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胸部 > 食管梗阻 > 饮食

食管梗阻饮食

食管梗阻饮食相关内容 更多>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新的曙光--...

病请描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团队,开展的内镜下靶向介入治疗新技术----晚期食管癌内镜下缓释化疗粒子植入技术,可以明显缓解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改善患者饮食状况,增加进食量,大幅度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患者们的广泛好评!内镜下晚期食管癌缓释化疗粒子植入技术,是内镜专业的一种创新性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它是由内镜下微创介入治疗技术、高分子可降解材料合成技术以及抗癌药物缓控释制剂技术组成的一门多学科的治疗技术。是通过消化内镜对食管肿瘤进行微创治疗的一项新技术。下面给大家介绍这种内镜下微创介入治疗新技术:1.中晚期食管癌的传统治疗方法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食管癌早期多无特异症状,患者不易察觉,就诊时多为中晚期,起初是难以咽下固体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连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针对食管肿瘤的治疗,早中期食管癌以手术、放疗为主,晚期食管癌则以化疗为主。对于复发的、放化疗失败的患者以及无法接受以上任何治疗手段的患者,更多考虑姑息性改善吞咽困难症状,主要方法有:内镜扩张治疗(导丝、球囊扩张);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放置空肠营养管;胃造口术等治疗措施。但是此类治疗措施对于食管局部的复发肿瘤无任何积极性的治疗效果,仅为改善局部症状。 2.中晚期食管癌的内镜下化疗粒子植入,靶向介入治疗新技术         临床上常用肿瘤化疗药物:顺铂,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杀伤作用,是治疗食管癌主要的化疗药物之一。但全身化疗毒性反应相对较大,部分患者发生反应难以忍受,被迫使化疗中断。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内镜下化疗粒子(缓释顺铂)植入技术,是内镜微创肿瘤靶向介入治疗新技术,是积极主动性的局部抗肿瘤治疗手段。植入用缓释化疗药物,是由顺铂与医用高分子材料(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经物理加工制成,是顺铂固体缓释制剂的新剂型。         将缓释化疗粒子经由消化内镜植入阻塞管腔的食管肿瘤组织中,在食管肿瘤组织局部,产生大剂量的化疗药物浓度及较长的化疗作用时间,从而能大量杀灭食管局部部位的肿瘤细胞,有效缩小阻塞食管腔的肿块,明显改善食管梗阻症状。         晚期食管癌内镜下缓释化疗粒子植入,微创靶向介入治疗技术,安全、有效,病灶局部给药,局部药物浓度增高,结合药物局部缓慢释放,延长了药物作用时间,同时全身不良反应大大减小。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其生活质量,疗效可靠,充分体现了内镜微创介入治疗的优越性。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团队,在内镜下化疗粒子植入靶向介入治疗新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帮助越来越多的患者解除病痛之苦! 专家介绍 钟芸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擅长各类消化道疾病的内镜微创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钟芸诗 2021-08-19阅读量1.1万

名医专访|上海六院贾震易:经...

病请描述:专家简介:贾震易,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外科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腹部外科急重症、创伤诊治与营养干预、经皮胃造瘘手术、便秘、慢性腹泻、短肠、肠瘘、炎症性肠病、术后肠粘连等肠功能障碍疾病诊治与康复、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通路建立与精准营养治疗。1、什么是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进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然而在多种疾病状态下(例如肿瘤、吞咽障碍),很多人失去了经口逬食能力,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出现恶病质乃至全身衰竭。据不完全统计有1/3的恶性肿瘤患者不是死于肿瘤本身,而是死于无法进食。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往往需要通过管道给予患者营养。例如使用鼻胃管进行鼻饲喂养,但这类管道存在诸多缺点,不适合长期需要管道喂养的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痿术(PEG)的出现給长期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带来了福音,PEG是在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胃造瘘管,从而达到给予患者营养的目的,同时还能为胃肠梗阻的病人进行胃肠减压。PEG是一项微创技术,医生在胃镜帮助下在患者腹部打开一个25px左右的小孔并放入营养管道,通过这根管道可以为患者提供营养。患者置管后可以在家“自我喂食”并正常地参加各神社会活动。目前已成为欧美及日本等国不能经口进食但需要长期供给营养患者的首选方法。2、长期安置鼻饲管的缺点?对于早期病人传统上多采用鼻胃管进行鼻饲养,这种方式有安置简单、护理方便的优点。但是对于长期需要鼻饲的患者,这种方式就有诸多缺点了:(1)鼻胃管需要定期更换:由于长期受到胃液的侵蚀,营养管材质出现变形変硬,容易管腔堵褰,所以需要定期更换,通常半个月到一个月就要更換一次,对于那些需要回家的病人非常不方便;(2)患者耐受性差:鼻饲管从鼻腔插入通过口咽部最终到达胃部或空肠内,有意识的患者常因鼻饲管的存在而感到鼻咽部及食管的不适,甚至发生粘膜的糜烂、出血,另外随着t位的改変营养管还会在胃内移动而导致恶心和呕吐等症状。(3)吸入性肺炎:由于食物会顺着胃管反流至肺部而导致肺炎,吸入性肺炎是鼻饲病人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常会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4)营养摄入不足:营养管通常较细,患者冢属在护理时通常都不敢给患者充足的饮食,或者不敢较粘稠纤维较多的食物,长期下来会造成其营养不良;(5)影响美观:许多患者在后期康复期需要到户外,而胃管在鼻腔外段很长,影响患者形象、影响疾病恢复。3、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有哪些优点?相比传统鼻胃管,PEG不会引起鼻咽不适、糜栏、出血、狭窄等症状;可长期留置;相比外科开腹胃造瘘术,PEG对病人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操作简便快捷;术后便于护理、方便给养,且术后患者短期内营养状态即可得到明显改善;PEG明显降低了吸入性肺炎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PEG保持患者外表尊严和参加社会活动。4、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适合症和禁忌症?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无法经口进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但胃肠功能正常的患者。其适应症包括:(1)各种原因导致的进食困难者,如外伤、食管肿瘤;(2)口腔、颜面、咽、喉大手术,需要较长时间营养支持者;(3)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较长时间丧失吞咽功能,不能经口或鼻鼻饲营养;(4)全身性疾病导致严重营养不良,需要营养支持,但不能耐受手术造瘘者;(5)食管穿孔,食管-气管瘘或各种良、恶性肿瘤导致食管梗阻者;(6)长期输液,反复感染者;或严重胆外瘘,需将胆汁引回胃肠道者;总之、PEG适用于各类进食障碍,需长期管饲的患者,如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老年痴呆、鼻咽癌、头颈及面部肿瘤等等。PEG管还能为胃肠梗阻的病人进行胃肠引流减压。恶性肿瘤消化道梗阻时可以通过PEG引流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也要慎重考虑PEG手术:存在大量腹水、腹膜炎者;食管或者胃(部分)切除手术后,无法从上腹部穿刺到胃者;肠梗阻患者;胃轻瘫或胃流出道梗阻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严重门脉高压综合症患者等。5、经皮内镜胃造瘘术操作过程?PEG的操作并不复杂,在普通病房和局部麻醉下就可以完成,要求术者有一定的消化内镜基础.多数PEG采用“牵引法”或“拉出法”。术前必须明确患者是否需要PEG ,有没有禁忌证,还需要与家属充分沟通,手术前患者空腹6小时以上。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的操作过程大致为:(1)患者先取左侧卧位,常规胃镜检査一下,观察拟行穿刺造痿的胃壁侧粘膜有没有异常。(2)然后通过充分注气,使胃壁与腹壁紧紧贴合,暗视野下,在腹壁外观察可以看到内镜光源,以此确定穿刺部位。一般来说,穿刺部位在上腹部剑突下或偏左些,体内对应部位是胃体下部与胃窦交界处前臂。.(3)用记号笔在腹壁上标记穿刺部位,然后嘱患者平卧位,保持胃镜位置能直视穿刺处胃粘膜,并不间断向胃内注气。(4)无菌技术下,局部麻醉腹壁皮肤,横向切开皮肤约1厘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套管针由腹壁侧穿刺进入胃内,这时胃镜可以看到穿刺针进入,撤出针芯,沿套管由腹壁外向胃内送入导丝,胃镜圈套器拉住导丝从患者口腔引出。此时,导丝的两端分别位于腹壁外及口腔外。(5)口腔侧导丝绑定造瘘管,由腹壁侧导丝牵拉,将造瘘莒经过口腔、食管、胃牵引出来,仅留下造瘘管的蘑菇头在胃内并紧贴住胃壁.这时,PEG基本完成了,造瘘管的两端分别位于胃内和腹壁外,成功建立了一个由体外通向胃内的渠道!(6)最后.腹壁外固定造瘘管,记录造痿管留在体内的长度,手术结束。6、病人如何自我正确管饲?PEG管放置后即可进行间歇性喂养,PEG具有容易实施、耐受好、符合生理等优点。应选择新鲜、营养价值高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以患者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过冷、过热、过硬、过干的食物。管饲每次间隔2-4小时左右,管饲前后用温开水冲洗造瘘管,管饲用物要保持清洁干净。每次喂饲时都应当抬高床头,使患者处于半卧位或坐位,喂饲完毕后仍旧要保持这个姿势半小时到一小时,减少误吸的危险。毎次应注入适量的肠内营养物,喂饲量不能太大,管饲时喂流质的量应该严格按照胃排空的情况确定,以喂后2小时抽取胃内残液量少于100 ml为佳。通常情况下,每次喂250 ml左右。喂饲速度不能太快。一次喂饲量过大、速度过快或平卧喂饲均易导致胃食管返流。患者出院后,在家中可继续利用PEG进行持续肠内营养支持,维持正常营养状态。PEG可以发挥长期肠内营养的作用,如果PEG管出现磨损、破裂或梗阻时就应及时更换。7、PEG 术后可能有哪些并发症?PEG术后有10~16%患者至少发生一种并发症。轻微的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造瘘管滑脱移位、造瘘口旁渗漏、造瘘管堵塞、切口血肿等,其中伤口感染较为多见。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出血、误吸、腹膜炎、胃瘘等。通对预防感染、无菌操作、产格遵守操作规程、术后细心护理等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8、造瘘管日常护理和注意事项?(1)每天都要检查造口处是否充血、肿胀,造口管周围皮肤以碘酒、乙醇消毒,观察造瘘处的滲出情况,及时更换无菌敷料。(2)每日应使用长棉签清洁管腔的碎屑,每日清洁造瘘管周围皮肤2次。(3)进行经造瘘管饲养后要观察患者的胃排空情况。管饲每次间隔2-4小时左右,每次管饲后应当用洁净的温水冲洗造瘘管, 保证导管畅通,避免造瘘管内残留食物变质造成感染。(4)观察患者腹部体征,注意有否反肤感染或腹膜炎发生,观察有没有消化道出血,术后常规静脉注射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出血.9、如何拔除造瘘管?造瘘管可以根据病情留置一年以上,如需拔除,则至少等2周,在管窦道形成后,才能将管去除。若直接外拉胃造瘘管而将其拔除,可能使造瘘管部位创口增大,导致胃内容物外漏,还有引起穿孔的危险。拔除造瘘管正确方法为:于体外消毒胃造瘘管,然后将其向胃内轻推,于胃内用圈套器夹持胃造瘘管头部,再将胃造瘘管外端外拉后紧贴腹壁剪断造瘘管,最后于内镜下将已圈套住的造瘘管内端连同内镜一起退出患者体外。拔除胃造瘘管后,伤口可用凡士林纱布压迫,纱布用胶布固定即可。拔除胃造瘘管后第一天最好不进食,第二天才从少量清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度到正常饮食及逐渐增加进食的量,避免过早的过量进食影响了造瘘口的愈合。

贾震易 2021-04-07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