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内科 > 消化内科 > 十二指肠溃疡 > 检查

十二指肠溃疡检查

十二指肠溃疡检查相关内容 更多>

颈胃综合征

病请描述:颈胃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颈肌劳累、颈 椎损伤等原因导致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刺激或损伤颈部神经并通过神经反射系统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交感、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或减弱,从而引起胃肠道等交感神经支配区域多种功能异常表现的综合征,属于交感型颈椎病的一种。表现为长期难愈的上腹部胀 满隐痛、纳呆食少、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泛酸等胃肠道症状,同时又可存在颈项僵硬、酸楚不适以及肩臂麻木的颈部症状,两者病情相互影响且呈同步变化。 表现为长期难愈的上腹部胀满隐痛、纳呆食少、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泛酸等胃肠道症状,同时又可存在颈项僵硬、酸楚不适以及肩臂麻木的颈部症状,两者病情相互影响且呈同步变化。 颈椎病变影响胃肠功能的原因主要是通过神经途径。颈椎病变会导致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对颈部交感神经产生机械刺激,刺激信号通过颅内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网络,传入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产生优势灶。该优势灶的兴奋再沿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下传到胃及十二指肠,促使胃及十二指肠功能或器质发 生变化。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会抑制胃的蠕动和胃液的分泌,出现口干、上腹胀痛、食欲减退等一系列症状。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胃蠕动加快,胃液分泌增多,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出现烧心感、泛酸、嗳气、上腹部饥饿性疼痛进食后缓解等溃疡症状。颈交感神经长期受刺激,会反复地引起胃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幽门括约肌过度紧张,久之幽门括约肌舒缩无力,肌源性扩张,促使胆汁反流,损害胃黏膜屏障而引起炎症、腺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进而发展为萎缩性胃炎。 诊断 ①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②有下列胃肠道症状之一者,上腹部胀满、上腹部疼痛、泛酸、恶心、呕吐、嗳气、食欲减退、腹泻、便秘,同时以上这些症状的加重或减轻与颈项症状常同时发生,或对症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者。③胃镜检查可确诊为以下疾病之一者,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凡是符合颈胃综合征诊断标准①,同时只要伴有颈胃综合征诊断标准②或③之一者,即可确诊为颈胃 综合征。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644

发现大便出血了怎么办?

病请描述:大便出血了该怎么办? 大便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轻微的问题如痔疮,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表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发现大便带血是一种令人不安的情况,但如何正确应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血的性质和伴随的症状。 发现大便出血时应该做什么?    观察和记录:首先要注意大便中血液的颜色、量和出现的频率。血液颜色可以提示出血的位置和性质:鲜红色可能来自于直肠或下消化道,暗红色可能来自于上消化道。 评估症状:除了大便带血外,还要留意是否伴随以下症状:             1. 腹痛或不适:是否有持续性或剧烈的腹痛?             2. 恶心或呕吐:是否有反复呕吐或恶心感?             3. 体重下降:短时间内体重有没有明显下降?             4. 虚弱感或眩晕:是否有持续的虚弱感或头晕眼花? 就医咨询:如果发现大便出血,尤其是伴随上述症状之一或大量出血时,应尽快就医。医生可以通过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来确定出血的原因,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避免用力排便:过度用力排便可能会加重已有的问题,尽量避免用力排便,保持大便通畅。 便血可能的原因和诊断方法大便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痔疮:直肠和肛门周围的静脉曲张。    消化道溃疡:如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会出现粪便隐血,如果出血量较大,则会出现黑便或血便。 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 结直肠息肉:良性肠道肿瘤,有时可因受损血管而出血。 结直肠癌:癌症引起的肠道组织异常增生和血管破裂。 医生可能会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检查(如肠镜检查、血液检查等)来确认出血的原因。 预防措施和日常建议 为了减少大便出血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饮食: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多喝水,避免摄入过多的辛辣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定期体检:特别是中年人和老年人,应定期进行消化系统健康检查,如肠镜检查,以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问题。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和适度的运动。 综上所述,大便出血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症状,可能反映了消化系统的健康问题。及时观察、记录和就医,是正确应对大便出血的关键步骤,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维护肠道健康。

朱哲 2024-06-25阅读量1681

胆囊十二指肠瘘诊断与处理

病请描述:胆囊十二指肠瘘是胆囊与十二指肠之间形成的病理性通道,是胆系疾病少见并发症之一,是胆道内瘘中最多见的一种,相关文献报道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占胆道内瘘70%-95%,可发生在胆囊管及胆囊颈部、体部、底部与十二指肠之间,主要发生在胆囊底部与十二指肠第一段之间。 病因及发病机制 胆囊十二指肠瘘最常见病因为长期反复发作的结石性胆囊炎、胆管炎,研究表明,有90%的胆道内瘘来自于胆石症,且多发于慢性胆囊炎的病情进展中。另外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或溃疡亦可成为胆囊十二指肠瘘形成的因素。胆囊十二指肠瘘的形成机制为胆囊急慢性炎症发作时,反复的炎症导致胆囊与十二指肠紧密粘连,胆囊结石的存在会导致胆囊内胆汁排出受阻,从而导致胆囊充盈,胆囊壁淤血水肿,又由于胆囊内结石直接压迫摩擦胆囊壁,导致胆囊壁坏疽穿孔,胆囊急慢性炎症发作时,反复的炎症导致胆囊与十二指肠紧密粘连,穿孔可累及十二指肠壁,导致十二指肠穿孔,与胆囊穿孔之间形成通道,因炎症存在,两穿孔间通道纤维渗出缠绕通道,最终形成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形成。胆囊十二指肠瘘在临床上较少见,其为胆系疾病少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占胆系疾病的0.5%-1.9%,多见于老年女性,好发年龄为40-70岁。 临床表现 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通常缺乏特殊性症状和体征,多为胆石症、胆囊炎等胆系疾病症状所覆盖,多有胆道疾病及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类似的症状。多数患者常表现为夜间或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或黄疸,亦有患者表现出腹痛、黄疸、发热三联症状。 诊断 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既往病史可了解到该类患者通常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均有反复发作的急慢性胆囊炎或者胆道感染病史,病程较长。对于其诊断,临床上并无明确标准。当检查提示胆囊萎缩、胆囊积气甚至发现胆囊与十二指肠之间不清晰结构时,应考虑胆囊十二指肠瘘存在的可能。 ⑴腹部彩超:能发现胆囊不同程度萎缩,或提示胆囊、胆管积气。并且B超检查具有快速便捷、安全无创、费用较低等优点,可作为首选。 ⑵腹部CT:①清晰地显示胆囊阳性结石、胆囊壁增厚、胆囊壁与十二指肠分辨不清;②可发现胆囊和(或)胆管内积气;③可清晰显示肠道内高密度结石影;④高分辨率扫描有可能直接显示其瘘口的存在。CT为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较可靠的方法,常可作为术前评估。⑶口服胃肠道造影剂超声造影:口服胃肠道造影剂后动态观察,可见患者十二指肠内造影剂经瘘口进入胆囊。其检测可观察到动态变化,敏感性较高。 ⑷ERCP或胃镜检查:内镜下可观察到十二指肠壁上非十二指肠乳头处另有开口。只是该两种检查不能显示胆囊周围结构,操作较复杂且为有创检查,可作为辅助方法。 ⑸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若患者原有疾病需行经皮肝穿刺胆管以引流胆汁或胆囊减压,可行经穿刺管造影检查,提示胆囊与十二指肠间显影通道。因PTC为有创操作,且并发症较多,不宜为了行造影检查而专门去做经皮肝穿刺。 治疗 胆囊十二指肠瘘为胆系疾病较严重并发症,很少有自愈情况,并且时间拖延越长,后期并发症就会越多,胆道感染甚至癌变可能性增高,故术前确诊胆囊十二指肠瘘存在时,不管是否有明显临床表现,条件允许情况下均应以手术治疗作为首选。不同患者,其内瘘发生的位置及瘘周围情况不同,则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也会不同,因此对于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以降低术后胆漏、肠漏等并发症的发病率。 本文选自:胡绍霖等,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诊治分析。 原文链接地址;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诊治分析(wanfangdata.com.cn).

赵刚 2024-05-11阅读量1732

糖皮质激素会影响生长发育吗?...

病请描述:糖皮质激素会影响生长发育吗? 小明是一个8岁的男孩,由于患有肾病综合征,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起初,糖皮质激素有效地控制了他的病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父母开始注意到他的生长发育似乎比同龄孩子迟缓。 小明原本在班级中身高属于中等偏上,但渐渐地,他的身高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与此同时,他的体重却有所增加,给人一种“横向发展”的感觉。父母带小明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们,这可能是由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 那糖皮质激素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吗? 糖皮质激素导致儿童发育迟缓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对物质代谢、水盐代谢和循环系统的影响有关。 在物质代谢方面,糖皮质激素能够影响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它可以将血糖升高,促进多种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同时也能够促进肌肉组织蛋白质的分解,加速脂肪分解。这些代谢过程的变化可能会干扰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在水盐代谢方面,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肾小球滤过作用机能下降,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机能增强,进而引起异常水肿现象。这种水盐代谢的异常也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在循环系统方面,糖皮质激素通常可以将血管的张力提升,维持血压,有升高血压的作用。这种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可能也会间接地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可以干扰神经递质的平衡,导致情绪和行为异常,如神经过敏、激动、失眠等,这些神经精神异常症状也可能对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干扰。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通过影响物质代谢、水盐代谢、循环系统和神经精神等多个方面,可能导致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可能引起其他的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心血管反应(如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以及神经精神症状(如焦虑、兴奋、抑郁等)。 请注意,每个孩子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且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与其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有关。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疾病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定期监测儿童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生长发育 2024-04-16阅读量2704

十二指肠溃疡检查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10
问诊量:3014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腹泻,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胃镜及结肠镜的检查及部分内镜下治疗
评分:9.9
问诊量:1070
本人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提供以下服务1. 精细化无痛胃肠镜检查(需购入499元无痛胃肠镜个性化指导服务,可适当协商检查时间。注意!此项服务不包含内镜检查费用!检查费需医院流程正常缴费!)2.消化道黏膜炎症 癌前病变的发生及防控3.复杂性顽固性胃肠动力紊乱4.肝功能损伤5.检查报告解读、健康水平整体评估6.消化科出院病人生活康复指导
评分:10
问诊量:7526
各种胃肠镜检查、微创治疗及消化、肝病各种疑难危重病诊治。专长: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食管反流病、胃、十二指肠溃疡、各种便秘、腹泻、不明原因腹痛等治疗。
评分:10
问诊量:5643
消化科常见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结肠息肉,胆道结石,ERCP取石、胃肠镜检查及镜下治疗!大内科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十二指肠溃疡检查相关医院 更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503.3万

消化科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6.6万

老年消化内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