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打喷嚏 > 内容

打喷嚏内容

鼻炎知多少?

病请描述:鼻炎是常见病,有哪些症状时,有可能得了鼻炎呢?是否出现鼻塞?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歇性的?是否出现鼻痒、打喷嚏?是否流涕?是清水样鼻涕还是黏稠样鼻涕?是否有鼻出血、头痛等症状?近期是否有感冒?是否有邻近病灶反复感染,如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是否长期吸入粉尘、有害气体。 鼻炎的治疗: 1西药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抗组胺药: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左卡巴斯汀等鼻喷雾剂、氯雷他定、氯苯那敏、苯海拉明。鼻用减充血剂: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抗白三烯药:扎鲁司特、普鲁司特、孟鲁司特他。 中药治疗: 常见的中药配方有防风通圣散、玉屏风散、苍耳子散等。 1.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散的药物配方是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石膏、荆芥、桔梗、滑石、黄芩、白术、栀子等。对于风热壅盛引起的鼻塞、流浊涕、打喷嚏等病症,可以选用本药进行治疗。 2.玉屏风散。玉屏风散的药物配方是防风、黄芪、白术等。玉屏风散可以用于治疗因肺气虚证引起的鼻塞、流清涕、头痛、遇风邪加重等病症。 3.苍耳子散。苍耳子散的药物配方是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等,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发热等病症。

申海莉 2024-02-07阅读量2210

世界肺炎日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

病请描述:2023年11月12日是第15个世界肺炎日。从2009年,世界肺炎日由全球近百个组织机构组成的联盟——“全球消灭儿童肺炎联盟”发起,并确定每年的11月12日定为世界肺炎日,以督促政府加强对肺炎的预防和治疗。肺炎可以由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引起,今年肺炎支原体的流行高峰造成了数量庞大的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儿童,成人也不少。那么,面对肺炎和来势汹汹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咱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一、什么是肺炎?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当然,今年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除此之外,军团菌肺炎、病毒性肺炎、肺真菌病和一些理化因素也会引发肺炎。 二、肺炎会传染吗? 一般肺炎没有传染性,但是病毒性肺炎具有传染性,它主要是通过飞沫吸入传播,也可以通过污染的餐具、玩具以及患者之间接触等途径感染。近年来,新的变异病毒不断出现,产生暴发流行,如SARS、XBB、H5N1、H1N1、H7N9病毒等,密切接触的人群,或者是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容易被传染。另外,近期儿童和青少年频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三、肺炎有哪些典型的症状? 肺炎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寒战、发热,或伴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危重患者还可能出现晕厥、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休克的临床表现,甚至危及生命。但根据不同的病原体感染,人体还可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四、肺炎和感冒怎么区别? 感冒导致的咳嗽不会很剧烈,痰较少或容易咳出。感冒起病比较急,主要表现为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喉咙痛等。肺炎引起的咳嗽常是剧烈、频繁的,痰多,甚至带有气喘气促,有些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另外,感冒多可自愈,一般不需要抗感染治疗。而肺炎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应尽早给予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五、哪些人容易得肺炎? 1、60岁以上的老年人; 2、长期住院或卧床在家的伤残病患者; 3、体弱、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者; 4、婴幼儿,肺炎是我国5岁以内小儿第一位死因; 5、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如心脏病、肺部疾病、肾病、肝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患者。 由此可见,生病的人、老年人及婴幼儿等体弱人群很容易受到肺炎疾病的侵害。此外,健康人在受寒、淋雨、疲劳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也容易引起肺炎。 六、如何预防肺炎? 1、首先,易感人群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目前可选择的疫苗包括:6周龄-5岁婴幼儿接种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2岁及以上特殊人群接种的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或减轻流感相关症状,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和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其次,在日常生活中需戒烟、避免醉酒。保证充足营养、口腔健康,有助于预防肺炎发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咳嗽、喷嚏等呼吸道症状时戴口罩或用纸巾、肘部衣物遮挡口鼻有助于减少病原体播散。长期卧床者应经常拍背,注意吸痰,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 七、得了肺炎如何治疗? 首先要明确肺炎的病原菌,才能使抗感染治疗针对性强、治疗效果好、治疗费用低。所以医生要做血液和胸片等相关检查,针对具体每一位肺炎患者,初始治疗均是经验性治疗。有效和安全是选择抗生素的首要原则。 1、如果是流感病毒感染导致肺炎,可以尽早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2、轻度肺炎:可在门诊治疗,可以口服抗生素治疗,服药3-5天复诊; 3、重度肺炎:应该住院治疗,初始经验性治疗多选择静脉途径给药。 对于近期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首选治疗药物,其中阿奇霉素由于具备口服吸收好、安全性高、组织浓度高的优点,为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药物。 随着冬春季的到来,各种呼吸道疾病即将进入高发期,将给所有人尤其是孩子和老年人带来更大的考验。因此,建议尽可能提前接种流感疫苗。另外,孩子、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做好手卫生。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八、中医药防治肺炎 中医药治疗肺炎有很多优势,发生肺炎后尽快找有经验的中西医结合科医生诊治肺炎,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治疗更彻底。 中医药预防肺炎,有很多特色。 1、比如防病毒方:炙黄芪10克、桂枝6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炒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枣10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防风6克、炒白术10克 2、比如祛肺经蕴热方:茜草10克、紫草10克、旱莲草15克、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黄芪10克、醋乌梅10克、酒地龙10克、炙甘草3克、炙麻黄6克、桂枝6克、醋五味子10克、红枣10克 3、比如扶正固表方:黄芪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防风6克、紫苏叶10克、陈皮6克、大枣10克、生甘草3克 上述类似方药较多,关键需要面诊个体化辨证论治。 在有经验的中西医结合科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可以帮助未患肺炎人群有效预防肺炎,可以帮助已患肺炎人群有效预防反复感染,促进肺炎吸收痊愈。

王智刚 2023-11-13阅读量1984

宝宝清鼻涕变成黄鼻涕是怎么回...

病请描述:平时宝宝流清鼻涕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通常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对细菌或病毒感染做出的反应。当宝宝感染细菌或病毒时,免疫系统会释放大量的白血球,这些白血球会涌向感染部位,追杀病原体。在这场白血球和病原体的战斗中,病原体残骸和白血球会被排出鼻涕中,从而导致鼻涕呈现出黄色或绿色。如果宝宝的黄绿色鼻涕持续约10天,并且没有发烧、头痛等症状,那么很可能是病毒性感冒。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等待即可,通常在10天左右,宝宝的鼻涕会自愈。然而,如果宝宝的黄绿色鼻涕伴有发热不退、恶心头痛等症状,那么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则需要到医院就诊。一般正常的鼻涕是无色透明的,不会流出鼻腔。它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一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脱落的细胞。然而,有些情况下,宝宝的鼻涕会出现异常。首先,当宝宝哭闹时,鼻涕会增加并流出鼻腔。这是因为当宝宝哭闹时,眼泪会通过鼻泪管流入鼻腔,如果没有被吸收,就会变成流出来的鼻涕。其次,冷空气的刺激也会导致鼻涕增加。这种情况在北方地区比较常见,当宝宝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时,鼻涕会增加。当宝宝感冒初期,鼻涕会呈现清水样,并且源源不断地流出来。这是因为在感冒后,宝宝的身体会试图尽快清除鼻腔内的病原体,导致鼻腔黏膜充血、肿胀,鼻涕分泌则会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让鼻涕流出来是有益的,因为这样可以将病原体排出体外。另外,如果宝宝一直流清鼻涕,并且量很大,还伴有打喷嚏、鼻痒等症状,那么可能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过敏反应,宝宝的身体试图将过敏原尽快从鼻腔内排出,导致大量清鼻涕的产生。那么总结起来,宝宝清鼻涕是免疫系统对细菌或病毒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正常的鼻涕是无色透明的,不会流出鼻腔。当宝宝感染细菌或病毒时,鼻涕会呈现黄色或绿色,并且伴有一些症状。如果黄绿色鼻涕持续约10天且没有其他症状,那么可能是病毒性感冒,只需要等待即可。如果伴有其他症状,那么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则需要就医。

生长发育 2023-07-26阅读量4175

过敏性鼻炎多年,中药7剂效果...

病请描述:患者高某某,男,45岁,于2023.4.26日首诊于青浦区中医医院呼吸科 主诉:反复鼻塞流涕多年 现病史:患者有过敏性鼻炎病史,平时经常鼻塞、流浓鼻涕、晨起打喷嚏,受凉后加重,夜间张口呼吸,平时无怕冷,无口干口苦,纳可,大便偏干,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滑。 诊断:鼻渊(肺气虚寒,痰热蕴肺) 治法:补气益肺、清热化痰 方药:白芷18     防风12       黄芪30        升麻12           党参15     生白术18    葶苈子15    薄荷6           辛夷18     蝉蜕6         芦根30        薏苡仁30           冬瓜子18                                                     共7付,水煎服 2023.5.10 复诊:服药后鼻塞、流鼻涕明显减轻,鼻涕变清,夜间张口呼吸偶见,晨起偶有喷嚏,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水滑,脉细滑。 方药:在前方基础上加陈皮9    半夏9      共14付巩固。

刘宝君 2023-05-15阅读量1107

“咳嗽&rdqu...

病请描述:“医生,我前两天发热,现在烧退了,咳得肺都要出来了”。 “医生,我前几天打喷嚏流鼻涕,现在喉咙痒,半夜咳个不停……”。 你是不是最近也有同样的困扰? 早春时节是季节交替的时候,气温波动明显,如不及时添加衣物,很容易受凉感冒。同时春季又是季节性流感高发的季节,流感一般表现为发病急,由发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通常普通感冒及流感后都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我们可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称为“感染后咳嗽”。 感染后咳嗽又叫感冒后咳嗽,感冒后咳嗽是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好了以后,还遗留有迁延不愈的咳嗽,胸片检查无异常,有时感染后咳嗽可以持续4-8周个月的时间。其症状顽固,病情迁延不愈,常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常常在感冒当日或数日后紧接着出现的刺激性咳嗽、干咳,咽部燥痒难耐、异物感,或痰白量少难咯。外界因素变化会诱发加重:比如像出门吸到冷空气、闻到热饭的蒸汽、大声说笑、语速加快、厨房中炒菜油烟、烟味以及在空气污染较重的地方,常常都会引起咽痒难忍,诱发咳嗽加重。2009年中国《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建议:感染后咳嗽通常不必使用抗生素,具有一定自限性。对部分咳嗽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短期应用镇咳药(右美沙芬、那可丁)、抗组胺药(扑尔敏)加用减轻充血剂(麻黄碱)。 感染后咳嗽,是否会导致肺炎呢?首先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咳嗽本身不会引起肺炎,但如咳嗽持续加重,并伴有发热持续不退,或喘闷,或乏力,或有大量的黄粘痰等,或者食欲严重下降,如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去医院就诊。 中医认为《黄帝内经》:肺为娇脏,外感内伤等诸多因素均可引起肺气上逆,引发咳嗽。感冒后咳嗽,根据其病程特点认为,其由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气,表邪未净,而引邪入里,痰、热余邪留恋肺部;口干咽燥而咳嗽者,则由肺燥津伤所致,或由于感染后咳嗽的迁延,致使正气不足,无力祛邪,邪气留滞,致咳嗽迁延不愈。 治疗上,针对痰热余邪未净的咳嗽,症见咳嗽气促,咳嗽咯痰量多质黏厚,色黄,咯吐不爽,或咯痰有血,胸胁胀满,咳时胸痛,面赤,口干口苦,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治法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方用清气化痰丸加减。肺阴不足的咳嗽,症见干咳,咳声短促,痰少或痰中带血丝,口干咽燥,潮热颧红,盗汗,神疲气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法为滋阴润肺,宣肺止咳。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燥热伤肺的咳嗽,症见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痰少不易出,鼻燥咽干,或痰中带血丝。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治以清热润燥,宣肺止咳。方用桑杏汤。当然临床患者症状往往比较复杂,伴有各种夹杂症状,需要仔细辩证,并在基础方上加减,以取得良好效果。

陈旋 2023-03-28阅读量1913

春季养生:中医让你告别&ld...

病请描述: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2020年的“清明”在4月4日。“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即天空清而大地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春耕纯种景象。“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重要日子,也是郊外踏青春游的好日子,故清明节又称作“踏青节”,古今名人留下很多清明踏青的优美诗句。在这里,作者先与大家分享一篇宋代诗人吴惟信佳作《苏堤清明即事》。 苏堤清明即事 宋代: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诗中云:风吹梨花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游人们为了寻找春意大多都出城踏青,本诗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大好春光和游春乐境。今年年初因为疫情大家禁足在家,目前国内疫情状况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疫情不掩芳华,许多城市都春日回暖,焕发生机,全国各处公园都陆续开放,在限流、防护等保护措施下,大家也享受到了美丽的春光。但春季又是一个过敏高发的季节,很多过敏体质的朋友因为春风中飘散的花粉,出现皮肤瘙痒、鼻塞、喷嚏、双目流泪的症状,不得不错失春景。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聊一聊如何在“清明”告别过敏,不辜负满园春色。 春季,是“过敏”的重灾区      过敏是指人体的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度敏感,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活动,最终造成一系列过敏性伤害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过敏有两个因素,一是常发生在本来就免疫过度亢进的过敏体质患者身上,二是接触了能激活异常免疫应答的过敏原。      在春季,有一个重要的常见过敏原——花粉。能引起花粉过敏的植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花粉具有较强的抗原性;花粉的数量比较多;花粉小而轻,可以随风飘散;植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广泛生长。花粉,不单是鲜花所致,其实春天的花粉大多数来自树木,有统计发现,春季3月中旬到4月期间是柏树花粉过敏的危险期。 过敏,让我们瘙痒、变丑、心烦      春季过敏,可以涉及多个系统,临床常见四种表现形式:1)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鼻痒、突然间连续不断地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子堵塞、呼吸不畅等;2)过敏性哮喘:常有过敏性鼻炎的前驱表现,随即逐渐出现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有白色泡沬样黏液、憋闷明显,常突发发作并逐渐加重。3)过敏性皮疹:患者皮肤、耳朵、嘴巴等处奇痒,皮肤上出现风疹块,或像蚊叮虫咬过的小红点以及湿疹等多种皮疹;4)过敏性结膜炎:表现为眼睛发痒,眼帘红肿,有水样黏液性分泌物溢出。诱因可以反复观察验证,每年出现在春季花粉飘散时候,经过敏原检测可提示对某种花粉过敏。每年到了春季,过敏成为大家挥不去的烦恼,常让我们瘙痒难忍、面目红肿、心烦意乱,不能放心享受迷人春色。 春季过敏,关乎“肝”和“风”     中医古籍中虽未出现“过敏”一词,但据其发病特点符合祖国医学的“鼻鼽”、“哮病”、“瘾疹”、“湿疮”、“四弯风”等疾病范畴。      中医认为,过敏性疾病与“风邪侵袭”密切相关,“过敏性疾病”感受外邪发病、起病急、发病快、易反复发作、部位多变、游走不定和瘙痒难耐的特点和中医“风邪”之“风为百病之长、善行数变”的特点不谋而合。风邪伤人具有季节性,风为春季主气,春季疾病多伤于风。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云“肝者,罢极之本,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指出“肝”与“春气”相应,提示:春季病,病位多在肝。《素问病机十九条》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咳论》:五脏之嗽者,乘春则肝先受之,论著“肝肾脏久积风虛,每遇春夏发动”等论述,都进一步验证了肝、春、风三者和过敏性呼吸道疾病密切联系,肝属春木而主风,春季肝气升发,如肝阳有余而阴不足,阳胜则生风病。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春季是季节性情志病的高发季节,这都与肝主疏泄功能异常有关,躁狂型是由于疏泄太过,抑郁型是由于疏泄不及,而现代医学也越来越证实了,过敏性疾病和精神情绪问题密切相关,焦虑抑郁都会导致免疫紊乱,而长期被过敏性疾病困扰将逐渐出现精神健康问题。 调肝祛风 告别“春季过敏”     基于以上理论,中医当代名家治疗过敏性疾病多从“调和肝脏”、“祛除风邪”入手。     肝为刚脏,主藏血,喜升发而恶抑郁,体阴用阳,调畅气机与情志,协调肝脏阴阳,可避免内风产生。治之之法,当急食甘味以缓之,此法属酸甘化阴,通过食甘补其阴,达到制约肝阳太过的目的。此外,结合“肝肾同源”、“肺司呼吸、外主皮毛”等理论。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养生茶方:枸杞子、麦冬、当归、枇杷叶、玫瑰花。方中枸杞、麦冬可同补肝肾之阴、滋阴清热,麦冬还是润肺、生津、清心常用中药;当归有补肝养血、养血祛风功效,玫瑰花起到疏肝理气、美容养颜的作用,枇杷叶润肺清热止咳对抗呼吸道炎症。当然情志调达对春季保肝非常重要,建议起居饮食、精神调摄顺应春生之气,避免暴躁抑郁等有损肝气的负面情绪出现,以防过敏加重。   “疏风熄风”是瘙痒类过敏性疾病常用治法,此法应用时常需要结合患者所感外邪种类和体质,配合疏散祛风、养血熄风、祛风胜湿等多种祛风法灵活应用。在这里与大家介绍中药中的“祛风圣药”防风,中药防风能较强疏散客于肌表的风邪,中医医家们常用其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瘙痒性皮肤病。现代研究发现,防风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有个名医经典专方“过敏煎”就以中药“防风”为主药。“过敏煎”是中国著名老中医祝湛予所创的抗过敏专方,组方为银柴胡、防风、乌梅、五味子各10g,“过敏煎”具有祛风解表、扶正祛邪功效,其药味虽简,但其疗效得到临床和实验室多方验证。中医师临床常在该方基础上,根据患者过敏临床表现,舌苔脉象等辨证施治,临证加减,收得很好疗效。  关注“张权医生”微医网站获取门诊时间和挂号方式 【作者张权医生专家门诊推荐】 龙华医院徐汇总院    门诊时间:周六下午    门诊地点:上海龙华医院(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五号楼4楼6诊室 龙华医院上南院区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门诊地点:上海龙华医院上南院区(浦东新区上南路1000弄,昌里路路口)专家诊区3号诊室 【官方预约方式】“龙华医院服务号”—左下角点击“门诊服务”—“门诊预约”—直接搜索医生名字“张权”预约挂号。如遇挂号满,可到“微医医生工作平台”向张医生申请加号。

张权 2023-03-24阅读量1.1万

阳性率持续上升,甲流高发!7...

病请描述:2月27日,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北京市季节性流感活动强度明显上升,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占比99%。 2月28日下午,浙江省疾控中心发文,省内多地出现学校流感疫情,流行强度呈现上升态势,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 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H1N1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人群普遍易感,9-19岁年龄发病率更高。甲流能够通过呼吸道飞沫或空气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和体液污染的物品传播,春、冬是每年流感的高发季节。 甲流(H1N1)的起源 甲流在2009年的世界性大流行起源于墨西哥,起初是人感染猪,猪群中暴发后再感染人,最后演变为人传人的大流行。 甲流一开始被称为猪流感,最后为了与人的季节性流感做区别,改称为新流感,国内称之为甲流(H1N1)。 今年的甲流比往年更强? 北京市目前流感样病例数量较2019年同期水平上升78%,但流行强度要低于2018-2019年流行季在12月份的流感高峰水平。春天疫情收尾,通常会出现小的波动。浙江省疾控中心表示,甲流(H1N1)近几年流行率低,疫苗接种率也低,人群普遍易感,而随着新冠疫情管控的逐渐放开,人群流动性增加,甲流病毒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 感染甲流会出现哪些症状? 甲流一般存在1-3天的潜伏期,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相比普通感冒来说,全身症状会更加严重,除上呼吸道感染外,可能还会出现下呼吸道的其它症状。感染后可能出现发冷、疲劳、咳嗽、喉痛、身体疼痛、腹泻、发烧等症状。 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基础病患者较为易感,一定要注意预防。 疫苗接种依旧是最有效手段 预防甲流,接种甲型流感疫苗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预防手段。甲流疫苗接种后第45天至60天会产生保护性抗体(IgG抗体),一般保护周期在1年左右,因而前一年的9、10月份是最佳接种时机,能够更好抵御次年的流感暴发。 流感病毒可能会出现变异,建议体质较弱的人群每年接种一次疫苗。 优先接种人群 婴幼儿、学生、孕妇、60岁以上老人、免疫功能缺陷者、慢性病患者。 除了接种疫苗之外,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呼吸道的卫生,勤洗手、勤通风,门把手、楼梯扶手等做好定期清洁与消毒。注意规律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运动锻炼,多吃富含蛋白质、清淡的易消化食物,增强人体免疫力。外出佩戴好口罩,减少进入人群密集场所,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患者,出现流感症状及时就医。对于甲流患者来说,出现症状后7天内或者症状消失后的2天内应居家,与他人接触一定要戴好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距离。 甲流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最好用纸巾掩住口鼻,而后纸巾应马上处理。近期甲流高发,大家务必做好防护,有条件的话尽早接种疫苗。参考文献:[1]娄海容. 甲流(H1N1)的病原、诊断、治疗和预防[J]. 现代医院,2009,9(9):6-9.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09.09.003.[2]任雪梅. 甲流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预防措施[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2(4):51-53. DOI:10.3969/j.issn.1671-0126.2012.04.023.

健康资讯 2023-03-16阅读量5235

鼻出血的常见原因

病请描述:鼻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突然的流血会引起很大麻烦,影响学习及工作。那么有哪些常见的原因会引起鼻出血呢? 鼻出血的常见病因可分为鼻部因素及全身因素两部分。 鼻部因素 1,鼻部外伤:车祸或打击引起的损伤导致骨折及血管破裂;挖鼻引起的黏膜损伤;打喷嚏擤鼻涕引起的机械摩擦损伤;鼻手术及鼻插管操作等损伤;都会引起鼻出血。 2,鼻部异物:多见于儿童,塞入或吸入异物后引起鼻粘膜破损及感染导致的鼻出血。 3,鼻部病变: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鼻咽肿瘤,鼻黏膜干燥糜烂,鼻血管扩张等病变破坏鼻血管导致出血。 4,鼻部炎症: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会引起鼻粘膜血管扩张变脆,通透性增加而导致出血。 全身因素 1,发热类疾病:新冠,流感,出血热,疟疾等急性传染病引起发热,导致鼻血管扩张破裂引起出血。 2,血液科疾病: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 3,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病,充血性心衰等疾病,引起血管破裂导致出血。 4,药物及营养障碍:长期应用抗凝药物(华法林等)导致鼻出血;缺乏维生素C,P,K等会引起血管变脆及凝血障碍引起出血。 5,烟酒及环境因素:快速的气压变化、气温变化以及湿度变化,可能导致鼻出血;空气污染及长期吸烟饮酒,会破坏鼻黏膜及促进血管扩张导致出血。 归纳起来,鼻出血的常见病因有很多种,针对病因可以积极预防,万一出现鼻出血,要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做检查明确病因,然后针对其给予用药,手术及止血等有效的治疗方案。

冯佳鹏 2023-02-24阅读量3092

预防花粉过敏

病请描述: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它是由外界刺激物质(花粉、灰尘、宠物毛发等)引起的过敏反应,导致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的鼻及眼部症状。一般来说,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包括鼻塞、鼻痒、流鼻涕、打喷嚏、头痛、眼痒等。 花粉是引起过敏性鼻炎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如何预防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可以按以下几点 1.避免接触花粉:尽量避免接触花粉,尤其是在花粉激烈飞扬的早晨和傍晚,可以多佩戴口罩及防护镜,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尽量不要去可能引起过敏的花室内,如果身处其内可以适当通风。 2.增加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瘦肉等,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3.加强锻炼及适量饮水:每天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花粉过敏性鼻炎。饮水可以促进细胞代谢,保持机体健康,也有助于抵抗花粉过敏。 总之,要预防过敏性鼻炎,最重要的是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要注意调节及增强自身免疫力。

冯佳鹏 2023-02-07阅读量118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鼻腔盐水冲洗

病请描述:当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近期在国内大流行,形势严峻,加强个人防护是抗击疫情的关键环节。 笔者于2021年曾提出120方法(1个口罩、2只手套、力争0感染),针对传染性如此高的奥密克戎毒株,口罩需提升为N95或N99,口鼻腔卫生也很重要。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早期感染主要发生在病毒载量高的鼻咽部黏膜,因此针对包括鼻腔在内的上呼吸道就成为防控病毒感染的重点部位。 除了规范佩戴N95或外科口罩、流水勤洗手、手机外壳消毒外,有多位专家提出鼻腔盐水冲洗作为常用的鼻腔局部物理疗法,能减少病毒感染并加快炎症恢复,成本低且副作用小,可作为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经济、有效手段。作为一种卫生习惯,大家根据情况可以采用。但是提高到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高度,笔者提出部分质疑,仅供参考。 首先,鼻腔盐水冲洗阻止了多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其次,人体口鼻腔具有自净机制,鼻腔分泌物(清鼻涕类似生理盐水)可以粘附入侵粉尘和病原体等,通过擤鼻涕、打喷嚏等动作将之排出体外;第三,手卫生并不能完全清除病毒,而消毒剂基本上都含有酒精,如非过敏体质均可少量应用,且酒精挥发后无残留;第四,反复冲洗对黏膜是否有损伤,如有损伤则对嗜神经病毒易感,含漱(古方有瘟疫期间少许饮酒建议)和闻闻一小杯白酒是否有效值得探讨(心脑血管病患者慎用),另如鼻腔盐水冲洗可用于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手卫生是否可以改用盐水冲洗或浸泡。 目前有研究证实经常挖鼻孔可引起痴呆发病风险增加,可能与黏膜损伤感染风险增加有关。不当的冲洗也可损伤黏膜,鼻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作为传染性疾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适度冲洗应该是没有危害的)确实很重要。 近期,《阿尔茨海默病杂志》揭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新发老年性痴呆病例的相关性。该研究对600多万名65岁以上美国人的电子健康记录分析后发现,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老年人在感染后一年内,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更大。与对照组相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老年人在一年内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高出了50%到8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局部冲洗是否叠加引起痴呆发病率增高有待长期观察。 鼻腔盐水冲洗没有绝对的禁忌证,局部肿瘤应视为相对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需要在专家指导下谨慎使用,一些上呼吸道严重感染和急性中耳炎患者也需慎用。笔者临床观察到漱口有助于新冠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早日转阴。采用何种措施预防或减轻上呼吸道感染值得进一步探讨。

钱云 2023-01-11阅读量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