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骨科 > 脊柱外科 > 椎管狭窄 > 内容

椎管狭窄内容

腰椎管狭窄患者:得病后最不后...

病请描述:  许多人一辈子都是围着家庭、孩子打转,到老了,他们最不愿意的事就是生病,尤其是一些影响平日自理的疾病,因为不想拖累子女,正可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往往事与愿违,许多老年人的常见病就是会严重影响平日的生活质量,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长期照顾,而腰椎管狭窄就是这些常见疾病之一。  最近,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门诊就接诊了一位65岁的女性患者。患者在4年前就出现了剧烈的腰腿疼,尤其是有的时候出门走路时间久了就疼得很难受,但每次回家躺床上休息一阵就又能减轻一些。她开始并没有把这放在心上,以为自己上了年纪,腿疼可能也正常,打算自己忍一忍就过去了。  但谁知道,她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不仅腿痛,而且还出现了腿麻,去年开始,她出门基本走不了300米,腿就又疼又麻,十分难受。这才让老伴陪着去了当地医院,然后就检查出来是腰椎管狭窄,当时医生就建议她考虑手术,但是她想着自己起码还能在家带孙子、做做饭,要是做了手术恢复不好,也怕自己会后悔。而直到上个月,她的症状又再次加重,基本上下地走不了几步,每天几乎都在床上躺着,甚至自理都要别人帮忙了,这才让她慌了起来。于是,孩子马上带着她去了北京,准备到大医院再看看,最后找到王主任。  腰椎管狭窄为啥对生活质量影响这么大?  王主任给她进行了查体、详细询问了病史,并观察了她的影像学片子,发现她在腰3-4、腰4-5的椎间盘突出很大,这两个节段的椎管容积变小,出现明显的狭窄,神经也受到严重的压迫。结合她的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个时候建议尽快手术,给神经减压。  事实上,腰神经主要掌控着下肢的运动、感觉等重要功能,当腰椎管狭窄,对神经挤压很严重时,就会影响患者的下肢功能。像这位患者这样不能正常行走的患者有很多,他们行走困难,就会待在家里或者床上,时间久了,不仅身体出问题,对心理也有严重影响。  术前影像学资料:    腰椎管狭窄手术后,好不好恢复?做完会不会后悔?  患者本来是担心自己做手术会影响家人,不能带孙子,但她现在的情况也已经做不了这些事了,而且还需要家人照顾她,这让她很焦虑,最后考虑再三后,还是决定相信王主任,接受手术。  王主任亲自为她成功进行了椎板开窗椎管减压术,术后她的腿疼症状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腿麻也在慢慢好转,出院时她已经可以戴着着腰围独自行走了,效果很好。这也是她没想到惊喜,她说:“做这个手术,绝对是一个不后悔的决定。早知道效果这么好,就早早手术了。”  术后影像学资料:    一般来说,腰椎管狭窄手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医生也不会草率地建议手术。这类患者如果及时手术,效果一般都会比较好,但也有些患者手术做晚了,术前的情况已经比较重,这时术后恢复就没那么快、那么好了,但总体术后都会达到可以正常生活的水平。

王作伟 2025-04-30阅读量468

肢体疼痛、麻木,不一定是颈椎...

病请描述:  脊髓肿瘤(Tumor of Spinal Cord)亦称椎管内肿瘤,是指生长于脊髓及与脊髓相近的组织,包括神经根、硬脊膜、血管、脊髓及脂肪组织等的原发、继发肿瘤。可分为脊髓内及脊髓外肿瘤。  原发脊髓肿瘤每年新发病例2.5/10万,大约是脑肿瘤发病率的1/10。在组织发生学上,可分为起源于脊髓外胚层的室管膜和胶质,如神经胶质瘤、神经鞘瘤等,发生于脊髓中胚间叶质,如脊膜瘤等。还有椎管周围组织直接侵入椎管内。临床上常见的肿瘤有神经鞘瘤、脊膜瘤、神经胶质瘤、先天性肿瘤(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网址细胞瘤、转移瘤、肉芽肿等。男性多于女性,但是脊膜瘤多发于女性。  由于椎管内肿瘤初始症状与颈椎病类似,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等,容易与颈椎退化性疾病混淆,导致延误治疗。  双手麻木两年误认为颈椎病,原是颈髓椎管内肿瘤作祟  《武汉交通广播》2023年2月13日报道:生活中当出现手麻,胳膊麻的时候,很多人会想到颈椎病。一位六旬阿姨也有类似的症状,误认为是颈椎病,没想到最后在医院查出颈髓椎管内肿瘤。  60岁的陈阿姨(化姓)家住汉口,两年前开始出现双上肢麻木的症状。刚开始,陈阿姨以为人上了年纪后有个手麻、脚疼很正常,没太在意,一直以来都误以为是颈椎病。两年里,一出现症状她就自行吃药,有时还去按摩,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半个月前,陈阿姨发现左手臂麻木感越来越强烈,做家务都有点无力,还出现了胸部麻木和膝盖疼痛,这才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当地医院求诊。经颈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颈髓椎管内肿瘤。困扰陈阿姨多年的上肢麻木不是颈椎病,而是肿瘤所致。  “并不是只有颈椎病、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才会导致疼痛、肢体麻木无力的症状,同样也要警惕椎管内肿瘤的发生。”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神经外科特需专家李士其教授提醒大家,对于反复腰腿痛、颈肩痛,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尤其是疼痛超过2周且疼痛不易缓解的患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排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双手麻木要警惕颈髓椎管内肿瘤  注意椎管内肿瘤与颈椎病区别  由于肿瘤在椎管内生长,它可压迫脊髓实质及神经根,导致患者出现上肢或四肢麻木、疼痛。如病变继续加重,可能出现双下肢无力瘫痪,痛、温觉丧失,再发展下去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  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常见的颈椎病、椎间盘突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颈椎椎管内肿瘤和颈椎病都会表现出颈椎病症状或类似颈椎病症状,多数患者难以自我鉴别,所以往往被误诊为颈椎病。  “但随着病情进展,颈、腰椎病与肿瘤导致的疼痛、麻木会有所不同。”李士其教授表示,通常情况下,颈、腰椎病引起的疼痛和麻木症状,休息一段时间后能得到缓解。而椎管内肿瘤引起的相应症状在休息后并不会有效缓解,随着肿瘤的生长,相应的症状反而会不断加剧。很多患者会在夜间疼痛加重,辗转难眠,也就是所谓的“夜间痛”,患者可以通过这种夜间痛来做初步判断。▲ 对于反复腰腿痛、颈肩痛,要高度警惕,应及时就医  椎管内肿瘤:早发现,早治疗  李士其教授提醒,当腰酸背痛、肢体乏力或疼痛等症状长期无法缓解且日渐加剧时,需及时至医院鉴别诊断,一经发现,应遵循“早发现,早治疗”原则,及时切除。一味隐忍拖延,延迟治疗,最终导致感知觉障碍、大小便失禁、瘫痪等严重后果,不仅患者自身生理和心理备受煎熬,也会加重家庭负担,反而得不偿失。  治疗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肿瘤的性质和位置、手术可行性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常见的包括神经鞘瘤、脊膜瘤、室管膜瘤等,这些肿瘤边界相对清楚且能够全切除时,手术通常是最佳选择。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肿瘤,解除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并明确定性肿瘤的病理性质。然而,对于一些恶性程度较高、边界不清、难以完全切除的肿瘤,如脊髓的星形细胞瘤,主张在不造成太大神经损伤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但这些肿瘤的位置和复杂解剖结构使得它们的切除相对困难。▲ 李士其教授在为患者手术▲ 胸椎椎管内肿瘤  此外,椎管内肿瘤手术较大的风险就是损伤脊髓,有时肿瘤与脊髓粘连紧密,界限不清晰,或者为肿瘤组织供血的血管非常丰富,都会给切除肿瘤带来困难,增加损伤脊髓的风险。一旦脊髓受到损伤,将导致患者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造成永久性残疾。  这就要求手术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精细的手术操作技能。必须练就精湛的显微操作技术,在显微镜下精确地完成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分离肿瘤,同时还要保护每一枝神经纤维,每一根细小的动脉。近日,李士其教授团队顺利完成了一台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及时为患者解除病痛。  文章部分来源:光明网、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等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5-02-10阅读量1335

腰椎管狭窄如果拖着不治,最后...

病请描述:  许多老年人都有腰椎管狭窄,主要表现就是腿疼、走路问题等,这些情况让患者和家属担心时间久了后会不会就瘫痪了?  最近,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就接诊了一位63岁的女性患者,她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了诊室,病情比较严重。原来,在4年前她就出现了腿疼的症状,刚开始不太严重她也没当回事,还能在家里帮忙照看孙子。但是1年前她的症状就加重了,发作起来腿是又疼又麻,外出时走个几百米就疼得受不了,要停下来歇一会。当时,她就去了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出来是腰椎管狭窄,随后和医生商量后进行了保守治疗。治疗后,她感觉症状稍有缓解,可好景不长,老是反复发作,尤其最近两个月,她的症状加重,平时连100米都走不了了,更别提照顾孙女、干家务了。  上个礼拜,患者感到腿无力,腿疼到不能正常走路,只能整天躺在床上,这可把家里人吓坏了,这样发展下去不会就瘫了吧,于是才赶紧带着患者来到北京看病,最后来到了王主任门诊。  腰椎管狭窄会不会发展成瘫痪呢?  事实上,腰椎管狭窄症一般并不会导致瘫痪。颈、胸椎管里面走形的是脊髓,椎管狭窄了,挤压到里面的脊髓,如果脊髓被压断了,就会导致瘫痪;但腰椎管里面主要是马尾神经,它一般受压严重了,会导致患者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以及大小便障碍、性功能障碍等,和脊髓损伤导致的瘫痪不一样。  这种腰椎狭窄好治吗?一般该怎么治疗?  其实,腰椎狭窄症的治愈率是很高的,只要患者及时进行正规的治疗,效果都不错。腰椎狭窄症多是由于其他腰椎问题导致的,比如这位患者,从片子上看她在腰4-5、腰5-骶1两个节段都有突出,但根据她的症状、查体等表现最后确定是腰4-5的椎间盘突出导致的椎管狭窄,所以治疗也需要针对这个节段椎间盘突出。而这位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差,症状严重影响生活,突出较大,神经受压严重,所以需要考虑手术将椎间盘突出切掉,才能将腰椎管容积扩大,解除神经受压。  术前影像学资料:    和患者和家属沟通过后,王主任亲自为她成功进行了手术。手术将腰4-5椎间盘突出切除,腰椎管恢复通畅,神经受压彻底解除。术后,患者的腿疼症状得到了大大缓解,腿麻、无力的情况也在逐渐缓解,术后第三天下地走路就已经比术前走路好许多了。  术后影像学资料:    虽然腰椎狭窄不会导致瘫痪,但是大家应该清楚这种疾病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多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影响很大,所以查出腰椎狭窄还是应该积极治疗,给老人一个幸福晚年。

王作伟 2025-02-08阅读量1449

老人腰椎管狭窄,都走不了路了...

病请描述:  腰椎管狭窄症是许多老年人都头疼的问题,因为它的症状是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会严重影响老人走路。有的老年患者还因此不能远距离行走,出不了远门,更有甚者是完全走不了路,这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甚至不能自理,这该怎么办呢?  近期,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收治了一位66岁的男性患者。他得腰椎管狭窄症差不多有3年了,刚开始他就是腿疼得厉害才去当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腰4-5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然后就进行了保守治疗,可症状一直缓解不明显。  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自己走路走不到300米,腿就又疼又麻,不得不停下蹲着休息会儿才能接着再走。这期间,他把各种办法都试了一遍,但效果都不好;医院也去了不少,有的建议他手术,他又不想做。但谁知这个月初,症状再次加重,疼得他不能下地走路了,这才让他一家都慌了,赶紧赶往北京,最后找到王主任寻求治疗。  老年人腰椎管狭窄导致不能行走,还能治好吗?  这种情况算比较严重了,那是不是治晚了?还能治好吗?王主任在门诊时,经常会遇见坐着轮椅进来的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大部分这样的患者都是可以治好的,或通过治疗得到极大的症状改善。但具体到不同的患者身上,治疗效果存在着个体差异。  这种情况要如何治疗?  腰椎管狭窄多是由于一些其他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而腰椎管里是马尾神经,椎管狭窄了,里面的神经就会受到挤压,出现下肢的疼痛、麻木、无力,再严重点还会出现大小便障碍等情况。那这该如何治疗?  以这位患者为例,他的情况也比较多见,是因为腰4-5的椎间盘突出较大,导致后面的腰椎管空间狭窄,神经严重受压;再结合他保守治疗无效,症状对生活质量影响很大,这时就需要尽快手术给神经减压了。  术前影像学资料:    老人做这样的手术,保险吗?效果好不好?  患者能不能做这样的手术,年龄已经不是一个绝对性因素,而是要综合患者的病情以及身体素质。如果患者年龄很大,但是身体各方面都很健康,各项指标都达标了,做这样的手术完全没有问题。  而且这类腰椎管狭窄手术目前都比较微创,对患者的创伤很小。而像这位患者的情况,虽然66岁了,但他不仅身体素质就比较好,腰椎条件也不错,王主任结合他的各项检查结果,建议他进行微创手术。  最后在得到他和家人的同意后,王主任为他成功进行了微创手术。术中在保护周围组织的情况下,将突出的椎间盘突出切除,解除椎管狭窄后,神经得到了充分的减压。术后,患者感到腿疼立刻明显减轻,腿麻也在慢慢缓解,术后第三天已经可以自己下地慢慢行走了,恢复得很快。  术后影像学资料:    如果您家老人也有同样的问题,最好不要等严重到走不了路了才去医院治疗。最好是老人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就去正规医院再次就诊,若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手术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早做手术效果更好,术后患者的生活会得到质的飞跃。

王作伟 2025-02-05阅读量1030

腰椎间盘突出巨大,就不能微创...

病请描述:  现在颈、腰椎疾病等脊柱疾病的微创手术已经非常成熟和流行了,尤其是椎间孔镜手术,不少患者都听说过或者自己就做过这种手术。它以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深受患者朋友们的欢迎,但是这种手术并非适合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而有一些患者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的腰椎间盘突出特别大,而自己的症状也比较重,医生根据情况可能就会建议尽早手术。那这种情况还能不能通过微创的椎间孔镜解决呢?  最近,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就接诊了一位41岁的男性患者。他在2年前出现了腰痛及右腿疼痛,每次休息后有所缓解,他就没太在意。但最近一段时间,他的症状突然加重且迟迟不能缓解,甚至越来越重,直到疼得他不能下床走路,他才慌了,在家人的陪同下去了当地医院检查。这一查吓一跳,他在腰5-骶1处出现了椎间盘突出,而且突出得很大,甚至一部分髓核已经脱出到椎管里,对神经的压迫很严重,于是建议他们尽快手术。但是当地医疗水平,他们想选择更加微创的治疗方法,于是才飞到北京,找到王主任。  术前影像学资料:    腰椎间盘突出巨大,还能做微创的椎间孔镜手术吗?  其实,椎间孔镜手术的适应症还是相对较广的,对于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像患者这样的单节段的巨大椎间盘突出、脱出、游离等都是可以做这种手术的,还有部分椎管狭窄患者也适用这种方法。但是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存在腰椎不稳、滑脱等情况就不能用这种微创手术彻底解决了。  那这位患者可以做吗?王主任仔细看了他的影像学片子,并详细询问了病史,做完查体等各项检查后,判断他的腰椎条件比较好,虽然突出巨大,但完全适合做椎间孔镜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这么大,手术完效果好不好?  “能做椎间孔镜手术真是太好了!”患者和家属都欣然同意尽快手术。之后,由王主任亲自操作,手术很快就成功完成了。手术利用人体自然间隙,对周围组织的创伤非常小,还将突出的髓核全部摘除,给神经进行了充分的减压。术后只留有8mm的伤口,患者的疼痛在术后立马就缓解了,而且在手术当天已经可以下地,恢复得非常快。  术后影像学资料:    其实,大部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不需要手术,但如果您恰好不幸是那部分严重到需要手术的患者也不要害怕,现在手术多数都是微创进行。像患者这样的巨大的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游离等情况均可以进行椎间孔镜手术,而且早早处理后,恢复得快,效果很好。

王作伟 2025-01-23阅读量1326

检查颈、腰椎病,拍完核磁,还...

病请描述:  现在颈、腰椎病很常见,它们的症状主要有颈腰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无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当许多人出现这些症状后去医院检查时,经常会发现医生让拍片子检查。不少人是拍完核磁共振,又让拍CT,或者还要X光片,怎么医生不让一次性拍完呢?为什么拍一种片子还不够,还要再继续拍片?为啥先让拍核磁共振呢?下面,就让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为大家讲讲吧。    拍完核磁,还需要拍CT吗?为什么?  如果您得了颈椎病、腰椎病,往往需要拍一个核磁共振的片子,那拍完核磁共振后,还需要拍CT的可能性有多大?大概在1/10左右。为什么还有少数人还要再加拍CT呢?  事实上,如果您拍核磁共振后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我们是不需要再进一步检查的,这个时候CT就不用拍了。但是如果你拍了核磁共振后,发现了颈椎病、腰椎病、椎管狭窄等问题,这时医生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看看您的骨性结构的具体情况,比如说您的椎间盘突出有没有钙化,还合不合并有后纵韧带骨化等一系列其他问题,这时就需要拍一个CT。    那为啥医生一般会建议先拍核磁共振呢?  许多患者搞不懂为什么医生让先拍最贵的核磁共振呢?其实,上面也讲到拍完核磁共振后,大部分患者如果没有大问题,就不用再拍其他片子了。而且核磁共振片子上可以很清楚的显示患者的椎间盘突出、神经受压、肿瘤等情况,而这些也是多数患者常会出现的疾病,这个时候如果患者没有骨质增生、椎体不稳等情况,也就不用再查CT,光查核磁共振就一步到位了。  所以一般情况下,您出现了高度疑似颈、腰椎病的症状,先拍了核磁共振,多数情况拍完就不用再拍别的片子了。如果真的有颈、腰椎问题,拍核磁共振也能清晰的辨别了,如果没有问题就需要排查其他部位的疾病了。而只有少数患者的情况较为复杂,需要增拍CT看看骨性结构,当然一切还是应该以医生的建议为主,避免一些特殊情况没有检查到位,对制定治疗方案产生影响。

王作伟 2025-01-13阅读量1784

明明是脖子不舒服时头晕,医生...

病请描述:  不少患者发现自己脖子不舒服、酸痛或者低头、转头的时候出现了头晕,就怀疑自己得了颈椎病,匆匆跑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医生却说“你的头晕不是颈椎病造成的,建议查查其他病……”这让患者朋友们很纳闷,明明每次脖子不舒服了才头晕,怎么就和颈椎病没关系呢?  其实,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每次门诊时都会遇见这样的患者,但几乎绝大部分患者的头晕都和颈椎病没有直接关系。所以这类患者得到的答复基本上都是“你的头晕跟颈椎病没有关系!”    为什么头晕多数和颈椎病无关呢?  颈椎病分为很多类型,其中有可能会引起头晕的就是大家说的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但它们在颈椎病占比很小。  •颈椎病原因压迫到椎动脉的几率不大!  因为颈椎的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压迫的主要是神经,并没有或极少压迫到动脉。大家可以看到颈椎两侧红红的动脉是椎动脉,它们是长在椎间孔里的,如果椎间孔变得狭窄,这时确实可以造成椎动脉的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头晕。但是颈椎病很少压迫到椎动脉引起供血不足,根据王主任在临床上工作至今,目前只见过两例,几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中也很少见。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颈椎病压迫了交感神经,然后就造成这种头晕、恶心、失眠等很多的症状。其实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在临床中也非常少见,甚至在我们最新的一个国际大会的分类中已经把这种颈椎病去除掉了。  那头晕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呢?  能造成头晕的疾病非常多,如果您出现头晕,最好还是先找一找其他的原因。  看看有没有脑供血不足,是不是全身的状况不好、血压不稳,有没有内耳性眩晕、美尼尔综合症等,这些都是头晕的常见原因。再者,头晕的情况也分很多种,有的人是天旋地转的那种晕,这种叫做眩晕;还有的人是脑袋晕乎乎的,就跟喝醉酒一样,这种往往跟你的全身状况,跟颈部的肌肉不适、劳累等很多的因素都有关系。    但总的来说,颈椎病大多数是不会造成头晕的,如果您出现了头晕,最好还是先排查别的原因。

王作伟 2024-12-31阅读量1950

老年人长期腰腿痛怎么这么难治...

病请描述:  许多家里有老人的家庭都为这样一件事苦恼,那就是老年人的长期腰腿痛,怎么治都不见好。每次一发作,天天疼得只能躺床上,买药吃、买膏药贴、热敷、理疗一个都没少,可这病就是一直不见好。尤其是许多老年人每次疼得难受,就吃止痛药,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吃药也没效果了,这不仅折磨着老人,也让家属们很头疼。   最近,一位68岁的女性患者就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了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门诊,她在7、8年前就出现了腰腿疼的症状。当时,她去了当地医院检查出来有多个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告知这种情况很常见,建议她进行保守治疗。在进行理疗,服用了止痛药物后,她的症状确实有了一定缓解。后面,她又多次发作,疼得受不了了又去医院就诊,但得到的治疗建议都差不多,最后索性懒得去医院,自己买点止痛药吃,可谁知道最近两年吃药也不管用,症状还在不断加重,甚至有时候疼的走不了远路。   “去医院也治不好,还是那一套。”家里人经常劝她去医院,她总是拒绝。直到最近,她又是腰疼,又是腿疼,下床走路走不了100m 就难受得走不下去了。最后,家里人打算带她去北京找权威专家看看,不然再发展下去,今后出行、自理都有问题了,这才找到了王主任。   止痛药为啥没用了?老年人的腰腿疼久治不愈咋办?   我们先来看看这位患者的片子,她的腰椎老化得厉害,有腰椎滑脱,在腰2-5之间的椎间盘均出现了突出,还有腰椎管狭窄。目前,她有多个腰神经都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压迫,症状也比较严重。   术前影像学资料:      一般来说,一些抑制神经性疼痛的药物确实可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等导致的疼痛,但是这类药物也不能长期服用或滥用。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神经受压严重,止痛药也就无法再有效地缓解疼痛了。其实止痛药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如果长期服用,反而掩盖了真正的病情,并且有一定的副作用,等到最后没效果了,病情也进展得很严重了。那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患者的腰腿痛久治不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存在腰椎不稳,多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王主任建议她进行手术治疗。   老年人做腰椎手术效果如何?恢复得慢吗?   为了老人今后的生活质量,家属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方案,最后由王主任为她成功进行了手术。手术中,将突出椎间盘切除,并将滑脱的椎体复位,进行内固定融合,重建了腰椎稳定性。术后,患者的疼痛很快就得到了极大缓解,在术后第三天就可以自己下地在病房、走廊转一转了,恢复得很快。   术后影像学资料:      许多患者的情况和这位老人很像,这个时候一定不要自己忍或盲目地吃止痛药,请尽快去正规医院查明病因,并进行相关治疗。若久治不愈,可能就需要更改治疗方案,甚至是手术介入了。

王作伟 2024-10-30阅读量1961

日本专家来沪访学 上海十院探...

病请描述:新华网上海10月23日电(袁全曹嘉阳)10月19日至23日,来自日本爱知脊柱外科医院的脊柱外科专家柴山元英、中村周、李光华专程来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学习观摩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下文简称VBE技术)。记者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获悉,VBE技术的发明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贺石生教授团队将和日本爱知脊柱外科医院共建VBE脊柱内镜培训中心,同时聘请柴山元英、李光华医生为国际VBE脊柱内镜技术研究组(IVSG)执委。 68岁的秦先生(化名)在去年出现了无明显诱因的腰部疼痛,伴右下肢疼痛。3个月前,在经过一年的保守治疗后,秦先生感到疼痛加重,其腰椎CT检查结果显示,秦先生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伴有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不稳等情况。 秦先生咨询了多家医院,但医生告诉他,如此复杂的脊柱疾病,只能做开放手术。可开放手术治疗刀口可达15至20厘米以上,对于基础疾病多、年龄大、体质弱的患者来说,存在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 为了寻求微创治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秦先生找到了上海十院脊柱外科专家贺石生寻求帮助。经过对患者进行综合病情评估,贺石生团队决定采用VBE脊柱内镜技术,微创下进行双阶段融合手术,只需要开4个1厘米左右的切口即可完成手术。 “相比较于开放手术,这种全新的微创手术技术可以让病人恢复更快,术后3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2周即可恢复正常活动,伤口小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贺石生介绍,“对于一些不能耐受开放手术的病人,这个新术式给了他们手术解决疾病的机会。” 日本专家在手术室观摩VBE技术临床应用。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了解到,脊柱内镜技术是脊柱微创外科创伤最小、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但脊柱内镜手术部位紧邻脊髓、神经根,难度很高,目前大多只能用于简单疾病的治疗。 为了将内镜微创技术用于复杂脊柱疾病的治疗,贺石生团队聚焦脊柱外科最前沿的热点和难点,历经近10年的研发创新,不断试错,终于实现从“0到1”的突破,一经问世,便引发了学界关注。 “VBE是世界脊柱内镜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技术,对于解决复杂脊柱疾病提供了一个最优解决方案。”贺石生表示,脊柱外科的不少术式都起源于日本,而此番他们选择到上海学习VBE技术,无疑是对这一中国原创技术的最好肯定。 据悉,日本爱知脊柱外科医院是由国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伊藤不二夫创立的一所脊柱专科医院。作为享誉世界的脊柱外科专家,伊藤不二夫教授对VBE脊柱内镜技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这一大胆的创新和实践,很好地解决了复杂脊柱疾病内镜手术的难题,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和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除了和日本的合作,明年1月,由国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WaratTassanawipas牵头的泰国VBE脊柱内镜技术培训中心将在泰国曼谷的三军总医院成立。此外,印度尼西亚的VBE脊柱内镜技术培训中心也在洽谈中。 “VBE技术是中国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VBE技术在国际市场受到欢迎,既能展示中国脊柱外科微创治疗的创新成果,也说明在国家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支持下,中国脊柱外科微创技术在某些领域已经迈入国际领先行列。”贺石生说。

贺石生 2024-10-28阅读量1733

巨大脊索瘤导致大小便障碍,怎...

病请描述:  对于许多疾病来讲,能做手术解决问题反而是好事,如果病情到了手术也解决不了或者不好解决的地步,那就真的到了穷途末路了。最近,一位79岁的女性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急匆匆地赶到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门诊,原因是他们已经去了全国许多大医院,都被告知无法手术或手术解决不了问题。   原来,这位患者在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了骶尾部疼痛,双腿没劲,尤其是右腿很明显,后来逐渐减重,行走都困准了。除此之外,她还出现了大小便功能障碍,排便时无力,老是感觉排不尽,非常难受。当时,她就在子女的陪同下去当地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发现腰骶部有一个巨大肿瘤,并经过活检后确认肿瘤为脊索瘤,而在腰椎还出现了滑脱、椎管狭窄,这让她的病情十分复杂,当地医院建议她去上级医院治疗。   术前影像学资料:            四处碰壁:巨大脊索瘤+大小便障碍+高龄+合并其他腰椎疾病   谁知道这之后她们游走各大医院,竟没有一家医院给出满意的治疗方案。“你这肿瘤太大了,年龄也大了,腰椎还有其他问题,我们这做不了这手术。”、“可以做手术切掉,但是术后大小便功能就没了,你们看能接受不?”、“你不手术,神经受压久了以后大小便功也会保不住……”各种答复让患者一家处处碰壁,有的都住院检查了却又告知不行,来来回回把患者折腾得够呛。最后,他们仍存有一丝希望来到了北京,想找全国权威专家看看是否有解决之法,兜兜转转后找到了王主任。   王主任了解了患者的具体情况,仔细倾听了她们的诉求:希望可以手术将肿瘤全切掉,让老人术后的大小便功能可以保留,然后减轻疼痛,解决走路困难问题。   多个难点:一次手术解决多个问题+保留神经功能+手术操作难度大   根据患者的影像学片子以及她的具体病情,可以判断她的大小便障碍和巨大肿瘤有关,肿瘤压迫到骶神经才导致了这样的症状;还有,她的下肢无力及走路困难和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有很大关系,腰椎向后滑脱,挤压到椎管里面的神经了。要想解决她的各种症状,就需要将这几个问题都处理了。   除此之外,她的肿瘤巨大,侵蚀到骨质,就很难完整切除掉;肿瘤周围血供丰富;肿瘤切除的同时需要保护好骶神经,这些都让手术难度大大增高,对术者的经验和操作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   最后,王主任在周详的考虑后,建议进行“肿瘤切除+腰骶部固定融合+腰椎管减压术”。   手术效果:大小便功能保留+疼痛消失+下肢无力解决   患者和家属终于等到了确切的治疗方案,于是很快就同意了手术。手术由王主任亲自操刀,将一个大概有香瓜大的肿瘤在保护周围血管、神经的情况下全部切除,并在腰骶部椎体进行固定融合,将腰4-5的滑脱复位,让腰椎管恢复通畅,给神经彻底减压,手术成功完成。   切除的肿瘤:      术后影像学资料:            术后,患者疼痛得到明显缓解,二便功能保留,大小便较术前有很大改善,走路也比术前好很多。患者和家属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特意给王主任送上锦旗并留念合影,在这里也祝老人家可以尽快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王作伟 2024-10-24阅读量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