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体检中发现甲状腺结节的人是越来越多,很多人看到检查报告,都比较迷茫并且不知所措,而我国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达30%,并且呈逐渐上升趋势。 那么彩超查出了甲状腺结节,怎么去辨别呢?临床上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因此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仅需要定期随访复查就可以了,并不一定要手术治疗。 但是,对彩超结果有下列语句描述的需要引起注意;1、 甲状腺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有异常血流信号或结节周围出现浸润;2、 发现甲状腺结节内有微小钙化灶;3、 纵横比大于1的甲状腺结节;4、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弹性评分大于或者等于4分以上;5、 甲状腺结节BI-RADS分级在4a以上;6、 甲状腺结节同侧颈部淋巴结出现异常或者其中央区淋巴结出现异常; 对于以上甲状腺结节,我们考虑恶性可能性较大,特别是对于有甲状腺癌家属史、长期射线接触史、头颈部曾经受过射线照射、患有甲状腺结节时间较长且短时间内快速增大、单发质地较硬的甲状腺结节以及伴有声音嘶哑、呛咳、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应该高度警惕甲状腺恶性肿瘤可能了,如果出现这类情况,那么需要及时到专科医院就医了。
屈国伦 2021-04-14阅读量8573
病请描述: 甲状腺结节穿刺通常就是?️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B),就是用类似抽血的细针抽取甲状腺病变部位的细胞,并把这些细胞染色在显微镜下检查。 术前通过FNAB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83%(65%~98%),特异度为92%(72%~100%),阳性预测率为75%(50%~96%),假阴性率为5%(1%~11%),假阳性率为5%(0~7%)。有经验的医院或医生穿刺的准确率还要更高。 当然,FNAB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不能区分甲状腺滤泡状癌和滤泡细胞腺瘤。但是,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穿刺的确诊率有了更长足的进步。 因此,当你为你的甲状腺结节担心不已,也为是否要手术切除万分纠结,做个穿刺吧!术前 FNAB检查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甲状腺结节手术,更可以帮助手术医生制订恰当的手术方案。 撰写:顾建华(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 审阅:费健
费健 2021-03-02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1、甲状腺吸碘率的测定:甲状腺具有摄取和聚集碘离子的能力,它吸取碘离子的数量和速度与它的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吸碘131率高而快,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吸碘131率低而慢。甲状腺吸碘率的测定对判定甲状腺的功能状态有较高的价值。测定结果:24小时甲状腺吸碘131率:15%~45%为正常范围,小于15%为功能低下,大于45%为高于正常。2、血清总T4(tT4)测定:(1)测定原理:本测定结果包括结合蛋白及游离蛋白两部分之和,反映总T4浓度。(2)临床意义: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总T4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的上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如果不治疗,血清总T4浓度会明显升高,均值比正常值高2~3倍甚至更高,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符合率高达95%以上,而且这个指标对早期及治愈后复发的甲状腺功能亢进都是灵敏的诊断指标,还可应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期间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观察疗效,调整用药量。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总T4浓度大多数低于正常值范围的下限,少数人与正常有交叉,血清总T4的检测对指导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服用甲状腺素片进行替代疗法的调节用药很有价值。3、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大评估中的作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查是评估甲状腺肿大是否伴有结节的首选方法。对触诊有怀疑,或在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磁共振成像(MRI)或 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CT)检查中提示的“甲状腺结节”,均应行颈部超声检查。颈部超声可证实“甲状腺结节”是否真正存在,同时可以确定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位置、数量、质地(实性或囊性)、钙化、包膜、边界、形状、血供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情况,同时评估颈部区域有无淋巴结和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结构特点。撰写:顾建华(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 审订:费健
费健 2021-02-02阅读量8919
病请描述: 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升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手术切除甲状腺,术后还要长期甚至终身吃药,让很多病友倍感烦恼。而与此同时,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悄然兴起,那就是热消融治疗,这种方法用一根消融针扎入肿瘤,通过加热(微波、射频或者激光)的方法让肿瘤细胞坏死,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这种既不用开刀、没有刀疤、术后也不用终身吃药的微创手段广受关注,但同时大家也有很多困惑:效果如何?有没有并发症?会不会复发?万一复发了还能开刀吗?下面,我们就一个真实的案例给大家进行分析。 张女士,女,46岁,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半年余,平时无声音嘶哑、呛咳及呼吸困难,无吞咽困难,无多汗怕热、纳亢消瘦、脾气急躁等,饮食及睡眠可,二便正常,无进行性消瘦史。去当地医院进一步检查:B超发现左叶结节0.5*0.4cm,右叶结节0.7*0.9cm,穿刺结果提示:右侧甲状腺结节符合甲状腺乳头状癌。于当地医院行右侧甲状腺结节消融术治疗,术顺无殊,无特殊不适。术后2月行B超复查,提示:甲状腺左叶上极低回声结节,大小约7*6mm,形状欠规则,边缘欠光整,边界尚清,拟TI-RADS 4B类;右侧甲状腺上极可见低回声结节,大小15.5*7.3mm,形状椭圆形,边缘欠光整,边界尚清,拟TI-RADS 4B类。因为患者消融术后结节较以前增大,特别担心,特来我门诊就诊。体格检查 神清,无突眼,颈前无疤痕,气管居中,无压痛,左侧甲状腺未及明显结节,右侧甲状腺可扪及大小约1.5*1cm肿块,质中,随吞咽运动,无触痛,未闻及血管性杂音。辅助检查:2020.5.4 **省中医院B超(影像号200504103236):甲状腺左叶见0.5*0.4cm低回声,纵向生长,边界欠清,甲状腺右叶见0.7*0.9cm低回声,边界欠清,TI-RADS 4A类;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双侧甲状旁腺未见肿大甲状旁腺及包块图像。2020.5.7 **医院穿刺(C20200566):右侧甲状腺结节符合甲状腺乳头状癌。2020.7.6 瑞金医院B超(影像号300401099)示:甲状腺左叶上极低回声结节,大小7*6mm,形状欠规则,边缘欠光整,边界尚清,拟TI-RADS 4B类;右侧甲状腺上极可见低回声结节,大小15.5*7.3mm,形状椭圆形,边缘欠光整,边界尚清,拟TI-RADS 4B类。颈部未见明显异常淋巴结。入院后检查甲状腺B超:双侧甲状不规则明显低回声区(TI-RADS 4B)可能,建议FNA检查,请结合临床;右侧甲状腺散在点状强回声区,双侧颈部未见明显异常,双侧甲状旁腺因甲状腺遮盖探测不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4.4*10^9/L、中性粒细胞数:2.36*109/L、红细胞计数:3.46*10^12/L↓、血红蛋白:106g/L↓、血小板计数:63.00*1^9/L↓、甲状腺功能:TSH3:0.98、TT3MAb:1.55、FT3:5.00、FT4:10.02、T4:115.70、 TPOAB:1.70、TgAb:1.00。其他术前常规检查无手术反指征。B超图片如下图1、双侧甲状腺结节(4B类)临床诊断1.右甲状腺癌(消融术后)2.左甲状腺结节治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排除手术禁忌症,行相关术前谈话后,于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右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左侧甲状腺全切术,术后病理提示:1(A20-14893):右侧甲状腺见一区域纤维组织增生,透明变性,淋巴、组织细胞浸润,散在钙化及巨细胞反应,未见癌成分。图2、原本穿刺确诊的右侧甲状腺癌完全消失2(A20-14588):左侧甲状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局部纤维组织增生伴透明变形。图3、左侧甲状腺是慢性炎症3(A20-14006):气管前下淋巴结1枚,见乳头状癌转移;左中央区淋巴结2枚,其中1枚见乳头状癌转移(1/2,长径0.2-0.5cm),气管前上淋巴结未见淋巴结,右中央区淋巴结1枚未见癌转移。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可,咽部少许不适,轻微咳嗽咳痰,无胸闷、呼吸困难、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无手足抽搐。图4、切除下来的淋巴结还是能找到癌细胞讨论1. 甲状腺乳头状癌消融手术能够杀灭癌细胞吗? 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微波、射频还是激光,热消融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高温杀灭癌细胞,而癌细胞不耐热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个病例身上,我们也可以从病理报告中清晰地判断出,她原先的甲状腺癌灶结节中的癌细胞已经被全部杀灭。2. 甲状腺乳头状癌能通过消融手术达到根治效果吗? 通常的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不仅要切除部分或者全部甲状腺,还要进行相应范围的淋巴结清扫,毕竟甲状腺乳头状癌偏好淋巴结转移,从该病例的病理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原发病灶被消融清除,但是手术清扫出的淋巴结还是有一定的转移比例,所以在选择消融前,我们需要对病情做充分评估,包括病灶的大小、位置、淋巴结的转移可能性等,从而确保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彻底性。3. 消融治疗有哪些并发症? 消融治疗的并发症跟常规手术的并发症相似,包括术后出血、声音嘶哑、局部感染等。不过总体来讲,由于消融条件的选择远比手术来的苛刻,而且成熟的微创消融治疗团队会有一系列的措施来最大幅度较少并发症的发生,所以总体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并不高。4. 消融后再次手术的难度是否有什么影响? 我们从这个病例以及其他类似病例的手术体验来看,消融后再次手术的难度并没有明显增加,不过我个人体会这里面有两点很重要:一是手术距离消融治疗的时间,要么距离消融两周以内,要么隔半年以上,毕竟消融会增加局部的炎症反应。二是消融的范围尽量不要超过1.5厘米,消融范围越大,周围的组织粘连越严重,对手术造成的困难越大。 总之,热消融治疗是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治疗方法之一,只要掌握严格的消融指征,做好术前严谨的评估分析,加上术中精准的操作规范,我相信这种微创操作技术会给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癌的患者带来福音。
费健 2021-01-28阅读量1.5万
病请描述:转自:蝴蝶书院 4天前 引 言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定义为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低或检测不到,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正常。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分为两大类:TSH低但可检测到(0.1~0.4mIU/L)和TSH低于0.1mIU/L。亚临床甲亢会对心血管健康、骨和矿物质代谢和认知带来不良影响。 问1:亚临床甲亢的病因有哪些? 可能导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原因包括内源性甲状腺激素生成过多,使用甲状腺素进行抗肿瘤治疗或甲减患者的替代治疗。内源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常见原因包括Graves病、自主性功能性甲状腺腺瘤和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无痛性或产后甲状腺炎时可出现一过性TSH抑制。缺碘地区70岁以上人群中内源性亚临床甲亢可高达15%。 问2: 如何确诊亚临床甲亢? 临床病史可以区分临床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其他原因引起的TSH降低,如使用药物(如多巴胺、糖皮质激素)、非甲状腺疾病(病态甲状腺功能正常综合征)、垂体(TSH)和下丘脑(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缺乏;精神疾病,尤其是情感障碍。 一般而言,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FT4和FT3水平较低,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FT4和FT3水平处于参考范围内中高水平。2-4个月后再次检查TSH、FT3、FT4水平,以亚临床甲状腺疾病是否进展为显性甲亢。建议的诊断流程如下: 图1 亚临床甲亢诊断流程 问3: 亚临床甲亢该如何治疗? 表1 美国甲状腺协会关于治疗成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建议 应根据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基础病因进行治疗。对于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或孤立性自主性结节患者中,自发缓解可能性甚小,放射性碘消融疗效确切,应为首选。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和放射性碘131I是Graves病患者的合适治疗选择。
费健 2021-01-26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1、细针穿刺术: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通过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对于较大的结节或者怀疑是恶性的结节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2、合并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一侧有甲状腺结节(B超怀疑恶性可能),且同侧的颈部淋巴结肿大较硬者,应考虑是癌并且发生了淋巴结转移。3、甲状腺结节的个数:单个结节癌变的可能性远高于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如果是多个结节,而且都不大,可以继续观察。也有人认为,多结节与单个结节癌变几率一样,但对多年一直为单个结节者需要多加重视。4、结节的生长速度:生长快的结节提示可能为癌,但有些患者是在咳嗽或突然用力后突然发现甲状腺结节明显长大了,这种情况大多是腺瘤内出血引起的,一般不是癌症。5、结节的大小:目前认为,小于1cm的结节,除非有其他的高度怀疑是癌的因素而需进一步诊治,否则可以继续观察。6、甲状腺结节引起显著压迫症状:表现为呼吸或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者,应手术治疗。7、结节的质地:质地较软、光滑,可以用手推动的结节大多为良性。坚硬、固定、不痛的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大。8、B超检查有无钙化:钙化往往是许多恶性肿瘤的表现之一,但对于甲状腺,要具体对待。结节如呈砂粒样钙化,且小于1mm,则是癌的可能性大,但如呈大块的钙化就不一定了。9、病史及家族史:如果以前头颈部曾做过放射治疗,那甲状腺发生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就比较大;直系亲属有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瘤,甲状腺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也较高。10、有一些针对甲状腺肿块鉴别的特殊检查(如甲状腺核素扫描、血降钙素等指标)对区分肿块的良恶性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撰写:顾建华(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 审订:费健
费健 2021-01-19阅读量9578
病请描述:甲状腺上发现的结节都是恶性的吗? 甲状腺上的结节可能是甲状腺癌(这是一种恶性肿瘤),也可能是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其他良性疾病,在没有明确其性质以前统称为甲状腺结节,其中只有甲状腺癌是恶性病。因此,甲状腺上发现的结节未必都是恶性的。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和穿刺细胞学检查,目前通过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进行细胞学检查以及基因检测,可以帮助术前明确诊断,或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撰写: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外科顾建华副主任医师,审订:费健
费健 2021-01-15阅读量9602
病请描述:1、 单纯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是引起结节性甲状腺肿最常见的原因。患病时间一般较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渐渐长大,在检查时偶然被发现。结节是腺体在生长和代偿过程中发展而成的,大多数呈多结节甲状腺肿,少数为单个结节。大部分结节为胶质性,其中有因发生出血、坏死而形成囊肿。患病较久的人群中部分区域内会出现较多纤维化或钙化,甚至骨化。由于结节的病理性质不同,其大小、硬度、外形都不一样。2、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结节由甲状腺腺瘤或多发的胶性结节导致。可能出现一个或者多个,有时与甲状腺肿同时出现或单独出现。腺瘤一般呈圆或椭圆形,直径常在3cm以内,质地大多比周围的甲状腺组织更硬,按压不痛。在核素扫描图上显示结节摄入碘131功能为正常、增加或减低;甲状腺摄入碘率可正常或偏高。3、甲状腺囊肿:囊肿内含血液或清澈液体,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分界清楚,张力往往较高,直径很小超过3~4cm,一般按压后不痛,无摄入碘131能力,故在核素扫描图上系一种“冷结节”,B超检查常有助诊断。4、甲状腺腺内出血:往往存在突然肿、痛病史,腺体内有像囊肿样肿块;有胶性结节的患者,质地较硬;有钙化及骨化的患者,质地坚硬。5、甲状腺炎(1)亚急性甲状腺炎:结节的大小根据病变范围会有所不同,质地常较硬。有典型的病史,起病较急,有发热、咽喉痛及显著的甲状腺区疼痛和局部压痛等症状。急性期,甲状腺摄碘率降低,显像多呈“冷结节”,血清T3和T4升高,呈“分离”现象,有助于诊断。(2)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结节坚硬而且与腺体外邻近组织粘在一起。起病和发展过程缓慢,有时会有局部隐痛和按压痛,同时存在明显压迫症状,其临床表现和甲状腺癌较像,但局部淋巴结不大,摄碘率正常或偏低。(3)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常为对称弥漫性甲状腺肿,无结节;有时由于肿大不对称和表面有分叶,形状似结节,硬如橡皮,无按压痛。此病发病缓慢,呈慢性发展过程,但与甲状腺癌可同时并发,临床上不易作出鉴别,需引起注意。 撰写:顾建华(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 审订:费健
费健 2021-01-15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 当下体检中甲状腺的检查非常热门,因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概率非常高,那么甲状腺结节是什么?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部分甲状腺结节虽然能通过触摸诊断摸的到,但通过超声检查却又不能明确诊断的“结节”,不能称为甲状腺结节。虽然体检未能摸到但通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的结节称作“甲状腺意外结节”。甲状腺结节很常见,正常人群中通过触摸诊断能够发现3%~5%的人群存在甲状腺结节,通过高分辨率超声的检查能够发现高达20%~60%的人有甲状腺结节。5%~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即甲状腺癌。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式不同,对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的影响和所需要的医疗花费也有较大差异。因此,甲状腺结节进行治疗前区分出是良恶性非常重要。 (撰文:顾建华,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审订:费健)
费健 2021-01-15阅读量1.7万
病请描述:(转发)订阅康乐福 1周前对于甲状腺疾病不用过分担心,但绝非不闻不问、任其进展。对于甲状腺结节虽不必过分担心,也绝非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定期筛查,并及早进行调整和治疗,一定要将癌变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的升高及检查技术的发展,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也日趋增多,全国每年被确诊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约有4万人,且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很多人拿到“甲状腺结节”的体检报告后忧心忡忡,开始纠结到底要不要手术,不做手术的话会不会癌变?甲状腺疾病已经成为内分泌科咨询和就诊的最热门疾病之一。关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指的是位于甲状腺内的肿瘤、囊肿或正常组织构成的团块,是临床很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常常是由本人无意中发现或医生在体检时触及,更多情况下是在超声或其它辅助检查时偶然被发现。尽管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但不必过度惊慌。不能单纯地将结节等同于癌症,更不能只靠“切”解决问题。约95%的甲状腺结节属良性统计显示:约95%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恶性(即甲状腺癌)比例约5%,关键在于评估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01 体检报告上3级及以下的结节不会引起身体不适,无需特殊治疗。不建议常规使用TSH抑制治疗、放射性碘治疗、经皮无水酒精注射、经皮激光消融和射频消融等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建议每隔6~12个月进行随访。02 4a级及以上的结节有恶性风险,患者要进行穿刺以明确良恶性,即使穿刺呈阴性,也需定期随访,最好每3个月复查一次。若连续复查3~4次,结节无明显变化,则一般为良性。育龄女性要当心甲状腺癌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比例约为1:3。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最高,滥用雌激素、避孕药等行为都易诱发甲状腺癌。3种结节需重点关注出现以下3种情况的甲状腺结节时,需要考虑切除。1、直径大于5厘米,并引起压迫症状,出现声音嘶哑时;2、恶性结节,若彩超显示结节是实质性包块、砂砾状微钙化、边界不清楚、血流丰富并伴有淋巴结转移时,则高度怀疑为甲状腺癌;3、影响甲状腺功能,有些结节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的患者,可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一是让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二是消除结节。有些患者是与其他甲状腺疾病一起并发的甲状腺结节,治疗方法与单发性甲状腺结节一致,要看结节是否为恶性才考虑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筛查指南及早揪出恶变的结节,并采取相应措施,能够有效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具体如下:1、普通人群定期进行颈部超声检查。具体为20-29岁每2-3年1次,30岁后每年1次;2、高危人群建议及早进行颈部超声检查,每年1次;3、女性孕前及脯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一次颈部超声检查;对于甲状腺疾病不用过分担心,但绝非不闻不问、任其进展。通过精密筛查早期发现亚健康状态和潜在的疾病,并及早进行调整和治疗,对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费健 2020-10-29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