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总有患者甚至自己的亲友问我这个问题,我每次都不厌其烦的讲解,有的人理解了,有的人最终也没有理解。首先说答案,保胆取石看上去很美丽,实则是不行的,理由如下: 1.胆囊结石成因复杂,包括体内胆汁成分问题,胆囊功能问题,饮食习惯问题及伴随疾病等多种问题,因此我们认为胆囊结石问题并不在结石本身,而是机体包括胆囊的一系列问题导致结石,单纯取结石就好像割草而不除根,结石最终还会复发。 2.单纯从风险讲,保胆取石手术风险也很高,一旦发生胆汁瘘,危险性很高,治疗难度也很大。 3.胆囊切开取石后,需要缝合胆囊,人为造成胆囊瘢痕,会进一步加重胆囊功能障碍,更加增加了结石复发的风险。 4.反复手术形成粘连,且反复胆囊炎发作,导致胆囊及周围炎症加重,为后续胆囊切除造成很大困难,甚至有些患者在做胆囊切除手术时丧失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机会,甚至出现胆汁瘘,胆道损伤,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5.胆道结石不同于泌尿道结石,体外碎石、溶石、排石等治疗方案,在胆道结石是绝对禁忌的,因为会人为造成胆道损伤、胆管结石、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6.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胆囊结石唯一的治疗方案就是胆囊切除,这是国际通行的治疗原则,不只是在中国,全世界的医生都遵循着这一准则。 7.胆囊并不是产生胆汁的器官,他就像水库一样是用来储存胆汁并调节胆汁流出参与消化的,人切除胆囊后胆管会代偿性膨大一些代替部分胆囊功能,胆囊切除后一般经过几个月的适应期以后,人是可以恢复正常的消化功能的。 8.胆囊切除可以增加大肠癌风险这一说法,并没有在正规权威文献报道,所以也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因此,保胆取石只是迎合了患者一方朴素的保留器官的愿望,并没有科学性,这是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过的。我们也处理过不少经历溶石、排石,保胆取石等不科学治疗方法后最终难逃胆囊切除结局,甚至因此丧失最佳手术时机,甚至因此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因此,保胆取石真的不可以。
孟凡斌 2024-06-13阅读量1101
病请描述:1.什么是腹膜后肿瘤? 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肿瘤,这个区域位于腹腔的后部,包含许多重要的结构,如肾脏、肾上腺、胰腺等。这种肿瘤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 2.为什么需要联合脏器切除? 由于腹膜后的位置靠近多个重要器官,当肿瘤增大时,可能与这些器官紧密相连或侵犯它们。为了确保肿瘤被完全切除并减少复发的风险,医生可能需要同时切除与肿瘤相邻的部分正常组织或器官。 3.手术的风险和挑战是什么? 出血:由于这个区域有许多大的血管,手术中出血的风险较高。 损伤邻近器官:如肾脏、胰腺、肝脏等。 麻醉风险:长时间的手术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麻醉。 术后并发症:如感染、伤口愈合问题、肠漏、胰瘘等。 4.术前准备和术后恢复 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以评估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术后:患者可能需要住院观察,根据手术的复杂性和患者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近日,我科团队为一例巨大复杂腹膜后肿瘤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手术难度极大,经过团队努力攻关,行腹膜后肿瘤+胰体尾脾+左半结肠+左肾切除术,最终手术顺利,取得圆满成功。 5.总结 巨大腹膜后肿瘤联合脏器切除是一种复杂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进行。虽然手术有一定的风险,但对于某些患者来说,这是治疗的最佳选择。如果您或您的亲人被诊断为此类肿瘤,建议咨询专家并了解所有的治疗选择。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外科,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4-06-03阅读量935
病请描述:1.什么是腹膜后肿瘤? 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肿瘤,这个区域位于腹腔的后部,包含许多重要的结构,如肾脏、肾上腺、胰腺等。这种肿瘤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 2.为什么需要联合脏器切除? 由于腹膜后的位置靠近多个重要器官,当肿瘤增大时,可能与这些器官紧密相连或侵犯它们。为了确保肿瘤被完全切除并减少复发的风险,医生可能需要同时切除与肿瘤相邻的部分正常组织或器官。 3.手术的风险和挑战是什么? 出血:由于这个区域有许多大的血管,手术中出血的风险较高。 损伤邻近器官:如肾脏、胰腺、肝脏等。 麻醉风险:长时间的手术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麻醉。 术后并发症:如感染、伤口愈合问题、肠漏、胰瘘等。 4.术前准备和术后恢复 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以评估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术后:患者可能需要住院观察,根据手术的复杂性和患者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近日,我科团队为一例巨大复杂腹膜后肿瘤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手术难度极大,经过团队努力攻关,行腹膜后肿瘤+胰体尾脾+左半结肠+左肾切除术,最终手术顺利,取得圆满成功。 5.总结 巨大腹膜后肿瘤联合脏器切除是一种复杂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进行。虽然手术有一定的风险,但对于某些患者来说,这是治疗的最佳选择。如果您或您的亲人被诊断为此类肿瘤,建议咨询专家并了解所有的治疗选择。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外科,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4-06-03阅读量1066
病请描述:1.什么是腹膜后肿瘤? 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肿瘤,这个区域位于腹腔的后部,包含许多重要的结构,如肾脏、肾上腺、胰腺等。这种肿瘤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 2.为什么需要联合脏器切除? 由于腹膜后的位置靠近多个重要器官,当肿瘤增大时,可能与这些器官紧密相连或侵犯它们。为了确保肿瘤被完全切除并减少复发的风险,医生可能需要同时切除与肿瘤相邻的部分正常组织或器官。 3.手术的风险和挑战是什么? 出血:由于这个区域有许多大的血管,手术中出血的风险较高。 损伤邻近器官:如肾脏、胰腺、肝脏等。 麻醉风险:长时间的手术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麻醉。 术后并发症:如感染、伤口愈合问题、肠漏、胰瘘等。 4.术前准备和术后恢复 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以评估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术后:患者可能需要住院观察,根据手术的复杂性和患者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近日,我科团队为一例巨大复杂腹膜后肿瘤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手术难度极大,经过团队努力攻关,行腹膜后肿瘤+胰体尾脾+左半结肠+左肾切除术,最终手术顺利,取得圆满成功。 5.总结 巨大腹膜后肿瘤联合脏器切除是一种复杂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进行。虽然手术有一定的风险,但对于某些患者来说,这是治疗的最佳选择。如果您或您的亲人被诊断为此类肿瘤,建议咨询专家并了解所有的治疗选择。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外科,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4-06-03阅读量1008
病请描述:ISGE2024 2024年5月26日,为期三天的第36届ISGE学术会议暨北京大学妇科肿瘤学术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本次盛会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策划,设立1个主会场作为会议的核心,吸引了所有与会者的目光,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同时,特别推出的6场Workshop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共同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此外,17个分会场精彩纷呈,每个会场都充满了专业的学术探讨和前沿分享,吸引了众多学者积极参与,会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5场手术直播让学员们能够实时观摩顶尖专家的精湛手术技艺,感受医学的无限魅力。整场会议内容丰富多彩,充实而精彩,堪称一场学术界的顶级盛宴。妇产科在线作为本次会议的官方媒体,为您带来国际会场精彩报道。 分会场1:国际会场——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原则 曹泽毅教授:妇科肿瘤外科手术原则 妇科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生命健康。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曹泽毅教授首先向大家强调了腔镜外科手术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外科手术治疗的目的和优势。与开放性手术相比,腔镜手术创伤较小,但造成恶性肿瘤播散的风险更高,这也是某些情况下腔镜手术复发率、死亡率更高的主要原因。随后,曹泽毅教授结合相关手术视频,强调了术中如何避免恶性肿瘤播散的重要原则,并指出妇科肿瘤穿刺的不良后果,尤其针对卵巢肿瘤,穿刺并发症包括肿瘤转移、损伤周围脏器组织如肠道、输尿管、膀胱等。 RobertoTozzi教授:晚期卵巢癌广泛腹膜切除技巧及要点 欧洲妇科内镜学会SIG肿瘤学主席、英国牛津大学RobertoTozzi教授首先帮助大家重新梳理了盆腔解剖结构和三水平理论,并结合大量临床研究数据,强调了卵巢癌术后预后的重要性。随后,他展示了以往切除手术的标本,说明腹膜与妇科肿瘤之间的解剖与内在联系,强调在切除妇科肿瘤时应注意腹膜结构的切除。最后RobertoTozzi教授结合多例手术视频,详细讲述了切除肿瘤时应如何切除临近腹膜结构,以及如何正确识别并切除可能存在潜在转移风险的组织。 IlnurIrekovichMusin教授:妇科肿瘤手术的精准原则 俄罗斯巴什基尔国立医科大学、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妇产科医师协会会长IlnurIrekovichMusin教授首先向大家分享了目前全球妇科肿瘤的发病及治疗现状,而后以手术视频演示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腹膜切除术、经阴道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子宫根治性切除术、机器人辅助子宫切除术、机器人辅助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子宫切除术合并疝修补术等各类妇科肿瘤手术术式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LubomirMikulasek教授: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IUS在门诊的重要价值 捷克布拉格日间妇科外科手术中心、捷克微创美容妇科协会主席兼创始人LubomirMikulasek教授表示,对于如何保留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育力,具体的方法包括在门诊进行宫腔镜探查、局部麻醉后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以及术前定位、术中导航和术后验证。他强调在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时,宫腔镜引导下的活检优于盲目活检,并提出子宫肌层是否侵袭可以通过经阴道超声与盆腔磁共振成像检查来确定。最后,LubomirMikulasek教授介绍了ESGO/ESHRE/ESGE指南中关于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力治疗的建议。 HiroyukiKanao教授:妇科肿瘤的腹腔镜根治和超根治手术 日本昭和大学、三重大学、札幌医科大学HiroyukiKanao教授以手术病例分享的形式,首先向大家分享了妇科肿瘤腔镜手术的具体步骤与操作方法。随后他介绍了一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行盆腔廓清术或侧向盆腔扩大切除术的可行性和肿瘤结局研究的结果,提出腹腔镜下盆腔廓清术或侧向盆腔扩大切除术是可行的。之后他以一例高级别妇科肿瘤患者为例,强调规范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而发生术后并发症可能导致围手术期细胞因子风暴,进而影响患者预后。 JaeWeonKim教授:早期宫颈癌手术范围的缩小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韩国妇科肿瘤学会(KSGO)主席JaeWeonKim教授首先详细介绍了SHAPE试验的设计、结局指标、纳排标准、早期宫颈癌手术两种术式的具体操作方法等,并分析了其局限性与存在的问题。JaeWeonKim教授强调,术前确定是否为低风险疾病的关键在于与病理科医生及放射科医生进行精确的交流,术中确认病灶是否切除干净,术后确认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并及时予以干预。 尧良清:重新审视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中的阴道旁组织——新见解优化手术策略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尧良清教授首先强调了阴道旁组织研究的必要性,并提出以往阴道旁组织术语与定义缺乏共识、解剖标志缺乏一致性、主韧带和骶韧带的关系不明确,以及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中阴道旁组织切除的范围不明确等特征。现在,重新定义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中的阴道旁组织,阐明其对手术的影响及减少术中出血的优化手术策略。随后,尧良清教授结合临床病例与手术视频展示了患者术前与术后的情况对比,同时列出了该患者的随访数据,再次强调子宫切除术中对阴道旁组织的处理对手术预后有重要影响。 程文俊教授:卵巢癌的腹腔镜手术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程文俊教授首先介绍了卵巢癌的具体分型及各种分型的预后情况,提出上皮性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其转移概率较大,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基础情况等。随后,程文俊教授结合临床数据,表示妇科肿瘤学中的微创手术在治疗子宫内膜癌、宫颈癌以及卵巢癌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她通过手术视频介绍了晚期卵巢癌的术前评估、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再分期手术、晚期/复发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并强调术中注意事项。最后,程文俊教授总结道,腹腔镜手术在卵巢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卵巢癌的检测、评价和早期卵巢癌的治疗中安全可行。 LiselotteMettler:子宫肌瘤、腺肌瘤和肉瘤-腹腔镜手术的选择 德国基尔大学医院LiselotteMettler教授表示,若患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或在腹腔镜/宫腔镜术后仅病理组织检查发现子宫肌瘤内有肉瘤成分,就有可能导致子宫肉瘤的意外播散,但目前尚不清楚腹腔镜/宫腔镜手术切除子宫肌瘤是否会导致未被察觉的恶性疾病扩散,为此其团队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分析,得到术前推定为良性子宫肌瘤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发现子宫肉瘤的比例为1/2269,概率较低。随后,LiselotteMettler教授介绍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包括其适应证、操作方式等,并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AmirA.Jazaeri:晚期卵巢癌中微小残留病变的意义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AmirA.Jazaeri教授以线上远程的方式,围绕二次腹腔镜探查术检测微小残留病变(MRD)的预后意义、ctDNA阳性在前期治疗结束时的预后意义及MRD相关临床试验三部分展开,系统地讲解了卵巢癌MRD与用于识别MRD的二次腹腔镜探查及ctDNA检测。随后,AmirA.Jazaeri教授介绍了一项通过二次腹腔镜探查手术检测MRD的临床研究,得出了手术MRD可作为预后因子的结论。对于MRD的检测,ctDNA是卵巢癌MRD的重要标记物,这一点已被临床试验数据佐证。 王俊杰教授:聚焦超声消融联合宫腔镜治疗复杂型子宫肌瘤的探索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王俊杰教授针对特殊部位复杂型子宫肌瘤的病因、流行病学、检查方式(包括3D超声、MRI、造影、门诊宫腔镜等)、临床分型及治疗方式(特别是聚焦超声消融、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她表示,对于分级较高或复杂的子宫黏膜下与肌壁间肌瘤,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预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但由于聚焦超声消融治疗不适合用于恶性病变,因此术前需完善MRI、LDH等检查。 分会场5:国际会场——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技巧 AdelShervin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进行性疾病、良性疾病还是其他 伊朗德黑兰法玛尼医院AdelShervin教授主要就内异症的疾病进展影响因素问题进行了分析。他开场提出一个问题,内异症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吗?随后他演示了一例17岁患者累及输尿管的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病灶切除术视频,引出其为雌激素依赖的进展性疾病,其生物学行为仍具有争议。他进一步分享了内异症进展的分子生物学证据,包括上皮间充质转化、平滑肌化生和纤维形成等,此外其进展还受到环境遗传学和环境表观遗传学的影响,其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发病率具有内异症时间和地区差异。 GaneshDangal教授:卵巢癌上腹部解剖及手术技巧 尼泊尔Phect-NEPAL/加德满都示范医院GaneshDangal教授对卵巢癌上腹部转移病灶切除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卵巢癌开腹分期手术是治疗标准,晚期上皮性卵巢癌通常具有粟粒状或斑块状形态,无法在术前成像中准确检测到,因此转移程度主要取决于手术探查和术者目视检查。卵巢癌的扩散部位主要包括网膜、右侧结肠旁区域和右侧膈肌等,因此术中需要仔细探查上腹部。GaneshDangal教授认为,手术是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并通过图片展示了分期手术范围及肿瘤细胞减灭术的范围;针对上腹部手术,仅在可以完全切除的情况下才进行上腹部手术。 赵丹教授:神经保护的广泛子宫切除手术技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丹教授在讲座中展示了神经保护的广泛子宫切除手术技巧。他首先演示了一例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术中可以看到骶丛神经分支损伤,这将导致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后赵丹教授通过展示盆腔自主神经的解剖结构,强调了神经平面保留的重要性及其技术要点。在侧方宫旁注意保留子宫深静脉下方的盆腔内脏神经,在背侧宫旁注意保留输尿管系膜内的腹下神经束,在腹侧宫旁切除期间注意保护下腹下神经丛,保留膀胱支。最后他还演示了神经保护的广泛子宫切除手术,详细讲解了神经平面保留的操作步骤,利用盆腔固有间隙可降低保留神经的难度。 ManjulaAnagani教授:卵巢移位手术在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中的应用 随着女性生育年龄推迟、癌症发病率升高和癌症存活率提高,生育力保护的重要性和需求日益增长。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具有放疗诱发性腺毒性,因此在肿瘤手术时或放疗之前将卵巢移出放射野,有助于保存生育能力和降低早期绝经的风险。印度Arete医院ManjulaAnagani教授就卵巢移位的指征、手术操作和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卵巢移位的指征包括接受盆腔或下腹部放疗且不接受性腺毒性化疗的患者。需注意的是,术前需要与多学科团队进行充分的术前交流;术中注意头侧主操作孔最好位于上腹部,使卵巢尽可能往高移位,术中充分探查腹腔并进行腹腔冲洗液检查。 李翡教授:淋巴结切除术中超声刀应用技巧及术后淋巴漏防治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斐教授分享了淋巴结切除术的技巧和经验。李翡教授首先介绍了盆腹腔淋巴系统的解剖和生理、淋巴漏和乳糜瘘的区别。发生淋巴漏的主要因素包括BMI、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等,目前对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后淋巴漏发生率的高低仍存在差异。淋巴漏的治疗包括禁食、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等保守治疗,以及手术和介入治疗。此外,李翡教授还分享了术中寻找淋巴瘘口的方法,并通过手术视频讲解了淋巴结清扫术中预防淋巴瘘的技术操作要点,总结为“点”、“挑”、“推”、“游”这四点。 JalidSehouli教授:卵巢癌治疗新进展 德国柏林Charité学院JalidSehouli教授分享了卵巢癌治疗新进展。卵巢癌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等,手术治疗中达到R0切除是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JalidSehouli教授随后介绍了多项卵巢癌手术相关临床试验,包括Cchorus试验、Ttrust试验和Lion试验等,认为手术不是非黑即白,对患者应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及术前术后综合治疗,予以个体化术后护理、术后康复以及心理治疗。最后他强调在围手术期进行人文关怀对患者同样非常重要。
尧良清 2024-06-03阅读量1921
病请描述:胰腺肿瘤剜除的病例现在越来越多,一方面需求量增加,一方面大家的技术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随着而来的,各种并发症也不断出现,须知,剜除看似简单,实则变化多端,处理稍有不慎,带来的打击严重的可能是毁灭性的,一辈子的,有必要科普一下。 顾名思义,剜除就是挖除,目的就是在尽量不损伤胰腺实质的情况下把肿瘤完整切除,保留了胰腺区域正常的管道结构,自然,也保留的相应的功能,一般都是良性或低度恶性的肿瘤,比如各类囊性肿瘤(黏液性或浆液性囊腺瘤,分支型IPMN),囊实性肿瘤(假乳头实体瘤),低级别的口径较小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或肾透明细胞癌胰腺转移瘤等。 胰腺不同部位的肿瘤剜除,造成的并发症也是不同的:长在胰头钩突的,相应的并发症有胰瘘,胆瘘,胆管狭窄,十二指肠瘘,出血,胃瘫,假性囊肿。 这几个并发症一旦产生,处理起来都很棘手,就大家熟悉的胰瘘来说,又分主胰管瘘和分支胰管瘘,主胰管瘘又分破裂和断裂(太复杂了😮💨)。如果主胰管破裂,基本没有办法靠手术以外的方法解决,要么长期带管,要么手术;如果主胰管只是破裂,连续性还在,还是有机会通过ERCP放入支架管,建立长期的连续性,有机会拔管愈合。 胆瘘一种是术中损伤了,一种是术后缺血引起,如果是做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很容易造成缺血,但是剜除的话很少,所以更多的是术中损伤了,但是有的人要问了,损伤么当场有胆汁出来的,就可以发现了,是的那样好一点,起码术中补救(修补+支撑或胆肠吻合),有时候是剜除术把胆管壁解剖的很薄,当场没破,术后因为胰瘘的腐蚀破了,无论哪种情况,应该尽可能创造条件行ERCP放入胆道支架,才有机会封堵胆瘘,慢慢愈合。由于这种愈合是不正常的愈合,后期需要密切随访,仍然有疤痕狭窄可能,需要再次行ERCP. 十二指肠瘘的原因和胆瘘差不多,但是处理上更困难,因为经过十二指肠的消化液流量很大,胃液,胆汁,胰液,对破口的腐蚀会很危险,如果是早期瘘往往会引起腹膜炎需要再次手术做造瘘+胃肠转流,以后才有可能慢慢好起来;晚期瘘如果不局限,引流得当也是有机会好的,总体住院时间都会很长,持久战,需要医患双方的耐心和恒心。 出血的原因往往是瘘,所以治疗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出血了要先止血,如果是术后3天之内的出血,应该积极的二次手术止血;如果是超过3天的,以介入为主,DSA下找到出血的动脉栓塞有效率是最高的;另一方面,晚期的出血往往是各种“瘘”引起的,所以积极止血后仍然要积极处理“瘘”。须知,出血有不确定性和重复性,尤其是有的“出血”很狡猾,每次病人躺到DSA台上,造影发现不了出血,所以我们常规是DSA前尽量做一个增强CT,有阳性出血表现的,DSA就可以稳稳止血,比如我们医院具备了杂交手术室,也就是病人躺到手术室可以CT,DSA或者手术联动,不需要搬来搬去,这样医生和病人的压力都小很多。 胃瘫的原因也很多,有时候心情抑郁都会引起,所以患者朋友们术后一定要看开点,听从主管医生的安排。部分剜除手术需要游离胰头十二指肠,特别是后入路剜除,之后整个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被拖出,术后加上胰瘘和粘连,则容易引起排空不畅,继而胃瘫,处理则是胃肠减压,有的就自己好了,好不了需要做胃镜,联合透视放置鼻饲管达小肠,然后开启鼻饲管营养,慢慢会好的,需要极大耐心,我最长的胃瘫是3个月,有报道半年的。 假性囊肿形成很常见,有大有小,主要是胰瘘后局部包裹,但是胰液往腹腔跑的压力更小,于是吃了东西会越来越大,一半小于3cm没有症状的可以观察,我推荐可以打一针长效奥曲肽,部分患者会自愈。如果囊肿很大产生了压迫症状(胃胀,想吐),一半需要引流。引流分外引流和内引流,都可以通过手术或介入,手术我不推荐也就不说了,介入就是穿刺(外引流)和内镜(内引流)。 位于胰体部或尾部的剜除,主要的并发症就是胰瘘和假性囊肿,表现和处理同上,胰瘘后也有并发出血的,处理也是一样。这个部位的出血有时候很凶险,因为往往是脾动脉或静脉,可能来不及介入,需要急诊立刻手术,手术当中也可能因为术野操作困难等因素,不得已做胰体尾切除联合脾切除,我这里一般是腹腔镜下止血,当然需要团队的配合,找到出血点后精准处理,吸尽血块,放好引流,患者都能良好恢复。
金佳斌 2024-05-06阅读量4152
病请描述:胰腺肿瘤剜除的病例现在越来越多,一方面需求量增加,一方面大家的技术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随着而来的,各种并发症也不断出现,须知,剜除看似简单,实则变化多端,处理稍有不慎,带来的打击严重的可能是毁灭性的,一辈子的,有必要科普一下。 顾名思义,剜除就是挖除,目的就是在尽量不损伤胰腺实质的情况下把肿瘤完整切除,保留了胰腺区域正常的管道结构,自然,也保留的相应的功能,一般都是良性或低度恶性的肿瘤,比如各类囊性肿瘤(黏液性或浆液性囊腺瘤,分支型IPMN),囊实性肿瘤(假乳头实体瘤),低级别的口径较小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或肾透明细胞癌胰腺转移瘤等。 胰腺不同部位的肿瘤剜除,造成的并发症也是不同的:长在胰头钩突的,相应的并发症有胰瘘,胆瘘,胆管狭窄,十二指肠瘘,出血,胃瘫,假性囊肿。 这几个并发症一旦产生,处理起来都很棘手,就大家熟悉的胰瘘来说,又分主胰管瘘和分支胰管瘘,主胰管瘘又分破裂和断裂(太复杂了😮💨)。如果主胰管破裂,基本没有办法靠手术以外的方法解决,要么长期带管,要么手术;如果主胰管只是破裂,连续性还在,还是有机会通过ERCP放入支架管,建立长期的连续性,有机会拔管愈合。 胆瘘一种是术中损伤了,一种是术后缺血引起,如果是做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很容易造成缺血,但是剜除的话很少,所以更多的是术中损伤了,但是有的人要问了,损伤么当场有胆汁出来的,就可以发现了,是的那样好一点,起码术中补救(修补+支撑或胆肠吻合),有时候是剜除术把胆管壁解剖的很薄,当场没破,术后因为胰瘘的腐蚀破了,无论哪种情况,应该尽可能创造条件行ERCP放入胆道支架,才有机会封堵胆瘘,慢慢愈合。由于这种愈合是不正常的愈合,后期需要密切随访,仍然有疤痕狭窄可能,需要再次行ERCP. 十二指肠瘘的原因和胆瘘差不多,但是处理上更困难,因为经过十二指肠的消化液流量很大,胃液,胆汁,胰液,对破口的腐蚀会很危险,如果是早期瘘往往会引起腹膜炎需要再次手术做造瘘+胃肠转流,以后才有可能慢慢好起来;晚期瘘如果不局限,引流得当也是有机会好的,总体住院时间都会很长,持久战,需要医患双方的耐心和恒心。 出血的原因往往是瘘,所以治疗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出血了要先止血,如果是术后3天之内的出血,应该积极的二次手术止血;如果是超过3天的,以介入为主,DSA下找到出血的动脉栓塞有效率是最高的;另一方面,晚期的出血往往是各种“瘘”引起的,所以积极止血后仍然要积极处理“瘘”。须知,出血有不确定性和重复性,尤其是有的“出血”很狡猾,每次病人躺到DSA台上,造影发现不了出血,所以我们常规是DSA前尽量做一个增强CT,有阳性出血表现的,DSA就可以稳稳止血,比如我们医院具备了杂交手术室,也就是病人躺到手术室可以CT,DSA或者手术联动,不需要搬来搬去,这样医生和病人的压力都小很多。 胃瘫的原因也很多,有时候心情抑郁都会引起,所以患者朋友们术后一定要看开点,听从主管医生的安排。部分剜除手术需要游离胰头十二指肠,特别是后入路剜除,之后整个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被拖出,术后加上胰瘘和粘连,则容易引起排空不畅,继而胃瘫,处理则是胃肠减压,有的就自己好了,好不了需要做胃镜,联合透视放置鼻饲管达小肠,然后开启鼻饲管营养,慢慢会好的,需要极大耐心,我最长的胃瘫是3个月,有报道半年的。 假性囊肿形成很常见,有大有小,主要是胰瘘后局部包裹,但是胰液往腹腔跑的压力更小,于是吃了东西会越来越大,一半小于3cm没有症状的可以观察,我推荐可以打一针长效奥曲肽,部分患者会自愈。如果囊肿很大产生了压迫症状(胃胀,想吐),一半需要引流。引流分外引流和内引流,都可以通过手术或介入,手术我不推荐也就不说了,介入就是穿刺(外引流)和内镜(内引流)。 位于胰体部或尾部的剜除,主要的并发症就是胰瘘和假性囊肿,表现和处理同上,胰瘘后也有并发出血的,处理也是一样。这个部位的出血有时候很凶险,因为往往是脾动脉或静脉,可能来不及介入,需要急诊立刻手术,手术当中也可能因为术野操作困难等因素,不得已做胰体尾切除联合脾切除,我这里一般是腹腔镜下止血,当然需要团队的配合,找到出血点后精准处理,吸尽血块,放好引流,患者都能良好恢复。
金佳斌 2024-04-28阅读量1050
病请描述:直肠癌术后乳糜漏? 直肠癌术后,有时会出现乳糜漏并发症,这种并发症虽然少见,但是一旦发生,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了解直肠癌术后乳糜漏的相关知识,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至关重要。 希望这篇科普文章能为您带来一些帮助,让我们一起携手,战胜病魔,重获健康。 乳糜漏定义 乳糜漏是腹腔内淋巴系统中富含甘油三酯的乳糜液异常漏出,导致腹腔内游离乳糜样腹水积聚。 病理生理 由于局部区域的淋巴液循环途径被破坏或中断,淋巴液压力大于组织液压力或体腔内压而引起外漏。 诊断标准 术后腹腔引流液呈乳白色或乳糜状;引流液中甘油三酯浓度≥110 mg/dL(1.2 mmol/L);排除出血、肠瘘、胆瘘、胰瘘等并发症。 发生率:1%-17.7% 乳糜漏分级 A级乳糜漏 24h引流量一般小于500ml,无明显临床症状,仅需低脂饮食即可治愈,不影响住院时间。 B级乳糜漏 24h引流量大于500ml、小于1000ml,需要实施肠外或者肠内营养治疗、置管引流、药物治疗等措施。 C级乳糜漏 24h引流量常大于1000ml,需要接受淋巴管栓塞、手术结扎淋巴管、腹腔静脉分流术等手术治疗。 术后乳糜漏的危险因素 1.腹腔镜手术(电外科、能量平台,淋巴管闭合不彻底) 2.右半结肠肿瘤 3.D3淋巴结清扫(损伤肠干和乳糜池) 4.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范围、淋巴组织结扎方式 5.低蛋白血症、贫血 6.高龄 7.术后过早给予肠内营养 预防措施 1.术前精准分期和评估病人全身营养状况。 2.术前口服花生油、牛奶等高脂饮食,行术中淋巴管显影。 3.选择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方式。 4.手术操作精细化、缝扎彻底;充分显露并密切观察手术区域。 5.把握好术后肠内营养应用的时机。 保守治疗 01.以中链甘油三酯为基础的高蛋白低脂饮食治疗 02.全肠外营养支持 03.腹腔通畅引流 04.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依替福林、奥利司他等 05.抗生素预防感染 手术治疗 关键在于漏口定位(术前高脂饮食,经淋巴结注射吲哚菁绿、纳米碳、钆喷酸葡胺等淋巴管造影) 腹腔镜探查(淋巴管显影、漏口彻底缝扎,或创面电刀灼烧+生物蛋白胶喷洒+大网膜覆盖) 经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淋巴管造影栓塞术(碘化油、 N-丁基氰基丙烯酸酯、纳米碳等) 经足背皮下淋巴管造影栓塞术 腹腔静脉分流术 参考文献 1.Saebeom Hur, et al. Novel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Lymphatic Leakages: Lymphatic Intervention and Embolization. Vasc Specialist Int 2023. https://doi.org/10.5758/vsi.230082. 2.于翔,等. 经皮淋巴管造影术在外科术后乳糜漏诊治中的应用.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3,32(10):988-991. 3.白旭,等.经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淋巴管造影诊断和治疗 乳糜漏6例.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3,32(2):158-161. 4.李世昊,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乳糜漏的临床诊治.肿瘤. 2023,43:389-393. 5.Chaoxiang Lu, et al. Chylous ascites with lymphatic leakage localization technical asp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BMC Surgery. 2022,22:158. 6.高原,等.淋巴管显影技术减少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后乳糜漏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2, 38(3):323-326. 7.池畔,等.结直肠癌术后乳糜漏的治疗.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2,28(3):217-219. 8.Eslam Wassal Youssef, et al. Lymphatic Interventions in the Cancer Patient. Current Oncology Reports. 2022,24:1351-1361. 9.Saebeom Hur, et al. Novel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cal management for lymphatic leakages after gynecologic surgery: lymphangiography and embolization. Gland Surg. 2021,10(3):1260-1267. 10.Hokuto Ushijima, et al.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chylous ascites after laparoscopic low anterior resection using lymphangiography and embolization with lipiodol: A case re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 2021,84:106064. 11.Ernesto Santos, et al. Chylous Ascites and Lymphoceles: Evaluation and Interventions. Seminars i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2020,37(3):274-284. 12.G Bora Makal. Lymphatic leakage after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presentation, managemen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n R Coll Surg Engl. 2020,102: e115–e117. 13.Richa Bhardwaj, et al. Chylous Ascites: A Review of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 2018,6:105–113. 14.曹晖,等.胃手术后淋巴漏和乳糜漏 原因及防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37(4):355-358. 15.Yudai Fukui, et al. Successful laparoscopic ligation for massive chylous ascites after rectal cancer surgery. Asian J Endosc Surg. 2017,10:55–58. 16.Jnoo Kim, et al. Percutaneous Treatment of Chylous Ascites. Tech Vasc Interv Radiol. 2016,19(4):291-298. 17.Edward Wolfgang Lee, et al. Lymphangiography to Treat Postoperative Lymphatic Leakage: A Technical Review. Korean J Radiol. 2014,15(6):724-732.
傅传刚 2024-04-11阅读量1850
病请描述:阴道口脱出的肿块是什么?该怎么办?--浅谈子宫脱垂 阴道口脱出的肿物大多数是宫颈或宫颈及部分宫体甚至全部宫体,当然也可能是膨出的阴道前壁或阴道后壁。那么什么是子宫脱垂呢,这里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 什么是子宫脱垂呢?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称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常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子宫脱垂呢? 1.妊娠,分娩尤其是困难的产程较长的阴道分娩,可能会使盆底肌肉或韧带受到过度牵拉而导致子宫脱垂,产后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亦会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 2.慢性咳嗽或长期的便秘或肥胖或长期举重物或其他任何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大的疾病均可导致子宫脱垂。 3.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绝经后女性,随着激素水平下降,盆底支撑结构的组织会逐渐萎缩变得薄弱,从而导致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患者会出现哪些临床表现? 1.轻症一般无明显症状,中重症患者可出现腰骶部酸痛,下腹坠胀不适,久站或久走后更明显,卧床休息后症状减轻。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者常伴排尿排便困难。 2.中重症患者阴道口可扪及宫颈或宫颈及部分宫体甚至整个子宫,休息后可回纳,脱出宫颈因与衣物长期摩擦可导致破溃出血或感染。 3.未绝经者不影响月经。 临床分型: 1度:宫颈位置下移,但仍在阴道内。 2度:宫颈或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外。 3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如何预防子宫脱垂? 1.治疗慢性咳嗽或慢性便秘或任何增加腹压的疾病。 2.控制体重,产后注意休息。 3.大于45岁,尤其绝经后女性,少提重物,平时多加强盆底肌肉的锻炼,包括提肛运动或凯格尔运动。 确诊了怎么办? 1.轻度患者 可以做盆底肌锻炼,同时口服补中益气丸治疗。 2.重度患者 A.如果年龄太大或有严重高血压或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以放置子宫托,子宫托可能会造成阴道刺激和溃疡,应定期取出并清洗,且须定期去医院复查评估。 B.如果不愿意长期放置子宫托且一般情况良好可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年龄选择不同的方案。手术后脱垂及脱垂引起的相关症状很快改善,效果明显。 总之: 出现子宫脱垂的患者须及时诊治,以防病情加重影响工作及生活。 最后祝所有女性朋友们健康快乐!
何拉曼 2024-03-07阅读量4571
病请描述:阴道口脱出的肿块是什么?该怎么办?--浅谈子宫脱垂 阴道口脱出的肿物大多数是宫颈或宫颈及部分宫体甚至全部宫体,当然也可能是膨出的阴道前壁或阴道后壁。那么什么是子宫脱垂呢,这里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 什么是子宫脱垂呢?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称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常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子宫脱垂呢? 1.妊娠,分娩尤其是困难的产程较长的阴道分娩,可能会使盆底肌肉或韧带受到过度牵拉而导致子宫脱垂,产后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亦会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 2.慢性咳嗽或长期的便秘或肥胖或长期举重物或其他任何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大的疾病均可导致子宫脱垂。 3.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绝经后女性,随着激素水平下降,盆底支撑结构的组织会逐渐萎缩变得薄弱,从而导致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患者会出现哪些临床表现? 1.轻症一般无明显症状,中重症患者可出现腰骶部酸痛,下腹坠胀不适,久站或久走后更明显,卧床休息后症状减轻。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者常伴排尿排便困难。 2.中重症患者阴道口可扪及宫颈或宫颈及部分宫体甚至整个子宫,休息后可回纳,脱出宫颈因与衣物长期摩擦可导致破溃出血或感染。 3.未绝经者不影响月经。 临床分型: 1度:宫颈位置下移,但仍在阴道内。 2度:宫颈或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外。 3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如何预防子宫脱垂? 1.治疗慢性咳嗽或慢性便秘或任何增加腹压的疾病。 2.控制体重,产后注意休息。 3.大于45岁,尤其绝经后女性,少提重物,平时多加强盆底肌肉的锻炼,包括提肛运动或凯格尔运动。 确诊了怎么办? 1.轻度患者 可以做盆底肌锻炼,同时口服补中益气丸治疗。 2.重度患者 A.如果年龄太大或有严重高血压或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以放置子宫托,子宫托可能会造成阴道刺激和溃疡,应定期取出并清洗,且须定期去医院复查评估。 B.如果不愿意长期放置子宫托且一般情况良好可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年龄选择不同的方案。手术后脱垂及脱垂引起的相关症状很快改善,效果明显。 总之: 出现子宫脱垂的患者须及时诊治,以防病情加重影响工作及生活。 最后祝所有女性朋友们健康快乐!
何拉曼 2024-03-07阅读量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