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2024-8-28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肺部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 在前两篇的科普文章中,我给大家介绍一款针对肺癌KRASG12C基因突变的新药上市。这个药就是国产的氟泽雷塞片,在天津可以买到了。它被批准用于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的KRASG12C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大家知道肺癌到了晚期,发生颅脑转移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那对于有KRASG12C突变的脑转移的肺癌患者,吃这款药有没有效果呢? 我们来看试验数据的统计,在基线有肺癌脑转移的患者中,吃这款药肿瘤变小的概率是48.6%,肿瘤能够控制的概率是94.3%。在基线没有肺癌脑转移的患者中,吃这款药肿瘤变小的概率是49.4%,肿瘤能够控制的概率是88.9%。通过这样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肺癌脑转移患者吃这款药也是可以控制肿瘤的。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如果肺癌脑转移是有症状的那种类型,除了吃这款药,还要进行颅脑方面的治疗。
刘懿 2024-08-28阅读量1080
病请描述:肺癌常见症状有哪些? 你是否了解,肺癌有哪些不易察觉的“信号”?了解症状,早发现早预防! 不少患者常常在确诊肺癌之后,才对号入座地想起之前的咳嗽、咯血等症状,后悔没有尽早意识到可能是肺癌的表现。因此发现以下3类症状,应警惕肺癌可能,及时就医。 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但仔细观察仍能发现一些端倪。首先,肺部及胸部症状是肺癌的直接体现,如持续性咳嗽、咳痰甚至咳血,胸痛、胸闷或呼吸短促以及声音嘶哑等,这些都可能是肺癌的警示灯。其次,体重下降及食欲不振也是肺癌患者常见的全身症状,由于癌细胞消耗体内大量能量,加上患者可能因治疗副作用导致食欲不佳,体重会明显下降。最后,当肺癌扩散至其他部位如脑转移、肝转移、骨转移等,还会引发一系列转移症状,如头痛、呕吐,骨痛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病情已进入中晚期。 掌握肺癌的常见症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检查,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健康无小事,关爱自己,从了解开始!
刘杰 2024-08-19阅读量1724
病请描述:ALK融合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靶点,有“钻石突变”之称。ALK阳性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占4%-5%。在NSCLC中,ALK阳性通常见于腺癌、年轻、不吸烟/较少吸烟的患者。ALK阳性患者脑转移风险高,约30%诊断时有脑转移。目前针对ALK阳性的上市药物有一代、二代及三代靶向药物。下面针对ALK靶点的药物做一个全面的总结。 一代ALK-TKI克唑替尼:PROFILE1014研究比较了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一线克唑替尼与化疗的疗效,克唑替尼中位PFS较化疗显著改善:10.9个月vs7个月,在基线脑转移人群中中位PFS仅9个月。克唑替尼较化疗改善预后,但疗效仍不理想,且血脑屏障穿透率低。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肝毒性、血液学毒性、QT间期延长。 二代ALK-TKI塞瑞替尼:ASCEND-4研究比较了一线塞瑞替尼与含铂化疗的疗效,塞瑞替尼较化疗改善PFS,塞瑞替尼一线治疗中位PFS16.6月。与克唑替尼类似,塞瑞替尼在血脑屏障中的穿透受到限制,基线脑转移患者接受塞瑞替尼疗效不佳,中位PFS仅10.7月。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和血液学毒性。 二代ALK-TKI阿来替尼:ALEX研究比较阿来替尼对比克唑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结果阿来替尼优于克唑替尼,阿来替尼一线治疗中位PFS34.8月,中位OS未达到,整体人群ORR82.9%。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血液学毒性和皮疹。 二代ALK-TKI布格替尼:ALTA-1L研究比较布格替尼对比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布格替尼PFS优于克唑替尼。布格替尼一线治疗中位PFS24.0月,中位OS未达到,整体人群ORR74%。不良反应与克唑替尼相比,布格替尼治疗早发性间质性肺炎发生率较高。 二代ALK-TKI恩沙替尼:EXALT-3研究比较二代ALK-TKI恩沙替尼对比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随机开放3期研究,恩沙替尼PFS优于克唑替尼,恩沙替尼一线治疗中位PFS31.3月,中位OS未达到,整体人群ORR74%。常见不良反应,皮疹为独特不良反应,发生率达68.7%。 二代ALK-TKI依奉阿克(TQ-B3139),TQ-B3139-III-01研究比较依奉阿克与克唑替尼治疗初治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提示依奉阿克较克唑替尼显著延长PFS,中位PFS达28.71月,ORR达81.68%,依奉阿克有效控制脑转移,颅内ORR达78.95%。最常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毒性,血液相关毒性低。 三代ALT-TKI洛拉替尼:CROWN研究比较洛拉替尼对比克唑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结果提示洛拉替尼PFS优于克唑替尼,经过5年的随访,洛拉替尼一线治疗中位PFS未达到,3年PFS率为64%,中位OS未达到,整体人群ORR76%。洛拉替尼一线治疗的5年无颅内进展率高达92%,对于基线脑转移患者,洛拉替尼一线治疗5年无颅内进展率83%。洛拉替尼治疗最常见不良事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体重增加、高血压、认知影响、情绪影响、语言影响和精神影响。
李芳娟 2024-08-06阅读量1327
病请描述:前言 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来说诱导治疗后手术是一种可选的治疗方案。一项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回顾性研究显示与单纯靶向治疗相比,靶向后手术切除的患者有更好的无病生存期PFS(23.4月vs 12.9月,P<0.001)[1]。 免疫治疗在晚期NSCLC的巨大成功,也给早期以及局部晚期NSCLC提供了新的治疗指导。对于可切除的NSCLC,在肿瘤免疫微环境未受影响下予以新辅助免疫治疗,有使患者建立长期肿瘤免疫应答的潜能[2],并起到使肿瘤缩小、提高手术完全切除率、清除微转移灶等作用。 虽然肿瘤大小的变化为衡量病情进展的指标之一,但在接受免疫治疗的部分患者中,有可能会出现肿瘤增大而后减小的情况。这其实并不是药物无效的表现,而是因炎症反应出现免疫细胞浸润,这被称为假性进展[3],而这反而是治疗效果较好的表现。临床上尤其需要注意要与真实的肿瘤进展进行判断,以免导致当前有效的治疗方案被抛弃。 本次推文我们将展示一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疗经过,该患者经历了原发病灶的假性进展。 患者基本情况 基本信息:女性,65岁。 主诉:体检发现右中叶结节7月,近日淋巴结增大。 现病史:患者于2023年1月体检发现右中叶结节,近日复查胸部CT发现纵膈淋巴结多发肿大。患者自发病以来一般情况良好。后续诊疗计划见下文。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无糖尿病病史、无冠心病病史,无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否认肿瘤史等其他病史。 个人史:否认吸烟及饮酒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史。 辅助检查 2023.8.28 胸部增强CT :右肺中叶结节,恶性可能;右侧锁骨上、纵隔及右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 2023-8-25 PET-CT:1、右肺中叶MT可能; 右肺门、纵隔、右侧锁骨区淋巴结转移可能,请结合病理检查; 2、肝囊肿可能。 2023-9-1头颅MR:脑内少许缺血灶。 2023-8-23肺功能:肺通气功能正常。FEV1:2.23; FEV1实测值/预计值:98.4% 2023-8-31病理:(右锁骨淋巴结)转移性癌,倾向非小细胞癌,待免疫组化。 2023-5-6基因检测: ROS1:融合型;EGFR、 KRAS、 BRAF、 ALK、 RET、NRAS、PIK3CA、HER-2和C-MET(14EXON跳跃突变)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野生型 诊断 1.左肺中叶非小细胞癌cT1bN3M0-IIIB期,ROS1融合 2.高血压 治疗方案 多学科讨论后结合患者及家属意愿,予诱导免疫联合化疗: 2023-9-7予斯鲁利+PC-T1:斯鲁利单抗 319.5mg d1,PC-T1: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462mg d1,卡铂 580mg d1 2023-10-8予斯鲁利+PC-T2:斯鲁利单抗 319.5mg d1,PC-T2: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462mg d1,卡铂 615mg d1 诱导治疗后评估 2023-10-31胸部增强CT复查发现肿瘤明显增大 但是仔细对比治疗前后的淋巴结大小发现:右锁骨上、2R、4R和7组淋巴结均缩小。 进一步治疗方案 综合考虑,原发灶可能是假性进展,但是无法确定。多学科讨论后制定治疗方案:再评估后手术。 2023-11-8锁骨上淋巴结穿刺病理:见少量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 2023-11-9 EBUS病理:11R淋巴结,见少量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其他淋巴结未见肿大,未行穿刺。 2023-11-10 VATS右肺中叶切除术,术后病理:(右中叶)病灶内见肺组织炎性实变机化,淋巴细胞浸润,内见小灶浸润性腺癌残留,中分化(Ⅱ级)(腺管型100%),残留肿瘤细胞约占原瘤床10%,可符合新辅助治疗后主要病理缓解(MPR)。淋巴结未见癌转移:第2组(0/1);第4组(0/2);第7组(0/5);第10组(0/2);第11组(0/2);第12组(0/1);第13组(0/3) 根据以上主要病理缓解(MPR)的结果可以看出,残留肿瘤细胞仅有10%,说明治疗效果很好,确定原发病灶为假性进展。术后继续给于两周期免疫联合化疗,其后单免疫治疗维持治疗最长12周期。患者至今无复发。 总结 综上,该患者为初始不可切除且伴有ROS1融合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经过诱导免疫联合化疗后出现假性进展,锁骨上淋巴结复查穿刺活检阴性,纵膈淋巴结已缩小至无法穿到,转化为可手术状态并行手术切除,初步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达到MPR,提示患者大概率能够获得较好的生存预后。 参考文献 [1] Li K, Cao X, Ai B, et al. Salvage surgery following downstaging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y targeted therapy. Thorac Cancer. 2021 Aug;12(15):2161-2169. [2] Forde PM, Chaft JE, Smith KN, et al. Neoadjuvant PD-1 Blockade in Resectable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8;378(21):1976-86. [3] Gonugunta AS, von Itzstein MS, Gerber DE. Pseudoprogression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combination chemoimmunotherapy: a case report. J Med Case Rep. 2022 Jul 25;16(1):289.
张鹏 2024-07-29阅读量2034
病请描述: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ROS1融合阳性发生率约为2-3%,主要见于年轻、不吸烟者的腺癌患者。CD74是最常见的融合伴侣,CD74-ROS1融合患者预后差、脑转移风险高。ROS1-TKI已经成为晚期肺癌ROS1融合阳性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手段。晚期肺癌ROS1融合阳性靶向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克唑替尼:基于OO12-01和PROFILE1001研究结果,NMPA于2017年9月批准克唑替尼用于ROS1融合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位PFS为15.9个月,基线有/无脑转移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10.2和18.8个月;中位OS为32.5个月。最常见副反应为转氨酶升高、视力障碍、恶心、腹泻及呕吐。 2.恩曲替尼:基于三项单臂、开放性临床试验(ALKA、STARTRK-1和STARTRK-2)结果,NMPA于2022年10月批准恩曲替尼ROS1阳性患者的适应症。恩曲替尼ORR为67.1%,中位PFS为15.7个月,颅内ORR为79.2%。常见副反应包括味觉障碍、头晕、便秘、体重增加、转氨酶升高和腹泻。 3.富马酸安奈克替尼胶囊:基于TQ-B3101-II-01研究,2024年4月富马酸安奈克替尼胶囊获批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II期研究结果:ORR达80.2%,DCR达88.3%,中位PFS达16.5个月,CD74-ROS1融合患者中位PFS达21.2个月,颅内ORR达72.7%,颅内中位PFS达10.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肝脏毒性和血液学毒性。 4.瑞普替尼:基于TRIDENT-1研究,瑞普替尼初治组ORR为79%,中位PFS为35.7个月;经治组ORR为38%,中位PFS为9.0个月。瑞普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 5.他雷替尼:基于TRUST-1研究,他雷替尼初治组和克唑替尼经治组的ORR分别为92.5%和52.6%。他雷替尼常见不良事件为肝毒性和腹泻。
李芳娟 2024-07-29阅读量1452
病请描述: 有一位年轻的男士因为发现了肺磨玻璃结节在我们科室做了手术,他的肺磨玻璃结节直径接近一厘米,实性成分很少,术后的病理是一个浸润性的肺腺癌。这属于比较早期的类型,因此手术后不需要辅助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 他对于自己的病情比较了解,知道自己肺磨玻璃结节的病理,前段时间感觉自己有些头晕,就非常担心,是不是自己的肺癌出现了脑转移引起的这样的症状?他做了颅脑CT,没有发现异常,但还是不放心,找我想做一个双倍剂量增强颅脑核磁,看看到底有没有脑转移? 我对他说,如果想排除脑转移,想做个双倍剂量增强颅脑核磁是没有问题的,我可以给开。但我提前跟您说一下,以我的经验,像您这样大小和密度的肺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发生脑转移的概率非常的低,之前我还没有遇到过。
刘懿 2024-07-16阅读量718
病请描述: 脑膜瘤大多属于良性,是“惰性肿瘤”,即这种肿瘤很“懒”,不爱进展、也极少转移。脑膜瘤的病因至今还没有研究清楚,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认为蛛网膜细胞的分裂速度是很慢的,上诉因素加速了细胞的分裂速度,可能是导致细胞变性的早期重要阶段。 检查出“脑膜瘤”,应该观察,还是手术? 有许多脑膜瘤患者早期没有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但若肿瘤位于脑功能区,或短时间内加速生长,就会出现头痛、突眼、视力、嗅觉、听觉障碍及癫痫发作、肢体运动障碍等。 虽然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出现早期症状要2~5年,但它长在颅内,总会让我们害怕,因为大脑是我们的精神、语言、感情和行为的指挥中枢,所以必须重视它。那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它呢? 如果瘤体小、多次复查变化不明显,甚至出现部分钙化,观察就是很恰当的处理方式。但如果脑膜瘤位于脑功能区,或者复查期间发现它不老实,逐渐增大了,就要及时治疗了。 脑膜瘤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等。 1、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脑膜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使手术的精细程度大大提高,不仅使脑膜瘤切除得更为彻底,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主要的神经和血管,减少了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手术的疗效大大提高。 2、放射治疗 良性脑膜瘤全切效果极佳,但因其生长位置,约有17%~50%的脑膜瘤做不到全切,另外还有少数恶性脑膜瘤也无法全切。上述两种情况需在手术切除后放疗。恶性脑膜瘤和血管外皮型脑膜瘤对放疗敏感,效果是肯定的。而一般良性肿瘤的放疗是否有效仍有不同意见。
赵天智 2024-07-10阅读量1337
病请描述: 在颅内肿瘤中,脑膜瘤很常见,占颅内肿瘤的19.2%。发病以成人多见,儿童较少,女性多于男性。脑膜瘤原发于蛛网膜内皮细胞,颅内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分布较多之处,都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脑膜瘤在颅内分布很广,几乎各部位都可发生。此外,脑膜瘤有多发的特点,大的如拳头,小的如核桃或粟粒。 虽然脑膜瘤多为良性,但随着肿瘤的长大,同样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形成脑疝,导致中枢神经损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患者应当引起重视。 什么样的生长速度算正常的?生长速度多快时,就必须要手术了? 文献报道,脑膜瘤的平均生长速度大约是每年直径长1~2mm,每种肿瘤、每个人的肿瘤生长速度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也不是匀速生长。只要肿瘤有生长,就不正常,需要尽早做手术,特别是那些生长速度很快的脑膜瘤,越早做手术越好。 比如,发现脑膜瘤,半年后第一次复查时,发现肿瘤有明显增大,就应该及早手术。如果说第一次复查时没什么变化,第二、三次复查时,发现肿瘤明显增大了,也要尽早手术。 脑膜瘤患者出现哪些症状就说明要手术了? 只要脑膜瘤引起了症状,就需要尽快手术。脑膜瘤引起的症状非常多,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比如有的肿瘤很大,会导致脑内压增高,出现颅内压高的表现,比如头痛、恶心、呕吐。但通常脑膜瘤引起颅内压高的问题时,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对于那些颅底脑膜瘤,由于颅底分布着12对非常重要的神经,肿瘤压迫哪根神经,相应的神经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比如肿瘤压迫控制眼球活动的动眼神经,眼球活动受到影响,看东西有重影。如果肿瘤压迫了管听力的听神经,会出现听力减退甚至耳聋。肿瘤压迫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会出现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症状。 观察期间,脑膜瘤的大小没怎么变化,但是不同位置又出现新的脑膜瘤,这是为什么?是转移吗? 脑膜瘤大多是良性肿瘤,不会转移。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多发的脑膜瘤,发病率非常低,大概1%~8%。为什么会出现多个脑膜瘤,目前还不清楚,有多种学说试图解释这种现象。比如“多起源学说”认为,脑膜瘤既然会在这个地方长,就有可能在别的地方长。还有“单独起源学说”,认为肿瘤细胞会随着脑脊液的流动,播散到脑膜其他位置,从而出现多个脑膜瘤。还有一种非常少见的遗传性疾病——神经纤维瘤病,也会导致脑膜瘤多发。 脑膜瘤大多数是从脑部的某种组织细胞分化出来,一般是从脑的外侧压进去,九成都是良性,也因为生长速度比较缓慢,有时症状不明显,有不少案例是等到出现症状时,就医透过核磁共振或脑部断层扫描检查才发现病灶。如果置之不理使肿瘤长得更大时,可能会吃穿脑骨,甚至压迫脑干危及生命。莫名头痛、视力减退慎防脑瘤作祟。 大脑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有些微变化都可能引发重大改变,如果有莫名的慢性头痛、精神状况改变、突然癫痫,一侧或两侧视力减退等症状时,应提高警觉到神经外科就医检查,以免耽误了治疗时机。 但是,脑膜瘤能切多少,能不能切得更干净,还取决于医生的手术技术和经验。因此,脑膜瘤患者一旦需要做手术,最好找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成功率相对较高、致残率相对较低。但是这并不代表名气大、经验丰富的医生做手术就不会有风险,只不过手术的风险相对要低一些。 脑膜瘤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是发病缓、病程长。不同部位脑膜瘤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成年人发病较多,故成年人有慢性头痛、癫痫、一侧或两侧视力减退、共济失调等,特别是伴有进行性加重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时,要考虑脑膜瘤的可能性。通过做头部CT、核磁共振(MRI)或头部PET/CT,可对脑膜瘤早期确诊。 脑膜瘤属实质外生长的肿瘤,大多属良性。对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越早发现,越早手术,效果越好,风险越小。
赵天智 2024-07-03阅读量1396
病请描述:食管癌是恶性肿瘤当中非常常见的一个病种,也是胸外科里一个重要疾病。 食管癌的发病概况 食管癌是世界性的难题。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4年,大多数国家食管癌五年生存率为10%-30%。食管癌分期的早晚导致了五年生存率的差异,局部进展期的食管癌5年生存率为46.7%,远处转移的食管癌五年生存率仅为4.8%。 在初诊患者中,有40%不能进行手术。以化疗为主的系统治疗对食管癌患者而言,效率很低,治疗效果较差,ORR6%-8%,一年生存率20%-25%。 全球食管癌发病率排第七位,发病人数有57.2万人;死亡率排第六位,死亡人数50.9万人。在中国食管癌呈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趋势,食管癌发病率排第六位,发病人数26.8万人;死亡率排第四位,死亡人数19.3万人。中国新发食管癌患者数占全球51%,死亡食管癌患者数占全球55%。食管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很高,导致民间有种说法,把食管癌称为“中国癌”。 食管癌可以分为鳞癌和腺癌。腺癌主要是在欧美地区发病率较高,而我国以鳞癌为主,95%的患者都属于鳞癌。此外,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 有哪些因素和食管癌相关? 吸烟喝酒是高收入国家的常见致病因素,不良饮食习惯是低收入国家的常见致病因素。低收入国家的人群常吃腌菜、不卫生的食物,导致食管癌发病率增高。 主要发病因素: 1.亚硝胺化合物:酸菜、腌菜; 2.霉菌的致癌物:发霉食物、黄曲霉、白地霉等; 3.微量元素缺乏:钼、锌、铜、镍、vitA、B2; 4.不良饮食习惯:热、粗糙、硬、吸烟喝酒等; 5.遗传因素:有家族发病现象; 6.癌前病变:慢性炎症、食管反流、贲门失迟缓等。 食管癌有哪些症状? “早期浅表的食管癌症状比较轻微,主要表现为胸骨后不适感、摩擦感、隐痛或停留感。这些症状往往得不到患者的重视,常被忽略。早诊、早治对于食管癌的防控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食管癌的早期症状。 食管癌的中晚期症状有以下几点: 1. 进行性吞咽困难: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症状的一般是中晚期的患者; 2. 呕吐:食管管道部分阻塞或完全阻塞会引起患者呕吐,呕吐后还会分泌粘液,此外呕吐食物容易导致患者误吸进入呼吸道,引起肺炎,甚至有些病人肿瘤比较大,肿瘤坏死破裂后会引起呕血; 3. 胸痛:一般表现为胸背部持续隐痛,如果突发剧痛,则可能是食管肿瘤穿孔、破裂; 4. 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脱水,时间长了导致恶病质; 5. 侵犯周围器官:肿瘤侵犯器官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如果气管和食管相通了,会引起比较严重的问题,TEF瘘、声嘶、咯血等; 6. 转移引起:肿瘤有可能会转移至肝、肺、脑,其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是最常见的,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相应症状。 食管癌要做哪些检查? 为了方便医生对食管癌的患者做出更准确的诊断,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常用的检查有吞钡检查、CT、PET-CT、内镜等。 1. 吞钡检查:食管吞钡检查是最常见的检查。如果患者到医院检查,通常医生会建议患者先做吞钡检查,可以查看食管是否通畅,肿瘤的位置在哪,食管的形状是否有变化等; 2. 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就是常说的胃镜,胃镜是早期食管癌筛查的重要手段。年龄较大、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做内镜筛查,查看食管是否有病变。做内镜除了可以看到病灶以外,还能做活检,把组织新生物取下来,拿去做化验,得出是否有病变或者癌症的结论。 3. CT检查:CT可以了解肿瘤的大小、长度、跟周围组织关系。患者做完CT检查后,医生可以做出大致的判断,肿瘤能否切除、适合哪种治疗方法等。 4. 磁共振检查:磁共振相对于CT用的频率要低一些,但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形式,主要用于了解肿瘤或淋巴结与大血管的关系。 5、PET/CT检查:准确率比普通螺旋CT高,除了可以看肿瘤的大小之外,还能查看肿瘤的代谢情况,查看肿瘤是否活跃,对于医生诊断肿瘤的分期起到很大帮助。 食管癌怎么治疗?预后如何? 食管癌采取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通常需要多个相关科室集体决策,即MDT多学科讨论,包括胸外科、内科、肿瘤科、影像科、内镜室、营养科等。通常在手术前需要进行新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免疫治疗或综合治疗,以缩小肿瘤及周围淋巴结,增加病灶的完整切除率。 对于局部不可切除的,或伴有远处转移的,或者不能耐受手术的,可予以放疗、化疗、免疫治疗或多种治疗方式组合的非手术综合治疗。目前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方式以胸腹腔镜下颈胸腹切口食管切除术+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为主。 在老百姓的印象当中,食管癌的疗效是很差的。近5-10年,在早诊早治的工作推进之后,早期食管癌的疗效得到了很大改善,很多患者达到了长期存活的理想效果。 相关数据为早期食管癌术后治疗效果 对于局部晚期的患者而言,食管鳞癌采取综合治疗手段以后,在近5-10年的疗效提高很多。2000年之前,5年生存率在25%-30%左右,技术进展主要体现在手术安全性提高;2000年-2010年,5年生存率为30%-35%,技术进展体现在区域淋巴结的清扫,将可能转移的淋巴结清扫干净,可以提高总体的效果;2010年-2015年,出现新辅助放化疗技术,将5年生存率提高到40%-45%;近10年,优化了术前局部晚期的放化疗,生存率大于45%,总体疗效得到提高。 晚期食管癌预后效果相对差很多,远处转移食管癌治疗效果不佳,5-OS小于5%,但随着新的药物和治疗技术的出现,比如说免疫治疗应用临床后,有一半以上的患者能够存活超过15个月,甚至2-3年。 总体而言,食管癌发现越早,效果越好,因此要重视早筛、早诊、早治,才能提高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郑远 2024-06-21阅读量1848
病请描述:一、 整体认识在中医古籍书中并无肺癌这一病名,但有关于肺积的描写。中医对肺癌的发病机制是从整体观上来认识的,中医认为肺癌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而肺部肿块只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局部表现,通常情况下表现为全身为虚,局部为实。所以在治疗上局部与全身都要顾及。1. 土壤,庄稼,杂草学说土壤----人体内环境庄稼----正常组织细胞杂草----癌细胞手术----锄草化疗----用杀虫剂放疗----局部照射中医----调整人体的内环境,使杂草不易生长/ 停止生长/杂草和庄稼共处。结论:西医治疗肿瘤目的的是杀灭肿瘤细胞,中医治疗肿瘤目的是与肿瘤和平共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治疗肿瘤方法2. 中西医结合从上面的学说可以了解到,中西医在肿瘤治疗上各有侧重,肿瘤病人能切除肿瘤当然首选切除,部分手术后用化疗(杀虫剂)以防止有漏网的肿瘤细胞或者不能手术者用化疗也是必须的。放疗对于不能手术根治的病人用照射使其枯萎,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以上所有的治疗只是对肿瘤细胞的杀戮,对引起肿瘤发生的体内环境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干预。中医治疗是通过对病人的脏腑,气血,阴阳,寒热,虚实进行辩证,通过类似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等对冲的方式,使人体已被破坏的内环境在新的水平基础上建立起新的脏腑、气血、阴阳平衡。平衡一旦建立,病情将得到稳定。 二、 肺的运动方式1. 宣发(向上,向外)气:排除体内的浊气/宣散卫气血:将聚于肺内的血液输布全身津液:1:将津液输布全身,外达皮毛 2:将代谢后的津液化成汗液排出体外 2. 肃降(向下,向内)气:吸入自然界的清气血:将全身的血液汇聚于肺津液:将津液向下、向内输布,代谢产生尿液 三、 (异常)肺癌的发病机理 四、 肺癌形成《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张景岳批注)恶性肿瘤从无到有,是阴以成形的表现。同时恶性肿瘤的代谢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这是阳动化气之象。故而恶性肿瘤乃为阴阳合体,在治疗中时刻谨记应保持阴阳平衡,不可偏颇。 五、 肺癌治则1. 总的治疗原则:全身治疗,扶正以阳密;局部治疗,清热毒、活气血以平阴;阴平阳密,精神乃治。* 肺癌病人局部表现与全身中医症候通常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应局部与全身分别进行辩证论治。对全身而言,肺部肿瘤与五脏六腑相连,肺癌生长过程中耗气伤阴,所以全身治疗宜以益气养阴,调理阴阳平衡为主。而对于局部而言,肺癌乃有生命的邪气,阳动之性旺盛,所以局部会形成实热证,当热者寒之,故清热解毒之法治之。期间当注意清热解毒药物的归经,选用归肺经之药。肺癌早期:与痰阻与轻度气滞有关(宜健脾理气)肺癌中期:有气滞血瘀、痰湿表现(宜活血化瘀,健脾利湿)肺癌晚期:有热毒旺盛,肾阴阳两虚表现(宜清热解毒;补肾益气;温阳散结)2. 肺癌的辩证论治1) 辩证:八纲辨证——虚与实*为何肺癌病人久之虚为气虚阴虚?肺主一身之气→肺部受损故而肺气虚损肺喜润而恶燥→燥易伤阴, 故而宜养肺阴为要:瓜蒌、贝母虚:阴虚----养阴润肺气虚----益气健脾阴阳两虚----滋阴温肾实: 气滞----理气散结血瘀----活血化瘀痰凝----软坚散结毒聚----热毒:受热煎熬成块成块----清热解毒 寒毒: 寒凝成块少见----温阳散结(个人体会:不可一味用清热解毒之品,清热解毒之余辅以温阳之品,一个肺癌肿块之中,热毒与寒毒有时是并存的)2) 论治: 治则与常用药l 论治(扶正)益气健脾: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生米仁、白扁豆、山药、刺五加养阴润肺:北沙参、南沙参、天冬、麦冬、生地、玄参、百合、天花粉、石斛、枫斗补肾阳:熟地、山萸肉、黄精、女贞子、枸杞子、龟板、鳖甲温肾阳:仙灵脾、仙茅、补骨脂、苁蓉、沙苑子、巴戟天、木馒头l 论治(去邪)理气散结:八月扎、郁金、厚朴、陈皮、佛手、柴胡、枳壳活血化瘀:地鳖虫、蜈蚣、石见穿、鬼箭羽、莪术、王不留行、徐长卿、川芎、铁树叶、三棱软坚散结:夏枯草、海藻、昆布、生牡蛎、山慈菇、浙贝母、玄参蛇六谷、天南星、瓜蒌、僵蚕、黄药子清热解毒:七叶一枝花、石上柏、干蟾皮、山豆根、白花蛇舌草、天葵子、半枝莲、白英、龙葵、蛇莓、芙蓉叶温阳散结:肉桂、干姜、附子、蜂房、猫爪草、葫芦巴3. 肺癌并发症的中医处理发热与疼痛发热:(1)阴虚发热:丹皮、银柴胡、地骨皮、青蒿、白薇 (2)高热:+生石膏 (3)血分热:+水牛角疼痛:(1)虫类药走窜性强,擅入经络,无血者走气,有血者走血 (2)止痛效果而言全蝎、蜈蚣>地龙、僵蚕 >延胡索、川楝子、三棱、莪术 (3)全虫、川芎能治一切疼痛:全虫尤能治头痛,川芎能通过血脑屏障 (4)三七也能治疗疼痛,尤能增强机体对疼痛的耐受性4. 脑转移、骨转移、淋巴结转移• 脑转移:(1)天南星、天葵子、天龙、蛇六谷、僵蚕、全虫、蜈蚣 (2)血瘀:川芎、赤芍 (3)痰凝:半夏、• 骨转移:骨碎补、透骨草、川断、接骨木、煅自燃铜(止痛)• 淋巴结转移:猫爪草、木馒头、石龙芮、浙贝母、生牡蛎5. 胸水与提高免疫功能• 胸水:猫人参、葶苈子、猪苓、茯苓、泽泻、半枝莲、半边莲、龙葵、泽兰• 提高免疫功能:(1)五加皮:能促进干扰素的生成 (2)绞股兰:可用于免疫功能低下 (3)红景天:能明显提高免疫功能
寿伟臻 2024-06-20阅读量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