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女性小腹疼痛 > 病因

女性小腹疼痛病因

女性小腹疼痛病因相关内容 更多>

引起年轻女性排尿困难的最常见...

病请描述:什么是Fowler’s综合征? Fowler’s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在1985年被首次描述,是引起年轻女性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的最常见原因。正常女性在排尿时,尿道括约肌首先放松,随后膀胱收缩,协调地完成整个排尿过程。但是Fowler’s综合征患者在排尿时,尿道括约肌却无法放松,导致无法正常排尿,然而这些患者却并没有相关神经系统的异常。值得一提的是,多达50%的Fowler’s综合征患者合并有多囊卵巢综合症。 Fowler’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0-30岁的年轻女性是Fowler’s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典型的Fowler’s综合征患者的膀胱充盈后没有正常的尿急感觉,取而代之的是小腹疼痛或不适感。患者每天排尿次数不多,每次的排尿量较大,但排尿却很费力,尿流是间断不连续的,严重时甚至无法排尿,引起尿潴留。Fowler’s综合征可能是原发的,也可在妇科或泌尿外科手术后发生,或者是产后出现的。 通常,Fowler’s综合征患者是因为急性尿潴留伴小腹疼痛前往医院就诊的。插入尿管后,往往可以引流出1000毫升以上的尿液,同时患者的小腹不适也会明显好转。Fowler’s综合征也可发生于手术当天的晚上,表现为无法排尿伴小腹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Fowler’s综合征患者并没有典型的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症状,患者可能是因为反复的下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道烧灼样痛,或者是肾盂肾炎所引起的腰背痛来院就诊的。这些患者很容易漏诊,需要引起重视。 如何诊断Fowler’s综合征? 对于以排尿困难或者尿潴留来就诊的年轻女性,需要高度怀疑Fowler’s综合征的可能,可以通过B超和尿流动力学检查来明确。B超的残余尿检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查手段,Fowler’s综合征患者排尿后可发现有较多的残余尿。经阴道超声测量括约肌体积可发现Fowler’s综合征患者括约肌体积异常增大,但这项检查只在少数医院开展。尿流动力学检查是诊断Fowler’s综合征患者必不可少的检查。Fowler’s综合征患者的尿流率通常较低,并且为间断排尿;压力-流率曲线发现患者的膀胱容量较大,逼尿肌收缩力可能会降低;尿道压测试可发现患者的尿道压升高;肌电图检查是诊断Fowler’s综合征的金标准,患者的肌电图在排尿时异常增强。 在诊断Fowler’s综合征的同时,还需要排除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尿道狭窄,膀胱颈挛缩等可引起女性排尿困难的其他疾病。 Fowler’s综合征如何治疗? Fowler’s综合征治疗的目的是促进膀胱排空,同时预防因Fowler’s综合征导致的尿路感染,肾积水等并发症。 有些Fowler’s综合征患者的排尿困难会自行好转,特别是产后出现排尿困难的患者。无法自愈的患者,我们需要评估患者的膀胱排空情况。对于那些膀胱残余尿较少的患者,可以不进行任何治疗,定期复查泌尿系和残余尿B超即可。 对于那些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间歇清洁自我导尿,或者骶神经调控治疗。间歇清洁自我导尿可以很好的排空膀胱,并且治疗的价格相对较低,但在插入尿管时患者会有不适感,同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也会上升。骶神经调控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通过刺激骶神经,帮助膀胱和尿道括约肌协同完成排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Fowler’s综合征的手段。骶神经调控分为两期进行。第一期置入电极,并且测试治疗效果,如果疗效满意,可以考虑进行二期的刺激器置入。骶神经调控治疗的有效率大约在70-80%,但骶神经调控治疗的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其的普及。 如果患者无法间歇清洁自我导尿,而骶神经调控治疗的效果又不佳,可以考虑长期留置导尿,或者膀胱造瘘。但是这两种方法的缺点也很明显,患者需定期更换尿管或造瘘管,且留置导尿或膀胱造瘘会引起患者较强的不适感,也会导致尿路感染的反复发生。 如果以上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或者患者无法耐受,可以考虑做尿流改道手术。但该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因此现在开展的越来越少。 总结: Fowler’s综合征是引起年轻女性排尿困难的最常见原因,但在人群中,甚至泌尿外科医生中对此病都知之甚少,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徐丁 2019-10-22阅读量1.2万

3个缓解痛经的方法,你要么?

病请描述: 你如果问妹子们:姨妈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相信妹子们,凑在一起可以聊上三天三夜。大姨妈就是这样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存在。 痛经是什么? 痛经(dysmenorrhea),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 看看你是哪种痛经?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是指女性的生殖器官没有病变,但不当饮食、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先天状况等因素为主要诱发原因。 而继发性痛经往往由于妇科病(比如盆腔炎症等)因素导致,这种痛经需要进一步检查诊断,积极治疗,否则会越来越严重。 由于每个人体质的不同引起痛经症状轻重有差别,病因也都不尽相同,无论是以上2种原因的哪一种,均需要做检查诊断,特别是继发性痛经,影响到生殖器官的病变,更加需要注重和关注。 缓解痛经的三个办法 针对不同原因的引起的痛经,缓解办法有相同和异同点:对于继发性的痛经,诊断是首要,根据不同病因在经前、经后进行治疗(一般为药物治疗),经期不做治疗。而原发性痛经的缓解还是依赖平时的保健、饮食的平衡等。 当经前或经期痛到难以承受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保暖 在经期需要格外注重腹部、腿部、足部的保暖,常见是用热水袋敷在腹部或者贴上暖宝宝,也可通过喝热水等方法加热身体,能扩张血管、加快血流,进而减轻疼痛。 2.按摩 可以通过按摩小腹产生热量缓解痛感。在中医推拿里有“三阴交”和“太冲”两个穴位,有利于活血行气,“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的位置。而“太冲”则位于足部的背侧,大拇指与第二个脚趾的中间。出现痛经或小腹疼痛时,按摩此两穴可有助缓解症状。 3.适度运动 痛经时的适度运动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来有助于气血运行,二来对转移疼痛注意力有帮助。 *本文原作者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妇科 陈金虹 副主任医师,由微医整理编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

健康资讯 2016-07-05阅读量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