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一、发病率 儿童:发病率较低,国内有学者报道为0.30%~1.16%。 成人:发病率相对较高,成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约为10%。 二、发病年龄 儿童:不同年龄发病数字差异较大,婴儿罕见,通常4~5岁以后发病,8~10岁后更为多见。 成人: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 三、病因 儿童:成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肥胖、高脂蛋白饮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约占胆囊结石患儿的8%-13%;此外,长期静脉营养的应用、慢性溶血性疾病、头孢曲松钠或利尿剂等药物大量使用、回肠病变或肠切除手术史、性别遗传等因素也有关。 成人:多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肥胖、妊娠、遗传等因素有关,如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缺乏运动等。 四、临床表现 儿童:临床表现不典型。婴儿主要表现为黄疸,腹痛不明显;幼儿对腹痛叙述模糊,腹痛部位说不清楚;较大儿童症状取决于结石部位、大小、有无胆道梗阻及炎症等,疼痛多在右上腹或剑下上腹部,反复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与成人相类似。较小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者典型绞痛少见,但可扪及肿大胆囊,出现胆囊积脓或化脓性胆管炎者发生高热、黄疸较成人为多。 成人:症状相对典型,常见的有右上腹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发作,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当结石引起胆道梗阻时,可出现黄疸。 五、诊断 儿童:由于症状不典型,且患儿及家长往往不能提供详细的病史,临床上很多时候会造成医生的不够重视、误诊率较高,部分患儿在出现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时才最终确诊。 成人:症状较为明显,且成人能够较好地描述自身症状,配合医生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诊断相对较为容易。 六、治疗 儿童:不能简单地和治疗成人结石一样选择一切了之。对于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的胆囊结石,可观察和随诊;而对于有症状和(或)并发症的胆囊结石,手术适应症相对严格,如结石数量多及结石直径≥2~3cm、胆囊壁钙化或瓷化性胆囊、伴有胆囊息肉≥1cm、胆囊壁增厚(>3mm)即伴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10年以上或年龄60岁以上等情况才考虑手术。此外,儿童胆囊结石的复发率略高,与成人2.4%~2.8%的复发率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治疗时还需考虑复发风险。 成人:对于有症状和(或)并发症的胆囊结石,首选胆囊切除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已是常规手术。
赵刚 2025-02-10阅读量912
病请描述: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个既常见又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胆囊炎。胆囊炎,这个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的词汇,实际上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那么,胆囊炎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别急,接下来,就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胆囊炎的世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一、胆囊炎:消化系统的“隐形杀手” 胆囊炎,简而言之,就是胆囊发生的炎症。胆囊,这个位于肝脏下方的小器官,虽然体积不大,却在我们体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储存和浓缩胆汁,当食物进入小肠时,胆囊就会收缩,将胆汁排入肠道,帮助消化脂肪。然而,一旦胆囊受到感染或刺激,就可能引发炎症,即胆囊炎。 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根据起病缓急可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发病突然,症状剧烈,而慢性胆囊炎则起病缓慢,症状相对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胆囊炎,都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二、病因探究:谁容易中招? 胆囊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是胆结石在胆管内梗阻或嵌顿,造成胆汁淤积,受压部位黏膜受损,进而引发细菌感染。此外,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饮食不规律、不爱吃早饭、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胆囊炎的重要诱因。 值得注意的是,胆囊炎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同样可能中招。尤其是那些喜欢熬夜、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群,更是胆囊炎的高发人群。因此,无论年龄大小,我们都应该重视胆囊炎的预防和治疗。 三、症状识别:你的胆囊在呼救! 胆囊炎的症状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还是腹痛。患者通常会感到右上腹持续疼痛,深呼吸时疼痛加重,疼痛还可能向右肩或右背部传播。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体温升高(多在38~39℃之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和眼白变黄的情况,这是胆汁淤积导致的黄疸症状。 如果你出现了上述症状,尤其是腹痛和黄疸,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因为胆囊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胆囊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四、治疗与护理:双管齐下,守护健康 胆囊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医生会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解痉止痛、口服利胆药物等保守治疗措施。待病情稳定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包括胆囊切除术和胆囊造口术等,旨在彻底消除病灶,防止复发。 除了积极治疗外,胆囊炎患者的日常护理也至关重要。患者应该按时吃饭,少食多餐,重视早餐,拒绝暴饮暴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吃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有助于降低胆囊炎的发生风险。 此外,患者还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熬夜和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中医认为肝的排毒时间为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胆的排毒时间为凌晨1点到3点,因此患者应尽量在这个时间段内保持睡眠状态,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五、预防胜于治疗:远离胆囊炎的秘诀 预防胆囊炎的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首先,要规律饮食,按时吃饭,尤其是早餐不能忽视。早餐可以帮助胆囊收缩,排出胆汁,减少胆汁淤积的风险。其次,要合理膳食,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多吃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等。少吃油炸、油煎等高脂肪食物以及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 此外,还要保持适量的运动。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有助于胆汁的排泄和胆囊的收缩。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要适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对于已经患有胆囊炎的患者来说,在选择运动项目时要更加谨慎,避免加重胆囊的负担。 最后,要定期体检和筛查。对于有胆结石家族史、肥胖、脂肪肝等高危人群来说,定期体检和筛查尤为重要。通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及时发现胆囊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结语:守护胆囊,守护健康 胆囊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它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患病风险并促进康复。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吧!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保持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心态,让胆囊炎远离我们的生活!愿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每一天!
宋晓科 2025-02-07阅读量1057
病请描述:胆道感染和肝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它们在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 病因不同: 胆道感染通常是由胆道梗阻、胆汁淤积引起的感染,常见的原因包括胆道结石、胆管良性狭窄、胆道恶性肿瘤等。 肝炎则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如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等)、饮酒过度、自身免疫因素等引起的肝脏炎症。 症状不同: 胆道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右上腹痛、发热、寒战、黄疸等。 肝炎的症状则包括乏力、食欲不振、厌食油腻、消化不良,部分严重患者可以出现眼睛黄、尿黄、身体黄等黄疸症状。 诊断不同: 胆道感染的诊断除了依据症状外,还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来确定胆道是否有梗阻或扩张。 肝炎的诊断则依赖于血液检测肝功能指标(如ALT、AST、胆红素等)以及病毒学检测来确定病因。 治疗不同: 胆道感染的治疗可能需要手术来解除胆道梗阻,以及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肝炎的治疗则侧重于抗病毒治疗、休息和饮食调节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和恢复肝脏功能。 总的来说,胆道感染主要影响胆道系统,而肝炎主要影响肝脏。两者虽然在某些症状上有相似之处,但在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上有明显的区别。
赵刚 2025-01-23阅读量1261
病请描述:我右上腹痛,会是胆囊息肉引起的吗? 一般不会。 绝大部分的胆囊息肉没有症状,也不会引起腹痛。所以,如果有反复发作的腹痛,需要另外找病因,不能误以为胆囊息肉而延误就诊。 当然,也有极小部分的特别情况,比如胆囊息肉同时合并胆囊结石,可能会因结石引发胆囊炎症状;或者息肉生长在胆囊颈部,导致胆囊管梗阻,也会引发腹痛症状。 所以,如果患有胆囊息肉,同时又有腹痛症状,需要仔细检查辨明病因,合理治疗。
姜皓 2024-09-09阅读量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