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耳鼻咽喉头颈科 > 头颈外科 > 结节性甲状腺肿 > 内容

结节性甲状腺肿内容

甲状腺癌是“最善...

病请描述:甲状腺癌是“最善良的癌症”吗?医生总结了10个字! 39健康网 甲状腺大讲堂 2022-01-25 17:00 如果人间有什么不幸,患癌一定是其中一个选项。 如果这个不幸之中有那么一点点幸运,患上温和的甲状腺癌算一个。 一面魔鬼,一面天使,甲状腺癌的两副面孔,不会让人彻底绝望,但也没有给人十分的希望。 甲状腺癌,最善良的癌症 对于甲状腺癌身上的双重标签,一直在医疗健康领域工作的汪青感触颇深,因为他的哥哥两年前被确诊为甲状腺癌。 2016年春节前,汪青的哥哥像往年一样去参加了公司体检,但和往年不太一样的是,做头颈部B超时发现了异常,体检医生建议到肿瘤医院或者三甲医院的肿瘤科复查。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位于颈前部,呈H形分布在气管两旁,像一个遁甲,更像一只张开翅膀的粉红色蝴蝶。 复查结果显示,汪青的哥哥是单侧单结节,约9mmX7mm,边缘模糊,边界不清晰,内部有血流。 看到哥哥的体检报告和复查结果,汪青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按照他对甲状腺癌的了解,只要大小不超过10mm,多半是良性,即使真倒霉碰上了恶性的,「甲状腺癌很多人活到自然死也没扩散」。 汪青的乐观并非盲目。 甲状腺癌一般可以分为四种亚型: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而将近90%的甲状腺癌都是乳头状癌,这种亚型的病变生长非常缓慢,通过及时的治疗预后非常好,几乎不会导致患者死亡,其10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 「这是所有癌症中最乐观的数据,因此可以称它为『最善良的癌症』,也是这个癌症很天使的一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安常明介绍,即使是滤泡状癌、髓样癌等亚型,发病率本来就较低,经过规范的治疗也有比较良好的预后。 虽然哥哥不了解这些略晦涩的医学知识,但汪青简单的介绍还是给了哥哥一颗定心丸。虽然最终决定约个三甲医院专家号再看看,但「每天该上班上班」,好像这个带「癌」字的疾病从不曾光顾自己的生活。 甲状腺癌,有时比癌中之王还残酷 披着羊皮的狼终究是狼,温和善良如天使的甲状腺癌终究位列魔鬼,尤其甲状腺癌的第四种亚型——未分化癌,把甲状腺癌「魔鬼」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安常明医生表示,这种亚型的病变发病率很低,但一旦出现,医生几乎束手无策,患者的生存时间只能以月为单位来计算,其凶险程度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癌中之王」——胰腺癌。 等到专家号之后,汪青的哥哥又做了一次检查,虽然不是最糟糕的未分化癌,但情况比最初预想的严重:另外一侧腺体也有多发结节,边缘模糊,且内部有血流。这个结果意味着恶性的可能,医生建议做穿刺,如果确认是恶性肿瘤要尽快手术。 「那段时间哥哥还好,至少表面上看不出来什么,我嫂子一直一脸的阴沉。」家里的气氛比之前紧张了起来,但汪青此时还是没太当回事,建议哥哥索性别穿刺了,直接手术,把瘤子切完拉倒。 哥哥想了好几天,才同意了汪青的建议,他有些担心,比如在咽喉部位做手术,伤了声带和其他关键神经怎么办?有手术后遗症怎么办? 手术前的检查发现肿瘤变大了,从原来的9mmX7mm变成了1cmX0.8cm!虽然肿瘤增大并不意味着恶性的可能性大,但无疑增加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 面对新的检查结果,「全家人真的急了」,一直相对淡定的汪青也有点紧张,本来对手术有所顾虑的哥哥也不再管后遗症的事儿,痛痛快快地上了手术台。 手术很顺利,切除了单侧甲状腺,另外一侧继续保留,术后一直遵医嘱服药并定期复查。让汪青和家人至今后怕的是,术后对切下来的肿瘤进行了活检,确认是恶性肿瘤! 「如果当时没有早下决断,选择手术,一旦扩散、转移,真的很难收拾了。」汪青不太敢设想另一种可能。 甲状腺癌: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近几年,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越来越多,有时还能听说身边谁谁确诊了甲状腺癌。是的,甲状腺癌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安常明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就有明显体会:他所在头颈外科目前全年手术量超过5000台,其中较大部分是甲状腺癌手术,「这一手术量是前些年的2~3倍!」。 由于要经历经期、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女性甲状腺癌患者更为常见,发病年龄集中在30岁~45岁,其数量是男性患者的3倍。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目前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已跃居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第四位,较之前的数据排名上升。 童年有过头颈部辐射暴露史、甲状腺癌家族史、超重或肥胖、不良情绪等都是甲状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这意味着具有上述特征的人群都可能是甲状腺癌高发人群,甲状腺癌患者的「后备军」也令人忧心。 面对甲状腺癌,有人像汪青一样乐观,有人谈癌色变,安常明医生则用一句话作了折中的总结: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过去癌症等于不治之症,笼罩着死亡的阴影,但目前医学界慢慢将癌症归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行列,患者可以与它和平共处。在安常明医生看来,甲状腺癌是这类癌症慢性病的典型代表。 安常明医生接诊过的甲状腺患者最小的7岁,最大的90多岁,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年轻时就得了甲状腺癌,期间生了好几个孩子,就医时颈部淋巴结转移得一塌糊涂,但几十年时间,她一直带癌生存。 但既然是癌症,就有复发和转移的可能,就可能死人,尤其是恶性程度高的,更要积极处理。为了对付甲状腺癌,像安常明一样的肿瘤医师每个人都手握多种武器:手术治疗、TSH抑制治疗、碘131治疗、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 基因检测技术也被应用于甲状腺癌的治疗,不仅提高了甲状腺癌诊断准确率,而且可以给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安常明医生表示,面对甲状腺癌不要害怕它,但也要理解它,正视它。 哥哥的经历给汪青上了一课:甲状腺癌可怕不可怕,危险不危险,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才是对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最负责的态度。 (根据受访者要求,本文除专家姓名外均为化名)

费健 2022-05-02阅读量9631

甲癌术后分享—记...

病请描述:甲癌术后分享—记我的甲状腺癌半切手术经历! 温楼的七爷 甲状腺大讲堂 2022-04-19 12:00 从确诊到今天手术完一周,回想起来一切都似乎不太真实,原来癌症也可以离我这么近。从准备手术开始就觉得要将经历记录分享出来,希望个体的经验能够产生真实而微的价值。 一、体检发现甲状腺异常 2018年7月13日预约的公司体检(三甲医院),身体其他部位无恙,只是检查甲状腺时,医生再三嘱咐一定要去门诊复查,但也并未说过多信息。 这里不得不说,三甲医院的体检还是更加正规和严谨,检查时医生再三嘱咐复查,并且体检报告会再特意电话提醒。于是我于下一周就立马去医院挂号复查了。 附上体检报告截图: 图片描述 经历过才知道,其实甲状腺体检报告有几个关键信息点: 1、回声: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声束扫描人体,通过对反射信号的接收、处理,以获得体内器官的图像。回声代表反射信号的强弱,正常甲状腺回声均匀,当病变时甲状腺腺体内可出现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参杂不均的表现,可见于桥本氏甲状腺炎、甲亢等疾病。 2、血流信号:血流信号是评估结节是否有恶性可能的一个重要征象。若体检报告显示结节周边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则应引起警惕,复查确认结节性质 3、边界:如体检结果显示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话,也是存在恶性的可能性。 二、复查确诊 在医院和家人的督促下,第二周7月23日就去医院做了复查,医生看了体检报告直接说需要穿刺确认。第一次心里咯噔了一下,心里os是:“what?为啥还要穿刺?不是很严重的肿瘤才会穿刺吗?” 其实是自己前期没有了解太多信息,从体检报告的各项信息已经表明我的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很大,穿刺也是很正常的病理诊断方式。 预约了8月1号的穿刺,8月3号病理报告就出来了,结果如下: 图片描述 拿到报告的那一刻,无法名状的心情,在北大医院一楼,把报告拿给老公看,两人都没说话还故作轻松尴尬的笑了一下。我是懵逼,还担心老公不知道怎么安慰我;老公估计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摸了摸我的头,最后没忍住还是在医院掉了眼泪。 冷静了后,就立即找医生看结果,医生直接说住院准备手术。 PS:从体检到确诊,一系列流程走下来比较顺利和迅速,是因为家里也有亲人也是甲状腺癌,有经验在前面,所以少走很多弯路。 所以关于确诊后的几点经验之谈: 1、心态调整,勿乱阵脚:这点最重要,因为会影响到后面你了解病情、选择医院、医师,包括手术方式。只有自己心不慌有主见才能不被网络杂乱无章的信息所干扰。 2、寻找科学可信的信息渠道:现如今网络信息发达但也有太多的垃圾信息。个人经历觉得有利于自己了解病情的信息渠道依次为①医生 > ②有类似病情的亲朋好友 > ③网络信息 这里不做过多赘述,对于信息的鉴别和心态控制个体差异性大,只能说少baidu吧.... 3、甄选医院医师,切勿病急乱投医:癌症毕竟是重疾,所以尽可能还是要去当地综合型三甲医院就医,可以多方求证,但无须过多。 三、住院手术 确诊当天就去北大甲乳外科住院部登记排床位,8月20号排到住院。入住后做完各项检查,医生则会沟通手术时间和方案,最后就是等待手术了。这里重点说下我的手术方案。 我的主治医师根据我的结节位置、大小,沟通了2种手术方案:①经乳甲状腺切除;②经口甲状腺切除。这两种手术方式都属于微创手术,但是关于两个手术的差别,医师的答复是手术效果一样,只是疤痕的差别,经口是完全不留疤痕。 PS:经口手术并不是所有病情都适合,主治医师说右侧甲状腺结节,以及位置中上,才适合经口手术。 正常人面对两种选择,一定会全面评估利弊。主治医师的答复是手术效果一样,只是疤痕的差别。但我还是查了各方资料,但查了很多信息后更干扰了选择。最后我选择的还是经口的手术方案,这里说下我主要考虑的几个点: 1、关于疤痕: 甲状腺手术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开放式手术,即在脖子上开刀;二是微创手术,可以隐藏疤痕。 看了一些做过传统手术的案例,其实疤痕在2、3年差不多可以很好的恢复,只有浅浅的一条线。但我不确定自己是否是疤痕体质,若疤痕体质可能恢复会慢点,影响美观。作为一个女孩子来说,还是会在意(借主治医师一句话:大家都是社会人)。 所以,如果可以无疤痕且手术效果一样,当然会选择无疤痕手术。 2、手术效果: 网络上关于传统和微创手术最大的争议是手术效果,很多人认为微创手术会造成手术清理不干净,争议也是由于微创手术也是近几年兴起,特别是经口技术也是近1年多才引进国内。 毕竟新事物的新起总是会遭到质疑,任何事物也都有两面性(懂得很多道理,依然很难做选择,o(∩_∩)o 哈哈)。其实过多的纠结于这些负面评价也是无意义的,作为病人你只能相信自己的主治医生,所以选择一位靠谱权威的医生还是蛮重要的。 当时为了能更全面的了解经口手术的利弊,也是查询了很多资料: ① 文献资料:网络上一些“口水喷”大多没有实质性论证,所以我看了一些医学的临床论文,有详细描述经口手术的经过和方式,便于自己更全面的了解和评估。 ② 咨询医生朋友:毕竟不是医学出身,所以同时也咨询了协议的医生朋友,给出的建议很实在,“如果是医生自己选,会选择传统手术;如果我的主治医生给经口和经乳两种方案,那还是选择经口”。 确定手术方案后就是安心等待手术了,心情一定会很紧张,外科手术也是一个特别的经历,比我想象中要好受些,北大医院甲乳外科整体环境、护士看护都很不错,手术过程不做赘述。附上我的手术经过。 图片描述 四、术后病理及恢复 1、术后恢复 8月29日(周三)早上第一台手术,周末就出院回家休养了,整体来看我的术后身体恢复速度还是挺快的,没有出现水肿等症状,伤口一周后就基本不疼了,唯一就是经口手术嘴部会麻麻的,需要1-3个月才可恢复,只能慢慢养了~ 出院后需长期服用优甲乐,通过内分泌抑制治疗,这也是一个长线工程,属于术后激素调理可以后续慢慢更新讲解。就我个人就医的医院,一般出院后都是每日吃一颗,定期复查调整剂量。 本以为手术做完后也就完事儿了,术前各项检查也只是显示右侧和峡部有甲状腺结节肿瘤,并无转移情况,谁知too young too simple。 2、术后病理报告 手术后其实还有一个术后病理报告,也就是对手术过程切除的肿瘤和淋巴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是最为准确的病理报告了,大概在出院后的7-10个工作日出。 图片描述 9月7号手机上查看到自己的术后病理报告,显示有4个淋巴转移,心情又经历了一个过山车式的波动,整个晚上都没有睡好。我疑虑的主要2点: ① 此次手术会不会淋巴未清扫干净 前面有发我的手术经过,由于术前报告未显示有转移,因此手术方式只是对右侧中央区淋巴结进行了清扫。而同病房病友术前B超即显示有转移,因此淋巴清扫的范围比我要大。 ② 淋巴有转移会不会复发概率更高 医生的反馈不管有没有转移都有可能复发,不可一概而论,具体病情具体分析。4个淋巴转移不算多,可接受范围。 于是带着我的疑虑,再次咨询了武汉协和医生朋友,给到的回复如下: 图片描述 综合考虑,一是刚做完手术,不想这么快再做一次;二是不同医院和医生的手术理念有差异,既然选择北大医院做治疗还是谨遵医嘱,其他来源的信息作为辅助决策信息。最终选择先观察,定期复查,同时也做好可能二次手术的可能(了解过一些多次手术的案例,在经过心理建设后,也算能接受了)。 五、最后说点啥呢 1、关于饮食 很多人说得了甲状腺结节要吃无碘盐,就我咨询过的医生(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都没有特意强调吃无碘盐,术后基本可以陆续恢复正常饮食(当然正常的前提是健康,饮食清淡、膳食结构全面丰富为佳)。 2、关于碘131治疗 什么是碘131治疗,可自行百度。 一般全切或者次全切才可做碘131治疗,我属于半切,所以就算有转移也做不了碘131治疗,所以关于碘131治疗,目前了解的也不是很多。 不同医院的治疗方式和风格不同,北大医院基本都没有建议去做碘131治疗,其他医院有说如果转移就需要做。 截止到今天,术后整整13天,只能说和癌告一段落,后面还有很长时间的恢复和调理。今天就写这么多,后面的恢复经历再慢慢补充~最后建议大家一定要为自己投资保险,特别是重疾,接下来我就要准备保险理赔事宜,后续也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注: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费健 2022-05-02阅读量1.0万

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经历分...

病请描述: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经历分享! Snow 甲状腺大讲堂 2022-04-21 17:00 今天是19年10月18日,是我甲状腺全切手术后一个月复查的日子,上午从医院拿到病理报告后回家,回想着治疗一路走过来的点点滴滴,有感而发。希望我的经历能为正在治疗路上的病友们一点力量。另外需要声明,本文中所有内容仅为个人经历,不一定有参考意义,一切病情相关事宜请遵从医生诊断和医嘱。 19年对于我来说是个充满故事的一年:1、用三个月的时间在工作之余筹备婚礼大大小小的事情;2、7月中旬由于个人原因离开了工作两年的公司;3、离职后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待业在家;4、8月终于发现之前体检查出的甲状腺结节原来是恶性肿瘤。 今天只说甲状腺的故事,说到这个结节,其实从18年末体检的时候就发现了。公司的体检福利,在某体检中心,也是我第一次做甲状腺彩超这项检查。彩超的医生看到我甲状腺左右叶有一大一小两枚结节(0.7cm和0.2cm),其中小的可以观察,大的那个建议我去医院复查一下。体检后跟同事和家人交流,发现甲状腺结节很多人都有,也自己上网搜集了一些资料,大概率良性,心里踏实多了。加之工作(财务工作,每月结账加班都是平常事)和筹备婚礼的事情非常琐碎,一直没有抽时间去医院复查。(在这里一定提醒大家,甲状腺乳头状癌虽然病情发展相较其他恶性肿瘤来讲较为缓慢,但还是应在发现之后尽早去医院检查。恶性概率再低,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100%,一定要认真对待。) 8月初的时候和老公去三亚玩了一周,放松一下心情,回家后第二天开始嗓子和咽喉部开始出现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有异物感,只有使劲张嘴和打喷嚏的时候异物感才会稍微缓解。在三亚的时候基本每天都会吃海鲜,其中有一天还吃了海鲜自助,回想这一周摄入的碘太多了,再想到之前查出的甲状腺结节,心里放心不下,终于挂了宣武医院甲乳外科的号。关于医院的选择,因为我从小生病都去宣武医院,比较熟悉,所以第一时间去了那里,加上甲状腺问题也是非常常见的疾病,没有想着去专科医院。于是在8月22日下午,我第一次在宣武医院的甲乳外科就诊。医生触诊了一下,说结节比较小,一般都是良性的,不要担心。但是我确实咽喉部有不适感,医生还反复确认我是否是心理作用,最后还是给我开了B超检查单,希望我拿到结果后就可以踏实了。上4楼超声室,很庆幸当天下午的超声还剩几个号,等待了两个多小时后,进了超声室。医生先看了右叶那边的小结节,描述了下结节的大小形态等,但看到左边之后语气明显变了,跟负责记录的医生说了很多名词:钙化、纵横比大于1、低回声等。随后我马上查了一下,这些都是符合恶性的一些指标,心里有点紧张了。医生建议我做穿刺活检,马上去预约,约到了27号。 没想到穿刺当天,医生看了我的超声报告,很严肃的告诉我基本确定是癌了,而且我右叶的小结节也高度可疑,建议我两边都穿。穿刺的过程心里很忐忑,身体上很不舒服,头要往后仰,把脖子抬高,而且要忍住不咽口水。因为我是穿两侧,在做第二侧的时候麻药时间快过了,我比较怕疼,抽血都害怕的那种,就紧紧抓着病床,医生一直很温柔的安慰我。终于两侧都穿完了,各穿了两次,加上麻药,脖子上一共6个针眼。医生让我9月5号来取病理报告,这一周多等待的时间非常难熬,一方面心里有些侥幸心理,希望能翻盘,而另一方面又想着万一真的是恶性该怎么办。身边的朋友们都在安慰我,我也在网上看了大量的文章和病友分享,了解到手术没有那么的可怕,无非是脖子上多了道疤而已。我是个不太重视外表的人,疤痕对我来说无所谓。但我是一个非常讨厌吃药的人,例如大一点的药片和胶囊,我有吞咽障碍,可能也有些心理上的关系,每次都咽不下去,强行咽就会呛出来或者直接连药带水都喷出来,所以从小到大非常抵触吃药,真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爸会帮我把药片捣碎,或者把胶囊打开把里面的粉末溶到水里,虽然我明白这样的话药效会受影响,但也比咽不下去强啊。很多病友尤其是女生,都比较纠结于那道疤痕,而我却在纠结术后要终身服药这件事,毕竟我每次吃药都像一场战争。(后话:我多虑了,跟我有相似情况的病友请放心,优甲乐的药片很小,我虽然直接咽不下去,但是咬成一半之后就可以轻松咽下去了,我还是非常开心的,大大降低了这个病对我生活质量的影响。) 到了取报告的日子,终于看到了结果——左叶甲状腺乳头状癌,右叶未穿刺到癌细胞,建议术中冰冻。心里咯噔一下,去找超声科主任看结果,她建议我全切,右叶的基本上也是恶性。我有火急火燎的去外科开了住院单,一周左右能有床位,于是回家等电话了。回家跟老公和朋友分享了这个消息,结果大家都建议我去别的专科医院再复查看看,宣武医院虽是三甲医院,但毕竟它的优势在神经科上。 很幸运的挂上了医科院肿瘤医院次日的号,拿着所有的检查报告,又踏上了去肿瘤医院的路。肿瘤医院在二环旁边,堵车比较严重,我家离肿瘤医院很近,只有4公里,但附近没有地铁站,每次去都要打出充足的时间,每次都堵车都堵到我想哭T-T。肿瘤医院的医生看了我的报告,提出了跟之前医生一样的意见,最好全切,于是给我开了住院证和术前检查单。我又跟医生说了下十一打算出去旅游,能否尽快手术的需求,医生非常体贴,说最晚安排在16号,这样到十一就能恢复的差不多了。反复斟酌后,决定在肿瘤医院手术,于是取消了宣武医院的住院排队,又马不停蹄的去各个科室预约检查时间,包括采血、心电图、胸片和彩超。 术前检查大部分结果都没什么异常,包括甲功全项数值都是正常的,除了彩超——这次两侧结节大小都有变化(0.8cm和0.5cm),虽然有设备差异的原因,但还是让我捏了把汗,而更紧张的是,这次B超提示在我的左侧气管食管沟有一低回声结节,0.3cm,提示淋巴结转移。我非常不安,因为知道有转移了,想马上手术,跟这个破肿瘤断的一干二净。一直等着住院部给我打电话,终于等到了,安排在了16号。办理住院手续后,住进了医院,头颈外科的病房气氛还是比较好的,大多数都是甲状腺病人,预后都很好,所以并没有凝重的气氛。护士小姐姐们都很认真负责,给我讲了住院相关事项,手术注意事项等等。后来管床医生找我和老公进去谈话,询问病情细节完成病例,并告知手术风险,让我们签各种同意书。虽然风险告知只是告知,并不代表一定会发生,但我显然还是被吓到了,甚至听到如果手术影响到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会出现手脚麻等缺钙反应,以及声音嘶哑等等反应时,我哭了。医生又轻声对我说,手术中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保护神经,而且你的病情并不复杂,可以放心,一定会很顺利的。听了医生的安慰,我满脑子就是好好睡一觉,迎接手术。 手术当天禁食禁水,我又是下午手术,护士姐姐给我打了葡萄糖,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打点滴。等来等去,下午四点多,手术室的工作人员终于来接我了。跟我想象的画面不同,竟然没有床把我推走,而是让我自己走到手术室,我好奇的问他,他说只有脚上打点滴的才用床推去手术室,像我们这样的都可以自己走。又鼓励我说,他去年刚做完甲状腺手术,没事的,小手术,让我放心。之后就是进手术室,我很紧张,跟医生说给我点时间缓解下心情,医生们很耐心,没有催我。深呼吸了几次,当我说准备好了之后,开始从静脉点滴全麻,我清楚的感觉到我正一点一点失去意识,并在完全麻醉之前还说了句“我麻了”,哈哈,现在想起来都想笑。再睁眼以及做完手术了,麻醉医生一直喊我的名字,让我别睡,可是我好困好困啊,一直强打着精神,推回病房后,又是5袋点滴。说话也说不出来,都是气声,很着急的问手术怎么样,顺不顺利,老公和家人都安慰我,很顺利,而且很快就做完了,他们都以为推出手术室的不是我,是我之前进去的那个人。后来看手术记录,我手术时间是17:05-17:55,50分钟就做完了。 手术后第二天可以下地,精神很好,引流管里面的液体也不多,第三天就拔管出院了。因为在医院打点滴有补钙的,并没有出现手脚发麻的情况,回家后,开始手脚发麻了。出院带药有两个药是补钙的,一个是钙片,另一个是促进钙吸收的,还是个胶囊。迅速吃起来,钙片直接嚼碎,胶囊尝试了几次都没吞下去,一气之下也嚼碎了咽的,每天喝奶,晒太阳。很担心是不是伤到甲状旁腺了。还好过了几天就不麻了,了解到手术中旁腺的血管被割断,血供需要时间恢复,之后就正常了。至于声音,刚开始两天是气声,后来能出声了,但是很哑,很像感冒的声音,截止到今天,我正常说话的嗓音已经恢复,也不沙哑了,但是高音还是发不出来,比如唱歌时候的高音和高声喊、尖叫等,还需要继续恢复。 写了这么多,总结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还是非常好的,各位病友一定要按医生的建议及时进行治疗或定期密切观察。即使全切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也不大。一个月后完全可以恢复到正常生活中。虽然没有明确的病因,但我本人觉得还是跟精神压力、心情有一定关系的。我在发现结节那年,工作压力很大,情绪也不好。现在慢慢调节心情,拥抱新的生活。 希望各位病友早日康复!我们一起加油!

费健 2022-05-02阅读量1.1万

一位36岁甲状腺乳头状癌全切...

病请描述:一位36岁甲状腺乳头状癌全切经历分享,向甲癌致谢! 格桑 甲状腺大讲堂 2022-04-22 17:00 本文共2263字 阅读完约6分钟 上一期的甲友征文分享我们收到了很多甲友的留言。今天再来分享另一个甲友的抗癌历程,听一听他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在术后的健康生活中,相携而行。 甲友信息 格桑 女 乳头状癌 全切 手术时间:2019年7月22日 PART 1/蝴蝶飞走了  “醒来了,手术结束啦!”医生温柔而有力地唤醒了手术台上的我。 睁开双眼,耀闪的白光刺目而又冰冷,我定了定神,墙面钟表上的时针指向了九点半。 “再观察40分钟就可以回病房了”医生不慌不忙地补充道。 我恢复了意识,清晰地记得两个小时前在医生“闭上眼睛,现在开始麻醉”的命令之下,我听话地闭合双眼…… 一觉醒来,我已成功历劫,没有痛苦、没有意外。 感谢司命使如此安排,我脖子上的蝴蝶飞走了,取而代之的将是终生服用优甲乐…… PART 2/结节钙化 时光又回到了几个月前:单位组织体检,查出我五年前的甲状腺结节发生钙化,医生在建议我进一步复查的同时还告诉我甲状腺癌属于惰性癌。 我没在意,觉着自己不可能得癌症,再者即使有问题也属惰性。 一周后,恰逢唐都医院专家来我县妇幼保健院义诊,我拿着体检报告去找专家。 这次我的心不平静了,因为同时问诊的几个人都没事,医生单让我去做进一步检查,如果是恶性的就需要手术全切,之后终生服药。 虽然医生最后加了一句“你就这么一问,我就这么一说,并不是说你就有问题,你还是进一步检查下”。 我的内心陷入了极度的恐惧和不安,万一真的得大病了怎么办? 我年纪轻轻的,以后终生服药将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它时刻提醒我“自己是个病人”。 沮丧与苦闷瞬间袭上心头,内心焦虑,乌云笼罩…… PART 3 /复查 在上网查找了很多甲癌的知识以后,终于还是难以抵制内心的痛苦和煎熬,我决定去唐都医院检查确诊。 网上预约,长途跋涉,排队等待,B超结果出来。 外科教授给了结论:1.择期手术。2.穿刺活检,或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视结果再定。 这个结果让我很难接受,我不愿意相信自己问题严重,所以我继续找不同的教授咨询。 很快我又挂了唐都的内分泌科的号,交大二附院的外科、内分泌科。 同时又发动亲戚朋友找了西京医院、肿瘤医院的专家看了我的B超结果。 他们的结论一致:穿刺活检,因为活检是确定癌症的金标准。 第二天,我又去了交大二附院,分别看了内分泌科和外科,最终决定做个造影。 造影结果定了5类,意思是百分之九十是恶性的。 PART 4/说走就走的旅行 时间是治愈一切创伤的良药。 当造影结果出来之后我反而比以前平静了些,内心的阴霾依然笼罩,但我已经慢慢接受了事实。 同时还抱有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但愿上天眷顾,无限放大我百分之十的良性可能。 因为网上有很多患者都是之前高度怀疑,结果手术出来是良性的。 所以我决定缓一段时间做穿刺检查,于是造影结果刚出来的当天下午我临时决定,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当我和老公提着公文包出现在重庆高铁站的时候,出租司机怀疑地问:“你们真的是出来旅游的吗?” 为了调节心情,为了不回家面对孩子,为了让亲人免于担心,老公陪着我去了就近城市两日游。 那次我们去了武隆的天坑地缝,接受了自然山水对心灵的洗涤; 去了渣 滓洞、白公馆,革命先烈的精神鼓舞着我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磨难,我心情放松了不少。 这次旅行回来我直接回家过正常的生活,内心的纠结徘徊少了,一个人独自伤心流泪少了…… PART 5/穿刺检查 日子一天天地过,生活周而复始,安然地又度过了两个月。 在亲戚朋友的催促和劝说之下,为了不给自己留任何遗憾,我决定去医院做穿刺检查。 于是我又被推荐到了交大一附院做了穿刺和基因检测,一周后结果如我所料。 只是又增添了我们没有料到的甲状腺原癌基因突变,我傻眼了。 从网上查出基因突变就意味着癌细胞易复发易转移,于是我毫不犹豫决定尽快手术。 接下来便有了病床上的这一幕。 PART 6/人生要像格桑花一样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因为心境的改变,生活也在改变。 回想起手术前三天,我抓紧机会,利用时间不给自己留遗憾。 在腾格里大沙漠我有幸骑了头驼,牵骆驼的老人告诉我“骑头驼的人以后会永远幸福的”,感谢老人的美好祝愿; 在美丽的通湖草原,我放松身心,全情投入,完完全全融入了热情豪迈的蒙族风情篝火晚会。 我忘记了自己是将要手术的病人,我欢呼,我雀跃; 在神秘多情的西夏风情园,我关注并了解了美丽的格桑花,我要自己的人生也要像格桑花一样坚强、美丽、幸福! 直到手术的前一天晚上12点多我才从宁夏赶回西安迎接第二天的手术。 等待手术的那十多个小时我除了休息运动之外就在病房里谈笑风生,直到麻醉的前一刻我还在和准备手术的医生聊天…… PART 7/向甲癌致谢 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承受能力有多么强大。 当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时总会说:“天哪,那事情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我绝对受不了 ”。 而当灾难真的降临了,也都能承受。 如今我已术后行碘131治疗恢复3个多月了。 我每天早上服优甲乐已没有了之前感觉提醒自己是病人的那种痛苦,而是每天晨起喝水服“乐乐”的习惯,同时告诫自己今天一定要快乐! 在与甲癌共舞的这段日子里我明白了很多,我要向甲癌致谢。 因为甲癌使我警醒: 生命是有限的,经不起虚度; 健康是无价的,不可以透支; 快乐是自营的,必须要把握; 人不可以给自己短暂的生命和有限的能力负荷上过多的沉重和超强的压力,更不能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生气、伤心等负面情绪都是最愚蠢的行为,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今年36岁的我,前半生经历了太多,承受了太多。 后半生我将轻装上阵,率性而活;历劫完毕,涅槃重生!

费健 2022-05-02阅读量9381

甲癌术后才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

病请描述:甲癌术后才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该怎么办?需要全切甲状腺吗? 原创 甲状腺doctor 甲状腺Doctor 2020-06-23 12:05 甲状腺乳头状癌一般有淋巴结转移,远较血源播散常见。明确诊断时,已有30%~50%的病例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2%~5%的肿瘤出现远处转移。即使原发肿瘤以滤泡结构为主,淋巴结转移灶中最常见的肿瘤生长方式是乳头状结构。转移的淋巴结常出现囊性变,在约25%的病例囊性变较为显著。远处转移最常见的是累及肺(70%),其次是骨(20%),其他罕见部位有纵隔软组织和脑。 在临床中,经常会碰到此类情况,甲状腺结节患者在行手术前的甲状腺彩超、甲状腺CT等检查均提示颈部淋巴结无异常,但是术后几天的常规病理报告提示淋巴结有转移。那么,此时要不要继续行甲状腺全切。其实这种情况非常常见,下面解释一下: 一、先看几个概念:仅病理下发现的淋巴结转移:通常指的是在手术前颈部彩超、甲状腺CT以及术中触诊都没发现,仅在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的转移淋巴结。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指的是术前各种检查未发现淋巴结转移,但手术中也清扫了淋巴结。治疗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指的是术前各项检查发现有淋巴结转移,手术清扫淋巴结。 二、通过一篇文献来分析下:这是发表在[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5 Apr;100(4)]的文章,题目为“Prophylactic central compartment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clinical implications derived from the first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ingle institution study.”即:乳头状甲状腺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来自首次前瞻性随机单中心研究的临床意义。 以下是文章的摘要部分:背景: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PCCND)对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的益处仍在研究中。这种治疗似乎可以降低PTC的复发/死亡率,但手术并发症的风险更高。由于缺乏前瞻性随机试验,因此不能提供明确的建议。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目的是评价pCCND的临床利弊。患者:将181例术前/术中无淋巴结转移(CN0)的PTC患者随机分为A组(n=88)和B组(n=93),A组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TTX),B组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TTX)+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PCCND)治疗。 结果:随访5年,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是,A组接受131-碘疗程的比例较高(P=0.002),而B组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较高(P=0.02)。结论:接受TTX或TTX+pCCND治疗的cN0 PTC患者表现出相似的结果(复发率)。TTX+pCCND的一个优点是减少了重复碘131治疗的必要性,但缺点是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较高,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会造成低钙血症,导致患者手足麻木甚至抽搐,严重损害患者生活质量,需要长期补钙维持(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几乎50%的PTC患者在中央区有淋巴结微转移,但术前分析的特征,包括BRAF突变,都不能预测它们的存在;而且,知道到它们的存在似乎对预后没有任何影响。综合以上各方面的研究,在颈部超声cN0的PTC患者中进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似乎没有临床优势。 详细分析:该项研究表明:在术前检查没有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发现病理下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为46.2%。即便有如此多的淋巴结转移,不清扫淋巴结组和清扫淋巴结组复发率相似。但清扫淋巴结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较比例较高。基于此,ATA指南没有常规推荐对甲癌患者进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而我国指南考虑到术前未发现而仅术后病理下发现的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常见,故推荐在有效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前提下对肿瘤同侧的中央区淋巴结进行预防性清扫。 这表明,如果是仅病理下发现的淋巴结转移,对甲癌患者预后几乎没有影响。所以,如果手术只切了一侧甲状腺+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显微镜下发现有多个淋巴结转移,不要急于为了碘131而立刻切除另一侧甲状腺,因首次手术造成术后局部粘连,增加二次手术难度,即便再次手术也难保证清扫彻底,所以此时最好的策略就是观察,复发概率并不高,定期复查,复发后再手术也不会延误病情。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1.0万

当身体出现以下8大症状,警惕...

病请描述:当身体出现以下8大症状,警惕很可能有甲状腺癌有关 原创 Dr.Thyroid 甲状腺Doctor 2020-07-11 13:06 专家估计,2019年大约有5.2万人将患甲状腺癌。甲状腺是位于颈部前部的一个蝴蝶形状的内分泌腺。一个健康的甲状腺产生的激素对身体的各种功能都至关重要。 在甲状腺激素的多种作用中,它帮助调节新陈代谢,身体生长和调节体温。 它还协调了体内其他激素的调节。如果异常细胞在这个腺体生长,甲状腺癌就会发生。 虽然任何癌症的诊断都是可怕的,但甲状腺癌的生存率是90%以上。如果有早期症状,就医是最好的预后方法。 1、颈部结节 虽然在甲状腺癌的早期通常没有症状,但颈部的肿块或结节是最初的症状之一。并不是所有的结节都是癌性的。医生会仔细检查那些单独的、生长迅速的、坚硬的、无痛的以及常规触诊时不易移动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如果医生发现肿块或肿块,他或她可能会要求活检。如果检查结果不确定,病人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2、淋巴结肿大 甲状腺癌患者可能会注意到淋巴结肿大。如果没有其他耳、鼻、咽喉症状,这可能是甲状腺癌的先兆。你的医生经常会在例行检查中发现淋巴结肿大。颈部周围任何持续的肿胀都是去看医生的好理由。 3、颈部疼痛向耳朵蔓延 即使没有肿块或肿胀,患有甲状腺癌的人有时也会感到颈部疼痛。 然而,甲状腺癌是一种罕见的引起这种疼痛和不适的原因。如果颈部疼痛在一周内没有缓解,应该去看医生。 4、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是吞咽障碍。这种症状会导致疼痛或不适,虽然吞咽困难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但它可能是癌症迅速发展的迹象。生长中的肿瘤会压迫食道。吞咽困难的人应立即就医。 5、呼吸困难 甲状腺肿瘤可能在气管或气管附近发展,导致呼吸困难。虽然这种类型的肿瘤很罕见,但它会引起极度的不适或疼痛。任何呼吸困难的人都应该和医生讨论他们的症状。许多严重的问题都与呼吸困难有关。 6、哮喘或气喘 大多数甲状腺癌的症状与颈部有关。气喘就是这样的症状之一,当收缩的气道阻止空气自由通过时发生。肿瘤会压迫气道,导致持续的喘息。 7、声音嘶哑 当甲状腺上的肿块或结节压迫喉部时,可能会引起轻微到严重的声音变化。局部进展的肿瘤会使声带瘫痪。如果不及时治疗,甲状腺癌会扩散到喉神经、肺和骨骼。 8、反复咳嗽 甲状腺癌患者可能会持续咳嗽。有些人一开始会把这种症状误认为是呼吸道感染,但如果是甲状腺癌,咳嗽的持续时间通常会比感冒的其他症状更久。如果咳嗽持续超过两周,就要去看医生。 9、发现甲癌该怎么治疗? 根据患者不同的实际情况(包括甲状腺癌类型、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诊断时的年龄和其它影响因素),治疗方案也有所差异。 甲状腺癌的治疗包括: 手术:通常是治疗甲状腺癌的第一步; 放射性碘清除残余甲状腺(清甲):许多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需要进行; 甲状腺激素替代或补充治疗:切除全部或部分甲状腺的患者需要进行; 外放射治疗:少数患者需要进行; 化学治疗,包括新型靶向药物和临床药物试验,少数患者需要进行; 其它治疗:特殊情况下,需要行射频消融、经皮酒精注射治疗。 需要记住的是: 治疗目的是清除全部或大部分甲状腺癌,有利于防止癌症复发或转移;作为患者,请和医生共同探讨你的病情,了解哪些治疗手段是被推荐的及其具体理由,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案。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9257

【人民网科普】对待甲状腺疾病...

病请描述:【人民网科普】对待甲状腺疾病谨防过度诊治,这些知识一定要了解! 甲状腺Doctor 2020-02-18 12:10 近年来,甲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过去的四十年间,在美国,甲癌的发病率是以前的2倍,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增长率,估计到2030年甲癌将会成为美国常见癌症中的第4顺位。 根据韩国癌症统计中心的资料表明,1999-2013年间韩国甲癌的发病率增长了近十倍。1988-2009年间中国的甲癌发病率也增长了近三倍。 尽管甲癌的发病率增长如此之快,但是甲癌病死率并未因发病率的增长而增加。因此,这种相互矛盾的研究数据引起了医疗界对甲癌诊断治疗中是否存在“过度医疗”的关注。分化型甲癌中的乳头状腺癌是常见的甲癌类型,因此本文就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治是否可能存在过度进行讨论。 1、甲癌发病率“确实”增加: 根据美国国家癌症中心SEER数据库的统计结果显示,从1980年到2010年开始,不仅直径<1.0cm的微小癌的发病率升高,而且直径在1.0~4.0cm间的甲癌发病率也出现增加,特别是接受过较高教育的群体。 甲癌发病率的升高,不仅仅是美国和韩国,而且来自中国、丹麦、西班牙、以色列、芬兰、日本和瑞士等国家的统计数据也表明甲癌的发病率升高,病理类型主要是乳头状癌,而且增加的相对程度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这种现象并不能完全用检测手段敏感性增加或医患筛查意识增强来解释。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甲癌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发现自身免疫、碘含量、电离辐射、雌激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负性社会心理因素和遗传等都可能促进甲癌发病率增加。目前公认的甲癌危险因素是电离辐射,研究表明颈部有电离辐射暴露史的患者甲状腺恶性结节患病风险将增加5%~50%,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及儿童。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以后,日本该地区青少年及儿童的甲癌发病率约为其国家平均水平30倍。 有研究显示,职业暴露如牙医、牙医助理、医用诊断X线工作人员以及放射科技术人员甲癌患病风险也存在明显增加。体内雌激素及其受体对甲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已基本受到公认,而包括甲状腺激素和雌激素干扰物在内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如多氯联苯、双酚A、多溴联苯醚等)对甲癌的促进作用已在人类和动物试验中被发现。另外,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与乳头状癌关系密切,并且体重指数能够作为乳头状腺癌的一项预测变量。 因此,甲癌发病率的增长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过大的生活压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电离辐射的暴露、环境干扰物以及某些疾病都可能是甲癌发病率不断增长的重要因素,均需引起重视。 2、检测手段的过度使用与甲癌发病率的增长关系密切: 有数据表明,韩国是甲癌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超声检查等筛查手段可能对韩国甲癌发病率的增长发挥了主要作用。加拿大安大略省女性甲癌发病率也明显升高,研究也发现这可能与颈部超声和颈部成像技术普遍应用有关。 尤其是大于50%新增的乳头状癌患者都是结节直径小于或等于1厘米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然而,这种恶性肿瘤多表现为良性病程,术后生存率高,肿瘤复发率低。 根据美国国家癌症中心SEER统计数据显示,1975-2006年30年间甲癌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为92.3%~98.2%,其病程进展缓慢,且病死率低。因此,由于超声等检测手段精确度、使用率明显增加而导致对PTNC的过多挖掘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更值得商榷。而且超声检查结果不仅与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还与超声科医师的经验判断有关。一旦超声科医师对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的检查结果描述及报告不标准,就容易使临床医师对诊断产生误解。 Horvath等在2009年首次提出了TI-RADS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data system for ultrasound features)分类方案。此后,国内外学者参照已有的分类方法,相继提出了不同的改良系统。由于TI-RADS分类系统多样、认识判断的差异使得TI-RADS标准很难一致,并可能使超声检查为基础的随诊观察受限,而促使甲状腺结节“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增加。 Bethesda细胞病理报告系统是近年来比较公认的细针穿刺细胞病理报告系统,有助于提高细针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指导临床决策。经FNAB仍不能确定良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再行甲癌分子标记物检测。 BRAFV600E是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借助该基因分子生物学检测也有助于早期精确诊断。虽然这些检测手段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规范的检测标准、精确的检测设备和丰富的知识储备都亟需进一步完善,以防止其不恰当使用。 3、患者对当代医学检测手段的过度依赖: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疾病的防范意识逐渐加强,都自愿进行癌症筛查以实现一级预防。大多数患者对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特点和危害存在一些误区,没有科学的认识,谈“癌”色变。 高灵敏度超声检查的应用和对健康关注的增加均促使甲癌被更多发现。据近年韩国国家癌症筛检调查显示,约有13.2%的筛查对象接受了甲状腺超声检查,这种筛查比例的增加与甲癌(主要是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呈明显正相关;但其病死率并无显著变化。 因此,除了强调筛查技术过度应用带来的后果,还需要患者和医生转变心态。既要杜绝因为害怕发现疾病、带来麻烦而不做检查不计后果的盲目逃避,又要避免为发现、确诊疾病而不惜一切、一查到底的偏执行为。维持筛与不筛、查与不查之间的动态平衡至关重要。应加强国内外指南的推广,使专科医生熟悉规范、合理的诊治方案。 高清晰甲状腺超声检查作为无创性检查的基础,是评价甲状腺结节存在及性质最敏感的检查方法。有创检查中FNAB的敏感性83% 特异性92% 准确性95%。但先进的检查手段帮助不大,如MRI或CT在甲状腺结节发现和结节性质的判断方面,不如超声敏感;单纯依靠PET-CT显像也不能准确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国内外指南均不建议将CT、MRI和18F-FDG PET作为评估甲状腺结节的常规检查。 甲状腺核素显像是一种能评价结节功能状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为“冷结节”则应进一步检查以判断该结节的良恶性;血甲状腺球蛋白的检测也不能用于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仅对有甲癌手术史者,术后监测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是否完全以及肿瘤是否复发有帮助。所以上述检查在甲癌诊断中不能作为常规手段进行普遍应用,以避免过度检查。 总之,虽然甲状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也不用谈癌色变;尤其是最为常见的乳头状癌本身进展缓慢、复发率低,预后相对良好。因此,需要加强宣教,以使更多医患真正了解、认识甲状腺癌,避免对包括甲癌在内的甲状腺结节进行过度诊治,本着良好的心态、合理的策略应对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8869

甲状腺一失调,全身都遭殃!看...

病请描述:甲状腺一失调,全身都遭殃!看懂这些指标,健康不用愁 药师心语 甲状腺Doctor 2020-02-23 15:56 甲状腺是人体的内分泌器官,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如果发生异常病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肿块、结节、腺瘤等。很多人对甲状腺检查项目不是很了解,对甲状腺功能的各项指标不了解,不清楚为什么要检查那么多的项目。其实,甲状腺功能的各项检测对了解自身是否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图片描述 检查项目: 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参考值:1.6~3.0nmol/L增高↑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缺碘性甲状腺肿、高甲状腺结合球蛋白血症。降低↓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低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血症等。 甲状腺素(T4)参考值成人65~155nmol/L;儿童129~270nmol/L增高↑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降低↓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衰竭等。 促甲状腺素(TSH)参考值0.3~5.0mU/L增高↑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桥本病、外源性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肿瘤(肺、乳腺)、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降低↓常见于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非促甲状腺激素瘤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摄入阿司匹林、皮质激素及静脉使用肝素。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参考值10.3~31.0pmol/L(0.8·2.3ng/dL)增高↑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降低↓常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参考值2.0~6.6pmol/L增高↑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降低↓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活动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哪些人群应该检查甲状腺呢? 1.碘摄入过多的人群、有刺激和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 2.甲状腺结节多发于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所以中年女性要特别注意甲状腺检查。 3.从事交通运输和新闻传播的人群、脑力劳动者。(高危人群,建议检查) 4.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高危人群,建议检查)  甲状腺防御措施 1、甲状腺结节:并发症:甲状腺结节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合理,很可能会引发如心血管病、糖尿病、肾小管性酸中毒、肝病等严重并发症。预防措施:不宜多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辣椒油等;每日保持做20-30分钟有氧(户外)运动,可提高心肺的耐力、增强身体素质,工作时不易疲劳;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 2、甲亢:并发症: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过早搏动(早搏)或阵发性房颤,甚至出现持久性房颤。防御措施:应少吃海带、紫菜、海鱼等含碘食物,避免碘摄入量过多;少吃辛辣食物:辣子、生葱、生蒜;少浓茶、咖啡、烟酒;保持心情平静、防劳累。 3、甲减:并发症:粘液水肿性昏迷,是甲减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容易发生感染、对甲减替代治疗过度,可导致肾上腺危象、不育、长期过量的替代治疗可导致骨质疏松。防御措施:要注意摄入碘的量,不要过多的摄入碘,以免产生其他的甲状腺疾病,可以适当的补充碘油,以便长期有效的释放碘,对预防甲减有一定的效果。  怎么预防甲状腺疾病?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食用过多的海产品(含碘较高),同时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劳逸结合,保持心态平和;戒烟限酒;适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2、做自己的医生学会自行检查颈部的方法,如发现肿块、结节,及时就诊。3、定期体检定期体检能及早的发现病变,建议每年做一次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B超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应该立即就诊。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1.1万

哪些甲状腺疾病患者将成为甲癌...

病请描述:哪些甲状腺疾病患者将成为甲癌的高危对象? Dr.Thyroid 甲状腺Doctor 2020-03-03 12:05 近年来,甲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过去的四十年间,在美国,甲癌的发病率是以前的2倍,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增长率,估计到2030年甲癌将会成为美国常见癌症中的第4顺位。 根据韩国癌症统计中心的资料表明,1999-2013年间韩国甲癌的发病率增长了近十倍。1988-2009年间中国的甲癌发病率也增长了近三倍。 尽管甲癌的发病率增长如此之快,但是甲癌病死率并未因发病率的增长而增加。本文将讨论哪些人将成为甲状腺癌高危对象。 以下人群将为甲癌的高危对象: 1.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者; 2.由于其它疾病,头颈部进行过放疗的患者; 3.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 息肉病及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Cowden综合征、Carney综合征、Werner综合征和Gardner综合征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有血缘关系); 4.甲状腺结节>1cm,且结节生长迅速,半年内增长到1cm以上; 5.甲状腺结节>1cm,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 6.甲状腺结节>1cm,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7.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者。 凡有上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甲状腺癌对象。 对于甲状腺,在体检方面的筛查建议: 1.甲状腺筛查要同时进行功能检查(T3、T4、TSH、TRAB、TGAB、TPOAB)和形态检查(甲状腺彩超或CT)。 2.一般人群:(注:目前常规体检项目不包括甲状腺方面的检查,只有通过触诊发现甲状腺有异常,才进一步检查) 目前没有用于甲状腺癌早期检测或常规筛查的标准试验。 临床颈部体检:20-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颈部超声检查:30岁后每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 3.甲状腺癌高危人群: 颈部超声(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检查,每年一次。 4.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一次颈部超声检查。 预防建议 1.避免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2.健康生活,合理饮食,增加运动; 3.合理疏导情绪不良。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8734

最新研究发现甲状腺癌与肥胖有...

病请描述:最新研究发现甲状腺癌与肥胖有关! 甲状腺Doctor 2019-11-16 14:54 来源丨重疾不重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到底是什么原因?各种说法莫衷一是。除了过度检查外,近期一项研究指出,超重和肥胖可能也是导致甲状腺乳头状癌增多的主要原因。 最近国外的一项研究,使用美国NIH-AARP饮食与健康研究队列的数据,对45.7万年龄在50-71岁,没有癌症的参与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超重(BMI 25-29)和肥胖者患甲状腺癌的风险增加分别26%和30%。特别患大于4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风险,超重的人风险增加了近3倍,肥胖的人的风险更是超过5倍。 在小编的印象里,这为肥胖导致的癌症家族又增加了一个新成员。此前小编在课上曾经分享过,去年的研究表明,至少多发性骨髓瘤、结直肠癌、子宫体癌、胆囊癌、肾癌和胰腺癌、乳腺癌已经被证实与肥胖有关。 如今这项研究表明,每6个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中就有一个是因为太胖了,而对于预后更差的超过4cm的肿瘤来说,甚至有超过一半人的癌是胖出来的癌。 国外的研究人员在分析原因时指出,超重和肥胖对于甲状腺癌的促进作用不能完全通过体重增加相关的甲状腺疾病来解释。肥胖与甲状腺癌之间的关系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慢性炎症以及瘦素、脂联素等脂肪因子水平的改变有关。此外,脂肪组织产生的雌激素可能也与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癌有关。同时研究人员也预测这种癌症转化成恶性程度更高的甲状腺癌可能性很高。 无独有偶,最近一项国内的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在中国人群中较为普遍,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该研究的多变量分析显示,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女性、患糖尿病、高血压、高频率咀嚼槟榔、红肉摄入量高,而低体重则是保护因素。 众所周知,肥胖影响的不仅仅是癌症发生率,它也是影响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而中国所面临的肥胖问题日趋严重。 因此,我国在“健康中国2030”强调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并制定了15项具体行动,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遏制肥胖等疾病的流行,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增长人均健康预期寿命。 PS. 2004年,肥胖定义为BMI≥30 kg/m2(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腹型肥胖定义为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 2014年,肥胖定义为≥28 kg/m2,腹型肥胖定义为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ay_0113)

费健 2022-05-01阅读量9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