患者2个月内症状再次出现或复发,告知其前来复诊。③管理性伴短期局部制剂(如单剂量和1~3d方案)治疗单纯性VVC效果好。局部治疗咪唑类药物比制霉菌素效果好。经过全程的咪唑类药物治疗,80%~90%的患者症状可缓解或念珠菌培养转阴。④随访VVC通常非性接触传播,不推荐常规治疗性伴,但对反复发病者及性伴出现龟头炎时可予治疗。⑤特别考虑对推荐治疗方案中的药物过敏或不耐受。外用药物通常无全身副作用,可出现局部烧灼感和刺激反应。口服药物偶可引起头痛、恶心和腹痛,口服唑类药物偶可引起肝酶升高。(2)RVVCRVVC指1年内VVC发作4次或4次以上。大多数RVVC无明显发病诱因。需要根据培养结果明确诊断,对不常见的念珠菌菌株分类,有10%~20%的RVVC为光滑念珠菌或其他非白念珠菌感染引起。常用抗真菌药物对这些菌株不敏感。抗念珠菌治疗方案包括初步治疗和巩固治疗。初步治疗应持续到患者的症状消失及念珠菌培养阴性。初步治疗选择长疗程(如7~14d)局部治疗或口服氟康唑100mg、150mg或200mg,1次/3d,共3次(第1天、第4天和第7天)。巩固治疗可选用氟康唑100mg、150mg或200mg,1次/周,口服,疗程通常为6个月。如果氟康唑方案不可行,可考虑间断性局部药物巩固治疗。是否治疗患者性伴存在争议。停止治疗后30%~50%的RVVC会复发。(3)重度VVC重度VVC对短疗程局部治疗和口服治疗的效果差,推荐局部用药7~14d或口服氟康唑150mg,给药2次,两次给药间隔时间为72h。(4)非白色念珠菌VVC应用非氟康唑类抗真菌药物口服或局部长疗程(7~14d)治疗作为一线治疗。如果复发,选择阴道硼酸胶囊600mg,每疗程常为2周,该疗法真菌根除率约为70%。如仍复发,请专家会诊。(5)免疫受损患者对患糖尿病或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等虚弱患者应用短疗程方案治疗效果不佳,应尽量改善免疫受损状况,且需要延长疗程(达7~14d)。(6)妊娠VVC在妊娠期常见,几种常用的局部唑类抗真菌制剂均可在整个孕期应用。口服抗念珠菌制剂不用于治疗妊娠期急性VVC。
就医指导 2016-08-15阅读量6669
病请描述: 导语:尖锐湿疣的治疗简单说来就是先去除疣体,然后再防止复发。具体的治疗方法有多种,疗效也有个体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这样不仅可以早日康复,还可以减少治疗费用和治疗周期。 那么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 依据我国及发达国家尖锐湿疣的诊疗指南,其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医院外治疗和医院内治疗。 一、医院外治疗 1.鬼臼毒素(0.15%乳膏或0.5%溶液) [用法]:外用于患处,具体用法遵医嘱。 [注意事项]:女性治疗期间需采取避孕措施或避免性生活;孕妇忌用。 2.咪喹莫特乳膏(5%) [用法]:外用于患处,具体用法遵医嘱。 [注意事项]:孕妇应用咪喹莫特治疗的安全性尚待进一步评估,故暂不推荐孕妇使用。 二、医院内治疗 1.冷冻治疗 利用-196℃低温的液体氮,采用压冻法治疗尖锐湿疣,促进疣组织坏死脱落。但是该方法治疗技术很难标准化,不同操作者治疗效果有很大差异。特点是简单、廉价,很少发生瘢痕和色素脱失,妊娠期治疗安全。 2.外用30~50%三氯醋酸溶液治疗 用棉棒沾取少量溶液直接涂抹于患处,具体用法遵医嘱。该方法适用于小的尖形的疣体或丘疹性疣体,不太适合角化的或过大的疣体。另外三氯醋酸溶液具有腐蚀性不当使用可引起瘢痕,使用时应备好中和剂(如碳酸氢钠)。 3.激光治疗 通常用CO2激光,采用烧灼法去除疣体。 4.电灼治疗 采用高频电针或电刀切除疣体。方法:局部麻醉,然后电灼,本疗法适应数量少,面积小的疣体。 5.微波治疗 采用微波手术治疗机,将疣体热辐射凝固,再用镊子将其挟除。为防止复发,可对残存的基底部重复凝固一次。 6.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疗法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但价格昂贵。该方法可使病变组织死亡、脱落,同时杀灭并清除隐性病灶,恢复正常的形态和功能,而邻近正常组织则不受任何影响。 7.外科手术 疣体较大,无法进行上述处理的尖锐湿疣患者,可以考虑外科手术方法切除疣体。 小编提醒: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个体差异很大,因而尖锐湿疣的治疗没有固定统一的方法,就诊时,医生一般会根据疣体的大小、数量、生长部位、治疗成本、不良反应等等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期间要遵医嘱按时复诊。
就医指导 2016-07-27阅读量6937
病请描述:导语:假性湿疣由于其发病部位特殊,又和性病“尖锐湿疣”外观上接近,因此非常容易被误诊。其实假性湿疣不会引起任何功能障碍,亦不传染,所以患假性湿疣者平时只需注意保持生殖器清洁干燥就可以,无需过分担心。那么假性湿疣和尖锐湿疣要如何鉴别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一、发病部位 1.假性湿疣 男性假性湿疣发生在冠状沟,或包皮系带两侧,也叫阴茎珍珠状丘疹。女性假性湿疣发生在小阴唇,特别是小阴唇内侧和阴道前庭,呈对称密集分布。2.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发生于外阴、生殖道、宫颈、肛周,常见两个部位同时发生,一般不对称。二、皮疹特点 1.假性湿疣 假性湿疣为直径1-2mm的淡红色或白色丘疹,表面光滑,外观呈绒毛状或鱼子状,有时可呈息肉状小丘疹,可长期存在。一般长期无明显变化,即使用药物治疗,疹子也不消退。这种疹子不融合,无根蒂,不会越长越多,也不会长成乳头状或菜花状的赘生物。2.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初期为小而柔软的淡红色疣状丘疹,逐渐增大增多,可呈丘疹、角化性斑块、乳头样或菜花样、鸡冠样赘生物,根部往往有蒂,有的甚至融合成较大的团块。三、醋酸白试验 1.假性湿疣:试验结果为阴性。2.尖锐湿疣:试验结果一般为阳性。四、HPV DNA检测 1.假性湿疣:检测结果为阴性。2.尖锐湿疣:检测结果一般为阳性,多为HPV-6,11型。小编提醒:如果出现了疑似尖锐湿疣的症状,一定要前往正规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或通过微医平台找相关专家进行咨询。不要轻信广告,以免误诊或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就医指导 2016-07-27阅读量9641
病请描述: 导语:大多数的尖锐湿疣皮疹表现都比较典型,但是要明确诊断仍然需要做相关的辅助检查。那么确诊尖锐湿疣一般要做哪些检查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尖锐湿疣常见的实验室检查: 1.醋酸白试验 用3%~5%醋酸液局部外涂或湿敷5~10分钟,如果有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可在HPV感染区域发白,即所谓的“醋酸白现象”。但是该试验特异性不高,有些慢性炎症,如念珠菌性外阴炎、生殖器部位外伤和非特异性炎症均可出现试验发白。 2.病理学检查 尖锐湿疣患者组织病理检查可见乳头瘤或疣状增生、角化过度、表皮棘层肥厚等等病理表现。表皮浅层(棘层上方及颗粒层)出现空泡化细胞,是诊断HPV感染的重要证据。 3.免疫学试验 采用抗HPV蛋白的抗体检测病变组织中的HPV抗原。但是该方法敏感度不高,检出率只有50%左右。 4.核酸杂交试验 是检测HPV感染的重要的手段,包括斑点印迹法、组织原位杂交法、核酸印记法。这些方法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是诊断HPV感染的敏感而可靠的方法。但技术操作繁琐,临床上没有普遍开展。 5.聚合酶链反应(PCR) 是目前检出HPV感染的最敏感的方法,又可做型特异度分析,具有敏感度高、方法简便迅速的特点。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小编提醒:以上这些检查方法有不同的诊断意义及各自的优缺点,实际就诊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
就医指导 2016-07-27阅读量5740
病请描述:注:下列医院排名不分先后 一、上海市 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简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建于1929年,至今已有八十六年历史,是国家首批硕土和博士点授予单位,是我国主要的皮肤病学医教研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一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已连续五年位居中国医院最佳皮肤科专科排行榜榜首,入选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和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是上海市皮肤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和上海市激光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 [地址]: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 [治疗特色]: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特应性皮炎、荨麻疹、药物性皮炎)、化妆品皮炎、白癜风、银屑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诊疗 [相关专家]:皮肤性病科 银屑病专病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皮肤性病科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专业科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国家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和临床药理基地,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地址]:上海市卢湾区瑞金二路197号(永嘉路口);上海市徐家汇路573号(分院) [治疗特色]:自身免疫病、皮肤淋巴瘤等疑难、危重皮肤病的诊疗 [相关专家]:皮肤性病科二、湖北省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简介]: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科是在国内外著名皮肤专家,一级教授于光元博士的领导下于五十年前由上海迁入武汉,渐渐发展为集皮肤激光治疗研究中心、皮肤病特色诊疗中心、四个实验室和一个病区,一个多专科的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检查治疗设备的综合性科室。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治疗特色]:皮肤激光治疗技术;性传播疾病、银屑病、白癜风、血管瘤等疾病的诊疗 [相关专家]: 皮肤科专家门诊 皮肤激光 皮肤激光银屑病专病 皮肤激光白癜风专病 皮肤激光美容 皮肤瘢痕疙瘩专科2.武汉市第一医院 [简介]: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创立于1927年,是当时武汉国民政府汉口市立医院下属一级临床科室。近年来,科室以重点专科建设为核心,强化内涵建设,已是卓见成效:成为全国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学科、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重点专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大道215号 [治疗特色]:银屑病、痤疮、白癜风等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关专家]:皮肤性病科 三、广东省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简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创建于1979年,现已经成为全国皮肤性病学领域骨干科室之一;2012年成为广东省卫生厅“十二五”规划中皮肤科唯一的重点学科,2013年获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皮肤医疗美容示范基地称号。[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600号(院本部);广州市黄埔区开创大道2693号(岭南院区)[治疗特色]:擅长化妆品皮肤病、皮肤外科疾病等疾病的诊疗以及皮肤激光美容。[相关专家]:皮肤性病科(天河院区);皮肤性病科(岭南院区)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简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成立于1953年,是广东省最早成立的西医皮肤科。目前该科室已发展成为综合实力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在港澳台地区乃至东南亚地区享有较高声誉的医学专科。[地址]:广州市沿江西路107号(院本部);广州市海珠区盈丰路33号(南院区)[治疗特色]: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银屑病、深部真菌病、大疱性皮肤病及重症药物疹等皮肤疾病的治疗。四、湖南省 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简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始建于1953年,是国内皮肤科领域临床、科研和教学水平领先的学科之一。目前是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湖南省重点学科(牵头单位),湖南省皮肤病诊疗中心(挂靠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全国皮肤美容培训基地(全国仅五家),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全国皮肤肿瘤研究中心(全国仅两家)。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治疗特色]:皮肤激光与美容;面部损容性皮肤病(如玫瑰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的诊疗 [相关专家]:皮肤科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简介]:湘雅二医院皮肤性病科(中南大学皮肤性病研究所)于1958年由留美归国的刘泽民教授(国家一级教授)创建并任首届主任,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确立了学科在我国皮肤科学界的学术地位,某些专业领域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的声誉, 在“全国专科声誉排名榜(皮肤科)”连续三年稳居前十位(中南地区唯一)。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 [治疗特色]: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特别是红斑狼疮、硬皮病、白癜风、银屑病等)、过敏与临床免疫、皮肤美容、疑难危重皮肤病的诊疗 [相关专家]:皮肤科 五、浙江省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简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是集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科室。已被卫生部和财政部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临床医学皮肤性病学高级学术人才培养基地和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国家卫生部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和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诊断和监测基地、卫生部皮肤性病学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湖滨院区);浙江省杭州市长河街道江虹路1511号(滨江院区) [治疗特色]: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色素性/血管性皮肤病及各种皮肤肿瘤的诊疗 [相关专家]: 皮肤科(湖滨院区) 皮肤科(滨江院区) 脱发专科 2.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简介]: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成立于1953年,目前是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和杭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国家中管局白癜风重点专病,浙江省皮肤病临床诊疗技术指导中心、首批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的全国白癜风研究中心。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西湖大道38号 [治疗特色]:白癜风、甲真菌病、银屑病、脱发等的诊疗 [相关专家]:皮肤科(副高) 皮肤科(正高) 六、江苏省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 [简介]: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1954年始建于北京,原名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直属中央卫生部领导,1984年迁南京现址,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从事皮肤病、性病、麻风病,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国家级专业机构,也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承担国家性病、麻风病防治任务。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蒋王庙街12号 [治疗特色]:少见深部真菌病、性传播疾病、大疱病、血管炎、皮肤肿瘤等的诊疗 [相关专家]: 病理科 分枝杆菌(麻风) 性病科 放射理疗科 皮肤外科 皮肤激光中心 皮肤病研究室 真菌科 离退休专家 药品化妆品检测 过敏与风湿免疫科 皮肤科门诊部七、安徽省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简介]: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暨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集皮肤性病学医疗、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现为皮肤病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疑难重症皮肤病协同创新中心,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皮肤性病学团队之一,在皮肤病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绩溪路218号(住院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长江中路305号(门诊部) [治疗特色]:银屑病、白癜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遗传性皮肤病,以及重症药疹、结缔组织疾病和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等的诊疗 [相关专家]:皮肤性病科八、陕西省 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简介]: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的医疗、科研、教学总体实力居国内先进行列,是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陕西省皮肤病性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陕西省优势医疗专科。2011年建立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病院。 [地址]: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治疗特色]:皮肤激光美容以及过敏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大疱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等)、银屑病、白癜风、真菌病、皮肤肿瘤等各种疑难皮肤病的诊疗 [相关专家]:皮肤科 性病中心 皮肤性病学科 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简介]: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全军皮肤病研究所、全军皮肤病重点实验室,2011年成为西京医院重点建设的院中院—西京皮肤医院。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5号 [治疗特色]:白癜风、银屑病、恶性黑素瘤、血管瘤、痤疮、黄褐斑、大疱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皮肤美容、皮肤组织病理等方面的诊疗 [相关专家]:皮肤科九、北京市 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简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不仅是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以及国家“211”和“985”重点学科,同时还是教育部博士点授予单位、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机构皮肤性病专业基地、中华医学会皮肤美容示范基地。 [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3号(白塔寺院区);北京市海淀区昌平路南段36号(海淀院区) [治疗特色]: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湿疹/皮炎、荨麻疹等)、银屑病、白癜风、红斑狼疮等的诊疗 [相关专家]:皮肤性病科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简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历史悠久,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后,学科建设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学科带头人朱学骏教授带领全体同仁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在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及条件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内一流的皮肤性病学医疗、教学与研究基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8号 [治疗特色]:色素、血管、毛发疾患的激光治疗及医学美容;银屑病、湿疹、玫瑰糠疹等疾患的紫外线光疗;皮肤良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等 [相关专家]:皮肤性病科3.北京协和医院 [简介]: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在我国是最早的皮肤性病学科之一,成立于1924年,首任主任是Dr. Chester N. Frazier。解放后一直由我国皮肤性病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皮肤性病学家、一级教授李洪迥任科主任。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生及硕士生培养点。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1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治疗特色]:太田痣、鲜红斑痣、多毛症的激光治疗;性转播疾病如尖锐湿疣、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等疾病的治疗 [相关专家]: 特需皮肤科门诊 皮肤科激光中心 皮肤科门诊 美容皮肤科门诊 皮肤科性病门诊4.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简介]:空军总医院皮肤科组建于1980年,于2013年扩建为皮肤病医院。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皮肤病重点学科、全军皮肤病研究所、国家卫生部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FDA行政许可检验机构、首都皮肤科疑难病诊疗中心、中国医师协会激光美容培训基地、北京市皮肤科医师培训基地、全军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和全军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0号(西钓鱼台) [治疗特色]:白癜风、银屑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湿疹/皮炎、荨麻疹等)的诊疗;皮肤激光美容等 [相关专家]:皮肤性病科十、云南省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简介]: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于1946年由全国著名皮肤病性病学专家秦作梁教授创立,历任科室主任为:秦作梁、孙穆雍、王正文、王朝凤和何黎教授。是云南省最早建立的皮肤性病科和全国较早建立的皮肤性病专业之一,为云南省各级医院皮肤性病科的发源地。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昌路295号 [治疗特色]:痤疮、光线性皮肤病、皮肤医疗美容、皮肤肿瘤等的诊疗 [相关专家]:皮肤性病科十一、山东省 山东省皮肤病医院 [简介]: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暨山东省皮肤病医院始建于1955年,是一所集防治、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省属皮肤性病专业防治机构和三级专科公立医院,承担全省麻风、性病防治工作,为社会提供皮肤性病诊疗服务,并围绕防治、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和研修生教学。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27397号(原济兖路57号) [治疗特色]:银屑病(牛皮癣)、自身免疫性大疱病、激光美容等的治疗 [相关专家]:激光美容外科 皮肤科 性病科十二、四川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简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始建于50年代初,通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中已硕果累累,目前是西南地区该专业技术力量雄厚,规模最大的学科。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治疗特色]:皮肤真菌病、皮肤肿瘤等的诊疗 [相关专家]:皮肤科
就医指导 2016-07-07阅读量6.6万
病请描述: 小陈是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对方业务公司招待颇为热情。盛情难却,也是为了“工作”,小陈与大家一起去了娱乐中心,还特地请了“小姐” 作陪。酒酣耳热之后,糊里糊涂有了一次“一夜风流”。 忽然没来由地感到自己下身一阵阵的发痒,发现阴茎上面不知什么时候长了几粒肉红色米粒样的小疙瘩。医生最后确诊为“尖锐湿疣”。 一、尖锐湿疣是种什么病?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皮肤赘生物,一般好发于外阴、肛门周围等部位,主要通过不洁性接触途径传播。尖锐湿疣有点顽固,比较容易复发。 常规的治疗包括手术、激光、冷冻等物理手段进行清除,但是这些方法只能去除肉眼可以看得见的病灶,但是病灶周围可能潜伏的疣体很有可能引起复发。 二、尖锐湿疣能不能根除? 1.较大的皮疹 对于较大的皮疹,可以采用激光、微波或腐蚀性药物的方法直接去除。 2.较小、较多的皮疹 对于较小、较多的皮疹可以采用光动力疗法,这种技术采用具有光敏感性的药物敷在尖锐湿疣表面,经过2-3个小时被皮肤吸收后,采用一种特定的激光进行照射,将病毒杀死,但是对正常皮肤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三、得了尖锐湿疣要注意什么? 1.避免衣物直接接触 尖锐湿疣大部分通过直接性接触传播,也有小部分通过接触污染的物品引起,所以患者的用品,比如内衣要和家人分开洗涤,个人卫生用品不要和家人共用,在没有治愈前最好不要和配偶发生无保护的性接触。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小心不要传染给别人。 2.半年内须定期复诊 一般来说,临床上75%以上的病人,都是在治疗后1个月内复发的。如果治疗后半年左右不复发,则基本可以确定已治愈。所以在半年之内,一定要坚持复诊,一般1~2个月复诊1次。 微医提醒:不小心染上尖锐湿疣不可怕,一定尽早治疗,由于此病容易复发,半年内要坚持复诊。 *本文原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皮肤科 王一飞 副主任医师,由微医整理编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
健康资讯 2016-07-05阅读量1.4万
病请描述: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病人绝大多数无临床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此类病人应予定期随访(3~6个月)。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几乎全是恶性肿瘤性病变,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 症状体征 病人绝大多数无临床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此类病人应予定期随访(3~6个月)。若出现明显症状或息肉迅速增大时才考虑手术。如届时胆囊功能良好,可作腹腔镜保留胆囊息肉摘除术。此类息肉往往<10mm(82%),以多发性为主(75%)。外观呈桑葚状,蒂细如线,质脆易落,因而很易摘除。如胆囊功能不良,则可作腹腔镜胆囊切除。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占35%,包括腺瘤与腺肌瘤病、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等。其中炎症性息肉虽无恶变报道,但与胆囊炎症相伴,多数有临床症状。其余类型则均有恶变可能。因此,一经查获宜及时手术切除,以明确病理性质。 疾病病因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其中炎性息肉和腺肌增生症都是一种炎性反应性病变,胆固醇性息肉更是全身脂质代谢紊乱和胆囊局部炎症反应的结果,有人认为胆囊息肉与胆囊炎症或结石症,甚或两者都有关。 病理生理 病理分类为非肿瘤病变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后者又分为良、恶性。 1.非肿瘤性息肉 (1)胆固醇息肉:非肿瘤性病变中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胆固醇息肉是胆固醇代谢异常的局部表现,是血中胆固醇类脂质析出并被胆囊壁的组织细胞吞噬所致,可发生于胆囊的任何部位,大部分多发,外观黄色分叶状,桑葚样,柔软易脱落。组织学显示,息肉由积聚的泡沫组织细胞构成,表面由单层柱状上皮覆盖,具有结缔组织蒂,微血管,分支的绒毛样凸起。胆固醇息肉的病理特点为多发性小息肉。而肿瘤性息肉往往为单个。胆固醇息肉质脆蒂细,易与黏膜分离,不伴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也不含其他基质成分。即使伴有炎症也很轻微,迄今未见癌变的报道。关于胆固醇息肉与胆固醇沉着病,有人认为系同一疾病,有人认为胆固醇沉着是胆固醇息肉的病因。胆固醇沉着于胆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细胞内,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罗-阿窦增多和肌层增厚而形成息肉;但也有人认为两者并无相关性。 (2)炎症性息肉:为慢性炎症刺激所致,可单发,或多发,一般3~5mm大小,蒂粗或不明显,颜色与邻近黏膜相似或稍红,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节。组织学显示,灶性腺上皮增生伴血管结缔组织间质和明显的炎细胞炎症性息肉,为炎症刺激所致的肉芽肿,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尚无癌变报道,但从胆囊癌合并胆石的致癌机理研究中,认为细菌性慢性胆囊炎可能是因素之一,所以对炎性息肉不能放松观察。 (3)腺瘤样增生、腺肌瘤:腺瘤样增生是一种由于胆囊上皮和平滑肌增生而引起的胆囊壁肥厚性病变,分为3型: ①局限型:胆囊底部呈锥帽状增厚。 ②节段型:局部增厚的囊壁向腔内突入形成“叁角征”,呈弥漫性向心性增厚,内壁凹凸不平,内腔狭窄,有时伴有结石,脂餐试验显示胆囊收缩亢进。 ③广泛型:胆囊壁呈广泛性肥厚,内壁不平整,壁内可见扩张的罗-阿窦呈小囊状低回声区。上皮的增生在病变的中心最明显,周围的腺体常呈囊状扩张,并充满黏液,扩张的腺体内有钙质沉积。腺瘤样增生与腺肌瘤病都是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前者为黄色质软的疣状物,直径5mm左右,单发或多发。成分为丰富的结缔组织中含平滑肌束及杯状细胞,表面的上皮增生并伴有肠化生。后者则为黏膜上皮局部变化、肌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肌增生,又称腺肌瘤病。上述两种病变均有癌变可能。 2.肿瘤性息肉:肿瘤性病变中良性以腺瘤为主,恶性则主要为胆囊癌。 (1)腺瘤:腺瘤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根据外形可分为乳头状或非乳头状,恶性率约30%。乳头状腺瘤可再分为有蒂和无蒂两种,镜下显示为分支状或树枝状结构,带有较细的血管结缔组织蒂,与胆囊壁相连,有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覆盖,与周围正常胆囊黏膜上皮移行较好。非乳头状腺瘤大部分有蒂,镜下见多数增生的腺体被中等量的结缔组织间质包绕,偶尔腺体显示囊样扩张。该型腺瘤以腺体的管状增殖为主体,故称为腺管腺瘤,有时可见杯状细胞或基底颗粒细胞的肠上皮化生改变。腺瘤的发病率很低,虽有癌变可能性,但并不构成临床威胁。 (2)良性间叶组织肿瘤:良性间叶组织肿瘤是来源于支持组织的胆囊良性肿瘤。主要包括纤维瘤、平滑肌瘤、血管瘤、脂肪瘤、黏液瘤、神经鞘瘤等。 (3)腺癌:腺癌分为乳头型、结节型与浸润型。前两型为隆起性病变,直径都<20mm;而浸润型不属于息肉,绝大多数直径>20mm。因此,表现为息肉的癌往往属于早期。其中乳头型腺癌绝大多数限于黏膜和肌层内,预后较好。 诊断 胆囊息肉往往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方法较多,如口服胆囊造影、B超、CT、磁共振 (MRCP)、腔内超声(EUS)等,但目前诊断胆囊息肉最主要的手段仍是B超检查。 1.B超检查 方法灵活、准确、无创伤、可重复、价廉,能准确地显示息肉的大小、位置、数量、囊壁的情况。B超典型的表现为胆囊壁有点状、小块状、片状的强或稍强回声光团,其后多无声影,可见到球状、桑葚状、乳头状及结节状突出,甚至可显示出息肉的蒂。B超对胆囊息肉检出率、准确性明显高于CT,能清晰地显示胆囊息肉的部位、大小、数目及局部胆囊壁的变化,是一种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 2.三维超声成像 可使胆囊具有空间方位的立体感,透声性好,有直视胆囊剖面的效果,可弥补二维显像某些不足。不仅可观察胆囊息肉的大小形态,更可分清息肉和胆囊壁的关系,尤其在胆囊后壁的息肉二维显像常不能清楚地分辨是否有蒂以及蒂与胆囊壁附着的范围和深度。三维重建能通过不同切面的旋转来观察病变的连续性及病变表面的情况等信息,有助于提高胆囊息肉与胆囊腺瘤或癌肿的鉴别。 3.内镜超声 即经内镜超声扫描,是将超声微小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探头为高频,将内镜插入消化道,进入十二指肠壶腹后此探头更接近胆囊,可排除肠气干扰或胆汁黏稠度等影响。内镜超声可将胆囊壁分为3层,内层为高回声的黏膜及黏膜下层,中层为低回声的肌纤维层,外层为高回声的浆膜下层及浆膜层。如为息肉样病变可见清晰的3层囊壁,而胆囊癌则囊壁的3层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浸润破坏。早期胆囊癌绝大多数是在结石和息肉等病变的掩盖下发展的,早期缺乏特征性声像图表现,鉴别困难。而内镜超声检查观察息肉样病变与胆囊壁之关系,有助于鉴别诊断。 4.CT仿真内镜技术 自1994年Vining等首次报道以来,国外有不少学者对此技术进行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CT仿真内镜技术成像原理为利用计算机软件功能,将螺旋CT容积扫描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出空腔器官内表面的立体图像,类似内镜所见。胆道CT仿真内镜技术也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CT仿真内镜技术临床应用价值:①CT仿真胆囊内镜可以清晰显示胆囊腔内正常的解剖结构。②CT仿真内镜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胆囊息肉的大小,最小可见1.5mm×2.2mm×2.5mm,可较为准确地观察息肉生长部位、形态、表面、基底等影像改变,与彩超及手术病理基本一致。③可准确观察胆囊单发息肉。CTVE在胆囊息肉检查诊断中优点较为突出,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①对扁平广基底的息肉显示不佳,胆囊内壁粗糙会影响小息肉的检出。②碘过敏患者不宜做此项检查及易受胆囊对碘浓缩的影响。 鉴别诊断 1.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肿块内和胆囊壁内出现高速动脉血流信号,是原发性胆囊癌区别于良性肿块和转移癌的重要鉴别特征。如胆固醇性息肉血流为直线状,<500px/s;而胆囊癌内血流多呈树枝状,流速>500px/s。 2.B 超引导下胆囊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早期胆囊癌在胆汁中找到癌细胞的阳性率为64%,而在病变胆囊壁的阳性率为91%。因此,强调要在B 超引导下选择性地穿刺病变壁组织。还有学者在胆囊穿刺时抽取胆汁行癌胚抗原(CEA)浓度测定,并与单纯胆囊结石相比,其浓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亦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治疗方案 手术指征方面颇多争论。Moriguchi等报道的8例恶变者中,7例息肉直径>10mm,1例首次B超检查为5mm,半年后复查长至10mm。故多数人主张以直径≥10mm的胆囊息肉作为手术指征,对<10mm 者须保持警惕性。Chijiiwa等认为息肉>10mm、单个、年龄>60岁者应高度怀疑为胆囊癌,均应及时手术。Terzic等的100例胆囊息肉手术经验,恶性病人73%>60岁,多数为单个;88%的病变>10mm。因此,认为>60岁、有胆石共存、>10mm的单个病变,即使无症状也应作胆囊切除。Yang等制定的手术指征与Chijiiwa相同,只是将年龄改为>50岁。Koga认为最重要的指标应为胆囊息肉的大小,因而凡>10mm者均应手术。Wolper持同样观点,认为>10mm的胆囊息肉 作预防性胆囊切除是合理的。Masi等甚至强调任何胆囊息肉均有恶性可能,一经发现均应切除。Lshikawa等97例切除标本中67例有蒂,9例(13%)为癌;30例无蒂,10例(33%)为癌。无蒂癌最大直径平均为(14±4)mm,显着小于有蒂癌(22±8)mm。8例无蒂癌已浸润至肌层外,其中2 例直径仍≤10mm;2例有蒂癌浸润至肌层外,最大直径均≥30mm。认为最重要的指标是无蒂而不是大小。凡发现为无蒂胆囊息肉,即使<10mm也应立即切除。而有蒂胆囊息肉,则可掌握为>10mm时施行手术。 邓绍庆综合胆囊息肉的6个肿瘤高危因素为:单发、>10mm、广基或蒂粗大、病变增长、年龄>50岁、合并结石。但也强调对<10mm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定期随访。Kubota对胆囊息肉采用3种不同的胆囊切除术,即在胆囊结缔组织层中剥离的单纯胆囊切除术、切除全部胆囊结缔组织的全厚胆囊切除术与加作胆囊床部分肝组织的扩大胆囊切除术。根据术前判断的胆囊息肉性质加以选择。就癌肿而言,<18mm者仍有早期癌的可能,仍可经腹腔镜作全厚胆囊切除术。若术后病理证实已浸润至浆膜下,则可作二次探查术。但若直径>18mm,即有晚期癌的可能性,应直接开腹作扩大的胆囊切除,甚至加作广泛的淋巴结清扫。 息肉样胆囊癌占9%~12%,B超特征为>10mm,单发为主(82%),多数位于胆囊颈部(70%),病变以中、低回声为主,约50%伴有胆石。具有上述特征时,应早期作根治性胆囊切除,应将胆囊管上下的结缔组织及胆囊床的纤维脂肪组织一并清除。 预后及预防 预后 对症状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合并慢性胆囊炎及结石者;息肉单发,直径>10mm,基底较大或有蒂位于胆囊颈部者是胆囊切除的适应证。但目前由于本病术前确诊困难,患者常有恐癌心理,医者存在防止贻误恶变的想法,从而有使手术扩大化的趋势。 预防 因胆囊息肉病变的病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其与胆囊炎症或胆囊结石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因此,预防胆囊息肉的关键是积极治疗引起胆囊慢性炎症的疾病。 流行病学 文献报道的胆囊息肉流行率差别很大,在1.5%~9.5%,但国内外大多数大宗资料统计的人群流行率为5%以上,且男性居多。Okamoto 等用B超作194767例健康人群普查,查出胆囊息肉 10926例,占5.6%,其中男性为6.9%,最多见的年龄为30~40岁;女性仅4.5%,最多见于40~50岁。Collet 等对627例糖尿病人作胆石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胆囊息肉38例,人群流行率为6.7%,男性居多,男女比例为2.3∶1,但与非糖尿病人的流行率并无区别;其中直径<10mm 者占90%,经长达5年的随访,未见有恶变和出现症状者。因此,认为胆囊息肉相当多见,但<10mm时恶性可能性小。Chen等对3647例健康人群作B超普查,结果发现胆囊息肉 243例(男174例,女69 例),胆石与PLG共存17例(男10例,女7例),胆囊息肉总流行率为5.7%。调查年龄、性别、身体指数、吸烟、饮酒、血压、血脂、肝功、乙肝病毒携带者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胆囊息肉的危险因子为男性和葡萄糖不耐受。Chen等又对台湾60岁以上的老人1441例作同样调查,结果胆囊息肉的总流行率为5.7%。Shinohi等调查日本自卫队退役人员2739例,发现胆囊息肉 143例,总流行率5.3%。也调查有无胆石、吸烟、饮酒、体质指数、葡萄糖耐量、血脂等危险因子,结果除与吸烟呈负相关以外,其他参数均无相关性。Jorgensan等调查的胆囊息肉男性流行率为4.6%,女性4.3%,在众多的危险因子调查中唯有男性胆囊息肉与不吸烟有相关性,但这一危险因子并未见于胆固醇沉着症。Segawa等调查发现男性胆囊息肉与肥胖指数呈正相关,最多见于40~50 岁,流行率与肥胖指数的曲线相同,但女性则无此相关性。 特别提示 预防胆囊息肉的关键是积极治疗引起胆囊慢性炎症的疾病。
赵刚 2015-04-05阅读量2.3万
病请描述: 摘要: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 易诊而难治。笔者总结了8 位当代名老中医论治白癜风的经验,从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方面阐述了各医家的治疗特色, 发现诸医家对白癜风病因病机认识不尽相同, 临床体会各有千秋, 虽都以调和气血阴阳为治疗大法, 但具体应用着眼点各有侧重, 遣方用药又各具特色。这些经验对白癜风的中医药研究、治疗及提高临床疗效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 名医名家; 白癜风; 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 R75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0709( 2008) 02- 0131- 03 白癜风是一种原发性的、局限性或泛发性的皮肤色素脱失症。中医称之为“白癜”、“白驳”、“白驳风”等。本病常见, 病程慢性, 原因不明, 易诊而难治。现代中医一般认为[1]白癜风的病因病机为气血失和, 脉络瘀阻; 或情志所伤, 肝气郁结, 复受风邪;或肝肾不足, 外邪侵入。临床根据中医辨证采用疏肝理气、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祛风等方法治疗。 现笔者将8位当代名老中医论治白癜风的经验综述如下: 1 傅魁选以补血养血通络为主、祛风为辅论治:傅魁选教授认为白癜风是风邪相搏于肌肤, 气血失和所致, 但该病的病机关键不在于风, 而在于局部的气血瘀阻, 经络不通。正如《素问风论篇》所云“风气藏于皮肤之间, 内不得通, 外不得泄”, 久而血瘀, 皮肤失养变白而成此病。治疗上以补血、养血、通络为主, 祛风为辅, 认为气血得调补, 经络得通畅, 风邪必能除。自拟玄机汤治疗, 药物组成: 紫草25 g, 草河车50 g, 丹参50 g,川芎15 g, 浮萍50 g, 刘寄奴25 g, 琥珀10 g, 地龙10 g, 牡丹皮25 g, 土鳖虫10 g, 威灵仙25 g。方中以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 丹参、川芎、牡丹皮、土鳖虫等活血化瘀; 以刘寄奴、琥珀、地龙、威灵仙通经活络; 草河车清热解毒; 浮萍祛风散热、宣肺达皮。全方突出了理血活血、通经活络的治疗思想[2]。 2 顾伯华重视辨证论治、内外兼治, 提出治疗白癜风六法 2.1 治疗白癜风六法①祛风为先, 辛散入肺达皮毛; ②养血活血, 善治风者先治血; ③疏肝理气, 开达毛窍解郁闭。④益气固表, 辨病寓于辨证中; ⑤补肾益肺, 金水同源治病根; ⑥浸渍外治法, 直达病所取捷径[3, 4]。顾伯华教授重视辨证论治, 内外兼治, 常针对白癜风的发生、发展与脏腑气血病理变化的辨证关系进行治疗。 2.2 遣方用药特点 2.2.1 重视古方的应用若见营血不足, 血虚生风者, 当治以补益心脾, 常用归脾汤、四物汤加减; 若证为肝郁气滞, 气血失和, 治当疏肝理气, 开达郁闭, 取小柴胡汤合逍遥散加减; 若辨证为气虚, 卫阳不固者, 治当用益气固表合祛风之品, 取玉屏风散加味。 2.2.2 特色用药①如在治疗风湿搏于肌肤, 气血失和之证时, 凡由外风而发者, 常取苍耳子、浮萍为君; 在祛风药中常配伍白蒺藜透表。若病程较长, 风邪入络, 又常辅以乌梢蛇、广地龙搜剔深入经络之风。②在治疗血虚生风证时, 喜用桂枝, 藉桂枝疏通经脉, 助养血活血之功, 并能调和营卫。③对于表虚患有白癜风者, 重用黄芪补气固表, 又伍同防风、白术以祛风健脾。④顾伯华教授认为白癜风的发生, 无论是由外风而发, 还是因内风而得, 都与禀体肾气虚损、肺气不足密切相关, 故除用补益肺气之品外, 更注重色黑入肾的药物, 如熟地黄、黑芝麻、黑玄参、墨旱莲、制首乌等。⑤常嘱白癜风患者宜将含自然铜的药渣外洗, 并建议其在生活用水及煮药时加入铜块共煮。 3 张作舟立足整体, 内外兼调 张作舟教授认为[5]白癜风是先天禀赋不足, 或后天失于调养所致。病因病机应责之于“三点一要”[6],即肝肾阴虚为本; 风湿侵袭为标; 日久气滞血瘀为主; 脾胃虚弱为要。治疗以“三点一要”为主线, 采取滋补肝肾, 祛风除湿, 行气活血通络以及健脾益气等治法进行治疗。据此张教授自拟消斑汤, 药物组成: 熟地黄20 g, 何首乌16 g, 当归1l0 g, 女贞子15 g, 菟丝子15 g, 黄芪15 g, 补骨脂10 g, 丹参15 g, 白术10 g, 柴胡10 g,郁金10 g, 防风15 g, 白芷10 g, 白花蛇舌草15 g,甘草6 g, 临床取得满意的疗效。另外, 治疗时常合并外治, 给予白驳酊( 复方补骨脂酊) 外用以增加疗效。张作舟教授临证谨守病机, 用药灵活[5- 7]: ①根据本病病因及兼证不同, 将本病分为四型, 用药以消斑方为基础, 又各有侧重: 阴虚内热者改熟地黄为生地、加北沙参、牡丹皮、地骨皮等; 肝气郁结型将熟地黄改为生地, 加郁金、香附、白芍等; 气滞血瘀型加桃仁、红花、鸡血藤等活血化瘀之品, 另酌桂枝、僵蚕以祛风通络行气; 脾气虚弱则重用黄芪, 酌加党参、苍术、厚朴等以补生化之源, 去柴胡以防伤气。②根据白癜风发病季节不同酌情选用不同药物: 若夏季发病或加重者加紫草、茜草等凉血活血药; 冬季发病或加重者加桂枝、细辛等温经通络药;春季发病或病情加重者加浮萍、沙苑子等。 4 张志礼主张理气解郁、化痰通络、疏风祛邪为治:张志礼教授根据《诸病源候论》关于白癜风的论述, 认为肝主藏血, 性喜调达而主疏泄, 如情志不舒, 致肝气郁结, 气机不畅, 复感风邪, 搏于肌肤, 致局部皮肤气血失和, 则易发生白癜风。张志礼教授在治疗上抓住“气滞”和“风邪”这两个主症, 在用药上首先选柴胡、枳壳、白芍等疏肝柔肝, 理气解郁之品; 其次用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 再加白附子、防风以共同扶正祛邪。此外, 根据中医理论“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气滞则血瘀,血瘀则气更滞, 故行气通络的同时还需活血散瘀,应加用当归、丹参、香附、郁金、红花、益母草等品。这样三组药物共达理气解郁、化痰通络、疏风祛邪之目的。在临床上常将白癜风分为肝肾阴虚、心脾两虚、肝郁气滞等3 个证型[8- 9]。 5 庄国康在内服法基础上, 善用外治、围刺法庄国康教授认为白癜风是由肾气不足, 肾精亏乏, 气血生化无源, 风邪客于肌表, 气血失和, 气滞血瘀而发病。因而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以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相结合治疗本病。故内服经验方中常选用熟地黄、何首乌、黑芝麻、桑椹子、菟丝子滋补肝肾;茜草、赤芍、桃仁、红花、当归尾活血化瘀。外治上, 常采用高粱膏( 即高粱醋, 经煎制、浓缩配成醋膏) 以调和气血, 滋肤散瘀。庄国康教授认为本药单独用于治疗少年白癜风效果佳, 若配合内治药则效果更著。对于局限型的白癜风患者, 常用围刺法治疗。即取1.5 cm 长毫针, 刺白斑边缘, 向心性皮下斜刺,留针30 min, 每隔5 min 捻转1 次, 以促进局部皮肤充血而消除白斑[10, 11]。 6 禤国维长于黑白配对, 平调阴阳:禤国维教授认为其病机有三[12]: 其一, 风湿之邪搏于肌肤, 气血失畅, 血不荣肤所致, 常用白蒺藜、白芷、蝉蜕、浮萍、苍术等。其二, 对于因情志损伤或因白癜风致情志抑郁, 肝失调畅, 气血失和, 肌肤失养,常用鸡血藤、丹参、红花、赤芍、川芎等。其三, 由于本病持续时间长, 久病伤损, 致肝肾亏虚, 故常用女贞子、旱莲草、首乌、补骨脂补肾壮阳、蒺藜平肝潜阳、疏肝解郁等。同时禤国维教授认为治疗疾病之宗在于阴阳平衡[12, 13], 因此在上述病机认识基础上选用黑白配对的方药进行治疗, 黑色药物多为滋补肝肾、调和气血之品, 而白色药物重于祛风、除湿、疏肝。其常用药对有: 菟丝子、白蒺藜; 旱莲草、生牡蛎; 玄参、白芷; 乌豆衣、白芍; 牡丹皮、白鲜皮; 补骨脂、白术等, 以达到祛风疏风除湿、理血和血、调补肝肾之功效。我们可以看出其治疗方法与欧阳恒教授以黑制白的治法迥异, 但临床上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7 马绍尧分期论治, 擅长清热凉血法:马绍尧教授认为白癜风之病因, 初起由风邪袭表, 蕴而化热, 搏于肌肤, 致气血失和、气滞血瘀而成。及至病久, 耗伤肝血肾精, 气血虚弱, 不能滋养皮肤所致。根据以上病因, 马绍尧教授认为本病有急性期与稳定期的不同, 中医治疗应采用不同疗法[10]。①血虚风热证[14], 相当于急性期。属风热袭表, 气滞血瘀。治宜凉血活血, 清热消风, 方用凉血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物为生地、当归、赤芍、丹参、川芎、桃仁、黄芩、地榆炭、荆芥、防风、豨莶草、乌梢蛇等。②肝肾不足证, 相当于稳定期。属肝肾不足, 血不养肤。治宜补益肝肾, 养血活血祛风, 方用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物为仙茅、仙灵脾、熟地黄、生地、当归、赤白芍、山萸肉、枸杞子、川芎、桂枝、白蒺藜、白鲜皮、地龙、防风、甘草等[11]。 8 欧阳恒以调和气血、补益肝肾、以色治色为主:欧阳恒教授以善于运用中医理论攻克皮肤疑难杂症著称, 在临床几十年经验中探索出各种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途径。其中在白癜风的治疗上, 以取类比象, 以色治色法临床应用最广。欧阳恒教授认为[15, 16]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为“气血失和, 久病成瘀”, 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 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 以药物的外观颜色反其皮损之色即“以色治色法”来指导临床用药。具体治疗为在调和气血、滋益肝肾的大法下选用带紫色或紫红、紫黑色的药物, 如紫草、紫苏、紫河车、紫背浮萍、自然铜等, 一则取其“赤入血”, 另则意欲以药之“黑”反其皮损之“白”。在此基础上, 参照古方白驳丸及浮萍丸制成了紫铜消白方( 主要由紫铜、紫背浮萍、紫河车、紫丹参、紫草等药物组成) , 该方治疗白癜风与8- 甲氧基补骨脂素(MOP) 的常规治疗相比, 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17]。 9 小结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易诊而难治性皮肤病, 人群患病率为1%~2%[18], 虽不危及生命, 但却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诊治该病已有几千年历史, 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手段, 疗效确切。笔者论述了顾伯华等8 位当代名老中医论治白癜风的经验, 认为他们对白癜风病因病机认识不尽相同, 临床体会各有千秋, 虽以调和气血阴阳为治疗大法, 但临床治疗着眼点各有侧重, 有重视内外兼治, 主张以色治色,黑白配对; 又有以清热凉血, 祛风通络为治等。同时遣方用药也各具特色, 有喜用成方, 或善于自拟处方等不同。故此这些经验对白癜风的中医药研究及提高临床疗效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值得广大皮肤科工作者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李曰庆. 中医外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203.[2]傅明波, 赵华, 潘学文. 玄机汤治疗白癜风141 例临床小结[J].中医杂志, 1981, 22( 6) : 54.[3]赵亚平, 杨磊. 疑难病名医特色经验丛书·皮肤病性病秘验绝技[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166- 168.[4]李元文, 张丰川. 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丛书·皮肤病[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598- 602.[5]方平, 刘瓦利.张作舟治疗白癜风经验介绍[J]. 中级医刊, 1994,29( 6) : 50- 52.[6]张永新, 宋坪. 张作舟治疗白癜风经验[J]. 中医杂志, 2006, 47( 2) : 178.[7]张大萍, 方平, 刘瓦利.京城著名皮科专家- 张作舟[J]. 北京中医,1997, 16( 2) : 5- 8.[8]安家丰.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225- 226.[9]杨志波. 皮肤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326- 327.[10]刘瓦利. 疑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丛书·白癜风[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89- 94.[11]周鸣歧. 中医论坛[J].中医杂志, 1993, 34( 3) : 176.[12]李红毅, 禤国维. 禤国维教授治疗白癜风经验[J]. 中医药学刊,2006, 24( 1) : 24.[13]禤国维. 平调阴阳, 治病之宗[J]. 新中医, 2002, 34( 2) : 3- 4.[14]吴胜利. 马绍尧用清热凉血法治疗皮肤病经验[J]. 新中医,1995, 27( 12) : 43.[15]刘汉良, 杨志波. 欧阳恒主任医师皮肤病特色治疗6 法[J]. 湖南中医药导报, 1998, 4( 12) : 21- 22.[16]罗文辉. 欧阳恒教授皮肤病论治特色[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 23( 2) : 21- 23.[17]欧阳恒, 祝柏芳. 紫铜消白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5, 2( 5) : 13- 16.[18]杨国亮, 王侠生. 现代皮肤病学[M]. 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8: 661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1.4万
病请描述: 邢女士的宝宝出生时白白胖胖,惹人喜爱。但刚出满月她就发现宝宝两眉之间和颈后部皮肤有两块紫红色斑。她急忙带着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告诉她孩子的红斑叫鲜红斑痣,俗称“红胎记”,是血管瘤的一种,会随着孩子发育而长大。 据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卢涛博士介绍,鲜红斑痣属毛细血管瘤,是因先天性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畸形使皮肤出现了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不隆出皮肤的红色斑块。鲜红斑痣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部分地区新生儿发病率可达20%至30%,与环境污染、孕妇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导致人体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鲜红斑痣常在患儿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80%发生于面、颈部,压之可部分或完全褪色,哭闹、用力、遇热时颜色可变深;65%的患者红斑会随身体生长而相应增大、颜色加深,也可能高出皮面或在其上发生结节状皮损,创伤后易出血;1%至2%的鲜红斑痣患者伴有同侧的软脑膜血管畸形;若累及眼神经和上颌神经,15%的鲜红斑痣患者还可合并难治性青光眼。 卢涛说,由于鲜红斑痣好发于面部等明显部位,影响美观,极易给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发现后要早治疗。然而传统激光、冷冻、同位素敷贴、外科切除等传统治疗方法或难以根除,或易留下瘢痕。近年来,新兴的光动力疗法正在被医学界普遍接受。它是经静脉注入光敏剂,使其到达“胎记”部位,因真皮乳头层畸形血管的内皮细胞吸收的光敏剂远远高于表皮组织,在适当波长和能量的激光照射下,发生变性、坏死,使红斑消退。而覆盖其上的正常表皮由于光敏剂含量极少,激光穿过时不受损伤,从而可不留瘢痕。同时,这种疗法对常见的病毒疣、复发性尖锐湿疣等皮肤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卢涛强调,患者发现红斑后应尽早由专科医生诊治,运用光动力疗法要视病变血管的深度、厚度、颜色及其发生部位、患者年龄而定,此外经静脉注射的光敏剂需在体内代谢3至4周,因此治疗后一个月内皮肤需严格注意避光,在室外要打伞、戴帽子等,避免阳光直射到皮肤。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8524
病请描述: 情人节前的预防针 提 纲 1.情人节浪漫 2.情人的来源 3.冲动的惩罚 4.安全性行为 5.意外怎么办 一、情人节外国 2.14 中国农历七月七 去吃美味大餐,或大手拉小手的看场电影。 夜晚,献上情人节的礼物。 深情相拥,开房。 2012 最后一个情人节 唱歌:“你是我的情人” 二、为什么会出现情人? 社会发达进步,食色性也, 65% 办公室恋情,上下级,秘书,师生恋, 网恋,一夜情, 老相识,同学聚会 业务关系 、礼貌性上床 试性族,网状爱情 家庭压力,生活不和谐,强势,诉求 善解人意,借题狂欢 爱慕、欣赏, 烈火干柴 同性恋 多性恋 安全 不怀孕 不受关注,不犯法,受法律保护 部队,同性聚集 “同志” 艾滋病 三、浪漫情人节,性病易流行 走火入魔,忘情狂欢 “不安全性行为”就是指没有使用安全套或没有采取预防性传播疾病措施,或心理状况不健康的情况下进行的性行为。 冲动的惩罚 查出性病 未婚父亲(母亲) 意外怀孕和人流 事后恐惧症 家人风险 如何控制性冲动 危险,两人单独留宿 –接触情色物品 –身体上亲密的接触 –使用药物或喝酒 别一个人太寂寞 性的自我保护 清楚自己的感受,没有人能逼自己不要贪方便 不要担心安全套影响性快感 不要抱着侥幸心态、认为性伴侣没有性病 保持一个性伴侣(尽可能少) 安全套 不是100%安全 不会用 不愿用 万一,该怎么办? 皮肤科、妇产科 查体 治疗 四、健康情人观留住你的另一半 维护家庭 把爱人当恋人 吃大餐,喝红酒,看电影,鲜花 深情相拥 哄,宠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情人节快乐!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