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神经外科戴大伟教授一直从事神经外科尤其是颅脑和脊柱神经外科工作,持续钻研攻关脊髓脊柱疾病,在国内神经外科界独树一帜,每年诊治数千名全国各地患者,每年为数百名脊柱脊髓疑难复杂疾病患者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和手术经验,获得了广大病患的高度信任和众多业内专家一致好评。戴大伟副主任医师就广大患者关心的“脊髓空洞症”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细致解答。 1.脊髓空洞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可以理解为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缓慢进展的脊髓内液体异常积聚的为特征的退行性疾病,算是脊髓的“脑积水”。它最常见于颈段脊髓,在一些疾病可以向上延伸到生命中枢脑干(延髓和桥脑)。 因为脊髓的功能十分重要,它是脑控制躯干和四肢之间的连接,大脑接收信号和发出指令全靠脊髓,相当于一颗大树,扎入土壤深部的树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要通过树干传递到树枝和叶子,这里树干就相当于脊髓,脊髓空洞症相当于树干空心了,大树的生命就发生威胁。 2.脊髓空洞是怎么形成的? 有关脊髓空洞的发生机制目前没有统一的推断,最有代表性的发病机制研究为1960年代Gardner提出了水动力学理论。在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中,脉络丛的脑脊液搏动对神经管的扩张起到了重要作用。小脑幕上下脑脊液搏动不均衡会导致后颅窝容积改变从而引起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症。 多数学者认为与脊髓局部的脑脊液循环障碍有关,导致脑脊液循环不畅的原因有很多,如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或Arnold-Chiari畸形),该畸形位于颅颈交界区,可以引起明显脑脊液循环障碍,脊髓内的脑脊液与第四脑室脑脊液流动不畅。或者是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症引起相对的小脑扁桃体下疝,后颅窝容积减小导致脊髓内脑脊液循环障碍。 此外,颈椎病、脊髓髓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炎、脊髓肿瘤、脊柱侧弯等疾病都可以引起脊髓中央管扩张,脑脊液进一步在脊髓内部异常积聚,导致脊髓空洞症。 脊髓损伤头尾端空洞 3.脊髓中央管扩张是脊髓空洞症吗? 脊髓中央管扩张实际上是脊髓空洞的早期表现,它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稳定不变,每年复查脊柱核磁共振,中央管扩张无明显扩大,也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手术干预。另一种为脊髓中央管扩张逐渐加重,且有临床症状影像学习、工作或生活,则需要积极治疗。据临床观察,脊髓中央管扩张多数为稳定性。 多发颈段脊髓空洞,形成分隔 4.哪些因素会导致脊髓空洞的发生或加重? ①先天因素: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栓系综合征,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或终丝脂肪瘤,脊柱裂,脊髓纵裂,椎管内先天性肠源性囊肿,畸胎瘤,先天性脊髓血管畸形,先天性脑积水等。 ②后天因素:寰椎枕化畸形,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症,颈椎病、脊髓髓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炎、脊髓肿瘤、脊柱侧弯,脊柱肿瘤,脊髓多发性硬化,脑积水等。 ③生活习惯因素,饮食因素:长时间低头看书、看手机或工作,导致的颈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反弓,加重颈椎病和颈椎管狭窄,屈曲位时脊髓前方受压加重,脊髓中央管脑脊液循环受阻,脊髓中央管逐渐扩张。不正确坐姿或工作负重加重脊柱侧弯也会加重脊髓空洞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饮食与脊髓空洞发生发展相关。 5.脊髓空洞是良性病变还是会恶变? 脊髓空洞症实际上是脊髓的积水,像脑积水一样当然属于良性病变,不是肿瘤性病变,不会恶变成为癌症。只要及时发现,正确对待,听取医生的建议和治疗,会得到很好的疗效和远期预后。 6.脊髓空洞症的分型有哪些? 根据脊髓空洞腔内脑脊液特点和脊髓形态,以影像学MRI表现为依据可分为:①交通型脊髓空洞;②非交通型脊髓空洞;③萎缩型脊髓空洞。 根据MRI矢状位脊髓空洞特点分为:①单发性脊髓空洞;②多发性脊髓空洞。以及①单节段型脊髓空洞;②多节段型脊髓空洞。 根据MRI横断面脊髓空洞程度分为:①轻型; ②中型; ③重型。 根据MRI横断面脊髓空洞位置分为:①中央型; ②偏中央型。 7.脊髓空洞症患者会有哪些表现呢? 脊髓空洞症患者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 手内在肌萎缩,畸形,手灵活性降低 鱼际肌萎缩,手指无法展开,灵活性下降 ① 空洞内脑脊液张力性压迫症状 脊髓空洞压迫脊髓中央管前方的痛觉神经纤维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导致受累节段的痛温觉丧失、肌肉萎缩、肌力下降,而触觉保留(触觉受双侧神经纤维支配),患者往往表现为上肢肌肉,尤其是手内在肌萎缩(大小鱼际肌),手指麻木、灵活性下降,痛温觉下降后患者容易烫伤,手部畸形,力量下降等。在疾病早期,感觉障碍常位于一侧肢体,并逐渐加重。 ② 脑脊液循环障碍症状 头痛,可位于后枕部或颈部,可放射至顶部、乳突、肩部,常为阵发性。 ③ 其他合并疾病症状 如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寰枢椎脱位等可有走路不稳、眼球震颤,一过性视物模糊、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眩晕、恶心、共济失调等症状。 8.脊髓空洞症如何诊断? 脊髓空洞症的诊断和其他脊柱脊髓疾病诊断一样,以临床表现为主,结合脊柱CT和MRI扫描综合诊断。单纯靠临床表现或单纯靠影像学表现都不能诊断为“脊髓空洞症”,必须是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相符合才能明确诊断,有时候有相关症状,但影像学不支持,不能明确诊断。有时候影像学有相应表现,但无临床症状体征,也不能明确诊断,也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这里需要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来判断。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 9.脊髓空洞症是良性病变需要治疗吗? 脊髓空洞症是良性病变,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但是临床上必要的复查和随访是必须要做的,患者要定期看专门医生,最好是一直看一位医生,长期规律随访复查,对比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和影像学脊髓空洞本身的改变。必要时,医生会根据病情本身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微创手术治疗) 10.脊髓空洞症如何治疗呢? 总体来说,脊髓空洞症的治疗可以概括为保守治疗、药物及物理治疗、微创手术治疗。 ① 保守观察 定期随访观察也是治疗,对于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轻型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定期复查患者MRI平描或增强扫描、CT三位重建等。 ② 药物及物理治疗 对于有轻微症状但暂不需要手术的患者,可以给与对症止痛、缓解肌张力和麻木的药物治疗,如口服塞来昔布、加巴喷丁、普瑞巴林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等,针灸、理疗等也可以尝试。 ③ 微创手术治疗 对于较为严重或进行性进展的脊髓空洞症,建议行显微镜下的微创手术治疗,手术为脊柱后路小切口微创手术,分离肌肉和一个节段的椎板(部分患者采取半椎板入路),损伤较小,手术方式包括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脊髓空洞-胸腔或腹腔分流术,空洞穿刺造瘘术。而前者手术更加微创,疗效确切,并发症更少。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戴大伟教授团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提出根据脊髓空洞症分型个体化手术治疗。选取脊髓空洞张力最高空洞最明显的区域为手术目标区域(尽量避免高颈段脊髓和上胸段脊髓血供十分薄弱的区域),对于部分患者采取脊髓后正中沟入路,对于病因治疗无效及特发性偏心型脊髓空洞患者,脊髓DREZ入路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是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申请发明专利,改良和优化目前分流管 标准化术式,标准尺寸置入,保证最好疗效 部分患者采取脊髓背根入髓区(DREZ)软脊膜切开,极其微创,避免后正中沟切开损伤薄束和楔束纤维,避免下肢深感觉障碍 软脊膜切开长度极小2.5-3mm 分流管远端务必要置入蛛网膜下腔,保证引流通畅,通则不堵。 11. 我不想做手术,能保守治疗吗? 对于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轻型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定期复查患者MRI平描或增强扫描、CT三位重建等。定期随访观察也是一种治疗方式,对于有轻微症状但暂不需要手术的患者,可以给与对症止痛、缓解肌张力和麻木的药物治疗。患者不需要焦虑,正确面对脊髓空洞,完全能够监测疾病情况和发展趋势。对于病情较为严重和进行性进展的患者,不应该惧怕手术治疗而延误治疗,手术较为安全和微创,手术总体上肯定是利大于弊,挽救患者神经功能,给患者带来真正的获益。 12. 脊髓空洞症手术以后康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多久复查? ① 饮食方面 术后应注意补充营养促进伤口愈合。不要偏爱食物和挑食。也不能够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抽烟喝酒。 ② 并发症方面 康复期间要注意伤口生长情况,适当活动,不过度活动,短期内可能有肢体肿胀、疼痛等,对于有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要预防褥疮、肢体深静脉血栓等后遗症的情况。低头和弯腰要在医生建议下进行,必要时戴颈托、腰围等护具,不要久坐或久站,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可以在床上做五点支撑锻炼肌肉力量。 ③ 脊髓空洞症手术以后标准化复查应该这样的:手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分别复查一次,以后病情稳定是每年复查一次。戴大伟副主任医师提醒,复查时带好出院小结和之前的影像学片子等资料,方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并将最新的情况与之前病情表现进行对比。
戴大伟 2025-03-30阅读量3998
病请描述:“会呼吸的痛”>>带你了解自发性气胸<<有句歌词“想念是会呼吸的痛”,想念痛不痛的具体不了解,但自发性气胸可是一种“呼吸的痛”!下面就来为大家来科普一下:什么是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也属于胸科急症之一。是在没有外伤或其他人为等明显外因因素的情况下,肺实质或脏层胸膜出现破裂,导致空气从肺经脏层胸膜进入胸膜腔内引起胸膜腔积气,进而导致肺脏塌陷,并引起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自发性气胸发生的原因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突然自发性破裂引起胸腔积气,比较“偏爱”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壮年。他们生长发育较快,而肺泡弹力纤维发育不良,肺泡弹性相对较差,容易破裂。瘦高男生平时进行体育锻炼和用力活动时要注意把控力度,如果在剧烈咳嗽或用力过猛后出现胸痛和呼吸困难,要警惕发生自发性气胸的可能,特别是曾发生过自发性气胸的,复发的可能性很大。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因支气管和肺部疾病引起的气胸,如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肺气肿、尘肺等;航空、潜水作业无适当的保护措施,突然从高压环境进入低压环境,或者使用呼吸机通气压力过高时,均可发生气胸。自发性气胸有哪些症状气胸症状轻重与有无基础肺疾病及肺功能,胸膜腔积气量等因素有关。胸痛胸痛是气胸患者最常见的主诉。表现为突发胸部尖锐性刺痛和刀割痛。胸闷、呼吸困难当发生气胸时,肺部被压缩会导致胸闷,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其严重程度与发作过程、肺被压缩的程度以及患者本身肺功能状态有关。刺激性咳嗽偶有刺激性咳嗽,因气体刺激胸膜所致。其他症状合并胸腔内出血称为自发性血气胸,原因主要是肺突然压缩,胸腔内粘连带断裂出血。反复发作自发性气胸在首次发作后1年内复发率约为50%。在第二次发作后,复发率增高到80%。气胸需要做哪些检查?胸片检查医生会通过问病史、症状,使用听诊器对肺部进行听诊,辨别呼吸音有无减弱,有时可作出初步的诊断。然后再胸片检查确定是否存在气胸及肺压缩程度。胸片是诊断气胸的最简便和重要方法;对胸腔少量积气的局限性气胸与肺大疱难以鉴别时可考虑作胸部CT协助诊断。自发性气胸必须要手术吗?严重的气胸会压迫心肺,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气胸的病人需要住院观察治疗。少量气胸(肺压缩<30%)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的单纯性气胸,不需排气,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仅需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吸氧、止痛对症处理让胸腔内气体自行吸收。肺压缩>30%,或<30%但患者症状明显者,应给予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出胸膜腔积气,加速肺的复张,及时缓解症状。肺压缩>70%首次发作肺压缩>70%以上的自发性气胸经过胸腔闭式引流,肺在3天左右得到完全复张,胸部CT证实肺复张,观察48小时胸腔内不再漏气,就可以出院,但复发的几率较大。如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建议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气胸胸片或CT检查显示:肺大疱气胸合并胸腔出血者。患者从事特殊职业,如飞行员、潜水员、高空作业等。如何预防自发性气胸预防呼吸道感染: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场所;积极治疗肺部基础疾病,防止疾病进展。保持适量运动: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走、打太极拳,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肺部功能和提高身体素质,但切忌剧烈运动,如果在运动中突发胸痛和呼吸困难,就要警惕自发性气胸的可能,应及时就诊,以免耽误治疗。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吸入,长期大量吸烟会使诱发气胸的危险性升高,如果已经发现气胸或已接受过治疗,一定要注意戒烟,同时远离二手烟。营养均衡:加强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奶制品等),不挑食,不偏食,适当进食粗纤维素食物,多吃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导致胸腹腔压力突然增高。避免诱发因素:避免剧烈咳嗽、搬重物、剧烈运动、屏气、用力解大便甚至大笑等常是促使气胸发生的诱因,特别是瘦高体型的青少年,肺部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自我调节:保持心情愉快,稳定情绪,避免熬夜。一旦再次出现突发性胸痛,感到刺激性咳嗽、胸闷、呼吸困难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时明确诊断,避免出现危险。
郑远 2025-02-10阅读量1001
病请描述: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超声医学科 吴凡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内,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周期性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子宫弥漫性或局灶性病变。以生育期妇女多见,发病率为7%~23%。该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大、贫血,症状严重者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需要治疗。子宫腺肌病病因不清,治疗手段有限,除子宫切除术外,保守性治疗的效果很多不能令人满意,有“不死的癌症”之称。 超声引导下射频/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是近些年来应用于临床的微创局部治疗技术,是借助超声仪器引导电极针直接插入病变组织内,通过射频/微波能量使病灶局部组织产生高温(80-110度),干燥并最终凝固和灭活病变组织。经临床验证其操作方便、创伤微小、治疗省时、安全、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小,已成为临床治疗症状性子宫腺肌病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 特点: 超声引导下子宫腺肌病射频/微波消融术具有微创(无需外科手术式的大切口,只需在皮肤上开个小切口,术后不须缝合)、定位精准(在超声仪器引导监视下进行)、恢复快、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拥有媲美手术切除的良好疗效。 *术前准备: 1.治疗时间选择:月经干净3天后,排卵期前,或排卵期后月经前1周内; 2.术前经过至少两种影像学(超声、增强CT、增强MRI等)明确诊断为子宫腺肌病且已经过超声介入医生进行术前评估; 3.评估患者心肺肾脑等功能,若有心肺肾脑功能不全或哮喘、咳嗽不止、胸闷气促、患者不能平卧、急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这些不宜行射频/微波消融治疗; 4.术前两周需停用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药,例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氯吡格雷等; 5.术前1天进食产气少饮食,术前8小时严格禁食禁水; 6术前半小时插导尿管,部分患者需置入宫腔导管; 7.不要佩戴可活动假牙及金属饰品; 8.患者提前告知手术医生基础疾病、曾患病、过敏史等。 *术后注意事项: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压、心率等)及腹部情况(有无腹痛、腹胀等); 2.消融后局部腹胀或轻度腹痛较为常见,汇报临床医生后一般采取对症处理即可; 3.手术后初期胃肠道功能可能暂时下降,术后排气后方可逐步恢复饮食,前提是需遵照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采用少量多餐并渐进式的进食方法(初期以清淡流质为主,随着病情稳定逐渐改为半流质、普通饮食); 4.观察小便颜色,4小时后颜色性状正常可拔除导尿管; 5.术后观察1-2天,若无异常可拔除腹腔引流管; 6.术后2-3天无异常可出院; 7.术后定期(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子宫超声造影或增强MRI。 *子宫腺肌病射频/微波消融治疗常见问题与回复: 1.射频/微波消融结束后子宫是不是就没有病灶了? 答:不是的,首先,射频/微波消融是对病变组织的原位灭活,组织灭活后并不取出,灭活的组织最终将被机体吸收;其次为保障手术安全,目前子宫腺肌病的消融手术一般不会处理靠近内膜及浆膜层的部分组织(预期消融体积约占子宫整体体积的70%)。 2.未被消融的子宫病灶是否会复发? 答:存在这个可能,由于很多患者的子宫腺肌病为病灶弥漫性分布 在整个子宫,残存的活性组织仍有复发可能,但整体复发率并不高。 3.消融术要多久? 答:依据病灶大小不同时间需1-2小时不等; 4.消融治疗后多久能吸收? 答:消融后需定期超声造影随访,据统计消融区6个月体积缩小率约80%; 5.是不是所有子宫腺肌病患者均可行射频/微波消融治疗? 答:并不是,一般我们建议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等症状持续1年以上,病灶厚度>3cm,且经妇科医生用药或其它方法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继续加重的患者选择本手术; 6.消融治疗是不是没有副作用? 答:不是的,射频/微波消融相比子宫部分切除术副作用及并发症较少,但任然可能会发生出血、消融不完全、复发、感染、宫腔粘连等并发症,任何医学技术都伴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之处,应该理性看待现有的各项医疗技术,并合理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吴凡 2024-12-23阅读量1875
病请描述:什么是肠造口? 肠造口是指因疾病或损伤后治疗需要,利用手术方法将肠管拉出腹腔、缝合固定在腹壁,从而使得肠内容物安全地经腹壁肠管的开口排出,从而实现粪便的永久性或暂时性转流。 什么是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指的是低位直肠保肛手术后,将末端回肠临时固定在右下腹位置,将粪便自造口转流引出的方法。 低位直肠癌术后进行预防性小肠造口必要的吗? 是的,非常必要。低位直肠癌标本切除后,需要重新将近端的结肠和远端的直肠重新连接(医学上称为,结肠直肠吻合)从而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但低位直肠手术中新建的吻合口都比较低低,一般距离齿状线(肛管与直肠交界线)都在3-4cm以内,低位直肠吻合口由于局部血运、肠管蠕动和肠管压力原因,吻合口漏概率较高,约5-10%以上,一旦发生吻合口漏不但会有严重腹腔感染风险,明显延迟患者手术后康复和出院时间,甚至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肿瘤治疗的正常进程,不仅浪费时间、增加额外痛苦和费用,还存在耽误疾病治疗的风险。另外,尽管已经进行预防性造口的患者仍有出现吻合口愈合不良的风险,但这类患者出现症状性吻合口漏及相关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降低,症状严重程度明显减轻。因此,外科医师会在经过术中二次评估和严格筛选的患者中进行预防性造口。 预防性回肠造口一般什么时间进行换纳手术? 一般低位直肠手术后3个月为回肠造口还纳的理想时间,过早进行还纳手术可能增加吻合口漏风险。有时,患者因吻合口窦道感染、愈合延迟、治疗需要等,可酌情考虑推迟还纳时间至6个月或以上时间。 造口科普问答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会给日常生活带来明显不便吗? 不会,只要护理得当,预防性回肠造口并不会给日常生活带来明显的不便,也不会明显降低生活质量。 平时需要关注预防性小肠造口的哪些问题? 预防性小肠造口一般为小肠液体和部分消化物组成的水样、粥状、糊状的稀便,不成型,由于含有水分和消化酶较多,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平时需关注: 1.每天造口是否有排气排便、排便的量、颜色、性质; 2.造口本身的情况:粘膜塌陷、回缩、开口狭窄、皮肤粘膜分离、脱垂、旁疝、出血、缝线脱落等情况; 3.造口周围皮肤情况:潮红、炎症、糜烂、溃疡、出血、增生、瘙痒等情况; 4.一般情况:是否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情况。 5.如有不确定问题,可以及时造口门诊就诊,需求专业造口医师的帮助。 我有预防性小肠造口,平时饮食有忌口吗? 小肠造口术后,食物类型方面,没有特别忌口,但有一些基本原则:优选水分多、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高热量、高蛋白的肉类、蛋类和新鲜蔬菜水果等),循序渐进、少量多次饮食、细嚼慢咽,避免避免干燥、粗糙和不好消化的食物类型,避免辛辣及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适当活动,维护正常胃肠道消化功能,注意预防便秘、梗阻及腹泻脱水两种极端情况。 一些常见类型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或者引起大便形状发生明显改变,需要在日常饮食中注意选择性食用。 1.易产气引起腹胀食物: 芦笋、豆类、西兰花、抱子甘蓝、卷心菜、花椰菜、洋葱、豌豆、啤酒、碳酸饮料。 2.不能完全消化食物引起造口梗阻食物: 各种粗纤维食物,比如苹果皮、卷心菜、芹菜、豆芽、蘑菇、椰子、玉米、干果、坚果、菠萝、蔬菜皮等。 3.容易引起大便干燥食物: 手擀面、包子、馒头、米饭、土豆、木薯淀粉等。 4.容易引起腹泻食物: 油炸食品、高糖食品、西梅汁、辛辣食品等。 5.容易引起大便异味的食物: 酒精、芦笋、西兰花、干豆、蛋类、鱼类、大蒜、洋葱、豌豆等。 6.减轻大便异味食物: 番茄汁、酸奶、去脂奶等。 预防性小肠造口患者,平时穿衣需注意什么问题? 平时穿衣应注意宽松、舒适为主,避免紧身衣、紧身裤压迫造口。 预防性小肠造口患者,能洗澡吗? 手术切口愈合后,小肠造口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沐浴,但建议沐浴前排空造口袋、佩带造口袋沐浴,另外注意造口袋边缘最好使用胶带密封加固,防止漏液。 预防性小肠造口患者,能运动吗? 可以正常运动,但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根据体力和爱好合理选择健身方式,避免举重、长跑、搏斗、篮球等可能影响造口稳定性或诱发造口旁疝等类型活动。 预防性小肠造口患者,能旅游吗? 可以旅游,但需要根据体力情况、出行时间、方式、内容等方面,制定个体化的方案,适可而止、量力而行。应提前准备好造口相关用品、旅途中注意饮食原则,避免梗阻或脱水。
傅传刚 2024-09-29阅读量2254
病请描述:近日,上海市东方医院肛肠外科我们顺利为一名94岁高龄的直肠癌伴梗阻的患者急诊行腹腔镜下直肠Hartmann术。 患者入院前1周出现排便、排气停止,纳差伴恶心呕吐。1周来基本没有吃过东西,身体非常虚弱,卧床无法起身活动。2天前突然出现下腹部胀痛不适,遂至我院急诊就诊。急诊查腹部CT考虑直肠癌伴梗阻,同时患者双侧心房明显扩张,腹主动脉动脉及属支硬化,明显扩张,双侧腔内动脉瘤。 既往老先生还有冠心病、高血压、房性早搏、脑出血史并后遗症等心血管病史。由于患者是直肠癌所致梗阻,无法依靠保守治疗治愈,且梗阻有进一步加重的倾向。一旦肠腔梗阻坏死穿孔,肠腔内一周来积攒的粪便便会涌入腹腔,回天乏术。但是若选择手术,我们便要直面患者超高龄,心功能、血管功能极差,尤其是双侧的髂内动脉瘤几乎是贴着肿瘤生长,一旦动脉瘤破裂,瞬间就能出2-3千毫升血,几乎没有抢救的机会。 经过肛肠外科、肿瘤科、麻醉科、心内科及血管外科等MDT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虽然患者手术风险极高,身体条件差;但我们有过硬的技术,优秀的护理团队、麻醉医师、ICU和心血管医生,有3D腹腔镜微创技术,患者尚有一丝生机。手术方案以简单有效为主,主要解除梗阻;髂血管瘤暂不处理,术中注意仔细操作,勿伤及血管瘤。再和患者家属反复交代病情,沟通治疗方案后,患者家属表示愿意接受相关的风险,积极要求手术治疗。 2024年7月12日我们成功为患者实施了3D腹腔镜下根治性直肠前切除术(Hartmann)+乙状结肠造口术,术中探查见:下腹部广泛粘连,直肠距腹膜反折上5cm处有大小约6*5*3cm肿块,侵透直肠全层,堵塞肠腔形成完全性肠梗阻,肠旁及系膜见多发肿大淋巴结。近端结肠及末端小肠明显扩张,积液积气,双侧髂内动脉明显瘤样扩张,约3*2*2cm。手术时长约3小时,出血仅仅50ml。术后患者就有排便排气,第三天就开始流质饮食,术后10天患者顺利出院。
周主青 2024-09-11阅读量3468
病请描述: 俗话说“十人九痔”,充分说明了痔疮发病的普遍性。痔疮是指人直肠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有效预防痔疮的发生呢? 一、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当今痔疮患者越来越多,主要是原因是现在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不够规律、健康。特别是经常熬夜,喜欢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喜欢抽烟喝酒。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对于肛门周围的皮肤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同时也会导致静脉血管出现压迫现象。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痔疮的重要措施。 1.饮食要清淡。 保持大便通畅能够减少便秘,可以有效预防痔疮。患者要多吃蔬菜,特别是韭菜、芹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青菜,多吃西瓜、香蕉、橙子等水果。但忌食榴莲、荔枝、龙眼、芒果等助火气的水果。 2.忌吃辛辣刺激食物。 痔疮容易找喜欢吃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的人群,如辣椒、大蒜、生姜等,可促使直肠下端肛门部粘膜充血水肿,加剧疼痛 3.忌吸烟饮酒。烟酒可使肛门黏膜处的静脉充血、扩张,导致痔核肿涨。门诊中经常发现痔疮患者,因前一天晚上饮酒,第二天痔疮就发作了。 4.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起床刷牙后,记得喝一杯温开水,清理疏通肠胃,能使排便更加通畅。多喝水还可以防止大便干结,减轻痔疮疼痛。一般每天至少喝8杯水(1500-1800ml),特别是夏天和运动后饮水量应更高。 5.切忌暴饮暴食。痔疮患者切忌食用巧克力、肥肉等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或饥饱不匀,致湿热痰内生、气血壅滞,引发痔疮出血。特别是暴饮暴食后腹腔压力增大,会使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到影响,加剧痔疮病情。 二、积极进行运动锻炼 1.每天坚持做提肛运动。通过收缩、放松肛门来完成提肛运动,一般每次50下,约3分钟,每日1〜2次即可。长期坚持做可强化血液循环,调和人体气血,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盆腔充血,改善痔静脉回流,对防止痔疮发生有预防作用。 2.合理锻炼身体。要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应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其中游泳是一项最佳的全身运动,人们可以通过水中交换呼吸,促使肛门肌肉运动,改善肛门部的血液循环,防止痔疮发生。 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1.定时定点排便。这是预防痔疮发生的重要方法。最好养成每天晨起后或早餐后排便。每天在同一时间想着“要排便”,不到半个月就可以形成规律。 2.排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分钟之内完成排便,排便时不要看书、久蹲,要尽力缩短排便时间。许多人有如厕玩手机的习惯,甚者在厕所里一蹲就是半个小时。殊不知如厕时间长会使直肠静脉长时间受到挤压,诱发痔疮。 3.排便切忌用力过猛。当大便秘结、干硬时,若排便时用力过猛,导致腹压迅速增高,痔静脉丛屈曲扩张,造成痔疮破裂,出现便血和疼痛。 4预防腹泻发生。腹泻会引起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会加重痔疮,研究发现腹泻比便秘对痔疮影响更大。 四、做好肛门部保护 1.肛门的位置比较特殊,很难保持清洁,也容易受到压迫。为了避免痔疮的发生,要做好肛门护理。坐时保持肛门悬空透气、保持便后温水坐浴。 2.养成便后用揉软卫生纸擦肛门部,切勿用硬纸擦拭,防止外伤,对预防痔的发生是有意义的。
邓业巍 2024-08-06阅读量1299
病请描述:直肠癌术后乳糜漏? 直肠癌术后,有时会出现乳糜漏并发症,这种并发症虽然少见,但是一旦发生,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了解直肠癌术后乳糜漏的相关知识,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至关重要。 希望这篇科普文章能为您带来一些帮助,让我们一起携手,战胜病魔,重获健康。 乳糜漏定义 乳糜漏是腹腔内淋巴系统中富含甘油三酯的乳糜液异常漏出,导致腹腔内游离乳糜样腹水积聚。 病理生理 由于局部区域的淋巴液循环途径被破坏或中断,淋巴液压力大于组织液压力或体腔内压而引起外漏。 诊断标准 术后腹腔引流液呈乳白色或乳糜状;引流液中甘油三酯浓度≥110 mg/dL(1.2 mmol/L);排除出血、肠瘘、胆瘘、胰瘘等并发症。 发生率:1%-17.7% 乳糜漏分级 A级乳糜漏 24h引流量一般小于500ml,无明显临床症状,仅需低脂饮食即可治愈,不影响住院时间。 B级乳糜漏 24h引流量大于500ml、小于1000ml,需要实施肠外或者肠内营养治疗、置管引流、药物治疗等措施。 C级乳糜漏 24h引流量常大于1000ml,需要接受淋巴管栓塞、手术结扎淋巴管、腹腔静脉分流术等手术治疗。 术后乳糜漏的危险因素 1.腹腔镜手术(电外科、能量平台,淋巴管闭合不彻底) 2.右半结肠肿瘤 3.D3淋巴结清扫(损伤肠干和乳糜池) 4.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范围、淋巴组织结扎方式 5.低蛋白血症、贫血 6.高龄 7.术后过早给予肠内营养 预防措施 1.术前精准分期和评估病人全身营养状况。 2.术前口服花生油、牛奶等高脂饮食,行术中淋巴管显影。 3.选择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方式。 4.手术操作精细化、缝扎彻底;充分显露并密切观察手术区域。 5.把握好术后肠内营养应用的时机。 保守治疗 01.以中链甘油三酯为基础的高蛋白低脂饮食治疗 02.全肠外营养支持 03.腹腔通畅引流 04.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依替福林、奥利司他等 05.抗生素预防感染 手术治疗 关键在于漏口定位(术前高脂饮食,经淋巴结注射吲哚菁绿、纳米碳、钆喷酸葡胺等淋巴管造影) 腹腔镜探查(淋巴管显影、漏口彻底缝扎,或创面电刀灼烧+生物蛋白胶喷洒+大网膜覆盖) 经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淋巴管造影栓塞术(碘化油、 N-丁基氰基丙烯酸酯、纳米碳等) 经足背皮下淋巴管造影栓塞术 腹腔静脉分流术 参考文献 1.Saebeom Hur, et al. Novel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Lymphatic Leakages: Lymphatic Intervention and Embolization. Vasc Specialist Int 2023. https://doi.org/10.5758/vsi.230082. 2.于翔,等. 经皮淋巴管造影术在外科术后乳糜漏诊治中的应用.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3,32(10):988-991. 3.白旭,等.经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淋巴管造影诊断和治疗 乳糜漏6例.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3,32(2):158-161. 4.李世昊,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乳糜漏的临床诊治.肿瘤. 2023,43:389-393. 5.Chaoxiang Lu, et al. Chylous ascites with lymphatic leakage localization technical asp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BMC Surgery. 2022,22:158. 6.高原,等.淋巴管显影技术减少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后乳糜漏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2, 38(3):323-326. 7.池畔,等.结直肠癌术后乳糜漏的治疗.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2,28(3):217-219. 8.Eslam Wassal Youssef, et al. Lymphatic Interventions in the Cancer Patient. Current Oncology Reports. 2022,24:1351-1361. 9.Saebeom Hur, et al. Novel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cal management for lymphatic leakages after gynecologic surgery: lymphangiography and embolization. Gland Surg. 2021,10(3):1260-1267. 10.Hokuto Ushijima, et al.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chylous ascites after laparoscopic low anterior resection using lymphangiography and embolization with lipiodol: A case re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 2021,84:106064. 11.Ernesto Santos, et al. Chylous Ascites and Lymphoceles: Evaluation and Interventions. Seminars i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2020,37(3):274-284. 12.G Bora Makal. Lymphatic leakage after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presentation, managemen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n R Coll Surg Engl. 2020,102: e115–e117. 13.Richa Bhardwaj, et al. Chylous Ascites: A Review of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 2018,6:105–113. 14.曹晖,等.胃手术后淋巴漏和乳糜漏 原因及防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37(4):355-358. 15.Yudai Fukui, et al. Successful laparoscopic ligation for massive chylous ascites after rectal cancer surgery. Asian J Endosc Surg. 2017,10:55–58. 16.Jnoo Kim, et al. Percutaneous Treatment of Chylous Ascites. Tech Vasc Interv Radiol. 2016,19(4):291-298. 17.Edward Wolfgang Lee, et al. Lymphangiography to Treat Postoperative Lymphatic Leakage: A Technical Review. Korean J Radiol. 2014,15(6):724-732.
傅传刚 2024-04-11阅读量1849
病请描述: 冬季. 2023 红枣,自古以来就被认为具有补血、暖身的功效,是许多中老年人的冬日保健首选。 一段患者故事 68岁的张阿姨也不例外,选择了红枣茶作为养生的饮品。每天一杯红枣茶成了她冬日养生的习惯。 然而,有一天,张阿姨在享受这杯红枣茶的时候,不小心将一颗红枣核吞了下去。起初没有感觉异样,过了几小时,张阿姨出现了咳嗽、呕吐和吞咽疼痛等不舒服,但并未太过在意。一天后,张阿姨感觉右下腹隐隐作痛,由于疼痛不是很明显,张阿姨以为过几天就会好转,也没想到枣核的事情,就没有去医院治疗。 一周过去了,疼痛的感觉并未消失,反而越来越严重。家人们发现了张阿姨的异常,于是立即将她送到了医院急诊。 右下腹小肠(回肠)内异物,继发肠穿孔,局部炎性反应。 CT影像 急诊科立即将病人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我科医生先给予张阿姨抗感染、止痛、护胃等对症保守处理。在经过几天的治疗后,张阿姨的腹痛症状得到了缓解。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张阿姨即将康复可以出院的时候,她的下腹疼痛症状再次加重,白细胞计数和中粒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明显表明体内存在感染。 为了进一步明确腹部情况,我们为张阿姨安排了腹部CT复查。结果显示:肠腔内的红枣核嵌顿在了小肠壁上,无法自行排出。枣核就像一个海洋猛兽“剑鱼”,在你毫无察觉的时候,突然袭击你的身体。为了彻底清除隐患,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试图穿透网的“剑鱼” 中上腹|CT影像 病例讨论 在早会上,我们针对张阿姨的病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傅教授意见:利用能量外科和先进的腹腔镜技术进行探查,并直接取出嵌顿在肠壁上的红枣核。他强调,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每天提心吊胆地想枣核会不会完全穿出肠管,倒不如直接采取行动,打几个洞进去取出枣核,并予以修补。这样既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又能规避感染加重风险。面对手术的建议,张阿姨和家人一度犹豫不决。然而,考虑到病情的严重性,他们最终勇敢地决定接受手术。 在腹腔镜的辅助下,鲁兵教授带领医生们进行了细致地探查,由于张阿姨曾做过阑尾手术,腹腔内存在大网膜与小肠的粘连。所幸的是,虽然枣核已经刺穿了肠壁,但是粘连包裹在大网膜中,未完全暴露在腹腔里,腹腔内没有游离肠内容物,周围组织水肿轻微。就像“剑鱼”被困在渔网里只露出尖尖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挣扎”陷得越深,必须借助人工才能“挣脱”。医生们利用能量平台精准地分解粘连,有序整理并排列小肠,成功游离大网膜,精确显露出“剑鱼”隐藏部位,顺利取出“被困的剑鱼”。过程中未发现活动性出血,随后对创面进行了缝合。整个手术过程流畅且顺利。 解救出的“剑鱼”标本 目前,张阿姨恢复良好,预计明天即可出院。傅教授带领团队查房时询问她以后是否还吃枣子?张阿姨笑着回答,仍会继续食用,但会去核后再食用。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大家注意食品安全,不要像她一样自“枣”麻烦。 科普一下 喝红枣茶养生虽好,但如果不小心吞入枣核,后果真的这么严重吗? 1枣核为何会引起严重后果? 枣核是一种坚硬的物质,不易被消化液消化,两端为尖刺,因此一旦误吞入食道或胃肠道内,很容易刺破、划破消化道壁,引发炎症、感染甚至穿孔等严重后果。如果枣核刺入心脏或大血管,甚至可能致命。 2误吞枣核后应该怎么办? 观察症状:一旦发现误吞枣核,应立即停止进食,观察是否有胸痛、吞咽困难、呕血等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就医检查:如有必要,可进行CT、胃镜等检查,以确定枣核的位置和大小,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听从医生建议: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治疗方案,如自然排出、内镜取出或手术治疗等。患者应听从医生建议,积极配合治疗。 3如何预防误吞枣核? 细嚼慢咽:在吃带核的食物时,要细嚼慢咽,避免匆忙进食导致误吞。 注意饮食安全:老年人和儿童在食用带核的食物时要特别小心,避免食用过硬、过大的食物。
傅传刚 2024-01-16阅读量1844
病请描述:酗酒可以导致急性胰腺炎已经为临床所熟知,尽管如此,其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了。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酒精对于胰腺细胞具有毒性作用,能损伤胰腺、刺激胰腺分泌,并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括约肌痉挛,诱发发生。由于我国传统风俗所提倡的“孕妇进补”等不良饮食习惯亦为发生的重要因素,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刺激大量胰液和胆汁分泌,而此时孕产妇胰液和胆汁容易因排泄不畅时及括约肌痉挛引发。 此外,单个甲状旁腺腺瘤和甲状旁腺增生引起的甲旁亢及高钙血症也可引起急性胰腺炎,血钙增高能刺激胰腺外分泌,引起胰管钙化,同时也能诱导胰蛋白酶原的激活引起急性胰腺炎发生,导致反复流产,并容易被妊娠期的一些生理变化掩盖和忽略。一些妊娠期用药分类为B级药物如红霉素、美沙拉嗪、柳氮横胺吡啶、类固醇、噻嗪类利尿药物等可在妊娠中使用,但可能会引起急性胰腺炎。妊娠期高血压症也可因持续性动脉痉挛导致胰腺缺血及微循环障碍,诱发发生。妊娠呕吐、产褥感染和分挽也可诱发。妊娠期胰腺微循环障碍和血流动力学因素亦和发生密切相关:红细胞聚集性增高;高甘油三脂血症引起的血液粘滞性增高;纤维蛋白原增髙引起的红细胞桥接作用等因素使胰腺毛细血管缺血、通透性增加及形成微血栓,同时妊娠晚期腹腔内脏移位导致胰胆管压力增髙,加重了胰腺微循环障碍。 2、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有助于改善孕妇和胎儿的结局但由于急性胰腺炎病程凶险,同时妊娠期孕妇内脏移位影响了诊断的准确性,易造成误诊、漏诊。 2.1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腹痛多为中上腹或左上腹,呈持续性胀痛,并可放射至左侧腰背部,伴有腹肌紧张。患者常有进食油腻食物病史。胆源性则以右上腹疼痛为初发症状,伴有黄疸,疼痛也可放射至右侧肩背部。可伴有发热、心动过速、血糖升高胰岛细胞受损,病情加重时出现胰腺出血坏死、腹腔大量液体渗出、麻痹性肠梗阻。引起子宫和胎盘的血液灌流急剧下降,同时剌激子宫导致宫缩,加重了子宫和胎盘血循环障碍,导致严重缺血缺氧出现胎儿窘迫、流产、早产甚至胎儿死亡,同时,孕妇自身因胰腺炎及严重全身并发症和胎儿双重影响而危及生命。妊娠胰腺炎临床症状有其特殊之处,往往表现为不典型症状,由于妊娠中晚期子宫的上抬使腹腔解剖位置等发生改变,并由于缺乏大网膜对炎症的局限和包裹作用,炎性渗出物流至下腹部引起疼痛可被误诊为早产、胎盘早剥、临产宫缩或阑尾炎,腹泄可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 2.2 实验室检查 血、尿淀粉酶为最常用检测指标,同时需动态观察值的变化。90%患者血清淀粉酶升高,在发病后3-13小时升高,24小时达到高峰,但仅维持72小时升高,4天至5天后迅速下降至正常。其他疾病如消化道穿孔、肠梗阻、急性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病毒性肝炎和宫外孕等也可有淀粉酶的升高,但很少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因此,血清淀粉酶值超过500u才有诊断价值,检测值愈高则诊断的准确度愈高,但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大量胰腺组织被破坏,生成的淀粉酶很少导致测定值低;血清脂肪酶特异性和灵敏度髙于血清淀粉酶,因前者不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具有诊断价值。胰腺损伤时脂肪酶被大量释放,4小时升高2-50倍,且维持1-2周。 患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多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亦增高,同时中、重度患者若并发单器官或多器官功能障碍时常有血生化和血气分析值改变。血清甘油三酯测定及肝酶谱、血胆红素测定常可发现胰腺炎病因,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常提示高脂血症胰腺炎,肝酶谱异常及血清胆红素升高常提示为胆源性胰腺炎。血糖早期升髙常是肾上腺皮质的应激反应,后期升高则是胰岛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若超过则反应胰腺广泛坏死,预后不良。 本文选自:肖柄华、黄耿文,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旳诊断与治疗。 原文链接地址: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单中心20年52例分析-中国知网(cnki.net)
赵刚 2023-08-10阅读量2205
病请描述: 骶前多发囊肿病例 张**,女,19岁,经常感觉屁股的后方有些钝痛伴有大便排出困难3年多,2个月前骶尾部出现肿胀伴有局部的疼痛加重,到当地的医院B超检查提示直肠与骶骨之间有巨大囊肿,部分已经从尾骨的下方到皮下。医生考虑为骶前囊肿,在没有进一步进行盆腔磁共振或盆腔CT检查,明确囊肿的范围和大小的情况下,经肛门的后方骶尾部切开囊腔,吸出大量黄色液体,但探查囊腔深不至底,术中B超考虑与腹盆腔相通且距直肠肠壁较近,不敢冒然进一步手术,只得将切口缝合,术后切口长期不愈合,一直有分泌物流出。 术后两个月张**来到东方医院肛肠外科,入院后盆腔磁共振和直肠指诊提示:直肠后方肠壁与骶骨之间巨大的多囊性肿物,将直肠向前方明显挤压,上方达到盆腔的上端,下方沿骶前向远端延伸,在尾骨尖水平形成疤痕,延伸至骶尾部皮下。考虑到张**年纪小,骶前肿物巨大,又经骶尾部做过手术,再次经骶虽然创伤比较小,但肿物位置高,难以彻底切除;如果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肿物位于盆腔深处,解剖困难,术中可能损伤输尿管和盆腔神经,给病人术后的大小便带来不利影响。经过与脊柱外科、妇科、泌尿外科多学科专家讨论,决定通过3D腹腔镜经腹对肿物进行切除,必要时再次经骶将原来的手术疤痕一起切除。 术前影像 在张**的父母充分知情并且签字同意、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为张**通过3D腹腔镜进行了骶前多发囊肿整体完整切除。术中探见肿物位于直肠左后侧,与直肠壁、阴道侧壁及骶骨前粘连严重,远端向盆底延伸至肛提肌深处,局部疤痕化,操作空间狭小,术中剥离时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直肠、阴道破裂,进而引起切口感染甚至直肠阴道瘘。 略 3D腹腔镜视野下完整剥离肿瘤 经过3个半小时的精细精准的解剖分离,成功将肿物完整切除,在盆腔内将囊肿内的液体通过负压吸引清除后,将囊壁经腹腔镜穿刺孔取出。 傅传刚教授团队手术中 传统开腹 3D腹腔镜手术 然腹腔内手术做的很大,但病人的腹部只有几个腹腔镜穿刺孔,没有传统手术采用的长长的切口;由于采用超声刀和电铲的分离,术中几乎没有出血,关键的直肠壁、阴道壁和盆腔神经得到良好的保护,没有损伤。真正体现了3D腹腔镜立体视觉,精细精准,极致微创的手术优势。 张**术后几乎没有疼痛,第二天下床走动,开始半流质饮食。没有腹痛、腹胀等症状,大便逐渐恢复正常,小没有出现尿储留,也没有发生其它并发症。术后第9天顺利出院,张**及家属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术后查房 傅教授语录 骶前肿瘤是发生在骶骨和直肠间隙内的肿瘤,也称直肠后肿瘤,本病例为19岁女性患者,骶前肿块多发且较大,较深,手术空间小,二次手术难度相当大。患者能顺利进行第二次手术且术后快速康复主要得益于以肛肠外科为中心的多学科联合规范治疗。3D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优势也非常突出,即完整切除了肿瘤,同时也满足了年轻女性患者对美容切口的要求。 尽管骶前肿瘤的发病率低,但大多数结直肠专科医生在日常诊疗中都会遇到,因此必须对盆腔相关的解剖了如指掌及对骶前肿瘤恶变潜能有充分认识,以便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傅教授强调,我们不要怕难,要敢于挑战、敢于探索,真正为病人解决难题,要做病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总结 骶前囊肿多由先天发育不良造成,年轻人要重视体检,不要去小诊所敷衍了事,胃肠镜检查和CT检查非常重要,早发现早诊断才能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即能少遭罪,也降低了治疗成本。
傅传刚 2022-08-17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