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 > 红斑鳞屑 > 内容

红斑鳞屑内容

夏日皮肤晒伤的预防和修复

病请描述:       夏日炎炎,裙裾飘飘,紫外线无孔不入,皮肤在紫外线下的过度暴露尤其是重复的高强度日晒常导致皮肤晒伤。晒伤的症状和体征一般出现于1-24小时内,除严重反应外,72小时内达高峰。皮肤变化从轻度红斑伴短暂鳞屑形成至疼痛,水肿,皮肤触痛和大泡,有的甚至因晒伤出现全身症状或者严重的并发症而住进医院。重度晒伤者往往是因为毫无防备,或在晒伤之初没有及时科学的进行护理而致。   预防为主——法宝之防晒霜          防晒霜的使用很关键:          1、平时应每天坚持使用低系数的防晒品,比如SFP15-30,不能涂的太薄,有学者甚至推荐用量达到2mg/cm2时才能达到防晒效果。          2、户外时较长时间的阳光下暴露,需要使用较高系数的防晒霜,比如SFP30-50,一般需在出门前的20-30分钟涂抹,并且每隔4小时左右需补擦,比如午饭之后应补擦一次防晒霜,否则因时间过长、流汗、擦拭等原因失效后,皮肤又会重新面临晒伤的危险。          3、当然,不能认为用了防晒霜便高枕无忧,仗着涂抹过防晒霜就肆意在阳光下大晒特晒,同样难免要被晒伤。          4、另外,遮阳伞、草帽、长袖衫等也是防晒的必备神器。   即刻修复——法宝之冰敷面膜          1、冷处理:原理同烧烫伤。如果晒后明显脸红,发烫甚至疼痛,那就肯定是晒伤了,需立刻进行冷处理,比如用冷水或冰袋冷敷,无条件时电扇、空调、湿毛巾等风凉物品也能缓解,减轻灼烧感。          2、面膜修复:推荐使用原生态植物比如黄瓜皮、黄瓜薄片、西瓜皮、芦荟片、芦荟汁,也可使用补水或修复的其他面膜,补充维C,修复皮肤。          3、保湿:晒伤之后,皮肤细胞处于失水状态,应多喝水,并外用补充保湿水,或纯净水喷雾,辅以抗氧化霜或其他修复霜剂外用。切忌用强力去油的洗面奶和沐浴露,应当不用或只选用较为温和的洗面奶。   后期修复——法宝之药与妆          1、灼伤严重的皮肤会出现小的水泡,切忌用针头刺破或用手抓破,应在患处涂抹一些抗菌素软膏,以控制皮肤炎症,然后用消毒纱布敷盖,以吸收水泡中的水分,保护皮肤创面,促使其愈合。有条件者最好能到医院皮肤科诊治。          2、灼伤处大约三四天会出现脱皮现象,此时也不可用手剥脱,而应让它自行脱落。          3、晒伤后很可能留下色斑,可适当补充维C(水溶性)、维E和A(脂溶性,不能过量补充,否则可致中毒),或使用一些中药制剂淡化色素,若长久不褪,必要时可到医院皮肤科行激光治疗。          4、晒伤后也可能留下疤痕,建议早期到医院皮肤科治疗,可使用少量硅凝胶、中药制剂等药物淡化疤痕,早期修复。          5、尽量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应当保持良好的心情、充足的睡眠促进肌肤修复。   同时提醒大家,防晒霜、保湿水、面膜、修复霜、洗面奶等,一定要选择正规品牌,或到医院皮肤科配药妆,否则不仅达不到预防和修复的效果,还可能因劣质产品导致皮肤反而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其他危害。   守护皮肤健康,皮肤外科团队与您同行! 业务简介:     1.小儿皮肤外伤和疤痕修复,胎记(皮脂腺痣、疣状痣、先天性色素痣、毛母质瘤、太田痣、咖啡斑、婴幼儿血管瘤等);     2.皮肤良恶性肿瘤治疗(痣、脂溢性角化、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癌、黑色素瘤、乳房外Paget's病、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和创面修复,烧烫伤疤痕、瘢痕疙瘩、外科术后疤痕、瘢痕癌的治疗;     3.特需服务:皮肤注射美容(肉毒素除皱、玻尿酸充填、腋臭)、光电美容(祛斑、光子嫩肤、点阵激光)、皮肤微整形(埋线提升、脂肪充填)、瘢痕修复等;     4.临床研究性治疗:先天性巨痣、泛发性疣状痣、汗孔角化症、遗传性大疱表皮松解症的外科治疗。 邓丹医生团队门诊时间: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号)  周一上午 皮肤外科胎记-特诊 周二上午 皮肤外科-特需门诊 周三上午 疤痕门诊-特色专科 *特诊:2号楼14楼;特诊挂号只能电话预约:021-38626141,021-38626142 *特需门诊:1号楼(老门诊楼)2楼特需诊区 *皮肤科:1号楼(老门诊楼)2楼; 可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患者服务”、“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订阅号预约挂号 *复诊患者(或需要预约手术)可直接挂皮肤科普通号,找陈琢、程颖、何欢、万朋杰等医生都可以。 皮肤科电话:021-38088100或021-38626161转分机89100 *具体出诊信息仍以现场情况为准,请及时关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儿童皮肤外科”订阅号,以及hdf、微医网站。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浦东新区康新公路4358号)  有医美要求的亲,周六可至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医学美容科。(护士台:021-60236592,预约热线:021-60236000)

邓丹 2022-11-22阅读量2.5万

前额、鼻翼总是红红的,是怎么...

病请描述:鼻翼区总发红,是得了脂溢性皮炎吗? 小孟是一位青年男性,平时喜欢熬夜,这两天鼻翼两侧总是红红的,还有脱皮,伴有瘙痒,影响了小孟的颜值和生活。 于是,小孟到网上搜索了这些症状,觉得自己符合“脂溢性皮炎”的诊断,于是依照网上的指导,自己购买了药膏进行外涂。用了几日后,症状有所好转,但是一停药皮疹马上就会复发,而且有时发的比之前更加严重。于是,小孟来到了医院,请皮肤科医生面诊,寻求帮助。 小王医生仔细询问了小孟的病史,观察了小孟的皮疹主要累及发际线以下的前额、眉毛和眉间以及鼻翼、鼻唇沟,这些地方在红斑的基础上伴有淡黄色的油腻状鳞屑,确实是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常见症状。 小孟:王医生,脂溢性皮炎是怎么发生的呢?是因为我皮肤爱出油吗? 小王医生:脂溢性皮炎可不是油性皮肤的专利哦,有些干性皮肤的人也可以发生哦。研究发现,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患者皮脂排泄速率并没有加快。但是,它确实好发于皮脂腺数量增加及皮脂腺较大的部位,所以皮脂腺可能在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许可性作用,可能通过为马拉色菌的生长创造有利环境而发挥作用。 小孟:马拉色菌?这是一种细菌吗? 小王医生:马拉色菌是一种真菌,可以在人皮肤上寄生。研究发现大多数有效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药物都具有抗真菌活性。 小孟:我在网上购买了某某松的药膏,可以使用吗? 小王医生:一般皮肤科外用药膏带有松字的,大多数含有外用激素。对于严重的脂溢性皮炎可选择适当含量的激素软膏外用于皮疹处,但一般不宜连用超过一周。因为激素(某某松乳膏)使用时间太长,也会继发真菌感染,反而会加重原有症状。 小孟:那我应该怎样治疗呢? 小王医生:首先,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普遍存在患处水分丢失增加,表皮屏障破坏。所以针对不同肤质的人群,护肤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对于干性皮肤,要重视保湿这一步。对于油性皮肤,控油才是最关键! 第二,脂溢性皮炎人群应当避免熬夜,以及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这些都会加重脂溢性皮炎的症状。 至于面部脂溢性皮炎的药物治疗,一般建议以外用药物抗炎+抗真菌为主, 抗炎    炎症明显时可外用含有激素的药物,但面部使用含激素的药物时要选择弱效无卤素的药物(如地奈德乳膏),减少副作用,一般连用不宜超过1周;或者可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类药膏,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软膏。 杀菌  皮脂溢性皮炎与糠秕孢子菌有关,可使用含有抗真菌成分的药品,如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必亮)等,头皮脂溢性皮炎使用含有抗真菌成分的洗发产品(酮康唑洗剂)。 最后,要提醒你的就是,面部的脂溢性皮炎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护理与治疗,容易复发,所以要做好良好的护肤和生活习惯,避免焦虑。 听了小王医生的话,小孟觉得收获很大,也知道以后不能随意在网上盲目买药,有需要帮助的时候还是要去专业医疗机构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

王轶伦 2022-09-01阅读量1621

B族维生素居能缓解这么多小毛...

病请描述:B族维生素居能缓解这么多小毛病!这下真找到用处了~ 营养之声 学营养 2022-05-04 08:00 B族维生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也是一个豪门大户,不仅成员众多,而且个个本领高强。 最常见的B族维生素总共有8种: 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烟酸(维生素B3)、泛酸(维生素B5)、维生素B6(吡哆素)、生物素(维生素B7)、叶酸(维生素B9)和维生素B12(钴胺素)。 每一种B族维生素都能缓解很多小毛病,但我们到底该吃哪个呢? 维生素B1——脚气病、神经炎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是体内多种代谢所需要的重要辅酶之一。 维生素B1的缺乏可引起体内脂质和糖类的代谢障碍,主要表现为脚气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脚气病常表现为周围神经病、肌肉无力、感觉异常、下肢麻痹、瘫痪、食欲缺乏、心脏扩大、疲倦乏力。 推荐补充食物:动物内脏(心、肝、肾)、瘦猪肉、豆类、全谷类和坚果等。 维生素B2——口角炎、唇干裂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具有促进细胞、毛发、皮肤发育和生长的作用。 维生素B2的缺乏首先表现在皮肤,可引起嘴唇干裂、口角炎、脂溢性皮炎、舌炎、角膜炎、结膜炎、白细胞减少等。 推荐补充食物:动物内脏(心、肝、肾)、蛋、奶、大豆等。 维生素B3——糙皮病 维生素B3又叫烟酸,在维持皮肤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缺乏烟酸容易出现糙皮病:患者常会出现红斑,有烧灼和瘙痒感及渗液,随后形成疱疹及大疱,然后结痂,色素沉着,皮肤变得粗糙并有鳞屑。 这类患者必要时可服烟酸片等药物治疗。维生素B3片(也叫烟酸片)还可辅助控制血脂,但服用时千万别过量,否则可能出现头晕、心跳加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推荐补充食物:酵母、肉类、肝脏、谷类、菜豆类等。 维生素B5——乳糜泻 维生素B5参与体内多种代谢,促进糖、脂肪、氨基酸中的乙酸分解,同时也是多酶复合物脂肪酸合酶的组成成份。 因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所以泛酸不容易缺乏。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泛酸钙,可用于治疗乳糜泻。 推荐补充食物:肉类、动物肝脏等。 维生素B6——神经炎、妊娠呕吐 维生素B6是多种酶的辅酶,在蛋白质代谢、神经递质合成等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维生素B6的缺乏可导致神经紊乱、失眠、唇干裂、舌炎、口腔炎等多种疾病。 临床上维生素B6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维生素B6缺乏症、神经炎、妊娠呕吐、肝病的辅助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等。 推荐补充食物:肉类、动物肝脏、豆类、鱼类、葵花油、核桃等。 叶酸——中风 维生素B9又叫做叶酸,一些患者尤其是H型高血压患者,体内出现代谢异常,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进而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这是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叶酸能参与氨基酸代谢,在同型半胱氨酸与蛋氨酸相互转化过程中充当载体,从而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此外,叶酸最为人熟知的用途是有助于胎儿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推荐补充食物:动物内脏(肝、肾)、豆类、绿色蔬菜、水果等。   维生素B12——周围神经病 维生素B12又叫钴胺素,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 维生素B12能够增加叶酸的利用率,促进核酸和DNA的形成,同时也是神经髓鞘脂蛋白合成所需的必要成份。 维生素B12的缺乏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周围神经病变。 推荐补充食物:动物内脏、乳制品、肉类、蛋类、鱼类、贝壳类等。

费健 2022-05-04阅读量1.0万

男生误以为染了梅毒,就诊后得...

病请描述:      2021年6月份,在我专家门诊来了一位腼腆的20岁男生,表情焦虑不安,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梅毒疹,身上反反复复冒疹子出来,先是胸背肚皮,10天后胳膊腿也开始有了,偶有瘙痒,和网上的二期梅毒疹图片很相像。询问病史,患者说既往体健无殊, 数月前曾有性接触史,发疹前曾有过上呼吸道感染,发病后还没到医院诊治过,内心很恐慌,所以来看专家门诊。       我一边安慰他,一边检查他身上皮疹,发现在他躯干、胳膊腿对称分布着多发黄豆至蚕豆大小红棕色类椭圆形斑片,边缘稍隆起,上有小而细碎的鳞屑,皮疹的长轴与皮纹走向大致平行的。为了排除他心中焦虑,做了梅毒血清学试验检验,结果阴性,排除了二期梅毒疹。对较大的几处环形皮疹,取皮屑行真菌检查,结果阴性,又排除了泛发性体癣。综合病史、皮疹性质和分布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我诊断为玫瑰糠疹。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玫瑰糠疹是个良性的自限性的过程,它的皮疹和二期梅毒不完全相同,且血液化验显示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完全不必担心,患者终于甩掉了思想包袱。由于患者主要表现为皮疹偶尔瘙痒,皮疹尚未呈密集分布,病情处于中度,所以我没给予患者窄波UVB光疗和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只嘱以玉屏风散和抗组胺药左西替利嗪片口服,中效糖皮质激素药膏糠酸莫米松乳膏每天1次外涂,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治疗3天后,这位患者表示瘙痒得以控制,睡眠及工作恢复正常。10天后,患者复诊,未有新发皮疹出现,擦药治疗后,原有的红斑鳞屑渐消退,仅留暗淡色素沉着。患者对疗效表示非常满意。

赵玉磊 2021-12-17阅读量1.1万

入冬后高发的皮肤病(一):银...

病请描述:     有过银屑病史的患者都知道,这个病通常反反复复数年数十年,多数人的病情冬重夏轻,入冬后为什么病情加重呢,怎么预防?     我们知道,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易复发的免疫性皮肤病,环境和免疫因素在该病的发病中占重要作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是促发和加重病情的主要因素。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人极易受凉感冒、扁桃体发炎,过不了多久,银屑病就会急性发作,身上红斑、鳞屑增多,瘙痒明显;既往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也可诱发脓疱型银屑病或红皮病型银屑病。      赵主任20年临床工作经验也显示,一到冬季,病房里住院的银屑病患者就多起来,而且还多是重症。      少部分银屑病患者,还易合并关节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因此,平时注意保暖、适度锻炼,预防银屑病疾病反复急性发作,也将有助于这些合并症的出现。

赵玉磊 2021-12-13阅读量9313

银屑病冬季加重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病请描述:作者: 赖伟红    皮肤病与性病学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累及头皮、肘膝、躯干、四肢和掌跖。我国有超过650万银屑病患者,美国的银屑病患者超过800万。银屑病有多种类型,但病情加重的诱因多类似,其中天气寒冷是常见诱因。银屑病冬季加重涉及日照不足、湿度小或空气干燥等多种因素。本文讨论了冬季银屑病加重的原因和应对措施。银屑病冬季加重原因        银屑病冬季加重的确切原因不明,可能不仅与环境因素相关,可能遗传因素也起一定作用。日照不足        部分银屑病患者,冬季日照不足可触发银屑病加重。日光中的紫外线(UV光)可以穿透皮肤,延缓细胞生长。UV光疗是治疗银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日光照射对部分银屑病的病情控制有益处。        有研究表明,日晒还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银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过度活跃,日光照射可能有助于改善银屑病皮损。相反,冬季日光照射不足则可能引起银屑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此外,2021年公布的一项在新近发病的银屑病患者中所做研究报告,从事工作环境中日照多少影响银屑病秋冬季节症状严重程度,工作环境日照多者秋冬季节症状明显轻于工作环境中日照少者。低温度和低湿度        冬季里,空气寒冷干燥,可导致部分银屑病患者病情加重。空气干燥,可引起皮肤表层水分丢失。同时,冬季家庭用取暖设施也可加剧皮肤干燥。皮肤干燥时,银屑病皮损容易加重。因此,银屑病患者秋冬季节的保湿润肤对控制病情很重要。精神紧张        人的精神紧张程度处于波动中,但冬季寒冷时人的精神紧张程度增高,这可加重银屑病。精神紧张往往引起银屑病瘙痒加重,出现搔抓,瘙痒-搔抓循环进一步加重银屑病病情。感染性疾病        寒冷季节,容易出现各种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或加重鼻窦炎、咽喉炎、气管炎等感染性疾病。这些感染可触发或加重某些类型的银屑病,以点滴型银屑病较为常见。银屑病冬季管理措施        银屑病冬季加重常见,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来预防:保湿润肤        由于冬季湿度小,保湿润肤对银屑病患者很重要。最好每次洗浴(洗手、泡澡或淋浴)后都使用润肤剂。使用润肤霜有助于皮肤锁住水分,从而减轻瘙痒和皮肤炎症。润肤剂以含油质较厚重的润肤霜(cream)或凡士林基质的软膏(ointment)为宜,如可用丝塔芙润肤霜、凡士林软膏等。使用加湿器        冬季空气干燥,使用空调进一步降低湿度。使用加湿器可有效增加空气湿度,也有助于缓解皮肤干燥脱屑,维持皮肤滋润。适度温水浴        冬季泡澡比长时间热水淋浴更适合银屑病患者。热水淋浴往往引起皮肤干燥,加重银屑病皮损炎症。银屑病患者洗澡不宜太频繁,隔日一次或每周两次为宜。        冬季洗澡的注意事项,包括:温水浴,而不是热水浴。泡澡以15分钟为限,而淋浴以5分钟为限。使用不含香料、含有润肤剂的洗液或沐浴露。用手轻柔清洗皮肤,而不使用丝瓜络或浴巾搓擦。洗浴后5分钟内,使用不含香料的保湿润肤剂。穿柔软衣服        在寒冷的冬季,在室外需要戴帽、穿防寒夹克、戴手套和防水靴,以防寒保暖。需要确保穿柔软质地衣服,最好是全棉衣服,以减少对皮肤的机械性刺激,从而避免银屑病皮损炎症加重。多喝水        银屑病患者冬季多喝水,有助于维持充足水分,防止皮肤干燥。体表湿度明显下降,会有损皮肤屏障功能。减压和转移注意力        精神紧张是银屑病加重诱因之一。通过参加娱乐和户外活动、做瑜伽等运动,有助于避免情绪紧张、减轻心理压力和转移注意力,可促进银屑病症状的缓解。银屑病治疗选择        银屑病尚无特效治愈办法。现有的各种治疗,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或减轻皮损。外用治疗        外用药物直接用于皮损局部,可以止痒和减轻皮损局部炎症。 常用外用治疗药物包括: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类: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局部炎症和红肿,缓解瘙痒不适。外用非激素类:包括维生素D类似物(骨化三醇)、维生素D衍生物(卡泊三醇)和蒽林制剂,有助于抑制皮肤角质细胞生长。其它药膏:水杨酸搽剂,可软化和去除鳞屑;煤焦油软膏可延缓皮肤细胞生长。系统治疗        系统治疗,即通过口服、肌肉或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以治疗银屑病,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阿维A酸、环孢素、甲胺喋呤、生物免疫制剂等。        生物免疫制剂靶向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银屑病治疗方法,疗效多比较满意。常用的生物免疫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如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白介素-12, -23, -17抑制剂,如优特克单抗、司库奇尤单抗、古塞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T细胞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抗PD-1单抗)光疗        光疗是采用人工UVB窄谱紫外光照射皮肤,模拟阳光对皮肤的作用。UVB可以穿透表浅皮层而减缓角质细胞生长,有助于抑制银屑病的斑块形成、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皮损局部瘙痒等不适症状。家庭疗法        以避免擦洗烫洗等不良刺激、保湿润肤为主的皮肤护理,有助于缓解银屑病不适症状。饮食和生活调理,也有助于避免银屑病的一些触发或加重因素,主要包括:清淡均衡饮食,忌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作息规律,不熬夜;适度运动等。结语        银屑病是一种以鳞屑性红斑或斑块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银屑病常常在冬季加重。银屑病冬季加重与寒冷、空气干燥、阳光照射不足有关。秋冬季节来临后,可通过勤用润肤霜、温水浴而非热水澡、穿宽松软质地衣服、使用加湿器、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等措施来预防银屑病加重。当此类应对措施无效时,需及时去看皮肤科医生,寻求药物治疗。

赖伟红 2021-12-01阅读量1.1万

手部脱皮的原因和处理办法

病请描述:作者: 赖伟红    皮肤病与性病学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        手部脱皮是常见皮肤问题,常令人感觉不适,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手部脱皮的原因比较复杂,可以是单纯的皮肤干燥引起,也可以是皮炎湿疹、手癣等皮肤病引起。手部脱皮的治疗,多需视具体病因而定,但通常会用到润肤剂,以保湿护肤。有时,需要使用处方药,才能治愈或缓解症状。本文讨论了手部脱皮的常见原因和处理办法。过度洗手        勤洗手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有效的防病措施,但过频或过度洗手常导致手部脱皮。如果过多使用肥皂等洗涤剂、过多使用无水洗手消毒液、洗手用太烫的热水洗手、或洗手后不抹润肤霜,也可导致手部皮肤损伤。洗手可以有效清除手部污物和各种病原微生物,但也同时去除了手部皮脂,而这种天然的手部皮脂具有保护和滋润皮肤作用。频繁使用无水洗手消毒液,可导致皮肤干燥粗糙,原因是这类洗手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酒精,具有较强的去皮脂作用。        为了防止洗手导致的手部干燥脱皮,可采用下述常规应对措施:        1、使用微温的水和温和的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每次洗手时间至少20秒。        2、洗手后使用清洁毛巾或纸巾稍微拭干双手,手部宜留下少量水分。        3、在手部还是潮湿的时候,抹少量不含香料和色素的润肤霜或软膏,确保指端和指甲部位也抹到。天气变化        天气变化对手部皮肤影响很大。秋冬季节空气湿度小,加上寒冷刺激或吹冷风,可引起手部皮肤干燥粗糙、皲裂和脱皮。而有些人在天气潮湿炎热时,手部多汗、汗液浸渍刺激,也可导致手部脱皮。        针对天气变化导致的手部干燥脱皮,可采用以下应对措施:洗澡后及时抹润肤霜;避免使用含香料或酒精的洗手液;每次洗手后使用护手霜;睡前手部抹凡士林软膏。日晒和紫外线损伤        和身体其他部位一样,手部长时间暴晒,也可导致日晒伤。在日晒伤皮肤修复和愈合过程中,可出现明显脱皮。        日晒伤的治疗,可采用以下办法:洗冷水澡,以缓解疼痛或灼热不适。使用含有大豆粉或芦荟胶的保湿润肤霜,以缓解皮肤干燥。多饮水。戴护袖或穿长袖衣服保护晒伤部位,以防进一步日晒或紫外线损伤。使用弱效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乳膏,以减轻晒伤部位的皮肤炎症。手部湿疹        手部湿疹,也称手部皮炎,包括汗疱疹,是常见的湿疹表现,占所有皮炎湿疹的20%—35%。手部湿疹的发生,与遗传体质、理化刺激物和各种过敏原有关。        手部湿疹的症状:瘙痒深部水疱皮肤干燥粗糙皮肤发红或色素减退皮肤红斑、丘疹、斑片或斑块皮肤渗液或渗出性结痂局部水肿        手部湿疹的类型:汗疱疹:手掌和指侧多发性正常皮色水疱,往往与汗液浸渍刺激有关。钱币状湿疹:散在性渗出性圆形或类圆形斑块,往往与皮肤干燥、虫咬、搔抓刺激和接触过敏有关。刺激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皮肤红肿、水疱,急性期过后则有皮肤浸润和脱皮。由接触理化刺激物(肥皂、酸碱等化学试剂)或过敏原(毒藤、漆树、橡胶或乳胶、镍、铬、护肤品或洗涤用品中的香料等)引起。        手部湿疹或皮炎的预防和治疗办法:接触任何化学制剂均戴手套。减少接触各种刺激物,少下水。洗手时,使用无皂洗手液或清洁液。勤用润肤霜,尤其是洗手后更需要保湿润肤。湿疹症状明显时,需外搽皮质类固醇激素类乳膏。掌跖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反应过度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鳞屑性红斑和斑块。银屑病累及掌跖部位时,称为掌跖银屑病,可出现掌跖皮肤干燥、浸润肥厚和疼痛性皲裂,这与手部湿疹有些类似。        手部银屑病的治疗:症状轻微者,单纯使用外用药治疗即可。严重者,常常需要口服药和外用药相结合。治疗银屑病的外用药包括:润肤霜(维E乳膏、尿囊素乳膏、凡士林软膏等)煤焦油制剂(煤焦油软膏)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膏(尤卓尔乳膏、卤米松乳膏等)维A酸类药膏(他扎罗汀乳膏或凝胶、阿达帕林乳膏或凝胶等)卡泊三醇软膏手部感染        最常见的引起手部脱皮的感染性疾病是手癣,由真菌感染引起,最初常累及手掌,可蔓延至手背和手指。        手癣可引起手部皮肤增厚、干燥粗糙和脱屑,可伴有瘙痒症状。治疗手癣需要抗真菌,包括口服和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口服特比萘芬片或伊曲康唑胶囊,外搽特比萘芬乳膏或酮康唑乳膏等。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表现为无痛性薄层表皮剥脱。多数病例仅累及手足,少数累及手臂和腿部。湿热环境下,手足脱皮往往加重。        这种病尚无治愈办法。可使用油性比较大的润肤剂,如凡士林软膏来缓解手足脱皮症状。结语        引起手部脱皮的环境因素包括日光和紫外线照射、空气干燥、天气寒冷和过度洗手。 湿疹、银屑病、真菌感染和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等皮肤疾病,也常常引起手部脱皮。        预防手部脱皮的最好办法是使用润肤霜和足量饮水。接触化学物品时戴手套、避免使用含香料和人工色素的洗手液和护肤品,也是预防手部脱皮的有效措施。        当手部脱皮使用润肤霜无改善时,或怀疑有手部皮肤真菌感染时,需要及时去看皮肤科医生,以寻求合适的治疗办法。

赖伟红 2021-11-18阅读量1.3万

皮肤起疹子,久治不愈到底怎么...

病请描述:        皮肤起疹子到底怎么回事?看看下文,可能有所帮助。 一、概述 很多风湿性疾病都可出现皮疹,临床上较常见的皮疹包括红斑(erythema)、结节(nodule)和紫癜(purpura)。这些皮肤损害不仅是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皮肤改变在体表容易被发现,常常成为提示疾病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的线索或依据。仔细研究皮疹的出现时间、发生部位、皮疹特点、相关体征、伴随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往往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 二、发生机理 红斑是由于皮肤血管扩张、充血和局部血容量增加所致,可分为两炎:炎症性红斑是由于感染、化学或物理性刺激使真皮内血管暂时性扩张而使皮肤呈现红色,用指压迫时,红色可变淡或完全消失,手指放开后又恢复原状;非炎症性红斑则是由于血管运动神经的功能异常,引起血液循环障碍,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部分非炎症性红斑可由先天性血管异常所致。结节为可见的隆起性皮损,是可触及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局限性实质性损害。结节的发生有的系皮肤的炎症反应,有的是非炎症性的组织增生。结节直径>0.5cm,大小、形状、颜色不一。结节位于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中,有时仅稍高出皮肤表面,有的结节可发生坏死形成溃疡而遗留瘢痕。紫癜是指红细胞外渗出血管,在皮肤、粘膜内形成的出血点。紫癜一般为3~5mm大小,皮疹与皮面起平或稍隆起,一般为紫色。紫癜是由于机体出凝血机制障碍所致。 三、常见病因 主要有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系统性血管炎(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白塞病、川崎病等),与感染相关的疾病(如成人斯蒂尔病、结节性红斑、Lyme病等)以及痛风、复发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结节性脂肪坏死和药疹等。 四、伴随症状 皮疹伴有全身多系统受累者,并查见特异性自身抗体见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皮疹出现前如有感染病史,见于与感染相关的疾病如成人Still病、结节性红斑等;皮疹伴外周血和骨髓检查异常者见于血液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疹与用药有关者见于药疹。 五、鉴别要点 (一)红斑 1.系统性红斑狼疮  约有30%~6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出现其特征性皮损即颊部蝶形红斑。皮疹往往突然出现,最初位于颊部,为小片状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水肿性斑块,呈淡红、鲜红或紫红色,逐渐增多扩大至鼻梁。当鼻梁与双侧颊部皮疹相融合时,则形成蝴蝶样斑或蝙蝠翅膀样斑,即俗称的“蝴蝶斑”。有些患者颊部红斑形状不规则,可伴有表面糜烂、渗出、鳞屑和结痂。颊部红斑可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数周,通常易复发。皮疹一般可完全消退而不留痕迹,也可在皮疹部位出现色素沉着或不同程度的毛细血管扩张。皮疹广泛者可发展至前额、下颌、耳、颈前三角区和四肢。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具有多系统损害及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病,除了皮肤损害表现外,还具有诸如发热、脱发、关节痛或关节炎、肾炎、浆膜炎、血细胞减少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临床表现。 2.皮肌炎  典型皮损发生于面部,特别是眼睑、上颊部、额部和颞部。为对称性水肿性红斑,可有毛细血管扩张。面部以眼睑为中心特殊的水肿性淡紫红色斑为皮肌炎特征表现。面颊部、颈部和上胸“V”字区及后肩与颈部等暴露部位的皮疹最初表现平坦,之后平面逐渐升高并出现水肿性紫红斑,日光照射后加重。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皮肌炎面颊部皮疹可累及鼻唇沟。随着病情的进展,皮疹逐渐消退,出现网状斑、色素沉着、皮肤萎缩及皮肤异色病。  3.白塞病  以复发性口腔及生殖器溃疡、虹膜炎为特征性表现,可累及皮肤、关节、心血管、胃肠道、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在粘膜损害(复发性口腔溃疡及外阴溃疡)发生后,半数以上病人出现结节性红斑,常分布于小腿,红斑呈对称性,周围有较宽红晕,直径0.5~5cm大小,高出皮面,少数可融合成片。局部发红发热,有触痛,1~6周后可自然消退,但易复发。4.结节性多动脉炎  多见于青年男性,结节以下肢多见,直径0.5~2cm,一般比其它下肢结节性疾病的结节小,数目不定。多发于足、小腿及前臂,偶发于躯干、面部、头皮及肩部。两侧发生,但不对称。结节为单个或成群,成群的结节多在网状青斑处发生。结节质硬,易触到,表面淡红色或鲜红色,常有压痛及自发痛。结节可沿血管发生,持续1周或更久而消失。 5.结节性红斑  是一种多见的主要对称分布于小腿的炎性结节性疾病,可能与结核杆菌、链球菌、真菌或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多见于青年女性,好发于春秋季节。皮损为痛性红色结节,豌豆到胡桃大小,微隆起,表面发亮,有明显压痛。结节初起呈鲜红色,以后逐渐转为暗红色、黄绿色以至消失,多不发生溃疡。发疹之前或同时可伴发热及关节痛,常有踝部水肿。病程一般为2~6周,容易复发。根据小腿胫前对称性、疼痛性红斑结节以及组织病理变化,容易诊断。主要应与硬红斑相鉴别,后者起病慢,结节主要位于小腿屈面,为暗红色,核桃大小,质硬,可破溃形成溃疡。 6.成人斯蒂尔病  是以高热、一过性皮疹、关节炎(痛)和白细胞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皮疹为弥漫性充血性红色斑丘疹,有时伴有轻度瘙痒,一般分布于颈部、躯干和四肢伸侧。皮疹呈多形性,还可表现为荨麻疹、结节性红斑、猩红热样红斑、多形性红斑或出血点。皮疹多在傍晚发热时出现,并随热退后消失,呈一过性,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对出现高热、一过性皮疹、关节炎和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患者,在排除感染、其他明确的风湿病、恶性肿瘤等之后可考虑诊断为成人Still病。 7.药疹  是因服用某种药物而引起的皮疹,常累及皮肤和黏膜,并伴全身症状,重者可累及内脏各系统。皮疹一般较重,色鲜红;起初散在,但很快融合成片,并可遍布全身;病人一般情况较好,精神状态与皮疹表现不一致;药疹多于1~2周后消退,可留下特征性的紫褐色斑。药疹的诊断主要是通过询问用药史,了解用药与皮肤发疹的关系,过去有无药物过敏史,并排除一般皮肤病和传染性疾病后作出诊断。 (二)结节 1.类风湿关节炎  约20%~3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其特点是半球形隆起性皮下结节,大小不等,2~2.5cm或更大。质硬如橡皮,一般无压痛。可与皮肤粘连或不粘连。常位于关节的隆突部位,好发于前臂伸侧,特别是肘部。任何皮下部位,尤其是易受损伤的部位如膝、踝、足、臀、头皮和背部均可受累。结节常持续存在,一般不破溃或感染。类风湿结节多发生于活动期

管剑龙 2021-11-01阅读量2.3万

秋冬季节话护肤

病请描述:作者: 赖伟红  医学博士,杜克大学博士后,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副研究员        进入秋季,秋高气爽,气候宜人。但是,俗话说“秋风响,腿脚痒”,秋冬季节干燥的气候,却促进了某些季节性皮肤病的发生、复发或加重。这类皮肤病包括干性湿疹(乏脂性湿疹)、皮肤瘙痒症、鱼鳞病、掌跖角化症、鳞屑角化型手足癣、单纯性皮肤皲裂症,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脱皮和皲裂,可伴有明显的瘙痒不适。        皮肤皲裂常常是秋冬季节相关皮肤病最为突出的表现。皲裂实际上是皮肤病的一种体征,又称为裂隙,它是指皮肤上的线状或条状裂口。皲裂可深达数毫米,直到真皮,因而常伴疼痛和出血。如果发生细菌感染,还可继发红肿和化脓。皲裂常发生于手掌、足跖、足后跟、指(趾)关节部位以及口唇、肛门等处,这是由于局部皮肤干燥或慢性炎症等引起皮肤弹性减弱或消失,在外力牵拉(如行走、握物等)下形成的。夏季时,气候潮湿,皮肤皲裂极少出现,或症状不明显。当秋冬季节来临之时,气候变干燥,症状变得明显,甚至出现皮肤瘙痒和疼痛。这给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带来很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上的苦恼。        预防皮肤干燥皲裂,或防止干燥性皮肤病的加重,要从平时做起,尤其是干性皮肤者进入秋天后就要注意皮肤的保湿润肤、减少皮脂丢失和减少对皮肤的不良刺激。可采取的一般皮肤护理措施包括:1、洗澡洗脸时少用肥皂、香皂或沐浴露等碱性洗涤用品。2、避免用过烫的水洗澡、洗脸和洗手足,并减少洗涤的次数和时间。3、适当使用保湿、护肤、润肤用品,如尿囊素霜、维E乳膏、硅油霜或各种市售安抚性润肤霜(如优色林、薇诺娜、丝塔芙等品牌润肤霜)。在洗脸、洗手、洗脚和洗澡之后,别忘了及时使用润肤霜。4、穿宽松棉质衣裤和袜子,减少皮肤摩擦和化纤刺激。        在采取保护皮肤的一般护理措施的同时,要留意查找引起皮肤干燥和皮肤皲裂的原因,治疗已经存在或潜在的皮肤疾病。例如,经常接触汽油等有机溶剂的人、经常接触酸碱等化学制剂的人,还有经常接触洗洁精、洁厕剂、消毒剂的人,应设法避免直接接触这些物品,以防止出现皮脂缺失、局部化学刺激或过敏反应。手足皲裂常与手足癣(俗称“鹅掌风”及“脚气”)合并发生,此时要治好手足皲裂则必须首先治好手足癣,做到标本兼治,达到异曲同工之美。        那么,一旦出现了皮肤皲裂和干燥脱皮,该如何处理呢?有足部皲裂的患者,冬天可改穿棉鞋或球鞋,每晚用温水泡脚10分钟,然后剪去“老皮”(过厚的角质层),再涂以尿囊素霜、维E乳膏、硅油霜或某些油膏(如凡士林软膏、肝素软膏)等保湿润肤用品,并稍加按摩以使局部皮肤湿润柔软。面部或躯干四肢等处出现明显皮肤干燥、红斑、脱皮或皲裂的话,除了减少洗涤次数,少用去皮脂作用明显的碱性洗涤产品等一般护理措施外,需要加强局部抗炎和保湿润肤。比如,在使用维E乳膏等润肤霜的同时,可少量使用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类乳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如果皮炎表现或瘙痒明显时,可短期口服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        总之,秋冬来临之际,有皮肤干燥和皲裂的朋友,尤其是广大的老年朋友,要防止皲裂的发生或加重,首先应注意预防和保湿润肤。如果皲裂严重,或保湿润肤不能缓解,则可找皮肤科医生咨询或面诊,你会从皮肤科医生那里获得满意的治疗和防护方法的。做到这些,相信你会度过一个温馨、舒适、愉快的秋冬季节。

赖伟红 2021-09-09阅读量1.8万

顽固性银屑病怎么治疗才能断根?

病请描述:经常有人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李医生,顽固性银屑病有办法能断根吗?” 答案是,不能!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完全治愈银屑病(牛皮癣),不复发。银屑病顽固之处就在于其,反反复复,始终跟着你。目前针对银屑病的所有治疗,目的都在于:控制和稳定病情;消除或减轻皮损;避免复发或诱发加重的因素;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换一句话说就是,把“顽固性银屑病”关在身体的角落里,每当它冒出来时,就把它赶回去。常用的方法包括:一、外用药物。常见如润肤剂、外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等。常用于轻度银屑病患者,优点是起效快,使用方便,全身不良反应少。缺点是长期使用可出现局部不良反应(激素可导致皮肤变薄),面积较广泛的患者,使用很不方便。二、紫外线光疗。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联合药物联合使用治疗中重度银屑病。优点是效果确切,有效率高。缺点是可能造成皮肤晒伤,长期光疗可造成皮肤干燥、晒黑、皮肤老化等。三、口服药物。常见如甲氨蝶呤、维A酸类、环孢素等。适用于各种类型中重度银屑病。优点是效果较好、服用方便。缺点是不良反应多,容易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四、注射药物。主要包括生物制剂。主要用于对其他药物效果不佳的中重度银屑病。优点是效果较好,较安全,不良反应少。缺点是昂贵;除吃之外,会对免疫系统造成影响,可对有效病毒和细菌(如结核、乙肝、EB病毒等)的免疫力下降。五、中医。包括内治,口服中药;外治,针灸、药浴等。适用于各类型的银屑病,在此不多做展开。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李启芳 2021-07-22阅读量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