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外科 > 普外科 > 腹股沟疝 > 内容

腹股沟疝内容

嵌甲不是病,发起来真要命

病请描述:嵌甲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好发于大拇趾。通俗的解释就是趾(指)甲长到肉里去了,引起了炎症和疼痛。主要表现为患侧甲沟的红肿和疼痛,有时伴有感染流脓,反复发作还会导致炎性肉芽组织瘤样增生。嵌甲虽然算不上大病,但是十趾(指)连心,疼痛发作时也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嵌甲发生的原因很多:不适当的修甲,修剪过深或留有甲刺;长期穿尖头鞋;长跑或踢球等足部负荷大的运动;遭受踩踏或挤压等足部外伤;甲癣导致的甲板变形等等。 也许因为嵌甲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一个小病,所以医生也好,患者也罢,很少有人重视这个问题。很多外科医生对这类患者的处理,就是开点抗生素软膏让病人回去敷用,对于特别严重的嵌甲患者,顶多也就是将患病的趾甲一拔了之。事实上这些方法都无法有效治愈嵌甲,病人往往稍微好了一段时间,等趾甲长长了就会死灰复燃甚至更加严重。何况拔甲也是一种比较痛苦的治疗手段,有的病人因为害怕拔甲而改投足浴店去扦脚,结果因为消毒不严格而感染了灰指甲,导致问题更加复杂。 事实上对专业的足外科医生来说,嵌甲要根据不同的病情成都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如果只是初次发病而且炎症较轻,的确可以通过局敷理疗等方法进行治疗。但对病程很长,反复发作的病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矫正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甲板矫正术:原理和矫正牙齿相似,利用特殊的内带钢丝的矫正器,固定于患趾,收紧钢丝后,通过钢丝的牵拉逐渐将变形内嵌的甲板拉出甲皱襞,从而消除甲板对甲皱襞的刺激损伤,达到治愈的目的。我们采用德国进口的专用矫正器,在小巧舒适的同时还能提供强大的牵拉力,达到无创治疗的效果。甲沟成型术:对于严重的嵌甲患者,通过手术,切除患侧部分甲板、甲床以及炎性增生的甲皱襞,重建甲沟,使甲沟变宽,甲板和甲皱襞互相分离,从而达到彻底的治疗效果。我们经过自己不断的临床实践,改进手术方案,将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创面改为封闭性手术创面,大大减轻了术后的疼痛和出血,有助于术后的早期恢复。   嵌甲的分期及治疗方法推荐: Ⅰ期,炎症期,以侧方甲皱襞出现轻度红肿疼痛为主。治疗方法:理疗,局敷,抗炎。 Ⅱ期,脓肿期,患侧甲皱襞肿胀且高出甲板侧缘,局部有脓性渗出,伴有脓臭。治疗方法:先局敷抗炎控制急性感染,然后做无创矫正。 Ⅲ期,肉芽肿期,感染进入慢性阶段,侧方甲皱襞形成炎性肉芽组织并包裹侧方甲板,病情不可自愈,急性感染和慢性炎症交替发展。治疗方法:急性炎症得到控制后采用无创矫正或手术矫正。 Ⅳ期,长期病变后,甲板与甲皱襞同时变形,远端足趾肥大。治疗方法:手术矫正   佩戴嵌甲矫正器注意事项 1. 佩戴期间可以洗脚或沐浴,水温不超过40°,时间不超过10分钟,洗完后擦干双脚 2. 佩戴期间穿宽松舒适的鞋子 3. 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修甲 4. 不能做足趾过度用力的运动,如跳绳,芭蕾,踢足球,打篮球,长跑等 5. 一个矫正器正常使用4-6周,超过时间未脱落,或在此期间自行脱落,请及时联系医生更换矫正器,以保证治疗效果   下面是病友关心较多的嵌甲手术问题 Q:嵌甲手术需要住院吗? A:嵌甲手术一般在门诊手术室即可完成,不需要住院。但是由于术后行动不便(尤其是双足嵌甲要同时手术的患者),有的患者可能会要求住院。这种情况我们也可以为其安排住院治疗。   Q:嵌甲手术需要休息多久? A:嵌甲术后整个恢复期大约需要2~3周,期间每3天换药一次。术后早期由于疼痛和行走不便,无法正常工作和学习。所以我们建议病人至少准备一周的休息时间。     Q:嵌甲手术需要拔甲吗? A:不需要。我们只是切除患侧甲沟内嵌的甲板和甲床,约占整个甲床的1/4~1/5,术后趾甲外观正常。   Q:嵌甲手术后趾甲还会长出来吗?还会复发吗? A:我们只是切除了内嵌的那部分趾甲,正常的甲板还是会照常生长的。理论上只要有趾甲,就还会发生嵌甲。但是通过对甲床的修整和重建,复发率可以大大降低。   Q:有哪些情况不能做嵌甲手术? A:只要没有重大基础疾病,出凝血功能正常,女性患者不在经期,都可以进行嵌甲手术。如果局部合并有严重的感染,最好待感染控制后再行手术。           朱晓强 东方医院疝与腹壁外科 副主任医师 硕士、在读博士 专业特长 各类腹股沟疝,切口疝,脐疝,造口旁疝和腹直肌分离的微创手术治疗 各类体表肿瘤的手术治疗 嵌甲、顽固性甲沟炎的手术根治 第三期中德腹腔镜腹股沟疝高级研修班结业。临床工作20余年,著有《腹外疝手术学》(副主编)、《疝病防治知多少》(第三作者)、《住院医师临床常用技能指导手册》(副主编)等专著,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5篇,中文核心期刊8篇。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工作。获第三届“疝耀中华”腹腔镜手术视频大赛上海赛区一等奖。 学术任职 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会科普分会疝外科学组委员 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普外科专委会疝外科学组委员 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微创外科专委会疝外科学组委员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疝和腹壁外科产业及临床研究分会会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动物实验专家委员会委员 浦东新区医学会普外科专委会青年委员

朱晓强 2024-03-06阅读量2393

一图读懂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选...

病请描述:手术是治愈腹股沟疝的唯一方式,发现腹股沟疝后,建议及早手术,本文帮您分析各种手术方式的利弊。

余奎 2023-11-15阅读量1153

一张图告诉你腹股疝(俗称&l...

病请描述:腹股沟疝,俗称“小肠气”,手术治疗是唯一治愈疾病的方式,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本文从疾病严重程度、患者健康状态、手术费用、康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一张图搞定,让您从容选择!!! 门诊预约: (1)WX 公.众.号关注“龙华医院服务号”,选择医生,进行门诊预约。 (2)微医平台预约,线下门诊加号就诊。

余奎 2023-11-15阅读量1309

年轻疝气患者的苦恼

病请描述:临近国庆,患者的一大特点便是年轻化。最近频频遇到20-30岁这个年龄段的患者来咨询。在节前的这一周的床位已经约满,但前来预约的患者还是很多,只能答复没有了床位。其实得了疝气明明很久了,为什么都赶着一股脑得来看病治疗呢?我想,这种现象里面有着更深层的原因。1 对于疾病不了解,观念错误,羞于就诊人们往往觉得疝气是好发于老年人,和年轻患者无缘,这种认知其实大错特错。我们可以看一组数字,据权威统计,疝气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在3-4%,其中青年人的占比要达到10-15%,如果拿全国人口去估算的话,我国的青年人疝发病率可能要达到 60-80万这个范围,这算是相当庞大的一组人群,但事实上,我们在门诊看到的就诊的疝气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个问题,青年人对于腹股沟疝的认知错误,觉得疾病在腹股沟,靠近生殖区,属于“难言之隐”,更有患者因此不愿意去公共场所洗澡和游泳。其实疝气属于常见病,男女都会的,青少年的疝气多与先天发育有关,只有对于疾病有了正确的认知,才有利于进一步科学的治疗。 2 平日工作繁忙不易察觉,能拖则拖 如今社会内卷严重,青年朋友平日多疲于工作本命,对于自己身体的变化缺乏观察。何况,我们的环境如今主打一个带病坚持工作在岗位上,小病靠忍,大病靠扔,要请假去手术还是得有一番权衡,本人表示一百个理解。但身体总归是自己的,得了疝气的那种酸胀不适感是很难受的,更何况还有嵌顿导致肠坏死的风险,现在治疗都进入了微创时代,前后在医院也就3天时间,出院后即可恢复日常的坐班工作,得失都是自己决定的。坦白说,疝气拖着也不会自己好,早晚要治疗。3 生活不太规律,运动活动较多,疝气存在影响腹内压增高会导致和加重疝气的进展。年轻的小伙子喜欢撸铁,小姑娘喜欢瑜伽,在有疝气的情况下,其实这些负重活动都是不建议的,因为它会让你的酸胀疼痛感加重。也极大的限制了你的运动项目和范围。我就碰到过登山的时候,坐长途飞机的时候疝气发作,那个疼痛难忍啊,早知如此,为何不早点治疗呢? 4 怕治疗后影响工作,影响社交,影响生育诚如上面所说,日常坐班的工作出院后即可恢复,普通的通勤和快走等运动都是不受影响的。如果是重体力劳动,那我建议术后满一个月恢复工作,但平时的日常生活是完全不受影响的。相信后者那种极端情况还是少数。疝气微创手术后不用换药,不用拆线,微创切口一般就0.5-1.0cm,伤口隐蔽,完全不影响社交。影响生育这种说法的由来是由于以前的疝气多为开放的传统手术,对于组织器官有骚扰,而现在进入了微创时代,手术的入路和传统从腹股沟区切开的入路已经完全不同了,因此,上述的这些情况已经完全可以避免。5 还是医生的科普工作做的不够到位当然,这不全是患者的问题,其中也有医生的问题。作为一名疝专科的医生,平日我也疏于科普,导致来就诊的患者对于腹股沟疝的疾病特点了解和实际情况大相径庭。有些朋友对于疝气的了解是完全错误的,有一种得了大病的错觉,让在门诊的我一时无法回答。就好像得了痔疮的人绝不会有这样的误解。我们科普的行动任重而道远。 6 节假日尤其是长假前的手术时间是最佳选择最后,不得不说,长假前的时间确实是疝气微创治疗的绝好时机。这种手术治疗周期短,恢复快,对于那些想利用假期好好休息的患者来说,应该是最好的治疗时机,奈何医院床位有限,短时间的大量需求很难一一满足,友情建议可以选择其他的小长假或者自己有3-5天的假期(包含周末)恢复即可,相信我,根据我的观察,年轻患者术后在家休息7天不出去浪那是绝对不可能滴。最后,预祝所有青年患者朋友看罢此篇科普文章,早日治疗早日摆脱疝气的烦恼。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疝与腹壁专科刘正尼

刘正尼 2023-10-25阅读量1843

一周三台急诊嵌顿疝的感悟

病请描述:休假回来的第一周上班,就给我一个下马威,三台急诊手术,三位嵌顿疝的高龄患者。 第一位88岁,住在老年护理院,来院之前已经疼了好些天了,有明确的肠梗阻症状,关键到了急诊我看了后,家属还犹豫不决,几个子女不肯拿主意,非要等联系不上家在外地的大哥决定,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看着患者一副疼痛难忍的样子,好坏都给家属说尽了,还是一副很为难的样子,还问能不能明天联系上患者大儿子了再手术?唉,家家有本难念经,气愤无奈之余也只能理解。保守治疗了一晚,第二天来了位能说话算数的家属,二话不说,签字手术。虽然肠子受了伤,好在没有坏死。做了微创下的双侧疝修补手术。 第二位嵌顿疝,90岁,也是护理院直接120送过来,老人是本院职工的爸爸,体征比第一位重多了,腹痛腹胀,发烧,当即便怀疑是否存在肠管坏死,我建议马上手术。家属自己是医生,倒是很配合,无奈老人平日住的护理院那边还没办理出院,这边办入院进不了医保,和出入院处商量了半天还是不行,所以家属也很纠结,一方面自费的总费用还是挺贵的,医保暂时又办不了,救人要紧,一番犹豫后家属还是硬着头皮办了自费,急诊做了微创手术,肠管有明显卡压和缺血,好在没有坏死。双侧的疝气同时做了修补。 第三位是82岁的老华侨,从澳洲回上海的飞机上腹痛,既往就有疝气病史,下了飞机第一时间来了医院,这位患者的运气稍稍差了点,因为肠管卡压时间较长,出现了穿孔,形成了腹膜炎。好在送医及时,我们做了微创下的肠管修补,由于是污染手术,这一次疝气没办法同时做补片修补了。术后患者进了重症监护室(ICU),在腹腔内的炎症得到了有效的引流和控制后,转回了普通病房并开始进食,也算是从腹膜炎和感染性休克的危险之中救回一命。 三个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场景。但都是高龄的腹股沟疝嵌顿,由于常年接触急诊患者,我们知道高龄患者一旦出现肠管坏死,其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我印象深刻的就是2021年的秋天,一位高龄94岁的嵌顿疝患者来到了急诊,但是血象中白细胞就达到了惊人的7万多,我一度一位是检测仪器出了问题,在复测后确定确实属于重症感染。但即使是这么重的感染,我们也只能硬着头皮给老先生急诊手术,手术非常顺利,无奈患者先期感染实在太重,老先生术后在监护室住了近半个月,最后还是因感染导致多脏器衰竭去世。 所以,我在这里很诚恳地建议,家里有老年人,得了疝气,千万不要拖,现在绝大部分的疝气都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解决问题,术后不用换药不用拆线,手术后第二天便可以出院。有个如此便捷的医疗资源和高超的医疗手段,何苦要拖成了嵌顿疝,肠管卡住了,肚子痛的受不了了再来看急诊呢?这给自己,家属和医生都会造成难题,肠子卡的久了一旦坏死了,肠子里的吃的食物和粪汁漏出会造成致命的腹膜炎,除此之外还要做肠管的切除吻合。这是拿自己的命在赌博啊,实在不值当。 最后的一点感悟是,这周的工作直接把我从假期中硬生生拉了工作中来,连过渡期也没有,假期是美好的,但也不可能每天面朝大海,生活才是真实滴,好好干呗,以后的苦日子还长着呢。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疝与腹壁专科 刘正尼副主任医师 东方医院本部专家门诊时间: 每周三上午,每周五上午

刘正尼 2023-10-25阅读量1731

男人何苦为难男人---疝气卡...

病请描述:国庆假期刚过,由于暑假已经带家人出门游玩过一番了,所以这次假期本想待在家里修身养息。 谁成想,除去值班2天,原本一共也就休息6天,其中竟然有三天连着被从家里叫来急会诊。 其中一次开车带孩子去崇明玩,好不容易过了最堵的大桥,停在了公园门口了。一个电话“嵌顿疝急会诊”, 得,抛下家属和孩子,转头再一路狂奔回医院。来回7小时,加上2小时手术,半夜回到家里感觉自己胸前压榨痛,好害怕自己会心梗。 假期里的三位嵌顿疝患者,两位给予了手法回纳,观察一晚,没有腹痛症状加重,便让他们假期后再来预约登记手术, 但另外一位来急诊的时候症状就偏重,嵌顿的时间也长,所以当晚直接进了手术室做了急诊的微创手术。 好在肠管没有坏死,修补了疝气,但由于患者之前有膀胱癌,回肠代膀胱的手术史,腹腔内粘连严重,手术并不好做, 好在康复顺利,术后6天就出院了。 除了连续三天在假期里被叫来急会诊的无奈,直接导致自己休生养息的假期计划泡汤之外,我也在思考一个深刻的问题: 为什么非要拖到疝气卡住了,肚子疼得受不了再来看病呢?难道他们不知道假期是最不合适的手术时间吗? 因为,手术不是患者和医生两个人的事情,它是所有周边设备、器械和人员的配套,而其中的大部分在假期只能维持最低效率。 我也深刻理解,人终究是有拖延习惯的,这个只要看看我自己就知道了,说了很很多次要运动减肥,但最终总是用工作忙作为借口自欺欺人 我明白的是:如果有疝气的话,平时会存在酸胀不适,有些会影响日常活动,包括走路,下蹲等,在咳嗽和便秘时症状尤其明显, 我不明白的是:那些只有60-70岁的人怎么愿意承受肠管嵌顿的高风险,以及忍受这样的生活质量。可能他们总觉得自己年龄大了不想要再折腾了,不想要麻烦子女了。但事实远非如此。 以我近期手术的两位高龄患者举例: 一位87岁的老年女性脐疝患者 这位患者是我在消化科会诊的,肝硬化,大腹水,身体本身比较虚弱 腹水量3000 ml以上,由于大量腹水导致腹腔高压,因此脐孔处呈现尖锥样。胃口也不好,总体营养状态不佳,每天排放腹水1000-1500ml清亮腹水。 关键是脐疝得疝环缺损也挺大。我当时的会诊意见:想尽办法减少腹水,改善营养,积极术前准备。患者的总体情况不算理想,但关键是家属和患者本人的治疗医院强烈。转入我科后经过1周左右的时间调整,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做了腹腔镜下的微创脐疝修补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由于疝出的肠管和网膜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患者腹胀腹痛的症状消失了,胃口也变好了。 还有一位是91岁的腹股沟疝患者,之前因为膀胱造瘘在体表和腹膜前间隙遗留了一根造瘘管,这个对于我们习惯在这个腹壁间隙进行微创手术造成了极大困难。同时,患者的疝气巨大,肠管通过疝环口已经下降坠入了阴囊,就是我们常说的阴囊疝,也是微创手术的一个障碍,瞬间,高龄,疝气巨大,且在手术区域存在粘连的多种困难涌入脑海。但转念一想,困难无时不刻存在,有困难就不能做微创手术了吗?绝对不是这样的,我们每天都在面对不同的困难呢,挑战自己的边界和极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做。但具体到怎么做,那可不是光喊喊口号就行了。 我们邀请泌尿科给予造瘘管定位,大致明确了造瘘管在腹壁间及腹腔内的走向,积极术前准备,然后果断做了腹腔镜手术,手术中要仔细辨认避免损接触和损伤到造瘘管。手术非常顺利,术后第一天患者就可以下床自行活动和进食,术后第二天就出院了 腹股沟疝的微创治疗在上海三甲医院已经普及,但是,对于高龄,有过复杂手术病史以及老年合并症的疝气患者来说,我专科具有更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我专科每年要做上千例疝手术,尤其是对于微创手术的治疗经验,基本涵盖了各种疑难杂症。我常常开玩笑:有些外科医生是做高档酒店的大菜师傅,什么菜式都能上手,架势也不错,色香味俱全,我们则更像川菜这种地方传统菜馆的厨子,几十年了也就做做宫保鸡丁,辣子鸡等,但就这几道菜的火候的拿捏,我们还真和酒店的的师傅不一样。 最后我想说,赶在国庆假期疝气被卡住了,不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过好节,男人何苦为难男人呢!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疝与腹壁专科 刘正尼 副主任医师

刘正尼 2023-10-25阅读量1938

得了疝气是不是就可以&ldq...

病请描述: 今天在门诊看到一位患者,主诉是小肚子不舒服,主要表现为酸胀,站着的时候尤其明显,躺着就好很多了。如今生活不易,从他的主诉就能听出来。我的这位患者一个人打着两份工,每份工作都是一站就是一天。一份工作是在海洋馆,最近在和一位同事竞争着小领导的岗位,丝毫不敢松懈,直到最近他的竞争者脑溢血了,不能来上班了,才让他警惕时常发作的小肚子痛需要去医院查查清楚。然而,他看了消化内科,胃肠外科,都没有找到原因,兜兜转转来到了我的门诊,我让患者把裤子解开往下拉一点,在小肚子的下方,就我们医学上叫做腹股沟区的位置,有一个鼓包,得,疝气,找对医生了,平日工作太忙,粗枝大叶地生活着,估计也无暇注意。病因找到了,接下来就进入治疗流程了。 在我的门诊,这种歪打正着的情况还尤其多见,为什么呢? 其一,很多同行对于疝气不够重视或者说也并不算熟悉,小肚子不舒服首先考虑就是肠道问题,患者被拉去做了肠镜,如果是女性,还会被要求做妇科检查,然而一大圈查下来,症结没有找到,病症还是存在。上了年纪的女性十有八九有点妇科炎症,有好些患者就这样被像模像样当妇科病治疗了很久。肠镜若是做出来有炎症,那又是一通消炎治疗。然而炎症就算是消了,症状并没有缓解。 其次是患者自己对身体变化的感知不敏感。在当今社会,这也正常。像上述的那位患者几乎年终午休,他自己和我说,他为了争取主管的职位,大家都很拼命,不眠不休。这样的结果就是对于轻微的不适就不当回事,显著的不舒服则是能忍则忍。结果就是不到疼痛不已是轻易不来看病。这在中年的疝气患者中尤为多见。当我告诉他疝气一旦嵌顿是有一定死亡率的时候,他瞪大了双眼不可思议地望着我:似乎是我扩大夸大其词了。这说明关于疝气的科普任重而道远。 疝气是在腹内压的作用下,腹股沟区出现缺损或者薄弱区域,腹腔内的脏器,主要是小肠通过这个缺损或薄弱向外突出了。通俗点讲就是人体的腹腔内形成了一个类似于隧道,而小肠则通过这个通道自由进出。人站着的时候压力高,肠管就从这个通道钻出来,酸胀不适和消化不良的症状就出现了。躺平的时候,腹腔内压力小,你用手从外面轻轻推一下这个鼓包,肠管便从这个隧道内回到了腹腔内,症状就消失了。 明白了这个原理就会理解为什么有的患者和我说“刘医生,我觉得躺着有没有不舒服了,那我是不是躺平了就行了,不需要手术了?”。听到这种让人忍俊不禁的想法,我一般会开玩笑“如果你可以一辈子躺着,那确实不需要手术了”。但事实上,有行为活动能力的人是不可能一直躺着不动的,只要站立活动,或者即使躺着用力咳嗽导致腹内压增高,肠管还是会通过这个通道钻出来的。而且由于这个通道的存在,如果不及时修补,日常的活动和运动都会造成这个通道变大,会有越来越多的肠管从这个通道中滑出来,以至于最后突出的肠管太多,限制了平日的活动。当一天猛然用力导致过多的肠管钻出来被卡在这个通道口的时候,便导致了肠管嵌顿,嵌顿超过6小时就可能引起肠管的缺血、坏死以致最终要急诊手术切除这段肠管,造成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结局 所以,对于疝气患者来说,躺平绝非解决方案。有小腹或者腹股沟区的不适,一定要警惕腹股沟疝。有类似症状的患者建议早期就诊,通过一个不到40分钟的微创手术就可以完成疝气的修补,术后当天或者第2天就可以回家了,这个辗转多科而不得解的“疑难杂症”也就迎刃而解了。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疝与腹壁专科 刘正尼副主任医师 东方医院 本部 专家门诊时间: 每周三上午,每周五上午    8:00-11:30

刘正尼 2023-09-08阅读量1954

老年人疝气适合微创治疗吗?

病请描述:高龄老人得了疝气,能不能做微创手术? 疝气过去常常被认为是老年的病,这点认知其实存在很大的偏差。 其实,在我们日常治疗中,更多的患者在50-65岁这个区间内,而在当今社会内,这个年龄往往是被归类到中年人的。那么在当今社会定义的老年人中,疝气的发病和治疗是怎么样的情况呢? 从人体腹壁组织代谢的角度来说。年龄越大,得疝气的风险亦越大。但是这部分患者受限于本身的认知和就诊的意愿,往往有发病比例高,治疗比例低的特点。以至于我们常常在半夜的急诊室看到他们。通常是因为多日未排气和解便,进食后出现了呕吐,腹痛等症状来就诊,经过检查发现过往原本可以用手推回去的疝气卡住推不回去了,转变成了嵌顿疝,再加上由于老年患者自己发现是因为疝气卡住出现上述症状的时间往往比较晚了,及时治疗时间被耽误,肠管长时间卡压后出现了缺血坏死,最后可能要面临切除坏死肠管的风险(见图)。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老年人平时对于自己身体变化不够敏感,或者说偏向迟钝,这个和其本身的痛觉神经不敏感也有关系,年轻人往往肚子有些不舒服疼痛感就会很明显,并且前往就医,而老年人的嵌顿往往可以在家里“坚持”好多天;当然也有些老年人是孤老或者独自住在养老院,对于病情的进展后知后觉也在情理之中。第二:老年人看病住院需要调动更多家庭资源,这点很好理解。家里如果有老人生病住院甚至需要开刀,这可是一件大事,从始至终都需要家人陪伴,无论是家属还是老人都有着困难,若非急症重症,则是能拖就拖。第三点是他们本身对于疾病的了解不够。毕竟在电台,电视和广播中关于疝病的科普和介绍并不多见,一年到头能有那么1-2回算是很不错了。这导致了老年人看病觉得很麻烦,不愿意去麻烦别人。还有最常见的就是老年患者对于和这种疾病的认知不够。觉得吃点药,用点肚脐贴有助于缓解甚至治愈。而且老年人听到“开刀”两字往往是“谈术色变” 那么。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究竟应高如何面对自己的腹股沟疝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年龄绝不是手术的禁忌症,那我上周做微创手术的患者举例,一位89岁,一位94岁。都是高龄患者,身体上也绝非精神矍铄的那类。高龄患者需要的是仔细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就像年纪大的人参与运动,绝不能像小伙子一般不做热身直接上,这样的结果多半是要受伤的,这不是说年纪大了不能运动了,只是运动前的准备要更多技巧和时间。对于手术来说,也是一样的。在术前准备上,作为专科医生,我们会给予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只要没有心肺功能上的绝对禁忌证,都可以采用微创治疗。 2.那么什么样的人不能做微创手术呢?一般来说心肺功能差,麻烦风险高的高龄患者确实不适合微创治疗。比如心衰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果平日无法爬行1-2层楼梯的患者,说明心肺储备差,麻醉具有一定风险。而既往有过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大手术的患者,我们也需要谨慎评估其风险,除此之外,均可考虑进行微创治疗。 3.有些老年人对于微创治疗不够了解,怀有疑问甚至抵触。那么什么是微创治疗呢?简单来说,就是在腹壁上打上很小的三个洞,通过器械进入到腹股沟区放置一块补片把原本形成的洞盖上。相对于传统手术来说,避免了切开缝合伤口,减轻了术后疼痛,及时如上周手术的两位高龄患者,手术后第二天即可出院。创伤小,恢复快便是微创手术最大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坚持为每一位患者争取微创治疗的机会 4.微创手术同时也解决了老人治疗造成家人陪伴时间过长的负担。做过家属陪护的人都能体会,在医院病房搭床睡觉的环境并非理想,滋味并不好太好受,有时候这无形中也成为了治疗的阻力,而微创手术恢复快的特点正好可以减轻家属的陪护,有些老年人往往在术后当天就可以下床活动,这无疑极大减轻了陪护家属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5.术后护理简单。一般微创治疗后的伤口不需要换药也无需拆线。治疗后一周即可直接洗澡,这也免去了患者及家属频繁往返于家和医院对伤口进行患者和拆线等相关护理。若是遇到伤口愈合不佳,这个过程往往显得尤为漫长。

刘正尼 2023-05-30阅读量2053

不能轻视每一台疝气手术

病请描述:很多人都认为腹股沟疝手术只是一个小手术,不像心脑手术或胃肠手术那样危险。殊不知,一台不规范、甚至不合格的疝气修补手术,也会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 最近又收治了一位疝修补手术后补片感染的患者。这位病人一年前在外地医院做了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术后两周,右侧手术切口开始出现流血流脓。手术医生的解释是伤口感染,予以换药处理。可是换了将近半年的药,伤口始终无法愈合,留下了一个指尖大小的破口,每天会向外分泌少量脓血。患者这时对最初的医生失去了信心,开始辗转多家医院求助,但是得到的大多数方案仍是继续换药。 当我详细了解了病人的病情并仔细查看了病人的CT片后,确信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切口感染,而是植入补片感染后形成了慢性窦道。光靠清创换药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必须手术清创将感染的补片一并取除,才能彻底控制感染并最终痊愈。手术的关键是要准确判断多大范围的组织和补片受到了感染。 我们术前做了充分准备工作,先是通过核磁共振大致判明了窦道的范围和方向,然后在术前先用探条探查窦道,再用亚甲蓝注入窦道,将整个窦道染色。然后从外围包抄进行手术,将所有染色的组织一并完整切除。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一周拆线,切口一期愈合。

朱晓强 2023-03-30阅读量998

创伤/手术后慢性痛05&md...

病请描述:       疝(hernia)是指体内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疝多发于腹部,以腹外疝为多见。腹外疝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而致。腹内疝是脏器或组织进入腹腔内的间隙囊内而形成,如网膜孔疝。        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下腹壁腹股沟区的腹外疝,(常见病因1.腹壁强度降低;2.腹内压力增高)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占腹股沟疝的85-95%,男女比例约15:1。       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如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严重便秘、腹水等腹内压增高情况,或合并糖尿病,手术前应先于以处理,以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 手术方式常见下述三种: 1.      传统的疝修补术:手术的基本原则是疝囊高位结扎(贯穿缝扎或荷包缝合)、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壁。(缝合张力大,术后手术部位易有牵扯/疼痛感) 2.      无张力疝修补术:利用高分子材料网片修补。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有点。(高分子修补材料属于异物,有潜在免疫排异,术后部分患者出现腹部钝痛/牵张不适,偶有渐进性加重)。 3.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视野清晰,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更易发现复合疝、隐匿疝。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目前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但因使用了腔镜,和其它腔镜手术一样,腔镜切口因多角度视野探查,偶有顿挫伤,部分患者可出现和其它腔镜术后一样的腔镜切口的疤痕痛。)      另外,患者疤痕体质,自身免疫亢进,焦虑抑郁等,也会提高疝修补术后慢性痛的发病概率。 附注:疝气术后慢性痛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1 版(11th revision of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1) 目录的z种的诊断分级中,分属于慢性手术/创伤后疼痛(二级分类),中的慢性手术后疼痛(三级分类)。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1 版,慢性手术后疼痛包括以下四级分类:      a.截肢(指/趾)后慢性痛      b.脊柱术后慢性疼痛      c.开胸术后慢性疼痛     d.乳腺术后慢性疼痛     e.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     f.子宫切除术后慢性疼痛     g.关节成型术后慢性疼痛    (内容参考:《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参考文献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文献:国际疼痛学会对世界卫生组织ICD-11慢性痛分类的修订与系统化分类 2019,25(5):323-330)

王华 2023-02-25阅读量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