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近段时间,肺炎支原体、甲乙流、腺病毒、合胞病毒等轮番上阵,作为易感人群的儿童,可谓烧在宝宝身,痛在父母心呀。 发热作为儿童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发热后怎么办呢?怎么吃药?如何护理?今天和大家科普下 一、发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发热是致热源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人体正常平均体温37.0℃),简单说,就是体温比平时体温增高了。 1.发热的过程有3个阶段: 体温上升期:身体的产热超过散热,容易出现畏寒、寒战、四肢冷等症状 体温平稳期: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寒战减少,可能出现头痛、呕吐、乏力等 体温下降期:散热超过产热,体温逐渐下降 2.发热分度: 低热:37.3℃-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40℃;超高热:40.1℃以上 3.高热会不会烧坏脑子?发热本身不会烧坏脑子,如果发热被烧“傻了”,是引起发热本身的疾病如脑炎或其他严重疾病导致的,如果出现持续超高热41℃以上不退,需要警惕脑损伤,需要及时就医。 二、发热多少℃需要使用退热药? 首先出现发热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及自觉症状 1.如果≥2月宝宝体温≥39.0℃或者伴有明显不适时,可以使用退热药;如果体温不到39.0℃,但宝宝精神不振、头痛、肌肉酸痛等也可以使用;如果体温超过39.0℃,但精神状态很好,没有任何不适,可以暂时不服用退热药 2.有时候吃完退热药,体温可能仅下降1-2℃,只要孩子不再难受,家长不用特别着急,不需要短时间反复来院就诊,但需要密切观察孩子情况。 三、如何选择退热药? 目前儿童安全有效的退热有两个: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反对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药使用 退热药使用后一般30-60分钟体温开始下降,部分仍高热不退,不宜短期内重复使用,一般间隔4小时以上,期间注意关注病情,并适当物理降温。 注意: 1.不建议两种药物联合或交替使用,可能导致剂量错误或混淆给药时间,药物过量中毒风险; 2.避免与含有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联合使用,有重复用药、甚至用药过量中毒风险。如需使用建议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正确使用 3.口服退热药吐了要不要补喂?如服用后立即呕吐,可考虑补服,如果超过15分钟,需要考虑补服后的危害;如果无法口服退热药可换用直肠栓剂。 4.睡着了需要叫醒喂药吗?如果宝宝手脚暖和、睡觉安稳,暂时不需要叫起来喂药,少穿少盖,降温散热,监测体温;如果宝宝手脚凉或者有热性惊厥病史或其他基础疾病,可以叫起来喂药或直肠栓剂给药。 5.退热药只是在宝宝发热时才有退热作用,宝宝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并无预防发热的作用。 四、发热时如何居家护理 1.环境与休息:清洁、安静,保持空气流通,每天至少通风1次。尽量减少亲友探视,防止交叉感染,也有利于患儿的休息。 2.体温观察: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高温患儿每1—2小时测一次,多饮水、多休息。 3.特征观察: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呼吸、食欲等状态。 4.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保证足够的水分供给。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汗湿的衣服及时更换。发热的患儿不要给患儿捂汗,要少穿衣服,会影响散热;退热30分钟重复测温; 用退热药后如果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应及时喂糖水,并与医生联系。 6.物理降温:设法降低环境温度,但避免直接吹风。 a.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发热宝宝的前额,2~3分钟换1次。 b.冰枕:把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出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宝宝的枕颈部。 c.擦浴:用温水(不要用酒精)擦洗宝宝的上肢、下肢、额部、颈部、腋下等部位。 五、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医院就诊? 发热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发热,发热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体温低不代表病情轻,体温高也不代表病情重。 发烧若伴有下列情况则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1.3月以下宝宝出现发热 2.持续高热或40℃以上超高热或发热3天以上 3.呼吸快、呼吸费力、面色发绀、声音嘶哑 4.热退后精神软、烦躁、惊厥、食欲差等 4.严重呕吐、腹痛、脸色不好、尿少表现 5.本身有基础疾病如肿瘤、肾病综合征、免疫缺陷等 六、出现惊厥时如何处理? 1.保持镇定,确保周围环境安全,调整宝宝身体平躺或侧卧,头偏向一侧,松开衣领,清理口腔分泌物但不要强行抠挖,防止窒息。 2.不要强行按压或摇晃宝宝,让惊厥自然发展,不要强行撬开嘴巴,不要在嘴里放东西、不要喂水喂药、不要掐人中。 3.注意记录孩子发作时间、发作样子,及时医院就诊。 发热惊厥大部分1-2分钟能自行缓解,短期发作一般不会对孩子造成脑损伤。 七、平时如何预防? 1.逐渐增加宝宝到户外活动的时间,及时增减衣服。 2.外出时尽量戴口罩,避免冷空气直接进入呼吸道。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宝宝到公共场所 3.强调暖气房、空调室通风换气,室内空气清洁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4.注意手卫生 5.按时预防接种,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总之,父母在宝宝发烧时,千万不要过分紧张耽心,除了就医外,尽量维持幼儿的舒适,只要平时具备基本的发烧处理知识,一定可以帮助儿童回复健康的身体。
魏金凤 2024-09-23阅读量1609
病请描述:近期,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家里有小孩的,注意了。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肠道病毒引起,它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也就是消化道传播和呼吸道传播,所以一般来讲疱疹性咽峡炎需要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如果确诊了也不要慌,在家里休养,体温一般三到五天就会退,咽部疱疹要一周左右才会逐渐好转。如果出现了以下情况要及时就医,1.高热持续不退,2.精神差,嗜睡,不思饮食,3两眼凝视,四肢抖动或无力,4.头痛,呕吐,5.面色苍白,四肢发凉,6.呼吸浅促或叹息样呼吸或者呻吟。
冯亚男 2024-09-13阅读量1988
病请描述: 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在生理周期中常见的一种症状群,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潮热、出汗、情绪波动等。那么更年期综合征是怎么引起的?本人苏州治疗更年期的中医,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 中医将更年期综合征归因于"肾气"不足,认为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气衰减导致阴阳失衡,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中医认为,女性在49岁左右,肾气开始衰减,天癸(月经)逐渐枯竭,这是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的生理基础。 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肾精亏虚、阴阳失衡、气血失调有关。 1、肾精亏虚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更年期女性肾精逐渐亏虚,导致生殖功能衰退,从而出现月经紊乱、潮热盗汗等症状。肾精的亏虚还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如心、肝、脾等。 2、阴阳失衡 阴阳是中医理论中描述自然界和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属性。更年期女性由于肾精亏虚,导致阴阳失衡,表现为阴虚火旺或阳虚内寒。阴虚火旺者常见潮热、盗汗、心烦易怒等症状;阳虚内寒者则表现为畏寒、四肢不温、精神萎靡等。 3、气血失调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更年期女性由于肾精亏虚,影响到气血的生成和运行,导致气血不足或气血瘀滞。气血不足者常见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气血瘀滞者则表现为情绪抑郁、胸胁胀满等。 4、脏腑功能失调 中医还认为,更年期综合征与心、肝、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如心主神明,心气不足可导致情绪不稳;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可导致情绪抑郁;脾气虚弱则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身体虚弱。 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优势 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且不是单纯针对症状,而是从整体出发,考虑患者的体质、情绪、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调理。采用中草药等自然疗法,副作用较小,更适合长期调理。 自我介绍: 本人苏州治疗更年期的中医郭福新,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特需专家。曾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西苑医院进修。国内第1批名老中医传承人之一,全国中西医结合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望闻问切 “四诊”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全国“养生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齐鲁名医陈克忠弟子。
老中医郭福新 2024-09-11阅读量1710
病请描述: 先兆流产是指怀孕早期出现流产征兆,如阴道少量出血、腹痛等,但胚胎尚未排出的一种病理状态。那么得了先兆流产怎么办,先兆流产要怎样治疗?就拿中医来说,中医治疗先兆流产,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通过辨证施治,调和气血,稳固胎元,下面具体来看看吧。 1. 气血两虚型 症状: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伴有头晕耳鸣,面色苍白,神疲乏力。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固胎安胎。 2. 肾虚型 症状: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阴道出血。 治疗原则:补肾固胎,填精止漏。 3. 血热型 症状:阴道出血量多,色鲜红,伴有口干咽燥,心烦易怒。 治疗原则:清热凉血,止血安胎。 4. 血瘀型 症状:阴道出血,色暗有块,腹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止血安胎。 5. 湿热型 症状:阴道出血,色黄或带臭味,伴有胸闷恶心,小便黄赤。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止血安胎。 自我介绍: 得了先兆流产怎么办?本人王应兰,江苏省第二中医院中医妇科主任中医师、教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曾跟随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学习。曾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在40余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中并参与省级科研课题研究,也参与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外事带教工作。
王应兰 2024-09-04阅读量1569
病请描述: 少精症,作为男性不育的常见病症之一,指的是精液中精子数量低于正常生育标准。那么得了少精症怎么办?中医对少精症的治疗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差异,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下面为大家介绍中医对少精症的治疗。 1. 肾阳不足型 肾阳不足型的少精症患者,常表现为精液清冷、精子活力低。治疗上以温补肾阳为主。 2. 肾阴亏虚型 肾阴亏虚型患者,常见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舌燥等症状。治疗宜滋养肾阴。 3. 肾精亏虚型 肾精亏虚型患者,主要表现为精子数量减少、精液稀薄。治疗上以填补肾精为主。 4. 气血两虚型 气血两虚型的少精症患者,常伴有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治疗上宜补益气血。 5. 湿热下注型 湿热下注型患者,可能表现为阴囊潮湿、尿黄等症状。治疗上以清热利湿为主。 6. 痰湿内阻型 痰湿内阻型患者,常见形体肥胖、胸闷等症状。治疗上以化痰利湿为主。 7. 肝气郁结型 肝气郁结型患者,常表现为情绪抑郁、胸闷不舒。治疗上以疏肝解郁为主。 自我介绍: 得了少精症怎么办?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
沈利华 2024-09-04阅读量1413
病请描述: “贫血”是日常生活中特别常见的表现之一,是一种或多种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同时贫血也是肾脏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慢性肾脏病重要的并发症。贫血的患者轻则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唇甲色淡、脾胃虚弱、困倦无力、气短头晕。重则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死亡率等。 慢性肾病贫血的原因主要是肾功能不全,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明显减少,红细胞就会减少,这就是贫血的原因。再者因为铁和血红蛋白是组成红细胞的主要物质,一旦缺乏,势必会影响红细胞生成,导致贫血。 一般肾性贫血不仅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会增加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肾病进展、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风险。 在积极的治疗原发病同时也要预防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饮食上要加强营养,注重补铁,多吃一些瘦肉,猪肝等。 自我介绍: 本人叶盛德,为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科主任、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徐浦中医医院特聘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香港紫荆花医学金奖获得者、上海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甘肃省中医医院医务处主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甘肃分会副秘书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坐诊时间: 每周六在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坐诊。
叶盛德 2024-08-16阅读量896
病请描述: 日前,在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在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耳鸣,伴有头晕症状,1个月前听力下降,呈进行性加重,在医院行头颅核磁共振结果示考虑听神经瘤可能性大,请问能确定是听神经瘤吗?还有就是我现在感觉自己一说话,自己右边脑袋就会嗡嗡嗡的,听别人稍大声音说话也是这样,请问这种情况手术后会有改善吗?” 赵天智主任介绍:从患者目前提供的检查资料看,听神经瘤的可能性非常大,从患者描述中看应该是有耳鸣症状,对于听神经瘤术前耳鸣的症状,术后能不能缓解现在还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不像面神经功能说能保就能保住,耳鸣的问题因人而异,有时候能缓解,有时候反而会加重。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0%。听神经瘤占颅内肿瘤的10%,发病率约为1/10万人。临床上,听神经瘤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听神经受到影响,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需要同正常耳科疾患鉴别。据统计,57%的听神经瘤患者会出现耳鸣、听觉障碍或者有耳部症状;26%的听神经瘤患者会出现突发性耳聋。因此,当出现听力异常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听神经瘤的可能。 除了耳部症状,听神经瘤患者可能会出现不稳感和平衡问题,表现为:眩晕、恶心及呕吐,面色苍白与多汗等迷走神经刺激症状。 听神经瘤作为良性肿瘤,患者只要及时接受治疗,多数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听神经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临床上有的患者会问:能不能不手术?手术危险吗? 需要提醒听神经瘤患者的是:手术是目前治疗听神经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如果没有明显手术禁忌症的时候,一般建议患者尽早手术,避免出现难以恢复的听力下降!因此,患者千万不要抗拒手术,及时手术有利于保留听力。治愈患者朋友们担心的手术创伤和手术风险的问题,事实上,随着医学影像学、显微神经外科以及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听神经瘤手术除了提高切除率延长生命之外,更加注重颅神经功能的保存和术后生活质量的维持,尤其是对于面神经的保护,是颅底外科医生和大多数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 随着神经电生理和显微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整个听神经瘤手术中均可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颅底外科医师在分离肿瘤与面神经时的操作熟练度也会对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造成影响,为避免进一步损伤面神经,应做到以下几点:1、锐性分离;2、牵拉肿瘤而不是面神经;3、勿过分牵拉面神经;4、保护面神经周围血供;5、避免电凝产生的热损伤。
赵天智 2024-08-06阅读量1112
病请描述: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对中医存在一定误解,认为中医治疗见效慢。然而,下面这个案例却打破了这种偏见,展示了中医在应对急重症时的独特疗效。 患者背景 一中年女性由家属用轮椅推送至诊室,面色苍白全无血色。询问后得知,该患者平素月经量多,近一年来不仅经量更多,每天需卫生巾7-8片,且经期延长,周期缩短且不规律,月经颜色鲜红,夹杂血块。查妇科超声:子宫肌瘤(最大位于右前壁,稍外突,大小27×23mm),宫颈囊肿,宫腔实质占位-考虑内膜息肉可能(最大10×7mm)。外院建议子宫切除,并收治住院,但患者此次子宫异常出血淋漓不尽,住院期间先后给与止血针剂、铁剂,疗效不显,血红蛋白进一步降低至40g/L,多次向血库申请输血,但均被告知无血。患者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求治。 该患者平素乏力、气短,偶有咳嗽、咳痰,饮食及二便正常。刻下除了贫血症状,患者极度疲乏,并伴有明显焦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既往史:缺铁性贫血20余年2020年因肺恶性肿瘤行“右上肺叶切除术+纵膈淋巴结清扫术”;2020年因月经量多行刮宫术,病理提示子宫内膜息肉。 诊断与治疗 中医诊断:贫血-气阴两虚血热妄行 方药:人参9g白术10g 茯苓10g 黄芪30g升麻10g 柴胡 6g桔梗 6g 知母 6g 黄柏 6g 生地10g 山茱萸 10g 山药30g地骨皮10g桑白皮10g半夏6g蒲黄炭15g 地榆炭10g 藕节炭10g 甘草6g 共7付每日二次 代煎 治疗效果 约2月后,患者及家属再次来到我处,告知服药3天出血止,气力明显恢复。随即返回老家医院寻找血源,并将次方连续服用一月,在未输血的情况下血红蛋白已经恢复至正常水平,此次是返回上海行子宫切除术。 总结 患者因肺肿瘤术后气阴两伤,阴虚化热导致血热妄行,致子宫异常出血,继发严重贫血。中医治疗以补气养血、滋阴清热、止血固经为原则,采用益气补血、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之方,药后症状显著改善。出血停止,贫血纠正,气力恢复,为患者后续手术提供了良好的身体条件。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调理,效果显著,显示了中医治疗的独特优势和疗效。此案例有力地证明了中医在治疗急重症时的独特疗效与优势。 整体调理,标本兼治: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从整体上调节身体功能。对于急重症,不仅仅关注疾病的表面症状,还深入探讨病因,进行标本兼治。本案例中,通过调理气血、改善体质,从根本上解决了患者的贫血和出血问题。 个体化治疗:中医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的症状和体质,开具不同的方药。本例患者既有子宫异常出血,又有长期贫血,中医师结合她的体质和病史,精准用药,取得了显著效果。 药物温和,副作用小:中药多为天然植物药,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长期调理。本案例中的方药在止血和补血的同时,兼顾了患者的整体健康,避免了西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快速见效:尽管中医常被认为见效慢,但在急重症治疗中,若能准确辨证用药,也能迅速改善症状。本案例中,患者在服药3天后月经即止,显著体现了中医快速见效的能力。 降低手术风险:通过中医药治疗,有些急重症患者可以避免手术带来的风险和痛苦。本案例中,患者在中医治疗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精神状态明显提升,为后续的手术治疗创造了良好条件,降低了手术风险。 该患者肺恶性肿瘤行肺叶切除加纵膈淋巴结清,依然对身体造成巨大损伤,后续还可能行肺结节射频消融术,我个人认为,如果继续采用中医治疗,控制月经量,待到绝经后子宫肌瘤自然萎缩,对身体而言,或许是更合理的方案。
向军 2024-07-22阅读量1870
病请描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营养均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关系到孩子身体发育的质量,还影响着其智力发展和免疫力。一个合理的饮食习惯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避免营养不良或过量的问题。 小华(化名)是一个10岁的女孩,有一个十分可爱的弟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小华常常把父母给的零食和饮料省下来给弟弟吃。自己则经常以白米饭和咸菜充饥。久而久之,小华出现了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的症状。起初,家人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小华突然晕倒在家中,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带小华去医院检查。经过一番检查,医生告诉小华的父母,小华是因为长期营养摄入不均衡导致的贫血和维生素缺乏。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营养均衡对于儿童健康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是营养均衡呢? 营养均衡的概念 营养均衡是指摄入的各种营养素与人体需要的比例和数量相适应,以保证身体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这些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水。 如何实现儿童营养均衡 1. 多样化食物: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种类的食物,以确保摄入多样化营养素。例如,肉类、鱼类、奶制品、谷物、蔬菜和水果等。 2. 合理搭配:每顿饭尽量做到食物种类多样,合理搭配。比如,将蔬菜和水果作为每日饮食的必需品,保证孩子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 注意分量: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和活动量来决定食物的分量,避免过多或过少的热量摄入。 4. 限制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肥胖和相关疾病。家长应该减少这类食品的购买和供应,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 增加户外活动:合理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有助于孩子摄取更多营养素。 6.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家长需要定期关注孩子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营养问题。 小华的故事告诉大家,儿童营养均衡不仅是吃饱喝足的问题,更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需要关注孩子的日常饮食,提供多样化、均衡搭配的食物,同时限制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合理的膳食搭配和适量的户外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孩子们的未来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了上述的基本原则,以下是一些针对特定营养素的建议: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成分,对于儿童的成长发育尤为重要。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鱼、肉、禽、蛋、奶及豆制品。为了保证孩子获取足够的蛋白质,家长应确保孩子每天摄入适量的蛋白质食物。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孩子们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选择全谷类、糙米、意面等富含纤维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孩子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并促进肠道蠕动。 脂肪:脂肪是孩子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建议家长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和低脂乳制品,以保证孩子获取健康的脂肪。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儿童的骨骼发育、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以保证获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最后,家长还需关注孩子是否有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引导和纠正,帮助孩子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 儿童营养均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家长们需要高度重视,通过提供多样化、均衡搭配的食物,限制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以及增加户外活动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及时发现并处理营养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孩子健康成长,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生长发育 2024-07-06阅读量2525
病请描述:小朋友的钙,铁,锌营养素混合补还是单独补? 今天跟大家探讨的是小朋友的钙、铁、锌营养素是应该混合补还是单独补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营养需求、生理特点以及可能的健康风险。以下,我将结合病例分享和相关研究,详细阐述这一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建议。 病例分享一: 小明,5岁,因身高发育迟缓、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等症状来我门诊就诊。经过检查,我发现小明存在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在我的建议下,小明的家长开始为他补充这些营养素。起初,家长选择了单独补充的方式,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经过方案调整,家长开始为小明使用钙、铁、锌复合补充剂,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充,小明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病例分享二: 小红,3岁,因夜间磨牙、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来我院就诊。通过检查,我发现小红主要缺乏锌元素。在我的指导下,家长为小红单独补充了锌元素,不久后,小红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分析与讨论: 营养素的协同作用: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具有协同作用,它们共同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例如,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氧气的运输和储存具有重要意义;锌则参与了多种酶的合成和激活,对于儿童的免疫力和智力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缺乏多种微量元素的情况下,混合补充这些营养素可能更加有利于儿童的健康。 单独补充的风险:虽然单独补充某种营养素可以针对性地解决某一问题,但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例如,过量补充钙可能导致便秘、肾结石等问题;过量补充铁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肝脏损伤等问题;而过量补充锌则可能导致铜缺乏、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此外,单独补充某种营养素也可能导致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其他问题。 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营养素的需求和吸收利用方式与成人不同。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有限。因此,在为儿童补充营养素时,需要更加谨慎和细致。 建议: 根据缺乏情况选择补充方式:如果儿童仅缺乏某一种或少数几种营养素,可以考虑单独补充这些营养素。但如果儿童同时存在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建议采用混合补充的方式,以确保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注意补充剂量和时间:在为儿童补充营养素时,需要注意补充的剂量和时间。过量补充或长期补充某种营养素都可能带来风险。因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充,并定期监测儿童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
生长发育 2024-07-04阅读量2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