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因晶状体蛋白变性导致的"镜头模糊",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70%。现代超声乳化手术已实现:• 切口<3mm(无需缝合)• 人工晶体可选多焦点/散光矫正型• 术后视力恢复达1.0者占比89% 手术时机新观念:不再等待"成熟期",当矫正视力≤0.5或影响生活质量即可考虑。 术后护理要点: 1周内避免弯腰提重物(防眼压升高) 使用激素滴眼液需监测眼压(警惕青光眼) 一、认识白内障:不只是"老花眼" 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70%,80岁以上几乎100%存在晶状体混浊。其本质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就像鸡蛋清受热变白,导致光线无法清晰聚焦到视网膜。 早期症状容易忽视: 视物泛黄(如同旧照片滤镜) 夜间车灯出现明显眩光 老花镜突然"变清楚"(晶状体硬化产生近视偏移) 高风险人群:✓ 长期紫外线暴露者(西藏地区发病率是沿海的2.3倍)✓ 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平均提前8年)✓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如哮喘吸入剂) 二、手术治疗:从"复明"到"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进化 1. 术前评估革命: IOLMaster生物测量:误差仅±0.1mm,精准计算人工晶体度数 角膜地形图检查:排除圆锥角膜等禁忌症 功能性视觉评估:预测术后驾驶、阅读等场景表现 2. 手术方式对比: 技术:超声乳化术、飞秒激光辅助 切口:2.2-3.0mm、1.8-2.2mm 能量使用:超声能量较高、激光预劈核减少60%能量 适用人群:多数患者、硬核白内障/角膜内皮脆弱者 3. 人工晶体选择指南: 单焦点晶体:医保覆盖,但需术后佩戴老花镜 多焦点晶体:解决看远看近问题(适合摄影爱好者等) 散光矫正型晶体:角膜散光>1.5D者首选 三、术后护理常见问题 必须警惕的并发症: 后发性白内障:约20%患者术后2年出现,YAG激光5分钟可解决 黄斑水肿:糖尿病患者风险增加3倍,需OCT监测 生活指导: 术后1周避免弯腰捡物(用长柄夹代替) 游泳需等待1个月(防感染) 滴眼液技巧:轻拉下眼睑形成"小口袋",避免瓶口接触睫毛
微医健康 2025-07-31阅读量96
病请描述: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电子产品的普及,青少年近视率逐年升高,近视不仅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眼部健康问题,甚至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近视的矫正和控制分为西医和中医两种治疗手段: 西医的治疗手段:(一)框架眼镜。框架眼镜是最简单、安全的矫正器具,对于近视儿童,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查。目前比较公认的是,过矫会导致调节过度,加重近视发展,应当避免。单焦镜为临床常见框架眼镜的类型,近年来特殊光学设计的框架眼镜也成为临床可供选择的近视矫正措施,特殊光学设计的框架眼镜对于近视进展较快的儿童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二)角膜接触镜。1.软性接触镜:可用于近视的矫正,部分儿童可用于恢复双眼视和促进视觉发育。多焦软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儿童近视进展。无自理能力的儿童若有需求必须在医师指导和家长细心护理下使用。2.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RGP):RGP镜适用于有需求而又无禁忌证的任何年龄配戴者;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者,尤其是圆锥角膜及角膜瘢痕等所致的不规则散光可优先考虑选择。3.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OK镜):临床试验发现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延缓青少年眼轴长度的进展。角膜塑形镜是一种逆几何设计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通过配戴使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平,从而暂时性降低一定量的近视度数,是一种可逆性非手术的物理矫形方法。在一般接触镜适应证与非适应证的基础上,重点强调未成年儿童需要有家长监护配合治疗,规律随诊,预防感染。对于较高屈光度等疑难病例,需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酌情验配。 中医的治疗手段中医的研究表明,虚性体质人群更容易发生近视,中医九种体质中的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以及血瘀质与近视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上,耳穴压豆、针灸、中药熏蒸和中药内服是常见的治疗方式,尤其耳穴压豆疗法是最常见的近视防控手段,由于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安全无痛苦而备受青睐。耳穴压豆可以通过疏通眼部周围的经络,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改善视力。另外,中药熏蒸能明显改善眼部疲劳和干涩情况。内服中药则可以调节全身气血,增强眼部组织的营养供应,调整体质偏颇,从根本上改善视力问题。 预防近视需多方面着手,除了医疗干预,家长和老师们也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多方面着手,帮助孩子们预防近视。1.近距离用眼:近距离用眼被公认为是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与近视的发展呈正相关。除了近距离用眼的总量外,近距离用眼持续时间长(>45分钟)和阅读距离近(<33厘米)等也是近视的危险因素。家长可以采取科学的手段监督和培养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近距离用眼习惯。2.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发病率和进展量呈负相关,是近视的一种重要保护因素。因此,提倡儿童在学龄前就开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提倡学校多支持学生课间进行户外活动,提倡放学后和周末在家庭主导、家长或监护人参与下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从而达到每日户外活动时间量。3.读写习惯:不良读写习惯是近视的危险因素。写字时歪头、握笔时指尖距笔尖近(<2厘米)的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较高。应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3.3厘米),胸部离桌子一拳(6~7厘米),书本离眼一尺(33厘米),保持读写坐姿端正,不在行走、坐车或躺卧时阅读。4.采光照明:读写应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环境中进行,桌面的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300勒克斯(lux),并结合工作类别和阅读字体大小进行调整,不在光线过暗或过强的环境下看书写字,以避免眩光和视疲劳等。5.眼保健操:眼保健操可以缓解眼睛的疲劳症状。临床研究表明,与不做眼保健操相比做眼保健操可以减少调节滞后,改善主观视疲劳症状,从而有助于延缓近视的发生发展。亦可采用中医穴位电刺激等中医外治法改善调节功能异常。6.其他:近视发生发展的其他环境因素还包括过多和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睡眠时间不足、昼夜节律紊乱、营养不均衡等。
微医药 2024-07-15阅读量3058
病请描述:白内障手术顺利完成后,术后护理也很重要,有一些意外情况是在术后回家后发生的,所以还是要叮嘱大家些注意事项。 第一点:白内障手术过程中需要做两个角膜切口,这两个切口要慢慢愈合,一般2周左右,当然这个时间也是因人而异的,老年人、糖尿病病史、体质虚弱等病人愈合的时间稍微长些,那么在这期间可以洗头洗脸,但是脏水不能进到眼睛里面去,否则顺着伤口进到眼球里面了,容易感染形成眼内炎,实在不能保证的话,可去理发店仰卧位清洗。另外要配合眼药水点眼,一般我会给患者开杀菌的、抗炎的药物,来减少术后眼内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我还想要强调一点,点眼药水不要碰到眼睛,然后也要保持眼药水瓶不接触皮肤等,保持瓶口的干净。 第二点:术后2周内动作要慢一点轻一点,因为人工晶体刚放到囊袋里面去,也不是黏连的很牢固,所以如果动作幅度太大,容易导致人工晶体倾斜,那么还需要重新住院通过手术把人工晶体调正,尤其是如果植入的是散光型人工晶体,要更加小心,避免人工晶体散光轴旋转导致散光矫正失败。所以要尽量注意不要做屏气用力的动作,便秘呀要调理,可以服用润肠药,不要搬运重物,更不能猛低头,避免咳嗽、上下楼梯动作慢一点。另外需要澄清的是,不管怎么活动,人工晶体是不会掉到眼球外的。术后也是可以坐火车坐飞机的。 第三点:不要用力揉眼睛,一个是角膜伤口达到牢固的愈合一般要3个月,用力揉眼睛容易导致伤口裂开。另外用力揉眼睛也会导致人工晶体的位置改变。 第四点:眼药水的使用,我前面提到了术后需要用杀菌和抗炎的眼药水,具体例如可乐必妥滴眼液每日4次,典必殊滴眼液每日4~6次,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3~4次,典必殊眼膏每晚睡前1次(必要时),双氯芬酸钠眼药水每日4次(术后两周开始用,预防黄斑水肿)。眼药水怎么用的话,我都会写在给患者的出院小结中,让患者可以参考。 第五点:一般7天~10天第一次门诊复查,需要检查视力、眼压、验光、人工晶体的位置等,并根据情况,需要调整眼药水使用频次以及进行相应处理。一般术后3个月屈光状态趋于稳定,可根据验光结果配眼镜(近视镜或者花镜),调整看远或看近的视力,以达到最佳的视觉质量。 第六点:由于人工晶体的抗紫外线功能不如人的晶体,所以出门太阳比较大的情况下,要佩戴墨镜。 第七点:术后的饮食上清单为主,多吃青菜预防便秘,也不需要吃特殊的补品。一个月内不要抽烟喝酒。 第八点:术后可以做饭,但是要避免油烟太大,烟熏可加重干眼症。 第九点:特殊强调一下双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这样的病人做完白内障后,一般会将看远的眼镜度数调整到-300度左右,那么与另外一个眼的高度近视会产生明显的屈光参差,会有立体感的丧失,甚至产生眩晕,需要注意上下楼梯别踏空摔伤,更不能从事开车这样的需要距离感和立体视觉的工作,另外可以尽快安排第二只眼的手术。 第十点: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的患者,一般远视力可以很快恢复,但是近视力则需要大脑慢慢适应,有时候也可能会出现由远看近的时候,要等一下才能看得清楚的情况,大脑学习适应的时间也是因人而异,通常越年轻的人近视力学习速度越快,大部分需要在术后1-3个月内恢复近视力。
王海燕 2022-01-15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眼睛未能接受适宜的视觉刺激,使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的视觉功能减退状态,不仅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正常,而且没有完善的立体视觉,将会给儿童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明显不利的影响。 弱视可分为先天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如严重的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致密的角膜混浊或屈光间质混浊)、斜视性弱视(抑制斜视眼导致该眼的视力低下和弱视形成)、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屈光度数相差较大)、屈光不正性弱视(近视、远视或散光)等。这些弱视除前一种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外后四种弱视若能及早发现尽早治疗预后是很好的由于先天性白内障、斜视等疾病引起的形觉剥夺,必须及早去除原发疾病;因为屈光参差、或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应首先佩戴合适的眼镜,使屈光异常得到矫正,然后进行弱视的早期治疗。 弱视治疗效果与治疗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疗的效果越好。研究表明:弱视主要在1-3岁时形成,3岁以内为关键期,8岁以前为敏感期,超过14岁治疗效果不佳。14岁以后的患儿,眼-大脑皮质神经通路基本发育完善,视力提高的希望越来越小,治疗的困难越来越大。因此早期发现儿童弱视至关重要:幼儿园体检和家长的重视起着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发现孩子视物歪头爱眨眼眯眼等视力不良现象时应重视并及时让其就医。 弱视治疗的4种方法: 一.遮盖疗法:遮盖疗法是古老而有效的弱视治疗方法,它是治疗儿童弱视简单而经济的有效方法。 1.单眼严格遮盖法:适用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患儿。这类患儿往往一眼视力较好,而另一眼因抑制较深,视力较差。方法为:用黑布眼罩严密遮盖视力比较好的眼,强迫弱视眼看东西,使其受到刺激锻炼,逐渐消除抑制,使视力提高。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检查弱视眼视力变化情况,每半月复查一次,同时要注意健眼视力,防止发生因遮盖而引起的视力减退。 2.双眼交替遮盖法:适用于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单眼斜视性弱视。如果弱视双眼视力相等,可采用双眼等量交替遮盖,左右眼分别遮盖3天。如果双眼视力有差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4:1的方法,即遮盖视力较好的眼4天,然后改遮盖视力较差的眼1天,使视力差的眼更多地看东西得以锻炼,促使视力提高快些,以求达到双眼视力平衡提高地目的。 3.半遮盖法:适用于弱视眼视力上升到0.6以上的患儿。使用半透明的塑料薄膜遮盖健眼,人为地造成健眼视力低于弱视眼,使弱视眼有更多的机会看东西,有利于双眼视功能的建立与完善。 4.短小遮盖法:适用于弱视眼视力已恢复正常但仍低于健眼者,为巩固疗效,可在做作业或看书时遮盖健眼,平时不遮盖。 二.视觉精细训练:是对弱视眼的一种特别应用锻炼,有利于视觉发育和提高视力。精细目力训练方法很多,可根据弱视患儿的年龄、智力和视力等情况选用。例如:用红丝线穿缝针,缝针大小可根据视力情况决定。也可练习描图、绘图、用筷子夹珠子等。精细目力训练必须使用弱视眼。视觉精细训练是儿童弱视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能有效提高弱视儿童的视觉定位、认识辨认、追随、搜索和视觉记忆等方面视觉功能,提高弱视儿童的视觉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其视功能(包括其视力)。家长要重视这种简便易行的训练,常抓不懈。 三.增视能信号刺激训练:通过条栅、正弦波、裂隙光、棋盘格、螺旋线等最佳的光学刺激模式直接刺激视网膜,给予视网膜细胞最大功效的刺激,增强视网膜细胞的感光能力。如脉冲红光疗法,适用于各种弱视患儿,后像灯适用于非中心注视的弱视,还有CAM视觉刺激法等。 四.中医疗法:即耳穴治疗,结合中医经络学说,采用中药王不留行、白芥子等贴在耳朵上与眼睛相应的穴位,刺激视力提高。 五.综合疗法:由于各种治疗方法机理不尽相同,所以综合疗法比单一疗法优越。一眼弱视患儿,首先常规遮盖健眼,给弱视眼更多的注视锻炼,配合视觉精细训练、脉冲红光刺激、穴位治疗等。 六.日常护理:合理膳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限制过多糖类的摄入,以促进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发育。多吃含维生素A、维生素B、锌、钙的食物,如蛋类、鱼类、奶类、胡萝卜、菠菜、黄豆、海带、紫菜、猪骨、牛骨、动物肝脏、甲壳类、根茎类等。保证充足的睡眠维持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平衡;多锻炼如放风筝踢毽子打乒乓球等体育活动促进眼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 弱视治疗是一个综合、长期的过程。孩子年龄尚小,常需要家长监督和配合,尤其是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首先应使弱视患儿配戴合适的眼镜,使屈光异常得到矫正,并坚持每天配戴眼镜,由家长督促进行视功能训练。由于儿童生长发育快,眼的屈光度也不断变化,故应在6-12个月后重新验光,及时调整眼镜度数,更换眼镜,帮助儿童养成配戴矫治眼镜的习惯,切忌反复间断,防止弱视程度加重。对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双眼不能耐受完全矫正的眼镜度数,没有双眼同时视,只能按照传统的遮盖法进行单眼弱视治疗,延迟了双眼立体视的建立时间。建议佩戴角膜接触镜(RGP)减少双眼像差进行治疗的,由于佩戴麻烦,易感染,儿童依从性低而推广不大。针对这一难题,国内外专家进行技术攻关,应用准分子激光进行屈光参差的矫正,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准分子激光屈光不正矫正术早已用于18岁以上人群的近视、散光、远视治疗。随着准分子激光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这一手术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通过对4-6岁以上高度近视、远视屈光参差的患儿进行术后随访,认为这一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提前了弱视患儿的立体视建立时间,相对延长了弱视治疗的敏感期时间,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赵立全 2020-02-24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