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FGIDs非常常见,全球患病率为40%,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见,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1】。它们占初级保健工作量的12%和胃肠病学门诊咨询的30%。总体而言,49%的女性和36.6%的男性符合至少一种FGIDs(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是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和餐后不适综合征)、直肠痛、功能性腹泻和IBS(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11.7%、7.2%、5.9%、4.7%和4.1%。 罗马Ⅳ(2016年)标准中肠-脑相互作用障碍包含成人6大类33种疾病、儿童2大类17种疾病。
刘福 2024-07-03阅读量1234
病请描述: 经常门诊遇到患者以“胃疼”为主诉来看病,我都会纠正他们,你这严格来说不能说是胃疼,而应该属于上腹部疼痛。因为,我们人体对于腹部脏器的疼痛感定位是非常模糊的,你只能感觉到疼痛的位置,性质,严重程度,不可能具体到某个脏器。因此,所谓的“胃疼”不一定是胃有病造成的。 由于腹部各个脏器在脊髓传导节段的分布不同,还有些脏器之间会相互重叠,会导致一方面脏器出现问题时的疼痛部位会可能会和它实际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偏离,另一方面,不同脏器可能会引起同一个位置的疼痛。 比如,阑尾炎最常见的初始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很容易和胃病相混淆。胆囊炎会引起后背和右肩部的疼痛。输尿管结石会引起会阴区的疼痛。 因此,所谓的“胃疼”,除了胃病以外,还可能是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等,上述列举的还是症状典型的情况,在不典型的患者,可能性就更多了。而我们遇到的极端情况,甚至可能是心梗,胸膜炎,带状疱疹等更加意想不到的疾病。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普通人该如何判断呢。我建议大家注意如下几点:1.根据疼痛性质先做简单的基本判断,比如胃溃疡等往往会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胆囊炎一般会有胆囊结石病史,疼痛会是那种阵发性的剧烈的绞痛,往往会向右肩背部放散;胰腺炎一般有暴饮暴食或者饮酒史,且会表现为持续性的刀割样疼痛;急性胃肠炎会伴有呕吐和腹泻;至于心梗,一般会是在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骨后方那种压榨性的疼痛,就像有个人用大锤在猛砸你的胸部。2.自己躺下按按肚子,看按压时是哪个位置疼,实际的压痛点往往是病变脏器所在的位置,比如阑尾炎虽然自己感觉是上腹部的所谓“胃疼”,实际会在右下腹触到明显的压痛点。3.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先吃一点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或者治疗肠炎的药物,如果没效,那可能就是自己判断错误,就得及时就医了。4.在经专业医生确诊之前,不要轻易吃止疼药,这样容易掩盖症状,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5.如果症状严重,应该及时到医院看病,让专业的医生判断。6.如果症状不严重,但反复出现,我一般会建议我的患者做如下的检查:全腹的增强CT,肝胆脾超声,胃镜,肠镜,AFP,CEA,CA199,CA125等肿瘤标记物化验,血常规,肝功,肾功,离子,尿常规,便常规,便潜血试验等常规化验。7.如果上述检查结果还没有问题,在除外了心脏,胸部等疾病后,可以求助消化内科医生,判断是否是一些功能性的疾病,比如肠易激综合征等。8.要特别警惕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他们往往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更容易误诊或漏诊,而且病情进展可能会更迅速。 总之,由于腹部脏器多,涉及多个系统,神经牵涉复杂,判断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出现“胃疼”等腹部不适,一定不要掉以轻心,找专业的医生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孟凡斌 2024-06-25阅读量2148
病请描述: 经常门诊遇到患者以“胃疼”为主诉来看病,我都会纠正他们,你这严格来说不能说是胃疼,而应该属于上腹部疼痛。因为,我们人体对于腹部脏器的疼痛感定位是非常模糊的,你只能感觉到疼痛的位置,性质,严重程度,不可能具体到某个脏器。因此,所谓的“胃疼”不一定是胃有病造成的。 由于腹部各个脏器在脊髓传导节段的分布不同,还有些脏器之间会相互重叠,会导致一方面脏器出现问题时的疼痛部位会可能会和它实际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偏离,另一方面,不同脏器可能会引起同一个位置的疼痛。 比如,阑尾炎最常见的初始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很容易和胃病相混淆。胆囊炎会引起后背和右肩部的疼痛。输尿管结石会引起会阴区的疼痛。 因此,所谓的“胃疼”,除了胃病以外,还可能是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等,上述列举的还是症状典型的情况,在不典型的患者,可能性就更多了。而我们遇到的极端情况,甚至可能是心梗,胸膜炎,带状疱疹等更加意想不到的疾病。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普通人该如何判断呢。我建议大家注意如下几点:1.根据疼痛性质先做简单的基本判断,比如胃溃疡等往往会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胆囊炎一般会有胆囊结石病史,疼痛会是那种阵发性的剧烈的绞痛,往往会向右肩背部放散;胰腺炎一般有暴饮暴食或者饮酒史,且会表现为持续性的刀割样疼痛;急性胃肠炎会伴有呕吐和腹泻;至于心梗,一般会是在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骨后方那种压榨性的疼痛,就像有个人用大锤在猛砸你的胸部。2.自己躺下按按肚子,看按压时是哪个位置疼,实际的压痛点往往是病变脏器所在的位置,比如阑尾炎虽然自己感觉是上腹部的所谓“胃疼”,实际会在右下腹触到明显的压痛点。3.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先吃一点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或者治疗肠炎的药物,如果没效,那可能就是自己判断错误,就得及时就医了。4.在经专业医生确诊之前,不要轻易吃止疼药,这样容易掩盖症状,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5.如果症状严重,应该及时到医院看病,让专业的医生判断。6.如果症状不严重,但反复出现,我一般会建议我的患者做如下的检查:全腹的增强CT,肝胆脾超声,胃镜,肠镜,AFP,CEA,CA199,CA125等肿瘤标记物化验,血常规,肝功,肾功,离子,尿常规,便常规,便潜血试验等常规化验。7.如果上述检查结果还没有问题,在除外了心脏,胸部等疾病后,可以求助消化内科医生,判断是否是一些功能性的疾病,比如肠易激综合征等。8.要特别警惕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他们往往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更容易误诊或漏诊,而且病情进展可能会更迅速。 总之,由于腹部脏器多,涉及多个系统,神经牵涉复杂,判断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出现“胃疼”等腹部不适,一定不要掉以轻心,找专业的医生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孟凡斌 2024-06-25阅读量1923
病请描述: 经常门诊遇到患者以“胃疼”为主诉来看病,我都会纠正他们,你这严格来说不能说是胃疼,而应该属于上腹部疼痛。因为,我们人体对于腹部脏器的疼痛感定位是非常模糊的,你只能感觉到疼痛的位置,性质,严重程度,不可能具体到某个脏器。因此,所谓的“胃疼”不一定是胃有病造成的。 由于腹部各个脏器在脊髓传导节段的分布不同,还有些脏器之间会相互重叠,会导致一方面脏器出现问题时的疼痛部位会可能会和它实际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偏离,另一方面,不同脏器可能会引起同一个位置的疼痛。 比如,阑尾炎最常见的初始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很容易和胃病相混淆。胆囊炎会引起后背和右肩部的疼痛。输尿管结石会引起会阴区的疼痛。 因此,所谓的“胃疼”,除了胃病以外,还可能是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等,上述列举的还是症状典型的情况,在不典型的患者,可能性就更多了。而我们遇到的极端情况,甚至可能是心梗,胸膜炎,带状疱疹等更加意想不到的疾病。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普通人该如何判断呢。我建议大家注意如下几点: 1.根据疼痛性质先做简单的基本判断,比如胃溃疡等往往会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胆囊炎一般会有胆囊结石病史,疼痛会是那种阵发性的剧烈的绞痛,往往会向右肩背部放散;胰腺炎一般有暴饮暴食或者饮酒史,且会表现为持续性的刀割样疼痛;急性胃肠炎会伴有呕吐和腹泻;至于心梗,一般会是在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骨后方那种压榨性的疼痛,就像有个人用大锤在猛砸你的胸部。 2.自己躺下按按肚子,看按压时是哪个位置疼,实际的压痛点往往是病变脏器所在的位置,比如阑尾炎虽然自己感觉是上腹部的所谓“胃疼”,实际会在右下腹触到明显的压痛点。 3.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先吃一点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或者治疗肠炎的药物,如果没效,那可能就是自己判断错误,就得及时就医了。 4.在经专业医生确诊之前,不要轻易吃止疼药,这样容易掩盖症状,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5.如果症状严重,应该及时到医院看病,让专业的医生判断。 6.如果症状不严重,但反复出现,我一般会建议我的患者做如下的检查:全腹的增强CT,肝胆脾超声,胃镜,肠镜,AFP,CEA,CA199,CA125等肿瘤标记物化验,血常规,肝功,肾功,离子,尿常规,便常规,便潜血试验等常规化验。 7.如果上述检查结果还没有问题,在除外了心脏,胸部等疾病后,可以求助消化内科医生,判断是否是一些功能性的疾病,比如肠易激综合征等。 8.要特别警惕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他们往往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更容易误诊或漏诊,而且病情进展可能会更迅速。 总之,由于腹部脏器多,涉及多个系统,神经牵涉复杂,判断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出现“胃疼”等腹部不适,一定不要掉以轻心,找专业的医生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孟凡斌 2024-06-25阅读量1783
病请描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门诊楼五楼,5415诊室,每周五下午和周六上午门诊,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线上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建议线下您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擅长:自闭症,发育迟缓,语言障碍,多动症,感觉统统失调,学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障碍,失眠症,品行障碍等;以及相关心理问题:失眠、厌学、游戏成瘾等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自残、自卑等情绪情感问题;儿童青少年相关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厌学,网瘾、叛逆、亲子关系、婚恋情感,睡眠障碍等生物社会心理整体治疗模式;为营养不良,便秘,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慢性肠功能障碍疾病并伴有心理障碍患者,制定精准化的肠道菌群、代谢、营养、免疫等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路聚保 2024-06-19阅读量1718
病请描述: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现在很明显,肠易激综合征是微生物群和免疫学变化的多因素复合体。微生物群和自主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神经体液综合通讯称为肠脑轴,它整合了大脑和胃肠道功能,如肠道运动、食欲和体重。肠-脑轴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持续存在中起着核心作用,微生物群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的目的是回顾最近关于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微生物群、益生菌、肠-脑轴的影响以及肠易激综合征可能的治疗方式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是西方世界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它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涉及对压力、饮食、年龄、地理起源、感染和抗生素使用的遗传、生理和心理反应。IBS症状与胃肠(GI)运动障碍、超敏反应、免疫激活以及肠道细菌(微生物群)和肠道粘膜屏障的组成和功能的变化有关。 微生物群和自主神经系统之间的综合作用和交流是IBS症状持续的核心因素。这种信号通路称为肠脑轴(GBA)。GBA是一种双向神经体液通讯系统,它整合了大脑和GI功能,如肠道运动、食欲和体重,其中微生物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胃肠道或中枢神经系统生理的变化可能导致栖息地的改变,这又可能导致微生物群的组成发生变化。 人类宿主与微生物群之间的生理共生关系(eubiosis)的破坏称为生态失调,被认为是大多数患者引发和维持IBS的基本因素。目前的证据表明,在IBS中观察到的生态失调和由此产生的免疫反应可能会驱动和延续IBS的胃肠道症状,这表明IBS实际上是微生物群和GBA的一种疾病。目前尚不清楚启动因素是驱动肠道变化的大脑异常,还是肠道变化通过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通路改变大脑功能。本文的目的是回顾最近关于微生物群和肠脑轴对IBS影响的研究。 微生物群人体是数以万亿计(1013–1014)微生物的宿主有机体,这些微生物存在于覆盖超过200m2粘膜的胃肠(GI)道中。微生物的数量是我们体内细胞数量的10倍,它们包含的基因数量(3.3毫米)是人类基因组的150倍。胃肠道中各种共生微生物的生态系统称为微生物群。微生物群的基因组谱(微生物群的宏基因组)称为微生物组。人体组织仅通过一层代表粘膜表面的细胞与微生物分离,并通过免疫系统保护其免受潜在病原体的侵害,其中人体免疫活动的主要部分位于胃肠道内。微生物组对多种人类基因的表达有很大影响。事实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特定菌株会影响粘蛋白、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上的Toll样受体、半胱天冬酶以及导致抗炎反应的几种核因子的基因表达。有益共生细菌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促炎基因下调,而抗炎基因上调。尽管人类微生物组计划正在进行微生物群的鉴定,但大多数GI微生物群仍未确定特征。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它由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组成,其中大部分是厌氧菌。目前的估计是,有500-1000种不同的细菌物种和7000多种单独的细菌菌株,创造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共生生物群落,这些群落已经进化了数百万年。 微生物群主要由4个主要细菌门组成,其中最丰富的是革兰氏阳性厚壁菌门(其中有180多种乳杆菌)和放线菌(其中包括双歧杆菌)、革兰氏阴性拟杆菌(B.Fragilis作为最重要的)和变形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耶尔森氏菌、志贺氏菌、弧菌、嗜血杆菌等)。微生物群还包括大量病毒、原生动物、古细菌和真菌。 表征肠道微生物群的多学科方法显示形态学和分子研究之间存在重大差异。因此,重要的是执行多种技术来评估肠道中的整体细菌多样性。 尽管微生物群和人体之间存在共生状态,但如果从肠腔转移到组织中,大多数微生物都是致病的。大多数厌氧菌感染中都存在拟杆菌,并且死亡率很高。 在结肠中,粪便(管腔)微生物群与肠壁粘液层内的微生物群((近)粘膜微生物群)有很大不同。尽管在一项研究中粘膜微生物群可以预测便秘,但其相关性尚不清楚。 虽然微生物群可能部分由宿主的遗传特征决定,但微生物群在个体的生命周期中不断进化。微生物群通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微生物群转向更具促炎性的特征,这可能与不利的健康问题有关,甚至与老年宿主的肿瘤发生有关。在观察与结肠肿瘤发生相关的单个细菌菌株时,某些革兰氏阴性(主要是拟杆菌)革兰氏阳性(梭状芽孢杆菌)在肿瘤易感性中似乎具有相反的作用。这种影响可能是由保护性的产生丁酸盐的人群和炎症性的、降解粘蛋白的人群之间的平衡介导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丁酸产量的减少和结肠内pH值的增加,微生物群的特征变得越来越具有炎症性,从而为结肠细胞创造了一个不利的环境。从盲肠到直肠的pH值增加,为左侧结肠和直肠肿瘤发生的易感性增加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保护真生物对于维持肠道上皮的完整性很重要,从而形成最佳的肠道屏障以抵御病原体以及参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维生素的产生。健康的微生物群能够将食物成分区分为有用、无用和致病物质,并相应地对其进行分类。2生态失调有利于病原菌的入侵和生长,破坏免疫系统和粘膜屏障的稳态。 微生物群负责健康肠壁中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存在——所谓的生理或受控炎症。此外,我们的身心健康高度依赖于微生物群的组成和构成。大约40%的人类共享核心微生物群,但我们仍然不清楚健康的微生物群是什么。虽然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微生物群(微生物指纹),但细菌系统发育型之间的丰度和分布在健康人中是相似的。
路聚保 2024-06-14阅读量1268
病请描述:脑肠轴是指大脑和肠道之间的双向通信系统。它涉及到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对身体的健康和疾病有重要影响。 脑肠轴的基础是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也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可以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消化吸收、激素分泌等多个方面。它们通过产生代谢产物和信号物质,与大脑进行沟通。大脑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向肠道发送信号,并影响肠道菌群的活动。 脑肠轴的失调与许多疾病有关,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和炎症性肠病,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和焦虑症,以及代谢性疾病如肥胖和糖尿病。因此,通过调节脑肠轴的功能,可以改善这些疾病的症状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目前,脑肠轴的研究领域正快速发展,人们正在深入研究肠道菌群与脑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调整饮食、使用益生菌和益生元等方式,调节脑肠轴的方法。
路聚保 2024-06-13阅读量1605
病请描述:慢性腹泻对儿童身高发育的影响 在儿童成长的黄金时期,健康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话题。而慢性腹泻,作为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更在无声中成为影响身高发育的隐形威胁。通过杰宇(化名)的诊疗经历,我们将深入探讨慢性腹泻如何影响儿童身高发育,并展示科学治疗与综合管理的积极成果。 我的一名患者杰宇,一位活泼好动的6岁小男孩,近一年来反复出现腹泻症状,平均每天排便3-4次,大便稀薄,有时伴有腹痛。这不仅让杰宇频繁请假,缺席学校的集体活动,而且体重减轻,原本期待的身高增长也似乎按下了暂停键。杰宇的父母心急如焚,带着他找到了我 慢性腹泻的连锁反应 慢性腹泻之所以成为身高发育的潜在障碍,主要是因为它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频繁腹泻导致营养素吸收不良,特别是蛋白质、钙、铁等关键营养元素的损失,这些元素对骨骼生长至关重要。其次,腹泻还可能引起水电解质失衡,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工作,如干扰生长激素的分泌和利用,进一步抑制身高增长。此外,长期腹泻还可能造成慢性炎症,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形成恶性循环。 杰宇的诊疗过程 1. 精确诊断:经过全面的体检、血常规、粪便检查以及肠道功能试验,我诊断杰宇的慢性腹泻源于乳糖不耐受合并轻微的肠易激综合症。乳糖不耐受导致的消化不良是腹泻的主要原因,而肠易激综合症则加重了症状。 2. 营养干预:针对杰宇的病情,我制定了低乳糖饮食计划,增加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来源,如鸡肉、鱼肉和豆制品,并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以促进骨骼健康。同时,引入益生菌和益生元,调整肠道菌群,改善消化吸收能力。 3. 药物治疗:我开具了乳糖酶替代治疗,帮助杰宇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并给予抗肠易激综合症的药物,以减轻腹痛和改善肠道功能。 4. 心理支持:考虑到长期疾病对杰宇心理的潜在影响,我和心理科医生介入,通过游戏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杰宇处理因疾病带来的焦虑和恐惧,增强治疗的配合度和自信心。 5. 定期监测与评估:每隔3个月,杰宇回到医院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以及血常规、电解质和营养指标的复查,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及时调整。 治疗成果与启示 经过一年的综合治疗与管理,杰宇的腹泻症状明显缓解,排便频率恢复到每日1-2次,且大便性状正常。体重稳步增加,身高也出现了令人鼓舞的增长趋势,虽然仍略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但已显著缩小了差距。更重要的是,杰宇的精神状态明显改善,重新回归到快乐的学习和生活中,参与各种活动不再受限。 杰宇的案例告诉我们,面对儿童慢性腹泻,全面的诊断、个体化的治疗计划、营养管理、心理支持以及持续的监测是关键。家长和医院的紧密合作,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疾病,还能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长发育 2024-05-16阅读量2705
病请描述:擅长疾病种类:自闭症,发育迟缓,语言障碍,多动症,感觉统统失调,学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障碍,失眠症,品行障碍等;以及相关心理问题:失眠、厌学、游戏成瘾等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自残、自卑等情绪情感问题;儿童青少年相关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厌学,网瘾、叛逆、亲子关系、婚恋情感,睡眠障碍等生物社会心理整体治疗模式;为营养不良,便秘,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慢性肠功能障碍疾病并伴有心理障碍患者,制定精准化的肠道菌群、代谢、营养、免疫等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路聚保 2024-05-14阅读量1555
病请描述:吴欢 曙光医院传统医学科主任医师 上海市杰出专科医生 最近媒体关于放屁多是肝不好的话题十分热门。作为临床一线医生,一开始听了没当回事,但是问的患者多了,疾病恐慌的人多了,网上自媒体宣传的多了,不免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放屁多是肝不好吗?” 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许多人听到这个讲法觉得好笑。但是,我们的老祖宗就是这么聪明,他们花四五百年研究出来的理论,已经被现代科学验证,我们现在有“肺肠轴理论”。从胚胎发育的角度来看呼吸道上皮和腺体由原肠内胚层分化而成。肺、气管与肠的结构来源是相同的。从气体排泄途径看,胃肠道内气体主要依靠肠壁血液循环吸收,由肺部排出。肠内气体由肺部排出的量较由肛门排泄的量高出20多倍。如肺部出现肺炎或支气管哮喘、慢阻肺、呼衰等病变时,胃肠道气体通过肺的排泄也受到影响,因而引起腹胀放屁多。保持大便通畅排气可改善微循环和肺功能,促进病灶清除。因此,任何能引起气体来源增多,呼吸排出减少的因素都会使肠道内气体变多,导致屁多。放屁是消化系统运行的正常生理现象,每人每天大约释放13-21个屁都是正常的(具体多少因饮食、人种、生活习惯不同,目前没有统一国际标准),若超出自己既往每日的放屁频次,可称为屁多。而屁臭是因为食物含有较多的硫或异味食物。 正常人的消化道每天都会产生气体,胃肠道中的气体一方面是外来的,另一方面是肠道自身产生的。外来的从口而入,如人进食时讲话、进食太快、嚼口香糖、婴儿吮吸奶水,使得口水、食物夹杂了空气被吞咽下去,会使肠道气体增加放屁多。 自身产生的又分几种情况,一种是饮食生活造成的,如有摄入不易消化或产气过多的食物,如蚕豆、大豆、蛋白粉等豆类食物富含低聚糖、水苏糖、棉子糖,在肠道细菌的分解下都可以产生大量的气体,所以进食过多的豆类食物容易引起腹胀,导致屁多。洋葱、大蒜、大葱、韭菜、青椒等气味重的蔬菜,或者植物纤维特别多的竹笋、芹菜、草头等、乳制品如牛奶、酸奶、驼奶、羊奶等乳糖不耐受,也会导致肠道气体增加放屁多。腹部运动增加如吸腹运动、肚皮舞、直腿抬高等会增加腹腔压力,刺激肠道蠕动而增加放屁。患者接受肠镜检查时,由于被注入大量气体扩张肠管,检查完当天会出现屁多排出检查时的气体,属于正常现象。 另一种药物造成的,如碳酸氢钠(苏打片、碳酸饮料、气泡水)、碳酸钙(补钙片剂)等抗酸剂可与胃酸发生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引起腹胀,从而导致屁多。便秘使用泻药的;抗生素的大量、长时间使用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中药的理气药如莱菔子、枳实、厚朴,通便药如大黄、芦荟、番泻叶等会促进肠蠕动增加;保健品中膳食纤维、减肥产品等等都会导致放屁多。 以上都是生理性的放屁多,不需要特别处理,如果觉得尴尬不好意思,就改变饮食生活习惯减少放屁多。其实,这种肠道蠕动快并不是坏事,它有利于食物排泄防止便秘,肠道自身蠕动有利于脂肪消耗避免肥胖,排气多防止肠梗阻,对于长期就坐便秘、肚子越来越大的人来说还是好事情。 还有就是疾病造成的,如消化道疾病是导致放屁多最常见的原因,胃肠道炎症或肠道菌群紊乱引起消化道内气体增多,或肠壁吸收气体的功能发生障碍。常见疾病有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短肠综合征、肠道肿瘤等。呼吸衰竭会引起患者胃肠道内的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受阻,导致屁多;心力衰竭、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腹膜炎等疾病发展到严重程度后可导致患者出现屁多等消化道症状。当放屁突然增多、腹胀、腹痛,或伴随恶心、呕吐、烧心、腹泻或便秘、便血、体重减轻等症状,可怀疑因疾病引起的病理性屁多,应及时就医,进行生化和胃肠镜B超等详细检查。这类患者多有长期的慢性病,放屁多是基础疾病加重的表现。如果初次发病,改变饮食生活习惯仍不能缓解放屁多,则要进一步检查。 所以,一般没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放屁多不是肝脏疾病造成的,大家不要以讹传讹,避免出现疾病恐慌症。
吴欢 2024-03-28阅读量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