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女性易发青斑综合症,也称为单纯性紫癜,是一种主要影响女性的疾病,尤其是青年女性。该病症与月经周期有关,表现为皮肤细小的瘀点及大小不等的瘀斑,常见于下肢及臂部,且易在月经期发作。女性易发青斑综合症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可能与毛细血管壁异常和血小板功能障碍有关。此外,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也参与其发病机制,特别是与月经周期相关。该病症的典型症状是皮肤表面出现瘀点或瘀斑,尤其是在下肢和臂部。这些瘀点和瘀斑可能在轻微创伤后出现,也可能自发出现。在月经期,这些症状可能会加重。治疗对于女性易发青斑综合症,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因为它对健康无明显影响。然而,可以使用维生素C和芦丁等药物来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该病症的预后通常是良好的,大多数情况下,皮疹可以自行消退,且不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预防虽然女性易发青斑综合症的确切预防措施尚未明确,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能有助于减少症状的发生。此外,避免服用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也很重要。女性易发青斑综合症是一种相对良性的疾病,通常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长期影响。了解其症状和可能的触发因素,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这一状况,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
杜俊 2025-01-13阅读量1096
病请描述:临床上常常遇到血小板减少的病人,有些人非常紧张,惶恐得感觉大祸临头有灭顶之灾;但也有遇到血小板很低的患者,自己完全不当回事,还要去干这干那,倒是把医生急得不轻。如果发现血小板减少,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发现血小板减少时,首先不要惊慌,因为血常规显示血小板减少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那些可怕的血液病;甚至有时候您手里的化验结果可能并不准确——临床上还存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可能;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液样本中血小板计数错误地显示低于实际水平,但实际上患者体内的血小板数量是正常的,包括采血技术不当、EDTA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等,可以通过改善采血技术、改用其他抗凝剂如枸橼酸钠或肝素进行重新化验。在咱们长征医院检验科或者血液科检查室遇到血小板明显减少的患者,都会常规做一个血涂片验证核实;但偶而也遇到少数单位直接报了血小板减少的结果甚至请血液专科医生急会诊、最后发现是个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很多患者的血小板减少是药物引起的。最容易理解的是抗肿瘤药物:化疗药物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这些药物可能通过直接抑制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其他除了传统的化疗药物(细胞毒药物),抗肿瘤靶向药、免疫药如PD-1单抗也可能出现诱发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某些抗生素,如利福平、利奈唑胺等也与血小板减少有较强的相关性。这些药物可能通过抑制造血干细胞向血小板分化的过程,或者通过免疫介导的机制导致血小板减少。肝素是一种常见的抗凝药物,它可以通过与血小板因子4结合形成新的抗原,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减少,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有时还会合并血栓形成。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抗血小板药物如替罗非班、抗甲亢药物(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一些磺胺类药剂等,它们也可能与血小板减少有关。还有一些病毒甚至疫苗引起的;这个时候要想一想自己近期是否打过疫苗,或者近期有没有感冒发热等因素。这个咱们在武汉抗疫期间就遇到不少,后面也遇到过与打疫苗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也有一些患者原来是存在风湿免疫病的,风湿免疫病活动也会继发血细胞包括血小板减少。很多年前刚刚到临床的时候,接诊过一位30多岁的女性,血小板只有1万多(10×109/L),被科主任提问考虑都有哪些可能因素引起,当时居然对患者全部脱落的牙齿视而不见,还是经过主任的提醒才想起来,原来是一个干燥综合征( 都出现“猖獗性龋齿”了还没有注意到)继发了EVANS综合征(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用了激素丙球果然恢复了正常的指标。另外,以前咱们还是一个肝炎大国,很多人存在肝硬化脾大脾脏功能亢进,这部分患者往往也存在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好在经过这些年从小婴儿就开始的乙肝疫苗的注射,肝炎肝硬化的患者显著减少了。也遇到过血小板减少合并大细胞贫血的,这些患者不但血小板减少,往往合并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减少,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一般>110fl,让患者伸出舌头看看,很多患者舌头光滑无苔(“镜面舌”)、肥厚绛红(“酱牛肉舌”);问问病史和饮食习惯,要么有全胃切除史、慢性胃炎史(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缺乏、影响B12吸收),要么就是长期不吃肉(B12摄入少)、酗酒(B12吸收少),或者不吃新鲜蔬菜((叶酸摄入少));有的人还皮肤巩膜发黄,查血有胆红素升高、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有的人还存在神经麻木的情况。多数人看上去都是一副得了大病的样子,甚至遇到好几个患者曾经给我说:已经做好命运最后宣判的准备啦,其实这些患者很快明确了诊断,并且经过有效治疗都恢复得很好!对了,还有生理性的血小板减少症。最典型的莫过于妊娠期由于血容量增加所致的相对性血液稀释、血小板破坏加速等原因造成的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这个时候血小板计数会轻度下降(降低约10%),如果经过医生检查没有其他病理因素、临床没有特殊不适表现的话,也完全不需要太过紧张。所以,虽然确实很多血小板减少可能由各类血液病、甚至是恶性血液病引起,譬如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再生障碍性贫血(AA)、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淋巴瘤、骨髓瘤等等引起,但也不总是如此。对于医生来说,仔细询问病史查体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而对于咱们患者而言,一方面要及时就医,另一方面也不要过度焦虑紧张。保持镇静、及时就医、对症处理(譬如合并鼻腔出血,予以压迫止血)、避免风险(在明确病因开始治疗之前,应尽量避免可能导致出血的行为,如剧烈运动、使用可能导致出血的药物阿司匹林等、避免采用酒精擦身退热等)是在这一时刻的四个基本原则。敲黑板!敲黑板!敲黑板!突降血小板,个人建议有五点:1、发现血小板减少要保持镇静,但也一定要找医生看;要遵照医嘱执行。2、如果是首次发现血小板减少,数值低于70-60×109/L以下;建议当天就要看医生,最好是血液专科医生,注意是要面诊,不是电话咨询;不要因为任何因素(包括:懒人凡事喜欢拖、讳疾忌医心理、怕花时间怕花钱、怕拖累家人)拖到第二天;(当天和面诊是关键词!)3、如果是血小板低于30-20×109/L;必须当天看医生,完全遵照医生建议执行,除外上述建议外,特别提醒要注意安全。4、如果是血小板低于15-10×109/L;建议立即和家人电话联系,特别注意安全,到就近医院住院或留观。5、不论何种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如果合并有皮肤瘀斑、紫癜或者齿龈反复出血等情况,还是建议赶紧去医院看下比较放心。
范晓强 2024-04-14阅读量2134
病请描述: 皮肤起疹子到底怎么回事?看看下文,可能有所帮助。 一、概述 很多风湿性疾病都可出现皮疹,临床上较常见的皮疹包括红斑(erythema)、结节(nodule)和紫癜(purpura)。这些皮肤损害不仅是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皮肤改变在体表容易被发现,常常成为提示疾病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的线索或依据。仔细研究皮疹的出现时间、发生部位、皮疹特点、相关体征、伴随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往往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 二、发生机理 红斑是由于皮肤血管扩张、充血和局部血容量增加所致,可分为两炎:炎症性红斑是由于感染、化学或物理性刺激使真皮内血管暂时性扩张而使皮肤呈现红色,用指压迫时,红色可变淡或完全消失,手指放开后又恢复原状;非炎症性红斑则是由于血管运动神经的功能异常,引起血液循环障碍,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部分非炎症性红斑可由先天性血管异常所致。结节为可见的隆起性皮损,是可触及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局限性实质性损害。结节的发生有的系皮肤的炎症反应,有的是非炎症性的组织增生。结节直径>0.5cm,大小、形状、颜色不一。结节位于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中,有时仅稍高出皮肤表面,有的结节可发生坏死形成溃疡而遗留瘢痕。紫癜是指红细胞外渗出血管,在皮肤、粘膜内形成的出血点。紫癜一般为3~5mm大小,皮疹与皮面起平或稍隆起,一般为紫色。紫癜是由于机体出凝血机制障碍所致。 三、常见病因 主要有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系统性血管炎(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白塞病、川崎病等),与感染相关的疾病(如成人斯蒂尔病、结节性红斑、Lyme病等)以及痛风、复发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结节性脂肪坏死和药疹等。 四、伴随症状 皮疹伴有全身多系统受累者,并查见特异性自身抗体见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皮疹出现前如有感染病史,见于与感染相关的疾病如成人Still病、结节性红斑等;皮疹伴外周血和骨髓检查异常者见于血液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疹与用药有关者见于药疹。 五、鉴别要点 (一)红斑 1.系统性红斑狼疮 约有30%~6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出现其特征性皮损即颊部蝶形红斑。皮疹往往突然出现,最初位于颊部,为小片状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水肿性斑块,呈淡红、鲜红或紫红色,逐渐增多扩大至鼻梁。当鼻梁与双侧颊部皮疹相融合时,则形成蝴蝶样斑或蝙蝠翅膀样斑,即俗称的“蝴蝶斑”。有些患者颊部红斑形状不规则,可伴有表面糜烂、渗出、鳞屑和结痂。颊部红斑可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数周,通常易复发。皮疹一般可完全消退而不留痕迹,也可在皮疹部位出现色素沉着或不同程度的毛细血管扩张。皮疹广泛者可发展至前额、下颌、耳、颈前三角区和四肢。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具有多系统损害及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病,除了皮肤损害表现外,还具有诸如发热、脱发、关节痛或关节炎、肾炎、浆膜炎、血细胞减少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临床表现。 2.皮肌炎 典型皮损发生于面部,特别是眼睑、上颊部、额部和颞部。为对称性水肿性红斑,可有毛细血管扩张。面部以眼睑为中心特殊的水肿性淡紫红色斑为皮肌炎特征表现。面颊部、颈部和上胸“V”字区及后肩与颈部等暴露部位的皮疹最初表现平坦,之后平面逐渐升高并出现水肿性紫红斑,日光照射后加重。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皮肌炎面颊部皮疹可累及鼻唇沟。随着病情的进展,皮疹逐渐消退,出现网状斑、色素沉着、皮肤萎缩及皮肤异色病。 3.白塞病 以复发性口腔及生殖器溃疡、虹膜炎为特征性表现,可累及皮肤、关节、心血管、胃肠道、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在粘膜损害(复发性口腔溃疡及外阴溃疡)发生后,半数以上病人出现结节性红斑,常分布于小腿,红斑呈对称性,周围有较宽红晕,直径0.5~5cm大小,高出皮面,少数可融合成片。局部发红发热,有触痛,1~6周后可自然消退,但易复发。4.结节性多动脉炎 多见于青年男性,结节以下肢多见,直径0.5~2cm,一般比其它下肢结节性疾病的结节小,数目不定。多发于足、小腿及前臂,偶发于躯干、面部、头皮及肩部。两侧发生,但不对称。结节为单个或成群,成群的结节多在网状青斑处发生。结节质硬,易触到,表面淡红色或鲜红色,常有压痛及自发痛。结节可沿血管发生,持续1周或更久而消失。 5.结节性红斑 是一种多见的主要对称分布于小腿的炎性结节性疾病,可能与结核杆菌、链球菌、真菌或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多见于青年女性,好发于春秋季节。皮损为痛性红色结节,豌豆到胡桃大小,微隆起,表面发亮,有明显压痛。结节初起呈鲜红色,以后逐渐转为暗红色、黄绿色以至消失,多不发生溃疡。发疹之前或同时可伴发热及关节痛,常有踝部水肿。病程一般为2~6周,容易复发。根据小腿胫前对称性、疼痛性红斑结节以及组织病理变化,容易诊断。主要应与硬红斑相鉴别,后者起病慢,结节主要位于小腿屈面,为暗红色,核桃大小,质硬,可破溃形成溃疡。 6.成人斯蒂尔病 是以高热、一过性皮疹、关节炎(痛)和白细胞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皮疹为弥漫性充血性红色斑丘疹,有时伴有轻度瘙痒,一般分布于颈部、躯干和四肢伸侧。皮疹呈多形性,还可表现为荨麻疹、结节性红斑、猩红热样红斑、多形性红斑或出血点。皮疹多在傍晚发热时出现,并随热退后消失,呈一过性,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对出现高热、一过性皮疹、关节炎和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患者,在排除感染、其他明确的风湿病、恶性肿瘤等之后可考虑诊断为成人Still病。 7.药疹 是因服用某种药物而引起的皮疹,常累及皮肤和黏膜,并伴全身症状,重者可累及内脏各系统。皮疹一般较重,色鲜红;起初散在,但很快融合成片,并可遍布全身;病人一般情况较好,精神状态与皮疹表现不一致;药疹多于1~2周后消退,可留下特征性的紫褐色斑。药疹的诊断主要是通过询问用药史,了解用药与皮肤发疹的关系,过去有无药物过敏史,并排除一般皮肤病和传染性疾病后作出诊断。 (二)结节 1.类风湿关节炎 约20%~3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其特点是半球形隆起性皮下结节,大小不等,2~2.5cm或更大。质硬如橡皮,一般无压痛。可与皮肤粘连或不粘连。常位于关节的隆突部位,好发于前臂伸侧,特别是肘部。任何皮下部位,尤其是易受损伤的部位如膝、踝、足、臀、头皮和背部均可受累。结节常持续存在,一般不破溃或感染。类风湿结节多发生于活动期
管剑龙 2021-11-01阅读量2.3万
病请描述:妙龄少女相亲屡屡失败!竟然是因为这个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朱鸯 撰写 孙莉 审校人见人爱 花见花开妙龄 美少女为什么她 总是 相亲失败 ? 难道……近日,一位母亲求助:自己25岁的女儿小朱情绪低落,成天把自己关在家里。原来多年前,小朱原本姣好的面容出现变化:最初只是眼干和口干,她并没有太在意。可慢慢地,小朱还出现龋齿,双腿也长满了皮疹。由于容貌的改变,每次相亲小朱均遭到拒绝,一次次打击令她心灰意冷。经过医院的系统检查,发现原来小朱是得了一种叫做 “干燥综合征”的疾病。什么是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症(Sjogren's Syndrome, SS)是以泪腺、唾液腺分泌减少,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特点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风湿病,除有涎腺、泪腺功能受损外,可出现多脏器多系统受累。干燥综合征具体病因未知,研究提示可能与EB病毒感染和潜在的遗传因素下免疫调节失常有关。临床发病的高危人群为40-50岁年龄段、女性人群。有哪些临床表现?干燥综合征起病不易察觉,多数患者无法确切指出发病时间,且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差异较大。局部表现口干燥症:70%-80%的患者诉有口干,此症状易被忽视;50%的患者出现猖獗性龋齿,是本病的特征之一;50%的患者出现间歇性腮腺肿痛,多数在10天内自行缓解;其他常见表现还有舌痛、舌面干裂、口腔黏膜溃疡或感染等 干燥性角结膜炎:患者可出现眼干涩、异物感、泪少等症状,严重者会有“痛哭无泪”的感觉其他外分泌腺均可受到波及,例如鼻腔、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等系统表现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低热等,约有2/3患者出现外分泌腺体外的系统损害。皮肤:局部血管受损,特征性表现为紫癜样皮疹骨骼肌肉:关节疼痛、肌炎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或(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有出血现象消化系统:胃炎、胃酸减少、慢性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心肺系统:呼吸困难、乏力、运动耐量减低、晕厥甚至心力衰竭肾脏:肾小管性酸中毒,引起低血钾性肌肉麻痹,出现乏力、多尿等症状肝脏:黄疸、恶心纳差、腹胀、肝区不适、腹水、肝脾大等非特异症状 会导致哪些并发症?干燥综合征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眼部干燥所致的结角膜病变,如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眼部感染约30%-50%的患者伴有肾脏损害,最常见的为肾小管间质性病变萎缩性胃炎、胃酸减少、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肺间质性病变、肺动脉高压等约20%的患者伴有肝脏损害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心脏损害,导致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心包积液、心律失常等约5%的患者伴有神经系统损害患者出现淋巴瘤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什么情况下要及时就医?如果有长时间伴有口干、眼干的症状,同时伴或不伴有其他病变,应及时去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口腔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每日都感到口干舌燥,需要频繁饮水但仍不能缓解;吞咽干性食物有困难,必须用水辅助;成人期后有腮腺反复或者持续性肿大;有猖獗性龋齿,舌干裂,口腔往往继发有霉菌感染。眼部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每日都感到眼睛干燥,难以忍受;每日需用人工泪液3次或以上;反复感觉有沙子吹进眼睛的异物感;其他症状:长期的阴道干涩、皮肤干痒突然出现四肢无力,不能行走、甚至不能下床活动各系统不能以相关专科解释的情况如胸闷、长期咳嗽、皮肤出血点、夜尿增多、低钾乏力、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晕厥、麻木等有哪些治疗方法?目前干燥综合征尚无法根治,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临床症状,阻止疾病进展和延缓内脏损害。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症状的治疗眼干者应用人工泪液滴眼,一般建议使用含有透明质酸盐或羧甲基纤维素且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难治性或严重眼干者可局部使用含有免疫抑制剂的滴眼液等;口干者可采用酸柠檬含片等刺激患者唾液分泌,多饮水,并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护理,预防牙周病。系统症状的治疗当干燥综合征出现血管炎及神经、肺、肾、肝、血液等多系统损害时,可根据病情,在专科医师指导下选用系统性治疗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治疗等。当肾脏受累出现肾小管酸中毒时,需补钾并纠正酸中毒。日常需要注意什么?由于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腺分泌减少,抗菌能力下降,导致口腔的炎症,日常应保持口腔湿润、清洁,多饮水,可使用非药物来刺激唾液腺分泌,如无糖的酸性糖片、木糖醇或无糖口香糖等,同时禁烟禁酒。使用防龋牙膏,避免咀嚼坚硬的食物,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护理,预防牙周病。眼干燥者可采用人工泪液滴眼,睡前可涂眼膏保护角膜,避免使用减少泪液产生的药物,同时保持良好的睑缘卫生,避免强光直射眼睛及长时间用眼。皮肤干燥者可使用皮肤润滑剂和保湿剂,以减少皮肤干燥和瘙痒。阴道干燥者过性生活时可使用表面有润滑剂的安全套,或使用水润性润滑液,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由于发热及口腔黏膜干燥引起的食欲减退,宜进食富有营养的清淡软食,忌食辛辣及过冷、过热、过酸等刺激性食物,确保充足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及湿度,温度保持在18-21℃,湿度保持在50%-60%,可缓解呼吸道黏膜干燥所致干咳等症状,并预防感染。外出佩戴口罩、墨镜、手套等,注意关节保护,避免寒冷、情绪激动,忌饮咖啡等饮料以免刺激血管收缩。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注意避免激烈运动。应定期进行专科门诊复查,遵医嘱坚持正确服药,勿随意减用或停用激素,了解药物副作用,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本病预后较好,特别是病变仅限于唾液腺、泪腺、皮肤黏膜外分泌腺体者。有内脏损害者早期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和处理,大多是可以控制病情,从而避免疾病对机体造成长期损伤的危险。
孙莉 2021-05-29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会因病变侵犯的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表现,比如有的病人可能出现长期发热,有的病人可能只是出现体重下降、乏力,出现蛋白尿,而有的病人可能只出现光敏感、口腔或鼻粘膜溃疡、脱发等,并不是每个狼疮病人都会出现下文提到的所有表现。 皮肤改变 蝶形红斑:这是指红斑发生在颜面两侧颧骨部,并在鼻梁部连接,因而形状貌似蝴蝶,称为蝶型红斑。 红斑样丘疹:这是一种红色斑丘疹,皮疹高出皮肤,在狼疮的急性期可出现在颜面、上臂、大腿、手背、耳廓。起病时可以是小片状,其后可能融合成片。 环形红斑:这是一种亚急性皮肤损害,红斑显示成环状或多形环状,可以在颜面,也可以在其他部位。 盘状红斑:这是一种慢性皮肤损害,多发生在面部、手背部、足底等处,也可发生在全身皮肤,甚至可能发生在口唇、舌体。红斑的边缘可见色素沉着,中间形成扁平的瘢痕,类似盘状而得名。 手指或脚趾腹部红斑:手指或脚趾腹部出现红斑,或手掌出现红斑,或指甲周出现红斑皮疹,指趾远端出现弧形红斑。 其他的皮肤表现 也可表现为过敏性皮炎或荨麻疹。 或者出现皮肤紫癜、皮肤网状青斑、指端皮肤溃疡、坏疽。 有的病人皮肤损害像冻疮,或者出现大疱性皮损。 如出现脂膜炎伴皮下组织萎缩,皮肤表面凹陷。 发热 往往是中、低热度的发热,没有怕冷、发抖这样的感染性发热的表现。有时发热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几个月。所以一旦出现长期发热,即使没有其它表现,也要注意是不是有SLE的可能,特别是育龄期的女性病人。 口腔溃疡 由于粘膜病损,会出现口腔溃疡,尤其是比较严重的、反复发作的、没有疼痛感觉的口腔、鼻腔部位的溃疡,要引起重视。 脱发 系统性红斑狼疮会引起脱发。特别是非疤痕部位的脱发,如果原因不明,比如说不是某种药物引起,或精神紧张等原因引起的,也应该关注一下是不是SLE 所致。 光过敏 所谓光过敏,是指眼睛对强光、阳光敏感,出现怕见亮光的表现;或者在照晒太阳后出现皮肤红斑等SLE的皮肤表现。 骨关节病变 SLE侵犯到骨关节,会出现骨关节疼痛或者关节炎的表现,比如全身各个关节出现肿胀、发红、疼痛,活动不便,有少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关节畸形。 但是,在做X线检查拍片时,关节一般不会有狭窄或关节面侵蚀性破坏表现,这一点有别于类风湿关节炎。 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股骨头坏死,病人常常表现为大腿根部或臀部疼痛,活动后更明显。以及骨梗死,病人往往会感觉患处骨痛比较明显。 血液系统改变 可能出现血液里白细胞减少、贫血或血小板减少,出现容易感染,无力、容易疲劳,以及牙龈出血、流鼻血、皮肤瘀斑等表现。 雷诺氏症 手指或脚趾麻木刺痛,皮肤苍白发紫,特别是在受到寒冷刺激后,比如浸冷水后,刺痛感或在皮肤苍白更加明显,称为雷诺氏症。但出现雷诺氏症并不一定就是SLE,高脂血症引起的肢体动脉硬化、糖尿病引起的肢体动脉硬化、尿毒症引起的小动脉钙化,都会引起肢端动脉狭窄或闭塞,出现类似雷诺氏症的表现。所以,重要的是需要进一步排查。 肌肉病变 SLE引起的肌肉改变也会出现肌肉无力或肌肉疼痛,血液检测肌酶会有改变。不过能引起肌肉疼痛的疾病还是挺多的,如果一直不大运动,突然跑几千米,可能会出现横纹肌溶解,出现肌肉疼痛。如果刚开始服用降脂药,个别病人会出现肌肉疼痛(如果是这种情况,应停服降脂药)。也有很多特殊的肌肉病变,需要综合全身情况及病史进行排查。 消化系统病变 可能会出现溃疡性结肠炎、腹腔积液等,出现慢性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以及大便的性状改变。如果仅仅表现为消化系症状,容易被诊断为消化系统疾病,或者直到出现全身其它表现才会被关注是SLE。 肝脏损害 一旦出现肝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增高,大家都会在想:是不是得了肝炎? 事实是SLE也会出现肝酶增高。SLE的病人血液内存在很多抗自身组织的抗体,如果有针对肝脏组织的抗体,就会攻击自身的肝组织。一旦肝脏受损,就会出现肝脏肿大、肝区不适、甚至黄疸,肝酶增高,但需要排除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其它病因引起的肝损害。 肺损害 可以出现咳嗽、胸痛、胸闷等表现,严重的会出现气急、痰里带血丝、甚至大咯血,往往需要做肺部CT等进一步检查。在免疫抑制治疗后的SLE病人中,特别需要注意跟肺部感染性疾病相鉴别,因为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人抵抗力下降,特别容易发生细菌或者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 心血管病变 可以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下肢浮肿、高血压等表现,严重的也会出现气急、不能平卧,咳粉红色痰,往往需要做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肌酶谱等进一步检查。 神经系统损害 出现用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表现,轻者可仅表现为头痛、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以及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重者可表现为脑梗塞、脑出血、癫痫、截瘫、昏迷等。是威胁SLE病人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 肾脏损害 肾脏损害是SLE最常见的重要脏器病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浮肿,甚至会出现尿量减少、血肌酐增高等肾功能下降表现,统称为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也是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 为避免出现严重的多系统损害危及生命,在出现一些早期不太引人注意的症状,如皮肤表现、关节痛、口腔溃疡、蛋白尿、血尿时,就应积极检查。为避免狼疮性肾炎发展到终末期肾病(尿毒症),也应该在出现血尿、蛋白尿时就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挽救SLE病人生命,保护身体重要器官的关键!
张冉 2017-03-17阅读量7354
病请描述: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与对策 常见一部分人总是不断过敏,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白色瘙痒性水肿损害--风团,持续时间大于一个半月,到皮肤科诊断为“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最理想的治根方法是找出致病原因和诱发因素。但慢性荨麻疹中>80%一90%的病例找不到病因。以下几点将有利于查找病因,帮助诊断、治疗或控制再发。 (1)食物中鸡蛋和牛奶是最常见的原因,对食物过敏的患者常有特应性皮炎史及家族史。可用食品添加剂激发试验、膳食排除法、饮食日记法和简单膳食法等帮助进行鉴别。 (2)部分荨麻疹病例可能对真菌过敏,白色念珠菌可能是真菌过敏原的重要来源,口服制霉菌素或避免摄人真菌发酵的食物,如蘑菇、奶酪、奶油、醋、麦芽发酵产品(如啤酒)等。 (3)对于伴有血沉增快的严重持续性慢性荨麻疹的女性患者,应特别注意检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这些患者偶可用甲状腺素替代疗法治愈。还应注意检测抗黄体酮的自身抗体以排除自身免疫性黄体酮性皮炎。 (4)有青霉素过敏史或在青霉素注射后发生荨麻疹者应避免食用乳产品,因为乳产品中常有青霉素污染物。 (5)皮损持续24~72h、伴有紫癜及明显烧灼感或疼痛、瘙痒较轻、或遗留紫癜、鳞屑和色素沉着者,应考虑荨麻疹性血管炎的可能性,压片试验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慢性荨麻疹患者的饮食问题 慢性荨麻疹患者的饮食问题非常重要。推荐给予下述一些建议: (1)经病史或皮肤试验,特别是通过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等证实可能为摄入食物所致荨麻疹的病人,应该避免这些敏感食物的摄人,还要避免类似结构或有交叉成分的食品的摄入,特别是在急性期。 (2)也可以采用少量多样化食谱的方法,即利用类似于口服脱敏与诱导耐受的方式,有时也能避免疾病的发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抗御疾病的信心。 引起荨麻疹的食物主要有:干果、牡蛎、鱼、蛋、番茄、草莓、香蕉、巧克力、干酪、牛奶、食物添加剂等。但不必过分严格“忌口”,以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发育。 提醒,过敏的原因之一在于人体对吃到的东西不认识,尤其是生冷硬的特殊蛋白质。把这些物质煮烂过熟,就变成机体免疫系统可以识别的蛋白质成分了,吃后就不容易过敏了。在发病过程中,多做自我观察,详细记录,自行调节饮食结构。 改编于发表者:方洪元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9373
病请描述: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表现为红色或白色瘙痒性水肿损害--风团。慢性荨麻疹是指持续时间在>6~12周者。50%的患者在1年后症状消失,约有20%的患者病程可达>20年 。 荨麻疹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找出致病原因和诱发因素。但慢性荨麻疹中>80%一90%的病例找不到病因。以下几点将有利于查找病因,帮助诊断、治疗或控制再发。 (1)食物中鸡蛋和牛奶是最常见的原因,对食物过敏的患者常有特应性皮炎史及家族史。可用食品添加剂激发试验、膳食排除法、饮食日记法和简单膳食法等帮助进行鉴别。 (2)部分荨麻疹病例可能对真菌过敏,白色念珠菌可能是真菌过敏原的重要来源,口服制霉菌素或避免摄人真菌发酵的食物,如蘑菇、奶酪、奶油、醋、麦芽发酵产品(如啤酒)等。 (3)对于伴有血沉增快的严重持续性慢性荨麻疹的女性患者,应特别注意检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这些患者偶可用甲状腺素替代疗法治愈。还应注意检测抗黄体酮的自身抗体以排除自身免疫性黄体酮性皮炎。 (4)有青霉素过敏史或在青霉素注射后发生荨麻疹者应避免食用乳产品,因为乳产品中常有青霉素污染物。 (5)皮损持续24~72h、伴有紫癜及明显烧灼感或疼痛、瘙痒较轻、或遗留紫癜、鳞屑和色素沉着者,应考虑荨麻疹性血管炎的可能性,压片试验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在医院内有常见四种方法搜出过敏病因: (1) 过敏原点刺 (2) 过敏原斑贴 (3) 过敏原抽血查抗体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