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宫颈癌又叫子宫颈癌,是原发于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因此也被称为“女性健康第一大杀手”、“粉红杀手”。据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有52.5万的新发病例和27.5万的死亡病例,中国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占全世界的1/5。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为50-55岁,但目前宫颈癌的发病逐渐有年轻化的趋势,好发年龄逐渐降低至40-50岁,而60-70岁又是一高峰年龄段,20岁以下少见。 目前认为,宫颈癌的发病因素与下列有关: ①HPV感染: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是与HPV感染相关,目前发现可以导致宫颈癌的是高危型HPV感染,像大家常听到的16、18型,其他的还有31、33、35、49等等。 ②性行为与分娩次数: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早年分娩、多产与子宫颈癌有关。与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性伴侣曾患子宫颈癌的高危男子性接触的妇女,也会增加子宫颈癌的风险。 ③其他:吸烟、经济情况低下、免疫功能受损、长期生殖道感染、长期口服避孕药等因素也会增加宫颈癌的风险。 随着宫颈癌科普知识的宣传,大家健康意识的提高,许多人都了解到HPV感染是患上宫颈癌的重要因素,大家也因此争抢着去接种HPV疫苗。由于HPV疫苗的供应量低,目前HPV疫苗已经到了一阵难求的地步,大家对HPV疫苗的作用也逐渐“神化”:许多人认为打了HPV疫苗就不会得宫颈癌了,甚至有的人出现了一些妇科症状,认为自己接种了HPV疫苗,就肯定没什么事情,也不去检查;许多人以前经常进行的宫颈癌筛查也不再做了,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毫无疑问,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其根本原因还是大家对HPV病毒和HPV疫苗了解不够充分。HPV的全称叫人乳头瘤病毒,其本质上是一种病毒,它尤其喜欢感染人的皮肤和黏膜,会使得人皮肤和黏膜的鳞状上皮细胞增生。HPV感染除了和宫颈癌相关外,它还会引起寻常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瘊子,和尖锐湿疣等疾病。目前HPV病毒已经分离出了130多种,不同的型别会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 ①皮肤低危型:包括HPV1、2、3、4、7等,其感染与寻常疣、扁平疣、跖疣等疾病相关; ②皮肤高危型:包括HPV5、8、14、17等,与外阴癌、阴茎癌等疾病相关; ③黏膜低危型:包括HPV6、11、13、32等,与感染生殖器、肛门有关; ④黏膜高危型:包括HPV16、18、30、31、33、35、53、59等,与宫颈癌相关; HPV的型别如此之多,而我们目前上市的HPV疫苗却只有三种:二价疫苗、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二价疫苗主要针对16、18型两种HPV,四价疫苗主要针对6、11、16、18型四种HPV,而九价疫苗主要针对6、11、16、18、31、33、45、52和58九种HPV。这九种HPV亚型几乎导致了将近95%的宫颈癌病例,但从这也可以看出,九价HPV疫苗并没有完全覆盖所有的黏膜高危型HPV,因此打了HPV疫苗只能说大大降低了感染HPV的风险,降低了宫颈癌的危险程度,而并不意味着再也不会得宫颈癌。 此外,需要明确的一点是,HPV疫苗属于预防性疫苗,并没有治疗效果,疫苗仅仅对未感染或既往感染但现在病毒已经清楚的人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如果在接种前就已经感染了HPV,那么在接种HPV疫苗后仍然有可能引起宫颈病变。HPV疫苗就跟大部分疫苗一样,虽然保护率能达到90%甚至95%以上,但也无法做到100%,因此接种了HPV疫苗仍然有可能感染HPV,也就当然有可能会引起宫颈癌。最后一点,前面提到过,宫颈癌的发病因素除了与HPV感染相关外,也与性行为、吸烟等因素相关,临床上也并不是所有的宫颈癌患者都存在HPV的感染。综上所述,打了HPV疫苗并不意味着再也不会得宫颈癌。 因此,在这里也推荐大家去接种HPV疫苗,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尽量减少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如尽量避免过早性生活、不洁性行为、多个性伴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加强身体锻炼等。对于接种了HPV疫苗的人群来说,也推荐定期进行宫颈癌的三步筛查,从而将宫颈癌的风险降到最低。我们也将在下篇文章中为大家详细介绍宫颈癌的筛查策略。
武欣 2022-06-23阅读量9966
病请描述:各位亲爱的病友及家属,首先,非常真心感谢您的信任!在特殊时期,目前,我们医院要求“专家门诊预约制”,换言之,需要提前预约门诊,才能进入院区。当然,也可以诊室找到我本人,给您加号(如果我能实实在在帮到您)。因此,很多病友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怎么预约门诊?预约不到怎么办?看好门诊,做了检查,还要跑门诊看结果么?如果等待住院手术,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手术,能跟医生快速有效地联系么?已经治疗过了,如果回老家复查或后续化疗,怎么能跟医生保持联系?请允许我一一为您解答:一.门诊预约目前门诊预约有以下三种主要方式:电话预约,网上预约,wechat预约。1.电话预约1)021-95169(周一至周五7:30-17:00)(免费)2)021-114或021-55309090(每天7:30-21:00)2.网上预约微医http://www.guahao.com/hospital/125358368239002000(免费,中间服务提供商)我的专家门诊链接:叶双医生预约挂号|在线问诊_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汇院区妇科肿瘤副主任医师-微医(挂号网)(guahao.com)3.wechat预约关注认证服务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fduscc),支付宝生活号 4.如果您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通过上述途径约到,如果您已经在医院里了,也可以到诊室来找我: 周三上午,浦东院区(康新公路4333号),门诊2楼,妇科诊区,诊室D103 周四上午,徐汇院区(东安路270号),门诊2楼,妇科诊区,220诊室 二.门诊就诊后 1.看好门诊,做了检查 如果看好门诊,经过判断只要做检查,我会给您留下网上联系方式(免费咨询),给您阅读和解释检查报告,这样就可以避免您在特殊时期多跑医院。如果有需要到医院再次就诊,或面对面沟通,那么我会在您就诊的时候,帮您预约下次我的专家门诊,您只要直接挂号即可。 2.看好门诊,等待手术 如果看好门诊,我们沟通好需要做手术,那么在门诊,我们会初步沟通好手术的相关问题(做什么手术,怎么做,手术有什么相关问题),您会拿到一张住院单,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耐心等待我们通知即可。在这期间,如果您有什么问题,需要联系我,有什么办法么?我会给您留下网上联系方式(免费咨询),随时保持联系。您有任何疑问能够随时找到我(当然,我有手术+门诊,也没办法秒回),这样能够或多或少帮助到您,使您在我院的就诊过程更加便利和省心。 3.治疗过的老病人,回老家复查或后续化疗 同前所述,您可以通过网上平台或我院互联网门诊,找到我,看到您的留言或电话通知,我都会第一时间回复。 最后,再次感谢您的信任!
叶双 2022-06-10阅读量8325
病请描述:每当我们提起妇科肿瘤,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宫颈癌。它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类型多样,鳞癌最为常见。 但近些年来,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普及,鳞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另一位“后起之秀”——宫颈腺癌发病率却逐年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宫颈鳞癌的“二妹”。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传说中的宫颈腺癌,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宫颈腺癌 宫颈腺癌,顾名思义,是宫颈癌家族的一名成员。 这里要纠正的是,我们常说的“宫颈癌”,大部分是指这一家族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宫颈鳞癌。而宫颈腺癌与前者区别在于,发生癌变的细胞来源不同。 ● 这位宫颈癌家族的“二妹”,更青睐于年轻女性,约30%发生年龄低于35岁。 ● 它不容易被早期发现,从而淋巴结转移、深间质侵犯、脉管转移等风险更大。 ● 此外,腺癌更是“油盐不进”对放、化疗不够敏感,普通治疗的效果不佳,导致患者的预后较差。 宫颈腺癌的发生,同样多与HPV持续性感染有关。 HPV也是我们熟悉的名词,它是一类病毒的总称,叫做人乳头瘤病毒。这种病毒分为许多型,有一些类型的致病力较强,称为高危型HPV病毒,如 16、18、31型等。 HPV18型和16型是引起宫颈原位腺癌和浸润性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 性生活开始早、多个性伴侣、多孕多产、其他性传播疾病史、肥胖、超重等因素,与宫颈腺癌的发生可能也有关系。 这位“后起之秀”,更是喜欢“闷声做大事”。它的临床症状隐匿,而且缺乏特异性。 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阴道的接触性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白带增多、阴道排液等。 部分患者则没有任何症状,甚至宫颈外观也没有异常,这可能因为病变存在于宫颈管内,或浸润癌较小。肉眼无法发现的病变,只能由宫颈脱落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发现,且检出率显著低于鳞癌。 因此,当出现HPV 16或18感染,或阴道排液、同房出血等可疑症状时,应寻找此方面经验丰富的妇科医生进行进一步的阴道镜检查。 相比于症状明显的宫颈鳞癌,宫颈腺癌在确诊时可能期别晚于鳞癌,更易发生深间质浸润、脉管浸润等。 详细的主诉病史、仔细的体格检查和专科检查,尤其是善于发现蛛丝马迹的高超阴道镜检查,对宫颈腺癌的筛查至关重要,以便提供早期诊断、个体治疗,改善宫颈腺癌患者的预后。 已经了解了宫颈腺癌后,我们再来看看它的治疗。 总体而言,它需要临床工作者们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的分期、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等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既往的各项研究显示,宫颈腺癌放化疗敏感性略差,属于“油盐不进”的类型。因此,只要患者能够耐受手术以及病灶可以切除的话,就应该尽可能争取手术机会。 即使一些肿瘤较大的早期患者,也可以考虑先给予新辅助化疗,再接受手术的方法。通过积极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消灭肿瘤细胞,争取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多的治愈机会。
武欣 2022-05-08阅读量9904
病请描述:准妈妈愁容满面:反复少量阴道流血,小肚子不疼也不胀,彩超、激素一切正常,吃了无数的保胎药,躺了无数天的床,可就是不见好。一家人每天担惊受怕,这可如何是好!宫颈门诊的医生为准妈妈做了妇科检查,发现元凶竟然是它!Q1、什么是宫颈息肉?宫颈息肉是宫颈管腺体和间质的局限性增生,多附着于颈管外口或颈管壁内,颜色通常呈红色、紫色或灰白色,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形状可能像手指、灯泡或细茎。2%-5%的育龄期女性患有宫颈息肉。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也可以表现为阴道反复淋漓出血、分泌物增多有异味、外阴瘙痒,个别息肉因性生活等刺激破损,导致阴道较多出血。Q2、孕前体检没问题,怎么就突然长了息肉?为适应胎儿生长发育及分娩需要,孕妇体内各系统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子宫变大、血运丰富、宫颈充血水肿等,且妊娠期母体免疫系统受抑制,促使宫颈管内原有或新生息肉在短期内快速增长、体积成倍变大,较大息肉甚至脱出阴道口。妊娠期还有一种特殊的息肉:贯穿整个宫颈管的蜕膜息肉,是由妊娠期子宫蜕膜增生、水肿并脱垂至宫颈口外,发生的高峰期是妊娠8~12周, 此后随着hCG水平的下降, 蜕膜息肉可能会逐渐消失。Q3、妊娠合并宫颈息肉有哪些危害?*反复出血,难以与先兆流产、胎盘问题等导致的出血相鉴别。*反复出血,可能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增加阴道炎甚至绒毛膜羊膜炎风险,诱发流产、早产、胎膜早破。Q4、不做妇科检查能发现宫颈息肉吗?*增加不必要的保胎措施,加重准妈妈的心理负担。 经腹彩超难以探及宫颈息肉,经阴道彩超也只能发现体积大的宫颈息肉。因此孕期单纯无痛性阴道流血进行妇科检查甚至是阴道镜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妊娠期的妇科扩阴检查对妊娠结局真的真的真的没有影响。即使巧合遭遇流产、胎膜早破等,真正原因也并非由于窥器对阴道的有限扩张引起的。并非所有的息肉都为良性增生性病变,约2%的息肉为肿瘤性病变,因此对于息肉的评估需建立在宫颈筛查的基础上,如有异常需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Q5、准妈妈遭遇宫颈息肉要手术吗?① 并非所有的妊娠期宫颈息肉都适合手术:妊娠期蜕膜息肉、根蒂位于宫颈管深部无法直视的息肉,手术增加潜在流产、早产的风险。② 并非所有的妊娠期宫颈息肉都需要手术:无症状/偶有极少量阴道出血者无需孕期处理,如白带常规提示异常,需局部用药控制阴道炎。记得产后处理哦!③ 有些情况不得不手术:*反复阴道流血/阴道镜检查怀疑恶性:孕12周后行息肉摘除术, 摘除的息肉需要送病理检查。*大量阴道流血、巨大或根蒂较粗的宫颈息肉:局部压迫止血后,采用线圈套扎法扼住息肉的咽喉~准妈妈若遇上宫颈息肉,正确对待妇科检查,专业科室寻求个性化评估和治疗,才能平平安安做妈妈~专家介绍邱丽华,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擅长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阴道上皮内病变、外阴病变及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治。现为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青年医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三角宫颈癌及女性下生殖道感染防控联盟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优生优育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阴道镜与宫颈病变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宫颈癌学组组长、浦东新区宫颈联盟主席、《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特邀编委。曾赴美国Providence College、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访问学习。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第一或通讯作者全文收录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副主译《女性下生殖道癌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参与《现代生殖免疫学》、《William产科学》等多部专著的编写和翻译;承担国家自然基金4项和省级部等其它科研项目8项。入选上海市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教委高峰-高原计划“研究型医师”等多项人才计划。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五完成人)、2009年上海医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0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二完成人)、2010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四完成人)、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17年上海医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邱丽华 2021-12-01阅读量9935
病请描述:CA125,我该拿你怎么办?“鼎鼎大名”的CA125,每位卵巢癌患者及家属可能都不陌生,包括妇科肿瘤医生在内,对它“又爱又恨”。爱:CA125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肿瘤标志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卵巢癌的诊断有帮助;2)对疾病的监测(是否复发进展)及治疗效果(化疗是否有效)有一定指导意义。恨:每位患者朋友在取化验单的时候,总像拿考卷看分数一样,心中忐忑不安,数值稍有波动变惴惴不安。CA125,我该拿你怎么办?? 1)CA125是什么? CA125是一种糖蛋白,来源于胚胎发育期体腔上皮,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不存在,因此最常见于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的血清中。但是,CA125升高,不意味着一定得了恶性卵巢肿瘤!以下情况,同样可以出现CA125升高:1)生理性(比如有些女性朋友在月经期,检查发现CA125,复测就正常);2)良性疾病(比如子宫肌瘤,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瘤等);3)感染性疾病(比如腹腔结核,满肚子腹水,也会导致CA125明显升高,甚至成千上万);4)其他恶性肿瘤,多种恶性肿瘤,都会导致CA125不同程度地升高。因此,如体检报告上CA125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恶性肿瘤,但是,到医院进一步就诊,并且动态观察,这是关键! 2)卵巢癌患者化疗过程中CA125的作用? 卵巢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复查CA125,尤其是对于原先升高明显的患者。动态监测该指标,可以评估化疗是否有效,决定后续治疗。 3)卵巢癌患者治疗后/随访中CA125? 在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CA125仍然重要,甚至有些情况下,CA125升高了,并且表现为动态升高(持续升高),但是各种检查(比如超声,CT,MRI)都发现不了病灶,可见CA125是个非常敏感的指标。 4)手把手教您如何自己检测CA125(绘制曲线,方便自己) 建议每位患者,自己记录下来每个指标,可以用手写,可以用软件,制作出一个曲线,这样可以明显看出治疗效果。一目了然!
叶双 2021-11-30阅读量9685
病请描述:很多女性发现外阴长了米粒大小的丘疹样赘生物,担心是尖锐湿疣,就赶来妇科就诊,医生查体后说“这是假性湿疣,不用治疗,回去吧”,难道湿疣还有真假之分?假性湿疣就不用治疗吗?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擦亮眼睛,辨别湿疣的“真假”女阴假性湿疣,又称绒毛状小阴唇,是一种良性的皮肤粘膜病变,常与尖锐湿疣(也就是真性湿疣)混淆。假性湿疣病变主要发生于两侧小阴唇内侧面,少数发生于阴道口、阴道前庭、尿道口及其周围。损害特征为1~2mm大小群集丘疹,如鱼子状,触之有颗粒样感;有些病变可呈线状或呈带状排列,有的病变也可呈绒毛状突起或息肉状或指状。病变表面光滑。颜色为正常皮肤黏膜色、淡白色、淡红色或褐棕色。大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少数可有轻度瘙痒。病因包括阴道炎慢性炎症刺激,同房时机械摩擦等,也有人是天生的生理变异。假性湿疣本身并不影响身体健康,无需特殊治疗,也无传染性,若合并阴道炎,可积极治疗炎症。假性湿疣 尖锐湿疣尖锐湿疣则是则是主要由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常见的是HPV6或11型感染。生殖器和肛周为好发部位,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后联合、前庭、阴蒂、宫颈和肛周。损害初期为细小淡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增多,单个或群集分布,湿润柔软,表面凹凸不平,呈乳头样、鸡冠状或菜花样突起。红色或污灰色。根部常有蒂,且易发生糜烂渗液,触之易出血。皮损裂缝间常有脓性分泌物郁积,致有恶臭,且可因搔抓而引起继发感染。尖锐湿疣要积极治疗,可通过局部涂抹药膏,或激光、光动力等物理治疗,同时性伴侣也需检查。总结此外,外阴长了“小疙瘩”也有可能是毛囊炎,外阴皮赘,外阴纤维瘤等,不一定是尖锐湿疣,需要至正规医院皮肤科或妇科就诊,千万不要听信偏方盲目用药而延误治疗。专家介绍邱丽华,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擅长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阴道上皮内病变、外阴病变及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治。现为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青年医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三角宫颈癌及女性下生殖道感染防控联盟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优生优育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阴道镜与宫颈病变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宫颈癌学组组长、浦东新区宫颈联盟主席、《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特邀编委。曾赴美国Providence College、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访问学习。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第一或通讯作者全文收录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副主译《女性下生殖道癌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参与《现代生殖免疫学》、《William产科学》等多部专著的编写和翻译;承担国家自然基金4项和省级部等其它科研项目8项。入选上海市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教委高峰-高原计划“研究型医师”等多项人才计划。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五完成人)、2009年上海医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0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二完成人)、2010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四完成人)、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17年上海医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邱丽华 2021-11-23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近年来,宫颈癌疫苗一直是不少女性朋友的关注热点。妇科医生,尤其妇科肿瘤医生,在平时会接到很多相关咨询。近日,新闻报道国内首个获批的宫颈癌疫苗正式上市。那么,对于宫颈癌疫苗,您是否有这样那样的疑问?您是否准备好了?首先,什么是宫颈癌疫苗?准确地说,应该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简称HPV)疫苗。宫颈癌是目前唯一找到“罪魁祸首”的恶性肿瘤;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是由HPV引起。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基础。正因为如此,大家习惯性将HPV疫苗称为宫颈癌疫苗;实际上,HPV疫苗,除了能预防宫颈癌,还能预防HPV病毒引起的其他疾病,包括外阴癌、阴道癌、肛门癌、口咽癌等多种癌症和生殖道湿疣类病变。宫颈癌疫苗为何重要?中国是世界上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占全球新发病例约25%-30%。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00年至2011年期间,我国宫颈癌发病率上升了1.5倍。以上海为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35岁以下的宫颈癌患者不到2%,而如今这一比例上升至30%,宫颈癌年轻化趋势明显——上海最年轻的宫颈癌患者仅16岁。不少朋友有这样的疑惑,是否感染了HPV,就意味着得癌?不完全如此。前文提及,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发生宫颈癌的重要基础。持续性感染,意指高危型HPV感染持续1年以上,引起女性下生殖道癌的风险明显增加,但最终发生宫颈癌的风险却不足1%。大多数妇女在感染HPV后的6-18个月内,可由自身免疫系统清除HPV。我们通常认为,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称为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平均为10年。在这个时间里,如果有妇科肿瘤医生的指导和处理,绝大部分人可以阻止癌症的发生。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目前尚无法确定感染HPV的具体时间。而值得指出的是,宫颈癌疫苗起预防作用,而非治疗。通俗的说,它只能起到预防HPV病毒感染和HPV相关疾病的作用,对于已有的HPV感染无能为力。 国外上市的宫颈癌疫苗有多种,该如何理解?HPV病毒是一个“大箩筐”,包含不同的类型,我们称之为“亚型”。为了区分每一个亚型,在HPV后面加入一个数字,就如H1N1的数字一样。目前,已发现的HPV有100多种亚型,其中三十多种可以致病。根据与女性下生殖道(外阴、阴道和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关系密切程度,HPV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主要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99.7%的宫颈癌患者中均检测出高危型HPV感染。低危型HPV主要引起湿疣类病变。目前已知至少14种高危亚型HPV,其中16、18亚型最为高危。现有的HPV疫苗,共有3种,分别是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有什么区别?所谓二价疫苗,就是该疫苗能覆盖2种亚型的HPV;同理推之,四价和九价疫苗,就是分别能覆盖4种和9种亚型的HPV。二价疫苗,针对HPV16和18(约70%的宫颈癌和这两种高危亚型有关);四价疫苗,针对HPV16、18、6和11(约90%的生殖器疣和后两者有关);九价疫苗,在四价基础上,额外覆盖HPV31、33、45、52和58(约19%的宫颈癌和这五种高危亚型相关)。不少“懂行”的朋友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翘首以盼、即将在国内全面上市的二价疫苗,已经在美国退市,是个“淘汰货”。实际上,在美国,除了二价疫苗,四价疫苗也已经暂停销售。要说原因,其实和美国疾控中心有关。从2016年4月起,美国疾控中心将2、4价HPV疫苗从采购名单中剔除,仅留有9价HPV疫苗。根据该政策,2016年底前,2价及4价HPV疫苗将不再供应美国市场。至于为何被“提出”,和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无关,除了前文提及九价疫苗覆盖面更广,还有处于卫生经济学方面的考虑。美国疾控中心网站于2015年就发布过文章,解释为何九价疫苗更胜一筹。如前所述,二价疫苗对和70%宫颈癌相关的高危HPV亚型有较好的预防保护作用,而四价和九价疫苗还能预防其他亚型病毒引起的肛门生殖器疣。同时,二价疫苗仅适用于女性朋友接种,而四价和九价同样使用于男性。什么时候适合接种HPV疫苗?在HPV疫苗已上市的100多个国家,多数在执行HPV疫苗免疫计划上有着相似的建议:主要针对9至14岁的女童。这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第一,HPV感染以性传播为主,从疫苗预防效果及卫生经济学角度讲,最佳接种人群为尚未发生性行为的年轻女孩。第二,接种HPV疫苗后,14岁以下的女孩产生的保护性抗体的效能,较14岁以上的女孩高一倍。因此,多数医生会建议11/12岁的时候接种HPV疫苗;当然9-26岁间任何时候都可接种。那对于已有性生活,抑或年龄超过该范围的女性朋友,接种该疫苗是否仍有意义?大多数的医生会给您这样的答复:仍有一定作用,但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当然,肯定的一点是,如果您有孕在身,肯定不建议您接种该疫苗。接种HPV疫苗,是否百分百安全?尽管宫颈癌疫苗已上市11年,但HPV疫苗的安全性仍是个问题。大部分人只出现轻微的副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红疹、肿胀、疼痛、淋巴结肿大或者发生过敏反应等,但也有接种HPV疫苗后导致孩子死亡的个案报道。因此,HPV疫苗的长期安全性问题,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待时间告诉我们答案。接种HPV疫苗,是否一劳永逸?很遗憾,并不是。原因有多方面。其一,如前文所属,70%的宫颈癌由HPV-16或HPV-18引起,但仍有约1/3的宫颈癌患者无法因接种HPV疫苗而得到保护。而且,HPV亚型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亚洲妇女中HPV-52和HPV-58感染比较常见,上海地区宫颈癌妇女最常见的HPV亚型为16、58、33、52、31、18。因此,即便所有妇女均接种HPV疫苗,即使HPV疫苗对16、18这两种高危亚型HPV的保护力达到100%,仍有相当一部分妇女因持续感染16和18亚型以外的高危型HPV,而可能罹患宫颈癌。况且,目前尚做不到对所有妇女接种HPV疫苗。其二,HPV疫苗是否完全起效?现今仍缺少评估HPV疫苗效果的可靠指标。HPV疫苗滴度水平和HPV感染的保护能力是否相关?只能说目前还没发现。其三,疫苗的预防保护作用能维持多久?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和医生都没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但现有临床试验研究提示疫苗作用约能持续8年以上;但更准确的时间,目前尚不得知。综上,接种了HPV疫苗,并非一劳永逸。需提醒各位女性朋友的是,接种疫苗后,仍需常规进行宫颈癌防癌筛查,包括宫颈细胞学和HPV检查,这一点至关重要。最后一个问题,男性需要接种HPV疫苗么?一方面,我们已经提到多次,HPV疫苗除了预防宫颈癌外,还和其他多种癌症相关,比如口咽癌、肛门癌、阴茎癌等。男性的生殖道疣也和HPV感染有关。因此男孩儿和年轻男性也可考虑接种HPV疫苗。目前适用于男孩儿和年轻男性的HPV疫苗包括四价和九价疫苗。另一方面,HPV的感染途径主要是性接触。在男女的亲密接触种,男性朋友可把HPV传染给女性,因此男性接种HPV疫苗对于女性保护也有一定意义。虽然HPV疫苗仍有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缺陷,但这毕竟是人类主动预防恶性肿瘤的首次尝试。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疫苗成本的有效控制,全世界大范围普遍接种、有效的覆盖所有高危型的HPV疫苗,必将会对宫颈癌的防治发挥积极影响。
叶双 2021-11-16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我的病情我知道” 给卵巢癌患者及家属的一封信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在和患者家属沟通和交代病情时,常常把卵巢癌的治疗比作一场马拉松:手术,化疗,肿瘤复发,再次治疗,可能手术,也可能继续化疗……随着手术和药物的进展,卵巢癌有望变成一种慢性病,可控可治。在这一过程中,您可能会想多看几个专家,征求不同的治疗意见。但是,有一个棘手的问题,病史很复杂,而专家门诊时间有限,如何整理自己的资料,将重点内容有效、有调理并快速地给医生看呢?以下是我梳理出来,供您参考的重点:1)初次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如果能提供手术纪录,再完美不过)。如果术前有新辅助化疗,也请提供资料。2)手术后病理:请提供手术病理报告。或者自行记录重点内容:组织学类型(卵巢癌是个“大箩筐”,其下还有不同的类型,包括高级别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内模样腺癌等);疾病分期(I-IV期)。3)基因检测结果:目前和治疗相关的基因检测就是BRCA基因,可以提供基因检测报告,也可以自己记录内容:BRCA1还是BRCA2,基因突变与否,如有突变,记录突变类型(不是所有的突变都有意义)。4)初次化疗:请记录以下内容:化疗药物、剂量和时间,末次化疗时间(非常重要)。如果可以,可以制作CA125曲线,每次化疗后的CA125变化,这样可以看出化疗反应,图片的效果一目了然。锦上添花,可记录每次化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比如血液学毒性(白细胞降得很厉害,血小板升不上来),再比如手麻脚麻厉害等等。有了这些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医生在给出复发化疗方案会仔细斟酌药物的副作用。5)复查情况:初次化疗后,复查主要就是定期监测CA125,和影像学检查。在这一过程中,CA125的动态变化很重要,可以制作曲线,如果有明显动态升高(向上升高趋势),那么就要高度警惕,该去医生门诊进一步咨询了。6)肿瘤复发:如果明确肿瘤复发了,请记录CA125数值,影像学检查提示的复发部位,当然可以计算下复发时间距离最后一次铂类药物化疗的时间(我们称之为无铂间期,非常重要)。完善这些资料后,医生一目了然,能快速有效地制定治疗方案。7)复发后治疗:可以按时间罗列出各种治疗方案。参照上面所述。在和患者及家属沟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主动性”在与日剧增。这里的主动性指的是,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对目前最新治疗进展的掌握,越来越多参与到全程治疗中。在门诊,也碰到不少病人,将自己的肿瘤治疗情况汇总成几张A4纸(excel图片记录CA125变化,word表格清楚罗列手术时间/病理结果/化疗过程等)。写这篇科普短文的目的,就在于和各位朋友分享。肿瘤的治疗,尤其卵巢癌,是个漫长的过程,患者的坚强,家人的支持,医生的付出,密切相关,互为正反馈,一起加油!
叶双 2021-09-23阅读量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