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大量甲状腺结节被检出并广泛关注,宏观数据告诉我们癌症的实际患病几率非常小,约为1-5%,大多数病变为良性,无症状,无需治疗。但作为患病的个体而言仍是不小的焦虑。 欣慰的是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已具有十分成熟系统的流程,一旦发现甲状腺结节,医生会安排进入系统的评估和处理流程(参考《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 在评估流程中超声是甲状腺最常用且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大多数结节也是常规超声体检发现,医生会根据结节生长速度、形态、边缘、与甲状腺包膜关系、血运情况、钙化性质等,给出TI RADS分类及相应的诊疗建议(参考《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诊断结节良恶性的符合率可以达90%以上。 甲状腺功能生化检查是甲状腺结节评估处理流程中的另一重要项目,对甲状腺疾患的鉴别诊断十分有意义。如果TSH降低,根据临床情况,可考虑测定TSH受体抗体以确定甲亢的病因;如果临床和超声怀疑存在与甲状腺炎相关的甲状腺毒症,则可参考TPOAb;如果临床或超声怀疑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且TPOAb阴性的患者,可参考Tg抗体;在缺碘地区(目前已经极少了),具有结节性甲状腺肿伴TSH正常的患者,还可采用甲状腺核素扫描。 临床上,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不会引起明显症状或需要特殊治疗。少数生长迅速、质地较硬、形态不规则或伴随症状(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的结节(主要是TI RADS 4类以上)需要密切随访,监测其进一步变化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主要指手术切除)。那么在随访的间隙,我们是不是能做点什么呢? 尝试中医药治疗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是一个中医药消除TI RADS 4a类甲状腺结节病例,供大家参考。 女性,31岁,既往结核病史,已接受规范抗痨治疗。2023年9月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见甲状腺左叶下极2.3×1.8mm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形态欠规则,周边似见点状强回声,CDFI未见明显彩色血流。超声诊断:甲状腺左叶下极实性结节(TI-RADS:4a类,建议密切随访);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可能;左侧锁骨上淋巴结稍肿大,结合病史,考虑结核可能。 患者平素疲劳乏力,口干偶有口苦,心烦、失眠、多梦,月经量少色暗,舌质红偏暗、舌苔薄黄腻,脉弦。 中医诊断:甲状腺结节-痰瘀阻滞 中医治疗:清热化痰活血散结 方药:夏枯草9g 川楝子9g 连翘6g牡蛎15g 半夏6g 浙贝母6g 海藻9g陈皮9g 僵蚕6g 鸡内金6g当归9g 白芍9g 茯苓9g 白术9g 太子参9g 泽泻9g 益母草15g 猫爪草9g 紫花地丁9g 以上方为基础,随证加减药物,服药3月余,患者自诉日常精神状态,月经状况明显改善,2024年1月复查甲状腺及颈部超声提示甲状腺左叶下极结节消失。 下面是一个中医药消除甲状腺恶性肿瘤术后合并TI RADS 3类结节的病例: 女性,51岁,2023年4月确诊左侧甲状腺癌并接受根治术,但右叶仍在存在多发甲状腺结节。2023年10月来我处就诊,甲状腺及颈部超声所见:右叶见数个低回声团块,最大6×4mm,CDFI见点状彩色血流。甲状腺内部回声增粗不均匀,甲状腺内部血流较丰富。超声诊断:甲状腺右叶结节(TI-RADS 3类)-考虑良性病变,甲状腺右叶弥漫性病变,双侧颈部见淋巴结。 患者平素乏力明显,多汗、盗汗,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入睡难、多梦、早醒。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中医诊断:甲状腺癌术后、甲状腺结节–气阴两虚 中医治疗:益气滋阴清热散结 方药:夏枯草9g 牡蛎15g 半夏6g 浙贝母6g 海藻9g 鸡内金6g 黄柏6g 知母6g 生地9g 山茱萸9g 地骨皮9g 柴胡9g 黄芩9g 太子参30g 熟大黄6g 龙骨15g 牡蛎15g 以上方为基础,随证加减药物,服药6月余,患者睡眠、大便以及乏力、多汗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2024年5月复查甲状腺及颈部超声提示甲状腺右叶结节消失。 结合上述病例,总结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一些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调节整体,治疗局部: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全身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因此在治疗上也是着眼于整体,而不是局限于结节本身。 强调共性,突出个性:中医要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分型有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痰湿阻滞、阴虚火旺、气阴两虚等,不同分型采用不同的方药,针对性强。 缓解症状,预防复发:中医药不仅可以帮助缩小或消除结节、减轻结节症状,还可以缓解伴随的其他症状,如疲劳、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注重治病求本,通过调理身体内环境,改善体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复发。 因此,甲状腺结节,合并有躯体症状的患者,中医药是不错的选择!
向军 2024-06-21阅读量1909
病请描述:甲状腺结节的彩超分级及其意义主要在于根据超声检查的特征,将甲状腺结节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以指导临床是否需要进一步的细针穿刺活检或其他管理措施。 甲状腺结节的彩超分级通常分为5级: 1. 1级通常没有明显的异常,主要指没有结节或为弥漫性病变,恶变风险是0级。 2. 2级结节被认为是良性的,超声表现为囊性或实性为主,形态比较规则、边界清晰的良性结节,恶变概率也是0。 3. 3级结节为良性,但超声表现为不典型的良性结节,恶变的概率小于5%,需要临床随访。 4. 4级分为4A、4B和4C,4级是怀疑可疑的恶性结节,4级具有恶性征象,恶性征象有实质性的包块、低回声或者极低回声微小的钙化,边界模糊,纵横比大于1等,恶变概率是5%-85%左右。4A是具有一种恶性征象,恶变风险是5%-10%,4B具有两种恶变征象,恶变的风险是5%-50%。4C是具有三种或者四种恶变征象,恶变的风险是50%-85%。5级是恶性超声,表现有四种恶变征象,尤其是具有微小的钙化和微分裂征,恶变的风险是大于85%。建议行病理学检查或手术切除。 5. 6级是证实为恶性,经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 这些分级标准基于超声特征(如回声特性、形态、边界、钙化情况等)进行评分,根据总分来确定结节的TI-RADS等级,从而推测结节的恶性风险,并指导是否需要进行细针穿刺活检。 患者在发现甲状腺结节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诊断。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4-06-19阅读量899
病请描述:甲状腺结节的彩超分级的意义在于通过超声检查的特征,将甲状腺结节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以指导临床是否需要进一步的细针穿刺活检或其他管理措施。 具体来说,彩超分级通常分为5级: 1. 1级通常没有明显的异常,主要指没有结节或为弥漫性病变,恶变风险是0级。 2. 2级结节被认为是良性的,超声表现为囊性或实性为主,形态比较规则、边界清晰的良性结节,恶变概率也是0。 3. 3级结节为良性,但超声表现为不典型的良性结节,恶变的概率小于5%,需要临床随访。 4. 4级分为4A、4B和4C,4级是怀疑可疑的恶性结节,4级具有恶性征象,恶性征象有实质性的包块、低回声或者极低回声微小的钙化,边界模糊,纵横比大于1等,恶变概率是5%-85%左右。4A是具有一种恶性征象,恶变风险是5%-10%,4B具有两种恶变征象,恶变的风险是5%-50%。4C是具有三种或者四种恶变征象,恶变的风险是50%-85%。5级是恶性超声,表现有四种恶变征象,尤其是具有微小的钙化和微分裂征,恶变的风险是大于85%。建议行病理学检查或手术切除。 5. 6级是证实为恶性,经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 这些分级标准基于超声特征(如回声特性、形态、边界、钙化情况等)进行评分,根据总分来确定结节的TI-RADS等级,从而推测结节的恶性风险,并指导是否需要进行细针穿刺活检。 患者在发现甲状腺结节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诊断。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4-06-19阅读量807
病请描述: 肥胖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已构成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我国近几十年来肥胖患病率亦持续攀升,根据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成人居民( 18岁及以上,包括城乡各年龄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按照绝对人口数量来计算,已成为世界肥胖第一大国。超重和肥胖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骨关节炎和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 今天要讨论的“减肥药物”司美格鲁肽,药理学上属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的一种,最初开发是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但在之后的临床试验中发现其在减重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其减重机制包括降低中枢食欲、延缓胃肠排空、改善胰岛素抵抗等。202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将司美格鲁肽应用于肥胖症的治疗。我国目前尚未批准其应用于肥胖症的适应症,但某些名人的背书,加上网络自媒体的快速传播,推动司美格鲁肽成为一款减肥网红“神药”,出现了大量的滥用。许多肥胖或爱美人士,既不了解其正确使用方法,亦不了解其副作用和禁忌症,跟风使用后减重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了很多本可避免的不良事件。 本文从医疗角度,介绍司美格鲁肽用于减重的注意事项: 1. 哪类人群不适合使用司美格鲁肽禁用人群包括:1)对产品组分有严重过敏者;2)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状态、重症感染患者;3)有甲状腺髓样癌病史(MTC)或家族史的患者;4)2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患者;5)确诊或疑似胰腺炎的患者;5)妊娠、哺乳期、备孕中女性;6)严重营养不良或者有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者。 慎用人群包括:1)合并炎症性肠病、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2)有胰腺炎病史或高风险的患者;3)急性心力衰竭患者;4)年龄18岁以下。 2.甲状腺结节患者是否可以使用司美格鲁肽目前临床数据表明司美格鲁肽不会使甲状腺良性结节转为恶性,所以甲状腺良性结节可以正常使用。甲状腺恶性结节中,一种少见的类型--甲状腺髓样癌严禁使用司美格鲁肽,其他类型如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滤泡状甲状腺癌(FTC)与司美格鲁肽的关系尚不明确,建议经专科医生评估后使用。 3.司美格鲁肽应用前需做哪项准备建议到医院进行使用前评估,包括超重或肥胖史、既往治疗史、常见继发性因素诊断与鉴别、评估饮食和进餐规律性、作息规律性,以及体成分分析和实验室和仪器检查等。实验室检查里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胰岛素(C肽)和降钙素。胰岛素(C肽)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降钙素用于排除是否有前面提及的禁忌症:甲状腺髓样癌、2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和高降钙素血症,建议司美格鲁肽使用前必须查。 4.司美格鲁肽的使用剂量和疗程设定 起始剂量为每周0.25-0.5mg,如果没有胃肠道反应或者胃肠道反应逐渐好转,2-4周后增至每周0.5-1mg。对大部分胖友,1mg/周的用量可以使体重下降5%以上,少数需要1.5-2mg/周。司美格鲁肽用于减重治疗建议单次使用疗程控制在3-4个月。既往临床证据表明,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主要集中在前3个月,随着时间延长作用逐渐减弱,3-4个月后减重疗效已经不明显。如体重仍未达标,可以在停用3-6个月后再次使用,期间可以配合饮食控制或者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辅助以维持体重。
姜博仁 2024-06-17阅读量5901
病请描述: 01 了解甲状腺疾病的常见误区 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健康无忧 很多人认为只要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正常,甲状腺就一定没有问题。但实际上,甲状腺结节、肿大或其他结构的异常也可能存在于表面上功能正常的甲状腺中。因此,除了常规的功能测试,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也是监测甲状腺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环节,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甲状腺的健康状态。 治疗甲状腺疾病不仅仅依赖药物 在确诊甲状腺疾病后,一些人可能会主要依赖药物治疗,却忽略了调整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实际上,恰当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及规律的作息,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在甲状腺疾病的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02 甲状腺疾病有哪些类型?易受影响的人群是谁? 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炎以及甲状腺结节等。女性尤其在孕期和更年期,是甲状腺疾病的高发人群。 甲状腺疾病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甲状腺虽小,却影响着全身的代谢功能,一旦失调,可能导致能量消耗异常、心率异常、体温调节失常等多种健康问题。长期未治疗或治疗不当,还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后果。 如何诊断甲状腺疾病? 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TSH、T3、T4等指标来评估甲状腺功能。 超声检查 超声可以帮助检测甲状腺结构异常,如结节、肿大等。 03 面对生命不容忽视的“小腺”,如何科学维护? 维护甲状腺健康的关键在于: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情绪。 具体如何做呢? 1. 饮食要均衡:健康饮食,可品尝少量富含碘的海产品,但甲亢患者除外!2. 改变饮食习惯: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为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牛奶、淡水鱼肉、牛肉、瘦猪肉;蔬菜、水果;含硒食物如坚果等。3. 避免过多食用加工食品和高脂肪食品,如油炸、腌制食品。4. 适度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打球等,帮助提高新陈代谢,促进甲状腺激素的正常调节功能。5.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减少压力,充分休息,因为过度的压力和疲劳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正常生产和调节。6.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不良习惯会干扰甲状腺功能,加重甲状腺疾病。7. 定期检查和使用中医药治疗甲状腺 一旦发现甲状腺异常,应及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检查和治疗,以确保您的健康。同时,日常生活中,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来维护甲状腺健康,对于预防甲状腺疾病至关重要。
俞一飞 2024-06-03阅读量1575
病请描述:甲状腺结节中的刺客-甲状腺滤泡癌 周 雷1,沈东杰1,费 健2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普外科,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胰腺外科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甲状腺结节中的刺客”-甲状腺滤泡癌,在了解甲状腺滤泡癌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临床病例。 今年73岁的屈先生,6年前体检时发现右侧甲状腺结节,大小约27mm*23mm,B超考虑滤泡性肿瘤可能。由于平时没有声音嘶哑、吞咽障碍、呼吸困难等压迫性症状,B超也未能明确结节性质,屈先生又惧怕手术,于是定期门诊B超随访结节变化情况。2024年2月屈先生再次复查甲状腺B超时显示,右侧甲状腺内实质性结节大小约为59.1*49.8*71.0mm,结节直径较6年前增大一倍有余,行颈部CT检查发现气管左侧移位,最狭窄处直径只有约10mm。于是屈先生决定住院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完整切除了右侧甲状腺,术后病理经分子检测确诊为:甲状腺滤泡癌,微小浸润型。 那么,什么是甲状腺滤泡癌?为什么屈先生超声报告提示滤泡性肿瘤,而术后病理确诊为滤泡癌呢?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了解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与甲状腺滤泡癌。 什么是甲状腺滤泡性肿瘤? 甲状腺结节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会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甲状腺良性结节一般无需治疗,部分直径较大的结节会引起声音嘶哑、吞咽障碍、呼吸困难等压迫性症状或影响美观,需要进行干预治疗。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属于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一种。 甲状腺恶性肿瘤根据起源及分化可以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低分化癌和甲状腺未分化癌。其中,甲状腺滤泡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发病率仅次于乳头状癌,约为10-15%。然而,与乳头状癌相比,甲状腺滤泡癌恶性程度更高,淋巴转移相对少见,而远处转移更多见。甲状腺滤泡癌发现时肿块直径平均比乳头状癌大一倍,患者常常是无意中发现颈前肿块而就诊。 B超报告上诊断的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包括良性的甲状腺滤泡腺瘤和恶性的甲状腺滤泡癌。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如何进行良恶性鉴别? 通常来讲,甲状腺结节依靠超声下的恶性表现,如微小钙化、边缘不规则、纵横比>1等特征,结合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在手术前都能进行良恶性鉴别。 然而,对于超声提示滤泡性肿瘤的结节来说,术前明确诊断结节的良恶性还是一个难点。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良恶性诊断是以微观的血管、包膜侵犯为标准。根据浸润程度可以将甲状腺滤泡癌分为三种亚型,包括:(1)微小浸润型(仅包膜侵犯);(2)包膜内血管浸润型;(3)广泛浸润型。由于超声诊断肉眼观察的局限性,滤泡癌在超声影像上经常难以和良性的滤泡腺瘤相鉴别。同样,细针穿刺由于取材的局限性,难以看到肿瘤对血管、包膜的侵犯情况,亦难以将微浸润癌与滤泡腺瘤相鉴别。所以,滤泡癌往往是经过术后石蜡病理充分取材,部分患者还需结合分子检测才能确诊。 发现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如何治疗? 由于滤泡性肿瘤术前良恶性鉴别存在困难,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症状、结节大小、形态特征、穿刺结果、基因突变情况以及患者个人思想压力等资料进行综合判断,评估是进行观察随访还是手术治疗。对于定期随访的病人,当结节出现恶性特征或者快速生长时,建议积极治疗。 良性的甲状腺滤泡腺瘤一般只需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对侧甲状腺功能的代偿情况选择是否进行甲状腺激素补充治疗以及补充剂量。 术后病理为恶性的甲状腺滤泡癌的治疗则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内分泌治疗及放射性核素治疗为辅助,小部分严重病例还需进行放射治疗及靶向治疗。 滤泡癌和乳头状癌的手术治疗原则相同,都是彻底切除原发癌灶及其颈部转移灶。肿瘤位于一侧甲状腺的患者,通常进行单侧甲状腺+峡部切除。对于部分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进行双重切除,高危因素包括:多灶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家族史、幼年电离辐射接触史等。 术后内分泌治疗是指术后长期口服甲状腺素。滤泡癌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口服甲状腺素除了替代甲状腺功能之外,还有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作用。根据手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复发风险分为三个等级:低危、中危、高危。根据不同等级的复发风险结合患者用药副作用分层,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内分泌抑制治疗,口服不同剂量甲状腺素,将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抑制在一定范围。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指通过口服含I131的放射性同位素制剂,利用肿瘤组织对碘的富集,进行体内照射治疗。低危患者无需进行I131治疗;中危患者,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I131治疗;高危患者均推荐术后I131治疗。 体外放射治疗一般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或者肿瘤累及重要部位,手术无法切干净,且I131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靶向治疗在滤泡性癌的治疗中应用非常少,仅建议在外科治疗和I131治疗无效,而且肿瘤有明显进展的时候使用。 甲状腺滤泡癌如何进行术后随访? 甲状腺滤泡癌患者术后需长期随访,目的在于:监控TSH抑制效果及药物并发症,调整药物剂量;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与转移,进行及时治疗;动态观察带瘤生存患者的疾病进展,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术后1月需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每次调整药物剂量后4-6周需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待TSH抑制达到平衡点后每3-6月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高危患者术后3月需复查甲状腺B超,中、低危患者术后6月复查甲状腺B超。 总结: 甲状腺滤泡癌是甲状腺发病率第二的恶性肿瘤,术前明确诊断相对困难,容易被忽视。大多数甲状腺滤泡癌患者只需进行手术+术后口服甲状腺素治疗即可,患者术后需要定期随访。 参考文献: 1. 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2,42(12):1343-1357+1363. 2.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 [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 39 (03):181-226.
费健 2024-05-08阅读量1656
病请描述:这些三类甲状腺结节,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我有一个甲状腺3类结节,没有如何症状,医师说是良性的,随访即可”。你真的觉得3类结节就一定安全吗? 首先我们通过下面这张图来看看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甲状腺超声分级说明什么情况? 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在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是否需要后续诊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我们大部分时候看到的只有一张报告单,并不能够看到完整的影像。而且超声判断存在一定的医生主观性,指南中认为3类结节良性可能性大,介于此临床医生一般建议此类患者定期复诊即可。今天来看看笔者近期碰到的几例病患。 病例一:女性、61岁,患者3年前突然颈部肿块突出,当时超声检查发现右侧甲状腺结节3CM, TIRADS分类3类,患者无症状未治疗。现自觉肿块有所增大,自觉发高音费力。2024-2-18某三级医院超声检查提示:右侧甲状腺结节56x30mm(囊性为主)C-TIRADS 3类,因右侧肿快压迫不适,来院治疗。 2024-4-19我院超声描述:甲状腺右侧见40x27.5x64mm混合回声,形态规则,内以无回声为主,实性部分见少量血流信号,C-TIRADS 3类。 术前超声图像如下: 该患者行粗针穿刺病理提示: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疫组化结果:CK19+,TPO-,HBME1+ 病例二:男性、17岁,患者颈部肿块突出(家人自觉肥胖导致未予重视),一年前超声检查发现左侧甲状腺结节6CM, TIRADS分类3类,患者无症状未治疗。现自觉肿块有所增大,有压迫感,偶有呼吸不畅。来院进一步治疗。 2024-3-28我院超声检查描述:双侧甲状腺叶及峡部见多个混合回声及中低回声,右侧甲状腺结节较大42x31mm,左侧较大78x34mm 形态规则,C-TIRADS 3类。 术前超声图像如下: 术前完善粗针穿刺提示:左侧甲状腺符合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成分。8基因检查未检测到突变。 手术后病理提示: (左侧甲状腺结节)微浸润性滤泡性癌,肿瘤大小8x5x5cm。 左侧中央区淋巴结一枚见滤泡性癌转移。 (右侧甲状腺结节)伴乳头状结构的滤泡性腺瘤,大小3x2.5x1cm。 (右侧甲状腺近峡部结节)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部分囊性,实性部分肿瘤直径2cm。 病例三:女性、34岁,一年前体检发现右侧甲状腺结节(当时大小4cm ,TIRADS分类3类,)患者无自觉症状,未予治疗。现自觉肿块有所增大,有压迫感,2024-3-24当地医院检查超声提示右侧甲状腺结节53x34x22mm ,TIRADS分类3类,完善细胞学穿刺提示:右侧甲状腺结节符合乳头状癌。来院进一步手术治疗。 2024-4-28我院术前超声描述:甲状腺右侧叶见34.4x26.6x57.3mm低回声,内见点状强回声,形态规则,血流信号丰富。右侧颈部IV区见10x4mm淋巴结,形态规则,内见数个点状强回声。 术前超声图像如下: 手术后病理提示: (右侧甲状腺结节)乳头状癌,靴钉亚型,肿瘤大小4x3.5x2.5cm,被膜癌累及。 右侧中央区淋巴结(5/10)见乳头状癌转移。 (左侧甲状腺结节)未见特殊,周围见淋巴结一枚,见乳头状癌转移。 左侧中央区淋巴结(0/2)未见癌转移。 右II区淋巴结(1/8)见癌转移 右III区淋巴结(1/3)见癌转移 右IV区淋巴结(3/5)见癌转移 笔者想通过这三个病例说明虽然甲状腺超声分级3类结节,各种指南均认为恶性率很低,但临床仍然会碰到恶变病例。上述三位病患前期均无症状,肿块都在逐渐增大,后期均有压迫症状。笔者认为对于临床观察肿块逐渐增大者、肿块大于3CM者、有症状者,穿刺病理学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避免延误病情。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和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位列女性肿瘤第四位。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先进的设备及全面的体检,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疾病被发现。因甲状腺恶性肿瘤(乳头状癌占80%-85%)预后良好,治疗方式较多,手术、热消融治疗、临床观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临床上仍有部分病人会出现淋巴结或者远处转移,所以甲状腺结节不可忽视,管好每个结节,减少重疾发生。
费健 2024-05-08阅读量1237
病请描述: 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简称FNAB,是一种确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方法。 甲状腺细针穿刺有穿刺指证、禁忌证,在国家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有详细介绍。 首先介绍一下穿刺适应证。(1)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超声评估有恶性征象者,推荐穿刺;(2)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不推荐常规穿刺。但以下情况之一,考虑穿刺:①超声提示甲状腺结节恶性征象;②超声所见颈部淋巴结异常;③童年期有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辐射污染接触史;④甲状腺癌家族史或甲状腺癌综合征病史;⑤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阳性;⑥血清降钙素水平异常升高。 甲状腺穿刺的排除指征有:①甲状腺核素显像热结节;②纯囊性结节。 甲状腺穿刺的禁忌证有:①有出血倾向,出、凝血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减低;②穿刺途径可能损伤邻近重要器官;③长期服用抗凝药;④频繁咳嗽、吞咽等难以配合者;⑤拒绝穿刺;⑥穿刺部位感染,先处理感染,再择期穿刺。⑦女性月经期为相对禁忌证。 以上介绍了甲状腺可疑结节穿刺的指征、禁忌症等基本原则。至于到每一个具体病例,还是要分别对待。甲状腺细针穿刺,属于创伤较小的检查。但有的患者可能害怕疼痛,不愿穿刺。其实在穿刺时,医生会在局麻下穿刺。而有的医生,穿刺技术娴熟,不用麻药直接穿刺,据患者讲述,疼痛非常轻,完全可以接受。患者不愿穿刺的另一个顾虑是,害怕穿刺结果就是甲状腺癌,这种情况,需要和患者好好沟通,消除顾虑。当我们为患者安排甲状腺穿刺时,一定要了解,如果穿刺结果是甲状腺癌,患者能不能接受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根本不能接受甲状腺癌的现实,拒绝治疗,这种情况是否穿刺就要慎重考虑了。穿刺明确是甲状腺癌,患者又不愿意外科治疗,对于患者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于病情也不利。还有就是,患者有穿刺指征,近期要考试、或者马上面临就职或其它情况,是否穿刺,也需要和患者及家属商量,选择合适的时间择期穿刺。 结语:对甲状腺可疑结节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需要临床和超声科医生认真掌握穿刺的指征、禁忌证。要了解患者的顾虑,进行认真的交流。当患者顾虑重重或者穿刺时机还不成熟时,可以安排其它相关检查,而不是急于安排穿刺检查。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 北京霍普医院 甲状腺外科
王石林 2024-04-15阅读量1450
病请描述: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常见甲状腺疾病,常简称为“结甲肿”。是一种由缺碘、遗传及先天性缺陷引起的一种非炎症、非肿瘤性疾病。结节性甲状腺肿病情进展缓慢,自然演变过程的后期形成结节性甲状腺肿,或腺瘤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当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结节较小,没有并存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癌)或出现并发症时,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也不需要射频消融治疗。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需要手术治疗。包括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胸骨后甲状腺肿、同时并存其它疾病,如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巨大甲状腺肿出现急诊情况时,如结节破裂出血、压迫气管等,则可能要行急诊手术。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可能出现结节复发,个别出现皮下种植复发,甚至发生远处(如肺)转移。 以下分析手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几种情况。 1.甲状腺残余结节复发:这种情况常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由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是良性疾病,手术时会保留部分相对正常甲状腺,尤其是在甲状腺背侧甲状腺。保留部分甲状腺,对患者来说,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手术比较安全。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较高。但残留的甲状腺,哪怕是很薄的一小片甲状腺组织,在多年后,也会发生结节,这种结节绝大部分和初次手术切除的结节类似,还是结节性甲状腺肿。 术中注射器抽吸甲状腺结节内陈旧血性液体,结节变小,便于手术。 2.结节性甲状腺肿皮下种植复发:当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很大、压迫气管或坠入胸骨后时,切除甲状腺肿块并不那么容易。合并囊性变的结节,可以通过穿刺减压,吸出囊内积液或陈旧积血,使肿块缩小,手术操作变得容易,更加安全。当巨大甲状腺肿术中破裂后,或大量穿刺液进入手术创面,有可能甲状腺组织种植于甲状腺周围,甚至在皮下出现结节。皮下种植结节特点是,结节柔软,界限清晰。通过超声检查可以鉴别。有经验的外科医生,通过了解病史和查体触摸,基本可以确诊。进一步检查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结节穿刺,明确诊断,穿刺病理诊断是诊断的金标准。避免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的方法是:术中操作轻柔,避免甲状腺肿块破裂。穿刺时避免穿刺液流入手术野。另外,手术将结束时,注意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颈部放置引流,避免切口积液。 3.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肺转移。这种情况很罕见,实质上所谓结节性甲状腺肿,隐藏着滤泡型甲状腺癌。是临床上少见特殊病例。1例患者既往手术时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反复出现肺部转移癌。为了发现肺转移癌的原因,将原手术切除甲状腺标本反复切片行病理检查,切片达100多张,最终发现甲状腺滤泡组织合并血管浸润。由此确认,所谓结节性甲状腺肿肺转移,实则是甲状腺滤泡癌肺转移。经过医生的不懈努力,终于真相大白。遇到这种需要进一步切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术后行碘131治疗。 结语: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良性疾病,大部分不需要手术治疗。手术仅限于出现并发症或并存其它疾病的患者。需要合理掌握手术指征。结节性甲状腺肿可以出现甲状腺残余腺体的复发或手术部位的种植。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生肺转移罕见,实质上是甲状腺滤泡癌发生了肺转移,这种情况需要临床医生和病理科医生合作,多切片、仔细阅片,避免甲状腺滤泡癌的漏诊。
王石林 2024-04-09阅读量3016
病请描述: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对甲状腺肿瘤的分类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新增交界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恶性潜能未定(uncertainmalignantpotential,UMP)甲状腺肿瘤就是其中之一。包括:恶性潜能未定滤泡性肿瘤(folliculartumourofuncertainmalignantpotential,FT-UMP)、恶性潜能未定高分化肿瘤(welldifferentiatedtumourofuncertainmalignantpotential,WDT-UMP)。恶性潜能未定滤泡性肿瘤(FT-UMP)病理特征为:(1)有包膜;(2)分化良好的滤泡细胞;(3)可疑血管、包膜侵犯;(4)由普通滤泡细胞或嗜酸性细胞组成,无乳头状癌核型改变,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恶性潜能未定高分化肿瘤(WDT-UMP)病理特征为:(1)有包膜;(2)分化良好的滤泡细胞;(3)可疑血管、包膜侵犯;(4)可疑PTC样的核特点。由于术前相关影像学检查及术中肉眼检查无法判断有包膜的滤泡性肿瘤的良恶性。恶性潜能未定肿瘤在诊断上有一定的难度。鉴别诊断要点首先是需要连续深切或将包膜全部取材。(1)无包膜浸润即为甲状腺滤泡性腺瘤,(2)有明确包膜、脉管浸润即为滤泡癌,(3)有可疑包膜、脉管浸润且无乳头状癌核特征的为恶性潜能未定滤泡性肿瘤(FT-UMP),(4)有可疑包膜、脉管浸润且有疑似乳头状癌核特征的为恶性潜能未定高分化肿瘤(WDT-UMP)。由于甲状腺恶性潜能肿瘤的诊断,首先是要有对这类肿瘤的警惕性。当遇到一个甲状腺肿块,影像学类似甲状腺良性肿瘤,如常见的甲状腺腺瘤或腺瘤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要想到这类肿瘤的可能性。除大体标本判断外,冰冻切片对恶性潜能未定肿瘤诊断有一定价值,但部分病人并不能确诊。甚至术后常规病理也不能诊断,而需要结合免疫组化进一步诊断。对恶性潜能未定的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既不能完全按照良性肿瘤处理,也不能完全按甲状腺癌来处理。而且术后要注意随访、复查。本文作者近1年内连续手术治疗2例恶性潜能未定肿瘤,手术顺利。术后复查随访无肿瘤复发,效果良好。 图1:甲状腺恶性潜能未定肿瘤,可疑侵犯包膜(箭头所指) [参考文献]略
王石林 2024-03-20阅读量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