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扁平足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足部疾病,文献报道其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高达22%。主要表现为内侧纵弓塌陷、足跟外翻等。扁平足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足部疾病,文献报道其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高达22%。患有扁平足的人步行或跑步时更容易足部疲劳或出现足踝下部的疼痛,有时还伴有足外八、踇外翻畸形等,儿童青少年出现扁平足还可能影响全身力线。很多扁平足患者无临床症状,症状较轻者通过矫形鞋垫可减轻疼痛、改善下肢力线。扁平足如何进行日常锻练?部分扁平足是由于小腿及足踝周围肌肉力量不足,难以维持足舟骨高度导致的功能性扁平足。可以多做一些下肢力量性的训练,增加足部肌肉肌力。例如适当跑跳、垫脚尖、足趾走路等。垫脚尖、垫脚尖走路:有意识的垫脚,多激活足内肌肌群。足趾锻炼:如图屈曲、伸展足趾,每天做2~3组,每组重复10~15次重复。足趾抓毛巾动作:脚下放毛巾,屈曲脚趾卷毛巾,保持几秒钟,确保将脚压在地板上,有意识地锻炼足弓。每天做2~3组,每组重复10~15次。扁平足也会引起足底筋膜和小腿肌肉的紧张,也可以适当进行牵伸放松。针对小腿部位的自我拉伸,小腿后侧轻微的拉伸感,保持30秒。使用筋膜球或者网球针对足底筋膜的放松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穿鞋时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鞋子过窄过小。小朋友避免W形坐姿,可多在鹅卵石、沙滩等路面上行走,激活足内肌的使用。3D打印矫形鞋垫干预扁平足有症状的柔韧性扁平足,可以使用矫形鞋垫进行治疗。3D打印矫形鞋垫通过个性化定制纠正足部力学结构改善足底功能、缓解足底压力,最终达到矫正足部畸形和缓解足部疼痛的作用,不管是通过锻炼康复还是手术治疗,若同时配合矫形鞋垫,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单纯采用矫形垫进行矫正,也是保守治疗的最佳选择。3D打印矫形鞋垫
王金武 2025-02-08阅读量695
病请描述:拇外翻是一种足部畸形,其主要特征是大脚趾向外倾斜,形成一个明显的角度。这种情况导致足弓塌陷,可能引起疼痛、不适以及影响步态。(图片源自网络)造成拇外翻的原因有以下几种:遗传因素:拇外翻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这种足部畸形,个体发生拇外翻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穿戴不当的鞋子:长期穿尖头鞋或高跟鞋可能增加足部的压力,促使大脚趾向外翻。(图片源自网络)肌肉和韧带不平衡:脚部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不平衡及扁平足也可能导致趾部偏斜。先天性畸形:一些个体可能天生足部结构存在异常,增加了拇外翻的发生概率。拇外翻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进行缓解:正确选择鞋子:避免穿戴过紧、尖头或高跟鞋,选择宽松、舒适、有足弓支撑的鞋子。足部锻炼:进行足部强化锻炼,包括指导性的脚趾运动和弯曲伸展。足部按摩:定期进行足部按摩,有助于缓解足部肌肉的紧张,改善血液循环。冷热敷:使用冷热敷可以减轻足部疼痛和炎症。除此之外,定制矫形鞋垫能有效阻止拇外翻加重。通过3D打印矫形鞋垫均衡足压压力、减少疼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3D打印接诊中心戴尅戎院士、王金武教授团队采用3D打印技术结合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通过对前足、中足及后足矫形生物力学改变,使足底压力获得重新分布,下肢力线得到矫正,以达到同时预防、治疗拇外翻的目的,同时也为拇外翻术后的复发提供了良好的预防作用。3D扫描设备快速获取足踝数字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矫形鞋垫王金武教授团队设计的3D打印拇外翻矫形鞋垫模型鞋垫打印拇外翻鞋垫适配3D打印拇外翻矫形鞋垫根据患者病情程度、扫描足趾间模型定制,贴合体表,能有效阻止拇外翻加重。矫形鞋垫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王金武 2025-01-22阅读量1077
病请描述: 拇外翻,即大拇趾向外侧倾斜,而根部向内收,从而在根部长出一个大鼓包的足部畸形,可能导致疼痛、行走不便等问题。而风湿病则是一种侵犯关节、骨骼、肌肉等组织的疾病,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当这两种疾病同时出现时,患者往往面临更大的痛苦和困扰。 对于拇外翻患者来说,手术治疗通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在患有风湿病的情况下,手术治疗需要更加谨慎!1.手术治疗需谨慎(1)手术风险评估 在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风湿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手术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如果没有出现关节融合,是可以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的。如果已经处于风湿病的晚期,也可以进行足跖趾人工关节置换术。(2)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如果患者风湿病症状严重,可能需要先进行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以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在风湿病病情相对稳定时,可以考虑进行拇外翻手术治疗。要避免在风湿病急性发作期进行手术,以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3)注意术后护理与康复 手术后,需要密切关注患者风湿病症状的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同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康复锻炼,以促进伤口愈合、恢复关节功能。 拇外翻兼有风湿病患者微创手术成功案例: 2.综合治疗疗效更好 对于同时患有拇外翻和风湿病的患者来说,综合治疗是一种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法。除手术治疗外,还可以考虑结合非手术手段进行治疗:(1)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缓解疼痛、减轻炎症,此外,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运用中医药也可以控制病情发展。(2)物理疗法 如热疗、磁疗等,可以改善关节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拇外翻和风湿病的症状。(3)生活方式调整 穿着合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等,有助于减轻拇外翻的症状。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4.温馨提示 如有需求,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更加准确、全面的诊断和治疗建议。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温建民 2024-12-23阅读量1644
病请描述:拇外翻,即俗称的“大脚骨”,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表现为拇趾向外侧倾斜,常常伴随有疼痛、肿胀等症状。这一病症能否根治,一直是患者和医生关注的焦点。1.中医经典理论下的拇外翻在中医的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拇外翻这一病名,但根据其症状描述,可以将其归类为“痹症”范畴。中医认为,痹症多因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所致。因此,中医治疗拇外翻的方法多以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例如,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一些中草药,如当归、川芎、红花等,都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功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拇外翻的症状。 然而,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认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对于拇外翻这一病症,中医虽然可以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进行保守治疗,但根治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2.现代医学对拇外翻的认识在现代医学中,拇外翻的成因通常与遗传、生活习惯、外伤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矫形器具等,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拇外翻的早期发病时,可采用一定的矫正支具来减缓疾病的加重。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手术治疗则是通过手术矫正骨骼和软组织的结构,以达到恢复足部功能的目的。目前手术方法有200多种。主要进行下肢麻醉下的传统大切口手术治疗,同时需要一定的内固定和外固定,术后病人需要卧床3-4周,恢复期较长。还有一种是微创治疗,是由温建民教授等创立的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拇趾外翻新方法。采用2-3个1厘米左右切口,通过微创器械切口内操作完成截骨矫正,配合中医手法和裹帘外固定,与传统的方法比,具有局麻、切口小、不做内固定、不打石膏、术后能下地活动、疼痛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治疗方法。3.温馨提示 无论是从中医经典理论还是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拇外翻的治疗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建议,也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
温建民 2024-11-13阅读量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