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多梦 > 护理

多梦护理

多梦护理相关内容 更多>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

病请描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学习领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11月19日下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视频课程”。▲ 党支部副书记赵宇兰主持活动  医院书记朱敏、院长项耀钧及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共20余人参与学习。医院党支部副书记赵宇兰主持活动。▲ 集中观看视频课程  此次视频授课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谢春涛主讲。谢春涛同志围绕“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主题的由来与重大意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六个问题,条分缕析地阐述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剖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内涵和时代要求,极具理论性、思想性和指导性。  感悟思想伟力 扛起使命担当  课后,党员干部们进一步深学细悟全会精神,掀起学习热潮。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党课内容展开热议:书记 朱敏  全会提出“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表明我党对卫生健康问题的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不仅是使命的召唤,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医院的发展当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加速医院高质量发展进程,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脑专科医院的特色服务和优质资源,为健康上海、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工会主席 吴春芳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推动医院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党支部副书记、中医科副主任 赵宇兰  通过学习,我对全会精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致力于在卫生健康领域深耕细作,尽己所能,为更多病患减轻病痛;身为共产党员,则应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我,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精神,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改善民生健康而不懈奋斗。门诊部、客服部主任 罗佳  我们要用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武装自己,坚持把贯彻全会精神和为患服务的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断提升自我,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5B康复医学科/中医科主任 余志良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应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每个人都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股力量,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新时代篇章。影像科主任 孙海辉  通过培训学习,我对全会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学习和贯彻全会精神,不仅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提升自我、推动工作创新、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全会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5A神经内二科护士长 李兰馨  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当前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为新时代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将继续带领护理团队,以全会精神为指导,扎实推进各项护理工作改革,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院感科科长 张珍珍  通过深入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更加明确了作为院感科科长的职责与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会议精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落实好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确保医院医疗安全与患者健康。麻醉科医生 胡韵佳  全面深化改革,犹如一艘巨轮,引领新时代中国破浪前行。我们青年党员要积极展现担当作为,以青春之我,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共同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画卷。中医科医生 姜华  全会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积极践行全会精神,不断探索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高诊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此次专题培训学习是医院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引导全体党员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切实将全会精神转化为笃实行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深耕健康事业,为患服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构建健康中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5-02-10阅读量381

工作压力大和帕金森病有没有关...

病请描述:牛先生本是一位性格开朗,善于交流的人,在3年前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表情也异常的严肃,刚开始家人担心他有工作压力,经常开导他,但牛先生说他没有压力,就只是不想说话,对此,家里人也是束手无策,甚至怀疑他是精神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带他去了精神科,服用了一段时间抗抑郁焦虑的药物。后来,牛先生的家人逐渐发现,他不仅不愿意与人接触交流,行动也变得迟缓,于是来到了医院就诊,在进行相关检查后被确诊为患上了帕金森病。 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介绍:帕金森病是中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引起的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其发生与年龄、遗传因素及接触环境毒素有关,主要发病人群集中在60岁以上老人,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目前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根据疾病进展的不同阶段、患者的个体差异,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实现“专病专治”。 目前药物治疗仍是帕金森病早期的首选治疗手段,但药物疗效较好的阶段即“蜜月期”过后,单纯的药物治疗已经无法控制病情,患者会出现异动症、开关现象等症状。经过帕金森关爱中心多学科团队充分评估后,可考虑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缓解患者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帕金森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初期症状复杂多样且不典型,很容易被忽视,因此要及早识别帕金森病的危险信号,早干预早治疗。1、早期震颤 往往从一侧上肢手部开始,呈节律性搓丸样动作,且静止时易发生。2、行动迟缓和步态异常 刷牙、系纽扣等一些精细的动作变得缓慢吃力,走路感觉迈不开步子,迈步时腿突然“僵住”,姿势不稳。3、不典型的“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失眠、多梦、焦虑、抑郁、记忆力下降、便秘等,病情发展到后期还会出现“面具脸”,患者通常表情呆板。     王学廉教授提醒:如果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行确诊。虽然帕金森病不能完全治愈,但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和细致护理等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能够很好地控制帕金森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学廉 2025-01-23阅读量1316

当帕金森病人遇到复视

病请描述:1.1 病史信息     患者,男,69岁,右利手,因“面部表情减少、运动迟缓6年,复视1周”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面部表情减少,右侧肢体运动缓慢,表现为右下肢不灵活, 1年后右上肢活动较前乏力,精细动作不灵活,不伴静止性震颤,无认知障碍,无构音困难,无肢体无力,无行走不稳。门诊予美多巴、咪多吡、吡贝地尔口服,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能完成正常日常工作。近1周患者诉双眼复视,复视持续,向右侧看时明显,无明显波动性,来帕金森病门诊就诊。患者病程中无明显头晕,无头痛,无夜间睡眠多梦、大喊大叫,否认幻觉,食纳正常,小便正常,大便基本正常。     患者平素体质尚可,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个人史、家族史、过敏史无特殊。     神经系统专科查体:神志清,精神可,面具脸,口齿清晰,肢体联动运动减少,右侧明显。双侧眼睑无下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双侧视野粗测无缺损,眼球运动未见异常,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下颌居中,伸舌居中,双侧软腭上抬可,悬雍垂居中,双侧咽反射存在。四肢肌力5级,四肢肢体肌张力稍增高,呈齿轮样,右侧相对明显。右上肢快速轮替、对指握拳均差,起坐正常,后拉试验(-),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正常。双侧深浅感觉无明显减退,双侧病理征(-)、脑膜刺激征(-)。UPDRS-I 0;UPDRS-II 9;UPDRS-III:27分;UPDRS-IV 2分。H-Y 2.0级。MMSE 30分。1.2 辅助检查     头颅MRI:双侧额顶叶白质、基底节腔隙灶,未见新鲜梗塞,枕大池囊肿。眼科诊断:双眼会聚功能不全。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免疫全套、HIV、RPR、铜蓝蛋白、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等均无明显异常。眼轮匝肌和趾总伸肌的单纤维肌电图未见异常。胸部CT:未见异常。给予该患者调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后患者症状逐渐消失。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主要运动症状(运动迟缓、震颤、强直和姿势障碍),以及广泛的非运动症状,神经眼科症状在帕金森病中很常见。既往研究发现,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复视的患病率在10%到30%[1-4]。HamedaniA.G.等利用Fox Insight在线数据库,纳入26,790 名PD患者,使用帕金森非运动症状问卷(Non-Motor Symptom Questionnaire, NMS-Quest)发现18.1%的PD患者有复视,28.2%的PD患者在后续随访中出现复视[2]。Schindbeck等人发现55.6%的帕金森病复视患者出现会聚功能不全,37.0%的复视患者出现失代偿性斜视。复视PD患者中视觉障碍主要表现为空间感知问题、视力模糊、对比敏感度问题、间歇性发散性斜视和眼外肌无力[3]。PD复视发生机制帕金森病的视力损害可能与视网膜多巴胺耗竭或视皮层多巴胺神经支配减少有关。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在光适应、动眼神经控制、对比敏感度、色觉、视空间结构和空间工作记忆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多巴胺缺乏与帕金森病的各种视觉障碍有关,包括眼睑失用症和眼睑痉挛、干眼综合征、复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色觉和对比视力下降、视觉空间障碍和幻觉[5-7]。Nebe等人发现复视的发生与接触金刚烷胺以及多巴胺激动剂或左旋多巴的滴定增加有关[8]。Bejjani等人报道在行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手术的患者中也会出现急性复视,当刺激电极接近红核时曾有患者出现急性复视、肌张力障碍和震颤[9]。PD复视识别方法及诊疗平时诊疗过程中我们常用的UPDRS量表中没有关于视力的部分,除了幻觉其他视觉症状常常被忽略,实际上特定情况下的复视在PD患者中发生率不低,目前常用的非运动症状问卷包含这一项的识别。复视现在被认为是帕金森病临床谱的一部分,当PD患者遇到复视,我们还是要先仔细询问复视发生情况,与服药时间关系,患者出现复视仍需首先排除其他引起复视的疾病如脑血管疾病、MG等等。我们门诊该患者是突发的、持续性复视,首先进行了头颅MR、脑血管MRA的检查、胸部CT、肌电图、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等。排除相关诊断后,予该患者调整帕金森病用药主要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用量后患者复视症状逐步改善至消失。Diego Santos García等在一项为期2年的队列研究中发现PD患者复视与运动和非运动的严重程度相关,与无复视的PD患者相比,复视患者在运动、非运动症状、生活质量和残疾程度方面都比较差。复视PD患者出现幻觉、认知障碍、视空间功能障碍的可能性更大[10]。在我们PD日常诊疗过程中,应重视患者视觉障碍的问诊,把复视可以作为一个非常简单的筛查问题,尽早发现患者引导有复视患者完善眼科检查,早期诊断,指导我们认识患者目前状态及用药选择,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总之,复视会严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安全(例如跌倒风险)。急性发作复视应始终排除MG和血管疾病,应量身定制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安全、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参考文献:1. Borm, C., et al., Seeing ophthalmologic problems in Parkinson disease: Results of a visual impairment questionnaire. Neurology, 2020. 94(14): p. e1539-e1547.2. Hamedani, A.G.,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Double Vision in Parkinson Disease. Mov Disord Clin Pract, 2021. 8(5): p. 709-712.3. Schindlbeck, K.A.,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diplopia in non-demented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 2017. 45: p. 1-6.4. Visser, F., et al., Diplopia in Parkinson's disease: visual illusion or oculomotor impairment? J Neurol, 2019. 266(10): p. 2457-2464.5. Archibald, N.K., et al., The retina in Parkinson's disease. Brain, 2009. 132(Pt 5): p. 1128-45.6. Chaudhuri, K.R., et al., Non-motor symptoms of Parkinson's diseas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Lancet Neurol, 2006. 5(3): p. 235-45.7. Ekker, M.S., et al., Ocular and visual disorders in Parkinson's disease: Common but frequently overlooked.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 2017. 40: p. 1-10.8. Nebe, A. and G. Ebersbach, Selective diplopia in Parkinson's disease: a special subtype of visual hallucination? Mov Disord, 2007. 22(8): p. 1175-8.9. Bejjani, B.P., et al., Concurrent excitatory and inhibitory effects of high frequency stimulation: an oculomotor study.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2. 72(4): p. 517-22.10. Santos Garcia, D., et al., Diplopia Is Frequent and Associated with Motor and Non-Motor Severity in Parkinson's Disease: Results from the COPPADIS Cohort at 2-Year Follow-Up. Diagnostics (Basel), 2021. 11(12).

微医药 2023-02-10阅读量1909

轮廓整形类手术前必知5大法则:

病请描述:1.骨骼类一般可以管一辈子稳定不变,软组织类不管一辈子。人一旦成年后如果没有创伤,骨骼类数据相对比较稳定,但软组织类会需要经历自然衰老和变化过程。如咬肌增大、脂肪增多或减少、胶原蛋白流失等。从自然趋势上看,随着年龄增加皮肤松弛面部下垂或凹陷不可避免。所以你所要考虑的是你选择某项手术本身会不会导致面部松弛下垂,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认为所有做了轮廓类手术就可以一辈子保持不变。2.手术不理想怎么办?其实医生比你本人更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有些时候导致这个结果是选医不当、操作不当,还有些是自己术后护理不当引起的,如果你选择的是安全的医院和医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因为术前与医师沟通不畅对自己的面部基础不够了解导致的,如所提要求偏离现实、意见不统一导致的。与其等术后出现问题吵闹后悔,还不如术前做足功课,以安全第一为选择医院和医师的首要因素,术前充分与医生沟通方案,不做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期望,以防术后落差太大。3.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很多人会因为一阵风去跟从爱豆明星,其实每个人先天基础大不同,从你盲从要求一致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手术效果会很奇怪,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不要做不切实际的梦,比自己之前精致才是应该树立的目标。4平常心面对手术前的恐慌。大型手术前,很多人会像“婚前恐惧症”那样出现临时怯场甚至退缩的现象,这个比例高达一半以上。这个时候预期担心后悔,不如好好检查你准备工作做好了么?身体基础调整好了吗?手术需要有亲近的人陪同么?5.静等花开的心态面对肿胀和暂时的难看。以下颌角截骨手术为例,术后至少一周样子很难看,肿胀淤青面部麻木说话口齿不清咬合无力面部不对称等都是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戴头套、吃流食、常备漱口水、不能熬夜、不能长时间看电子产品等也是逃不掉的环节,预期在刚刚手术完就怀疑自己手术失败,还不如乖乖听从医嘱,做好术后护理,修身养性,静等恢复期从容渡过。

柴岗 2019-06-18阅读量9390

多梦护理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0
问诊量:0
双眼皮、眼袋、切提眉、自体脂肪移植、耳鼻整形、吸脂隆胸、注射与激光美容等各类整形美容术前咨询与术后护理康复指导。
评分:0
问诊量:0
产科助产技术,产程观察及护理,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自由体位分娩,导乐陪伴(呼吸,按摩,催眠,方香疗法,水疗等)缓解孕妇宫缩疼痛,加速产程进展,促进自然分娩,丰富的临产助产护理工作经验。
评分:0
问诊量:0
评分:0
问诊量:0

多梦护理相关医院 更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56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505.0万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