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恶心 > 检查

恶心检查

恶心检查相关内容 更多>

健康科普︱“头晕...

病请描述:  头晕/眩晕是神经内科门诊常见的主诉之一。临床常见的眩晕类疾病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慢性主观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后循环缺血、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前庭阵发症等。其中后循环缺血值得警惕,如果延误救治可进展为脑梗死即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中风)。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学术副院长、4F脑血管病科主任席刚明教授指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具有一定的隐匿性,症状不典型,导致患者漏诊率约为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2.5倍,有时难以在溶栓时间窗内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实施溶栓治疗,以致死亡率、致残率相对偏高。  “中风的典型症状多为口角歪斜,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但‘典型症状’不是‘规定症状’”。席刚明教授提醒,中风症状有多种多样,如突发头晕,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步态不稳,定向障碍,意识混乱和记忆障碍等,同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仔细识别。▲ 头晕/眩晕要警惕后循环缺血  六旬男子频繁头晕,最终确诊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上观新闻》2024年7月21日报道,61岁的董先生于三周前突然出现头晕。本以为是劳累所致,但休息过后头晕非但没有缓解,还逐渐出现了头重脚轻、走路摇晃等症状,随即被家属送至当地医院就诊。  医生接诊后考虑到董先生有2型糖尿病病史,日常控制血糖欠佳、尿酮体阳性,故诊断为2型糖尿病酮症、脑急性缺血可能,收治入院后积极对症治疗。可董先生糖尿病酮症明显好转后,头晕症状却并未缓解,说话也开始含糊不清了,医生考虑到患者有可能出现了急性脑梗死。最终,经检查发现双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左侧椎动脉V4段闭塞,确诊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症状较为隐匿  席刚明教授介绍,后循环系统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及上段脊髓等重要结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是指因后循环血管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栓塞造成的脑组织缺血性损害,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20%~25%,是卒中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但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相比,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症状往往较为隐匿。  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眩晕、复视、呕吐、共济失调、言语障碍;口周、面部、肢体麻木等。详细的病史(症状、发病经过、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及体格检查(步态测试、视野测试、平衡测试、共济失调测试)等对早期识别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尤为重要;MRI-DWI是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首选检查,但检查时间长为其局限性。CTA-CTP对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早期识别有较高敏感性,为急诊筛查首选,但确诊仍以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 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相比,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症状往往较为隐匿  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  1.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  (1) 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导致后循环缺血的机制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及动脉源性栓塞等。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2) 栓塞是后循环缺血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和椎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3) 穿支小动脉病变,包括玻璃样变、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病变,好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  2.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与颈动脉系统缺血相似,除不可调节的年龄、性别、种族、遗传背景、家族史、个人史外,主要是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肥胖及多种血管危险因素,后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TIA病史、颈动脉病及周围血管病等。  后循环缺血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它们可以防止血小板凝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介入治疗:对部分患者,介入治疗如动脉支架置入术可以有效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正常血流。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血管阻塞,可能需要血管搭桥手术来恢复血供,这通常是最后的选择。  其中,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席刚明教授提醒,对于椎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且颅内血管代偿不佳,建议及早行血管支架置入术,彻底改善颅内血供,预防脑梗死发生。▲ 4F脑血管病科主任席刚明教授、4A脑血管病一科副主任王贵平博士在为一位双侧椎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  如何预防后循环缺血?  席刚明教授表示,与其他类型的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相似,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心房颤动和冠状动脉疾病。换句话说,如果你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史,或者有吸烟史,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都需要格外关注后循环缺血的风险。  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高盐、高糖、高油的饮食,缺乏运动,肥胖,也是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因此,我们应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改善饮食结构,增加体力活动。当然,如果你已经患有心脏病、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颈动脉疾病或周围血管病,那就需要及时监测病情,接受药物治疗,以避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另外,定期进行神经系统体检也是提早发现该病情的有效手段。  最后,席刚明教授提醒,当生活中频繁出现,头晕、恶心、黑曚、走路不稳等,万万不可大意,盲目服用药物可能使病情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确诊。  文章部分来源:上观新闻、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医脉通神经科、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5-04-18阅读量53

胆囊息肉严重吗?超声造影辨真假

病请描述: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结束了,公司小王看着报告单上的“胆囊息肉”字眼,脑子里充满了问号和担忧……我也有!我也有!吓死了!这是啥?要紧吗?怎么治?别慌!了解胆囊息肉请继续往下看。胆囊的功能是什么?胆囊就是一个储存胆汁的容器,当吃饭后,尤其是吃了一些油腻的食物之后,胆汁就会从胆囊进入肠道,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什么是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是从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凸起的“疙瘩”,部分胆囊息肉有发展成胆囊癌的风险甚至有些已经是早期胆囊癌,这类息肉是肿瘤性(真性)息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别紧张,真的息肉只占到5%,95%的胆囊息肉是非肿瘤性(假性)息肉,这一类是没有癌变倾向哒~~。胆囊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这个目前还不是很明确,可能跟胆囊炎、吃的太油、不吃早餐使胆汁淤积在胆囊等因素有关。哦……这样啊……,医生我都没有什么症状的,没觉得怎么不舒服,怎么就有息肉呢?胆囊息肉患者的症状大多不明显,通常都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的,一部分人可能会感到右上腹不舒服,有的可能会有厌油、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表现。虽然得真的息肉的概率相对较低,但是后果严重,它跟假的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很大不同,需要对它们进行鉴别。那么怎样才能发现胆囊息肉,并且确定它是真性还是假性的呢?如何发现胆囊息肉?超声是胆囊首选的检查手段。注意:胆囊超声检查前需要空腹,空腹胆囊有足够的胆汁充盈,有利于发现病变。1、常规超声:胆囊息肉在常规超声上多表现为胆囊壁上的高回声,后方无声影,不移动。常规超声能比较容易地发现胆囊息肉,但要区分是不是真的息肉,有难度!那怎么办?可以做超声造影!2、超声造影:超声造影需要在手臂打针,静脉推注造影剂,实时观察息肉内的血流情况,为区分胆囊息肉的性质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即超声造影诊断胆囊息肉的准确性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乌鲁木齐中路12号)胆囊超声造影就诊途径(2选1):1.     门诊挂号--医生开具胆囊超声造影检查--付费--至3号楼3楼超声预约窗口--按预约时间空腹检查2.     周四上午至3号楼3楼超声登记窗口--要求加号-- 挂号-- 窗口开检查单--付费-- 排队按序检查

丁红 2025-03-25阅读量382

高血脂,小心患上急性胰腺炎!

病请描述:高血脂,小心患上急性胰腺炎!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多年,我既拿过手术刀,也操作过微创消融针,还喜欢在线上和大家聊聊健康知识。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篇来自东部战区总医院的重磅研究——《中国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发病比例变化趋势的荟萃分析》。虽然标题有点长,但内容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特别是咱们女性朋友常关注的代谢问题,甚至和甲状腺健康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哦! 文章背景速递 这篇研究由东部战区总医院团队发布,汇总了近十年中国各地医院的病例数据,发现了一个重要趋势:由高血脂引发的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正在悄悄攀升!过去大家总以为胰腺炎是“喝酒喝出来的”,或者是“胆结石导致的”但现在“吃出来的”高脂血症型胰腺炎越来越常见,甚至在某些地区占比超过30%。 作为外科医生,我接诊过许多因剧烈腹痛被紧急送医的患者,一查竟是血液像“奶油”一样黏稠引发胰腺“自毁”。这种病起病急、进展快,年轻女性患者比例近年明显增加,和熬夜、外卖高油饮食、久坐不动等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关键知识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用三句话帮你划重点:1️⃣ 什么是它?当血液中甘油三酯(一种脂肪)浓度超过5.65mmol/L,胰腺血管被脂肪颗粒堵塞,导致胰腺“自我消化”,引发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甚至多器官衰竭。 2️⃣ 为什么盯上年轻人? 🍔 饮食陷阱:奶茶、炸鸡、蛋糕中的反式脂肪和糖分是“隐形推手” 📱 熬夜冠军:睡眠不足扰乱脂肪代谢 🧘♀️ 运动绝缘体:久坐让脂肪“只进不出” 3️⃣ 和甲状腺有什么关系?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会直接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很多女性患者同时存在甲状腺问题和高血脂,形成“代谢连环劫”。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也是预防胰腺炎的重要一环! 中国发病趋势:触目惊心的数字 研究显示,2010-2024年间,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占比从12%升至28%,女性患者增速是男性的1.5倍!尤其是20-40岁育龄期女性,可能与孕期激素变化、产后进补过度有关。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类患者中: 60%从未检测过血脂 45%有甲状腺结节或功能异常 80%发病前一周吃过火锅、烧烤或奶油蛋糕 预防指南:守住代谢防线 费医生送你一份“三防秘籍”(附实操清单):🔹 防血脂失控 ✅ 每年体检必查:血脂四项 ✅ 外卖少点:油炸类、含植脂末的饮品 ✅ 厨房必备:空气炸锅(无油烹饪神器) 🔹 防胰腺罢工 🚨 警惕信号:上腹痛+恶心+后背放射痛,立刻就医! 🥗 急救饮食:发病期禁食,恢复期选择水煮青菜、清蒸鱼 🔹 防代谢崩塌 🌿 甲状腺护航:甲减患者务必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TSH指标 🧘♀️ 每天15分钟:快走、跳绳或跳操,加速脂肪代谢 为什么推荐这篇研究? 作为全网粉丝超100万的“科普老司机”,我始终相信:最好的治疗是预防。这篇研究用大数据揭示了现代生活方式的健康隐患,更提醒我们——甲状腺、胰腺、血脂从来不是孤立的问题。当你为甲状腺结节焦虑时,别忘了看看血脂;当你控制饮食时,也要关心代谢系统的整体平衡。 健康不是一场突击战,而是细水长流的守护。从今天起,少喝一杯奶茶,多走一段路,你的身体会回报你更多惊喜!如果对检查报告或症状有疑问,也欢迎来我的线上诊室聊聊~ 费健医生的健康金句 身体就像一辆车,血脂是汽油,甲状腺是油门。油太稠会堵发动机(胰腺),油门失灵会耗光汽油。定期保养,才能一路畅行! 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CEO! 🌟 本文作者:费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参考文献:《中国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发病比例变化趋势的荟萃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2025)  

费健 2025-03-20阅读量427

胆囊息肉严重吗?超声造影辨真假

病请描述: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结束了,公司小王看着报告单上的“胆囊息肉”字眼,脑子里充满了问号和担忧……我也有!我也有!吓死了!这是啥?要紧吗?怎么治?别慌!了解胆囊息肉请继续往下看。胆囊的功能是什么?胆囊就是一个储存胆汁的容器,当吃饭后,尤其是吃了一些油腻的食物之后,胆汁就会从胆囊进入肠道,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什么是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是从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凸起的“疙瘩”,部分胆囊息肉有发展成胆囊癌的风险甚至有些已经是早期胆囊癌,这类息肉是肿瘤性(真性)息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别紧张,真的息肉只占到5%,95%的胆囊息肉是非肿瘤性(假性)息肉,这一类是没有癌变倾向哒~~。胆囊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这个目前还不是很明确,可能跟胆囊炎、吃的太油、不吃早餐使胆汁淤积在胆囊等因素有关。哦……这样啊……,医生我都没有什么症状的,没觉得怎么不舒服,怎么就有息肉呢?胆囊息肉患者的症状大多不明显,通常都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的,一部分人可能会感到右上腹不舒服,有的可能会有厌油、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表现。虽然得真的息肉的概率相对较低,但是后果严重,它跟假的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很大不同,需要对它们进行鉴别。那么怎样才能发现胆囊息肉,并且确定它是真性还是假性的呢?如何发现胆囊息肉?超声是胆囊首选的检查手段。注意:胆囊超声检查前需要空腹,空腹胆囊有足够的胆汁充盈,有利于发现病变。1、常规超声:胆囊息肉在常规超声上多表现为胆囊壁上的高回声,后方无声影,不移动。常规超声能比较容易地发现胆囊息肉,但要区分是不是真的息肉,有难度!那怎么办?可以做超声造影!2、超声造影:超声造影需要在手臂打针,静脉推注造影剂,实时观察息肉内的血流情况,为区分胆囊息肉的性质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即超声造影诊断胆囊息肉的准确性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乌鲁木齐中路12号)胆囊超声造影就诊途径(2选1):1.     门诊挂号--医生开具胆囊超声造影检查--付费--至3号楼3楼超声预约窗口--按预约时间空腹检查2.     周四上午至3号楼3楼超声登记窗口--要求加号-- 挂号-- 窗口开检查单--付费-- 排队按序检查

丁红 2025-03-16阅读量292

恶心检查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10
问诊量:2888
从事临床工作16余年,能够运用中医的辩症,西医的辨病,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擅长皮肤病学:痤疮、银屑病、皮炎、湿疹、荨麻疹、皮肤真菌感染等常见及复杂皮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断,包括斑贴试验和过敏原检测。激光治疗和皮肤外科手术,如去痣、去疤和皮肤肿瘤切除。呼吸疾病:发热、咳嗽、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长期管理和治疗。肺炎、肺结核等急性和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肺癌的早期筛查和综合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睡眠呼吸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评估和管理。胃肠道疾病: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所致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下消化道疾病的管理。胃肠道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诊断,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便秘。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全面管理,包括血糖控制、饮食和运动指导。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结节。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痛风等代谢性疾病的综合治疗。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的管理。心律失常的诊断,包括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心脏电生理检查。介入性心脏病学,如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和心脏起搏器植入。神经学:中风、癫痫、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头痛、偏头痛、神经痛等疼痛性疾病的评估和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肌营养不良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管理。睡眠障碍,如失眠、周期性腿动症和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肾脏疾病:急性和慢性肾衰竭的诊断与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肾脏疾病的管理。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继发性肾脏疾病的治疗。肾结石、肾积水等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肿瘤学:各种实体肿瘤的早期诊断,包括影像学检查和活检。综合治疗策略的制定,如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和生活质量改善。肿瘤遗传咨询和风险评估。感染病学: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抗生素合理使用和抗感染治疗的指导。疫苗接种计划的制定和传染病的预防。风湿免疫学: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评估和管理,如干燥综合征和硬皮病。对疑难杂症擅长应用全科知识,较强的宏观综合分析诊断能力和专科处理能力。对疑难杂症擅长应用全科知识,较强的宏观综合分析诊断能力和专科处理能力。
评分:6.5
问诊量:5
功能性胃肠病(经过各种检查而又查不出病因的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恶心、呕吐、频繁嗳气、咽喉不适、胸骨后胀、咽喉异物感、吞咽梗阻感、上腹部和胸骨后及咽喉部烧灼感、上腹堵塞感、屁多、肛门坠胀、肛门疼痛、排便困难…)、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慢性胃炎以及各种疑难复杂消化道疾病的诊治。
评分:0
问诊量:2
恶心呕吐、黄疸、腹痛的诊断,消化道出血、重症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并难治性腹水、肝昏迷、结核性腹膜炎、克隆氏病等,超声内镜及胶囊内镜检查;胃镜及结肠镜下常见病如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肿瘤的诊断;胃镜下食管良恶性狭窄的扩张,内镜下息肉电切、异物取出术等。
评分:0
问诊量:0
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肠结核、胃肠道息肉和肿瘤、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脂肪肝等消化系疾病的诊治。对反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胁痛、黄疸等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免全麻式无痛胃肠镜检查技术有深入的研究,已完成各类胃镜4万余例,免全麻式无痛肠镜1万余例。熟练掌握ERCP、EUS、CSP、HSP、EMR、ESD等消化内镜诊疗技术。

恶心检查相关医院 更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56

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96.9万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浦东院区

三级甲等 预约量:14.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