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胸部 > 胸痛 > 内容

胸痛内容

2月29日国际罕见病日:关爱...

病请描述: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IPAH)指一类无明确原因、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恶性肺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不同程度右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欧美注册登记研究结果表明,平均诊断年龄为50~65岁。男女发病率为1:2~3。欧洲资料显示,成年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患病率约为5.9/100万。我国缺乏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流行病学数据,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主,平均诊断年龄约为36岁,2011年我国研究表明,此病的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2.1%和75.1%,基本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病因 目前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致病因素不明确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状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活动后气短,其他症状包括乏力、呼吸困难、胸痛、头晕、晕厥等。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检查诊断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检查血常规、心电图、X线等,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还可能需要血气分析、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造影、肺功能、CT等检查。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相关治疗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主要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个方面。主要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右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一般治疗:对不合并抗凝禁忌证的IPAH患者建议抗凝治疗,合并右心功能衰竭和液体潴留患者给予利尿剂,外周血氧饱和度低于91%时氧疗,心排血量降低或合并心室率偏快的房颤时给予地高辛等。包括教导患者严格避孕、适度运动和康复训练、预防感染、心理社会支持、避免前往高海拔地区等。 1.钙通道阻滞剂:只有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阳性的IPAH患者才能应用大剂量钙通道阻滞剂治疗。由于仅有不到10%的IPAH患者对钙通道阻滞剂敏感,因此强烈建议对没有进行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或者试验结果阴性的患者禁忌应用钙通道阻滞剂 2.肺动脉高压的靶向药物治疗: ①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内皮素-内皮素受体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常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有:马昔腾坦,波生坦,安立生坦等。②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通过抑制环磷酸鸟苷的降解从而发挥肺血管舒张作用,包括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③前列环素类药物:前列环素是目前最强力的内源性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具有细胞保护和抗增殖作用,常用的包括:司来帕格,依前列醇/曲前列尼尔/伊洛前列素。④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利奥西呱是一种新型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可单独或与NO协同提高血浆中cGMP水平。 3.手术治疗:①患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应考虑利用手术治疗,进行球囊扩张房间隔造口术可作为重症肺动脉高压姑息性治疗手段或肺移植前的过渡性治疗。②肺或心肺联合移植移植来达到一个治疗的效果。虽然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但是它是能够根治患者病情的一种治疗方法。 结语: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还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病因,平常的生活中也一定要注意,不管是饮食方面还是运动方面,一定要注意合理的进行搭配饮食,合理的运动,如果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选择一个适用于自己的治疗方法,缓解症状避免病情严重发展

姜蓉 2024-03-20阅读量2164

胸部纵隔藏着“拳...

病请描述: 2024年02月06日  南京晨报 A16版 狭小的纵隔内竟然长出一个直径约11厘米的肿瘤,且与多个大血管紧紧相连!近日,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陆欣欣手术团队历时5小时成功将肿瘤完整切除,仅出血不到100毫升。之前困扰丘女士多日的胸痛得到解除。 邱女士胸痛多日,一直不能好转,影像检查发现直径大于10厘米的纵隔肿瘤。纵隔是人体胸腔里两肺之间的区域,地域狭小,内部血管神经众多。术前CT显示,肿瘤与周围的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和左无名静脉紧紧粘连。情况不容乐观。邱女士入住胸外科后,该科室医疗团队高度重视丘女士的病情,多次进行术前探讨,最终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肿瘤太大又与重要血管粘连,缝隙非常小,完整切除相当困难,分块切除的方案更加稳妥。但分块切除时,如果有肿瘤细胞脱落,可能会导致患者胸腔肿瘤转移。为了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几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寿命,陆欣欣决定采用完整切除的方案。这种手术方式耗时长、难度大,对医生的要求也更高。 大血管位于肿瘤后方,手术风险大。术中陆欣欣医师团队小心谨慎地操作,用手术剪和超声刀将肿瘤从血管表面一点点分离出来,然后再完整切除。2个小时后成功将这个“不定时炸弹”从患者胸腔内取出。肿瘤直径约为11厘米,重量约500克,术中出血仅100ml。而以往同类手术平均出血量可达300ml—2500ml,如果术中损伤任何一根大血管,都可能造成致命的大出血。 肿瘤取出后,通常只需半小时就能完成手术,而陆主任用了3个小时来“清理战场”。反复止血后,他们用胸腔镜仔细探查,检查有无胸膜转移灶以及可疑淋巴结,进行补充切除,以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肿瘤;最后用热盐水和稀碘伏溶液浸泡患者胸腔,降低胸膜转移的发生率。术后丘女士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丘女士的家属表示,“胸外科的医生和护士都很和善,工作时很细心,也很周到。” 术后病理显示,丘女士患的是胸腺瘤。胸腺瘤每年的发病率为2.2/万人~2.6/万人,胸腺癌发病率为0.3/百万~0.6/百万。它是相对温和的肿瘤,50%的胸腺瘤患者可以生存18年及以上。 陆欣欣认为,胸腺瘤一经诊断,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建议尽早切除。既往认为的良性胸腺瘤,在病理学上仍然是恶性的,只不过恶性程度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胸腺瘤会逐渐长大,甚至会侵犯周围的血管和心脏,手术难度也会随之增加。但是,小的胸腺瘤多无症状,早期也不易被发现。临床上30%的患者并无明显症状,40%的患者会出现胸痛等症状,30%的患者会出现重症肌无力,表现为眼睑下垂和四肢无力。胸腺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也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定期体检仍是发现胸腺肿瘤的有效手段。如果出现胸痛、乏力或眼睑下垂等症状,持续得不到改善,这时就需做CT或MRI排查胸腺瘤。 通讯员 林宇航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陆欣欣 2024-02-08阅读量1523

狭小纵隔竟藏着11公分肿瘤,...

病请描述:交汇点讯 狭小的纵隔内竟然长出一个直径约11厘米的肿瘤,且与多个大血管紧紧相连!近日,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陆欣欣手术团队历时5小时成功将肿瘤完整切除,仅出血不到100毫升。之前困扰丘女士多日的胸痛得到解除。 肿瘤巨大,与周围血管相连 丘女士胸痛多日,一直不能好转,影像检查发现直径大于10厘米的纵隔肿瘤。纵隔是人体胸腔里两肺之间的区域,地域狭小,内部血管神经众多。术前CT显示,肿瘤与周围的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和左无名静脉紧紧粘连。情况不容乐观。丘女士入住胸外科后,科室医疗团队高度重视丘女士的病情,多次进行术前探讨,最终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CT中黄线标记为肿瘤直径 陆欣欣医生手绘1:1手术解剖图 这是陆医生1:1绘制的解剖图,肿瘤前面是胸骨和肋骨,后面是心脏和大血管。 只出血100毫升,医生用2小时完整清除“炸弹” 肿瘤太大又与重要血管粘连,缝隙非常小,完整切除相当困难,分块切除的方案更加稳妥。但分块切除时,如果有肿瘤细胞脱落,可能会导致患者胸腔种植转移。为了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几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寿命,陆欣欣决定采用完整切除的方案。这种手术方式耗时长、难度大,对医生的要求也更高。 大血管位于肿瘤后方,手术风险大。术中陆欣欣医师团队小心谨慎地操作,用手术剪和超声刀将肿瘤从血管表面一点点分离出来,然后再完整切除。2个小时后成功将这个“不定时炸弹”从患者胸腔内取出。肿瘤直径约为11CM,重量约500克,术中出血仅100ml。而以往同类手术平均出血量可达300—2500ml,如果术中损伤任何一根大血管,都可能造成致命的大出血。 为了“斩草除根”,医生用3小时“清理战场” 肿瘤取出后,通常只需半小时就能完成手术,而陆主任用了3个小时来“清理战场”。反复止血后,他们用胸腔镜仔细探查,检查有无胸膜转移灶以及可疑淋巴结,进行补充切除,以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肿瘤;最后用热盐水和稀碘伏溶液浸泡患者胸腔,降低胸膜转移的发生率。术后邱女士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邱女士的家属表示,“胸外科的医生和护士都很和善,工作时很细心,也很周到。” 胸腺瘤早期难以察觉,定期检查是关键 术后病理显示,丘女士患的是胸腺瘤。胸腺瘤每年的发病率约为2.2/万人~2.6/万人,胸腺癌发病率大约为0.3/百万~0.6/百万。它是相对温和的肿瘤,50%的胸腺瘤患者可以生存18年及以上。 陆欣欣认为,胸腺瘤一经诊断,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建议尽早切除。既往认为的良性胸腺瘤,在病理学上仍然是恶性的,只不过恶性程度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胸腺瘤会逐渐长大,甚至会侵犯周围的血管和心脏,手术难度也会随之增加。但是,小的胸腺瘤多无症状,早期也不易被发现。临床上30%的患者并无明显症状,40%的患者会出现胸痛等症状,30%的患者会出现重症肌无力,表现为眼睑下垂和四肢无力。胸腺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也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定期体检仍是发现胸腺肿瘤的有效手段。如果出现胸痛、乏力或眼睑下垂等症状,持续得不到改善,这时就需做CT或MRI排查胸腺瘤。 通讯员 林宇航 胥林花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仲崇山 编辑:杨彦 交汇点新闻原文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5bc8886e4b066704b6892ed 以下为不同网站新媒体的报道。 凤凰网江苏:https://ishare.ifeng.com/c/s/v004kFyxvjve2pPOUxdv8d-_O0uRjgW6ySH1h4vgxwCzFKXU__?spss=np&channelId=&aman=42X0d8xc9f3c21sfceu2bao1b4Bdf8R2e3Z544zd96。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https://wap.yzwb.net/wap/news/3541267.html。 荔枝新闻:https://m.jstv.com/news/2024/2/2/1203040318714486784.html?curchannel=%E5%81%A5%E5%BA%B7。 极目新闻: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urlext=%7B%22cuid%22%3A%220uvJiliNHaYbuvic_uSTugOQ2alw8S830u27ala02uKZ0qqSB%22%7D&rs=599386472&ruk=-SYlxiE3k8dCSYlnwyv4bg&like_icon_type=2&isBdboxFrom=1&pageType=1&sid_for_share=&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686296960731129671%22,%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陆欣欣 2024-02-08阅读量1695

乙流来袭!需要警惕心肌炎

病请描述:近期流感频发,周围不少人陆续「中招」,而流感病毒亦是暴发性心肌炎暴发性心肌炎的可能病因之一。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最为严重的弥漫性心肌炎,其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早期病死率极高,需要引起重视。本月,中国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最新发布,特梳理要点,以飨读者。一暴发性心肌炎有哪些常见病因?暴发性心肌炎的病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1、感染性因素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常见病毒包括腺病毒、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流感病毒、冠状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近年来,也有部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罹患暴发性心肌炎。除了病毒感染外,细菌、螺旋体、真菌、立克次体、原虫、蠕虫和支原体感染也可能致暴发性心肌炎。2、非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包括系统性疾病(乳糜泻、结缔组织病、韦格纳肉芽肿病、川崎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结节病、甲状腺毒症)、超敏反应(抗生素、氯氮平、利尿剂、昆虫咬伤、锂、蛇咬伤、破伤风类毒素、美沙拉明)和心脏毒性物质(酒精、蒽环类药物、砷、一氧化碳、儿茶酚胺类药物、可卡因、重金属)。近年来,非感染因素导致的暴发性心肌炎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需要引起重视。二暴发性心肌炎有哪些表现?如何诊断?1、临床表现患者常常起病急骤,有发热、乏力、不思饮食、肌痛、卡他性症状(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腹泻等前驱症状。此外还有心肌受损表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是暴发性心肌炎的重要特点,多数患者可出现头昏乏力,甚至黑矇或晕厥;炎症累及心包,可出现胸闷胸痛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急性左心衰表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出汗等)或严重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室速室颤等);严重者可出现心原性休克(皮肤湿冷、苍白、发绀,甚至意识障碍等)。2、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出现高敏肌钙蛋白I或T(hs-cTnI/T)或肌钙蛋白I(cTnI)和B型利钠肽(BNP)/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显著升高等心肌损伤标志。3、其他检查心电图可出现低电压、广泛导联ST段及T波改变和传导阻滞等变化;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呈现弥漫性室壁运动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左心室长轴应变下降等特征;炎症(细胞)因子可出现显著变化,尤其是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水平显著上升。4、诊断注意事项拟诊患者需通过冠脉造影排除急性心梗等疾病以临床确诊。应尽早行心肌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可通过病原微生物检测,自身免疫相关抗体及毒物检测,进一步寻找导致暴发性心肌炎的病因。三暴发性心肌炎如何治疗?1、床边监测包括心电-血压-氧饱和度和出入量监测、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脉搏波指示连续心排量(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等。2、急性期患者救治: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1)机械生命支持推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推荐尽早使用IABP,IABP仍然不能纠正或不足以改善循环时立即启动ECMO或直接启用EMCO治疗(I,A)。Impella单用或连用IABP/ECMO可用于循环支持治疗,TandemHeart作为双心室辅助系统可用于循环支持,当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或以右心功能不全为主时也可考虑右心辅助装置(ImpellaRP)(IIa,C)。(2)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合并器官功能不全,特别是肾功能损伤时,推荐早期使用(IIa,C)。(3)免疫调节治疗①极早使用足够剂量糖皮质激素推荐入院后尽早开始每天3~8mg/kg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连续3~5日后依病情减半,至20~40mg/日维持1~3个月(I,A);②极早静脉使用足够剂量免疫球蛋白推荐入院后尽早开始丙种球蛋白每天10~20g静脉注射,使用3~5日后减半至5~10g持续应用3日,总量约2g/kg(I,A)。(4)抗病毒治疗对于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暴发性心肌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和帕拉米韦是主要治疗手段,推荐常规口服磷酸奥司他韦胶囊(75mg,2次/日),帕拉米韦可作为替代,连续使用3~5日(IIa,C)。除流感病毒外,大部分抗病毒药物非特异性且疗效不确定,因此暂不作特别推荐。(5)血管活性药和正性肌力药①血管活性药常用血管活性药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和垂体后叶素等,原则上不对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使用,仅在不具备机械循环支持条件时短暂使用。推荐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60~65mmHg,尽量减少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和时间,极早对患者进行机械循环支持或者转诊(I,A)。②正性肌力药  正性肌力药物(左西孟旦、米力农和西地兰)可降低左心室充盈压来改善左心室功能,提高机械循环辅助装置的撤机率(IIa,C)。此外应谨慎使用洋地黄类药物(IIa,C)。(6)一般对症和支持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刺激与波动,清淡、易消化且营养饮食,鼻导管、面罩吸氧或正压给氧,曲美他嗪等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补充维生素,量出为入补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高热时可物理降温或糖皮质激素治疗(不建议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7)并发症预防和治疗①心律失常房颤、房扑及房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颤等快速心律失常者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立即电复律,无法终止时,推荐尽早使用体外生命支持治疗;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者,可静脉使用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以及快速短效的受体阻滞剂治疗(IIa,C)。心动过缓者首选置入临时起搏器,无条件时可用提高心率的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IIa,C)。急性期发生心动过缓者不推荐置入永久起搏器,急性期发生室速室颤患者不推荐置入式心律复律除颤器(ICD)(III,C);仅在全身病情稳定2周以上传导阻滞仍未恢复时,再考虑置入永久起搏器(IIa,C)②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时治疗原发病;监测凝血功能,及时发现DIC先兆;纠正反复心脏骤停、循环不稳定、交感兴奋;尽量避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和垂体后叶素等升血压药物;除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外,推荐立即使用新鲜血浆、冷沉淀和血小板或者人工肝等治疗。③  全身性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SCLS)多数患者在病情好转后SCLS也能得到纠正,重症SCLS患者在机械支持和免疫调节治疗基础上需加大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用量,补充血浆,使用高分子量的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帮助恢复血容量;此外还可考虑抗IL-6单克隆抗体等治疗。④感染部分患者有明显肺淤血表现时,或进行气管插管和血管内介入(IABP或IABP+ECMO)等治疗时,建议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持续评估如不合并感染,在拔除循环支持系统后停用抗生素。如已发生感染,应根据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PCT水平、宏基因检测结果针对性治疗,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经验性用药应采取「降阶梯」原则,理想状态下应1h内使用,过程中持续动态评估并快速寻找感染源、控制感染病灶以便随时调整治疗策略。无多重耐药性高危患者不推荐联合用抗生素药;病原菌明确、药敏明确时不推荐联合用药;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真菌药

潘凯 2024-01-29阅读量4296

“行”得端,“坐”得正—加强...

病请描述:“行”得端,“坐”得正—加强“脊柱侧弯”认识 人们常说“行得端,做得正”,以此教导孩子做人正直、做事正派,养成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优秀品格。但家长在关注孩子品行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孩子们是否坐、立、行姿势正确。根据去年国家流行病学调查,目前我国约有500万以上的中小学生存在脊柱侧弯,并且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近视后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那么什么是脊柱侧弯?脊柱侧弯因何发生,有何危害,又该如何防治呢? •定义:简单来说,脊柱侧弯即从背后看,人的脊柱不再是一条直线。从学科的定义上来说,脊柱侧弯即儿童青少年的脊柱偏离正中线,而呈现出“C”型或“S”型弯曲,影像学上将Cobb角>10°定义为脊柱侧弯。         •病因:导致脊柱侧弯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环境,遗传,维生素缺乏,化学物质,有毒物质,疾病影响都可以造成脊柱侧弯。儿童青少年由于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脊柱可出现不均匀生长,儿童骨骼肌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当背部肌肉支撑力不足或受到不等力量牵拉时,可引起脊柱侧弯。 姿势性脊柱侧弯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类型。现今青少年学习压力大,学生在校长时间埋首苦读,校外因作业繁多继续伏案笔耕,久坐本就使椎体和椎间盘承受巨大压力、椎旁肌肉疲劳,加之长期不良的坐姿,如歪头、扭身、跷二郎腿等,使脊柱长期受力不均匀,两侧肌肉紧张度不平衡最终导致侧弯。缺乏体育锻炼使腰背肌力量不足,或者运动姿势不正确,也是导致脊柱侧弯的重要原因。 •危害:直观上,脊柱侧弯儿童腰背部骨骼肌肉畸形,存在双肩高低不等、胸廓变形等形体异常,外在形象不美观。生理上可引起儿童青少年腰背部疼痛、胸痛;肺部扩张受限,心肺功能降低、体力下降;严重的脊柱侧弯可压迫神经,引起走路姿势异常,甚至因脊髓压迫而无法行走。心理上可因上述外观、生理表现导致自卑、抑郁等心理疾病,不利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治疗:存在原发病的脊柱侧弯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Cobb 角<10°时,轻微脊柱侧弯可观察随访; Cobb 角在 10°~44°时,建议合理选择保守方法治疗,如肌肉力量不足引起的脊柱侧弯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达到矫正目的,姿势异常引起的脊柱侧弯可规范坐姿,避免久坐达到矫正目的,如上述方法仍未达到满意效果,可穿戴矫正器完成矫正。 Cobb 角≥45°时,建议实施手术治疗。 当然,治已病不如治未病,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有效预防脊柱侧弯的发生。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合作,在家注意提供合理、均衡的饮食,提供营养支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注意坐、立、行姿势、尽量减少久坐;学校应注意劳逸结合,鼓励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教育部门可在学校推行脊柱锻炼操,打造健康生活习惯。

生长发育 2024-01-16阅读量2316

肺癌之肺鳞癌

病请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医疗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但恶性肿瘤的治愈仍是人类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据统计,2016年我国全国共有429.5万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258.7万例为男性,170.8万例为女性,从全国范围来看,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同时也是我国恶性肿瘤死亡首位,本期我们将讲述肺部恶性肿瘤的一种常见分型-肺鳞癌。 01 肺癌的分型 肺癌是指发生在肺部组织中的恶性肿瘤。根据肺癌发展的方式和细胞类型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其中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包括: 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据肺癌病例的大部分,约占85%至90%。NSCLC包括肺腺(adenocarcinoma)、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和大细胞癌(large cell carcinoma)等亚型。其中肺鳞癌约占原发性肺癌的40%-50%。 2.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占据肺癌病例的约10%至15%。 3.罕见的肺癌类型,如肺黏液腺癌(mucinous adenocarcinoma)、肉瘤(sarcoma)和类癌(carcinoid tumors)等。 每种类型的肺癌在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上都可能有所差异。因此,如果有任何肺癌疑虑,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诊断。 02 肺鳞癌的诱因 肺癌对人类的健康危害很大,那么肺鳞癌的诱因又是什么呢?据统计调查,吸烟及二手烟与外界环境如:粉尘、汽车尾气、空气污染、慢性炎症和慢性肺炎及肺的纤维化等是引发肺鳞癌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家族遗传因素也是肺鳞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03 肺鳞癌症状和筛查 早期肺鳞癌并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了以下症状应立即就医: 1.持续性咳嗽,包括咳嗽有痰或咳嗽变化(比如咳嗽变得更加严重或咳嗽有血痰)。 2.呼吸困难或气促。 3.胸痛或肩背部疼痛。 4.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5.持续性疲劳感、无力感或体力下降。 6.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比如肺炎。 但是出现上述症状后往往提示已不是早期,因此定期行胸部CT扫描,有助于早期肺鳞癌的诊断和筛查。   04 肺鳞癌诊断 肺鳞癌的诊断方法一般有: 1. 影像学检查肺癌的方法主要包括:CT以及PET/CT。主要用于肺癌诊断和鉴别、分期和再分期、评估手术可切除性、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等。影像学检查是除病理学评价肿瘤的最佳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有效、合理的选择多种或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2. 病理学诊断,是诊断恶性肿瘤的金标准,肺鳞癌也不例外。因此影像学高度怀疑肺部恶性肿瘤的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行手术,纤维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或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明确诊断。 05 肺鳞癌的治疗 肺癌的早发现对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绝大多数的早期肺癌都是可以通过治疗有效控制的,尤其对于早期肺鳞癌,手术的临床治愈很高。对于局部晚期肺鳞癌,应采用多种治疗方案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如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如果治疗得当,生存率会大大的提高,对于已经远处转移的患者,也应当积极的采取治疗,以化疗、免疫治疗等全身治疗为主。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单纯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肺鳞癌,通过手术切除病变部分来彻底清除癌细胞。 2.化疗:化疗对于晚期、复发或转移性肺鳞癌可以有一定的疗效。常见的用于肺鳞癌的化疗药物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紫杉醇类药物,铂类药物等。该类药物可以抑制癌细胞增长,同时也可以改变肿瘤细胞的生存环境,提高其对于免疫治疗和放疗的敏感性。 3.放疗:使用高能射线来杀灭癌细胞。放疗可以用于手术前的新辅助治疗,以及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或者是控制不可切除患者的肿瘤生长,从而减轻相应症状。 4.免疫疗法:利用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肺鳞癌细胞。免疫疗法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肿瘤疫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与程序性死亡因子 1(PD-1)是最具代表性免疫检查点。因为极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已迅速成为肺鳞癌的首选治疗方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晚期LUSC患者带来了希望。 最新指南推荐肺鳞癌治疗方式从早期至晚期分别为:单纯手术,手术联合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或放疗,单纯药物治疗。对于晚期的肺鳞癌患者,有研究指出放疗联合全身免疫治疗及化疗治疗晚期LUSC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 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累积,中央型尤其是肿瘤侵犯支气管或血管的鳞癌或是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建议行3-4周期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后,续贯手术治疗,术后予以辅助免疫维持治疗,提升根治性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率,从而提升预后。我院开展了多项关于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结合手术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其中LungMate-013研究已于今年年初在我院启动,现受试者入组招募中,拟纳入治疗前不可切除III期NSCLC患者,拟评估抗PD-1抑制剂联合化疗的诱导方案对不可切除III期NSCLC患者经治降期可手术的转化率;同时对比经治疗可手术患者行根治性肺切除术与根治性放疗的疗效。LungMate-015研究:拟纳入有根治性切除可能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评估抗PD-L1抑制剂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新辅助诱导治疗,续贯根治性肺切除术或根治性放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上述临床研究正处于受试者入组阶段,期待招募更多的符合条件的受试者,为受试者提供经研究证实安全、高效的新辅助治疗方案,提供更大程度的生存获益,给予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受试者带去更多福音。 06 肺鳞癌的预防 1.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 避免接触汽车尾气、二手烟等,积极戒烟,不可长期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 2.改善生活方式 日常注意膳食均衡,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适当进行健身运动,可以增强肺功能,提高抵抗力,降低发病风险。 3.定期体检 日常定期进行肺部体检,长期吸烟或患有肺部基础疾病者发病风险较高,可适当增加检查频次。   参考文章 1. 郑荣寿, 张思维, 孙可欣, 等. 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 2023, 45(3):212-220. 2. 郝玉凤,原发性肺鳞癌和肺腺癌的临床及CT征象对比分析 苏州大学 2018年11月01日 3.Han Baohui Wang ji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guidelin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2023 edition)Published: 2023 -07 -18 4.Zhen-Xi Niu, Ya-Tao Wang, Nan Lu, Jin-Feng Sun, Peng Nie, Piet Herdewijn Advances of clinically approved small-molecule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Pub Date : 2023-10-11  5.Jian Qin, Shouhui Yi, Hanjing Zhou,  Efficacy of radio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first-line immun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Pub Date : 2023-05-16 。

张鹏 2024-01-08阅读量1441

淋巴瘤知多少

病请描述: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并且经常会转移到身体的不同部位,当肿瘤细胞在这些地方聚集并迅速生长,就会导致淋巴或局部组织器官发生肿大。  淋巴瘤介绍 根据病理学特点,淋巴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症状表现 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结肿大;饮酒痛;B 症状;皮肤瘙痒;疲劳、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难、胸痛。   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结肿大;疲劳、食欲不振;皮肤肿块;B 症状;容易发生感染;容易出现损伤或流血;腹胀;胸痛或胸闷;头痛、面部麻木、说话困难。 B 症状:发烧(未发生感染时发烧)、盗汗、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6 个月内体重下降了 10%)。   霍奇金淋巴瘤(HL):首发症状常为淋巴结肿大,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这类淋巴瘤治疗效果好,规范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治愈。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常有结外病变,除惰性淋巴瘤外发展较快。我国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为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免疫、遗传、理化因素有关。 1 感染:可能与 EB 病毒、人疱疹病毒、麻疹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2 免疫:艾滋病患者或是移植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或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乳糜泻(麸质过敏症)等,发生淋巴瘤的风险也会明显更高 3 遗传:家里直系亲属(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淋巴瘤,个体发生的风险也会明显升高 4 理化因素:杀虫剂、有机溶剂、染发剂、吸烟等也与淋巴瘤的发病有关 如何清楚地了解淋巴瘤 1. 准备一些可以问医生的问题。在就诊时把医生的答复记录下来。 2. 如果清楚了解淋巴瘤这件事情让你感到畏惧,可以请您的朋友或家人为您概况一些关键点。 3. 试着不要“阅读过量”。虽然这样做可以帮助您了解很多基础知识,但是一旦陷入细节中,或许会使您感到无所适从。 4. 要认识到有些问题是没有答案的。您的医生应该已经尽其所能地给予您所有信息了。

微医药 2023-11-30阅读量1604

间质性肺疾病如何评估

病请描述: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是一组以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异质性疾病,具体类型超过200种,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病理改变多样,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涉及多学科内容。如何评估病情,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病程、临床表现、接触史及体征         在患者病史信息采集中,应描述病例的症状及其演变过程,其中活动后呼吸困难和干咳是ILD最常见的表现。经典的以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ILD如IPF通常表现为隐匿起病、缓慢进展的过程;一些炎症反应较为突出的ILD如HP、COP、CTD-ILD,则多表现为亚急性病程,并可能伴有发热等表现;还有些ILD表现为急性病程如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interstitialpneumonia,AIP)和部分CTD-ILD(如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或抗合成酶综合征相关ILD)。此外,需注意部分ILD在自然病程发展中可能出现急性加重,如IPF急性加重(acuteexacerbationsof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AE-IPF),表现为在稳定或缓慢进展的疾病中突然出现症状恶化。如患者出现明显的发热、咳痰、胸痛症状,需警惕合并肺部感染。        除了呼吸系统症状,ILD患者需要关注全身多系统症状,因为ILD可能是系统性疾病的表现之一,如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干燥综合征(Sjögren′ssyndrome,SS)、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sclerosis,SSc)、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inflammatorymyopathy,IIM)、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vasculitis,AAV)、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diseases,IgG4-RD)、炎症性肠病等。因此需要询问患者有无口眼干、皮疹、光过敏、关节病变、肌无力、猖獗龋齿、雷诺现象、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并不直接导致ILD,但与多种ILD尤其是IPF相关,因此反酸、烧心等相关症状也需记录。        所有拟诊ILD患者都需仔细排查特定接触史及潜在继发病因,包括:①职业/环境相关:对所有患者都应该询问具体的职业类型,对有潜在生产性粉尘暴露的职业如矿工、石材加工等还应记录潜在暴露接触时间和防护情况;患者所居住和工作的环境在一些怀疑HP的患者中应仔细询问,鸽子等鸟类和霉菌的接触是询问的重点;②吸烟史:多种ILD均与烟草暴露有关,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respiratorybronchiolitisinterstitiallungdisease,RB-ILD)、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esquamativeinterstitialpneumonia,DIP)、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ulmonary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PLCH)等,尤其应特别关注起病前半年的吸烟量;③特殊用药和治疗史:药物诱发ILD并不少见,因此需要注意并记录患者有无相关药物应用史,重点关注博来霉素、白消安、部分抗肿瘤药(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药物等)以及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射线暴露史如放射治疗史亦应注意收集。 二、实验室检验        实验室检验除常规化验外,绝大部分ILD患者均需完善CTD相关检验。ATS/ERS的指南建议对所有拟诊ILD患者进行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ies,AN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itrullinatedproteinantibody,anti-CCP)和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的检测。如患者伴有前述CTD相关的临床表现和体征,还应对具体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如怀疑SS时应查抗SSA和抗SSB抗体,怀疑SSc时应查抗Scl-70抗体和抗着丝粒抗体,怀疑IIM时应查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myositis-specificautoantibodies,MSA),怀疑AAV时应查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ANCA),怀疑IgG4RD时应查血清IgG4水平。此外,一些血清学指标还与ILD患者纤维化程度和预后相关,如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vonderLungen6,KL-6)等,如有条件应一并检测。 三、影像学检查        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resolutioncomputedtomography,HRCT)能够提供较为精细且准确的影像学征象和病变分布特征,是ILD无创诊断及评估的必备方法,因此所有拟诊ILD的患者均需完成胸部HRCT检查,HRCT扫描采用锐利算法,重建图像层厚≤1.5mm,并需包含三位(维)重建图像。建议通过影像储存和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对HRCT图像进行观察。对于临床疑诊HP、RB-ILD患者,可行呼气相HRCT以明确小气道病变。对于以双肺背侧胸膜下磨玻璃、细网格病变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可行俯卧位HRCT除外坠积效应。对于合并肺内肿块、结节、空洞、无法解释的异常征象(如马赛克征、胸膜下楔形实变)和(或)显著淋巴结肿大患者,还应行胸部增强CT。 四、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ioalveolarlavage,BAL)在ILD患者的诊治中意义重大,除影像学表现为典型UIP、可能UIP且没有提示其他诊断特征的患者,在评估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并行BAL。不同ILD关注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oalveolarlavagefluid,BALF)检查项目有所不同,主要项目包括细胞计数及分类(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学和流式细胞分析等,具体见表1。此外,BALF还有助于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肺部感染,一些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耶氏肺孢子菌和人巨细胞病毒等的肺部感染影像学表现与ILD有类似之处,而ILD患者,尤其是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也容易合并肺部感染,因此也需要对临床不除外感染的ILD患者进行BALF的病原学检查。 五、组织学检查        组织学是部分ILD诊断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获取组织学标本的手段包括SLB、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cryobiopsy,TBLC)、经支气管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和经皮肺穿刺活检等。不同ILD建议的组织取材方式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其中SLB是被推荐最多的组织学获取途径,尤其对于疑诊IPF和某些疑难、诊断困难、治疗方向不明的ILD患者,在MDD中加入SLB资料及病理科医师讨论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度。TBLC是近年来逐渐在ILD诊断中应用的肺活检技术,其安全性和诊断效能已经在多项研究中得以证实,MDD联合TBLC获取的组织标本可使大多数ILD获得诊断。TBLC和SLB获得组织学诊断的一致性仍有待进一步探索,考虑到TBLC获得的组织一般小于SLB且较难确定胸膜下病变性质,依赖TBLC获得的诊断误差可能更大,因此基于TBLC的ILD诊断可能更需要MDD。TBLB获得肺组织较小,对于纤维化型ILD如IPF、纤维化型HP等诊断效能不高,在这类ILD中谨慎选择。因ILD存在明显异质性,无论SLB还是TBLB、TBLC,理想条件下都应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指导下尽可能从多个肺叶或肺段(根据HRCT病变特点确定)获取组织以提高诊断效能,同时应避免在正常或终末期纤维化区域取材。 六、功能学评估        功能学评估对于ILD诊断、病情评估和管理策略的确定都十分重要,主要包括肺功能测定和6 min步行试验。肺功能测定应至少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 for carbon monoxide,DLCO),测定时应按照ATS/ERS肺功能测试标准化工作组的规范完成,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6 min步行试验 是一种可靠而实用的心肺功能测量方法,是对FVC结果的有机补充,其测定也应该按照ERS/ATS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对于多数ILD,尤其对于纤维化型ILD如IPF,FVC和6 min步行试验结果的变化情况对疾病预后有较大的提示意义,因此在疾病确定诊断时应尽可能留存基线资料。

王智刚 2023-11-21阅读量1908

心脏猝死事件频发,你该知道的...

病请描述:医脉通2023-10-27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与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加之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肥胖等多种因素,人们经常会出现各种身体疾病,其中心脏病就是比较频发的一种疾病。尤其是近年来,不少优秀的精英人士与年轻人因突发心脏病离世,让人惋惜不已。因此,了解心脏病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脏病至关重要。那么,关于心脏病你了解多少?当心脏出现预警信号时,你是否注意到了?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心脏病是指涉及心脏及其血管、肌肉、瓣膜及传导系统的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和心律失常等。常见的心脏病有哪些?都有什么症状?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心脏病,多因冠脉阻塞导致,需紧急开通血管、挽救心肌。临床表现包括胸痛、呼吸急促、虚弱等,可致死亡。当出现下面这些症状或体征时,可能提示心肌梗死:➤胸痛(可放射至背部、颈部、手臂和/或下颌);➤眩晕;➤恶心呕吐;➤心跳加快或不规则;➤气短;➤虚弱感;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焦虑、消化不良或烧心,特别是女性,可能会以此为主要表现,而不是胸痛。女性心梗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表现为胸痛,而是心律失常、咳嗽、烧心、食欲不振和莫名的不适或者不安等。特别是对于男性和超过65岁的人以及存在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肥胖、吸烟、糖尿病和心脏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者,出现这些表现时应该警惕。2.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能会自觉心跳加快、缓慢或者不规则,伴有虚弱、呼吸急促和焦虑等表现。心律失常可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因此,患者应寻求紧急医疗服务,特别是持续存在心律失常或者伴有任何心梗相关症状的患者。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3.心肌病心肌病是心肌异常导致的病症,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等。心肌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气短、疲劳、下肢水肿、卧位咳嗽、眩晕、胸痛、心跳不规则等。4.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临床综合症。其症状和体征与心肌病类似,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体液潴留、乏力(特别是运动时)。5.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有些先心病可能合并其他系统或器官异常。先心病患者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瓣膜感染等。有些先心病在成年后才被诊断。先心病包括多种类型,少数不需要治疗,大部分可能需要手术修复。突发心梗怎么办?心梗抢救的黄金4分钟平时我们说的“心脏病发作”,大多是指心肌梗死,而心梗的发生通常是因为冠状动脉堵塞。当心肌缺血时,就容易诱发心脏骤停。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9年全球卫生评估报告》,从2000到2019的20年间,排在人类死因第一位的疾病是缺血性心脏病。而且这一死因不仅持续多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且有明显的增加趋势。缺血性心脏病最致命的后果就是心源性猝死。那么,当突发心梗时我们该怎么办?记住第一条,如果当时正在活动中或者是在外面寒冷的环境下,一定要马上休息,避免寒冷要保暖,不动也好或者就近坐下来。心梗发作时,如果身边无其他人陪同,要做以下5件事进行自救:第一,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接线员您的准确位置,说明自己可能是急性心梗发作;第二,保持房间门开放状态,以便急救人员到达后能够顺利进入房间;第三,在最靠近门的合适位置平卧休息,保证急救人员到达后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您;第四,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有条件者可口服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第五,尽量舒缓情绪,耐心等待。如果身边有人突发心梗,应尽早拨打“120”急救电话,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步骤。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让患者平卧,安抚焦虑和紧张情绪。随身携带有急救用药时,应立刻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有条件者或有专业医生指导下可口服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应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有经过心肺复苏培训的人员在场时,应尽快进行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如公共场所具备AED者,可尽快根据情况行AED电除颤。如不具备以上条件,保证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因恶心、呕吐物导致的窒息情况出现,耐心等待专业救治人员到达。如果只有一人陪同,可在等待期间,尽可能联系1~2位亲属或朋友,避免患者至医院后因人手不足延误治疗时间。心跳骤停后的4分钟是急救的黄金时间。一般来说,复苏开始时间越晚,复苏成功率越低。如果心跳停止4~5分钟后才开始进行复苏,幸存的机会非常少;如果延迟至7~8分钟,救活过来的几率就更低。这就是“黄金4分钟”说法的来源。最后,挽救生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任并配合医生!当下,心梗猝死已向年轻人发展,别等悲剧发生才追悔莫及!及时预防才是关键。保护心脏,记住这8件事1.清晨起床要温柔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容易使已老化的心脑血管破裂。建议晨起在床上活动四肢后再缓慢坐起。2.起床后喝几口水早晨醒来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起到适当稀释血液黏度,降低心梗发病风险的作用。喝水时一次不要喝太多,建议小口多次喝。对于本身心脏不好的人,大量水分快速稀释血液,使血量增加,会加重心脏负担。3.太阳出来再锻炼太阳出来、气温回升后再运动,以避免低温对血管的突然刺激,减少心梗的发生。4.运动心率别超标坚持运动才能保证有良好的心肺功能。运动时建议普通人运动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80%为宜(最大心率为:220-年龄)。5.饮食上要“三多三少”建议多吃多吃全谷物、蔬果、菌类;少吃高盐饮食、糖饮料、红肉。成年人一天的饮食中全谷物、杂粮应占到主食量的三分之一;每天吃够一斤水果半斤蔬菜;适当多吃一些蘑菇、木耳等菌类。6.吃饭八分饱过多的食物,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难以消化,使腹部膨胀不适,膈肌位置升高,限制了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加重心脏负担。7.早睡睡眠不足,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最好保证在晚上23点前上床睡觉。如果第二天事情较多,可以早点起床,但一定不要熬夜。8.中午睡半个小时中午时间如果能休息20~30分钟,能让心肌得到“滋养”,令心率更加平稳。

蒋春英 2023-10-30阅读量1768

四逆散—疏肝理脾...

病请描述: 四逆散—疏肝理脾,还有11种用法你需要知道,专注顽疾 四逆散,方出《伤寒论》。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效。主治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等属肝胆气郁,肝胃不和者。 四逆散方治愈不少顽疾,如阳为阴郁在里不得宣达四末而致热厥以及对肝脾失调或气机阻滞的多种疾患,常可应手奏效,一方化生多变,堪称有益,有下述佐证验之。 解郁泄热 表证一:又冷又热,气窜、呃逆、烦躁、脚灼热,上肢厥冷,口干苦而渴,舌红,脉弦。 方用:四味散加味,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木香、菖蒲、郁金、合欢皮、青蒿。待热退人安,加用补肾杜仲、补骨脂、台乌、内金,而精神渐起 解答:表证一口干苦而渴、烦躁、舌红、脉弦,此与阳虚之厥有别,系阳气内郁,不能荣达所致”。更引张锡纯所言:“《内经》谓肝主疏泄,肾主闭藏。夫肝之疏泄,原以济肾之闭藏,故二便之通行,相火之萌动,皆与肝气有关”。又曰“肝虚不能疏泄,相火即不能消遥流行于周身,以致郁于经络之间,与气血凝而作热作痛”。肝气郁滞,肝中所寄相火不能下达,所以四末凉,因不能敷布而烦躁。本桉辨证为肝郁热厥。肝气郁滞,肝中所寄相火不能下达,所以四末凉,阳郁在内实不 敷布而烦躁。由于阴阳格拒,又表现为内外格拒、上下格拒两证,故均可以四逆散疏通阴阳。 《内经》谓“升降出入,无回不有”,说明*的气无处不到,但分化为阴阳、营卫、清浊之气,应各行其道,不能相悖。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只要辨明寒热两证,虽见症有表里、上下之分,均可异证同治。 疏肝和血 表证二:双下肢静脉炎1年,双下肢肿,月经期甚,经少,少腹胀痛,舌淡、脉弦。 方用:四味散加味,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泽泻、牡蛎、香附、猪茯苓。七剂肿消,腹胀减。 解答:表证二经少而少腹胀痛,为木不条达所致,水肿则次之,治病必求于本,非开泄肝胆之郁结则病不能除。故以四逆散疏理肝气,脾失承侮,生气自然,然脾有言主“信”,信而有约,脾健而信水适期而致。”又加牡蛎泽泻散,猪茯苓、香附协同理气行水,虽未遗活血之品,而充任得畅,且水肿亦消,一举两得之功。 疏肝和胃 表证三:慢性胆囊炎五年,常感右胁下不适,胃中灼,饥不纳食,口苦,舌胖裂纹,挟有腻苔。求医遍访多家,向医均以胃阴虚有热加玄参、知母等清热养阴之品均无效。 方用:四逆散加保和汤,炒麦芽、炒山楂、莱菔子、神曲、陈皮、茯苓、炙甘草、连翘、加半夏、炒内金,纳谷而舒。 解答:表证三火郁宜散之,且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土疏泄,苍气达’。苍气者,木气也,达即通达,意谓土气(指六腑之气)而能疏通排泄无阻,必在于肝木 之气的通达不息,如是则升降出入之机而各行其是。”向因纳差,但家人劝其多食,以强体质故有积滞。前医因见舌裂而养阴,把积滞误为实火,故不效。本案口 苦、胁痛、胃灼,为肝气横逆以犯胃。此方以四逆散疏肝理气,加保和汤以消胃中积滞。胃气通畅,肝木调达。直捣病因,一蹴而成。 条达冲任 表证四:月经少,经前胸肋胀痛,心烦热,口苦,面疹多,手脚凉,四肢厥冷,舌红,质暗,脉细弦。 方用:四逆散加味,加内金、香附、元胡、党参、坤草、桃仁、菟丝子、丹皮、焦栀子。诸症减轻,随症加减,调理一月后月经如期而至。 解答:表证四经少,心烦,口苦,经前胸胁痛胀,木不条达所致。师曰:“肝胆气郁,久而化热,古人云‘气有余便是火’,四末厥冷为郁热在内不能宣散之故,又因厚味多食生热上循面疹。应宗‘火郁发之,木郁达之’之旨而用开郁疏肝之法。”该方以四逆散疏肝理气,解郁泄热,加用内金消食积,丹栀清泄肝热,坤草、桃仁、元胡活血散瘀理气,全方共奏,经调疹消。 和解泻下 表证五:慢性胆囊炎2年,食欲不佳,恶心厌油,胁肋胀痛牵连肩背,腹部胀满,胃脘感凉,口苦口干,大便秘结,登厕努责,舌红,脉细弦。 方用:四逆散加味,加台乌、公英、制木黄。 解答:表证五少阳循胁过肋,胁肋胀痛,恶心,为热郁少阳,腹胀便秘,为阳明腑实症,宜和解泻下并施。调胆气用四逆散,泻下用大黄。配公英,清热解毒。用台乌,行气散结止痛,引经直入腰背部,药后胸胁满除,便爽而下,日解有度,此谓“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师遇胆囊炎常以四逆散加减而无不效验。 平肝健脾 表证六:因急性胰腺炎出院方一月,肝功、血淀粉酶仍高,子宫五年前行全切术,乳腺多处增生,两胁胀痛,纳呆,胃脘不适,肠鸣,舌红,脉弦。 方用:四逆散加味,加元胡、香附、川楝子、台乌、川朴、白叩仁。 解答:表证六肝疏泄失常,阳气郁而不达,克犯脾胃,脾土壅滞生化不及。张锡纯曾有:“肝气不升则先天之气化不能由肝上达,胃气不降则后天饮食不能由胃下输”。治疗用四逆散疏 肝理脾,冀其肝郁而伸,生阳外达,枢机转而气机升降复,脾胃不受其制,生化有权。本案为肝气犯脾,方中柴胡、白芍同用平肝解郁敛阴止痛。白芍、枳实同用, 据张隐庵说:“泻肝阳法,治胁下支满,牵引少腹。”枳实收缩内脏平滑肌,芍药弛缓内脏平滑肌,驰收协合,调节有用。另芍药配甘草名曰芍药甘草乃为近人缓解 神经性疼痛及平滑肌痉挛性疼痛之案方。 疏肝宽胸 表证七:左胸部阵发性疼痛一周,时间十几分钟至几小时不等,含服硝酸甘油后无效,每日发作数次。既往慢性胆囊炎两年,常感右胁 背部胀痛,近日因情志不畅诱发,食后中脘胀闷,门诊查心电图示:S-T轻度异常改变,舌红苔薄黄,脉弦。 方用:四逆散加味,加砂仁、广木香、台乌、丹参、远志、鸡内金、炒枣仁。 解答:表证七足少阳胆经在外眦部支脉走行为:“从目外眦处分出,下走大迎,会合手少阴经到达目眶下,……然后向下进入胸中,通过横膈,络于肝、属于胆,沿胁肋 出……。”经脉走行决定胆与胸有密切关系。本例因情志不畅肝气横逆,肝胆相照,胆热内郁,母病及子,心脉受累,必发胸痛,故以四逆散疏肝宣散郁热,缓急止痛,加用丹参、远志、炒枣仁使心神安宁。 胆胃不和 表证八:右上腹不适,放射至肩背,胸闷,纳呆,口苦,欲呕,中医辨证属胆热扰胃,胃失和降。胆胃、膀胱、心诸病经身,遍服中药罔效。舌暗红,苔黄腻,右脉弦,左脉弱。治拟疏泄胆火,和胃降腻。 方用:四逆散加味,加苍术、川朴、陈皮、藿香、法半夏、砂仁、焦三仙、炒鸡内金。 解答:表证八“胆者中精之府。”赵献可《医贯》曰:“饮食入胃,犹水谷在釜中,非火不熟,脾能化食,全赖少阳相火之无形者。”张锡纯在《医学衷参 西录》中也说:“为其寄生相火也,可借火以生土,脾胃之饮食更赖其腐熟。”可知胆内藏“精汁”寄寓相火,作用于中土脾胃,能助消化。四逆散疏泄胆火,使壅滞之相火得以疏达以助脾土,更加健脾祛湿、和胃消食之品,致脾运胃和而中焦得舒。 解郁疏通 表证九:胆囊术后症见脘腹胀痛,纳呆,查胃镜示:十二指肠水肿,萎缩性胃炎。舌淡红,脉弦。 方用:四逆散加味,加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法半夏、广木香、白叩仁。 解答:表证九“胆为少阳生发之气,且为五脏六腑中心,凡附有胆囊不佳者,均可用四逆散为主以调理。”人身之气机喜通达而忌抑郁不伸。所以肝胆之气疏泄调畅,则六腑之气通达无阻。若肝胆之气疏泄不利,则六腑化物不畅,势必应生者不生,应化者不化,应排泄者不得排泄,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四逆散擅 开肝胆之郁,故能推动气机使六腑通畅,五脏安和,阴阳平衡,气血调谐,故其功甚捷,而其治又甚妙。“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合”,因胆在枢位,其有条 通八达作用,故欲五脏气血调和,必备少阳枢机正常,临证中多有因胆囊术后出现腹痛、腹泻、胆怯、黄疸等多种并发症,因此在胆囊手术问题上需慎之又慎。 疏肝止泻 表证十:结肠炎,小腹不适,每日便血2~3次,大便成形,舌红,脉弦。 方用:四逆散痛泻要方加味,加干姜、薤白、当归、广木香。 解答:表证十辨证为肝胆气郁,疏泄不利,雾、沤、渎不调节器,是以胸胁发满,大便不调,左小腹疼痛。此证以气郁为主,腹痛便血是次之。治病求本,非开泄肝胆之郁结,则病不能愈。故取四逆散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加痛泻要方泻肝补脾。正如吴鹤皋所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泄。”加之干姜温中,木香、当归调气和血,薤白量大以泻下秽浊之积,以通代补。7剂后倘满解,大便调畅。 疏肝理气 表证十一:因生气后气窜作痛。胸脘胀满,纳呆,舌淡红暗,脉沉细弦。 方用:四逆散加味,加元胡、香附、砂仁、台乌。 解答:表证十一因忧恚之事而生此病,此乃肝胆气郁,抑而不伸,阳气受阻,所谓“阳微结”。气郁应疏之达之,无处宣泄而致气窜作痛。诊其左关脉沉弦,几触不得,知系肝阳不振,遂投四逆散加元胡、香附、台乌之剂,疏肝和气,解郁止痛,二诊后疼痛消失。 凡有胆囊疾病或肝失疏泄者,均以四逆散化裁。只要胆气一通,全身枢机即开,经络通畅,不迹,其形,而独治其因,郁开气活,其病可愈。

杨磊 2023-06-05阅读量7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