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头痛 > 内容

头痛内容

解密脑震荡

病请描述: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频发,由此造成的头部外伤越来越多,而脑震荡是其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那么,脑震荡都有什么样的症状特征呢?现在我来带领大家揭开脑震荡神秘的面纱! 一.概述 脑震荡是头部受外力打击后大脑发生一时性功能障碍。常见的症状是头部受伤后,即刻发生一时性的神志恍惚或意识丧失,时间持续数秒至二、三十分钟不等,清醒后恢复正常,但对受伤时的情况及经过记忆不清。此外,还出现头痛、头晕及恶心、呕吐等。脑震荡是最轻的颅脑损伤,一般经卧床休息和对症治疗多可自愈。儿童和成年人脑震荡占颅脑损伤的49%~90%。好发于拳击行业从业者、摔跤竞技类行业从业者、老人、小孩等。 二.分级 1、轻度脑震荡就如同人体大脑突然被重物敲击而发生短暂性的思维混乱现象,这种短暂性的混乱思维可以在十几分钟内恢复意识清醒状态,对于这种轻度脑震荡患者来说,不会留下什么其他脑部后遗症疾病的。   2、中度脑震荡比起轻度脑震荡来说,症状要明显严重,患者除了有思维混乱和短暂性的意识丧失外,还会因外力撞击的力度大使耳朵产生耳鸣现象,并且伴随着头部感觉眩晕头痛,还有会发生遗忘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失忆症,只是失忆程度不是很严重,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会重新恢复记忆。 3、这种脑震荡情况最为严重,表现症状最明显,患者不但出现失忆,还会发生脑部损伤发生影响血液循环的肿块形成,同时也不排除会发生颅骨骨折,长时间昏迷的现象,严重的会出现我们平时所说的“植物人”,给患者一生造成灾难性的损害。 三.病因       脑震荡的发病原因目前尚存在一些争议,外伤是导致脑震荡发生的常见病因。脑震荡好发于老人、小孩以及特殊行业的人群,诱发脑震荡的原因很多,在日常生活中需尽量避免这些诱因。   1.主要病因:头部外伤   如头部撞击、交通事故、跌倒、打架。由于脑组织是一个柔软的器官,它被脑脊液包围,同时受到颅骨的保护,这可以防止轻度的损伤对脑组织的破坏。但是当受到严重暴力或快速的旋转力时,脑脊液的缓冲作用不再有效,脑组织可能撞击到颅骨,造成损伤。 2.诱发因素 当以下情况时使头部遭受暴力,出现外伤时,可引起脑震荡: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如足球、拳击、橄榄球等竞技类运动项目;进行危险的高空作业;交通事故的发生;参与打架斗殴的不良行为;战争因素。 四.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 意识障碍:受伤后即刻发生,时间短暂,一般不超过30分钟。神志转清后患者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和乏力等症状。2)近事遗忘:清醒后不能叙述受伤经过,有明显的近事遗忘,但往事仍能回忆。   2.伴随症状: 脑震荡严重的患者可能发生植物神经和脑干功能紊乱的一些症状,如面色苍白、瞳孔大小改变、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微弱、呼吸浅慢等危象。   3.其他症状: 脑震荡后遗症恢复期患者常有头晕、头痛、耳鸣、失眠等症状,一般在受伤后数周或数月逐渐消失。但有一些患者长期存在上述症状,有的还有记忆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若逾时3~6个月不愈,除考虑有精神因素外,还应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继发性损伤的可能。 五.主要辅助检查 CT检查:颅脑损伤诊断中,被公认为最可靠、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建议老年患者及头痛、呕吐患者进行CT检查。 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是医学界的领先的先进仪器,清晰度较高,可以查出一些细微的环节。 脑电图:脑震荡后脑电图检查可发现各导联兴奋性均下降,尤其是在站立位时更明显。 六.诊断标准 01病史及临床表现:当患者出现脑震荡具有的症状,如短暂的意识障碍、近事遗忘等,或者受伤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还有经过影像学检查后,除外继发性脑结构性损害,支持脑震荡的诊断时,即可确诊。 02鉴别诊断:临床上脑震荡与轻度脑挫伤很难鉴别,可依靠头颅CT、核磁或脑电图检查来鉴别,但由于两者的治疗原则基本一致,亦无严格区分的必要。   七.治疗 脑震荡大多数是自限性的,病程也较短,患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一般只须卧床休息5~7天,给予镇痛、镇静对症药物,减少外界刺激,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对脑震荡的畏惧心理,多数病人在2周内恢复正常,预后良好。但有少数病人也可能发生颅内继发病变或其他并发症,因此,在对症治疗期间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意识状况、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并应根据情况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避免使用影响观察的吗啡类药物,最好选用副作用少的镇痛、镇静剂。 八.护理 (1)一般护理:注意保持周围环境安静、舒适,以利患者能够安心休养,给予患者一定的精神安慰,使患者有愉快的心情。减少脑力活动,避免过度用脑和过度劳累。 (2)病情监测:密切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意识状况、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如出现突然头痛加重、恶心、呕吐、意识改变等病情恶化的征兆,立即报告医师,复查头部CT,以排除颅内继发性损伤,尤其是排除血肿的形成。 (3)饮食护理:脑震荡是一种脑损伤疾病,饮食需要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以减轻症状、避免诱因为主要原则。多进食清淡食物,多进食水果、蔬菜,避免兴奋性食物,保持自身营养状况良好。如可以食用含维生素高的食物(苹果、香蕉、猕猴桃等),也可以食用脱脂牛奶、豆浆、蔗糖、代乳粉等食物,还可以多食健脑食品,如核桃、栗子等。忌食辛辣、油腻食物,食用这些后,可使脾胃运化失常,导致病情加重。忌食兴奋性食物,禁止喝酒、喝咖啡、喝浓茶,会使大脑兴奋性增加,不利于脑震荡的恢复。 九.健康宣教 1. 疾病预防:预防脑震荡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诱发因素,即跌倒、头部撞击以及交通事故等。还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避免出现其他的脑部病变。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脑震荡是一个重要的预防措施。具体措施还有看护好老人、小孩,以免发生跌倒。参加竞技类运动项目时,注意穿戴好护具。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饮酒不开车,尽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不参与打架、斗殴事件。 2. 预后及复诊:脑震荡患者出院后1个月左右需来医院复诊,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以及休养,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预后较好。 3.护理要点:患上脑震荡疾病以后,有些病人常常会头痛,身体非常的虚弱,有时衣食住行都需要别人的帮忙,这是我们应该加强这种疾病的护理知识,能给病人很多的帮助,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文章就是,脑震荡有什么护理要点。 给予病人普通饮食,若病情需要,可定时去附近卫生所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兴奋躁动的病人,不宜居住在家庭生活无规律或家人不和睦的家庭中。房间的色彩宜用冷色调,如绿、蓝色为好,房间布置也以简单、清雅为好。在患者发病这段期间内,家中尽量保持安静,尽量少接待客人,如聚餐、聚会等。听音乐时也应尽量放些节奏舒缓的小夜曲或轻音乐,不宜放节奏过于激烈快的乐曲,以免引起病人兴奋。监护病人在伤后的3个月内不要过度用脑,以便及早消除头痛、头晕等伴发症状。遵医嘱适量服用药物。脑震荡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厌食、呕吐、耳鸣、失眠、畏光、注意力不集中和反应迟钝等症状。对于这些症状也要学会一些针对性的护理,这是很重要的。脑震荡要怎么进行护理?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通过介绍,如果生活中,身边的人不小心撞到了头,不可以忽视,请及时上医院检查检查,避免给自身带来过大的危害。

王炎林 2024-04-11阅读量4871

当帕金森病人遇到复视

病请描述:1.1 病史信息     患者,男,69岁,右利手,因“面部表情减少、运动迟缓6年,复视1周”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面部表情减少,右侧肢体运动缓慢,表现为右下肢不灵活, 1年后右上肢活动较前乏力,精细动作不灵活,不伴静止性震颤,无认知障碍,无构音困难,无肢体无力,无行走不稳。门诊予美多巴、咪多吡、吡贝地尔口服,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能完成正常日常工作。近1周患者诉双眼复视,复视持续,向右侧看时明显,无明显波动性,来帕金森病门诊就诊。患者病程中无明显头晕,无头痛,无夜间睡眠多梦、大喊大叫,否认幻觉,食纳正常,小便正常,大便基本正常。     患者平素体质尚可,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个人史、家族史、过敏史无特殊。     神经系统专科查体:神志清,精神可,面具脸,口齿清晰,肢体联动运动减少,右侧明显。双侧眼睑无下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双侧视野粗测无缺损,眼球运动未见异常,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下颌居中,伸舌居中,双侧软腭上抬可,悬雍垂居中,双侧咽反射存在。四肢肌力5级,四肢肢体肌张力稍增高,呈齿轮样,右侧相对明显。右上肢快速轮替、对指握拳均差,起坐正常,后拉试验(-),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正常。双侧深浅感觉无明显减退,双侧病理征(-)、脑膜刺激征(-)。UPDRS-I 0;UPDRS-II 9;UPDRS-III:27分;UPDRS-IV 2分。H-Y 2.0级。MMSE 30分。1.2 辅助检查     头颅MRI:双侧额顶叶白质、基底节腔隙灶,未见新鲜梗塞,枕大池囊肿。眼科诊断:双眼会聚功能不全。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免疫全套、HIV、RPR、铜蓝蛋白、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等均无明显异常。眼轮匝肌和趾总伸肌的单纤维肌电图未见异常。胸部CT:未见异常。给予该患者调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后患者症状逐渐消失。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主要运动症状(运动迟缓、震颤、强直和姿势障碍),以及广泛的非运动症状,神经眼科症状在帕金森病中很常见。既往研究发现,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复视的患病率在10%到30%[1-4]。HamedaniA.G.等利用Fox Insight在线数据库,纳入26,790 名PD患者,使用帕金森非运动症状问卷(Non-Motor Symptom Questionnaire, NMS-Quest)发现18.1%的PD患者有复视,28.2%的PD患者在后续随访中出现复视[2]。Schindbeck等人发现55.6%的帕金森病复视患者出现会聚功能不全,37.0%的复视患者出现失代偿性斜视。复视PD患者中视觉障碍主要表现为空间感知问题、视力模糊、对比敏感度问题、间歇性发散性斜视和眼外肌无力[3]。PD复视发生机制帕金森病的视力损害可能与视网膜多巴胺耗竭或视皮层多巴胺神经支配减少有关。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在光适应、动眼神经控制、对比敏感度、色觉、视空间结构和空间工作记忆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多巴胺缺乏与帕金森病的各种视觉障碍有关,包括眼睑失用症和眼睑痉挛、干眼综合征、复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色觉和对比视力下降、视觉空间障碍和幻觉[5-7]。Nebe等人发现复视的发生与接触金刚烷胺以及多巴胺激动剂或左旋多巴的滴定增加有关[8]。Bejjani等人报道在行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手术的患者中也会出现急性复视,当刺激电极接近红核时曾有患者出现急性复视、肌张力障碍和震颤[9]。PD复视识别方法及诊疗平时诊疗过程中我们常用的UPDRS量表中没有关于视力的部分,除了幻觉其他视觉症状常常被忽略,实际上特定情况下的复视在PD患者中发生率不低,目前常用的非运动症状问卷包含这一项的识别。复视现在被认为是帕金森病临床谱的一部分,当PD患者遇到复视,我们还是要先仔细询问复视发生情况,与服药时间关系,患者出现复视仍需首先排除其他引起复视的疾病如脑血管疾病、MG等等。我们门诊该患者是突发的、持续性复视,首先进行了头颅MR、脑血管MRA的检查、胸部CT、肌电图、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等。排除相关诊断后,予该患者调整帕金森病用药主要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用量后患者复视症状逐步改善至消失。Diego Santos García等在一项为期2年的队列研究中发现PD患者复视与运动和非运动的严重程度相关,与无复视的PD患者相比,复视患者在运动、非运动症状、生活质量和残疾程度方面都比较差。复视PD患者出现幻觉、认知障碍、视空间功能障碍的可能性更大[10]。在我们PD日常诊疗过程中,应重视患者视觉障碍的问诊,把复视可以作为一个非常简单的筛查问题,尽早发现患者引导有复视患者完善眼科检查,早期诊断,指导我们认识患者目前状态及用药选择,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总之,复视会严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安全(例如跌倒风险)。急性发作复视应始终排除MG和血管疾病,应量身定制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安全、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参考文献:1. Borm, C., et al., Seeing ophthalmologic problems in Parkinson disease: Results of a visual impairment questionnaire. Neurology, 2020. 94(14): p. e1539-e1547.2. Hamedani, A.G.,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Double Vision in Parkinson Disease. Mov Disord Clin Pract, 2021. 8(5): p. 709-712.3. Schindlbeck, K.A.,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diplopia in non-demented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 2017. 45: p. 1-6.4. Visser, F., et al., Diplopia in Parkinson's disease: visual illusion or oculomotor impairment? J Neurol, 2019. 266(10): p. 2457-2464.5. Archibald, N.K., et al., The retina in Parkinson's disease. Brain, 2009. 132(Pt 5): p. 1128-45.6. Chaudhuri, K.R., et al., Non-motor symptoms of Parkinson's diseas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Lancet Neurol, 2006. 5(3): p. 235-45.7. Ekker, M.S., et al., Ocular and visual disorders in Parkinson's disease: Common but frequently overlooked.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 2017. 40: p. 1-10.8. Nebe, A. and G. Ebersbach, Selective diplopia in Parkinson's disease: a special subtype of visual hallucination? Mov Disord, 2007. 22(8): p. 1175-8.9. Bejjani, B.P., et al., Concurrent excitatory and inhibitory effects of high frequency stimulation: an oculomotor study.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2. 72(4): p. 517-22.10. Santos Garcia, D., et al., Diplopia Is Frequent and Associated with Motor and Non-Motor Severity in Parkinson's Disease: Results from the COPPADIS Cohort at 2-Year Follow-Up. Diagnostics (Basel), 2021. 11(12).

微医药 2023-02-10阅读量1914

艾滋病窗口期及其它

病请描述: 作者: 赖伟红  医学博士,杜克大学博士后,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副研究员     在全球范围内,艾滋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在国内,虽然艾滋病流行率低,但近年来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却有上升趋势。广大民众尚需对艾滋病的基本事实有一些了解,从而更好地控制其流行和传播。    一方面,艾滋病的控制面临许多难题,需要政府和民众的协同合作。另一方面,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获得有效的艾滋病毒预防、诊断、治疗和关爱措施,艾滋病已成为一种可控制的慢性健康状况,艾滋病毒感染者普遍能够健康长寿地生活。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恐艾”的病人,还有不少人咨询艾滋病窗口期的问题。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识,将有助于消除恐艾心理。本文讨论了人们关心的艾滋病窗口期问题和其它一些艾滋病常识。艾滋病毒和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艾滋病毒攻击人的免疫细胞,削弱人体对感染和癌症的防御功能。随着病毒破坏免疫细胞的加重,感染者的免疫系统会逐渐出现缺陷,而免疫缺陷使得人体易受到各种感染、癌症和其它疾病侵袭。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是指艾滋病毒感染晚期,通常在艾滋病毒感染2—15年后发病,此时病人会出现多种癌症、各种感染或其它严重的临床症状。 艾滋病窗口期    艾滋病窗口期是指从艾滋病毒入侵人体开始,到血液中产生足量能被检测出的艾滋病毒抗体之间的这段时期。在艾滋病窗口期,虽然不能在血液中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体,但人体已经被艾滋病毒侵入,体内存在病毒复制和繁殖,此时用核酸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到艾滋病毒核酸。处于窗口期的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即可将艾滋病毒传染给他人。    需要强调的是,艾滋病窗口期的长短,取决于使用什么样的检测方法来检测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毒抗体。    在80到90年代,受检测条件和检测手段的限制,全美艾滋病研究基金会(America Foundation for AIDS Research)提出了艾滋病窗口期为 3 个月的概念,被世界卫生组织采纳,同时也被写入世界各国的医学教科书。    当酶联免疫法等艾滋病毒抗体检测手段出现后,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艾滋病窗口期被缩短到 4—6 周。    随着艾滋病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一代双抗原夹心法等检测手段广泛应用,目前艾滋病窗口期被进一步缩短到2—3周。针对现行的检测手段与检测技术精度,世界卫生组织也认同艾滋病窗口期为14—21天。 临床表现    艾滋病毒感染后,其临床症状视感染阶段的不同而异。在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初几周,感染者可毫无症状,也可出现发热、头痛、皮疹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    随着病毒逐渐削弱人体免疫系统,感染者可出现其它症状和体征,如淋巴结肿大、体重减轻、发热、腹泻和咳嗽等。若不加治疗,也可发生结核病、隐球菌性脑膜炎、严重细菌感染和癌症(如淋巴瘤和卡波济肉瘤)等艾滋病晚期合并疾病。 传播途径    通过与感染者的血液、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发生交换,就可能传染艾滋病毒。艾滋病毒也可在怀孕和分娩期间,由感染的母亲传染给孩子。亲吻、拥抱、握手或共用个人物品、共享食物或水等一般日常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毒。 危险因素    了解艾滋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人们采用相应措施来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行为或危险因素,包括:●      无保护的肛门性交或阴道性交;●      感染了其它性病,如梅毒、生殖器疱疹、衣原体、淋病等;●      注射吸毒时共用受到污染的针头、注射器和药品注射液;●      接受不安全的注射、输血、组织移植、手术、穿刺等;●      医务人员或实验室工作人员等不慎被污染针具刺伤。 实验室诊断    可用艾滋病毒快速诊断检测法,当天即可获得检测结果。也可用艾滋病毒自我检测法,进行自我检测。但是,这些检测法均为初筛检测,阳性结果需由经过特别指定机构进行确认检测。    最广泛使用的艾滋病毒诊断检测法,是检测人体艾滋病毒抗体。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体在感染后28天内,可产生足量的可被检测到的艾滋病毒抗体。    提供艾滋病毒检测服务的机构,必须遵循世卫组织推荐的“5C”原则:●      知情同意●      保密●      咨询●      检测结果正确●      衔接(与健康关爱、治疗等服务相衔接) 预防    人们可通过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来降低艾滋病毒感染风险,以下是预防艾滋病毒感染的主要措施:1、使用安全套    阴道性交或肛门性交期间坚持正确使用男用或女用安全套,可防止多数性病,包括艾滋病。男用乳胶安全套对艾滋病毒及其它病的防护率在85%以上。2、艾滋病毒和其它性病检测和咨询    建议所有面临感染风险因素的人接受艾滋病毒和其它性病检测。这可让其了解自己的艾滋病毒感染状况,并及时获得必要的干预和治疗服务。另外,也建议对性伴侣或配偶同时进行相关检测。3、结核病相关检测和咨询    结核病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最常见机会性感染。如果得不到治疗,结核病有致命后果,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的主要死因。艾滋病死亡病例中,约三分之一与结核病相关。    早期发现结核病,并在抗艾滋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及时进行结核病治疗,可预防结核病相关的死亡。艾滋病毒治疗机构,会常规提供结核病筛查服务。4、男性包皮环切术    男性自愿包皮环切术可将男性通过异性性行为获得艾滋病毒感染的风险降低约60%。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男性自愿包皮环切术作为附加预防策略。5、抗艾滋病毒治疗    当艾滋病毒感染者坚持进行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时,将病毒传给其未感染的性伴的危险性可降低96%。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向所有艾滋病毒感染者提供抗艾滋病毒治疗,目的是拯救生命和大幅减少艾滋病毒传播。最新研究表明,在接受抗艾滋病治疗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中,不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情况下,将艾滋病毒传播给未感染同性性伴的风险可降到零。6、暴露前预防    艾滋病毒暴露前预防,就是让未感染艾滋病毒但有感染高风险的人员每天服用抗艾滋病毒药物,防止染上艾滋病毒。大量随机对照研究已经证明了暴露前预防在减少艾滋病毒传播方面的有效性。暴露前预防适用人群包括单阳异性配偶(配偶中一方有感染,另一方未感染)、男男性行为者、高危异性性行为者以及注射吸毒者。7、暴露后预防    艾滋病毒暴露后预防,指在艾滋病毒暴露后的72小时内使用抗艾滋病毒药物,以预防和阻断感染。暴露后预防包括咨询、紧急护理和艾滋病毒检测,并施以28天抗艾滋病毒药物治疗。暴露后预防涵盖职业性和非职业性暴露,包括成年人和儿童的暴露后预防。8、减轻注射吸毒者健康危害    注射吸毒者可以采取预防措施,每次注射都使用一次性无菌针头和注射器,不与人共用吸毒用具和毒品溶液,以防艾滋病毒感染。药物依赖治疗,尤其是用阿片类药物替代疗法治疗药物依赖,也有助于减少艾滋病毒传播风险。    针对注射吸毒者的艾滋病毒预防和治疗干预措施包括:●      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规划;●      针对药物依赖者的阿片类替代疗法及其它药物依赖疗法;●      艾滋病毒检测和咨询;●      艾滋病毒感染治疗和关爱;●      降低风险信息和教育;●      提供纳洛酮,防止过量使用阿片类药物;●      方便获得避孕套;●      处理性病、结核病和病毒性肝炎。9、消除母婴传播    艾滋病毒感染的母亲,在妊娠、分娩或哺乳期间将艾滋病毒传染给婴儿,称为垂直传播或母婴传播。如在这些阶段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母婴传染率为15% — 45%。如果在妊娠和哺乳期间尽早对母亲和婴儿进行抗艾滋病毒治疗,几乎能完全消除母婴传播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无论CD4计数和病情临床阶段如何,对所有艾滋病毒感染者终生进行抗艾滋病毒药物治疗。这也包括孕妇和哺乳妇女。治疗    通过由三种或三种以上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组成的联合疗法来抑制艾滋病毒。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虽无法根治艾滋病毒感染,但可抑制病毒复制,并增强免疫系统,恢复人体抗感染能力。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向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以及孕妇和哺乳妇女等所有艾滋病毒感染者终生提供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而无论其临床症状和CD4细胞计数情况如何。到2019年,182个国家已经采纳了这一建议,涵盖了全球艾滋病毒感染者总数的99%。    艾滋病感染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每天口服一片药的治疗方案,简便有效,依从性很好,也大大改善了感染者的生活质量,消除了传染他人的风险。

赖伟红 2021-12-02阅读量2.1万

高血压脑出血(脑溢血)的科普...

病请描述:1.什么是脑出血(脑溢血)?        脑出血,即老百姓所说的“脑溢血”,为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颅内出血。 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者高发。脑出血的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病,此类脑出血属于高血压病的一种最严重也是最高级别的并发症之一,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极为严重的症状,甚至短时间内影响患者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活动,造成患者的死亡。基本上中国的每一个乡村,每一个小区都有“脑溢血”的患者。北方发病总体高于南方,男性发病总体高于女性。        脑出血根据出血部位分类,不同部位决定病人不同症状,也影响着病人预后。(1)基底节区出血:基底节区是最常见的脑出血部位,豆纹动脉的破裂出血血肿即位于基底节。基底节出血又可以细分为: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 ①壳核出血:基底节区的壳核是较为常见的出血部位,约占50%~60%,主要有豆纹动脉外侧在破裂引起,出血后可突破至内囊,临床表现与血肿的部位和血肿量有关,中大量出血时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内囊受损的引起的对侧偏瘫,还可有双眼向病灶一侧凝视,偏身感觉障碍等。出血量大时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压迫脑组织产生短时间内昏迷、呼吸心跳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时间内死亡,出血量小时仅表现为肢体症状,临床上较为多见。 ②丘脑出血:相对壳核出血发生率较低,主要由于丘脑穿支动脉或者丘脑膝状体动脉破裂导致,丘脑出血的特点除与壳核出血类似的症状如偏身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可出现精神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有情绪低落、淡漠等,还可出现痴呆、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出血量较大亦可短时间内危急生命。由于位置靠近第三脑室,丘脑出血症状容易反复,还易出现持续性顽固高热等症状。 ③尾状核头出血:较为少见,出血量常不大,多破入脑室,出现急性脑积水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等,一般不出现典型的肢体偏瘫症状,临床表现可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类似。 (2)脑叶出血:发生率较少,约占脑出血的5%~10%,一般合并有颅内血管畸形、血液病、烟雾病等患者常见,血肿常见于一个脑叶内,有时也会累计两个闹叶,临床上以顶叶最为常见,因为出血位置较为表浅,血肿一般较大,根据不同的部位以及出血量,临床表现较为多见复杂,可有肢体偏瘫、癫痫发作、失语、头痛、尿失禁、视野缺损等等。 (3)脑桥出血:脑桥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脑桥是较为重要的生命中枢,这种类型的出血病情相当危重,大于5ml的出血即可出现昏迷、四肢瘫痪、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出现急性应激性溃疡,出现中枢性顽固高热等,多数病人在发病后不久就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常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脑桥出血因极为凶险,治疗率及治愈率均较低,是属于一种危重的脑出血。 (4)小脑出血:小脑位于后颅窝,出血大于10ml即有手术指针。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左右,发病后可出现小脑功能受损表现:眩晕、共济失调,患者可出现频繁呕吐、后枕部剧烈疼痛,一般不会出现肢体偏瘫症状,小脑出血量较大时刻出现脑桥受压影响呼吸功能。小脑蚓部(双侧小脑半球中央部位)出血后血肿可压迫四脑室影响脑脊液循环,短时间内出现急性脑积水,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5)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较为少见,多见周围部位出血破入脑室。原发性脑室出血症状较为明显,如突发头痛、呕吐、颈强直等,大量出血可很快进入昏迷症状。  2.脑出血的并发症(会引起全身哪些问题)?        脑出血的并发症较多,人脑是生命的总司令部,脑出血的发生或多或少都会影响脑功能的正常运行,脑出血并发症常常为多发的,全身各个器官都可以成为并发症发生的器官,所以在治疗脑出血的同时应该注重并发症的治疗,常见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条: (1)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脑出血患者多伴有活动障碍,而长期卧床成为肺部感染并发症的最常见的原因,脑出血最主要并发症之一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即为肺部感染,脑出血后3~5天内,昏迷患者常合并肺部感染,表现为多痰、呼吸受损,需要引起重视,必要时需要行气管切开手术。 (2)上消化道出血:又称应激性溃疡,是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以混合型和内囊内侧型出血居多,分别占45%和40%。脑出血后全身血管收缩,胃肠功能下降,胃肠对细菌屏障减弱,局部供血不足,可出现消化道的广泛出血,甚至出现致命性失血导致休克,是严重的并发症。 (3)褥疮:脑出血患者长期卧床,不能进行自主的身体姿势变更,是躯体长期不变动身体姿势,导致局部皮肤及组织受到压迫时间过长而发生缺血、坏死的一系列表现。脑血管病患者,由于高龄患者较多,肢体瘫痪,长期卧床,活动不便,容易对于骨隆起等部位压迫,使局部组织缺血及缺氧,局部出现溃烂,褥疮形成,且经久不愈,是脑出血患者护理的一大难题。 此外,脑出血还常见肾功能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等并发症。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各脏器功能,必要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4)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会引发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予及时治疗,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3.老百姓应该注意什么?如何预防?(1)控制血压 : 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高血压,控制血压相当于预防了一大部分的脑出血可能性,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并调整降血压药物,定期进行血压监测,血压不能过高或者过低,既可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损害,又可防止血压过低可能导致的脑灌注不足。饮食疗法上限制盐的摄入量、减轻体重、降低血脂、适度运动、生物反馈疗法等,可以巩固和促进药物的降压作用。  (2)  保持心情舒畅:高血压的发生环境因素有饮食、社会环境、生活改变、精神冲突等。高血压患者在紧张时血管收缩反应比正常人持久,精神紧张、自主神经活动及条件作用均可引起高血压。保持心情舒畅是十分必要的。   (3)注意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有午睡习惯者尤应坚持),文体活动(特别是打麻将、打桥牌、打保龄球、跳舞、爬山、竞走、观看电视和上网等)力求适度和适量,保持大便通畅和勿使劲搬抬重物。 (4)注意饮食安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因一时饮酒、进食或抽烟过量而导致脑出血发病的实例时有所闻,应忌暴饮暴食、高糖高脂食物、凶酒劝酒和抽烟,同时不宜进食过于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和过浓的咖啡和茶等兴奋性饮料,但应多次少量地适量地饮水。 (5)注意身边的症状警告:脑出血的发病虽多较突然,但部分病人在发病前数小时或数日内还是会有一些轻重不等和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先兆症状。故建议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一旦突发头痛加重或由间断性变成持续性;突发头晕或原有头晕明显加重;突发—侧肢体或头面、舌部短暂性发麻、乏力或活动欠灵活;或突发嘴角流水漏气、舌头发硬、咬字不准、吐字不清;或突发血压持续升高不降等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和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安全。  (6) 每年定期体检,经常看医生,交一两位医生朋友,相当于有了自己的保健医生。

戴大伟 2021-01-19阅读量1.1万

脑外伤后遗症的规范化治疗

病请描述: 1.什么是脑外伤?       脑外伤,顾名思义,是脑部受到了损伤。指因为车祸、跌倒、爆炸等造成的脑部损害。 对于轻症患者,休息观察即可,重症患者则有死亡风险。 轻度脑震荡、单纯颅骨线性骨折为轻微损伤。颅脑损伤多见于工矿,交通事故,火器伤,锐器伤,钝器伤等,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复合存在,颅脑损伤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者虽皆可单独发生,但需警惕其合并存在,其中,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脑损伤的程度及其处理效果。 2..脑外伤有哪些后遗症?    脑外伤后遗症又叫脑外伤后综合征(post-traumatic brain syndrome),是指脑外伤病人在恢复期以后,长期存在的一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精神性症状。 包括大小便失禁、步态不稳、反应迟钝、头痛、神经过敏、注意力集中障碍、记忆力减退、头晕、失眠、疲劳等症状。而神经系统检查并无异常,神经放射学检查亦无阳性发现。如果这一组症状在脑外伤后3个月以上仍持续存在而无好转时,则为脑外伤后综合征。通常这类病人多为轻度或中度闭合性颅脑外伤,没有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    颅脑外伤还会引起比较明显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如下:(一)急性期精神障碍 1.意识障碍:见于闭合性脑外伤,可能是由于脑组织在颅腔内的较大幅度的旋转性移动的结果。脑震荡意识障碍程度较轻,可在伤后即发生,持续时间多在半小时以内。脑挫伤患者意识障碍程度严惩持续时间可为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在清醒的过程中可发生定向不良,紧张、恐惧、兴奋不安、丰富的错觉与幻觉,称为外伤性谵妄。如脑外伤时的初期昏迷清醒后,经过数小时到数日的中间清醒期,再次出现意识障碍时,应考虑硬脑膜下血肿。 2.遗忘症:当患者意识恢复后常有记忆障碍。外伤后遗忘症的期间是指从受伤时起到正常记忆的恢复。以逆行性遗忘不常见(即指对受伤前的一段经历的遗忘),多在数周内恢复。部分患者可发生持久的近事遗忘、虚构和错构,称外伤后遗忘综合征。 3.脑外伤后急性障碍:易疲劳与精神萎靡,或行为冲动,亦可出现谵妄状态。 (二)后期精神障碍 1.脑外伤后综合征:多见。表现头痛、头重、头昏、恶心、易疲乏、注意不易集中、记忆减退、情绪不稳、睡眠障碍等,通常称脑震荡后综合症,症状一般可持续数月。有的可能有器质性基础,若长期迁延不愈,往往与心理社会因素和易患素质有关。 2.脑外伤后神经症:可有疑病,焦虑、癔症等表现,如痉挛发生、聋哑症、偏瘫、截瘫等,起病可能与外伤时心理因素有关。 3.脑外伤性精神症:较少见。可有精神分裂症样状态,以幻觉妄想为主症,被害内容居多。也可呈现躁郁症样状态。 4.脑外伤性痴呆:部分严惩脑外伤昏迷时间较久的患者,可后遗痴呆状态,表现近记忆、理解和判断明显减退,思维迟钝。并常伴有人格改变,表现主动性缺乏、情感迟钝或易激惹、欣快、羞耻感丧失等。 5.外伤性癫痫。 6.外伤后人格障碍:多发生于严惩颅脑外伤,特别是额叶损伤时,常与痴呆并存。变得情绪不稳、易激惹、自我控制能力减退,性格乖戾、粗暴、固执、自私和丧失进取心。  颅脑外伤还会遗留颅骨缺损和脑积水(一)颅骨缺损(defect of skull)部分是由于开放性颅脑创伤或火器性穿通伤所致,部分是由于手术减压、颅骨病变所致的穿凿性破坏或切除颅骨病损所致。颅骨缺损会致头皮塌陷会影响美观,也影响脑组织局部血流动力学和脑脊液循环,导致脑功能下降,脑组织在颅骨缺损区摆动亦可诱发癫痫,一部分伤员因害怕颅骨缺损区被撞击而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伴有有精神症状。颅骨重建具有以下作用:1.恢复患者头面部容貌,增加生活自信;2.恢复颅腔的解剖生理结构,重建脑的保护屏障,消除恐惧心理;3.改善脑组织供血、促进脑脊液循环,改善患者的语言和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故病情稳定后及时修复颅骨缺损(补脑壳或补头骨)尤为迫切。(二)脑积水(Hydrocephalus)不是一种单一的病,脑积水多见于各种颅脑外伤后或颅内肿物,使得脑脊液吸收障碍、循环受阻或分泌过多而致脑室系统进行性扩张或(和)蛛网膜下腔扩张,按压力可分为高颅压性脑积水和正常颅压脑积水,根据脑脊液动力学可分为交通性和梗阻性。早期CT表现为脑室系统进行性扩张或(和)蛛网膜下腔扩张 [1]  。其典型症状为头痛、下肢无力、起步或步态站立不稳、尿失禁、共济失调、反应迟钝、进行性自主语言躯体活动减少,腰穿观察后可确诊。中度与重度脑积水通过一次CT扫描脑室普遍扩大,并伴有大小便失禁、进行性痴呆、卧床不起 [2]  、便秘、视力模糊,视神经乳头水肿,偶伴复视,眩晕及癫痫发作,即可确诊。3.脑外伤后遗症如何规范化治疗?(一)耐心倾听和心理辅导大多数病人认为自己病情非常严重,对今后的生活及工作顾虑重重,怀疑自己能否正常工作与生活。对脑外伤此从医学角度向病人讲解,诚恳地告诉他们各项检查都正常,只要心情愉快,配合治疗,很快便能痊愈,而且与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脑外伤后综合征病人中女性较多,情绪多变,针对这一特点,认真倾听其主诉,耐心解释其提出的问题,引导其阅读一些娱乐方面的书籍,观看一些令人快乐的电视节目,在生活上予以关心照顾,满足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使他们感觉到温暖,情绪逐渐趋于稳定。(二)稳定情绪和生活照顾因此类病人大多无器质性病变,在情绪稳定时,都能做一些很细致的工作,所以,及时地给予引导,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对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有一个客观的了解,积极配合治疗。生活护理:1.脑外伤后遗症病人注意居室的安静、光线宜较暗、减少对病人的一切干扰。2.病人记忆和智能受损时,使其表述症状困难,因此症状具有隐蔽,不典型和多病共存的特点。需要全面仔细观察病情变化。3.对慢性期病人不要改变原有生活习惯。例如早起、洗漱、进食、物品放置等均可顺其自然。尽量鼓励个人生活自理和做自己喜欢的事。增强病人的责任心,如负责自己居室的门窗开关、清洁床头桌、扫地等,使其对生活保持信心。4.保持生活起居、饮食、睡眠的规律性。逐渐培养良好生活习惯。5.对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应注意避免激发精神症状的各种因素。6.按病情需要给予充足营养和水份,必要时鼻饲或静脉高营养。(三)神经外科门诊就诊和定期随访神经外科门诊通常接诊病情表症较轻的病人,经过门诊医生一整套的诊断手段、辅助检查,给病人得出初步诊断,门诊医生能够对症治疗即给予病人进行治疗,如果门诊医生对病人病情有疑问或诊断为病情较重较急,则将病人收入住院病房,在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或进行手术或相关的药物或康复治疗等医疗措施,必要时行手术治疗,如颅骨缺损修补、脑积水分流手术、昏迷促醒手术、神经功能重建手术。                                  

戴大伟 2021-01-19阅读量1.1万

流感疫苗什么时候接种最好?关...

病请描述:秋冬季来临,流感病毒又开始蠢蠢欲动。但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还未完全控制住,甚至有二次反弹的迹象。 面对新冠肺炎与流感叠加的双重风险,我们应该怎样做好防护呢?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表示,接种疫苗是抵御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流感、普通感冒、新冠肺炎有什么显著区别? 秋冬季本来就是流感、感冒的高发季节,而今年又碰上新冠疫情,这三类疾病的初步症状都很相似,我们该如何区分呢? 流感 流感病人通常起病急,有明显的发热症状,常伴有全身症状,包括头痛、肌肉乏力、食欲下降等,易引起并发症。除此之外,可能伴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比较重,没有明显的发热、乏力、食欲降低等症状,不易引起并发症,多呈自限性。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一般都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如去过疫情高风险地区、接触过疑似或确诊病例等。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一般1~14天,多为3~7天。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影像学无肺炎表现; 普通型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有肺炎表现; 重型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部影像学病灶进展迅速等情况; 危重症者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休克、多脏器损害等情况。  预防流感的最佳方法——接种疫苗 9月,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最新的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面对今年流感和新冠病毒的双重威胁,最有效预防流感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 1哪些人需要接种疫苗? 1)临床救治、公共卫生、卫生检疫等医务人员; 2)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员及员工; 3)中小学教师及学生、托幼机构、监所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重点场所人群; 4)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以上居家老人、6月龄到5岁的儿童、特定慢性病患者、孕妇等。 2需要接种几针可以达到好的预防效果? 1)6月龄-8岁儿童 首次接种或既往接种2剂次以下流感疫苗的儿童应该接种2剂次,每次间隔≥4周;2019-2020年度或以前接种过2剂次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 2)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要接种1剂。 3接种的最佳时间 全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所以为了保证在流感高发季节来临前获得免疫保护,最好在10月底前就完成疫苗接种。 如果发现有喉咙痛、流鼻涕…这些症状,该怎么办? 如果发现自己有喉咙痛、流鼻涕、咳嗽这些症状,不要慌张,先保持镇定,按照下面这些步骤来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流感或其他疾病。 1测量体温,温度是否超过38℃ 若体温高于37.3℃,低于38℃,那么好好休息,可以根据说明书服用一些治疗感冒、流感的药物,自我在家隔离,持续观察自身的症状。如变得严重,需要前往医院进行就诊。 若体温高于38℃,且一直不退,需要前往医院的发热门诊进行就诊。 2 是否有胃肠道不适的症状 因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首发症状包括胃肠道不适,出现腹泻时要注意在家隔离,保证营养,适量多饮糖盐水。如果症状加重,需要及时就医。 3回忆是否有接触史 这三类疾病的诊断都需要依靠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所以如果出现咳嗽、喉咙痛等基本症状,回忆一下自己的接触史,是否和患有这三类疾病的人接触过。 4避免出入公共场所,若出入,佩戴口罩 如果已经出现症状,最好在家隔离,避免出入公共场所,防止病毒传染。如果必须出入,例如上班、上学,那么需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及时消毒。 5高热持续不下,建议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如高热持续不下,并且还伴有其他身体不适,那么赶紧前往医院的发热门诊进行专业的治疗。

健康资讯 2020-11-09阅读量1.0万

儿童偏头痛的诊疗建议--美国...

病请描述:OBJECTIVE 为偏头痛儿童和青少年的急性对症治疗提供循证建议。 METHODS 我们根据美国神经病学会的证据分类标准对文献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了评估。一个多学科小组制定了实践建议,整合了系统评价的结果并遵循医学研究所的相关流程,以确保透明度和患者参与度。建议由结构化的理由支持,整合了系统评价的证据,相关证据,护理原则以及证据推断。 RESULTS 有证据支持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和曲坦类药物(主要在青少年中)缓解偏头痛的功效,尽管对证据的信心因药物而异。高度肯定的是,接受口服舒马曲坦/萘普生和佐米曲普坦鼻喷雾剂的青少年比接受安慰剂的青少年在2小时内无头痛的可能性更高。没有急性疗法可有效治疗偏头痛相关的恶心或呕吐。一些曲普坦对偏头痛相关的恐惧症和畏光症有效。 RECOMMENDATIONS 儿童和青少年急性偏头痛的治疗建议着重于早期治疗的重要性,选择最适合个体偏头痛发作特征的给药途径,并就可能加重偏头痛的生活方式因素提供咨询,包括避免触发和用药过度。

刘建仁 2019-10-21阅读量9078

“再走长征路 名...

病请描述:      (董 健教授 左五)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同年3月,又在遵义召开苟坝会议,完成了遵义会议改变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主席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苟坝会议会址,“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志愿服务队队员重温入党誓词。       由于条件有限,义诊活动只能安排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党员活动之家的室外开展。天气炎热,专家们额头的汗珠刚刚擦拭过就又淌下来。看着攒动的人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董健说:“不怕天气热,乡亲们看病不容易,队伍排得越长越好,服务的群众越多越好。”      64岁的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名誉院长、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当代雷锋”“全国道德模范”庄仕华是本次活动中年龄最大的医生。为了参加这次活动,庄仕华于7月29日从新疆乘飞机到达北京,又从北京乘火车到达遵义。不顾旅途劳顿,一下汽车,庄仕华就投入到忙碌的义诊活动中。       虽然庄仕华是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但是村民来找他看的病却多种多样,有看肠胃的、看头痛的,还有看脚气、鸡眼的。庄仕华的同事,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卫勤处副处长、影像诊断专业主治医师,2018年“最美医生团队”代表付轩毅说:“基层百姓对疾病的分科不太清楚。庄院长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基层义诊活动,积累了很多经验,对于村民的常见病非常了解。”说话间,庄仕华又帮一位患有脚气的老乡脱下了鞋子。       当地老百姓讲方言,大多数前来就诊的群众又上了年纪,医患双方沟通起来并不顺畅。为解决这一问题,专家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为了给一位大爷讲解用苏打水缓解口气的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唐子人费了不少心思。他反复解释“苏打就是碱面儿,蒸馒头用的”,拿起水杯边比划边说“‘呼噜噜噜’倒进嘴里,漱口,不要咽下去”。反复几次,大爷才渐渐明白。当地方言和四川话有几分相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崔松便不时用四川话和群众沟通。崔松说:“这还是当年汶川地震后去援建都江堰时学会的。”       “这次活动组织得很用心,来的专家都是根据基层群众和医疗机构的需求安排的。我个人有很多收获,还看到好几个村医来到现场观摩学习呢。”在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狄文请教了一些专业问题之后,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卫生院院长王德凤说。       作为活动志愿者,遵义市播州区中医院的年轻护士付友念格外兴奋。整个上午,她都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妇产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新华在一起,边听边学,需要时帮忙翻译。她说:“南丁格尔奖章是护理界的最高荣誉。王新华主任在义诊过程中不仅专业,而且对百姓亲切又耐心。相信只要像王主任一样不忘初心,在护理工作这样的平凡岗位上也能有所成就。”       30日下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劲草等多位专家,深入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开展查房带教工作,为病人查体,与医务人员一起回顾病史、分析病情、讨论已经完成的诊疗工作,并对下一步治疗给予指导。播州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陈瑶和主治医师陈林在跟崔松深入交流后表示:“崔松主任不仅临床经验丰富扎实,而且对知识要点讲解得清晰透彻、生动有趣。希望能有更多机会跟专家面对面学习。”       又擦了一把额头的汗珠,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林丽珠说:“老区人民在党和国家建设过程中作出了很大贡献和牺牲。来到遵义,除了为当地百姓带来优质的医疗服务之外,通过回顾老区历史,与老区群众交流,我自己也深受教育。重走长征路活动帮助我坚定初心,牢记使命。” 作者:高艳坤 来源:健康报 编辑:杨明昊

董健 2019-08-19阅读量1.1万

垂体瘤的外科手术治疗-科普宣...

病请描述: 1. 什么是垂体瘤?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0%-15%。临床表现主要为内分泌症状和压迫症状。患者会有头痛,女性常为闭经泌乳、不孕不育,男性性功能障,还有些患者表现为肢端肥大:面容四肢改变,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视野缺损、视物模糊,严重的可引起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垂体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少数呈侵袭性生长甚至为垂体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2. 垂体瘤手术方法有哪些?垂体瘤的外科治疗从早期仅能开颅手术切除,到近年来可经蝶手术,治疗质量获得了显著提高。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容易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和内分泌障碍,术后并发症多。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以其视野广阔、成像清晰、手术创伤小、病变处理彻底等优点,已经逐步成为垂体瘤手术治疗的首选。3. 垂体瘤手术成功率是多少?   目前经鼻蝶垂体瘤手术比较成熟,成功率在95%以上。4. 垂体瘤手术适应症有哪些?   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目的包括切除肿瘤,解除对视神经视交叉的压迫,改善临床症状;纠正内分泌功能紊乱;保留正常垂体功能;明确肿瘤组织学。   经鼻蝶手术入路:①存在症状的垂体腺瘤卒中;②垂体腺瘤的占位效应引起压迫症状,可表现为视神经、动眼神经等临近脑神经等受压症状以及垂体受压引起的垂体功能低下;③难以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或对药物治疗产生抵抗的催乳素腺瘤及其他高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主要为 ACTH 瘤、GH 瘤);④垂体部分切除和(或)病变活体组织检查术。垂体部起源且存在严重内分泌功能表现(尤其是垂体性 ACTH 明显增高)的病变可行垂体探查或部分切除手术;术前不能判断性质但需治疗者,可行活体组织检查明确其性质;⑤适用人群,老少皆宜。大量文献报道内镜技术在老年及青少年患者治疗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开颅手术:对于肿瘤体积较大,主体向颅内生长,肿瘤束腰症明显,不能行经蝶窦入路手术者;鼻腔感染患者,才考虑开颅手术。联合入路手术:肿瘤主体位于鞍内、鞍上、鞍旁发展,呈“哑铃”形。5. 垂体瘤手术需要多长时间?   常规情况下经蝶垂体瘤手术1-2小时内便可完成。6. 垂体瘤手术需要开颅吗?   大部分垂体瘤通过经鼻蝶微创手术便可完成,对于肿瘤体积较大,主体向颅内生长,肿瘤束腰症明显,经蝶不能完全切除,以及鼻部原因无法手术的,才考虑开颅手术。7. 垂体瘤术后容易复发吗?   垂体瘤术后复发率由传统开颅手术的30%降到目前10%以下。垂体瘤复发跟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手术切除程度、肿瘤本身特性、手术方式选择、内分泌因素、术后是否行辅助治疗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术前应对肿瘤性质充分评估,术中应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术后通过病理学结果预测复发,定期血激素监测和影像学复查,必要时联合放射治疗,防止或减少垂体瘤术后复发。8. 垂体瘤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头痛、感染、鼻腔出血、鼻腔分泌物、嗅觉减退、鼻中隔穿孔、脑脊液漏、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电解质紊乱及尿崩等9. 垂体瘤术后恢复时间要多久?   一般顺利情况下,垂体瘤术后3-4天便可下地活动,5-7天出院,出院后1个月内以卧床休息为主,如无特殊并发症出现,便可逐渐恢复到正常生活。10. 垂体瘤术后护理方法有哪些?保持病室安静,床单整洁,加强基础护理,增加舒适度;疼痛患者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做好心理疏导和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肺炎及褥疮形成;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变化;密切监测患者视力视野变化,内环境,24小时出入量,尿比重,体温等的变化;嘱托患者避免用力,包括包括咳嗽、用力排便,擤鼻和做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常,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发现脑脊液漏去枕平卧、抗生素应用、腰大池引流计量等;遵嘱按时服药,多吃粗纤维及易消化的食物。垂体瘤篇:垂体瘤是什么?垂体瘤的症状和治疗垂体瘤宣教十问垂体瘤惹的祸垂体瘤是否容易复发?垂体瘤影响眼睛看东西吗?《泌乳素型垂体瘤与怀孕》一直困扰着人们的话题!垂体瘤的药物治疗垂体瘤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垂体瘤术后为何要用激素药物?要终身服用吗?垂体瘤卒中要及时治疗垂体瘤手术出现脑脊液漏该如何处理?难治性垂体瘤的诊疗进展GH型垂体腺瘤/肢端肥大症的诊断和治疗垂体瘤有哪些分类方法?垂体柄效应-让泌乳素水平千变万化垂体瘤微创手术治疗肢端肥大症-上海市肿瘤医院神经外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影响垂体瘤患者视觉恢复的因素有哪些?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垂体瘤切除术-让患者重见光明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微创切除垂体瘤-上海肿瘤医院脑脊柱外科高龄患者得了垂体瘤还能手术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 脊柱肿瘤诊治中心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高阳 2019-07-15阅读量9323

吃头孢类药物能饮酒吗?有什么...

病请描述:  经常在门诊碰到一些患者在问,我在吃头孢期间能酒吗?需要停药多久才能饮酒呢?啤酒也不能喝吗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应用头孢类药物期间饮酒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1、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是指患者在临床上口服一些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或者是口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又吃或者含用一些含有酒精类的药物以及喝酒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有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一般患者会出现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会感觉模糊,并且头部的血管会出现剧烈的搏动,并且有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闷,有的症状比较严重的会出现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晕厥或者是导致死亡,这时患者血压下降,心率加速,有的患者的心电图会出现正常或者是部分有st段的改变。2、一般需要停药多久可以饮酒?  在应用头孢类药物期间直至用药后7天内饮酒皆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因此在用药期间和停药7天内患者不能饮酒、口服或静脉输入含乙醇的药物。含酒精的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和氢化可地松;在用头孢类抗生素期间,如静脉用硝酸甘油或氢化可地松,也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很容易误诊为药物过敏。3、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主要有哪些?①头孢菌素类药物 头孢哌酮、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曲松、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克洛等。以头孢哌酮的双硫仑样反应报告最多,最敏感;②硝咪唑类药物 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③其它抗菌药物 如呋喃唑酮、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 4、如何处理双硫仑样反应?对双硫仑样反应及过敏性休克患者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休克者采取“V”型体位。(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4~6L/min,改善组织缺氧。(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1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或静推,补液及利尿,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4)对症处理。如恶心、呕吐者可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如嗜睡、意识不清可以给予纳洛酮对抗治疗。(5)床旁备齐急救器械及药品,如除颤仪、吸痰器、气管切开及静脉切开包、呼吸兴奋剂、利尿剂等其他抢救药品。(6)密切观察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心律、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的护理记录。  碰上过敏性休克者可以立即给予以下治疗:(1)肾上腺素半支肌注x2;(2)建立两条静脉通道;(3)10毫克地塞米松静注;(4)苯海拉明静注;(5)葡萄糖酸钙1支静注。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吃头孢期间千万不能饮酒,不能用生命当儿戏。

叶臻 2019-06-21阅读量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