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腹水 > 内容

腹水内容

罗鹏飞教授牵手广州新市医院

病请描述:为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微创门体分流术;为左上眼睑淋巴瘤患者施行化疗灌注+栓塞术;科研、学习足迹遍布国内外,77岁仍坚持每年为上千位肿瘤患者施行介入治疗手术,利用自己手中小小的导管,手起、穿刺、针落、灌注,弹指之间顿愈沉疴。他就是我国肿瘤放射介入学著名专家罗鹏飞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原影像介入中心主任、终生教授,同时也是“罗鹏飞程式肿瘤诊疗法”的创始者,擅长以介入手段治疗各种实体肿瘤疾病的诊治。退休后的罗教授依然心系患者,选择牵手复星健康旗下广州新市医院,持续为肿瘤患者点亮“生命之光”。今年是罗教授献身介入治疗的第40年,原单位暖心为他举办了简单而隆重的周年庆典活动,肯定他以精湛的医术和不懈的努力,为我国的介入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心怀梦想,勇于挑战,做肿瘤患者的健康守护者1987年,罗鹏飞教授历经重重严格考核,被选中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日本神户大学医学院,学习介入治疗学一年。这一年,是罗教授命运转折、打开眼界的一年,他看到了国外先进的医疗设备,精细的治疗技术;这一年,他孜孜不倦,满心满眼扎进了介入治疗学的钻研,从此开启了他的介入治疗之路,眨眼之间就坚持了40年。后来,罗教授多次参加了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北美放射大会(RSNA),欧洲、日本和韩国举办的亚太心血管和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CVIR),更加坚定了他对介入治疗技术的求知欲,毅然决然要做一名守护肿瘤患者健康的优秀医生。留学回来后的罗教授,相继在多家三甲医院从事肿瘤介入治疗,大刀阔斧、敢于创新,做出了多项骄人成绩,“过去实体肿瘤一直是用手术来进行结扎治疗,但我创新选择了用导管进行栓塞,从此之后,这个学科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罗教授不仅仅只是实行,还将这个手术的有关理论、解剖、方法,各方面都做了总结,发表在相应的全国性的学术论和会议上宣读,获得了广泛的好评。“1995年在首尔召开的介入医学大会上,我做了关于肝癌介入治疗的发言和论文展览,引起了参会者的高度关注。”罗教授补充道。擅用细“针”,专打“癌”仗,延续肿瘤病人生命之光去年,罗教授记得一位因门脉高压、反复消化道大出血入住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五区的患者。入院前患者就曾有两次消化道出血病史,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随时有第三次突发的危险。而门静脉高压导致消化道出血是常见并发症,在门静脉高压晚期大约有90%的患者会出现此并发症,多表现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手术难度是众多疑难杂症中的“佼佼者”。在患者无法实现肝移植的情况下,罗鹏飞和王健主任一起带领团队,仔细分析病情,判断病情的手术可行性,设计支架通路两套预案。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为达到既减少腹水,又降低出血风险的目的,决定为黄生实施微创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患者腹部憋胀明显好转,血液检查指标也趋于平稳,进入恢复阶段。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了一条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也标志着广州新市医院综合介入技术水平,站上了全国介入微创治疗的第一梯队。还有一位62岁的淋巴瘤患者陈女士,因左上眼睑淋巴瘤转移至右眼,眼珠子突出、视力差、胀痛难忍入住了广州新市医院。当时,陈女士右眼球肿胀外凸,软组织红肿外翻,视力几乎为零!罗鹏飞和王健主任一起带领团队多次对陈女士病情的分析、研判,才制定了治疗方案,决定针对右眼病灶施行血管介入治疗。要在眼珠子的血管上动介入手术,精度难度可想而知!最后,罗教授和王主任通过右侧颈外动脉造影,确定了颌内动脉为主要供血血管,把细丝的微导管迂回曲折地插入了颌内动脉,才顺利进行化疗灌注+栓塞术。术后造影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血流减慢,肿瘤区域染色消失,手术成功!术后第四天,陈女士肿胀外翻、惨不忍睹的右眼基本恢复,视力也逐渐好转。如今,在广州新市医院,罗鹏飞带领的科室每年都要完成一千多例肿瘤患者的微创介入治疗,手术难度和宽度都在不断延展。很多患者都说:“看见罗教授在,心才能定下来。”精心整理,心血凝聚,荣获国内首个“世界级”专利认证2022年11月,由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五区罗鹏飞·王健程式介入肿瘤科研团队精心整理、创新研发的“程式灭活肿瘤生物活性规范诊疗”,通过了卢森堡政府知识产权局核准的专利申请。据了解,这是国内肿瘤介入学科领域首个获得国际专利授权知识产权的疗法,也是继广东省卫生厅科研一等奖、广东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后,该疗法获得的第三个权威认可。据了解,罗鹏飞·王健程式介入肿瘤科研团队通过3年时间的精心准备,首次申请便顺利获审核通过。而这次“程式灭活肿瘤生物活性规范诊疗”将国内肿瘤介入学科研成果通过了国际专利的保护和认可,不仅对医院肿瘤中心科研团队多年来的探索与进步给予肯定,更是对我国肿瘤介入治疗技术水平和学术成绩的肯定。为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让“程式灭活肿瘤生物活性规范诊疗”后继有人、发扬光大,罗教授更是无私地将自己的所学所得——《罗鹏飞程式肿瘤诊疗法》悉心整理编制成临床指南书,供更多行业学者阅读学习。“我才77岁,还能继续为患者做贡献!希望今后,我还能带领我们科室的医师团队,在肿瘤和血管这两方面的治疗都能够取得新成绩!”

罗鹏飞 2024-12-23阅读量1967

百万粉丝网红放弃直肠癌化疗,...

病请描述:百万粉绘画博主“咖啡”自曝患直肠癌!化疗9次无效,身体吃不消,决定放弃化疗。视频中咖啡提醒大家,因无明显症状,仗着年轻掉以轻心忽略健康问题,借此提醒大家一定要爱护身体。肿瘤科张涛主任表示,肠癌的前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如果出现了类似便秘和腹泻交替进行、便血、腹部隐隐作痛疼痛位置不固定、腹胀、肠鸣音亢进等症状,要尽快就医检查,这可能是肠癌的前期表现。 咖啡称确诊直肠癌6个多月后,因为化疗9次复查结果却显示没起作用,同时身体已经吃不消,所以选择放弃化疗。医生表示,除了化疗,肠癌患者还能选择的治疗方案还有很多,放弃化疗并不是放弃治疗。 张涛主任接诊过很多肠癌患者,其中也不乏有不耐受化疗的患者,但他们也没有放弃希望,经过个体化微创综合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开启自己新的人生。 贵州张先生,1年前因为便血到医院检查,发现肿块确诊肠癌。肠癌肝转移化疗后,复查右肺出现转移瘤,肝左叶出现多发转移。因病情严重,当地不建议手术治疗,为寻求进一步治疗,转诊我科。入院后,彭齐荣教授、刘跃军主任、张涛主任、罗福医生为患者进行了微创+免疫综合治疗,并进行了止血护肝护胃等辅助治疗。经过几个疗程的综合治疗,患者病情得到好转,对医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84岁的李奶奶2年前发现了肠癌,因为长期卧床,身体本就十分虚弱,不能承受化疗的副作用,但是手术切除治疗太伤元气,家属也不认可。多次放疗后李奶奶的病情一直反复,不仅肿瘤增大,还出现了肠梗阻现象。为了治疗,家属带李奶奶找到了肿瘤科张涛主任。个性化的微创综合治疗方案,利用微创副作用小、精准度高的优势,在治疗肠部肿瘤的同时,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李奶奶的病情很快好转,出院时儿子儿媳特意送来锦旗表达感谢。 26岁的小龙确诊肠癌时非常难以置信,因为肠癌的发病年龄在67岁左右,而小龙与咖啡相似,都是在年纪轻轻就确诊肠癌,更相似的是,小龙开始也发现了肠胃不舒服,但同样没有引起重视,咖啡也是仗着年轻掉以轻心忽略健康问题。到我院治疗时,小龙肠癌已经出现了腹膜、大网膜多发转移,考虑到患者比较年轻,医生们经过会诊后,为小龙制定了分阶段个体化治疗方案,第一阶段的治疗以动脉灌注+免疫的综合治疗为主,后期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调整。在阶段一治疗结束后一个月,小龙前来复查时,腹水已经基本消失,肿瘤缩小剩1.5厘米,腹膜处的转移病灶得到了控制。从外表看起来,小龙先生也恢复得完全和正常人一样。 由此可见,化疗并不是肠癌的唯一出路。 个体化治疗是基于每位患者独特的身体状况、基因特征以及肠癌的具体病理类型、分期等因素而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不同患者的肠癌在分子层面可能存在着巨大差异,针对具有特定情况的肠癌患者使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综合化治疗则强调多种治疗手段的协同运用。尤其对中晚期、晚期肠癌患者至关重要。不同技术各有优势,取长补短、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全方位的抗癌 “武器库”,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阶段化治疗依据肠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灵活调整治疗策略。肠癌早期,侧重于手术切除,力求彻底清除肿瘤;中期降低复发风险;晚期,当癌细胞发生转移扩散时,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针对局部症状进行姑息性治疗,以缓解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张涛主任表示,肠癌治疗应突破单一化疗的局限,拥有多元精准的治疗理念与模式,为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

彭齐荣 2024-12-13阅读量2090

百万粉丝网红放弃直肠癌化疗,...

病请描述:百万粉绘画博主“咖啡”自曝患直肠癌!化疗9次无效,身体吃不消,决定放弃化疗。视频中咖啡提醒大家,因无明显症状,仗着年轻掉以轻心忽略健康问题,借此提醒大家一定要爱护身体。肿瘤科张涛主任表示,肠癌的前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如果出现了类似便秘和腹泻交替进行、便血、腹部隐隐作痛疼痛位置不固定、腹胀、肠鸣音亢进等症状,要尽快就医检查,这可能是肠癌的前期表现。 咖啡称确诊直肠癌6个多月后,因为化疗9次复查结果却显示没起作用,同时身体已经吃不消,所以选择放弃化疗。医生表示,除了化疗,肠癌患者还能选择的治疗方案还有很多,放弃化疗并不是放弃治疗。 张涛主任接诊过很多肠癌患者,其中也不乏有不耐受化疗的患者,但他们也没有放弃希望,经过个体化微创综合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开启自己新的人生。 贵州张先生,1年前因为便血到医院检查,发现肿块确诊肠癌。肠癌肝转移化疗后,复查右肺出现转移瘤,肝左叶出现多发转移。因病情严重,当地不建议手术治疗,为寻求进一步治疗,转诊我科。入院后,彭齐荣教授、刘跃军主任、张涛主任、罗福医生为患者进行了微创+免疫综合治疗,并进行了止血护肝护胃等辅助治疗。经过几个疗程的综合治疗,患者病情得到好转,对医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84岁的李奶奶2年前发现了肠癌,因为长期卧床,身体本就十分虚弱,不能承受化疗的副作用,但是手术切除治疗太伤元气,家属也不认可。多次放疗后李奶奶的病情一直反复,不仅肿瘤增大,还出现了肠梗阻现象。为了治疗,家属带李奶奶找到了肿瘤科张涛主任。个性化的微创综合治疗方案,利用微创副作用小、精准度高的优势,在治疗肠部肿瘤的同时,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李奶奶的病情很快好转,出院时儿子儿媳特意送来锦旗表达感谢。 26岁的小龙确诊肠癌时非常难以置信,因为肠癌的发病年龄在67岁左右,而小龙与咖啡相似,都是在年纪轻轻就确诊肠癌,更相似的是,小龙开始也发现了肠胃不舒服,但同样没有引起重视,咖啡也是仗着年轻掉以轻心忽略健康问题。到我院治疗时,小龙肠癌已经出现了腹膜、大网膜多发转移,考虑到患者比较年轻,医生们经过会诊后,为小龙制定了分阶段个体化治疗方案,第一阶段的治疗以动脉灌注+免疫的综合治疗为主,后期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调整。在阶段一治疗结束后一个月,小龙前来复查时,腹水已经基本消失,肿瘤缩小剩1.5厘米,腹膜处的转移病灶得到了控制。从外表看起来,小龙先生也恢复得完全和正常人一样。 由此可见,化疗并不是肠癌的唯一出路。 个体化治疗是基于每位患者独特的身体状况、基因特征以及肠癌的具体病理类型、分期等因素而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不同患者的肠癌在分子层面可能存在着巨大差异,针对具有特定情况的肠癌患者使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综合化治疗则强调多种治疗手段的协同运用。尤其对中晚期、晚期肠癌患者至关重要。不同技术各有优势,取长补短、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全方位的抗癌 “武器库”,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阶段化治疗依据肠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灵活调整治疗策略。肠癌早期,侧重于手术切除,力求彻底清除肿瘤;中期降低复发风险;晚期,当癌细胞发生转移扩散时,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针对局部症状进行姑息性治疗,以缓解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张涛主任表示,肠癌治疗应突破单一化疗的局限,拥有多元精准的治疗理念与模式,为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

张涛 2024-12-13阅读量1904

罗鹏飞与“程式肿...

病请描述:为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微创门体分流术;为左上眼睑淋巴瘤患者施行化疗灌注+栓塞术;科研、学习足迹遍布国内外,77岁仍坚持每年为上千位肿瘤患者施行介入治疗手术,利用自己手中小小的导管,手起、穿刺、针落、灌注,弹指之间顿愈沉疴。 他就是我国肿瘤放射介入学著名专家罗鹏飞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原影像介入中心主任、终生教授,同时也是“罗鹏飞程式肿瘤诊疗法”的创始者,擅长以介入手段治疗各种实体肿瘤疾病的诊治。退休后的罗教授依然心系患者,选择牵手复星健康旗下广州新市医院,持续为肿瘤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今年是罗教授献身介入治疗的第40年,原单位暖心为他举办了简单而隆重的周年庆典活动,肯定他以精湛的医术和不懈的努力,为我国的介入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987年,罗鹏飞教授历经重重严格考核,被选中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日本神户大学医学院,学习介入治疗学一年。这一年,是罗教授命运转折、打开眼界的一年,他看到了国外先进的医疗设备,精细的治疗技术;这一年,他孜孜不倦,满心满眼扎进了介入治疗学的钻研,从此开启了他的介入治疗之路,眨眼之间就坚持了40年。 后来,罗教授多次参加了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北美放射大会(RSNA),欧洲、日本和韩国举办的亚太心血管和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CVIR),更加坚定了他对介入治疗技术的求知欲,毅然决然要做一名守护肿瘤患者健康的优秀医生。 留学回来后的罗教授,相继在多家三甲医院从事肿瘤介入治疗,大刀阔斧、敢于创新,做出了多项骄人成绩,“过去实体肿瘤一直是用手术来进行结扎治疗,但我创新选择了用导管进行栓塞,从此之后,这个学科有了很大的发展。” 而且罗教授不仅仅只是实行,还将这个手术的有关理论、解剖、方法,各方面都做了总结,发表在相应的全国性的学术论和会议上宣读,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去年,罗教授记得一位因门静脉高压、反复消化道大出血入住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五区的患者。入院前患者就曾有两次消化道出血病史,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随时有第三次突发的危险。而门静脉高压导致消化道出血是常见并发症,在门静脉高压晚期大约有90%的患者会出现此并发症,多表现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手术难度是众多疑难杂症中的“佼佼者”。 在患者无法实现肝移植的情况下,罗鹏飞和王健主任一起带领团队,仔细分析病情,判断病情的手术可行性,设计支架通路两套预案。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为达到既减少腹水,又降低出血风险的目的,决定为黄生实施微创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患者腹部憋胀明显好转,血液检查指标也趋于平稳,进入恢复阶段。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了一条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也标志着广州新市医院综合介入技术水平,站上了全国介入微创治疗的第一梯队。 如今,在广州新市医院,罗鹏飞带领的科室每年都要完成一千多例肿瘤患者的微创介入治疗,手术难度和宽度都在不断延展。很多患者都说:“看见罗教授在,心才能定下来。” 2022年11月,由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五区罗鹏飞·王健程式介入肿瘤科研团队精心整理、创新研发的“程式灭活肿瘤生物活性规范诊疗”,通过了卢森堡政府知识产权局核准的专利申请。这是国内肿瘤介入学科领域首个获得国际专利授权知识产权的疗法,也是继广东省卫生厅科研一等奖、广东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后,该疗法获得的第三个权威认可。 据了解,罗鹏飞·王健程式介入肿瘤科研团队通过3年时间的精心准备,首次申请便顺利获审核通过。而这次“程式灭活肿瘤生物活性规范诊疗”将国内肿瘤介入学科研成果通过了国际专利的保护和认可,不仅对医院肿瘤中心科研团队多年来的探索与进步给予肯定,更是对我国肿瘤介入治疗技术水平和学术成绩的肯定。 罗鹏飞程式介入与常规介入不同,该诊疗法将肿瘤治疗分别在筛瘤、控瘤、缩瘤、灭(活)瘤、阻瘤这5个阶段,为患者进行与时俱进地特色程式技术规范化诊疗。程式介入对于人员资质要求比较高,要求手术必须是在获得主任医师职称指导者组织下开展手术工作。程式介入强调手术过程的精细化和完美化,手术标准要求更高,手术难度可达到四级。专利保护的程式介入手术技巧隐性包含着无形资产程式介入手法技能的师承,这是罗鹏飞团队开展高质量介入诊疗的法宝和依靠(案例:2020年1月有一位危及生命的肺癌大咯血患者,曾在两家大医院接受大咯血的介入手术未能止血,紧急转来肿瘤科五区后罗鹏飞教授关键步骤仅用6秒钟就找到了出血的血管并将其栓塞,立即达到止血的目的。这样的病例不胜枚举)。罗鹏飞程式介入能让患者获得高效、低副、无痛微创的个体化临床医疗体验。 为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让“程式灭活肿瘤生物活性规范诊疗”后继有人、发扬光大,罗教授更是无私地将自己的所学所得——《罗鹏飞程式肿瘤诊疗法》悉心整理编制成临床指南书,该书于2024年3月由澳门科学出版社出版,供更多行业学者阅读学习。 罗鹏飞说:“我才77岁,还能继续为患者做贡献!希望今后,我还能带领我们科室的医师团队,在肿瘤和血管这两方面的治疗都能够取得新成绩!”

王健 2024-12-13阅读量1927

罗鹏飞与“程式肿...

病请描述:为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微创门体分流术;为左上眼睑淋巴瘤患者施行化疗灌注+栓塞术;科研、学习足迹遍布国内外,77岁仍坚持每年为上千位肿瘤患者施行介入治疗手术,利用自己手中小小的导管,手起、穿刺、针落、灌注,弹指之间顿愈沉疴。 他就是我国肿瘤放射介入学著名专家罗鹏飞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原影像介入中心主任、终生教授,同时也是“罗鹏飞程式肿瘤诊疗法”的创始者,擅长以介入手段治疗各种实体肿瘤疾病的诊治。退休后的罗教授依然心系患者,选择牵手复星健康旗下广州新市医院,持续为肿瘤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今年是罗教授献身介入治疗的第40年,原单位暖心为他举办了简单而隆重的周年庆典活动,肯定他以精湛的医术和不懈的努力,为我国的介入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987年,罗鹏飞教授历经重重严格考核,被选中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日本神户大学医学院,学习介入治疗学一年。这一年,是罗教授命运转折、打开眼界的一年,他看到了国外先进的医疗设备,精细的治疗技术;这一年,他孜孜不倦,满心满眼扎进了介入治疗学的钻研,从此开启了他的介入治疗之路,眨眼之间就坚持了40年。 后来,罗教授多次参加了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北美放射大会(RSNA),欧洲、日本和韩国举办的亚太心血管和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CVIR),更加坚定了他对介入治疗技术的求知欲,毅然决然要做一名守护肿瘤患者健康的优秀医生。 留学回来后的罗教授,相继在多家三甲医院从事肿瘤介入治疗,大刀阔斧、敢于创新,做出了多项骄人成绩,“过去实体肿瘤一直是用手术来进行结扎治疗,但我创新选择了用导管进行栓塞,从此之后,这个学科有了很大的发展。” 而且罗教授不仅仅只是实行,还将这个手术的有关理论、解剖、方法,各方面都做了总结,发表在相应的全国性的学术论和会议上宣读,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去年,罗教授记得一位因门静脉高压、反复消化道大出血入住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五区的患者。入院前患者就曾有两次消化道出血病史,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随时有第三次突发的危险。而门静脉高压导致消化道出血是常见并发症,在门静脉高压晚期大约有90%的患者会出现此并发症,多表现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手术难度是众多疑难杂症中的“佼佼者”。 在患者无法实现肝移植的情况下,罗鹏飞和王健主任一起带领团队,仔细分析病情,判断病情的手术可行性,设计支架通路两套预案。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为达到既减少腹水,又降低出血风险的目的,决定为黄生实施微创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患者腹部憋胀明显好转,血液检查指标也趋于平稳,进入恢复阶段。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了一条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也标志着广州新市医院综合介入技术水平,站上了全国介入微创治疗的第一梯队。 如今,在广州新市医院,罗鹏飞带领的科室每年都要完成一千多例肿瘤患者的微创介入治疗,手术难度和宽度都在不断延展。很多患者都说:“看见罗教授在,心才能定下来。” 2022年11月,由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五区罗鹏飞·王健程式介入肿瘤科研团队精心整理、创新研发的“程式灭活肿瘤生物活性规范诊疗”,通过了卢森堡政府知识产权局核准的专利申请。这是国内肿瘤介入学科领域首个获得国际专利授权知识产权的疗法,也是继广东省卫生厅科研一等奖、广东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后,该疗法获得的第三个权威认可。 据了解,罗鹏飞·王健程式介入肿瘤科研团队通过3年时间的精心准备,首次申请便顺利获审核通过。而这次“程式灭活肿瘤生物活性规范诊疗”将国内肿瘤介入学科研成果通过了国际专利的保护和认可,不仅对医院肿瘤中心科研团队多年来的探索与进步给予肯定,更是对我国肿瘤介入治疗技术水平和学术成绩的肯定。 罗鹏飞程式介入与常规介入不同,该诊疗法将肿瘤治疗分别在筛瘤、控瘤、缩瘤、灭(活)瘤、阻瘤这5个阶段,为患者进行与时俱进地特色程式技术规范化诊疗。程式介入对于人员资质要求比较高,要求手术必须是在获得主任医师职称指导者组织下开展手术工作。程式介入强调手术过程的精细化和完美化,手术标准要求更高,手术难度可达到四级。专利保护的程式介入手术技巧隐性包含着无形资产程式介入手法技能的师承,这是罗鹏飞团队开展高质量介入诊疗的法宝和依靠(案例:2020年1月有一位危及生命的肺癌大咯血患者,曾在两家大医院接受大咯血的介入手术未能止血,紧急转来肿瘤科五区后罗鹏飞教授关键步骤仅用6秒钟就找到了出血的血管并将其栓塞,立即达到止血的目的。这样的病例不胜枚举)。罗鹏飞程式介入能让患者获得高效、低副、无痛微创的个体化临床医疗体验。 为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让“程式灭活肿瘤生物活性规范诊疗”后继有人、发扬光大,罗教授更是无私地将自己的所学所得——《罗鹏飞程式肿瘤诊疗法》悉心整理编制成临床指南书,该书于2024年3月由澳门科学出版社出版,供更多行业学者阅读学习。 罗鹏飞说:“我才77岁,还能继续为患者做贡献!希望今后,我还能带领我们科室的医师团队,在肿瘤和血管这两方面的治疗都能够取得新成绩!”

罗鹏飞 2024-12-13阅读量2063

罗鹏飞与“程式肿...

病请描述:为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微创门体分流术;为左上眼睑淋巴瘤患者施行化疗灌注+栓塞术;科研、学习足迹遍布国内外,77岁仍坚持每年为上千位肿瘤患者施行介入治疗手术,利用自己手中小小的导管,手起、穿刺、针落、灌注,弹指之间顿愈沉疴。 他就是我国肿瘤放射介入学著名专家罗鹏飞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原影像介入中心主任、终生教授,同时也是“罗鹏飞程式肿瘤诊疗法”的创始者,擅长以介入手段治疗各种实体肿瘤疾病的诊治。退休后的罗教授依然心系患者,选择牵手复星健康旗下广州新市医院,持续为肿瘤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今年是罗教授献身介入治疗的第40年,原单位暖心为他举办了简单而隆重的周年庆典活动,肯定他以精湛的医术和不懈的努力,为我国的介入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987年,罗鹏飞教授历经重重严格考核,被选中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日本神户大学医学院,学习介入治疗学一年。这一年,是罗教授命运转折、打开眼界的一年,他看到了国外先进的医疗设备,精细的治疗技术;这一年,他孜孜不倦,满心满眼扎进了介入治疗学的钻研,从此开启了他的介入治疗之路,眨眼之间就坚持了40年。 后来,罗教授多次参加了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北美放射大会(RSNA),欧洲、日本和韩国举办的亚太心血管和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CVIR),更加坚定了他对介入治疗技术的求知欲,毅然决然要做一名守护肿瘤患者健康的优秀医生。 留学回来后的罗教授,相继在多家三甲医院从事肿瘤介入治疗,大刀阔斧、敢于创新,做出了多项骄人成绩,“过去实体肿瘤一直是用手术来进行结扎治疗,但我创新选择了用导管进行栓塞,从此之后,这个学科有了很大的发展。” 而且罗教授不仅仅只是实行,还将这个手术的有关理论、解剖、方法,各方面都做了总结,发表在相应的全国性的学术论和会议上宣读,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去年,罗教授记得一位因门静脉高压、反复消化道大出血入住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五区的患者。入院前患者就曾有两次消化道出血病史,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随时有第三次突发的危险。而门静脉高压导致消化道出血是常见并发症,在门静脉高压晚期大约有90%的患者会出现此并发症,多表现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手术难度是众多疑难杂症中的“佼佼者”。 在患者无法实现肝移植的情况下,罗鹏飞和王健主任一起带领团队,仔细分析病情,判断病情的手术可行性,设计支架通路两套预案。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为达到既减少腹水,又降低出血风险的目的,决定为黄生实施微创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患者腹部憋胀明显好转,血液检查指标也趋于平稳,进入恢复阶段。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了一条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也标志着广州新市医院综合介入技术水平,站上了全国介入微创治疗的第一梯队。 如今,在广州新市医院,罗鹏飞带领的科室每年都要完成一千多例肿瘤患者的微创介入治疗,手术难度和宽度都在不断延展。很多患者都说:“看见罗教授在,心才能定下来。” 2022年11月,由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五区罗鹏飞·王健程式介入肿瘤科研团队精心整理、创新研发的“程式灭活肿瘤生物活性规范诊疗”,通过了卢森堡政府知识产权局核准的专利申请。这是国内肿瘤介入学科领域首个获得国际专利授权知识产权的疗法,也是继广东省卫生厅科研一等奖、广东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后,该疗法获得的第三个权威认可。 据了解,罗鹏飞·王健程式介入肿瘤科研团队通过3年时间的精心准备,首次申请便顺利获审核通过。而这次“程式灭活肿瘤生物活性规范诊疗”将国内肿瘤介入学科研成果通过了国际专利的保护和认可,不仅对医院肿瘤中心科研团队多年来的探索与进步给予肯定,更是对我国肿瘤介入治疗技术水平和学术成绩的肯定。 罗鹏飞程式介入与常规介入不同,该诊疗法将肿瘤治疗分别在筛瘤、控瘤、缩瘤、灭(活)瘤、阻瘤这5个阶段,为患者进行与时俱进地特色程式技术规范化诊疗。程式介入对于人员资质要求比较高,要求手术必须是在获得主任医师职称指导者组织下开展手术工作。程式介入强调手术过程的精细化和完美化,手术标准要求更高,手术难度可达到四级。专利保护的程式介入手术技巧隐性包含着无形资产程式介入手法技能的师承,这是罗鹏飞团队开展高质量介入诊疗的法宝和依靠(案例:2020年1月有一位危及生命的肺癌大咯血患者,曾在两家大医院接受大咯血的介入手术未能止血,紧急转来肿瘤科五区后罗鹏飞教授关键步骤仅用6秒钟就找到了出血的血管并将其栓塞,立即达到止血的目的。这样的病例不胜枚举)。罗鹏飞程式介入能让患者获得高效、低副、无痛微创的个体化临床医疗体验。 为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让“程式灭活肿瘤生物活性规范诊疗”后继有人、发扬光大,罗教授更是无私地将自己的所学所得——《罗鹏飞程式肿瘤诊疗法》悉心整理编制成临床指南书,该书于2024年3月由澳门科学出版社出版,供更多行业学者阅读学习。 罗鹏飞说:“我才77岁,还能继续为患者做贡献!希望今后,我还能带领我们科室的医师团队,在肿瘤和血管这两方面的治疗都能够取得新成绩!”

崔哲 2024-12-13阅读量1750

不同阶段乙肝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病请描述:乙肝患者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饮食注意事项: 乙肝病毒携带者 - 这一阶段肝功能基本正常,饮食应保持均衡。 - 保证蛋白质摄入:适当多吃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像每天可以摄入一个鸡蛋、100克左右的瘦肉,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并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 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兰花、菠菜富含维生素C和叶酸,橙子、香蕉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钾,这些营养素对肝细胞的维护和整体身体健康有益。 - 控制脂肪和糖分摄入:减少油炸食品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如炸鸡、糕点等,避免脂肪和糖分在体内过度积累,预防脂肪肝等问题。 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阶段) - 此阶段肝脏功能受损,饮食重点是减轻肝脏负担,同时提供足够营养支持肝脏修复。 - 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比例:适当提高蛋白质在饮食中的占比,但也要注意适量,可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如牛奶、酸奶等乳制品,鱼肉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每天可以摄入100 - 150克左右的蛋白质类食物。 -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主食可以多选择面食、米粥等,它们易于消化,能够减轻肝脏的消化负担。蔬菜尽量选择清淡的,如冬瓜、南瓜,采用蒸煮等烹饪方式。 - 严格控制油脂和盐的使用量:油脂摄入过多会加重肝脏代谢脂肪的负担,盐摄入过多可能会引起水肿等问题。烹饪时要少放油和盐。 乙肝肝硬化患者 - 这一阶段肝脏结构和功能已经发生严重改变,饮食更要谨慎。 - 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质,但注意控制量:适量的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防止肌肉萎缩,但如果患者出现肝性脑病先兆,就要限制蛋白质摄入,防止血氨升高。可选择植物蛋白为主,如豆腐等,每天蛋白质摄入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50 - 100克左右。 - 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减少蛋白质的分解,如米饭、馒头等,占每日总热量的60% - 70%左右。 -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吃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等绿叶蔬菜,因为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凝血因子合成障碍,维生素K对凝血有帮助。同时,锌、镁等微量元素的补充也很重要,可以通过食用坚果等食物获取。 - 避免粗糙、坚硬食物:防止食物划破食管胃底静脉引起消化道出血,例如避免食用坚果、油炸花生米等。乙肝患者的饮食禁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避免饮酒 - 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乙肝患者本身肝脏功能就有损伤,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还可能加速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进程。 减少高脂食物 - 像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如炸鸡、炸薯条)等,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脂肪。乙肝患者肝脏代谢脂肪的能力下降,过多摄入高脂食物会使脂肪在肝脏堆积,诱发脂肪肝,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 控制高糖食物 - 糖果、甜饮料、糕点等高糖食物应该少吃。过多的糖分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增加肝脏的脂肪储存,而且会使血糖升高,长期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间接加重肝脏负担。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 - 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肠胃不适。乙肝患者本身消化功能可能受到影响,食用这些食物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加重身体负担。 避免食用含防腐剂和添加剂较多的食物 - 加工肉类(如火腿肠)、罐头食品等通常含有较多的防腐剂和添加剂。这些物质需要肝脏进行解毒代谢,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不利于乙肝患者的康复。乙肝患者吃高蛋白食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适量摄入 - 虽然蛋白质对乙肝患者很重要,但也不能过量。摄入过多蛋白质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一般来说,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等因素确定,通常每千克体重摄入1 - 1.5克蛋白质比较合适。例如,一个60千克的患者,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在60 - 90克左右即可。 注意消化吸收情况 - 乙肝患者可能存在消化功能减弱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应适当调整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方式或量。例如,可以将食物做得更精细、更易消化,像把肉类做成肉末、将豆类做成豆浆等,也可以适当增加进食次数,减少单次进食量。 合理搭配其他食物 - 高蛋白食物要与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等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能量,保证蛋白质用于身体的修复和生长,而不是作为能量被消耗。蔬菜和水果可以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例如,吃鸡蛋时可以搭配面包和蔬菜沙拉,喝牛奶时可以吃些全麦饼干和水果。 关注血氨水平(针对肝硬化患者) - 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如果肝功能严重受损,可能会出现肝性脑病。这种情况下,摄入过多蛋白质可能会导致血氨升高,加重病情。此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和种类,并且要密切监测血氨水平。乙肝患者每天摄入的优质蛋白应占总蛋白摄入量的50% - 70%。 优质蛋白包括动物蛋白(如蛋类、奶类、瘦肉、鱼类等)和大豆蛋白。这些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其组成和人体的蛋白质较为接近,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例如,患者每天计划摄入70克蛋白质,那么优质蛋白应在35 - 49克左右。这样的比例有助于在保证营养供给的同时,更好地发挥蛋白质对身体的积极作用。除蛋白质外,乙肝患者日常饮食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碳水化合物 - 保证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应占总能量的50%-70%。可以选择谷物类,如大米、小麦、玉米等作为主食,它们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维持肝脏的正常代谢活动。 - 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优先:复杂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相对较慢,有利于血糖的稳定。像全麦面包、燕麦片、红薯等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复杂碳水化合物,比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白面包、糖果)更适合乙肝患者。 脂肪 - 控制脂肪量:脂肪摄入量一般占总热量的20%-30%。由于乙肝患者肝脏代谢脂肪能力可能减弱,要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如肥肉、猪油等。 - 选择健康脂肪:适量摄入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鱼油中的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对心血管系统有益。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也较多,但因脂肪含量高,要适量食用,例如每天吃一小把杏仁或核桃。 维生素和矿物质 - 摄入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对肝脏的正常功能和修复非常重要。维生素A有助于肝细胞的再生,可从胡萝卜、菠菜等食物中获取;维生素C、E是抗氧化剂,能保护肝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新鲜水果和蔬菜是良好的来源;维生素K对凝血因子的合成有帮助,绿叶蔬菜中含量丰富。 - 补充矿物质:锌参与肝脏的代谢过程,贝类、瘦肉等食物含有锌;硒是一种抗氧化剂,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可通过食用海产品、菌类来补充。 水分 - 充足饮水:每天饮用1500 - 2000毫升水,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废物排出。但如果患者出现腹水等情况,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控制饮水量。

谢高山 2024-11-18阅读量1957

刘懿博士说肺癌(八三八四)恶...

病请描述:前两天,有一位家住天津的患者家属带着母亲的片子过来找我。她母亲今年七十多岁,一年半前在其他医院诊断为恶性胸膜间皮瘤。当时胸水控制不住,隔几天就要抽一次水。如果不抽水的话,就会出现憋气呼吸困难的症状,由于频繁的到医院抽水,所以生活质量很差。这位家属过来找我,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我说这种情况,我可以用微创胸腔镜的方法把胸水控制了,虽然不可能把恶性胸膜间皮瘤根治性的切除,这个我没法办到,但达到控制胸水的目标应该没有问题。 这位患者在我这里做了微创胸腔镜手术,然后又给予比较先进的双免治疗。让恶性胸膜间皮瘤这么恶性的疾病,控制的还算满意,并且胸水从手术之后也就不再生长了。 现在家属又来找我,说最近发现了腹水,肚子胀,抽腹水后症状能够缓解,问我有没有办法通过手术控制腹水?控制腹水我的经验不多,我建议他看看消化科和普通外科有没有办法。

刘懿 2024-10-08阅读量1451

什么是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

病请描述:什么是肠造口? 肠造口是指因疾病或损伤后治疗需要,利用手术方法将肠管拉出腹腔、缝合固定在腹壁,从而使得肠内容物安全地经腹壁肠管的开口排出,从而实现粪便的永久性或暂时性转流。 什么是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指的是低位直肠保肛手术后,将末端回肠临时固定在右下腹位置,将粪便自造口转流引出的方法。 低位直肠癌术后进行预防性小肠造口必要的吗? 是的,非常必要。低位直肠癌标本切除后,需要重新将近端的结肠和远端的直肠重新连接(医学上称为,结肠直肠吻合)从而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但低位直肠手术中新建的吻合口都比较低低,一般距离齿状线(肛管与直肠交界线)都在3-4cm以内,低位直肠吻合口由于局部血运、肠管蠕动和肠管压力原因,吻合口漏概率较高,约5-10%以上,一旦发生吻合口漏不但会有严重腹腔感染风险,明显延迟患者手术后康复和出院时间,甚至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肿瘤治疗的正常进程,不仅浪费时间、增加额外痛苦和费用,还存在耽误疾病治疗的风险。另外,尽管已经进行预防性造口的患者仍有出现吻合口愈合不良的风险,但这类患者出现症状性吻合口漏及相关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降低,症状严重程度明显减轻。因此,外科医师会在经过术中二次评估和严格筛选的患者中进行预防性造口。 预防性回肠造口一般什么时间进行换纳手术? 一般低位直肠手术后3个月为回肠造口还纳的理想时间,过早进行还纳手术可能增加吻合口漏风险。有时,患者因吻合口窦道感染、愈合延迟、治疗需要等,可酌情考虑推迟还纳时间至6个月或以上时间。 造口科普问答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会给日常生活带来明显不便吗? 不会,只要护理得当,预防性回肠造口并不会给日常生活带来明显的不便,也不会明显降低生活质量。 平时需要关注预防性小肠造口的哪些问题? 预防性小肠造口一般为小肠液体和部分消化物组成的水样、粥状、糊状的稀便,不成型,由于含有水分和消化酶较多,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平时需关注: 1.每天造口是否有排气排便、排便的量、颜色、性质; 2.造口本身的情况:粘膜塌陷、回缩、开口狭窄、皮肤粘膜分离、脱垂、旁疝、出血、缝线脱落等情况; 3.造口周围皮肤情况:潮红、炎症、糜烂、溃疡、出血、增生、瘙痒等情况; 4.一般情况:是否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情况。 5.如有不确定问题,可以及时造口门诊就诊,需求专业造口医师的帮助。 我有预防性小肠造口,平时饮食有忌口吗? 小肠造口术后,食物类型方面,没有特别忌口,但有一些基本原则:优选水分多、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高热量、高蛋白的肉类、蛋类和新鲜蔬菜水果等),循序渐进、少量多次饮食、细嚼慢咽,避免避免干燥、粗糙和不好消化的食物类型,避免辛辣及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适当活动,维护正常胃肠道消化功能,注意预防便秘、梗阻及腹泻脱水两种极端情况。 一些常见类型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或者引起大便形状发生明显改变,需要在日常饮食中注意选择性食用。 1.易产气引起腹胀食物: 芦笋、豆类、西兰花、抱子甘蓝、卷心菜、花椰菜、洋葱、豌豆、啤酒、碳酸饮料。 2.不能完全消化食物引起造口梗阻食物: 各种粗纤维食物,比如苹果皮、卷心菜、芹菜、豆芽、蘑菇、椰子、玉米、干果、坚果、菠萝、蔬菜皮等。 3.容易引起大便干燥食物: 手擀面、包子、馒头、米饭、土豆、木薯淀粉等。 4.容易引起腹泻食物: 油炸食品、高糖食品、西梅汁、辛辣食品等。 5.容易引起大便异味的食物: 酒精、芦笋、西兰花、干豆、蛋类、鱼类、大蒜、洋葱、豌豆等。 6.减轻大便异味食物: 番茄汁、酸奶、去脂奶等。 预防性小肠造口患者,平时穿衣需注意什么问题? 平时穿衣应注意宽松、舒适为主,避免紧身衣、紧身裤压迫造口。 预防性小肠造口患者,能洗澡吗? 手术切口愈合后,小肠造口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沐浴,但建议沐浴前排空造口袋、佩带造口袋沐浴,另外注意造口袋边缘最好使用胶带密封加固,防止漏液。 预防性小肠造口患者,能运动吗? 可以正常运动,但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根据体力和爱好合理选择健身方式,避免举重、长跑、搏斗、篮球等可能影响造口稳定性或诱发造口旁疝等类型活动。 预防性小肠造口患者,能旅游吗? 可以旅游,但需要根据体力情况、出行时间、方式、内容等方面,制定个体化的方案,适可而止、量力而行。应提前准备好造口相关用品、旅途中注意饮食原则,避免梗阻或脱水。

傅传刚 2024-09-29阅读量2254

我国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特点

病请描述: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数据显示,我国人群的肠易激综合征总体患病率约1.4%~11.5%,占消化专科门诊患者的10%~30%以上,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尤其是女性。因其病史可长达数年乃至几十年,患者常常反复就医,对生活、工作造成巨大困扰。目前,国际上诊断肠易激综合征公认的是“罗马IV诊断标准”,即患者主要存在反复发作、与排便相关的腹痛,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或粪便性状改变。但根据国内外多数消化病专家的经验及认知,相比于腹痛,腹胀反而更常见。多项临床研究和我国诊治共识显示,腹胀在我国的发生率较高。多数专家认为,国内患者的诊断应主要关注与排便相关的腹胀,以及伴有的粪便性状异常,再针对性选择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生理状态下,肠道菌群与宿主的免疫系统之间具有良好的共生关系,一旦免疫平衡被打破,菌群的构成或代谢特征发生改变,则可能引发肠易激综合征等一系列疾病。腹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主观来讲,是感觉腹部局部或全腹胀满,并伴有呕吐、腹泻、嗳气等相关症状,或在检查时发现部分或全腹部膨隆等。在消化科门诊,绝大多数腹胀属于无明确器质性疾病的功能性腹胀。 如果出现腹泻或便秘等症状时,需重点关注是否同时伴有腹胀腹痛、是否明显和排便相关(腹胀腹痛出现在便前、便中或便后),如果情况持续3个月,建议就诊排查肠易激综合征。尤其是年龄超过40岁、便血、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夜间排便、贫血、腹部包块、腹水、发热、非刻意的体重减轻、有结直肠癌和炎症性肠病家族史等因素的高风险人群,更需积极排查。 通常,饮食是肠易激综合征的诱发因素,因此在药物治疗外,患者需根据自身体验进行调整饮食,避免诱发症状的食物。相关研究表明,暴饮暴食、辛辣食物、高脂饮食、奶制品、咖啡因、酒精等均有可能诱发或加重肠易激综合征。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被归类为可发酵碳水化合物(FODMAP)的食物,比如面粉制品、大蒜、葱、奶类、苹果、梨、豆类及豆制品等可能会诱发症状。低FODMAP食物包括稻米及玉米制品、土豆、香蕉、瓜类、白菜及各种肉类等,患者可酌情选择。▲ 原文刊于《生命时报》

庞文璟 2024-09-09阅读量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