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胸部 > 气短 > 内容

气短内容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病请描述: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需要而发生的贫血。以下是对缺铁性贫血的详细解释: 一、病因 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包括铁摄入量不足、铁吸收量减少、铁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铁丢失过多。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引发贫血。 1.**铁摄入量不足**:饮食中长期缺乏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 2.**铁吸收量减少**:某些疾病或药物可能影响铁的吸收,如慢性腹泻、胃炎、长期使用抗酸药等。 3.**铁需要量增加**:生长发育期、妊娠期、哺乳期等阶段,机体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若摄入不足则易导致贫血。 4.**铁利用障碍**:遗传或不明原因导致的红细胞铁利用障碍,如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5.**铁丢失过多**:如月经过多、消化性溃疡、钩虫病、痔疮等引起的长期慢性失血。 二、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1.**一般症状**: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面色苍白、心率增快等。 2.**精神行为异常**: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 3.**口腔症状**: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等。 4.**毛发和指甲异常**:毛发干枯、脱落;指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严重者可出现匙状甲。 5.**儿童特有症状**: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三、实验室检查 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象、铁代谢、骨髓象等相关检查。其中,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等指标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依据。 四、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包括根除病因、补充贮铁。主要治疗方式以补充铁剂为主,同时辅以饮食调理。 1.**药物治疗**:口服铁剂如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右旋糖酐铁分散片等,配合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对于口服铁剂不耐受或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铁剂。 2.**输血治疗**:在严重贫血或合并其他紧急情况时,可考虑输血治疗以迅速纠正贫血状态。 3.**饮食调理**: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同时,避免大量饮用浓茶和咖啡,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五、预防 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在于均衡饮食、避免铁丢失过多和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等易感人群,应特别注意铁的补充和监测。 综上所述,缺铁性贫血是一种由于体内铁储存不足引起的贫血,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广泛。通过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缺铁性贫血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恢复健康。

刘尚勤 2025-02-21阅读量734

缺铁性贫血对身体的影响

病请描述:缺铁性贫血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化系统影响 缺铁性贫血初期,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消化功能异常。由于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胃肠道黏膜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便秘或腹泻等症状。长期以往,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二、免疫系统影响 铁元素是维持免疫系统正常运作的重要元素之一。缺铁会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功能下降,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患者可能频繁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且恢复速度较慢。此外,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影响伤口愈合速度。 ###三、神经系统影响 缺铁会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头晕、耳鸣、嗜睡等症状。儿童患者还可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其认知和行为发展。 ###四、心血管系统影响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心脏负担会加重,因为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泵血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长期如此,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如心悸、气短、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如心律失常、休克等症状。 ###五、其他系统影响 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对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例如,缺铁可能导致肾血流量不足,长期以往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在女性患者中,缺铁还可能引发月经失调等问题。 ###六、皮肤和毛发影响 由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不足,皮肤可能会变得苍白无光泽。同时,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导致头发脱落,指甲变得脆弱易碎。 综上所述,缺铁性贫血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其他多个系统。因此,一旦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并接受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均衡饮食,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如红肉、动物肝脏等,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刘尚勤 2025-02-21阅读量894

知名魔术师刘谦患上的肺腺癌,...

病请描述:近日,知名魔术师刘谦自曝患肺腺癌的消息登上热搜,引起了广泛关注。肺腺癌,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那么,肺腺癌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以便更好地预防、发现和应对它。什么是肺腺癌?在众多癌症中,肺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肺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类型,它主要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及黏液腺,可发生于各级支气管,但以小支气管为多。肺腺癌的癌细胞通常呈腺泡状、乳头状、细支气管肺泡癌或实性伴有黏液形成。肺腺癌的发病原因01吸烟长期吸烟是导致肺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会损伤肺部细胞,增加患癌风险。02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污染的空气、石棉、氡气等有害物质,以及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和粉尘,都可能诱发肺腺癌。0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患肺腺癌的几率可能会相对较高。04肺部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长期不愈可能增加肺腺癌的发生风险。肺腺癌的症状01早期症状肺腺癌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可能仅有轻微的咳嗽、咳痰,容易被忽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但也较为轻微。02中期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咳嗽、咯血、胸痛加重、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03晚期症状晚期肺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贫血等。还可能出现远处转移的症状,如脑转移可引起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骨转移可引起骨痛、骨折等。肺腺癌的诊断方法01影像学检查胸部 X 光、CT 扫描等可以发现肺部的异常肿块或结节,为肺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02痰液细胞学检查通过收集痰液,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癌细胞,虽然阳性率较低,但操作简单、无创。03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内的病变情况,并进行活检和刷检,提高诊断的准确性。04经皮肺穿刺活检在 CT 或超声引导下,用细针穿刺肺部肿块,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肺腺癌的重要手段。05基因检测对于肺腺癌患者,基因检测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肺腺癌的治疗方法01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肺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心胸外科目前有超高清胸腔镜、荧光腔镜、达芬奇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可以通过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术、全肺切除等手术方式,尽可能地切除肿瘤组织。02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可用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或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03化学治疗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杀死癌细胞,可用于晚期肺腺癌患者,或与手术、放疗联合使用。04靶向治疗腺癌是最常见有基因突变的类型,针对特定的基因突变,可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靶向治疗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等优点。05免疫治疗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为肺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肺腺癌的预防01戒烟吸烟是导致肺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是预防肺腺癌的重要措施。02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尽量避免接触污染的空气、石棉、氡气等有害物质,减少职业暴露。0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04定期体检尤其是有肺癌家族史、长期吸烟、接触有害物质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部检查,如胸部 CT 扫描等,以便早期发现肺腺癌。肺腺癌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方法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应提高对肺腺癌的认识,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郑远 2025-02-10阅读量972

心脏瓣膜出现问题,是修复还是...

病请描述:人类的心脏内共有四组瓣膜,即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每组瓣膜均由二至三个瓣叶组成,瓣叶菲薄光滑而富有弹性,它们具有单向阀门作用,随心动周期交替开放关闭,保证心脏向正常方向排血,维持人体的血液循环。倘若瓣膜出现了病变狭窄瓣膜口在开放时不能充分张开,血流就会出现梗阻,造成血流通过障碍。血液“憋”在心脏里面,使得心脏慢慢增大。心脏的压力高了、增大了,对身体的许多脏器都有影响。比如二尖瓣狭窄可能引起肺内压力升高,患者出现咯血、气短;三尖瓣关闭不全,会引起肝脏的增大,晚期出现肝脏硬化、黄疸等,还会引起肾脏的淤血,出现尿少、腿肿、脖子肿、脸肿等。此外血憋在哪个地方,时间长了哪个地方容易凝固,形成血栓,“憋”得时间太长了,心房被“憋大”增生,还容易形成房颤。总之,心脏瓣膜病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瓣膜将进一步受损,长此以往会引起急性肺水肿、房颤、血栓栓塞、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患者轻则丧失劳动力,重则心力衰竭而亡。心脏瓣膜坏了就要及时修补甚至更换!手术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治疗技术而言,瓣膜病的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分两种方法:(1)心脏瓣膜成形术,即对损害的瓣膜进行修复;(2)心脏瓣膜置换术,用人工机械瓣或生物瓣进行替换。心脏瓣膜成形手术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单纯恢复心脏瓣膜或瓣环的解剖形态,而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和恢复瓣膜以及心脏的正常功能,使心脏能够正常健康运作。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采用由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机械瓣膜或用生物组织制成的人工生物瓣膜替换的手术,简称换瓣。是换瓣还是修复,是有一定适应证的瓣膜成形术通常用于病变轻微的二尖瓣或三尖瓣,而对于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变,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多选择瓣膜置换术。换句话说,瓣膜还有修复的价值,可以考虑瓣膜修复或者成型。如果说这个瓣膜已经完全坏掉了,那么只能瓣膜置换了。现在患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到医院检查,很多患者医生都建议及时换瓣膜或手术修复。但心脏方面的手术都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所以建议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大医院或心脏专科医院进行手术,下面就来看一下具体的手术方式。从手术切口的大小和创伤程度上来讲,分为微创和开胸手术两种!开胸心脏瓣膜手术:多采用胸骨正中切口(长约20 cm),手术结束时用钢丝合拢固定胸骨;该手术显露心脏病变好,操作方便。但这种手术方法创伤较大,且皮肤瘢痕位于胸前正中,给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的美观、社交与心理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但此类手术适应证广泛。心脏瓣膜病胸腔镜下微创:是在胸壁上打3个1.5 cm的小孔,将医用微摄像头深入患者体内,医生看着电视胸腔镜观察器官和病灶,利用特制的微创手术器械完成手术操作。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受到广大瓣膜病患者,尤其是老年及女性患者的青睐。瓣膜病小切口下微创:分为胸骨正中小切口和右前胸小切口下瓣膜手术,该手术不损伤胸骨,切口美观隐蔽、创伤小、瘢痕较小,迎合了人们对于美观的追求。提醒:无论是哪一种手术方式,都有各自的适应证,一定要根据病情及医生的意见慎重选择。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一般不建议拖。时间拖得越长,心功能会变得越差,手术的风险也会越大。

郑远 2025-02-10阅读量874

突发脑梗,原来是风湿性心脏病...

病请描述:杨女士,48岁,浙江湖州人,8年前出现活动能力下降,外院检查发现二尖瓣增厚(具体不详),之后药物治疗。2个月前,杨女士轻微活动后即出现气短,要求老公带其看病。经百度检索后,来到上海郊区一家民营医院心外科住院,住院期间突发意识不清,左侧肢体偏瘫。马上从这家医院出院,120送到另一家医院神经内科,急诊介入手术取栓。幸好抢救及时,无明显后遗症。经过1个月的康复,最后杨女士决定来我们医院手术治疗。经过术前检查,发现杨女士的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由于没有及时治疗,继发了左心房增大、房颤、三尖瓣反流等。根据中国专家共识,二尖瓣口低于1.5cm2即需要手术,而杨女士的二尖瓣口只有0.7cm2。最佳手术时机是在出现房颤、肺动脉高压、左心室功能下降前手术,这样远期效果更好。近期,不管是实际工作中,还是线上问诊中,碰到多例心脏瓣膜病导致脑梗的病例,脑梗的致残率很高,而心脏瓣膜病是可以治疗的,所以,应在脑梗前积极治疗心脏瓣膜病。

张步升 2025-01-22阅读量1426

保持冠状动脉通畅,守护心脏健康

病请描述:冠心病现在是一种高发病,所以很受大家关心,今儿个咱们就来说说这冠心病。 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 心脏是我们最勤劳的器官!我们还在娘肚子里的时候,心脏就开始了忙碌。长年累月、分秒不息,日日夜夜不知疲倦地为我们的生存而操劳。健康的心脏是我们的躯体保持生机的根本动力!心脏一刻不停地为全身包括她自己,输送血液,带走垃圾。心脏的辛勤劳作让我们能够学习,让我们能够工作,让我们能够生活……,心脏是我们生命的“发动机”! 什么是冠心病? 前面咱们已经说过心脏是我们生命的“发动机”,既然是发动机就需要消耗油料!心脏需要的油料就是新鲜血液!发动机的油料依靠输油管道来供应,心脏的输油管就是冠状动脉。心脏需要的血液由冠状动脉来输送!由于从解剖结构来看,这些血管如同王冠,所以医学上称她们为冠状动脉,她们主要分为左右两个分支,左分支又分前降支和回旋支2个大分支。冠心病就是因为这些血管发生病变。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严重到一定程度了,狭窄程度超过50%,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了,就发病了。    冠心病是咋来的? 大多是因为咱平时生活不注意。就好比水管,平常使用的时候不注意,水垢呐,泥沙等就在管道内淤积下来,要是长期被一些不好的东西堵塞,那可就出问题了。比如说,吃得太油腻、太甜啦,五花肉、火腿、培根、汉堡、奶油蛋糕、巧克力、冰淇淋不断,身体里的血脂、血糖、尿酸就容易升高。还有啊,抽烟喝酒,这就像在管道里放了一把把小火,慢慢把管道给熏坏了。另外,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也会让这个身体不得安宁。这些个因素凑到一块儿,就容易让血管出问题,这就是冠心病的发病常见原因。当然也有基因的问题,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病情控制不好,也可以引发! 冠心病会有啥症状呢? 有的人会突然觉得胸口闷,就像有块大石头压着。有时候还会疼痛,这痛啊,可表现为压榨样、针刺样,可能会放射到肩膀、胳膊、甚至下巴牙齿,老年人还会表现为上腹痛。每次发病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几秒钟、几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这就是心绞痛。如果疼痛超过半个小时,可能发生了心肌梗塞,或根本不是心绞痛!也有的人觉得心慌气短,稍微活动一下就喘不过气来。要是严重起来,那可不得了,可能会突然晕倒,甚至有生命危险。 怎么才知道自己是否得了冠心病? 这就需要做一些检查了。首选心电图,如同万用表,测量一下心脏的电活动情况,能看出心脏的电活动有没有异常。另外呢,心脏超声也很重要,它能看看心脏的结构,功能和搏动有没有问题。这只是初步看看情况,还不能最终确定。目前能够确诊冠心病的方法只有3种,第一种是冠状动脉造影,第二种就是冠脉CTA,第三种是以前确实有明确心肌梗塞病史。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冠脉CTA受目前技术限制,没有问题的血管显影准确,有问题的血管容易产生伪差。所以可以采用2种方式来确诊,一种就是先做冠脉CTA,有问题了再做冠状动脉造影来进一步认定,没问题可以不做冠状动脉造影;另一种就是直接做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与冠脉CTA不同,冠脉CTA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然后做CT!冠状动脉造影是从外周动脉,如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插根导管到冠脉开口,注射造影剂进行检查,能比较清楚地看到冠状动脉这套输油管道到底“堵”没“堵”,“堵”成啥样子。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冠状动脉造影是有创伤的检查,冠脉CTA是无创伤的检查。现在有关冠状动脉功能的评估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观察发现血管狭窄程度超过70%也不一定影响血流。最好的方式是造影加功能实施评估,这样可少装不少支架。 冠心病如何预防,怎么治疗? 要真得了冠心病,那可咋办呢?放心呐!天塌不了!咱们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心情即病情,心情好,病情就好,精神状态好了,疾病就容易得到控制!治疗冠心病的办法很多。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出了问题!血管好不好,生活方式很重要。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十分重要。少吃垃圾食品,过油、过甜、过咸、过辣的食物尽可能少吃,蔬菜多吃,适当运动,戒掉不良的嗜好,比如抽烟、酗酒、熬夜!可以断绝致病因素,清扫血管里的垃圾,这是基础!病情比较轻的病人,血管狭窄程度不严重,如血管狭窄没有超过70%,或虽然达到80%,但功能学评价还好的患者,就是狭窄没有影响血流,可以先使用药物治疗。扩张血管的药,可以让血液流得更加顺畅,减轻心肌缺血程度;降低胆固醇等的药物,可以把那些捣乱的家伙给控制住,让软化血管并使斑块缩小;抗血小板药可以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风险。病情确实严重了,单靠用药的就不行了!这就需要实施手术治疗了。水管内垃圾太多,倒入些管通之类的药品起不了多大作用!必须用铁丝,竹签去掏!同样血管病变严重也需要采用手术的方式来疏通。手术治疗分为内科介入和外科“开大刀”2种,“开大刀”就是把胸切开,另外搭一根血管绕开堵塞部分,医学上称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就像在堵塞的道路旁边重新修一条路,让血液能绕过去。还有就是内科介入治疗,用导丝和球囊,把堵塞的地方给疏通,让血管恢复通畅,然后植入支架。这里有朋友要问了,我们用导丝、球囊把堵段掏通、撑开不就得了吗?为啥还要装支架呢?许多人对支架有一种畏惧感!那么为啥要植入支架呢?这是因为血管是有弹性的,只疏通不用支架支撑住,容易塌陷!这与挖隧道不用钢筋支撑容易塌方一个道理。但是千好万好,自己的东西才最好!支架毕竟是个异物,放在体内总让会人膈应得很!现在医学科技已在探索新的技术,希望达到既疏通了血管,又不用植入异物的目的,如可吸收支架、药物球囊,但目前技术尚不成熟,还处于探索阶段!要提醒一下,大家千万要记住手术打通了血管后,不是万事大吉!仍然要坚持吃药、坚持正规治疗,定期复查,控制好血脂、血糖,否则马上又会堵塞的!这与修好的道路,必须经常养护是一个道理!     冠心病可不是小事,许多名人都因此而离世,咱们可得重视起来,平时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习惯好,血管好,疾病少。要是有不舒服了,赶紧去看医生。血管是我们生命的通路,血管不好,疾病侵扰!血管畅,身体棒!冠脉通畅,心脏健康!保护好自己的血管,才能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   

方宏 2025-01-09阅读量1671

做了手术,怎么还会心衰呢?

病请描述:俞先生,69岁,浙江杭州人,2023年3月因“心脏瓣膜病,房颤,心力衰竭”,在我们医院做了二尖瓣生物瓣置换+三尖瓣修复+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恢复顺利,康复出院。几个月前,俞先生到新加坡探亲旅居。近期,俞先生女儿跟我联系,说俞先生出现了活动后气短,伴夜间平卧时呼吸费力。我建议回国复查,排除心脏结构性问题,比如人工瓣膜衰败、房颤复发等。今天,俞先生来到我的门诊复查,我安排查了胸片、心电图和心脏彩超,胸片结果正常,无气胸、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等。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无房颤复查。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生物瓣功能正常,无瓣周漏及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也就是说,根据这三个检查说明,俞先生的心脏结构是基本正常的。那为什么会有心衰的表现呢?我给俞先生测量了血压,发现血压很高,170/100mmHg左右,再看心脏彩超中的数据,E峰/E’峰比值25.4,这些都提示俞先生存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HFpEF的诊断标准:(1)具有HFpEF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人群特征;(2)存在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如呼吸困难、活动耐量下降及水肿等);(3)心脏影像学检查(主要指TTE 检查)LVEF≥50%;(4)存在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和(或)左心室充盈压升高一致的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的客观证据,包括NPs水平升高等。(见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年,第24页)。结合俞先生的症状和辅助检查,符合HFpEF的诊断标准。我给俞先生处方了以下药物:SGLT-2抑制剂,利尿剂,RAAS抑制剂,并嘱咐每天测量血压,一定要血压控制好。

张步升 2024-12-23阅读量1699

今日问诊:机械瓣&ldquo...

病请描述:每天都会在评论区或私信收到网友的大量咨询,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做到每个咨询都仔细问诊和解答。我将整理部分典型问题,详细解释,以供有类似问题的网友参考。患者,45岁,多年前曾行主动脉瓣、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近期复查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右侧瓣膜活动受限,跨瓣血流增快,峰值压差31mmHg,平均11mmHg。我的思考:记得20年前,刚结束心外科专业的时候,受的教育是机械瓣管终身。随着实际经验的积累,发现有些患者换了机械瓣以后,远期还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这就改变了对机械瓣管终身的传统认识。为什么换了机械瓣,有些需要再次手术呢?并不是人工瓣膜采用的机械材料不过关,而是由于抗凝不达标导致瓣膜血栓形成,或者瓣下纤维组织增生导致人工瓣膜功能障碍。这位患者就是这样的情况,二尖瓣的一侧瓣叶活动受限,不能正常的开启,那么通过它的血流受阻,产生了流速增快,压差增高。那么可能得临床表现是什么呢?因为二尖瓣血流受阻,导致左房压升高,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活动耐量下降。那该怎么办呢?根据《2020年ACC/AHA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第一步,需要经食道心超和透析检查,进一步确定病因;第二步,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手术方案。

张步升 2024-11-18阅读量1458

双肺多发结节,一场跨越5年的...

病请描述: 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在为健康与幸福而努力。然而,疾病的降临往往让人措手不及,甚至改变一生的轨迹。今天的故事是关于一位49岁的刘女士(化名),她经历了与多发肺结节长达五年的抗争。 2019年11月,对于刘女士来说,是一个充满阴霾的月份。在一次常规的体检中,她被诊断出患有双肺多发结节。这对于一个平日里身体健康、性格开朗的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迅速前往肿瘤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她的双侧肺部均存在多发结节,且部分结节怀疑恶性。在张百华教授的建议下,她决定接受手术治疗,以明确结节的性质,并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刘女士于当年11月在肿瘤医院接受了胸腔镜双侧肺结节切除手术。手术一同切除了4处结节,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她的一侧肺部结节为浸润性腺癌,另一侧则为原位腺癌,还有一个错构瘤。这个结果让刘女士和家人既感到庆幸,又感到担忧。庆幸的是,手术及时切除了病灶,避免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担忧的是,癌症的阴影仍然笼罩在她的心头,肺部剩余的结节仍然有恶性的可能。 术后,刘女士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每一次复查,都是对她的一次考验。然而,她始终坚信,只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就一定能够战胜病魔。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五年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她的病情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恶化。然而,就在她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2024年9月的一次复查结果,再次让她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之中。 这次复查的胸部增强CT结果显示,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且部分实性结节缓慢增大。这意味着,她的病情可能出现了新的进展。面对这一结果,刘女士感到无比的沮丧和迷茫。但她知道,只有保持冷静和乐观,才能更好地面对接下来的治疗。 随后,刘女士再次联系到五年前为她主刀的张百华教授,在详细的阅片后,由于病情较为复杂,张百华教授团队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介入射频消融+外科手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案。 2024年10月,刘女士成功接受了右肺上叶结节射频消融术。手术后,刘女士的恢复情况良好,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这让她和家人都松了一口气。3天后,刘女士再次接受了单孔胸腔镜左肺上叶楔形切除+胸膜粘连烙断术。手术过程中,医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精准切除了她左肺上叶的2处结节。术中送检的冰冻病理结果显示:其中一个结节为分化较好的腺癌,另一个结节至少为原位腺癌。虽然再次确诊为恶性肿瘤,但根据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的指南,分化较好的腺癌及原位腺癌都意味着肿瘤的恶性程度较低,术后治疗效果较好。 张百华教授告诉她,只要继续接受规范的治疗和规律随访,她就可能实现长期的生存和康复。听到这个消息,刘女士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感激,这次手术后,她感觉状态比第一次还好,没有任何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她知道,这是自己与病魔抗争五年来的最好结果。 回顾这五年的治疗之旅,她感慨万千,这场战斗的胜利并非偶然,而是自己坚持不懈、勇敢前行的结果。同时也感谢张百华医疗团队的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也感谢家人和朋友们的陪伴和支持。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病魔、重获新生。 科普知识: 什么是肺结节射频消融治疗? 肺结节射频消融治疗,作为现代介入微创技术的杰出代表,巧妙地利用射频电流产生的热能,精准地破坏肿瘤组织,以达到治疗肺结节的目的。在CT或超声影像设备的精确引导下,医生将一根细长的射频针精准地插入到肺结节内部。当射频针发出高频电流时,其周围的肿瘤组织会因热量的作用而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有效地消除肿瘤。这一疗法以其微小的创伤、快速的恢复以及对正常肺组织几乎无损伤的显著优势,为肺结节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什么是单孔胸腔镜手术? 单孔胸腔镜手术,作为微创胸外科领域的一项革命性技术,仅需通过胸部一个约2-3厘米的小切口,便能完成复杂的手术操作。相较于传统的开胸手术,单孔胸腔镜手术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缩短了住院时间,加速了康复进程,并且手术疤痕更加隐蔽,满足了患者对美观的需求。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肺部结节、肺大疱、气胸等多种胸外科疾病的治疗,但由于其技术难度较高,通常由经验丰富的胸外科医生亲自操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单孔胸腔镜手术已成为多种胸外科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福音。 多发肺结节都会是恶性的吗? 面对多发肺结节,人们往往容易陷入恐慌,担心其是否为恶性肿瘤。然而,事实上,多发肺结节中良性病变的比例远高于恶性。这些结节可能由感染性病变、结节病、机化性肺炎等多种原因引起。在所有肺结节患者中,最终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比例不到5%。因此,当发现多发肺结节时,应保持冷静,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随访复查。通过科学的医疗决策和合理的管理,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一挑战,既不过度恐慌,也不掉以轻心。

张百华 2024-11-01阅读量2081

如何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

病请描述:       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CollegeofRheumatology,ACR)发布指南《2023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系统性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筛查、监测和治疗指南》[2023AmericanCollegeofRheumatology(ACR)GuidelinefortheTreatmentofInterstitialLungDiseaseinPeoplewithSystemicAutoimmuneRheumaticDisease],本次ACR指南使用了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systemicautoimmunerheumaticdiseases,SARD)-ILD来替代目前常用的CTD-ILD,是将ILD的易患人群更进一步聚焦在CTD中的自身免疫患者群,针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MCTD)、干燥综合征(Sjogrensyn-drome,SS)、系统性硬化症和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inflammatorymyopathy,IIM)(包括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抗合成酶综合征、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这些疾病相关ILD的筛查、监测和治疗提供循证建议。        关于如何筛查SARD-ILD,指南提出8条建议:①存在ILD进展风险增加的SARs患者,有条件地建议使用肺功能检查(pulmonaryfunctiontest,PFT)予以筛查;②存在ILD风险增加的SARD患者,有条件地建议使用胸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computedtomography,HRCT)予以筛查;③存在ILD风险增加的SARD患者,有条件地建议使用胸部HRCT和PFT予以筛查,而不是仅用PFT;④存在ILD风险增加的SARD患者,有条件地反对使用六分钟步行试验(six-minuteswalkingtest,6MWT)予以筛查;⑤存在ILD风险增加的SARD患者,有条件地反对使用胸部X线片予以筛查;⑥存在ILD风险增加的SARD患者,有条件地反对使用动态血氧饱和度测试予以筛选;⑦存在ILD风险增加的SARD患者,有条件地反对使用支气管镜予以筛查;⑧存在ILD风险增加的SARD患者,强烈反对手术肺活检予以筛查。        如何监测SARD-ILD,指南提出11条建议:①SARD-ILD患者,有条件地建议使用PFs予以监测;②SARD-ILD患者,有条件地建议使用胸部HRCT予以监测;③SARD-ILD患者,有条件的建议使用胸部HRCT和PFT予以监测,而不是仅使用PFT;④SARD-ILD患者,有条件地建议使用动态血氧饱和度测试予以监测;⑤SARD-ILD患者,有条件地反对使用胸部X线片予以监测;⑥SARD-ILD患者,有条件地反对使用6WMD予以监测;⑦SARD-ILD患者,有条件地反对使用支气管镜予以监测;RIIM-ILD和SSc-ILD患者,建议第1年每3~6个月监测一次PFT;一旦病情稳定,可降低监测频率;⑨对于RA-ILD、SS-ILD和MCTD-ILD的患者,建议第1年每3~12个月监测一次PFT,然后在病情稳定后降低频率:⑩SARD-ILD患者,不提供关于常规胸部HRCT监测ILD频率的指导,但建议有临床指征时进行HRCT;11.SARD-ILD患者,建议每3~12个月评估一次动态血氧饱和度。        在治疗方面,SARD-ILD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SARD病情活动度、ILD严重程度和进展倾向,以及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等。        关于一线ILD治疗,指南推荐:①除SSc-ILD外的其他SARD-ILD,条件性推荐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ILD治疗;②SSc-ILD患者,强烈反对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ILD治疗;③SARD-ILD患者,条件性推荐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mofetil,MMF),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作为一线ILD治疗的选择;④SSc-ILD和MCTD-ILD患者,条件性推荐托珠单抗作为一线ILD治疗的选择:⑤SARD-ILD患者,条件性反对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umornecrosisfactorinhibitor,TNFi)和阿巴西普作为一线ILD治疗的选择;⑥SjD-ILD、IIM-ILD和MCTD-ILD,条件性反对尼达尼布作为一线ILD治疗的选择;⑦SSc-ILD患者,条件性推荐尼达尼布作为一线ILD治疗的选择;⑧RA-ILD患者,未达成共识是否推荐尼达尼布作为一线ILD治疗选择;⑨SARD-ILD患者,条件性反对吡非尼酮作为一线ILD治疗选择;⑩应用MMF、无ILD进展依据的SARD-ILD患者,条件性反对在MMF基础上加用尼达尼布或吡非尼酮;11.SARD-ILD患者,条件性反对初始即联合MMF与尼达尼布或吡非尼酮优于MMF单药作为一线ILD治疗选择;12.IIM-ILD患者,条件性推荐Janus激酶抑制剂(Januskinaseinhibitor.JAKi)作为一线ILD治疗选择:13.除IIM-ILD外的SARD-ILD,条件性反对JAKi作为一线ILD治疗选择;14.IIM-ILD患者,条件性推荐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inhibitor,CNI)作为一线ILD治疗选择;15.除IIM-ILD外的SARD-ILD,条件性反对CNI作为一线ILD治疗选择;16.SARD-ILD患者,条件性反对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VIG)或血浆置换作为一线ILD治疗选择;17.SARD-ILD患者,条件性推荐优化的药物方案优于转诊行干细胞移植或肺移植作为一线ILD治疗选择。       一线ILD治疗后SARD-ILD仍有进展,指南建议:①一线ILD治疗后仍有进展的SSc-ILD患者,强烈反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在其他SARD-ILD中条件性反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②一线ILD治疗后仍有SARD-ILD进展的患者,条件性推荐MMF、RTX、CTX和尼达尼布作为治疗选择。③一线ILD治疗后仍有RA-ILD进展的患者,条件性推荐加用吡非尼酮作为治疗选择。④除RA-ILD外的其他SARD-ILD、一线ILD治疗后仍有进展,条件性反对加用吡非尼酮作为治疗选择。⑤一线ILD治疗后仍有进展的SSc-ILD、MCTD-ILD和RA-ILD,条件性推荐托珠单抗作为治疗选择。⑥一线ILD治疗后仍有进展的SJD-ILD和IIM-ILD,条件性反对托珠单抗作为治疗选择。⑦一线ILD治疗后仍有进展的IIM-ILD,条件性推荐CNI作为治疗选择。⑧除IIM-ILD之外的其他SARD-ILD、一线ILD治疗后仍有进展,条件性反对CNI作为治疗选择。⑨一线ILD治疗后仍有进展的IIM-ILD,条件性推荐JAKi作为治疗选择。⑩一线ILD治疗后仍有进展的IIM-ILD和MCTD-ILD条件性推荐加用IVIG作为治疗选择。11.一线ILD治疗后仍有进展的SARD-ILD,条件性反对用血浆置换作为治疗选择。12.一线ILD治疗后仍有进展的SSc-ILD,条件性推荐转诊行干细胞移植和/或肺移植。         SARD伴快速进展的间质性肺疾病(rapidlyprogressiveinterstitiallungdisease,RP-ILD)RP-ILD患者,指南推荐:①SARD伴RP-ILD,条件性推荐静脉甲泼尼龙冲击作为一线RP-ILD治疗。②SARD伴RP-ILD,条件性推荐RTX、CTX、IVIG、MMF、CNI和JAKi作为一线RP-ILD治疗选择。③SARD伴RP-ILD,条件性反对MTX、LEF、AZA、TNFi、阿巴西普、托珠单抗、尼达尼布、吡非尼酮和血浆置换作为一线RP-ILD治疗选择。④RP-ILD患者,条件性推荐提前联合治疗(三联治疗用于确诊或疑似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二联或三联用于非确诊或疑似MDA5阳性皮肌炎)要优于单药治疗作为一线治疗。⑤SARD伴RP-ILD,条件性反对干细胞移植优于优化口服药物作为一线RP-ILD治疗。⑥SARD伴RP-ILD,条件性推荐在应用最优药物方案后仍有进展的患者,早期转诊行肺移植优于晚期转诊。        由25例临床医师(13例呼吸科医师、12例风湿科医师)参与讨论后提出的美国SSc-ILD诊疗共识,就SSc-ILD相关诊疗问题系统地进行了评价。①筛查:建议有呼吸系统症状或ILD高危的SSc患者,全面开展肺部听诊、血清学抗体、胸部HRCT和肺功能(包括通气和弥散)筛查是否合并ILD,建议每年常规筛查是否合并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尤其是气短程度与ILD程不匹配时要重点排查肺动脉高压。②开启治疗的时机: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占预计值百分比<80%、胸部HRCT提示ILD范围超过肺部20%,或范围超过10%(轻症ILD)同时伴有肺功能异常以及弥漫性皮肤硬化、胸部HRCT恶化伴有症状加重或肺功能进一步下降。③推荐的治疗方案:初始治疗吗替麦考酚酯用量为2~3g/d;一般在免疫抑制剂治疗仍提示肺纤维化进展时建议加用尼达尼布,但不推荐免疫抑制剂治疗的长程ILD患者则可以单药尼达尼布;早期伴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的SSc-ILD患者,在不能耐受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或尼达尼布时建议用托珠单抗。④随诊:通过综合临床表现、肺功能、胸部HRCT来评价疗效,病情平稳2年后可以考虑减停治疗药物。        由此可见诊治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不是简单的服用几个抗纤维化药物就解决了。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诊治不能仅仅依靠服用几个抗纤维化药物。首先,CTD-ILD 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炎症反应、纤维化过程等多个环节。因此,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控制原发病(结缔组织病)、抑制炎症反应、抗纤维化等。其次,不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表现、病理类型等存在差异,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和治疗策略。此外,除了药物治疗,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也很重要。例如,戒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适当的运动和营养支持等,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总之,诊治 CTD-ILD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而不是简单地服用几个抗纤维化药物就能解决问题。

王智刚 2024-10-24阅读量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