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疥疮 > 病因

疥疮病因

疥疮病因相关内容 更多>

肿瘤相关的皮肤瘙痒

病请描述: 作者: 赖伟红  皮肤病与性病学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         皮肤瘙痒让人感觉不舒服,反复搔抓刺激还可导致局部疼痛和皮肤破损,增加皮肤感染机会。出现持续性皮肤瘙痒的话,需要看医生。本文列出了一些可引起皮肤瘙痒的肿瘤,也讨论了其它的与肿瘤相关的皮肤瘙痒,并给了一些相应的处理建议。 伴有皮肤瘙痒的肿瘤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有广泛皮肤瘙痒的人比没有皮肤瘙痒的人更可能患有肿瘤。研究发现,皮肤瘙痒和下列肿瘤具有强相关性: 皮肤癌 肝癌 胆道(胆囊和胆管)癌 源于骨髓的癌症,如何杰金氏淋巴瘤、白血病等         下面,就对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的肿瘤做进一步讨论: 皮肤癌         皮肤癌主要是鳞状细胞癌。出现皮肤癌时,主要表现为皮肤局部形态改变。少数情况下,皮肤癌可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而引起皮肤瘙痒。 淋巴瘤         淋巴瘤侵犯淋巴系统的淋巴细胞。淋巴瘤的种类很多,其中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常见症状就是皮肤瘙痒。淋巴瘤的皮肤瘙痒,可能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针对淋巴瘤而产生的组胺等化学介质,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而诱发。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血液肿瘤,导致人体产生过多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这种肿瘤的确切原因不明,可能是由于基因变异引起。皮肤瘙痒是这种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特别是在皮肤接触水之后出现。由于肿瘤可过量产生免疫细胞触发组胺释放,而引起皮肤瘙痒。 胃肠道肿瘤         有些消化道肿瘤,如胃肠道间质肿瘤,可引起皮肤瘙痒。胃肠道肿瘤发生后,肿瘤可堵塞连接肝脏和小肠的胆管,阻碍血液中代谢物排往小肠,这些代谢产物因此进入皮肤而触发皮肤瘙痒。 引起皮肤瘙痒的其它原因         肿瘤并非皮肤瘙痒的最常见原因,只有部分肿瘤可引起皮肤瘙痒。肿瘤在引起皮肤瘙痒的同时,也导致其它症状。         许多皮肤病可引起皮肤瘙痒,包括: 皮肤干燥 荨麻疹 热疹(痱子) 湿疹 银屑病 脂溢性皮炎(头皮屑) 皮肤癣菌感染 皮肤寄生虫感染(疥疮和虱病等)         其它一些因素也可能引起皮肤瘙痒,包括: 昆虫叮咬 皮肤过敏 脱水 神经疾病 某些内脏疾病,如糖尿病,甲亢、肾病 皮肤老化 某些药物 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变 天气干燥 皮肤瘙痒的处理         对于皮肤瘙痒,可采用家庭疗法,也可采用药物疗法,或二者兼顾。 家庭疗法         有些家庭疗法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瘙痒。这些措施包括: 避免搔抓,以防皮肤损伤和细菌感染 不是太热的温水洗澡 泡澡可加入小苏打、燕麦粉及沐浴精油 使用不含酒精和香料的润肤霜,每天2-3次 可以用轻拍方式清洁干燥皮肤,避免搓擦 保持凉爽的室内环境,避免出汗 穿宽松透气的衣服 多喝水 药物疗法         如果有严重或持续性皮肤瘙痒,需要就医接受药物治疗。         在接受治疗之前,基于个人皮肤瘙痒及其他伴随症状的不同,可能需要做下列检查: 血常规 皮屑真菌镜检 皮肤刮片或其它取材做病理检查         医生需要视病因来拟定具体治疗方案。下面是常见的针对皮肤瘙痒的药物治疗: 各种医用乳膏、润肤露和软膏 口服或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抗组胺药 抗肿瘤治疗相关的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也常见于抗肿瘤治疗之后,属于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之一。可引起皮肤瘙痒的抗肿瘤治疗,包括: 化疗 放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此外,与抗肿瘤药配合使用的其它药物,也可出现皮肤瘙痒的副作用。这类药物包括: 止吐药(异丙嗪、丙氯拉嗪等) 荷尔蒙治疗(雌激素或雄激素等) 止痛药 皮肤瘙痒需要看医生吗?         如果皮肤瘙痒持续两周以上,尤其是出现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皮肤瘙痒时,需要去看医生。         除了皮肤瘙痒外,如果出现下列症状,也需要去看医生: 皮肤干燥、发红和脱屑 皮疹或肿块 皮肤溃疡或疮 皮肤和巩膜黄染(黄疸) 结语         皮肤瘙痒的原因多样,多数是良性的或暂时性的。少数皮肤瘙痒是由某些肿瘤引起,或者属于肿瘤治疗的副作用。         皮肤瘙痒如果持续两周以上,尤其是合并皮疹、皮肤溃疡或黄疸等其它症状时,需要去看医生,以明确病因,并开具合适的治疗药物。皮肤瘙痒的治疗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因,主要包括医用乳膏、洗剂、口服或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物等。     

赖伟红 2022-05-11阅读量1.1万

湿疹的常见类型和治疗

病请描述:作者: 赖伟红  医学博士,杜克大学博士后,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副研究员        湿疹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美国等西方国家人口中湿疹患病率在10%左右,我国儿童中湿疹患病率也在10%以上。一般来说,湿疹可以引起下列皮肤表现:红斑、丘疹或丘疱疹皮肤粗糙、脱屑浸润性斑块皮肤肿胀结痂和渗液        下面谈谈湿疹的六种常见类型、诊断、治疗和预防。类型1、异位性皮炎        异位性皮炎,也叫异位性湿疹,是最常见的湿疹类型。症状常常在婴儿期开始出现。如果父母中一方或双方有湿疹病史,其小孩患异位性皮炎可能性就特别大。        患异位性皮炎的婴儿,出现食物过敏的可能性大,也容易患哮喘和花粉过敏。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异位性皮炎患儿可完全痊愈。        异位性皮炎容易引起炎症性皮疹和瘙痒。皮疹常累及肘窝、腘窝、面、颈和腕部。搔抓会让瘙痒加重,皮损渗出清亮组织液。反复搔抓最终导致皮损处浸润肥厚,形成慢性单纯性苔藓。            异位性皮炎往往会出现皮疹急性发作(爆发),即皮损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多或恶化。触发皮疹爆发的原因包括:低湿度,寒冷天气,或气温骤变刺激物,如洗涤剂、肥皂、香水、香料尘螨暴露动物毛发和唾液皮肤感染,包括念珠菌、疥疮某些织物或布料,如羊毛和化纤制品激素水平变化,如月经前、妊娠期食物过敏2、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也叫接触性湿疹,即接触某些物质之后出现的皮肤过敏反应。接触性湿疹的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瘙痒,有烧灼感水疱密集的红斑丘疹,基底水肿明显渗液        接触性皮炎有两种类型:刺激型接触性皮炎和过敏型接触性皮炎刺激型接触性皮炎        刺激型接触性皮炎是由于在工作或生活中反复多次接触或使用某些刺激性物质所致。常见的刺激物包括:酸和碱织物柔软剂碱性洗涤剂化学溶剂染发剂除草剂水泥或粘合剂部分洗发香波过敏型接触性皮炎        过敏型接触性皮炎是在人体免疫系统对某种特定的物质,即过敏原,发生过敏反应后出现。人往往不会对初次接触的物质发生过敏反应,但一旦对过敏原产生反应,这种过敏反应将终生存在。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胶水或粘合剂乳胶和橡胶一些药物,如外用或口服抗生素织物或衣服染料一些植物,如毒葛藤、橡树和漆树一些化妆品、指甲油、润肤霜、染发剂及其它美容产品中含有的某些成分一些金属,如镍和钴3、汗疱疹型湿疹        汗疱疹,也称汗疱疹型湿疹、排汗不良性湿疹,常见于40岁以下的成人。汗疱疹的特征性症状是手足部出现密集小水疱,瘙痒剧烈。有时,小水疱可成大疱,疱液清亮。有时,水疱可继发细菌感染,而出现疼痛和红肿。有时,出现脓疱和渗液。汗疱疹的水疱常在一周内消退,随之出现皮肤干燥和干裂,引起局部疼痛性皲裂。汗疱疹容易反复发作。        汗疱疹的病因不明。患者常有下列病症:枯草热异位性皮炎或异位性皮炎家族史皮肤真菌感染        汗疱疹的可疑触发因素包括:工作中长时间接触化学试剂或原料工作时双手长时间浸泡水里情绪紧张天气变化4、钱币状湿疹        钱币状湿疹,也叫圆盘状湿疹,特征性症状是钱币状或圆盘状红色斑块,其上有皲裂脱屑,基底水肿。这种湿疹好发于下肢、躯干和前臂。有时,钱币状皮损的中央可以自愈,呈现为环状红斑。钱币状湿疹可发生在包括儿童在内的各个年龄段人群。        正如其它湿疹一样,钱币状湿疹的病因不明。但已知其诱因或危险因素包括:皮肤干燥皮肤损伤,如摩擦和烧伤昆虫叮咬血流淤积寒冷气候皮肤细菌感染一些药物,如抗生素金属过敏甲醛过敏异位性皮炎5、 淤积性湿疹        淤积性湿疹,也叫静脉曲张性湿疹、郁积性皮炎,常见于伴有下肢静脉曲张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和活动减少,下肢静脉功能减弱,可导致静脉曲张和淤积性湿疹。        淤积性湿疹一般仅发生于小腿,其症状包括:瘙痒性红斑、丘疹和小水疱皮肤干燥脱屑有渗出性痂皮的斑块皮肤皲裂        淤积性湿疹发生后,小腿皮肤非常脆弱,特别注意要避免搔抓和抠挤局部皮损。6、干性湿疹        干性湿疹,也叫乏脂性湿疹、缺脂性湿疹,通常见于60岁以上的人。随着年龄增大,皮肤退化而变得干燥,从而导致这种皮肤病的发生。        干性湿疹好发于小腿,但也可见于身体其他部位。干性湿疹的症状包括:皮肤干燥皲裂,如碎铺路石样外观粉红色裂隙或沟纹大量鳞屑瘙痒或疼痛不适        与其它类型湿疹一样,干性湿疹的病因不明。干性湿疹的诱因包括:干燥寒冷的天气热水浴使用肥皂和其它洗涤剂过度清洁或擦洗皮肤浴后使用粗糙毛巾擦干皮肤诊断        湿疹往往意味着过敏反应,确定过敏原很重要。同时,需要及时处理,以减少皮肤感染,降低湿疹对人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对多数类型湿疹的诊断,并没有特异性检测方法。诊断往往需要考虑既往过敏病史(过敏性鼻炎、枯草热和哮喘等)、家族史(直系亲属中过敏性疾病)和用药史(治疗经过和类固醇激素使用情况),并通过近期接触的可疑过敏原或刺激物来寻找发病线索。        做过敏原测试,往往有助于确定过敏原。此外,斑贴试验有助于接触性皮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湿疹尚无特效治疗办法。湿疹的治疗,重点在于控制症状、防止皮损加重或复发。        有些可供选择的湿疹治疗方法,包括:勤用保湿霜或润肤霜,以维持皮肤水分充盈,减轻瘙痒和皲裂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霜或软膏,以减轻水肿、红斑和局部不适服用抗组胺药,以减轻瘙痒,尤其是夜间瘙痒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以减轻局部炎症紫外线光疗,以减轻皮肤炎症 使用抗生素,以治疗皮肤细菌感染        有些措施常常有助于防止湿疹加重和复发。这些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温和的肥皂和洗涤剂避免使用香料和香水使用温水或凉水淋浴或盆浴洗浴后自然干燥或细质毛巾拭干皮肤避免搔抓和擦洗皮损,防止湿疹皮损加重或继发细菌感染经常性全身性使用安抚性或油性保湿润肤霜浴后立即使用非化妆品类保湿润肤霜穿棉质吸汗透气的衣服,避免穿紧身衣服及化纤制衣服观察和识别生活中或工作中的可疑过敏原和刺激因素(即诱发或加重症状的物质或因素)避免特定的诱因或过敏原,有助于防止或减轻湿疹发作 

赖伟红 2020-06-21阅读量1.2万

辅助检查 | 湿疹需要做哪些...

病请描述:导语:临床上,仅根据湿疹的临床表现来诊断是否是湿疹是不够的,为帮助确诊以及筛查可能病因,还需要进一步做相关的辅助检查。诊断湿疹的辅助检查主要有:  1.血常规  湿疹患者血常规检查可有嗜酸粒细胞增多,还可有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增高,部分患者有血清IgE增高。2.变应原检查  变应原检查有助于寻找可能的致敏源。3.光斑贴试验  光斑贴试验有助于诊断接触性皮炎。4.真菌检查  真菌检查可鉴别浅部真菌病。5.疥虫检查  疥虫检查可协助排除疥疮。6.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可帮助鉴别具有湿疹皮炎皮损的先天性疾病。7.皮损细菌培养  皮损细菌培养可帮助诊断继发细菌感染等。小编提醒:湿疹的辅助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以及筛查可能病因。医生会根据个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因此不同患者所做的检查可能会有差异。  

就医指导 2016-08-01阅读量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