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定义与原理:倒睫射频消融术主要用于处理睫毛生长方向异常的倒睫。它通过高频电波使组织气化破坏毛囊。这种技术可以精确地破坏毛囊,同时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手术过程:在手术中,医生会在显微镜下操作,使用绝缘针顺着倒睫方向刺入毛囊根部,通过射频能量破坏毛囊,使得睫毛可以在没有任何阻力的情况下去除。 优势:射频消融术的主要优势包括精准、微创、安全、远期观察组织修复效果好、伤口愈合佳。术中疼痛轻,术后愈合快,很少引起瘫痕、色素沉着等并发症,且复发率较低。即便复发也可以再次治疗。适应症:适用于眼睑位置正常、倒睫数量少的乱睫或者双行睫患者。如有睑内翻可以联合睑内翻矫正手术。 并发症与局限性:虽然射频复发率低,但仍然有复发的可能性。有些毛囊顽固,射频后没有完全失活,就可能会再生倒睫。射频也可能会造成临近睫毛脱落。另外射频价格较电解倒睫偏高,部分患者不易接受。 与其他治疗方式比较:与电解治疗相比,射频消融治疗倒睫的总治愈率和术后复发率明显优于电解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睫毛再生出来的时间大约2周左右,我通常会让射频消融的患者们术后3周来复查睫毛是否有复发的情况。如有,可择期再次手术;如无,则说明倒睫的毛囊都已被烧死,不会再长出来啦~
郭昊晨 2025-02-07阅读量582
病请描述: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些真实的数据﹣﹣近期做了倒睫手术的小朋友们的年龄。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到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的家庭! 【数据分享】上图是近期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倒睫手术的小朋友们的手术清单。大家可以大致了解一下小朋友的手术年龄分布。 【关于手术时机】之前做过详细的"几岁做倒睫"的科普视频,需要的可以向前翻阅。这里简单总结一下一般建议学龄前就处理好倒睫的问题,因为3-6岁正处于快速成长发育的时期,倒睫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如果倒睫严重,影响视力或者经常发炎,那么尽早手术是必要的。而从图片里我们可以看出,儿童倒睫的就医及时性并不高,很多大龄儿童由于家长没发现、没重视或者担忧手术,忍耐倒睫多年,从而导致延误治疗时机。 【家长的担忧】我知道很多家长会担心手术的安全问题,但其实现在的医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手术风险很小。关键是要选择有经验的医生和医院。 【我的建议】如果您的孩子也有倒睫问题,建议尽早咨询医生。不要因为担心手术而耽误了孩子的治疗。
郭昊晨 2024-10-12阅读量1320
病请描述:首先,揉眼睛很容易擦伤角膜。一般揉眼睛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眼睛痒或者有异物感,这些症状可能由过敏性结膜炎、倒睫或角膜结膜的异物(包括结膜结石)引起。用力揉搓眼睛,尤其存在角膜或者结膜异物时,很容易造成角膜上皮的损伤,就像我们的皮肤从沙地划过一样,出现划痕和点片状的上皮脱失(图一), 图一 角膜擦伤后的荧光素染色图片 这时就会出现更多不适症状,比如强烈的异物感、畏光、流泪等,如果这时候再不注意卫生,因为眼球的保护层破坏了,还有造成眼部感染的风险。不过这种时候一般人可能就会因为异物感重来医院就诊了,通过去除病因和对症治疗,大部分人可以恢复正常角膜状态,通常也不会影响视力或留下后遗症。这么听着是不是还好,但接下来要和大家介绍一种严重的角膜病——圆锥角膜。 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角膜疾病,主要表现为角膜局部扩张、基质变薄向前突出而呈现出圆锥形,临床上患者出现进行性近视和散光加深,框架眼镜矫正效果欠佳,进展后期可出现角膜急性水肿,疤痕形成,导致视力急剧下降甚至致盲。圆锥角膜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清晰,目前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可能共同影响其发病,危险因素包括揉眼、炎症、变应性疾病、硬质隐形眼镜佩戴等。圆锥角膜的患病率不算太高,约为0.05%~0.23%人,但好发于青春期,男性多于女性。在我们接诊的患者中,最小的患者才10岁。 在治疗上,对于进展期的圆锥角膜,角膜交联(corneal cross-linking)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治疗方式,角膜交联这项新技术的开展,可以控制早期圆锥角膜的进展,大大降低或者延缓了角膜移植手术的实施。角膜交联以后的患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再通过配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等方法来改善视力。然而,一旦圆锥角膜已经进展到较为严重的程度,就只能通过角膜移植术的方法来改善了。所以如果圆锥角膜治疗及时,还是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发展,避免严重的视力损伤。 那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得了圆锥 主要有两条,第一,就是告诫青少年儿童不要揉搓眼睛,如果眼痒,可以到医院配对症的眼药水治疗,有时真的眼痒难忍,可以按压眼角,或者做做冰敷,切忌用力揉搓眼睛;第二,当发现视力明显下降,尤其是散光近视度数突然加深时,要及时到眼科就诊,全面做一次角膜地形图检查,如果能结合角膜后表面和角膜生物力学的检查,会更有利于诊断辨析。
吴双庆 2024-07-25阅读量1676
病请描述:经常收到这样的提问:医生,13岁,14岁能不能做双眼皮手术?做双眼皮手术一定要成年吗? 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满18岁才属于成年人了,才具有自我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才可以对自我行为负责,心理上也相对比较成熟;二是女孩在满18岁后眼睛形态基本已经发育成熟,割双眼皮不会影响发育,对身体的影响较小。 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由于身体各个方面的发育尚未完全,脸型、上眼睑等后期还可能发生变化,如果未成年人割双眼皮,随着时间的推移,做好的双眼皮形状可能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割双眼皮的效果。因此,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不建议割双眼皮的。 如果是病理性的眼部问题,当然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特别是提肌无力,倒睫这种问题,有些是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的,不管会容易影响视力,但如果是纯粹的双眼皮手术,就建议成年以后再做。
金蓉 2023-05-04阅读量1175
病请描述:今天一个被倒睫困扰了17年的姑娘来就诊。我问她这么久都没治疗为什么今天突然来医院呢?她说是在网上搜到的知识,她原来一直不知道可以做手术,平时总是自己拔但很快就长出来很困扰。我更加觉得做能看懂听懂的科普真的很有意义,希望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刚好这个姑娘是单眼患病,很适合科普一下。大家能看出睑内翻眼睛和健康的眼睛向下看时有什么区别吗?您猜对了吗?
郭昊晨 2023-03-08阅读量2089
病请描述:埋线双眼皮有很多优点,包括不开刀、没有瘢痕、手术快、出血肿胀轻、恢复快、即便双眼皮消失了也可以再次做、费用低等等。因此,很多求美者要求做埋线双眼皮,这个要求应该说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满足,也就是说如果求美者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埋线双眼皮都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一个保持科学、客观、公正观点的医生,我在上述优点之外,还是要讲讲有哪些人最好慎重选择埋线。第一个就是眼皮很松下垂特别明显的人,一般都是中老年,此时,全面部皮肤都明显下垂,眼部由于活动多、眼皮薄,松弛下垂得更为明显,年轻时候有双眼皮的基本皱褶都被折叠消失了,而那些年轻时候单眼皮的人则可能产生严重的下垂使得眼睫毛向内压迫翻转,形成“倒睫毛”的现象。这种情概况下,正确的方法一定是做切开法去除多余的皮肤,使得上眼皮平滑紧致。(图一)不适合做埋线双眼皮-下垂且松弛的双眼皮第二个是那些眼皮很厚的人,形成所谓“水泡眼”的眼睛,这种眼睛皮肤特别厚,在加上肌肉肥厚、脂肪冗余、骨性眶缘下垂、眼眶容积小,这种情况最好通过切开手术切除部分脂肪以及筋膜组织,以及小部分肌肉,使得眼皮薄一些。另外,这种眼睛如果做埋线的话,双眼皮非常容易松脱变浅。第三个就是伴随眼肌无力的人,就是所谓“上睑下垂”的眼睛,由于手术同时要做上睑提肌或者额肌的悬吊等处理,同时要调整双眼皮的弧度,所以需要全切开法来操作。(图二)不适合做埋线双眼皮-肿泡眼最后一个就是修复的双眼皮,如果以前双眼皮形态不满意,需要重新做调整,那么基本就要做切开法双眼皮了(图三)不适合做埋线双眼皮-形态不佳的修复眼总之,双眼皮的方法各异,求美者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美容诉求,有经验的美容医师会为你选择最好的方法,当然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医生当然会充分尊重求美者的眼球,尽量用你要求的方法完成治疗。本文是刘天一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原创】双眼皮术前的咨询要准备什么?°【原创】热玛吉、超声刀、线雕、拉皮等对面部下垂的作用°【原创】拉皮手术刀口瘢痕怎么样达到最小?
刘天一 2020-04-27阅读量8229
病请描述:身体的任何一个器官于我们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器官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其中眼睫毛也非常重要,它能够让我们的眼睛看起来更加神采飞扬。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出现倒睫的情况,不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而且还十分不美观。什么是倒睫?倒睫是指睫毛向后方生长,转向眼睛内方,从而刺激角膜及眼球造成损伤。倒睫可以一根、数根或多数,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比较常见。 倒睫的病因睫毛的生长方向异常,是由下睑的赘皮,有时下睑赘皮联合内眦赘皮,以及先天性的眼睑内翻引起。 亚洲人群中先天性下睑内翻的发病率较高,与其特有的局部解剖特点有关,比如下睑眶隔附着点过高,下睑缩肌腱膜止于下睑板下方,使得下睑缩肌与眼睑前唇组织缺乏连接。如果再合并鼻根部发育不良、内眦赘皮牵拉、体质肥胖、睑缘及睑板前轮匝肌肥厚并向眼球方向堆积、睑板发育不全等特点极易发生下睑内翻睫毛内卷。临床症状疼痛、眼红、流泪、怕光、持续性异物感、眼睛分泌物增多。倒睫的危害1、会对眼角膜造成损伤倒着生长的睫毛像毛刷一样摩擦眼角膜,长期下去可能会对眼角膜造成损伤,比如角膜上皮剥脱,角膜斑翳,角膜白斑等等,也可能会让视力有所下降或者眼睛畏光、流泪等。2、眼睛引发感染倒睫引起的异物感会让孩子总喜欢揉眼睛,将手上的细菌带进眼睛里,可能引起眼病,如结膜炎,沙眼等,继而出现流泪、痒、分泌物很多等表现。如何治疗倒睫目前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的手术方法较多,如褥式缝线矫正法、皮肤及轮匝肌切除法、下睑缩肌腱膜缝合法等。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应证选取不同的手术方案,然而多数患者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对于外观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缝线法手术损伤小,方便快捷,但术后易于复发,有时会产生明显的下睑双重睑或皱褶。我个人矫正下睑内翻的术式是眼轮匝肌深部内固定术联合眼睑皮肤切除术,它是将切口的上缘皮下眼轮匝肌和睑板下缘呈“口”字形的缝合,既增强了矫正的力量,而且由于缝线位于皮内与切口及睑缘方向平行,位置均匀分布在下睑切口长轴上,愈合过程中,力量相对均匀,皮肤又分层缝合,皮肤和眼轮匝肌的粘连轻,不易产生皱褶,则不会发生下睑的双重睑,外观较美观。同时缝合时可以通过观察睫毛及睑缘的位置调整缝线的间距及力量,效果可控,不会造成欠矫、睑外翻和眼睑退缩。内固定后再去除多余的皮肤,此时睑缘的位置已经确定,去皮量更精准,确保手术效果。且皮肤切口采取连续缝合,对位更好,不易产生皱褶,进一步避免双重睑的产生,术后瘢痕不明显。 下睑内翻倒睫合并内眦赘皮比较普遍,发生率为50%左右,儿童的内眦赘皮一般采取保守观察,不急于手术。如果在3岁以后还是存在倒睫问题,可以通过手术解决。患有严重的内眦赘皮的人群,会将下睑中内部睫毛推向眼球,从而加重倒睫,严重病例可在眼睑皮肤切开同时行内眦赘皮的矫正术,一般行倒“L”型内眦赘皮矫正术,可将倒“L”型内眦切口向下睑延伸,去除三角形多余皮瓣,解除了内眦赘皮对下睑内侧皮肤的牵拉压迫,尤其对靠近内眦处倒睫的矫正有增强作用。个别1~2根倒睫复发,分析原因多为乱睫,可在显微镜下行电解矫正。 温馨提示:拔除睫毛是不可取的,再次长出的睫毛会更粗硬。发现倒睫症状,应及时前往眼科就诊,以免对眼睛造成损伤。
王俊芳 2019-11-09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 有人会发现自己有一种奇怪的情况,出门是只要有一点风就会出现流泪的症状,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迎风流泪,迎风流泪是什么原因?迎风流泪怎么办?别着急,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关于迎风流泪的事情吧。 迎风流泪是什么原因 眼泪是由泪腺分泌,主要是起湿润眼球、清洁和杀菌的功能。当泪液排到结膜囊后,经过眨眼被分布到眼球表面,再向内眦(内眼角)汇集,再通过泪点和泪小管的虹吸作用进入泪囊,再经过鼻泪管,最后到达鼻腔。 再滴眼药的时候,我们能感觉到滴的眼药水流入喉咙部,就说明你的泪道是畅通的。而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流泪的情况。 简单来说,流泪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1. 生理性的流泪 比较常见的像平常的哭泣,就是由于泪腺突然分泌大量的泪液以致超过了正常泪道所能吸收的范围,因此就会流出眼表,也就是眼泪掉下来。 还有像开头所说的冷天一出门就见风流泪,也是由于泪腺受到冷空气或风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泪液分泌增多,而泪点和泪小管受冷刺激后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得泪液吸收的量减少,因此就会使得多出的泪液流出眼外。 2. 病理性的流泪 多由于眼部炎症、外伤、肿瘤等造成泪道阻塞而导致。根据泪道狭窄程度的不同,分为不完全或完全性的阻塞。 泪囊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多为慢性泪囊炎。泪囊中的细菌和脓性分泌物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等,迁延不愈会使泪道逐渐发生阻塞。也可发生急性发作,演变成更为严重的眶蜂窝织炎,如不及时控制,会进一步威胁眼球安全。 慢性泪囊炎最常见表现就是溢泪,挤压泪囊区有时还能见脓性分泌物溢出。 迎风流泪的危害 泪道犹如房屋的给、排水系统,当进水正常的时候,眼睛不会干涩,在给、排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时,眼睛既不会感觉干涩也不会流泪。 如果进水过多或者是排水不畅就会出现泪水外溢,同理,如果泪腺产生过多泪液,或者泪道狭窄或阻塞就会产生流泪症状。所以说,要分清流泪的原因,才能诊断是否是疾病。 日常生活中轻度的泪道阻塞/狭窄流泪症状不明显,当受到冷空气(冷空调)刺激时症状会加重,西医需到医院做泪道检查才能确定。中医认为:泪道痉挛性疾病多数属于膀胱经受风寒邪侵扰导致。 泪道阻塞后会长期的泪液集聚于泪道内,容易诱发泪道内部炎症。中医认为瘀滞化热,日久泪道内可能会出现带菌的脓性液体,造成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构成潜在威胁。 长期泪液外流侵蚀眼睑,使眼睑面部皮肤干燥,皲裂、沉积色素,继发眼睑外翻、倒睫等疾病,严重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不尽的烦恼和痛苦。 迎风流泪怎么办 西医学治疗主要是针对感染性原因治疗,疏通泪道,抗感染,去除不良刺激,注意个人卫生等。 中医治疗:冷泪不绝,迎风流泪,大小骨空点刺出血,如仍不痊愈,刺攒竹,睛明穴,炙大小骨空3壮。 如果效果不理想,检疫检查颈椎正侧位片,由于颈椎病导致颈部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也会导致头面部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使泪液分泌排泄异常,通过无创手法正骨调整,纠正颈椎病,恢复神经调节功能。迎风流泪自然痊愈。
马彩毓 2019-04-03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我在工作中偶而会遇到一些家长经常来门诊配药,因职业习惯,再忙也会随便问一句:"为什么老来配药,是什么病呀,这么长时间还好不了吗?"答:“经常来看,说是炎症"。“找我们眼科医生看过吗?",“看过…,嗯,以前好像是倒睫毛,……不过,医生说是长大可能会好,唉,以为早好了,这些年,只要一发红就消炎,没办法呀”,甚至有些家长支支吾吾,说不清楚。问到病史,大多会说,“我家孩子总是不停地揉眼睛,而且还眼泪汪汪的”,说到这儿,我一般会认真而又满脸严肃地交待一句,“让家长带孩子来看”,过几天,认真的父母会把孩子带来,在裂隙灯显微镜下一检查,果不其然,我猜中了,又是"倒睫毛"惹的祸,角膜上皮都磨得脱落了,甚至形成角膜斑翳。生生错过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倒睫毛在婴幼儿里多见,即睫毛生长方向异常,尤其是倒向角膜表面生长的睫毛,经常摩擦角膜上皮,引起宝宝眼睛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等症状。宝宝在发育过程中,鼻梁根部宽塌,易使下眼睑睫毛内翻。有的孩子较胖,更易形成倒睫毛。在后天因素中,发炎、烧伤、外伤等也会导致倒睫毛。 细心的家长会在宝宝四五个月的时候发现有倒睫毛,因为这时宝宝活动量较大,睫毛也长得硬了,宝宝会有明显的不舒服感觉。轻度的倒睫不需要治疗,随着宝宝鼻梁的不断发育,倒睫会自行消失,但也有不少儿童的倒睫会持续存在。如果宝宝到3岁以后仍有明显的倒睫,严重刺激角膜,引起明显的症状,检查发现角膜受损,视力不正常或下降,可考虑早点进行倒睫的矫正手术。一般来说,切开法成功率较高,复发率较低,缝合法复发率较高。 儿童一般需全麻下完成此类手术,手术时间不定,一般约需30分~1小时,取决于做单眼还是双眼,是否有内眦赘皮等。 若家长长期给孩子用抗生素滴眼液不仅会造成耐药,还会加重损伤眼表(角膜等),雪上加霜,最后即使手术成功,也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角膜斑翳严重影响视力,所以遇到所谓的"慢性病",长期反复发作的“炎症”,要多留个心眼,不要耽误孩子。
王俊芳 2018-08-06阅读量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