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不少患者拍完颈椎片子后,发现报告上写着“颈椎间盘突出、脊髓水肿”等等,这是什么意思呢?到底严重不严重?该怎么治疗呢?下面就听听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怎么说吧。 颈椎病导致脊髓受压、脊髓水肿是怎么回事? 其实,脊髓水肿最多见的还是脊髓的回流出问题或者血管出问题,局部的“水”增多后导致水肿,最常见的还是脊髓损伤。而这类颈椎病患者常常是因为颈椎间盘突出了,压迫到后方颈椎管里的脊髓,导致脊髓局部血供变差,脊髓损伤了,造成了这样的脊髓水肿。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情况都会导致脊髓水肿,比如一些颈椎手术会对脊髓造成一定的牵拉,也会造成脊髓水肿;还有外伤合并骨折,在骨折移动的情况下会对脊髓造成挤压,这时候也会有脊髓水肿;如果颈椎管或胸椎管长肿瘤,也会压迫到脊髓,造成脊髓水肿。 脊髓水肿很严重吗? 脊髓水肿其实跟我们平时胳膊受伤的水肿是类似的,比如说胳膊挨了一棍或者摔伤了,然后胳膊就会肿起来,我们的脊髓也是这样。如果脊髓水肿一直不处理,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就会造成脊髓功能的丧失,直接后果就是截瘫。所以,出现脊髓水肿还是需要重视起来。 脊髓水肿该如何治疗呢? 首先需要找到造成脊髓水肿的真正原因,然后针对根本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是颈椎间盘突出、椎管肿瘤、椎管狭窄等导致脊髓水肿的情况,就需要考虑外科处理了,比如因为椎管狭窄就需要做椎管减压的手术,让椎管扩容,才能让脊髓受压解除,消除水肿。 还有,脊髓水肿可以用脱水的药物,使水肿尽快消失,或者用一些激素使脊髓水肿期平稳度过。 最后,如果您查出来脊髓水肿,不要自己治疗,还是应该尽快到正规医院让医生根据你的具体病因制定治疗方案。
王作伟 2025-02-10阅读量900
病请描述: 编辑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让尿路结石的治疗从传统的“开刀”转向了更加“温和”的微创方式,比如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等。然而,虽然这些技术在碎石方面效果显著,但也伴随着一项不容忽视的隐患——术后感染,尤其是可能引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为什么碎石手术后会有感染风险? 编辑泌尿系统感染在碎石术的围手术期非常常见。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随着结石被移除,阻塞解除,感染症状也会好转。但仍有少数患者的感染加重,甚至会发展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或感染性休克。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莫过于尿源性脓毒血症,虽然发生率不高,但一旦出现,死亡率极高。哪些因素会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患者的身体状况:糖尿病患者、低龄、女性以及截瘫患者感染风险较高。尿路解剖异常:比如神经源性膀胱等情况容易导致尿液滞留,增加感染风险。结石特征:肾盂扩张或结石较大会增加术中细菌释放的机会。术前尿培养阳性:这意味着体内已经有细菌感染,术后更容易加重。如何预防?编辑编辑为了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医生通常会在术前进行尿培养,并根据结果使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如果尿培养阳性,术前通常需要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来确保尿液无菌。此外,术中细菌培养也是关键,可以帮助医生在术后及时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术后早期预警:如何发现脓毒血症?术后2小时内,监测白细胞的变化可以作为早期预警信号。如果白细胞显著下降,尤其降至2.85×10^9/L以下,脓毒血症的发生风险大幅增加。另外,“降钙素原(PCT)”水平也是判断全身感染的重要指标,当2≥PCT<10ng/ml,在排出其他已知病因的情况,可以确诊为脓毒血症;PCT水平≥10ng/ml时,基本可以确诊为重度脓毒血症。脓毒血症诊断标准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目前临床上通过有明确感染或可疑感染病史,以及生命体征、炎症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器官功能障碍参数、组织灌注参数等,来诊断是否感染脓毒血症。1、生命体征:发热大于38.3℃或小于36℃,心率大于90次/分,呼吸频率大于20次/分,伴有意识改变,明显水肿24小时内超过20ml/kg,没有糖尿病病史但血糖大于7.7mmol/L。2、炎症指标:白细胞大于12×10^9/L或小于4×10^9/L,或者白细胞正常但不成熟细胞大于10%,同时血浆C反应蛋白大于正常值2个标准差,血浆降钙素原大于正常值2个标准差。3、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小于90mmHg,平均动脉压小于70mmHg,以及静脉血氧饱和度大于70%等。4、器官功能障碍参数:氧合指数低小于300mmHg,尿量少于0.5ml/kg/h,血小板小于100×10^9/L,总胆红素大于70μmol/L,以及凝血功能异常、肠麻痹、肠鸣音消失。5、组织灌注参数:血液中乳酸大于1mmol/L,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或皮肤出现花斑。SOFA是评估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的一种评分。可依据评分来判断于感染或疑似感染的患者是否为脓毒症。编辑qSOFA指的是床旁快速SOFA(quick SOFA,qSOFA)。由于SOFA评分实际操作较为复杂,故可用qSOFA标准识别重症患者。qSOFA的标准如下图所示。如果符合qSOFA标准中的至少2项时,应进一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脏器功能障碍。编辑脓毒症的临床诊断需要参照SOFA与qSOFA来进行,想要进一步判断是否为脓毒休克时,需要依据充分液体苏醒后患者的生理数值是否超过参考范围来考量。如果出现脓毒血症的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急诊科进行血常规、脓液培养、CT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治疗策略:快速、精准是关键编辑一旦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尤其是由致病性较强的大肠埃希菌引发,需迅速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应结合纠正低血压等全身性的对症支持治疗。早期足剂量的抗菌药物能显著改善预后,术后体温正常3天后可逐步改用窄谱抗生素。编辑手术虽然小,但感染风险不可小觑,及时的预防与处理,才能让微创手术更安全有效!(本文部分图片由AI生成)作者介绍黄云腾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华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医疗组组长,新华医院“匠心医者”。学术任职:担任国际尿石症联盟(IAU)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医师分会(CUDA)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泌尿健康分会(CUPA)青年委员及“华佗工程”泌尿核心技术培训中心导师;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委员;中国尿石症联盟-EMS结石培训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德国铂立泌尿结石整体微创治疗方案大中华区培训中心特聘客座教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儿童泌尿系结石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成员;《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科研成果:以课题第1责任人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1项。科研成果: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十项。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医疗专长:从事泌尿结石临床工作20余年,新华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医疗组组长,荣获2020年度新华医院“匠心医者”称号。擅长各种泌尿泌尿系结石的腔内微创治疗,包括输尿管软、硬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以及各种复杂性泌尿结石的综合处理。熟练掌握目前国际上最主流、最新的结石微创技术。包括:标准通道 EMS 经皮肾镜取石术,超细经皮肾镜(UMP,带涡流冲石)、超微经皮肾镜(SMP, 带负压吸引),F4.8 可视经皮肾镜(Micro-perc,2 毫米以下通道),斜仰卧截石位双镜(输尿管软镜+肾镜)联合碎石手术,局麻下高危复杂肾结石的处理,小儿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等。门诊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门诊时间:周一下午泌尿系结石主任门诊周二上午泌尿外科主任门诊周二下午泌尿外科特需门诊周四上午儿泌尿结石特需门诊门诊地点:民航上海医院-瑞金医院古北分院门诊时间:周六上午泌尿外科专家门诊(预约方式:瑞金医院古北分院——医院服务——门诊预约——泌尿外科——黄云腾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本文是黄云腾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黄云腾 2025-01-21阅读量503
病请描述: 骶神经调控(SNM)是指利用介入手段将一种短脉冲的刺激电流连续施加于特定的骶神经,以此剥夺神经细胞本身的电生理特性。通过对骶神经的电刺激,屏蔽不恰当的传入感觉信号,让膀胱处于天然的保护反射下。可以人为地激活兴奋或抑制神经通路;干扰异常的骶神经反射弧;进而影响与调节膀胱、尿道括约肌及盆底等骶神经支配的效应器官的行为;起到“神经调节”的作用,用于治疗下尿路及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骶神经调节的适应症及成功率 SNM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率80%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以尿急为核心的一组症状,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通常伴有尿频和夜尿。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征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它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其无明确的病因,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它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症状。 非梗阻性尿潴留治疗成功率77% 尿潴留(Urinary Retention,UR):由于膀胱自主排空能力下降导致的尿液积聚在膀胱内,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正常排出。临床特征包括排尿费力、淋漓不尽,尿等待,排尿中断,伴不同程度排便困难、尿频等。 骶神经调控患者选择:无下尿路机械性梗阻因素或者已经成功解除下尿路机械性梗阻但仍无法自行排尿者;下肢及会阴区运动及感觉功能大致正常,骶反射弧基本正常;能部分自主排尿,伴或不伴残余尿增多。 SNM治疗大便失禁治疗成功率85% 直肠内容物(粪便、气体)无意识的通过肛管排出或者不能有效地延迟排泄的症状。常见的分类是:被动性失禁(无意识排便);急迫性失禁(主观意识尝试延迟排泄,但失败);粪便泄露(非正常排便)。 SNM是保守治疗失败的大便失禁患者的有效疗法,对于诊断为慢性大便失禁>6个月(阴道分娩后>12个月),平均便失禁>2次/周;保守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患者,可以进行评估。 间质性膀胱炎治疗成功率70% 同膀胱充盈相关的耻骨上、膀胱区的疼痛,同时伴有其他症状:日间或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同时除外泌尿道感染及其他明显病理改变,又称为膀胱疼痛综合征(BPS)。主要特点是膀胱壁的纤维化,并伴有膀胱容量的减少。膀胱充盈时耻骨上疼痛、骨盆各处疼痛、包括尿道、外阴、阴道和直肠,以及其他生殖器部位,如下腹和背部疼痛。患者主观感觉排尿次数过于频繁,日间排尿≥8次,每次排尿少于200ml;更持久的想要排尿的冲动。对于非溃疡性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神经源性膀胱成功率50% 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常有尿不畅或尿潴留最常见,尿频、尿急、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便秘,性功能异常等症状,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尿路感染、肾积水甚至肾衰竭等并发症。 患者接受SNM治疗前必须经过规范的神经源性膀胱筛选与评估。 患者选择:不完全性神经损伤、非进展性神经系统病变等引起的下尿路功能障碍。如:隐性骶裂、不完全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导致的。 完全截瘫、进展性神经系统病变、低顺应性膀胱、膀胱输尿管反流(Ⅳ~Ⅴ级)、泌尿系恶性肿瘤等患者不推荐SNM治疗。 慢性便秘治疗成功率50%~70% 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少:<3次/周;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慢性便秘患者常表现为便意减少或缺乏便意、想排便而排不出(空排)、排便费时、每日排便量少。 SNM可将神经冲动传至初级排便中枢骶神经丛,使该脊髓节段传入神经去极化,刺激骶神经促进骶反射平衡和协调的恢复,进而调节肠道内压,改善肠道、肛门顺应性,增加胃肠道蠕动尤其是顺行性结肠波的频率,促进胃肠道排空。 总之,骶神经调控治疗已经是尿便功能障碍患者们的利器,对于改善下尿路症状的效果显著。当然其成功率与适应症的选择紧密关联,术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及评估。
李旭东 2024-12-27阅读量1635
病请描述: 食物在消化道经过消化吸收后,剩余的食糜残渣从小肠输送到结肠,在结肠内再将大部分水和电解质吸收,形成粪团,最后输送到乙状结肠及直肠,通过一系列的排便活动将粪便排出体外。 从形成粪团到产生便意和排便的各个环节,均可因神经系统活动异常、肠平滑肌病变及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或病变而发生便秘。 便秘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结和排便困难。排便困难包括费时、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 1.功能性便秘 常见原因: 进食量小、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刺激减少。 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工作性质和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 结肠运动功能紊乱: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系结肠及乙状结肠痉挛引起,部分可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 腹肌、盆腔肌推动力不足,难以将粪便排出体外。 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老年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致排便困难;结肠冗长。 2.器质性便秘 常见原因如下: 直肠、肛门病变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排便疼痛。 局部病变导致排便无力:如大量腹水、膈肌麻痹、系统性硬化症、肌营养不良等。 结肠完全或不完全梗阻:结肠良、恶性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等。 腹腔、盆腔内肿瘤压迫。 全身性疾病使肠肌松弛、排便无力:如尿毒症、糖尿病、甲减、脑血管意外、截瘫、多发性硬化、皮肌炎、血卟啉病及铅中毒引起肠肌痉挛等。 药物副作用:吗啡、抗胆碱药、钙通道拮抗剂、神经阻滞剂、镇静剂、抗抑郁药、含钙磷的制酸剂等。 诊断 便秘诊断旨在寻找病因,在排出器质性便秘的基础上诊断功能性便秘。 常用检查:内镜、胃肠钡剂造影、结肠传输功能试验、排粪造影、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肛门肌电图检查。 治疗 器质性便秘 针对病因治疗,可临时选用泻药缓解便秘症状。 功能性便秘 增加膳食纤维(首选方法,百度自查)和饮水量,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增加体能运动,避免滥用泻药。 泻药:通过刺激肠道分泌和减少吸收、增加肠腔内渗透压和流体静水压而发挥导泻作用。刺激性泻药:大黄、番泻叶、酚酞、蓖麻油。盐性泻药:硫酸镁。渗透性泻药:甘露醇、乳果糖。膨胀性泻药:麸皮、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琼脂等。润滑性泻药:液体石蜡、甘油。急性便秘可选盐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润滑性泻药,不超过一周。慢性便秘以膨胀性泻药为宜,不宜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 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刺激肠肌间神经元,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促进小肠、大肠的转运,对慢性传输型便秘有效,可长期间歇使用。 肠道菌群,示意图如下: 调节肠道菌群:部分便秘者,其肠道菌群会消化更多的纤维,使粪便量减少。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双歧三联活菌、乳酸菌素片、酪酸菌片等。微生态制剂可防止有害菌的定植和入侵,补充有效菌群发酵糖产生大量有机酸,使肠腔内的pH下降,调节肠道正常蠕动,改变肠道微生态,对缓解便秘和腹胀有一定作用。 清洁灌肠 对粪便嵌塞可采用肥皂水灌肠、栓剂(甘油栓、甘露醇)或清洁灌肠。 中成药 泻下剂 润肠通便:苁蓉通便口服液、麻仁丸、养阴通秘胶囊、芪蓉润肠口服液、便通片、益气通便颗粒等。 消导剂 消食导滞:保和丸、小儿化食丸、沉香化滞丸、一捻金、越鞠保和丸、四磨汤口服液、神曲消食口服液等。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蒋伟 2022-04-15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