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问:我两个月以来,每天大便不成形,有时腹泻,腹部有隐痛和不适,肛门常有要大便的感觉。上周去看病,配了复方谷氨酸胺肠溶片和乳杆菌CB胶囊,医师说如果服后一周无效,要做肠镜检查。可是近两年来我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但未见异常。请问,有其他方法能治吗? 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 医院 肛 肠 科(副)主任医师 王振宜 答: 您好!就您提供的信息来看,要想作出相应的诊断都比较困难,更何况给出治疗的建议。因为关于大便不成形,或者经常腹泻这个症状而言,您的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工作性质,病程长短,有无相关肠道疾病家族史,有无其他慢性疾病史,以及有无诱发因素,通常是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接着需要对可能产生疑问的地方,作出相应的检查,然后排除一系列器质或功能性疾病,而后作出诊断,再可以谈及治疗。通常腹泻患者中男性的比例要大于女性,其中又以中年男性居多,如果病程不长,可以是偶尔一次的急性肠炎后肠道菌群紊乱所致,也可能和情绪工作压力有关。腹部隐痛可以是肠炎也可能是肠预激综合征的症状,肛门常有大便的感觉可能是二度以上的痔疮,也可能是解便次数过多引起肛窦充血或肛窦炎,或者是直肠粘膜内脱垂,如果您是女性患者也可能是子宫后倾,男患者可能有前列腺肥大。您说您每年都做一次肠镜,那么我会考虑您是否有肠道疾病的家族史,比如息肉或者肿瘤。总之,医生诊断会从多方位的来考虑可能导致您产生上述症状的原因,同时也要考虑是几种疾病共同产生的症状。此外,个体体质的差异,有些正常人也会大便不成形。所以虽然是一个简单的大便不成形,却不能简单地下结论的。就您上周看病的经历来看,就诊医生给您开出的治疗方案,一定是采集到比您现在更详细的信息,才做出的治疗方案,通常有时我们也会先做一些经验性的治疗,所以给您开出了两个药物,旨在调理脾胃(前一个有很多中药的成分)和调整肠道菌群。如果效果不好,您可以继续就医,至于是否要再做肠镜,这需要知道您以前为什么要做肠镜和先做一些相关检查后而定。 咨询问题还是替代不了去医院专科的就诊,但愿我的回答能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专家简介(包括职称、职务、医疗专长):王振宜。男,39岁,医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备业务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 副主任医师。医疗专长: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各种肛肠病;中医调治慢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术后;手术治疗痔疮、高位复杂性肛瘘、陈旧性肛裂、肛门狭窄、肛管息肉、藏毛窦等。
王振宜 2014-11-07阅读量1.6万
病请描述: “在公司大便,别在家里,因为这样一来大便占用的是你的工作时间!假设你每天要花10分钟大便,一年下来,你就会有40个小时的带薪大便时间,相当于5天年假!”近日,网上盛传的这一帖子引来一片非议,指出这种“带薪大便”会导致便秘。 公众对“带薪大便”的热议,一方面体现了大家对健康的关注,并且有了一定的健康知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便秘这一病症的发病率很高,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报特约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王振宜指出,经常控制大便不排,可引起直肠、肛门排便功能障碍,造成机械性便秘、肠道炎症等。时下进入秋季,气候逐渐干燥起来,又到了便秘好发的时期。预防便秘,首先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易致便秘的坏习惯 便秘是一种症状,可由疾病引起,也可能是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导致的排便功能失调。生活中,一些不良的习惯可能就是导致便秘的“罪魁祸首”。 排便坏习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忙碌,有了便意不能马上去排便,经常憋着,结果粪便中的水分不断被肠道吸收,粪便就变得又干又硬,难以排出,这是导致便秘的一个常见原因。另外,以前有不少人喜欢一边排便一边看书报,导致排便时间人为地延长,容易生痔疮,引起便秘。 建议:除了不能憋大便之外,还应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最好养成每天早上排便的习惯。因为,早上苏醒后肠道也有一个“苏醒”蠕动的时间,进食早餐后又会促进胃肠蠕动。这个时候排便会比较轻松一些。每次排便的时间最好在2~3分钟,不宜超过5分钟,如果不能排出就等到下次有便意时再去排便。王主任提醒,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者,排便困难时不要太用力,以免血压升高,发生危险。可借助一些温和无长期服用副作用的润肠软便的药物,或过一会儿再排便。 饮食坏习惯——挑食、饮食过于精细、喜欢大鱼大肉而少吃蔬菜水果、喝水少,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可能引起便秘。食物太过精细,缺乏膳食纤维,不能很好地刺激肠道蠕动,就会使粪便在肠道内行进的时间延长,排出时间推迟,导致便秘,此外,平时喜欢喝浓茶,咖啡,多吃巧克、葡萄、山药、米仁的人也容易导致大便干结。 建议:王主任说,预防便秘平时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粮食也要粗细搭配。尤其入秋之后气候会越来越干燥,为预防“燥秘”,应多喝水,吃多汁的水果,适当食用果仁等富含脂肪的润肠食物。 生活坏习惯——久坐、缺乏运动,也是现代人便秘好发的因素之一。经常坐着不动,机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就会减缓,肠蠕动也会变得缓慢,容易引起便秘。 建议:适当的运动锻炼是不可少的,便秘患者还可以在饭后进行摩腹,促进肠蠕动,有助于排便。但对于有一类有便意而常常感觉在肛门口无法彻底解干净的患者,则不建议进行跑步、走长路,跳舞,举重等运动,以免便秘加重。 生活方式治不了所有便秘 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有功能性的,也有器质性的,一味地依靠生活方式来“治疗”便秘,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便秘问题。 有些患者对便秘不以为意,认为饮食调理或者吃点通便的药物就能解决问题。王主任提醒说,有些便秘,尤其是慢性便秘要提高警惕,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调整饮食也不能解决时,更不能随意选择一些诸如大黄、芦荟、番泻叶等泻药,长期服用往往导致大肠黑变病的发生,而过分依赖通便药物,则可能是自身的正常排便功能彻底破坏,因此如果便秘生活调理后仍无法好转,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便秘的原因。痔疮、肠梗阻、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一定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生活方式和通便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可能还会造成不良后果。
王振宜 2014-11-07阅读量1.3万
病请描述: 春暖花开,阳气浮越,口干鼻燥,鼻衄口疮,咽喉痒痛,便秘便血等很多因季节转换,身体调节机能跟不上时,出现的看似“小毛小病”,实则可能暗藏大隐患的症状,尤其是肛肠方面的问题,更不能因为羞于开口而延误治疗。 春暖花开 病在“出口”不难开 说到肛肠疾病,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痔疮,所谓“十人九痔”,很多人都倍受这种疾病的困扰,但是,肛肠疾病除了痔疮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种类,如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肛周湿疹、肛窦炎、肛门狭窄、肛管息肉、肛乳头肥大、直肠脱垂甚至肿瘤等等。 及时就医,莫酿大祸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王振宜介绍说,春季是肛肠疾病高发的季节之一,常常引起排便困难、粘液血便、肛周瘙痒、疼痛等,不少患者因为发病部位尴尬,羞于启口,而不愿就医检查,延误了治疗,有些拖成重病后不得已而就医时,往往已对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疾病的治疗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肛门功能失常:反复发作的肛裂会导致肛门挛缩,排便困难;还可能侵犯括约肌,并发肛乳头肥大,刚乳头瘤,皮下瘘管等,易致肛门狭窄。 导致败血症等:肛肠部位的出血、感染等形成肛周脓肿,如果治疗失当,细菌等容易侵入血液引发败血、毒血或脓毒血症。 引发妇科疾病:对于女性患者而言,由于肛门和阴道接近,便血或肛周发炎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容易引发妇科炎症。 植物神经紊乱:可使腰部、骺骨、股后部位坠胀疼痛,引起泌尿生殖系统反射性功能紊乱。 肛周皮肤湿疹:由于痔块脱出等原因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门外,容易引起肛周瘙痒及皮肤湿疹。 可掩盖直肠癌:很多肛肠疾病的都会出现便血的症状,便血也是肠癌的常见症状,不少人把肠癌当作痔疮,从而延误治疗时机。 由此可见,“出口”有问题,要及时就医,以免拖成大病。 生活饮食,共助防治 王主任指出,很多肛肠疾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对预防和改善肛肠疾病都大有裨益。 养成排便习惯 不良的排便习惯,如上厕所喜欢蹲位看报,造成排便时间延长;排便时用力过猛,给直肠肛门和盆底肌增加负担,都可能会导致肛肠疾病的发生。因此,要养成每天早上定时排便地习惯,早起后喝一杯凉开水,以刺激胃肠道蠕动。特别是在有便意时不能强忍,排便时不要看书看报,久蹲不起,或者过分使劲用力。 注意饮食调养 长期饮酒或喜欢吃辛辣食品的人,因酒和辛辣可刺激消化道粘膜造成血管扩张,结肠功能紊乱,肛肠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所以,在饮食方面不要大量饮酒,吃辣椒和芥末等刺激性食物,少吃盐腌,熏烤、高脂肪、高糖食物。应多吃粗粮、豆类、蔬菜和水果等含纤维素成分较多的食物。 重视肛门卫生 养成爱清洁的习惯,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干爽。不用过烫的水或者浓度过高的清洁液等频繁清洗肛门,经常更换内衣,内裤宜用薄而柔软地棉布制品。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减少肛肠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康复。 积极锻炼身体 平时多参加体育活动,比如游泳,体操、跑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还可以进行提肛运动,增强或回复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更能,也有助于直肠、肛门或痔疮脱垂患者的康复。 保持乐观情绪 中医认为,情志地变化与肛肠疾病地关系非常密切,若忧思过度,则损伤脾胃,或急躁暴怒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导致气血壅滞,经络阻隔,络脉交错而发为肛肠疾病。春季肝火旺盛,容易导致大便干结,引起肛肠疾病。所以,情绪的调节也非常重要,要学会自我调整,保持平和的心态、乐观的情绪。 此外,王主任还提醒,有些因职业因素长期久坐和站立、痔静脉回流不畅,而导致肛肠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类人群在工作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和活动,调整不同的姿势。
王振宜 2014-11-07阅读量9115
病请描述: 春夏之交,各种各样的时令水果纷纷上市,对于便秘的人来说,吃水果能缓解便秘已是常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水果都有防治便秘的作用,而且水果也寒热之别,便秘者不可不辨体质乱吃。 水果解“秘” 也要辨体质 便秘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有些人偶尔发之,而有些人则常年便秘不爽。大凡有过便秘的人,都会被告知多吃蔬菜水果之类多纤维的通便食物。但是,不同的人所得的便秘也是不同的,通过吃水果来解除便秘也不是万试万灵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振宜指出,便秘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见于多种疾病,发病机制也各有不同,在配合药物或手术治疗之外,饮食调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何选用合适的水果,对能否改善便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食用不当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加重便秘。 先辨寒热 有些人吃了梨、香蕉、西瓜、橙子等水果后肠蠕动增加,而吃苹果、柿子后反而加重便秘,王主任解释说,这是因为人的体质各有不同,便秘的类型也不同。根据中医学辨证分型的理论,便秘又有肠道实热、肠道气滞、脾虚气弱、肾阳亏虚、阴虚肠燥等不同类型。在食疗方面,可以将便秘分为寒、热两大类来进行调理。 热性便秘:大便干结,口干少津,或口臭。通常见于体质偏热性的人群,平时常见口干心烦、手足心热,舌质红,舌苔薄或薄黄。 寒性便秘:大便秘结,甚者小腹冷痛,通常见于体质偏寒性的人群,平时常见怕冷、手脚发凉,小便清长,舌质淡。 再选水果 热性便秘的患者,可选用寒凉性水果,如西瓜、甜瓜、木瓜、梨、柚子、橙子、香蕉、桑葚、荸荠、猕猴桃等。其中,梨有润肠通便,利尿降压作用,更适宜于高血压便秘者;柚子既能润肠通便,又能降血脂、降血压。 寒性便秘的患者,可选用温性水果,如樱桃、柑橘、大枣等。其中,柑橘含丰富的纤维素及多种营养素,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又能降血脂、降血压。 没有明显寒热表现的便秘患者,可以选用性平的水果,如苹果、草莓等。其中,草莓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含果胶,能润燥生津,调理胃肠,降血脂,防止便秘。 便秘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可引起肛裂、痔疮等临床症状,也是诱发结肠癌、直肠癌等的危险因素。因此,经常便秘的老人要高度警惕这“小病”,更要严把自己的饮食关。 此外,王主任提醒,对于有些便秘较重的人来说,可能无法单靠吃水果来缓解,这样的人群最好不要自行选择通便药物,更不要随便服用亲友或者朋友推荐的药物,有些非但起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导致药物的依赖,或产生大肠黑变病,应该到医院专科就诊,首先排除器质性的疾病,如结肠冗长、盆腔肿瘤压迫和结肠癌等,再次则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治疗。
王振宜 2014-11-07阅读量8092
病请描述: 五一小长假期间,郭先生一连吃了三天的“大餐”,顿顿大鱼大肉、辛香麻辣。假期一过,郭先生却遭殃了,屁股又胀又痛,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与以前发痔疮不同,最后连脓水都流出来了,他不得不到医院去。医生检查后告诉郭先生,他的“屁股”上有条瘘管化脓了,需要手术治疗。 肛瘘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其实这是肛肠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些人可能自己得了这个病也不知道,或者以为是痔疮之类的疾病而忽视了治疗。肛门瘘管简称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其内口多位于齿线(肛管与直肠黏膜结合处的齿状线)附近,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上。通俗地讲,好比是从肛门周围的皮肤向肛门直肠周围的组织中挖了一口井,或一条甚至多条地道。而这些通道,经常由于“粪便垃圾”的进入,引起感染甚至化脓。肛瘘如果不积极治疗,往往长年不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小小裂口埋隐患 为什么在肛管、直肠部位会出现这样一条“管道”呢? 大部分肛瘘由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脓腔逐渐缩小,腔壁就会形成结缔组织增生的坚硬的管道,不能自然闭合。可以说,肛周脓肿是肛瘘的前期阶段,脓肿消退后99%的患者都会转变成肛瘘。一旦感染,肛瘘就会复发。就好比高速公路的匝道口,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地段。 有时候我们排便时会因粪便干硬而使肛门裂开、出血,虽然只是少量的便血,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裂口,如果一不小心被细菌、异物“钻入”,就有可能导致感染、化脓,形成脓肿。当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就会留下一个空腔,形成管道,成为肛瘘。所以,对于这样的小裂口,我们也不能大意,该就医的时候还是应该及时就医,不要拖延成更加复杂难治的疾病。也不要盲目地自行诊断,认为是肛裂、痔疮就不要紧。 而另一方面,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也是预防肛肠疾病的重要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进口”的东西,可能决定着“出口”的好坏。 湿、痒、脓、痛 及时就诊 39岁的顾先生最近遇到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他发现每天早上他的内裤上都有粪便的痕迹,而他前一天晚上明明没有排便。顾先生纳闷,自己这个年纪,应该不会有大便失禁的问题呀!不得已之下,顾先生来到医院肛肠科,经检查发现,原来是肛瘘引起。肛瘘一旦形成之后,瘘管就难以愈合,有病原菌或粪便进入瘘管,就会反复感染、化脓,肿胀、疼痛,同时还可伴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平时也可能会从瘘口中流出少量的脓性、血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有时甚至还会有少量粪便和气体排出。就像顾先生一样,有些患者发现,明明没有排便,却有粪便流出,或内裤上看到粪便污染的痕迹;明明没有放屁,却像在放屁一样有排气的现象。而且,由于分泌物的长期刺激,还会使得肛门部位潮湿、瘙痒,有时还会形成湿疹。 少数患者可能没有不适症状,只是在偶然的机会下摸到肛门周围有硬结等,不痛不痒。 临床上还有不少患者将肛瘘当作痔疮,甚至自己购买治疗痔疮的药膏来涂抹,结果可想而知,显然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反而可能贻误病情甚至使得肛瘘加重。 所以,发现肛门周围潮湿、瘙痒、有脓液流出、疼痛等异常时,应该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检查判断是何病引起,从而采取相应的有效治疗措施。 治疗肛瘘 提防“狡兔三窟” &n
王振宜 2014-11-07阅读量1.4万
病请描述: 入秋以来,到医院看便秘、痔疮和肛裂的的病人明显增多,大多与秋燥有关。此外,随着天气凉爽起来,火锅以及一些辛辣的食物又在餐桌上红火起来,然而这些食物很容易使人“上火”,更加重了便秘。 润肺可解秋燥便秘 每到秋季,嘴唇干燥、鼻子“冒烟”、嗓子干疼等“秋燥”症状又开始冒头,便秘也在这个季节好发,而且跟秋燥密切相关。便秘虽然看似不是什么大病,但因便秘诱发的其他疾病却不容小觑。现在正值气温下降、季节转换的时期,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意外事件也容易在这个时候突发,而便秘往往会成为这些危险事件的导火索,同样大便干结,排便努则也会诱使痔疮和肛裂的发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王振宜提醒说,秋燥季节要积极防治便秘,以免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更严重的疾病。 秋季便秘多因燥 中医认为“燥”是秋天的主气,其特点是易伤津,人体津液亏损就会出现口干咽干、口唇燥裂、毛发干枯、皮肤干燥、鼻出血、干咳咯血等症状。可见,秋燥最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的病症。不过,肠道也会因受燥气损伤而变得干涩,很多原来就有便秘的患者会因秋燥而加重病情;一些原本没有便秘的人,也容易在这个季节感到大便干结难解,如果再加上平时喜欢吃些辛辣刺激的食品,那就更容易感受燥气,损伤津液,以致化热化火。 便秘是消化排泄系统方面的病症,怎么也能因秋燥引发呢?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有着对应的关系,肺与大肠相表里,两者通过经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正常的情况下,由于肺气的肃降,大肠之气也随之肃降,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大肠传导糟粕之作用,排泄就会正常。因此,每逢秋燥侵害肺时,就会出现一连串的反应:燥邪伤肺,灼伤肺阴,津液亏少,肃降功能减弱,大肠传导无力,从而出现大便干燥、便秘等症状。 秋燥便秘“润”为主 秋天便秘主要是因为肠道缺水干涩引起的,在防治时,自然应当以“润”为主,除了润肠之外,还应润肺。饮食调节对预防和减轻秋燥引发的便秘非常重要,秋季饮食,要以“清润”为宜。王主任建议: 补水润肠最直接。平时可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流质饮品,以养阴润燥,弥补损失的阴润。但喝流质的饮食,尤其是饮料和水等液体饮料时,以少量频饮为最佳。 蔬菜水果多滋润。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补充人体的津液。有便秘、痔疮症状者可多食菠菜、芹菜、豆类、薯类等多纤维食物以及黑芝麻、蜂蜜、银耳等滋润的食物,尤其是梨汁、藕汁、甘蔗汁、萝卜汁等,还有柚子、柿子、荸荠、橙子等润肺生津的食物。少吃韭菜、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煎炸食物吃多了皆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除此之外,心理调摄对于治疗便秘很重要。许多人常因心情不佳而发生便秘,情绪惊恐、紧张、忧愁等也会使一些人的便意消失,引起便秘或加重病情。因此,患有便秘者应当调畅情志,保持心身舒畅,参加适宜的文娱活动,多运动也有利于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王振宜 2014-11-07阅读量8131
病请描述:摘录来源:欧洲结直肠病学会的痔病指南 痔病基础治疗可缓解症状和防止脱出, 痔病基础治疗 包括如厕训练,饮食改变(特别是高纤维食物),以及局部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包括如黄酮类的静脉张力调节药物。 除了建议适当饮水、健康饮食和鼓励体育活动外,还需要以下干预措施。1、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充足的饮水,健康的饮食和进行体育锻炼。 2、建议进行如厕训练(包括排便时采用正确的体位)。应避免过度用力和排便时间过长。 3、可以考虑使用通便药物来缓解症状和减少出血。 通便药物的使用: 纤维-高纤维食物或膨胀剂,如麸皮,卵叶车前子,车前草; 刺激性泻药-番泻液和比沙可啶; 粪便软化剂-液体石蜡,种籽油; 渗透性泻剂-乳果糖,氢氧化镁,山梨醇和乳糖醇4、静脉张力调节药有助于减轻症状。 5、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非阿片类镇痛药可用于止痛。
张振国 2020-08-24阅读量8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