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藏在“懒洋洋”背后的健康隐患——费健主任的贴心科普指南 大家好,我是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的费健医生。从医30年来,我做过上万台手术,也通过线上平台解答了超10万人次的疑问。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沉默的杀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它看似温和,却能悄悄影响全身健康,尤其是女性朋友们更需警惕! 一、甲减:你的身体为何“电力不足”?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精密仪器,甲状腺就是负责“发电”的核心部件。甲减即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全身代谢“降速”。 常见症状自查清单(快看看你中了几条?): 总觉得累,睡不醒,记忆力像“断片” 怕冷,夏天也要盖厚被子 体重莫名增加,减肥像“登天” 皮肤干燥、脱发,甚至眉毛变稀疏 便秘、月经紊乱、怀孕困难 ⚠️ 高危人群注意: 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 做过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治疗 长期服用含锂、胺碘酮等药物 孕期或计划怀孕的女性 二、诊断甲减:抽一管血就能“破案” 许多患者问我:“费主任,我该做什么检查?”其实关键就两步: 抽血查甲功:重点看TSH(促甲状腺激素)和FT4(游离甲状腺素)。 TSH升高+FT4降低=原发性甲减(最常见) TSH正常/降低+FT4降低=中枢性甲减(需排查脑垂体问题) 病因探究:如抗体检测发现TPOAb(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如桥本氏病),另外还要询问家族史和手术史等。 💡 小贴士: 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无需空腹 孕期TSH参考值更低,需用“妊娠专用标准” 三、左甲状腺素:甲减患者的“生命燃料” 治疗甲减的核心是补充甲状腺激素,左甲状腺素是首选药物。但如何吃对药?记住这10个细节: ⚠️ 警告: 擅自停药可能导致黏液性水肿昏迷(死亡率高达20%!) 过量服用会引发心慌、手抖等“药物性甲亢” 四、特殊人群:孕妇、老人用药需谨慎 1. 孕期甲减: 危害:增加流产、早产风险,影响胎儿智商! 治疗:孕前TSH需<2.5mIU/L,发现怀孕立即复查并调整药量。 安心提示:左甲状腺素与人体自身激素相同,孕期哺乳期均可安全使用。 2. 老年甲减: 用药原则:起始剂量从12.5μg开始,缓慢加量,警惕心绞痛等副作用。 监测重点:每4~6周查TSH,避免过度治疗导致骨质疏松。 五、生活管理:这些小习惯让疗效翻倍 饮食:适量补碘(如加碘盐),但避免海带、紫菜过量(反而抑制甲状腺功能)。 运动:选择瑜伽、散步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消耗。 情绪:甲减易导致抑郁,多晒太阳、培养兴趣爱好有助于调节心情。 费主任的心里话 甲减就像一辆逐渐熄火的车,及时“加油”才能重新上路。作为医生,我最痛心的是看到患者因擅自停药或听信偏方而病情加重。请记住: 确诊甲减后,90%患者需终身服药,但规范治疗不影响寿命! 每3~6个月复查甲功,动态调整药量。 遇到药物品牌更换、剂量困惑,务必咨询医生,勿自行决定。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愿每位读者都能做自己的“甲状腺守护者”。如有疑问,欢迎到我的线上诊室咨询——科学治病,我们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 《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 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治疗共识 上海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甲状腺MDT中心临床数据 (本文作者:费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费健 2025-04-15阅读量93
病请描述:瑞金医院专家揭秘:查出甲状腺抗体高别慌!3招教你科学自救 文 | 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年,全网粉丝超100万) 一、开篇:你的甲状腺还好吗? 最近门诊遇到不少朋友忧心忡忡:“费医生,我体检发现甲状腺抗体高,是不是得了桥本?”这让我意识到,许多人对这种“沉默的甲状腺杀手”仍一知半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桥本氏甲状腺炎——一种专爱“盯上”中青年女性的自身免疫病。 作为外科医生,我既做传统手术也做微创消融,但更想告诉大家:预防和管理,比治疗更重要! 二、认识桥本氏甲状腺炎:不只是发炎这么简单 1. 疾病本质桥本氏甲状腺炎(HT)是自身免疫系统“敌我不分”,攻击甲状腺导致的慢性炎症。简单说,你的免疫系统把甲状腺当成了“敌人”,引发持续破坏。 2. 高发人群 👩⚕️ 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5-10倍,尤其30-50岁女性 🧬 有家族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 碘摄入过量或不足可能推波助澜 3. 症状“迷惑性”强初期可能毫无症状,但随着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出现: 疲劳乏力,睡不醒的“树懒模式” 体重莫名增加,喝凉水都长胖 皮肤干燥、脱发、怕冷 脖子肿大(甲状腺肿) 三、诊断:别让抗体成了“心结” 很多朋友看到甲状腺抗体(TPOAb、TgAb)升高就慌了。其实,抗体高≠立刻需要治疗!关键要看两点: 甲状腺功能:TSH、FT3、FT4是否异常 超声检查:甲状腺是否肿大、出现低回声或结节 划重点: 仅抗体高且功能正常?定期复查即可! 合并甲减(TSH升高)?需补充甲状腺激素(如左旋甲状腺素) 四、治疗争议:手术?限碘?营养干预? 💊 传统治疗:以“维稳”为主 药物:左旋甲状腺素是甲减患者的“终身伴侣” 手术:仅推荐给甲状腺肿大压迫气管、疑似恶变或合并甲状腺癌的患者 🥗 饮食干预:新研究带来新希望 近年多项研究(如2023年《营养素》杂志)发现,调整饮食可能改善抗体水平: ✅ 无麸质+无乳制品饮食:对部分人效果显著 ✅ 补充维生素D:尤其适合日照不足的上班族 ❌ 慎选高碘食物:海带、紫菜等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小贴士:日本有案例通过有机碘补充缩小结节,但盲目补碘可能适得其反!建议先检测尿碘水平。 🔪 手术并非“一劳永逸” 费医生30年的临床经验:桥本患者发现结节≠马上开刀!部分结节可通过微创消融处理,创伤小、恢复快。 五、日常防护:给甲状腺的“温柔呵护” 饮食:均衡摄入硒、锌、维生素D(如坚果、深海鱼) 减压:长期压力会加重免疫紊乱,试试瑜伽或正念冥想 避雷:减少高糖、油炸食品和含乳化剂的加工食品(奶茶爱好者要警惕!) 六、费医生的暖心建议 桥本氏甲状腺炎虽无法根治,但完全可控!记住三个关键词: 定期复查:每6-12个月检查甲状腺功能和超声 对症治疗:甲减就补激素,别乱吃保健品 心态平和:避免焦虑,免疫系统最怕“情绪炸弹” 推荐理由:本文结合最新研究与中国临床数据,帮你避开治疗误区,用科学方法守护“颈部蝴蝶”。如果你身边有疲劳、怕冷、脖子肿的朋友,请转发给TA——健康知识,是最好的关心! 参考文献: Weiping Teng, 等.《中国碘摄入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2006 《营养素》杂志. 营养干预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影响, 2023
费健 2025-04-03阅读量353
病请描述:桥本甲状腺炎:从“不治之症”到科学管理,你需要知道的关键点 作者:费健 主任医师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 大家好,我是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的医生。从医30多年,我既拿手术刀做甲状腺手术,也做微创消融治疗,同时坚持在线上做科普,全网粉丝超过100万。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种“偏爱”女性的疾病——**桥本甲状腺炎**。 --- ### **一、什么是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你的免疫系统“认错人”,把甲状腺当成了敌人攻击,导致甲状腺逐渐受损,功能减退。 - **“重女轻男”**: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10倍以上,尤其是30-50岁的女性。 - **症状隐蔽**:早期可能只是脖子变粗、喉咙不适,后期可能疲劳、怕冷、脱发、皮肤干燥,甚至情绪低落。 - **进展缓慢**:有些患者甲功长期正常,但部分人会逐渐发展为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 --- ### **二、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主要和两大因素有关: 1. **遗传基因**:有家族史的人风险更高。 2. **环境诱因**: - 长期压力大、情绪焦虑; - 碘摄入过量(比如狂吃海带、紫菜); - 肠道菌群失衡(比如滥用抗生素、饮食不健康)。 --- ### **三、如何诊断?记住这3项检查!** 如果怀疑桥本甲状腺炎,医生通常会开以下检查: 1. **抗体检测**: - **TPO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高达95%,是核心指标。 - **Tg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约50%患者会升高。 2. **甲状腺超声**:典型表现是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回声不均,像“网格状”。 3. **甲功检查**:监测TSH、FT3、FT4,判断是否出现甲减。 --- ### **四、能治愈吗?会癌变吗?答案在这里!** **1. 能治愈吗?** 目前无法根治,但完全可控! - **甲功正常期**:定期复查,无需用药。 - **甲减阶段**:每天补充左旋甲状腺素(如优甲乐),将激素水平调到正常,就能像健康人一样生活。 **2. 会癌变吗?** 别慌!虽然约30%的甲状腺癌患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但**没有证据证明桥本直接导致癌变**。定期复查超声,早发现早处理即可。 --- ### **五、日常管理:抗炎饮食+肠道健康是关键!** 桥本甲状腺炎与体内慢性炎症密切相关,而**肠道是炎症的“主战场”**。以下是科学建议: #### **【抗炎饮食清单】** ✅ **多吃这些**: -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燕麦、糙米、绿叶蔬菜; - 抗炎蔬果:蓝莓、西兰花、深海鱼(富含Omega-3); - 健康脂肪:橄榄油、牛油果、坚果。 🚫 **少吃这些**: - 高碘食物:海带、紫菜、虾皮; - 促炎食物:精制糖、油炸食品、反式脂肪; - 易致甲状腺肿的蔬菜:卷心菜、白菜(煮熟可减少影响)。 #### **【肠道健康小贴士】** - 补充益生菌:酸奶、泡菜、益生菌制剂; - 避免滥用抗生素; - 适度补充硒和维生素D(需检测后遵医嘱)。 --- ### **六、给桥本患者的暖心建议** 1. **别被抗体数值吓到**:抗体高不代表病情严重,重点看甲功! 2. **定期复查**:每6-12个月查甲功和超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放松心情**:压力是免疫系统的“隐形杀手”,瑜伽、冥想、散步都能帮你减压。 --- ### **作者介绍 & 推荐理由** 我是费健,一名既拿手术刀又拿“麦克风”的医生。线上科普让我更贴近患者的需求,也让我看到太多人因缺乏知识而焦虑。写这篇文章,是想告诉大家:**桥本甲状腺炎不可怕,科学管理就能与它和平共处**。如果你或家人有类似困扰,欢迎关注我的科普内容,我们一起守护甲状腺健康! **推荐理由**:本文内容综合了最新医学指南、临床研究及患者常见疑问,用最易懂的语言传递关键知识。健康路上,你从不孤单!
费健 2025-03-20阅读量523
病请描述:在多数人的印象中,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当出现皮肤瘙痒时,误以为是皮肤病,其实不然,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的困扰,可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性。 全身性的皮肤瘙痒多见于老年糖友,最初由一处开始,逐渐蔓延到全身;局部性的皮肤瘙痒,常见于外阴和肛门等部位,其次是腰背部及下肢。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红斑、丘疹、皮肤干燥、脱屑、血痂和皮肤皲裂,越痒越抓,越抓越痒。 什么原因呢? 首先,长期高血糖会改变皮肤的营养状况,导致皮肤脱水、缺血、缺氧,皮脂腺、汗腺分泌明显异常,皮肤因过度干燥而瘙痒。 其次,糖尿病病人的免疫力低下,皮肤容易被各种病菌感染而引起瘙痒; 第三,高血糖对皮肤神经末梢的刺激作用,导致皮肤对外界刺激敏感,冷热变化、衣物摩擦、嗜食辛辣及饮酒等均可诱发皮肤瘙痒。不少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后由于瘙痒难忍,不由得全身抓挠,却越抓越痒。 而一旦抓破皮肤,由于高血糖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各种皮肤感染,特别是足部的皮肤感染,容易发展成严重的饿糖尿病足。 那要怎么预防呢? 比如要控制好血糖,避免较大的波动,要保持皮肤的清洁,选用合适的衣物,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在饮食方面,也尽可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多喝水,清淡饮食,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就能轻松应对皮肤瘙痒的问题。
商丘五院乔家治 2025-02-08阅读量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