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有人会发现自己有一种奇怪的情况,出门是只要有一点风就会出现流泪的症状,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迎风流泪,迎风流泪是什么原因?迎风流泪怎么办?别着急,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关于迎风流泪的事情吧。 迎风流泪是什么原因 眼泪是由泪腺分泌,主要是起湿润眼球、清洁和杀菌的功能。当泪液排到结膜囊后,经过眨眼被分布到眼球表面,再向内眦(内眼角)汇集,再通过泪点和泪小管的虹吸作用进入泪囊,再经过鼻泪管,最后到达鼻腔。 再滴眼药的时候,我们能感觉到滴的眼药水流入喉咙部,就说明你的泪道是畅通的。而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流泪的情况。 简单来说,流泪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1. 生理性的流泪 比较常见的像平常的哭泣,就是由于泪腺突然分泌大量的泪液以致超过了正常泪道所能吸收的范围,因此就会流出眼表,也就是眼泪掉下来。 还有像开头所说的冷天一出门就见风流泪,也是由于泪腺受到冷空气或风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泪液分泌增多,而泪点和泪小管受冷刺激后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得泪液吸收的量减少,因此就会使得多出的泪液流出眼外。 2. 病理性的流泪 多由于眼部炎症、外伤、肿瘤等造成泪道阻塞而导致。根据泪道狭窄程度的不同,分为不完全或完全性的阻塞。 泪囊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多为慢性泪囊炎。泪囊中的细菌和脓性分泌物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等,迁延不愈会使泪道逐渐发生阻塞。也可发生急性发作,演变成更为严重的眶蜂窝织炎,如不及时控制,会进一步威胁眼球安全。 慢性泪囊炎最常见表现就是溢泪,挤压泪囊区有时还能见脓性分泌物溢出。 迎风流泪的危害 泪道犹如房屋的给、排水系统,当进水正常的时候,眼睛不会干涩,在给、排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时,眼睛既不会感觉干涩也不会流泪。 如果进水过多或者是排水不畅就会出现泪水外溢,同理,如果泪腺产生过多泪液,或者泪道狭窄或阻塞就会产生流泪症状。所以说,要分清流泪的原因,才能诊断是否是疾病。 日常生活中轻度的泪道阻塞/狭窄流泪症状不明显,当受到冷空气(冷空调)刺激时症状会加重,西医需到医院做泪道检查才能确定。中医认为:泪道痉挛性疾病多数属于膀胱经受风寒邪侵扰导致。 泪道阻塞后会长期的泪液集聚于泪道内,容易诱发泪道内部炎症。中医认为瘀滞化热,日久泪道内可能会出现带菌的脓性液体,造成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构成潜在威胁。 长期泪液外流侵蚀眼睑,使眼睑面部皮肤干燥,皲裂、沉积色素,继发眼睑外翻、倒睫等疾病,严重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不尽的烦恼和痛苦。 迎风流泪怎么办 西医学治疗主要是针对感染性原因治疗,疏通泪道,抗感染,去除不良刺激,注意个人卫生等。 中医治疗:冷泪不绝,迎风流泪,大小骨空点刺出血,如仍不痊愈,刺攒竹,睛明穴,炙大小骨空3壮。 如果效果不理想,检疫检查颈椎正侧位片,由于颈椎病导致颈部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也会导致头面部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使泪液分泌排泄异常,通过无创手法正骨调整,纠正颈椎病,恢复神经调节功能。迎风流泪自然痊愈。
马彩毓 2019-04-03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 每年的冬春季到来,都会有许多年纪偏大的市民或者体弱的妇女出现相同的眼科症状:不时的流眼泪。如果有迎面吹来的冷风,则为迎风流泪。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生理现象是:泪腺分泌泪液,经由泪小点汇集到泪小管,经泪囊最终流入鼻腔。如果泪点位置异常、泪道狭窄或堵塞及泪道排泄功能不全都会导致流泪现象的出现。这其中,第一要确定这些生理通道是否有堵塞,我们可以通过泪道冲洗检查知道。如果有堵塞,那么首先解决堵塞的原因,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生理通道是通畅的,患者还有不时流泪的现象,就是冬春季常常出现的流泪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眼科董志国 现代医学的解释是这样的:冬春季气温偏低,冷风侵袭,位于内眦部的上下泪小点由于温度的下降,导致泪小点收缩,泪液不能通过正常的泪小管,而流到脸上。 中医眼科的认识是: 首先,这种现象多数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为什么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容易出现症状呢?我们引经据典,根据《黄帝内经》对人体生长发育的认识,认为女性35岁,男性40岁,身体的机能开始下降。“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这是身体机能减退后出现的“不足”现象。古代中医认为“若脏气不足,则不能收制其液,故目自然泪出”、“为肝虚风动则泪流,故迎风泪出”。而青年人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各方面的身体机能良好,故而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其次,为什么冬春季容易出现?中医认为“寒主收引”,大家看看水,本来是流动的、液态的,经过“寒主收引”的影响,变成凝固的、寒冷的、固态的冰。中西医认为冬春季都出现迎风流泪的现象,机制是相似的,只是认识方法上有所区别而已。 既然出现了不舒服的症状,如何缓解是大多数患者关心的问题? 首先,出现此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脏气血、肝肾的不足则导致流泪的出现。目前来说,现代医学对此种症状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而中医眼科对于这种功能不足的现象有很好的改善措施。 对于症状轻微的老年人,可增强体质,或作睛明穴的按摩,有助于改善流泪症状。 长期户外工作者,或经常骑车的老年人,可戴护目镜,减少寒风对眼部的刺激。 根据临床证型,可选用杞菊地黄丸、滋阴补肾片等口服。 对于长期症情不缓解,或每年复发的老年人,可到医院就诊,什么是未病先防?流泪症已经提示机体机能不足了。这时,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尝试中药汤剂治疗,不但对于改善症状,对于整个身体的调理都会有很大的益处。
董志国 2018-08-04阅读量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