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仍然有很多家长因为在意一点点疤痕而忽略倒睫对眼球和视力的损害,而且是日日长久的损害。我想说,手术必留疤,只有明显和不明显的区别。术后抑制疤痕是场持久战,需要和家长朋友们共同努力
郭昊晨 2023-02-12阅读量767
病请描述:一篇诊疗小故事附小科普,能发现虫虫的举个手哦哈哈 本来是来看倒睫的小朋友,却意外发现寄生虫。一些蛛丝马迹里可能隐藏着另一个天地
郭昊晨 2022-12-22阅读量784
病请描述:身体的任何一个器官于我们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器官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其中眼睫毛也非常重要,它能够让我们的眼睛看起来更加神采飞扬。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出现倒睫的情况,不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而且还十分不美观。什么是倒睫?倒睫是指睫毛向后方生长,转向眼睛内方,从而刺激角膜及眼球造成损伤。倒睫可以一根、数根或多数,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比较常见。 倒睫的病因睫毛的生长方向异常,是由下睑的赘皮,有时下睑赘皮联合内眦赘皮,以及先天性的眼睑内翻引起。 亚洲人群中先天性下睑内翻的发病率较高,与其特有的局部解剖特点有关,比如下睑眶隔附着点过高,下睑缩肌腱膜止于下睑板下方,使得下睑缩肌与眼睑前唇组织缺乏连接。如果再合并鼻根部发育不良、内眦赘皮牵拉、体质肥胖、睑缘及睑板前轮匝肌肥厚并向眼球方向堆积、睑板发育不全等特点极易发生下睑内翻睫毛内卷。临床症状疼痛、眼红、流泪、怕光、持续性异物感、眼睛分泌物增多。倒睫的危害1、会对眼角膜造成损伤倒着生长的睫毛像毛刷一样摩擦眼角膜,长期下去可能会对眼角膜造成损伤,比如角膜上皮剥脱,角膜斑翳,角膜白斑等等,也可能会让视力有所下降或者眼睛畏光、流泪等。2、眼睛引发感染倒睫引起的异物感会让孩子总喜欢揉眼睛,将手上的细菌带进眼睛里,可能引起眼病,如结膜炎,沙眼等,继而出现流泪、痒、分泌物很多等表现。如何治疗倒睫目前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的手术方法较多,如褥式缝线矫正法、皮肤及轮匝肌切除法、下睑缩肌腱膜缝合法等。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应证选取不同的手术方案,然而多数患者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对于外观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缝线法手术损伤小,方便快捷,但术后易于复发,有时会产生明显的下睑双重睑或皱褶。我个人矫正下睑内翻的术式是眼轮匝肌深部内固定术联合眼睑皮肤切除术,它是将切口的上缘皮下眼轮匝肌和睑板下缘呈“口”字形的缝合,既增强了矫正的力量,而且由于缝线位于皮内与切口及睑缘方向平行,位置均匀分布在下睑切口长轴上,愈合过程中,力量相对均匀,皮肤又分层缝合,皮肤和眼轮匝肌的粘连轻,不易产生皱褶,则不会发生下睑的双重睑,外观较美观。同时缝合时可以通过观察睫毛及睑缘的位置调整缝线的间距及力量,效果可控,不会造成欠矫、睑外翻和眼睑退缩。内固定后再去除多余的皮肤,此时睑缘的位置已经确定,去皮量更精准,确保手术效果。且皮肤切口采取连续缝合,对位更好,不易产生皱褶,进一步避免双重睑的产生,术后瘢痕不明显。 下睑内翻倒睫合并内眦赘皮比较普遍,发生率为50%左右,儿童的内眦赘皮一般采取保守观察,不急于手术。如果在3岁以后还是存在倒睫问题,可以通过手术解决。患有严重的内眦赘皮的人群,会将下睑中内部睫毛推向眼球,从而加重倒睫,严重病例可在眼睑皮肤切开同时行内眦赘皮的矫正术,一般行倒“L”型内眦赘皮矫正术,可将倒“L”型内眦切口向下睑延伸,去除三角形多余皮瓣,解除了内眦赘皮对下睑内侧皮肤的牵拉压迫,尤其对靠近内眦处倒睫的矫正有增强作用。个别1~2根倒睫复发,分析原因多为乱睫,可在显微镜下行电解矫正。 温馨提示:拔除睫毛是不可取的,再次长出的睫毛会更粗硬。发现倒睫症状,应及时前往眼科就诊,以免对眼睛造成损伤。
王俊芳 2019-11-09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从外观上来看,单眼皮的人,往往目光呆滞,一眼就看到了底,让人没有再看下去的欲望。而双眼皮会显得眼睛更大,充满了诱惑。 从美学角度来看,单眼皮往往给人以眼睛较小,单调不美观的感觉,不像双眼皮那样看起来更有精神,更富于情感的表达。据说10个单眼皮女生中,就有8.5个人想要双眼皮(这0.5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另外1.5个女生正在去整形医院的路上,不为别的,只因为,双眼皮太好看! 但是,只要是双眼皮就一定美了吗?双眼皮也有好看与不好看之分的。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出好看的双眼皮?双眼皮不只是在眼皮上划一刀就解决了的。每个人的眼部基础情况不同,专业的医生往往都会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术前设计。双眼皮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大家千万不要盲目追随潮流。 双眼皮的几种样式 新月型(适合圆脸 平行型(适合国字脸) 开扇型(适合瓜子脸、尖脸 双眼皮的手术方法 双眼皮手术基本分为三种:埋线法、切开法、韩式微创法。 埋线法,通过微针将线植入进去,创伤是最小的,恢复很快,基本上两三天就很自然了。 适合眼皮比较薄的,脂肪比较少的,上睑不臃肿,上眼肌肉力量良好的人群。但一部分人很容易出现脱落。比如爱哭的女孩子,经常揉眼睛,术后三个月就基本脱落了。如果正确护理的话,能维持5-10年甚至更久。 切开法,是适应人群相对较为广泛的一种方式,主要适应人群有以下几种: 1、全切法适用于任何类型、任何年龄(18岁以上)的单眼皮,对上眼睑皮肤松弛和上睑臃肿者尤为适宜。 2、重睑皱褶变浅,或多层皱襞,或睁眼时不显(隐双)者。 3、双眼重睑不对称,或双眼一单一双者。 4、轻度上睑内翻倒睫者。 5、缝线法或埋线法重睑术手术失败者。 缺点是恢复时间比较慢,术后创伤稍微要大,但最终结果还是比较完美的。切开法可以去皮、去脂肪。相对于其他两种术式维持的效果来说,这种方法基本是永久的。 韩式微创双眼皮,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适合上睑肌肉力量良好的,比较薄的单眼皮人群,肿眼泡的人不适合做韩式微创双眼皮。一般能够维持数年到数十年。 天生条件不够,可以后天来凑,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不尝试,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有多美!女生要为自己而活,只有投资自己,才看得到回报,越努力,越幸运!
王俊芳 2019-07-12阅读量9632
病请描述: 有人会发现自己有一种奇怪的情况,出门是只要有一点风就会出现流泪的症状,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迎风流泪,迎风流泪是什么原因?迎风流泪怎么办?别着急,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关于迎风流泪的事情吧。 迎风流泪是什么原因 眼泪是由泪腺分泌,主要是起湿润眼球、清洁和杀菌的功能。当泪液排到结膜囊后,经过眨眼被分布到眼球表面,再向内眦(内眼角)汇集,再通过泪点和泪小管的虹吸作用进入泪囊,再经过鼻泪管,最后到达鼻腔。 再滴眼药的时候,我们能感觉到滴的眼药水流入喉咙部,就说明你的泪道是畅通的。而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流泪的情况。 简单来说,流泪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1. 生理性的流泪 比较常见的像平常的哭泣,就是由于泪腺突然分泌大量的泪液以致超过了正常泪道所能吸收的范围,因此就会流出眼表,也就是眼泪掉下来。 还有像开头所说的冷天一出门就见风流泪,也是由于泪腺受到冷空气或风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泪液分泌增多,而泪点和泪小管受冷刺激后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得泪液吸收的量减少,因此就会使得多出的泪液流出眼外。 2. 病理性的流泪 多由于眼部炎症、外伤、肿瘤等造成泪道阻塞而导致。根据泪道狭窄程度的不同,分为不完全或完全性的阻塞。 泪囊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多为慢性泪囊炎。泪囊中的细菌和脓性分泌物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等,迁延不愈会使泪道逐渐发生阻塞。也可发生急性发作,演变成更为严重的眶蜂窝织炎,如不及时控制,会进一步威胁眼球安全。 慢性泪囊炎最常见表现就是溢泪,挤压泪囊区有时还能见脓性分泌物溢出。 迎风流泪的危害 泪道犹如房屋的给、排水系统,当进水正常的时候,眼睛不会干涩,在给、排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时,眼睛既不会感觉干涩也不会流泪。 如果进水过多或者是排水不畅就会出现泪水外溢,同理,如果泪腺产生过多泪液,或者泪道狭窄或阻塞就会产生流泪症状。所以说,要分清流泪的原因,才能诊断是否是疾病。 日常生活中轻度的泪道阻塞/狭窄流泪症状不明显,当受到冷空气(冷空调)刺激时症状会加重,西医需到医院做泪道检查才能确定。中医认为:泪道痉挛性疾病多数属于膀胱经受风寒邪侵扰导致。 泪道阻塞后会长期的泪液集聚于泪道内,容易诱发泪道内部炎症。中医认为瘀滞化热,日久泪道内可能会出现带菌的脓性液体,造成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构成潜在威胁。 长期泪液外流侵蚀眼睑,使眼睑面部皮肤干燥,皲裂、沉积色素,继发眼睑外翻、倒睫等疾病,严重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不尽的烦恼和痛苦。 迎风流泪怎么办 西医学治疗主要是针对感染性原因治疗,疏通泪道,抗感染,去除不良刺激,注意个人卫生等。 中医治疗:冷泪不绝,迎风流泪,大小骨空点刺出血,如仍不痊愈,刺攒竹,睛明穴,炙大小骨空3壮。 如果效果不理想,检疫检查颈椎正侧位片,由于颈椎病导致颈部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也会导致头面部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使泪液分泌排泄异常,通过无创手法正骨调整,纠正颈椎病,恢复神经调节功能。迎风流泪自然痊愈。
马彩毓 2019-04-03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我在工作中偶而会遇到一些家长经常来门诊配药,因职业习惯,再忙也会随便问一句:"为什么老来配药,是什么病呀,这么长时间还好不了吗?"答:“经常来看,说是炎症"。“找我们眼科医生看过吗?",“看过…,嗯,以前好像是倒睫毛,……不过,医生说是长大可能会好,唉,以为早好了,这些年,只要一发红就消炎,没办法呀”,甚至有些家长支支吾吾,说不清楚。问到病史,大多会说,“我家孩子总是不停地揉眼睛,而且还眼泪汪汪的”,说到这儿,我一般会认真而又满脸严肃地交待一句,“让家长带孩子来看”,过几天,认真的父母会把孩子带来,在裂隙灯显微镜下一检查,果不其然,我猜中了,又是"倒睫毛"惹的祸,角膜上皮都磨得脱落了,甚至形成角膜斑翳。生生错过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倒睫毛在婴幼儿里多见,即睫毛生长方向异常,尤其是倒向角膜表面生长的睫毛,经常摩擦角膜上皮,引起宝宝眼睛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等症状。宝宝在发育过程中,鼻梁根部宽塌,易使下眼睑睫毛内翻。有的孩子较胖,更易形成倒睫毛。在后天因素中,发炎、烧伤、外伤等也会导致倒睫毛。 细心的家长会在宝宝四五个月的时候发现有倒睫毛,因为这时宝宝活动量较大,睫毛也长得硬了,宝宝会有明显的不舒服感觉。轻度的倒睫不需要治疗,随着宝宝鼻梁的不断发育,倒睫会自行消失,但也有不少儿童的倒睫会持续存在。如果宝宝到3岁以后仍有明显的倒睫,严重刺激角膜,引起明显的症状,检查发现角膜受损,视力不正常或下降,可考虑早点进行倒睫的矫正手术。一般来说,切开法成功率较高,复发率较低,缝合法复发率较高。 儿童一般需全麻下完成此类手术,手术时间不定,一般约需30分~1小时,取决于做单眼还是双眼,是否有内眦赘皮等。 若家长长期给孩子用抗生素滴眼液不仅会造成耐药,还会加重损伤眼表(角膜等),雪上加霜,最后即使手术成功,也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角膜斑翳严重影响视力,所以遇到所谓的"慢性病",长期反复发作的“炎症”,要多留个心眼,不要耽误孩子。
王俊芳 2018-08-06阅读量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