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静脉曲张 > 内容

静脉曲张内容

为什么静脉曲张患者腿部受到撞...

病请描述:  前不久在门诊碰到一个患者,当时这个患者是家人推着轮椅进来的,并且一进来就告诉我,应该早点治疗的。   细问之下发现,他是上个月有来过我的门诊,并且给他做过检查。当时他的静脉曲张已经到4级了,这时候血管凸起很严重,并且有向大腿发展趋势,当时建议他尽早治疗。   患者觉得虽然外观难看,但不疼不痒也没有引起重视,想观察观察过段时间再来找我治疗。   但这次是被家里推着进来的,是因为他血管凸起的地方,不小心被碰伤了,结果没过多久腿部就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彩超的检查发现这个部位长血栓了。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如果外物的撞击,容易使曲张的血管内壁受损,这个时候血管的外膜就会跟血液相接触,凝血系统就会判定血管内层的保护没有了,就会跑过来帮忙止血。这种血小板、凝血因子会聚集过来,这样就产生了血栓。   再一个就是下肢静脉栓的患者,本身血液在血管内部运行不太通畅,加上外伤导致局部组织的水肿,对血管产生了一定的压力,这时候血流就更加的缓慢。   血流走得慢就会产生堆积,就像河道里的水如果流慢了,泥沙它会产生沉淀,这个时候加上外力的挤压,血管本身的这种扩张,凝血物质堆积起来之后,长的血栓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并且长出来的血栓,都是比较大的血栓。   #下肢静脉曲张##钟若雷医生##健康笔记#

钟若雷 2024-09-18阅读量1046

54岁大哥静脉曲张复发,小腿...

病请描述:  眼瞅着腿上血管凸起变多,颜色变黑,瘙痒、溃疡越来越重......静脉曲张一直是任大哥的一块心病。   6年前,任大哥就因为左小腿静脉曲张做过开刀手术,但没管几年小腿处又出现了颜色持续加深,而且脚踝部位有炎症,穿弹力袜有液体渗出。   担心拖成“老烂腿”,影响工作和生活,任大哥开始在网上查找各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信息。偶然了解到我采用联合微创,在治疗静脉曲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得知我在血管外科方面,有着20多年的经验,便满怀希望慕名而来。   经过详细地询问病史,结合B超血液动力学检查,我发现任大哥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小隐静脉曲张。次要原因之前手术,大隐静脉没处理干净。   在局麻+定点神经阻滞的情况下,借助USG血液动力学设备,精准的找到病变血管主干与分支之间的连接点,利用热效应使血管组织纤维化,不用抽剥血管,保留在体内自行机化吸收即可。   当天下午手术进行的非常顺利,大概一个小时轻松完成。第二天,任大哥已经能在病区自由活动,当我给他换药和嘱咐完术后注意事项之后,随即办理了出院,返回家乡。   术后1周的时候,任大哥自述目前恢复情况良好,伤口已经完全愈合,小腿也未出现疼痛不适的情况,走路不受影响。于是给我们发来自己的就医过程,希望对其他静脉曲张患者有所帮助。   #USG腔内联合微创术##50岁男性静脉曲张不开刀手术#

钟若雷 2024-09-18阅读量1068

56岁大姐静脉曲张腿肿抽筋,...

病请描述:  张大姐今年56岁,据她介绍,大概生完小儿子之后,腿上的青筋就冒出来了,到目前为止有二三十年了。   近两年来,静脉曲张快速发展,一到下午胀痛乏力,厨房做饭站的时间长了就疼的受不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无法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让张大姐本应享受美好退休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一次刷手机,张大姐无意中在网上看到我的相关科普,大量静脉曲张患者,在我这里得到满意的结果,最终张阿姨怀着希望来到我的门诊。   “你的深静脉功能还可以,也没有病理性穿通支,小隐静脉也没有问题,就是单一病因,主要在大隐静脉,这种情况做联合微创效果非常确切”。通过USG血液动力学检查,我明确的告诉了张大姐病因以及解决办法。   “现在我们做的联合微创手术,已是在局部麻醉加定点神经阻滞的配合下进行的,这种复合麻醉的方式,不用暴力抽剥血管。只针对主干和分支之间连接点做离断就够了,不光疼痛最小化,恢复也非常快”。张大姐听完十分欣喜,随即让我帮她尽快安排手术。   “之前这腿鼓包露出来也不好看!这回好了,以后可以放心大胆穿裙子了!”术后张大姐对效果非常满意,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未来穿裙子跳广场舞的情景。   #USG腔内联合微创术##蚯蚓腿低复发手术##健康笔记#

钟若雷 2024-09-13阅读量1063

神秘的纵隔肿瘤—...

病请描述:在医学的浩瀚领域里,纵隔肿瘤始终是令医学界充满探索欲与挑战的课题。纵隔,这个双肺之间的神秘地带,蕴藏着诸多未被揭晓的奥秘。在这些奥秘之中,畸胎瘤因其独特的起源与临床表现,成为了纵隔肿瘤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存在。畸胎瘤,其名即含深意,是一种由多样组织构成的肿瘤,可能囊括皮肤、毛发、牙齿乃至骨骼等多种成分,这些组织在肿瘤内部以一种奇异的方式交织,宛如自然界中一个未完成的生命奇迹。 畸胎瘤的出现,常常伴随着突如其来的惊愕与不解。这些肿瘤或许能在患者体内默默存在多年,不显露任何踪迹,也可能因体积的扩张或位置的特殊而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一、疾病概述:纵隔畸胎瘤的基本知识 定义与构成:纵隔畸胎瘤,顾名思义,是发生在纵隔区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它属于畸胎瘤的一种,即由两个或三个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的多种组织混合而成的肿瘤。这些组织可能是完全成熟的,也可能是未成熟的,或者两者兼有。这种多样性的组织构成使得纵隔畸胎瘤在病理学上显得尤为复杂。 发病率与年龄分布:纵隔畸胎瘤在纵隔肿瘤中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其良性比例较高,尤其在儿童和成人中分别占据畸胎瘤的较大比例。从年龄分布来看,纵隔畸胎瘤多见于20至40岁的中青年人群,但并非绝对,所有年龄层都有可能发病。这一特点提示我们,纵隔畸胎瘤并非某一特定年龄段的专属疾病,而是跨越了多个年龄段的一种疾病。 发病部位与影响:纵隔作为胸腔内的重要区域,其内包含了心脏、大血管、食管、气管等重要器官。因此,纵隔畸胎瘤的发生不仅会对这些器官造成直接压迫,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了解这一点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二、症状表现 纵隔畸胎瘤的症状因其良恶性而有所差异。良性畸胎瘤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胸痛、咳嗽或呼吸困难。这些症状可能较为轻微,因此往往容易被患者忽视。然而,随着肿瘤的生长和发展,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恶性畸胎瘤的症状则更为严重。除了胸痛、咳嗽和呼吸困难等常见症状外,还可能出现面、颈部及上胸部的肿胀,颈静脉怒张,上胸壁静脉曲张等上腔静脉综合征的表现。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肿瘤已经对周围组织产生了压迫和侵袭,病情已经相对严重。 当肿瘤压迫肺脏时,会引起反复的肺炎、肺不张,以及气短、咳嗽、咯痰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痛苦和不适。若肿瘤破入胸腔,则会产生胸腔积液、脓胸或血胸,继发感染还可能形成支气管胸膜瘘,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三、诊断方法 纵隔畸胎瘤的检查首先依赖于影像学技术,这些技术能够无创地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初步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例如: X线检查:胸部透视或摄片是基础的检查手段,可以发现较大的纵隔肿瘤。然而,对于较小的肿瘤,可能存在漏诊的风险。 CT检查:相较于X线,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结构和周围组织关系。它不仅能判断肿瘤是实质性还是囊性,还能发现肿瘤有无外侵及淋巴结肿大,对于畸胎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地,CT扫描中若观察到肿瘤内钙化,对畸胎瘤的诊断更具特异性。 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为囊性或实质性,以及肿瘤的位置与心脏、大血管之间的关系。这一检查手段对于初步评估肿瘤的性质和位置具有价值。 MRI检查:在某些情况下,MRI检查可能作为补充手段,因其对软组织分辨力高,能提供更多关于肿瘤细节的信息。 纵膈镜检查:这是一种更为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已不适于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但病理诊断又不能肯定时。通过直接观察肿瘤并进行活检,可以明确病理类型,为制定非手术疗法方案提供依据。 肿瘤标志物检查:纵隔畸胎瘤作为肿瘤性疾病,可以通过抽血检查肿瘤标志物来辅助诊断其良恶性。对于恶性纵隔畸胎瘤,甲胎蛋白(AFP)、CA-199等肿瘤标记物可能呈阳性。此外,含有不同组织成分的畸胎瘤还可能表现为特定的肿瘤标志物阳性,如含有平滑肌肉瘤成分的畸胎瘤,肌球蛋白检测可呈阳性;含有神经成分的肿瘤,S-100蛋白可能阳性;角蛋白染色阳性则提示肿瘤细胞内可能含有腺癌和鳞癌的成分。 四、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纵隔畸胎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医生可以选择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或胸腔镜下的微创手术。手术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单纯肿瘤切除术、肿瘤切除及受累肺组织切除术、肿瘤扩大切除及胸廓重建术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风险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法。 对于手术切除欠彻底或未能切除的恶性肿瘤,手术后还应进行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以进一步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放射治疗主要利用高能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而化学药物治疗则主要使用含铂化疗药等,如顺铂,通过药物作用杀灭肿瘤细胞。 除了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外,患者还可以考虑进行一些非药物治疗,如中医中药治疗、免疫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预后情况 良性畸胎瘤的预后通常较好。由于大部分良性畸胎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且术后一般不会复发,因此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好。然而,对于恶性畸胎瘤来说,治疗则相对困难,预后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恶性畸胎瘤的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治疗方法等。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化学疗法和放疗的发展,恶性纵隔畸胎瘤的预后已经有所改善。然而,对于晚期或复发的恶性畸胎瘤患者来说,预后仍然相对较差。 六、注意事项 对于纵隔畸胎瘤患者来说,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肿瘤,从而避免病情的恶化和转移。同时,手术后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复查和随访,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除了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保持心情愉悦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在饮食方面,患者应注意营养均衡,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此外,对于纵隔畸胎瘤患者来说,还需要注意避免一些可能加重病情的因素。如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放射性物质等。同时,患者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 总之,纵隔畸胎瘤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一旦发现相关症状或疑似病例,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共同战胜这一疾病。

张百华 2024-09-11阅读量2331

唯一能够治疗浅静脉功能不全的...

病请描述:唯一能够治疗浅静脉功能不全的体外经皮技术 Sonovein米国FDA关键研究治疗完成:Theraclion按计划达到关键里程碑 Theraclion是一家法国医疗技术公司,该公司开发了一种用于非侵入性高强度聚焦超声(non-invasive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治疗的机器人平台。 Sonovein 当地时间7月9日宣布米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对Sonovein的关键研究,一种使用HIFU技术治疗静脉曲张的体外医疗设备,已经按照计划的时间表得出结论。 在米国和欧洲的四个主要中心,共有70名患者接受了Sonovein的临床试验。 首席研究员Steve Elias(米国Englewood)指出: 我参与了许多新兴技术和初步临床试验。使用Sonovein完成VEINRESET试验治疗非常满意。Sonovein是唯一能够治疗浅静脉功能不全的体外经皮技术。 静脉曲张的超声治疗 治疗本身包括一个脉冲和暂停方案:治疗性超声脉冲传递几秒钟,然后是几秒钟的长暂停,在此期间皮肤得到休息和冷却。脉冲提供直到完整的目标区域按照最初计划处理。在治疗结束时,医生会用视觉超声做最后的检查。治疗后,患者可以立即回家并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 静脉曲张患者体验该治疗后的评价: ...... 在2022年成功完成可行性研究之后,FDA的关键研究按计划于2023年底启动。随着治疗阶段的结束,12个月的随访期现在开始,研究结果将于2025年夏季公布。 市场批准申请将在2025年下半年研究报告发布后立即提交给FDA,预计在2026年初获得批准,但这将取决于监管机构的审查时间。 附: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活动性静脉溃疡患者功能不全的穿通静脉进行体外治疗 背景信息 目前治疗功能不全的穿通静脉(IPVs)包括微创技术,如腔内热消融(EVTA)或外科手术。 无论采用何种技术,与大隐静脉(GSV)消融相比,想要闭塞IPVs在技术上都具有挑战性。 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静脉腔内热消融(EVTA)治疗GSV功能不全的成功率为96%,而据报道消融IPVs的成功率较低(59% ~ 90%)。 这些较高的穿支静脉闭合失败原因是插管困难,穿通静脉常深而曲折,靠近受损和溃疡的皮肤,体外方法使用HIFU治疗IPV引起的活动性溃疡在老年患者已被描述。 HIFU治疗IPV的第一个结果 来自奥地利和法国的研究团队近年报道了一例病例的治疗,第一作者单位是奥地利梅尔克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协会功能性静脉外科研究所。 一名95岁男性因左小腿内侧疼痛复发性溃疡到功能性静脉病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Functional Phlebology, Melk,奥地利)就诊。根据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学(CEAP)分型,对患肢进行C2、3、4a、b、6、Ep、Ap、Pr、18评分。 下肢超声提示胫后穿支静脉反流,在筋膜水平直径为2.7 mm。体外HIFU脉冲通过Sonovein装置(Theraclion, Malakoff,法国)施加到这条静脉。超声处理8秒,平均声功率80瓦。 治疗后随访3个月,应用超声评估封堵情况。治疗及随访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治疗后3个月,反流消失,两个最初活跃的溃疡已愈合。 图:(A)左小腿显示两个渗出性溃疡(暗点圈)。功能不全的穿支静脉的位置由蓝色的星表示。(B)功能不全的穿通静脉的彩色多普勒图像显示向外血流(“向外喷”)。 图: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装置。 图:EPack。该套件包含预充脱气液体的袋、球囊和连接该球囊到该袋的管道。所述储袋包含在专用支架中并放置在冷却单元中以冷却液体;球囊安装在传感器上;管子被放置在泵中,这样液体就可以在囊袋和球囊之间循环。 图:(A)小腿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的定位。(B)机器人在治疗屏幕上调整治疗换能器位置。要适当地集中在目标静脉(白色箭头)上,焦点位置用绿色方向命令箭头进行调整。皮下浸润(白色星形)在皮肤(粉色线)和前静脉壁之间形成深度。 图:左小腿外观(A)治疗前和(B)治疗后3个月 虽然这是一项早期报告,但这项研究表明,在治疗静脉性腿部溃疡时,HIFU可以成功消融功能不全的穿支静脉。 这种技术目前用于许多临床应用,如治疗良性和恶性实体肿瘤,它使用高强度聚焦光束将声波能量集中到小的软组织体积。高功率声束的聚焦允许在焦点局部诱导高温(接近100°C)产生局部组织消融。 考虑到温度和患者舒适度,超声前注射少量麻-醉药(8 mL)。EVTA术中使用的麻-醉药量(>250 mL)明显少于躯干静脉周围浸润的肿胀麻-醉药量。 HIFU阻断静脉已在临床前研究中进行过研究。特别是,已有研究证明使用相同装置可以闭塞相似大小的静脉(平均直径为2.0 ~ 4.8 mm)。 之前有其他研究者在绵羊模型中进行了专门的慢性体内实验,以评估该手术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他们将18条大隐静脉(平均直径3.2 mm)暴露于与本研究相似的脉冲(平均84 W, 8秒)。 动物随访至治疗后90天,完成随访后收集静脉段并在显微镜下评估。组织学结果显示静脉壁的改变与EVTA后报道的类似(静脉壁凝血和纤维化)。 图:热电偶TC1在静脉内定位的纵向(a)和横向(b)视图。斑点是通过它们的数量来表示的。 图:为清晰起见,用一个热电偶说明参照系的变化。将5个脉冲(①、②、③、④、⑤)置于给定位置(用十字表示),用1个热电偶在固定位置测量静脉内的温度,就相当于在虚拟的情况下,一个脉冲在同一位置被5个热电偶测量。右边,Y∈[Citation1-5]的TCY代表一个虚拟热电偶,用于测量脉冲Y时的温升。 图:绵羊侧隐静脉(白色箭头所指)暴露前(a)和暴露后(b)的超声图像。暴露的静脉管腔缩小,可见高回声标记(黄色箭头所指)。 图:HIFU术后B型超声显示静脉直径缩小,血管轮廓模糊。 图:超声图像显示治疗后30天不可压缩的治疗静脉(左柱)和可压缩的未治疗静脉(右柱)。白色箭头指向静脉。(a)、(b)分别为超声外压前后的羊静脉。 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显示治疗后60天羊静脉无血流(白色箭头)。 图:超声后90天的羊静脉B型超声图像(白色箭头)显示治疗段完全纤维化。 图:血管组织中HIFU病灶的代表性插图。(a)治疗后30天取出的静脉HE切片。HIFU病灶表现为静脉壁玻璃样变(箭头)、血栓(T)和血管周围坏死脂肪组织(箭头)。(b) 60天时提取的静脉HE切片。可见血栓(T)、成纤维细胞浸润(双箭头)和残留的中膜玻璃样变(箭头)。(c) 90天提取的静脉GET切片,表现为纤维细胞血栓(T),中膜纤维化(箭头)和血管周围纤维化(F)。 图:典型的HIFU病灶位于静脉周围侧支组织。(a) 30天取出的浅表静脉周围肌组织GET切片:虚线下的区域显示局灶性肌肉坏死伴纤维化(箭头)和残留的坏死肌肉组织(星号)。(b)治疗后60天获取的浅表静脉周围肌组织的GET切片(GET);虚线上方的区域显示肌肉的坏死和纤维化再生。 在一项为期6周的人体研究中,Whiteley报告,在5例接受Sonovein治疗的患者中,在同样短的时间内观察到的闭合率似乎与EVTA治疗后的闭合率相同,其主要优势是无创。在同一研究中,HIFU被用于治疗静脉曲张、静脉腿部溃疡和其他静脉反流性疾病的表现。 图:(A)超声图像显示大隐静脉(白色箭头)周围有少量局部麻醉剂。(B) HIFU脉冲时的图像,带有反射超声的“白十字”,治疗静脉中的血液产生气体(白色箭头)。(C)成功治疗的大隐静脉治疗后即刻图像。注意静脉和静脉壁内的气体形成,在超声上显示为白色反射(白色箭头)。 图:彩色血流多普勒超声显示(A)功能不全的大隐静脉反流和(B) Sonovein (HIFU)治疗后静脉闭塞。 图:(A)治疗前,(B)治疗后1周,(C) Sonovein (HIFU)治疗后6周,穿通静脉功能不全的灰阶(A1、B1、C1)和彩色血流图像(A2、B2、C2)。 HIFU引起血管闭塞的机制已进行了讨论。目前认为,血管闭塞是多种促发因素的结果,包括静脉壁胶原凝固和内皮损伤。静脉壁细胞的透壁性死亡可能通过纤维化导致目标静脉的永久性关闭。 尽管EVTA已被证明有效,但这些方法可能费时费力且有风险,因为可能发生静脉壁穿孔。使用HIFU,由于没有任何东西插入静脉,感染和出血的风险是最小的。 HIFU对于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尤其有意义,与EVTA方法不同,闭塞似乎不会立即发生,而是在短暂延迟后(此处为7天)发生。 这一初步经验提示,Sonovein可用于消融反流静脉。 虽然这是一种新技术,但如本病例所示,早期结果令人鼓舞。

吕平 2024-08-08阅读量1501

发现大便出血了怎么办?

病请描述:大便出血了该怎么办? 大便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轻微的问题如痔疮,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表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发现大便带血是一种令人不安的情况,但如何正确应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血的性质和伴随的症状。 发现大便出血时应该做什么?    观察和记录:首先要注意大便中血液的颜色、量和出现的频率。血液颜色可以提示出血的位置和性质:鲜红色可能来自于直肠或下消化道,暗红色可能来自于上消化道。 评估症状:除了大便带血外,还要留意是否伴随以下症状:             1. 腹痛或不适:是否有持续性或剧烈的腹痛?             2. 恶心或呕吐:是否有反复呕吐或恶心感?             3. 体重下降:短时间内体重有没有明显下降?             4. 虚弱感或眩晕:是否有持续的虚弱感或头晕眼花? 就医咨询:如果发现大便出血,尤其是伴随上述症状之一或大量出血时,应尽快就医。医生可以通过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来确定出血的原因,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避免用力排便:过度用力排便可能会加重已有的问题,尽量避免用力排便,保持大便通畅。 便血可能的原因和诊断方法大便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痔疮:直肠和肛门周围的静脉曲张。    消化道溃疡:如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会出现粪便隐血,如果出血量较大,则会出现黑便或血便。 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 结直肠息肉:良性肠道肿瘤,有时可因受损血管而出血。 结直肠癌:癌症引起的肠道组织异常增生和血管破裂。 医生可能会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检查(如肠镜检查、血液检查等)来确认出血的原因。 预防措施和日常建议 为了减少大便出血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饮食: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多喝水,避免摄入过多的辛辣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定期体检:特别是中年人和老年人,应定期进行消化系统健康检查,如肠镜检查,以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问题。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和适度的运动。 综上所述,大便出血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症状,可能反映了消化系统的健康问题。及时观察、记录和就医,是正确应对大便出血的关键步骤,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维护肠道健康。

朱哲 2024-06-25阅读量1720

我得的是肝硬化,为何医生要我...

病请描述:我们知道,“出血”(包括呕血和便血)是肝硬化非常凶险的并发症,而引起“出血”的原因正是由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当门静脉压力进一步增高或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曲张的食管胃静脉会破裂出血。 食管胃静脉曲张可见于约50%的肝硬化患者,与肝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约40%的Child - Pugh A级和85%的C级患者发生食管胃静脉曲张。因而早期发现、评估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情况,对于预防首次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再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医学会下属的肝病学分会、消化病学分会和消化内镜学分会联合颁布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指出胃镜检查是诊断食管胃静脉曲张的金标准;肝硬化患者均应常规行胃镜,筛查是否存在食管胃静脉曲张及其严重程度。 因而对于肝硬化患者,我会建议定期行胃镜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在病程早期、没有明显肝硬化形成前即发生静脉曲张及出血。   彭景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 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地点:每周二上午 中医内科 专家门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西院(普安路185号),门诊楼4楼 门诊时间/地点:每周四下午 内科 专家门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张衡路528号),门诊楼2楼   参考文献: 徐小元,丁惠国,令狐恩强,唐承薇,贾继东,魏来,段钟平,南月敏,徐京杭,庄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3,39(03):527-538.

彭景华 2024-06-10阅读量1076

儿童扁平足的原因、预防和治疗...

病请描述:小儿扁平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儿童站立时足弓较低或没有足弓。这种情况会给儿童带来不适,影响其行走和运动能力。了解儿童扁平足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对家长和儿童都很重要。 儿童扁平足的原因 导致扁平足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遗传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孩子有扁平足家族史,患扁平足的风险可能会更高。其次,生长发育迟缓也可能是导致扁平足的原因之一,因为足部的肌肉和骨骼没有充分发育。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肌肉和韧带过紧、肥胖和穿不合脚的鞋子。 儿童扁平足的症状 儿童扁平足的症状可能包括足部疼痛、疲劳、内踝疼痛或肿胀、行走时不适以及足部变形。由于扁平足会影响姿势和步态,一些儿童的足部也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预防和治疗 预防措施  - 穿合适的鞋:选择支撑力强、鞋底有弹性的鞋,避免穿鞋底太硬或太软的鞋。  - 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腿部肌肉和肌肉组织的力量,预防疝气的发生。  - 伸展和按摩:伸展和按摩有助于增强脚部的肌肉和韧带,从而缓解静脉曲张引起的不适。  - 矫形鞋垫:对于一些患有轻度扁平足的儿童,矫形鞋垫可提供额外的支撑,并有助于改善足部定位。  - 物理治疗:有些扁平足儿童可能需要物理治疗,以增强足部肌肉和组织的力量,改善步态和姿势。 除了影响儿童的行走和运动能力外,儿童扁平足还会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儿童扁平足可能会引起足部疼痛、行走困难、脚踝疲劳等症状,甚至影响到孩子的整体姿势和平衡。长期扁平足会导致足部骨骼和软组织发育异常,进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姿势和平衡。因此,及时了解和治疗小儿扁平足对儿童的健康和发育非常重要,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小儿扁平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但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大多数扁平足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帮助。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足部健康,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扁平足。同时,鼓励孩子适度运动,穿合适的鞋袜,也有助于预防扁平足的发生。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家长和孩子了解什么是扁平足,并关爱他们的足部健康。

生长发育 2024-01-30阅读量2325

泌尿外科手术的“...

病请描述:一箭多星,即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或先后将数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的技术。2015年9月20日,中国用长征六号火箭将一次送20颗卫星上天,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应该说,“一箭多星”对火箭设计和制造技术是一次综合性大考。殊不知,面对复杂的患者病情应对措施,外科手术也能做到“一箭多星”呢! 付大爷最近几个月可谓是苦不堪言啊,岁数来到了70,好像哪哪都不舒服了。这不,除了腰酸,还有,男人特有的,“蛋疼”,下腹部及阴囊反复疼痛坠胀不适。终于他下定决心,来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他的是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邓刚。邓刚主任检查病情后已经有了初步判断,在做了B超和CT证实后,付大爷的病算是明了了——双侧肾囊肿,还有双侧的精索静脉曲张。这与他的症状很相符。 尽管这两个病都是泌尿外科常见病,手术对于邓刚主任医师来说也都是常规操作。如果按常规手术,那么付大爷需要先分别做肾囊肿手术,然后再二次行精索静脉曲张手术,但因为都是是双侧手术,即使采取微创的腹腔镜手术,两边两个手术加起来,总共需要进行的腹腔镜打孔数有9个之多!付大爷别的没啥,就是胆小,一听手术,早已吓得已经面无表情了,何况要多次手术,身上又会“千疮百孔”呢?邓刚主任医师在在仔细分析病情,反复研究手术方案后,决定一次手术解决所有问题!邓刚主任医师带领医疗团队为付大爷计划并实施了经腹腔镜下双肾侧囊肿去顶减压术+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满打满算,可是做了四个手术呢!而付大爷腹腔镜的手术置孔仅有4个,使用3个穿刺器,就迅速圆满地完成手术,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微创!这可真是“外科医生巧手术,一箭多星除病患”。而且手术中,发现肾囊肿液炎症浑浊,精索静脉曲张的程度也比较严重。这次的手术可谓“及时雨”。 现在的付大爷虽然手术完没几天就已经神采奕奕满病区地活动了。他说腰不疼了,“蛋”也不疼了,他从来没觉得70岁的自己可以这么生龙活虎。当然,邓刚主任医师每天查房时候还是会提醒付大爷——“您70了,刚刚做了手术呢,可得悠着点呢!” 背景知识: 肾囊肿是成年人肾脏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异常,可以为单侧或双侧,一个或多个,直径一般2cm左右,也有直径达10cm的囊肿,多发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越来越高。我们通常见到的肾脏囊肿中,大多数是单纯肾囊肿,而遗传性肾脏囊肿性疾病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小于20岁者几乎没有单纯性肾囊肿,如果小于20岁的个体出现囊肿,要高度怀疑肾脏先天发育问题或遗传性肾脏囊肿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囊肿的发生率越来越高,30~40岁间单纯肾囊肿的发生率为10%左右,到80岁时,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生率达到50%以上。单纯肾囊肿多发于男性。单纯肾囊肿一般没有症状,只有当囊肿压迫引起血管闭塞或尿路梗阻时可出现相应表现,有可能对肾功能产生影响。当囊肿超过4cm,应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囊液抽吸术并囊内注射硬化剂或行手术治疗。目前我们常规采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微创、疗效肯定、复发率低等优点。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一种血管病变,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扩张、伸长和迂曲,可导致疼痛不适及进行性睾丸功能减退,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因其相关的阴囊疼痛不适、不育与睾丸萎缩等而广受关注。是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多见于青壮年,发病率占正常男性人群的10%~15%,在男性不育症中占19%~41%。精索静脉曲张是由于包绕精索的精索静脉和蔓状静脉丛的扩张而引起的血管性精子发生障碍。通常见于左侧,约占77%~92%,亦可双侧发病,约占7%~22%,少见单发于右侧,约占1%。 患者常常由于缺乏自觉症状而得不到及时诊治,最终导致部分患者生精能力受损。少数患者可有立位时阴囊肿胀,阴囊局部持续或间歇坠胀疼痛感、隐痛和钝痛,可向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后腰部放射,劳累或久站后及行走时症状加重,平卧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应根据患者是否伴有不育或精液质量异常、有无临床症状、静脉曲张程度及有无其他并发症等情况给予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我院开展的显微精曲手术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金标准,具有微创、疗效好、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

邓刚 2023-11-29阅读量1660

血管外科疾病诊治常见误区&m...

病请描述:虽然血管遍布全身、发病率很高,但我国血管外科并不像胃肠、骨科等学科为大众所熟悉,总的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兴的学科,多数医院血管外科的历史都在十年以内。我们在接诊全国各地患者中发现,医患双方对血管疾病都存在很多认识误区。前些年写过一个主动脉方面的问答,很受欢迎,早就想写写其他血管疾病,但工作实在繁忙,不知不觉就拖到现在。因为这些天疫情反复,不能离沪,这才有了动笔的机会。 误区65:血管微创介入手术没有风险正解:微创介入手术确实大大减少了创伤和风险,但绝不代表没有风险。可能的手术并发症多种多样,发生几率有高有低,严重程度有轻有重。轻视手术风险或苛求没有风险都是不正确、不科学的。对于微创手术,我们还是要怀着敬畏之心,认真分析手术适应证,认真防治并发症风险。 误区66:手术有风险,我很害怕,还是别做了正解:手术做不做,不是看胆大还是胆小,而是应该和医生一起分析手术的预期获益和可能风险,权衡利弊后做出合理决定。一方面,真要有需要,天下大雨也得出门,路上有车还得过马路。另一方面,我们要坚决杜绝过度治疗,避免非必要手术带来无谓的额外风险。 误区67:血管疾病全靠手术和药物治疗正解:应该只是部分或关键时刻依靠医生,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很多血管病都是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比如,抽烟熬夜垃圾食品造成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进而导致动脉堵塞动脉瘤等,治好后如果生活习惯不改变,血管损害会继续存在,反复发病。 误区68:微创手术很简单,不需要做太多准备正解:血管介入手术在射线下通过导丝导管等进行,不是直视下双手直接在术野操作,所以,计划外的事情可能会多一点,我们还是应该多做一些设备、人员、预案的准备,有时甚至要作好输血和中转传统手术的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误区69:术后都要按3月、6月、12月、每年的时间节点全面复查正解:手术后认真复查是对的,但所有病人都千篇一律的查也未必,可以根据实际病情作一定调整,尤其是年老体弱出门不便的。病情不稳定的也许要多查早查,稳定的手术非常牢靠的可以酌情推迟或减少复查次数。 误区70:浅静脉曲张手术可以一了百了,彻底断根正解:之所以发生浅静脉曲张,多数有深静脉狭窄受压或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向上回流障碍的深层原因,静脉曲张相对来说是个表象,并非真正的病根儿。静脉曲张手术确实有效,但并没有彻底解决静脉回流功能不全的问题,所以,手术后还要通过一些手段帮助回流,减少复发机会。这一点,往往被医生所医患忽视。 误区71:静脉曲张手术就是把弯曲的静脉拉直正解:手术治疗弯弯曲曲的静脉曲张,病人思忖的手术原理往往是把静脉拉拉直继续使用。其实,这些弯曲静脉的血管壁已经被破坏,不光是表面看起来弯弯曲曲,内部结构也已不堪重负。因此,现有的手术方式不管是激光、射频、硬化剂,还是微创剥除,其目的都是除去或闭合浅静脉,而不是“拉直”。 误区72:静脉曲张手术后腿上会少根筋,血液没地方流正解:我们在站立时所看到弯曲的“筋”,其实是病变的静脉。这种静脉不仅没有了血液回流的正常功能,反倒是起负作用,导致下肢淤血。而且,下肢静脉血管很多,即使是正常的大隐静脉也只占血流的10%左右。因此,曲张静脉去除后不仅不会使血液“无处回流”,反而使得血流更加顺畅,下肢更加轻松。 误区73:静脉曲张的鼓包是“血包”,扎针放血就能治好正解:静脉曲张导致下肢皮下的鼓包,里面的确是血液。但这是流动的血液,并不是静止的“血包”。因此,放血根本治不好,血液会源源不断的流过来。就像老化的橡皮水管鼓了一串包,光把这些个鼓包扎破是没有用的,破口止血后鼓包依旧。 误区74:静脉曲张可以通过涂药膏等保守治疗治好正解:静脉曲张是下肢静脉血管的退行性变化,简单可理解为静脉的“老化”。让“老化”的血管重新恢复“年轻”在目前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其产生危害的时候通过手术的方式去除。保守治疗很重要,但穿弹力袜、服用静脉活性药、改变生活习惯等只能减慢静脉“老化”的速度,却无法使静脉缩回去恢复正常。 误区75:腿上有红血丝,就是静脉曲张了,需要立即治疗正解:腿上的红血丝是微小的静脉扩张造成的。原因有两类,一种是静脉曲张早期,我们在临床上称为C1期,也叫毛细血管扩张;另一种常见于女性,和雌激素有关。这种红血丝的主要的问题是影响美观,并没有特别的危害,可以不处理。如果需要治疗可以通过硬化剂或者激光的方式予以去除。 误区76:静脉曲张没症状就不用手术正解:静脉曲张多种多样,有人曲张很轻但肿胀和淤积性皮炎等症状很重,有人却静脉曲张很粗大但没什么不舒服。对于后者,我主张还是要适时手术,因为曲张静脉团块中血流非常淤滞,血液容易凝结形成血栓,导致红肿硬结疼痛等问题,处理起来相当棘手。 误区77:静脉曲张微创手术有很多方式,我要选最好的一种正解:手术是通过剥除、结扎、热损伤、炎症反应等机理来破坏和闭合曲张的静脉,具体方法有点状剥除、激光、射频、泡沫硬化剂、旋切等。常有病人想和我极致探讨哪种方法最好,这让我很无奈,因为本无“最好”。对于不同部位和形态的曲张静脉,我们会选择最适合的一种或几种方法。病人选好信任的医生后,太专业的事情就放心交给专业人办吧。 误区78:下肢静脉性肿胀和淤积性皮炎治好后就可以停药了正解:一些口服药和外用药对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有不错的效果,但很多病人本着“是药三分毒”的理念,在病情好转后就擅自停药了,甚至把抬高下肢也忘了,结果很快复发。严格意义上说,人只要直立活动,下肢静脉回流功能不全就存在,除非天天卧床不起(此时不吃任何药,这个病也会自然好起来)。 误区79:静脉回流不好的病人都应该做静脉曲张手术正解:有些病人腿肿脚黑很厉害,但并无明显的浅静脉曲张,他们可能是因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症状的。静脉瓣膜是个“单向阀”,血向上可以流过,向下流就会被兜住,如果这个阀门坏了,就兜不住因为重力作用向下的血液,导致发病。对这些病人,硬要去处理他并未扩张的浅静脉,纯属南辕北辙。 误区80:住院化疗、保胎分娩、外伤骨折都应卧床静养正解:遇到过非常多化疗期间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肿瘤病人,也经常见到刚生完宝宝就不得不断奶治疗血栓的妈妈。之所以他们容易发生血栓,就在于手术、外伤、分娩、肿瘤等情况时本已处于血液高凝状态,而我们的传统往往强调病人要卧床静养,这就增加了血栓的另一个重要诱发因素——血液瘀滞。所以,卧床时也应适当活动腿脚。 误区81:得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就很可能发生肺栓塞致死正解:多数情况下没那么可怕,发生血栓脱落和肺栓塞的毕竟是少数。真正的肺栓塞,心肺的症状经常早于下肢的症状。如果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时并无肺栓塞表现,而且很快开始抗凝治疗,那么再发生肺栓塞的机会就很小。另外,人的左侧髂静脉多有受压狭窄,故左下肢血栓向上脱落的可能更低。 误区82:得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就要赶快放滤网正解:滤器是放在下腔静脉里预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救治了很多病人,但是,滤器在我国存在一定的滥用现象,很多没有肺栓塞风险的病人也植入了滤器,甚至因未及时取出导致了更严重的下腔静脉血栓。滤器植入还是要审慎评估,该放的也应尽量取出。 误区83:血栓形成超过一周就无法溶栓了正解:以前全身给药进行溶栓,效率低,只有新鲜血栓比较好溶,但这种教科书上的说法早就过时了,因为我们现在通过导管将溶栓药缓慢而持续地直接注入血栓中,很多亚急性和陈旧血栓也能溶掉,剩下的机化血栓则通过支架等技术恢复通畅。 误区84: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高的人主要靠药物预防正解:对于肿瘤患者、瘫痪病人、外伤伤员、孕产妇等静脉血栓高危人群,抗凝药物当然有用,但更首要和更基本的是通过物理方法,如避免卧床不动和久站久坐、适当抬高下肢、活动肢体和肌肉按摩等,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只要下肢不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不用抗凝药物血液也能顺畅流动,不容易发生瘀滞凝结形成血栓。 误区85:静脉回流不好下肢肿胀应该尽量少走路正解:静脉回流不好确实应该多抬高下肢促进回流,但不等于要尽量少走路。站立或静坐时,静脉处于“松弛”状态,血液容易下坠淤积;而行走时腿部肌肉收缩形成“肌泵”,会不停挤压血液向上回流。所以,很多人会发现,久坐容易腿肿,起来走走反而消肿了。 误区86:腿肿都应该做深静脉造影正解:该检查主要是用来了解下肢深静脉有无局段狭窄闭塞需要介入干预的,虽然它很安全,但毕竟属于有创检查,医生应该只对怀疑狭窄闭塞的病人开具,非必要的病人就不要做了,更不能作为海选或充数的工具。比如,淋巴水肿、原发性水肿、双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折腾这个检查实属劳民伤财。医生还是应该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避免过多的辅助检查。 误区87:只要发现髂静脉狭窄,就一定要放支架正解:由于生理结构,多数人左髂静脉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压狭窄,通过造影或CT可以发现,但并不是个个都要放支架的。只有那些重度狭窄、出现盆腔侧支静脉,而且有明显的左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的人才需要支架恢复髂静脉的正常回流。如果两条腿肿胀程度差不多,而髂静脉只有左侧有点窄,那做了支架也没什么效果。 误区88:有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手术病人应首选滤器预防肺栓塞正解:手术病人容易发生静脉血栓,但不等于必然发生。腔静脉滤器只能避免血栓上移造成肺栓塞,而不能防止血栓的形成和脱落,甚至可能诱发下腔静脉的血栓闭塞。因此,手术病人应该科学预防血栓形成,而绝不能通过常规植入滤器去预防概率很小的肺栓塞。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国内滤器滥用的现象得到了一定遏制,但仍时有耳闻。 误区89:手术后下肢肿胀肯定是静脉血栓了正解:手术后确实容易导致静脉血栓,但并非手术后腿肿的病人都是血栓。做手术,尤其是下肢和盆腔手术后,发生腿肿还是常有的,这可能和手术创伤导致软组织水肿、腿部活动少导致静脉淤血、营养不佳导致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有关。随着全身情况改善,腿肿能逐渐恢复。 误区90:彩超说有或没有下肢深静脉血栓,肯定错不了正解:不一定。这些年,医生们对静脉血栓越来越重视,但还存在过度依赖彩超等影像学检查的问题。彩超观察小腹里的髂静脉往往看不清,而对于小腿肌肉静脉丛则容易误报血栓,所以,我们不能只依赖彩超,还应该结合医生的体格检查以及D二聚体等血检验来综合判定有无血栓及其发生部位。 误区91:用了抗凝药且症状缓解,血栓肯定溶掉了正解:深静脉血栓病人抗凝后,症状可有一定缓解,但复查彩超却发现血栓依然如故。这其实很正常,抗凝药无法迅速消除主干静脉的血栓,症状之所以缓解是因为侧枝循环开放,或者血栓边出现了一丝缝隙。依靠抗凝药物使主干血栓消除需要经年累月,甚至无法再通永久闭塞。 误区92:D二聚体高就一定是血栓正解:D二聚体是纤溶亢进形成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发生严重血栓时,D二聚体会显著升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如果D二聚体正常,就可以完全排除血栓的可能。但是,D二聚体升高并不一定就是血栓,还可能是体内存在高凝状态,比如手术、外伤、肿瘤、怀孕、心梗、免疫性疾病等,也可导致D二聚体一定程度的升高,但一般幅度很小。 误区93:华法林很容易引起大出血,还是吃新型抗凝药好正解:华法林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药,抗凝效果可靠,价格低廉。有医生说它容易导致大出血,其实是没有做好用药指导工作。通过国际标准比值的监测,可以很好的调整华法林用量,既达到抗凝效果,又避免出血。现在还有居家自测的仪器,准确而方便。这些年出现了几种新型口服抗凝药,优点主要是不用查血,但也会遇到效果不好或出血的病人,加之价格太贵,所以我很少用,除非是只需短时间抗凝的病人。 误区94:吃华法林要很严格地安排食物品种正解:食物中的维生素 K是促进凝血的,和华法林的作用相对抗。食物中的维生素K含量各不相同,对华法林抗凝效果有不同影响。但是,我们的食品千百种,不可能去搞明白记清楚含量多少该吃几两的,所以,我的意见就是尽量杂食,维持饮食相对平衡,不要今天全部蔬菜水果,明天又都大鱼大肉,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影响了。 误区95:身体再不舒服,华法林也要照常吃正解:生病时,凝血系统可能会有变化,用药也可能会影响华法林的作用,因此必要时需要调整华法林剂量。尤其容易忽视的是,生病时往往进食减少甚至不吃,维生素K摄入就不足了,这时如果还是照常吃华法林,可能导致国际标准比值飙升。 误区96:房颤患者可以用阿司匹林或波立维预防动脉栓塞正解:这种情况不少见,我遇到过很多不该发生的动脉栓塞,脑肾肠腿等等。询问平时为什么不抗凝,病人都回答医生说华法林风险大,吃阿司匹林或波立维就够了。其实,抗血小板药物对房颤的血栓基本无用,必须使用华法林、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才行,其中,我首推华法林。 误区97:吃贵的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就能疏通血管避免开刀正解:少数血栓性疾病,通过药物治疗和血栓机化,会有一定的“疏通”效果,但这与药物价格无关。临床上有些药因为新上市要回收研发成本,非常昂贵,但并非不可替代,更没有吃药打通血管的神力。大家不要迷信贵的就是好的,更不要被某些市场宣传行为的忽悠。 误区98: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按说明书和凝血指标吃就行正解:吃药没那么简单,人体对药物敏感性和副反应各异,剂量需个体化,要注意吃药后的身体反应。有些药物可以参考凝血指标进行调整,但也非绝对,有时指标显示抗凝力度还不够,却已经出现了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血尿等,就说明药物剂量偏大了。 作者:冯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介入中心主任兼血管外科主任。 门诊:北院(虹口区海宁路100号):周一上午特需,周三上午专家。南院(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周二上午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主动脉夹层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胸主动脉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原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主动脉微创治疗负责人 *首届“国之名医”称号获得者 *上海市主动脉疾病数据库项目负责人 *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国际血管外科协会委员Full Member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医学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血管器械分会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血透通路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专委会委员 *东方航空空中首席医疗专家

冯睿 2021-10-26阅读量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