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下肢无力 > 内容

下肢无力内容

孩子得了脊髓栓系,还合并腰椎...

病请描述:  脊髓栓系综合征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经常在儿童期发病,而这种病还常常合并一些其他疾病,比如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发育不良造成的一些畸形等。这就让病情变得更为复杂了,那这种情况该怎么治疗呢?   最近,一位2年前的脊髓栓系综合症合并腰椎侧弯患者到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门诊进行复查。2年前,这位小患者10岁,她因为经常尿裤子,腰痛,双腿走路没劲、行走不稳的症状,被父母带着去了许多医院检查。当时她就被检查出来有脊髓栓系综合症、腰椎侧弯,但是关于这两种疾病的治疗,不同医生给的意见各不相同,有的医生说这两个病都需要手术,还有的医生让先做脊髓栓系手术等。这把家长弄的不知所措,最后他们决定带孩子去北京找权威专家治病,最后就找到了王主任。   术前影像学资料:      小孩子出现脊髓栓系合并腰椎侧弯,两个病都要做手术吗?   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孩子出现脊髓栓系问题,脊髓圆锥受到的张力很大,脊髓受压后出现各种明显的症状,这个时候需要尽快手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神经功能。   而脊髓栓系常导致功能性的脊柱侧弯,比如这位患者的腰椎侧弯,那这个时候要怎么处理腰椎侧弯呢?要不要一块处理?   首先,脊髓栓系问题是一定要处理的。脊柱侧弯是脊髓栓系导致的,如果不解决这个脊髓栓系的“因”,孩子还在不断地生长发育,脊柱侧弯就会越来越严重,而且神经功能问题也会加重。   其次,不能先处理脊柱侧弯问题。不做脊髓栓系的手术,直接就做脊柱侧弯的矫正手术,术后可能会发生脊髓损伤,反而让患者承受更大的伤害。   那么要不要两个病一起手术了呢?其实,小孩子的这种脊柱侧弯不必着急处理,先把我们最重要的根源问题,脊髓栓系的神经牵拉问题手术处理了,有时候合并的脊柱侧弯也会随之变好。   脊髓栓系术后可以让孩子定期来复查,如果脊柱侧弯没有变好,还加重了,这个时候也还可以处理;但如果术后孩子的脊柱侧弯自然变好了,那就皆大欢喜了!孩子不用做长节段固定“打钉子”的矫形手术,大大减少了对孩子身体的伤害。   针对于这位10岁的小患者,王主任仔细地了解了她的具体病情以及影像学片子,建议她先只进行脊髓栓系的手术。   这种情况手术后,长期的效果如何呢?   在得到这位患儿家长的同意后,王主任为她成功进行了脊髓栓系的松解手术。术后,患儿下肢无力、腰痛症状有了极大缓解,尿裤子的情况也有了好转。   术后两年,患儿前来复查,她的各种症状已经得到控制,早已回归正常生活。拍片子后,发现她的腰椎也自己变直了,腰椎侧弯问题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术后两年后影像学资料:      其实,通过这位患儿的病例也告诉家长朋友们,出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把两个病的手术都做了。孩子年龄小,我们应该给这种腰椎侧弯留有机会,如果能自己长好就是最好不过了。

王作伟 2024-10-22阅读量1432

椎管里面长肿瘤,早切好,还是...

病请描述:  许多椎管肿瘤患者在了解需要手术治疗后,非常纠结手术时机的问题,“什么时候做手术最好?是早早做了好呢?还是再等等,实在忍受不了再手术?”。在网上和其他病友交流,也是众说纷纭,不知道怎么抉择好。除了这个问题,患者最担心的还有术后复发问题,会不会做完手术后,没几年又复发了呢?   最近,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门诊来了一位2年前的老患者前来复查。他在2年前因为腰背部不舒服,下肢疼痛、麻木、无力8个月前来就诊。根据他的影像学片子显示,在胸12-腰1节段的椎管内长了一枚很大的肿瘤,肿瘤几乎将他的椎管占满,对脊髓、神经压迫很严重。针对这种情况,王主任当即就建议他尽快手术干预。   术前影像学资料: 查出椎管肿瘤,就要尽快手术?晚点手术不行?   像这位患者的情况已经是刻不容缓了,因为他的肿瘤对脊髓、神经的压迫特别严重,等到给脊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时,患者的一些重要功能就不会恢复了,甚至将脊髓压到坏死,还会导致患者瘫痪。所以,一定要在此之前,就要尽快切除肿瘤,给脊髓、神经减压,避免病情向最严重、最危险的方向发展。   那对于病情没有这位患者严重的患者来说,是不是可以晚一点,观察观察再手术?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都是已经出现明显症状才来医院就诊,这就意味肿瘤已经对他们的脊髓、神经有所压迫。而不管患者的肿瘤大小、位置、肿瘤生长速度等方面有不同,肿瘤都是客观存在并在不断长大的过程,这时手术都是首先选择的治疗方法。   如果患者越早手术,这个时候肿瘤小,对脊髓、神经压迫轻,手术的安全性就会越高,难度也越小,可以微创手术的几率大,术后恢复得快,各项功能也会恢复得很好。这也是医生都建议尽早手术的原因之一。 椎管肿瘤手术后多久,症状能缓解?   这位患者很快就同意了手术,随后由王主任为他成功进行了手术,将这枚较大的肿瘤完整切除掉。术后,患者当即感觉自己的腿疼症状明显缓解,腿麻、无力也有所减轻。 椎管肿瘤术后过个几年,还会复发吗?   这位患者最近前来进行术后2年的复查,根据片子显示,他的椎管肿瘤已经消失,椎管内也没有再次出现肿瘤。而他的各项症状也早就没有了,已经早早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了。   术后两年后复查的影像学资料:    事实上,椎管肿瘤的复发率并不高,它多为良性肿瘤,基本上只要将肿瘤切除干净,很少会再次复发。当然,也有很小一部分患者为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手术若不能将肿瘤切除干净,术后就有一定几率复发了。

王作伟 2024-10-08阅读量1291

腿麻脚软、走路不稳,怎么会是...

病请描述:  许多人出现了腿麻、脚软的症状后,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的时候,这些患者可能突然站起来就下肢没劲,甚至差点坐地上了,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考虑是不是肌肉发软或者全身疲劳,还有腿、膝盖的病变也会导致这种情况,或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椎疾病也会导致下肢的疼痛、麻木、无力等情况。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千万不要忽略,那就是颈椎病!      怎么会是颈椎病呢?脖子也不疼,上肢也没症状?   颈椎病分为很多类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的一部分患者,他们的症状就是感觉不到颈部有任何的不适,不疼也不麻,甚至上肢都没有明显症状,但是会出现腿麻脚软等下肢的症状。      这是由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脊髓受压,而脊髓是大脑和周围神经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脊髓受压信号受阻,大脑的一些指令就不能传输到我们的肢体了,就会出现感觉、运动等障碍。于是,这类患者就直接出现下肢的症状,特征性的表现就是走路脚底有踩棉花感,然后腿发软,尤其是突然站起来的那一瞬间,患者会感觉腿吃不上劲,容易摔倒;此外,有的患者下楼梯的时候走不稳,很害怕踩空,必须要扶着栏杆下楼。   当然,还有一些脊髓型患者也会出现颈部不适以及上肢的麻木、无力,还有些患者情况比较严重,还会出现手部不能做精细运动,比如不能拿筷子吃饭、系鞋带、系扣子等,这些对患者的自理能力有很大影响。   那怎么确定是脊髓型颈椎病导致的腿麻脚软呢?   在这里建议大家去正规医院进行排查,除了查膝盖、下肢、腰椎等,记住还要查一查颈椎,避免遗漏了这个重要的疾病。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给患者做仔细的查体,根据情况去拍影像学片子,颈椎的核磁共振片子就能很明确分辨出是不是脊髓型颈椎病了。   除此之外,大家应该注意的是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而且越早手术,术后的效果和恢复情况越好。所以,如果您出现上面这些症状,不清楚是什么疾病导致的,一定不要拖,要尽快去医院查明原因。如果不幸真的是脊髓型颈椎病导致的,就要尽快接受治疗了,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王作伟 2024-09-29阅读量2223

出现脊髓空洞后做手术,能不能...

病请描述:  许多脊髓空洞症患者在确诊后非常焦虑,他们比较追求完美,经常在医生建议手术后询问,“医生,我手术后是不是空洞就能全部消失?”如果术后还有空洞,那做手术还有啥意义,不是白挨刀了?   近日,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接诊了这样一位脊髓空洞症患者,她今年37岁,在年初时突然出现了头疼、上肢麻木和疼痛、下肢无力等情况。当时她的症状轻,并没有引起重视。直到近一段时间,她觉得自己症状加重,尤其出现了双手没劲,下肢走路不稳,她这才前往当地医院。这次就诊一下就发现了大问题,她出现了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并在椎管内有约4个节段长度的脊髓空洞,当地医院建议她去上级医院进行手术。考虑方方面面后,她最后决定去北京,找王主任看病。   术前影像学资料:      做完手术后,脊髓空洞是否可以完全消失?   这位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需要手术才能解决,但是她还有疑问,“我们当地医院说术后不能保证空洞完全消失,王主任您看看我这情况,术后能不能恢复如初?”   其实,术后的脊髓空洞是否能完全消失或者大部分消失,主要和患者具体病情有关,比如导致空洞的原因、病程长短、空洞的大小等都会影响术后效果。   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出现严重症状才去医院就诊,检查出来脊髓空洞又长又大,对脊髓压迫很严重,他们术后空洞会得到明显缓解,但是要完全消失还是很困难。当然,也有患者病情相对轻,及时手术后空洞可以消失或几乎消失。   那如果术后空洞还存在,手术还有必要吗?   当然有必要!脊髓空洞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比如这位患者,她的脊髓空洞是由小脑扁桃体下疝导致的,就要手术将小脑扁桃体的问题解决了,脊髓空洞才能随之解决。   这样的手术不仅能让患者的症状得到很大缓解,它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切断病因,避免脊髓空洞随着时间继续扩大,让脊髓受压不会进一步加重。若不手术,任其发展,等到脊髓某段压空了,就会导致患者出现瘫痪!而且这样的瘫痪还不可逆,这时想手术也没有用了。   这样的脊髓空洞做完手术后,具体效果怎么样?   获得患者同意后,王主任为她成功实施了手术。手术后,她的上肢麻疼得到了极大缓解,肢体无力也在渐渐消失,效果很好。术后片子显示,小脑扁桃体已经不再下疝,脊髓空洞几乎全部消失了。   术后影像学资料:      在这里劝诫患者朋友们,只要术后问题得到解决,症状有很大缓解,不影响正常生活,手术都是成功的。大家没必要非要追求片子上的空洞完全消失,毕竟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结果当然也不尽相同。

王作伟 2024-09-29阅读量1933

不同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了,症...

病请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种疾病,它常见的症状就是腰腿痛。但是腰腿痛很宽泛,如果您深受腰椎间盘突出症之苦,应该能发现很多病友疼的地方和自己并不一样,比如有的人从臀部一直疼到小腿,有的人腿疼还连着脚疼,还有的人光腿外侧疼……其实患者的症状存在差异性,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他们腰椎间盘突出的节段不同。那不同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各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就让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为大家讲讲。   腰椎间盘:5节腰椎、1节骶椎之间的椎间盘   我们的腰椎有5节,每两节腰椎之间就是腰椎间盘。第一节腰椎和第二节腰椎之间的椎间盘,一般把它叫做腰1-2椎间盘,依此类推,还有腰2-3、腰3-4、腰4-5的椎间盘。除此之外,特殊点的是第5节腰椎下面的椎间盘和第一节骶椎相连,这就是腰5-骶1的椎间盘。      一般来说,腰椎间盘最容易向后侧方或者后方突出,而左右的后侧方各有一条腰神经,如果您的椎间盘突出压迫或刺激到左侧的神经就会出现左侧下肢的症状,同理,如果压到右侧也是同侧出症状。这类患者大部分情况都是单侧下肢出现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而腰椎间盘突出同时压迫两侧神经,导致两条腿都有症状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不过比较少见。   不同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各有什么不同?   不同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它的症状表现还是有所区别的,大家能明显感受到的最大表现就是疼痛的位置不一样。比如说: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它导致的疼痛一般在腿后边;   腰4-5的疼痛就往腿的前面走了,大概在后外侧;   腰3-4的疼痛一般在腿的外侧、前侧;   腰2-3及以上节段的椎间盘突出,疼痛在腿的内侧位置。      比较高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比如腰1-2、腰2-3的突出更容易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而且相对来说,高位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不容易缓解,这种情况一般会更积极或更迫切的需要手术治疗。不过不用过于担心,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在腰4-5和腰5-骶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的部位在腰4-5和腰5-骶1,为什么好发这两个节段呢?其实,这跟脊柱的曲度有关,腰椎呈一个向前凸的弧形,这时候力量其实主要集中在下半部,也就是说腰4-5和腰5-骶1承受了更多的力量,越往下它承受的力量越大,而且腰4-5、腰骶部又要频繁活动,所以压力主要集中在这两个节段,就更容易出现突出了。

王作伟 2024-09-18阅读量1123

胸椎间盘也会突出?这种情况一...

病请描述:  我们经常听到有腰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但好像没怎么听过胸椎间盘突出,那到底有没有这种病呢?事实上还真有胸椎间盘突出症,只是相较于腰椎和颈椎更加少见。那这种情况要怎么治疗呢?也需要手术吗?   最近,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就接诊了一位这样的患者。这位患者为65岁的男性,前一段时间他发觉自己老是胸背痛,于是就买了膏药回来贴,之后感觉能好一些,就没太在意,但是他渐渐地还同时出现了下肢发麻、无力的症状。症状越来越重,直到上个礼拜他突然感觉症状加重,走路出现脚踩棉花感,走不稳,最后他发现自己短短几天腿抬不起来,走不了路了。他这才在家人的陪同下去了当地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查出来他是胸椎间盘突出症。他的症状挺严重,当地医院建议他尽快去上级医院进行治疗。于是,他们一家匆匆订好飞机票,赶到北京找到了王主任。   王主任仔细看了他的影像学资料,并结合具体症状以及查体结果,发现他胸11-12节段出现了椎间盘突出,并且突出比较严重,已经明显压迫到脊髓,再加上他的症状严重,建议他尽快手术治疗,给脊髓减压。不然,脊髓受压进一步加重,等到脊髓压断、坏死了,患者就会出现截瘫。   术前影像学资料:      胸椎间盘突出症是不是都得手术?   并非如此。针对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比较年轻,且脊髓压迫症状不严重,症状也不是很明显,这种情况可以先保守治疗。   但如果像这位患者的情况,症状很严重,对生活影响极大,出现脊髓损伤了,就需要尽快考虑手术干预了。还有的患者刚开始症状不重,但保守治疗没有效果,症状逐渐加重,最后严重影响生活时,也应该考虑手术。   胸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效果咋样?   相较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胸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更为复杂,它要很靠外才能把突出取得干净,而且这样的手术会对胸椎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这时我们还需要进行内固定,避免患者术后出现更严重的脊柱畸形,这些都对术者有较高的要求。   在获得患者同意后,王主任为他成功进行了手术。术中将突出的胸椎间盘切除干净,给脊髓进行了彻底减压。术后,患者感觉自己的腿部力量逐渐恢复,麻木减轻,情况一天比一天好,术后第三天已经可以慢慢站立、行走了,效果非常好。   术后影像学资料:      相比较于腰椎和颈椎,胸椎活动的范围和承受的压力更小,这可能也是胸椎间盘突出比较少见的原因。但胸椎管较腰椎、颈椎管来说更加狭小,如果里面的脊髓受压,就更需要尽快处理了。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少见就不在意这种疾病,反而一查出来就要引起重视,尽快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王作伟 2024-09-18阅读量1357

帕金森病人什么时候做手术效果...

病请描述:    敬某今年60岁,9年前无明显原因在走路时突然感觉自己的右腿发沉、无力,有拖曳感,开始的时候并不严重,只是感觉不适应,也没有很在意,慢慢地,敬某感觉这种不适感越来越严重,于是家人带着他前去医院就诊,诊断为帕金森病,吃药治疗后有所好转。过了一段时间后,先后累及左下肢、左上肢,敬某每次服药后症状能改善,但症状改善效果越来越差,且状态好的时候仅能自己翻身,不能自己行走。药效消失时自己不能翻身。2周前患者症状加重,明显运动迟缓及肌僵直,轻微震颤,服药后症状改善欠佳。为求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患者在我院接受立体定向双侧脑深部电刺激植入手术治疗,术后结合药物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帕金森病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阶段。帕金森病人早期肯定需要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一般会有蜜月期,所谓蜜月期即吃完药以后病人可以达到很好的状态,如同没有得病时一样,这时完全不需要手术治疗。但随着病情进展,药越吃越多,而且药劲过去以后,病人就会出现震颤、僵直、迟缓的症状。患者如同正常人时称为开期,药效过后患者出现症状时称为关期,如果关期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如占整个病人的50%以上时,就是应该进行手术介入的时候。     王学廉教授解释,手术的目的是术后病人在吃药的状态下和不吃药的状态下没有明显区别,都能达到如吃药后的较好状态,如此病人的生活质量会有明显提高。出现药物的副作用如药物吃多了以后会出现异动症,即病人状态好时会出现肢体扭动,该症状通过药物本身没有办法消除。所以出现了该异动症时即为手术的最佳时期。如果从时间上来算,从病人病程的三四年开始到七八年或十年左右,是帕金森病治疗的最佳时机。

王学廉 2024-09-13阅读量751

韧带骨化压迫脊髓&mdash...

病请描述:来自江苏的55岁患者窦先生因颈胸椎后纵韧带与黄韧带骨化导致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引发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等症状。脊柱外科贺石生主任团队迎难而上,采用超声骨刀、动力磨钻、神经监测等先进器械与设备,通过4小时高难度手术为患者解除病痛。   窦先生的病变涉及多个脊椎节段,磁共振影像显示从颈7到胸5都受累,尤其是胸1~胸3节段,脊髓受压已呈现“一线天”态势,术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损伤脊神经导致截瘫等严重后果。   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贺石生主任组织全科专家讨论,制订详尽的手术方案。手术采用后入路,首先用动力磨钻研磨病变部位的骨板,暴露骨化的韧带。为避免在切除病变韧带的同时伤及神经组织,贺主任使用了超声骨刀。不同于普通手术刀,超声骨刀通过高频超声振荡与聚焦产生能量,作用于病灶可使局部组织内的水汽化、氢键断裂,但超声能量的渗透不超过200微米,且只对特定硬度的骨组织发挥作用,可最大限度保护神经与血管。一方面要将骨化的韧带尽数切除,另一方面又要借助神经监测设备避免误伤紧贴韧带的神经,手术过程堪比瓷器店里捉老鼠。   经过4个小时高度紧张的操作,手术顺利完成,窦先生下肢感觉与活动功能正常。术后恢复也很快,第5天就可以下床自由活动,第7天就顺利出院,他和家人都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贺主任提醒:出现下肢麻木、无力、疼痛等症状的患者,要切忌“一元论”,勿笼统地以“腰椎病”来自我诊断,而是应及时去脊柱外科就诊,以明确导致神经压迫的原因,而后精准对症治疗。

贺石生 2024-09-09阅读量1695

产后妈妈骨盆康复要领

病请描述: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有女性骨盆变形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生完宝宝的妈妈们,会明显看到骨盆变宽、盆底肌松弛,盆骨疼痛等问题。 引起产后妈妈骨盆变形的原因 怀孕后,过度拉伸的腹肌失去对腰椎的支撑作用,子宫重量的增加也会给腰椎施加更的压力,再加脊椎间的韧带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变得松弛,脊椎稳定性差。因此,腰椎弯曲变大,孕妇常感到腰背疼痛,同样,乳房重量的增加也给颈椎、 胸椎施加压力,颈椎弯曲变大,孕妇也会感到疼痛。 产期胎儿通过阴道分娩出,分娩的变化非常大。分娩后,阴道腔的扩张,阴道壁也会变得松弛,肌张力也会降低,黏膜皱襞都会消失。 一些坏习惯也会导致骨盆变形。比如长时间习惯性地跷二郎腿,长期穿高跟鞋、紧身衣等不良习惯。 骨盆变形的危害 耻骨下降分离:腰腹痛、胯骨增宽、阴道松弛、子宫下垂、尿失禁,女性敏感点相应下降。变形严重者的疼痛会更剧烈,活动也受限,单侧或双侧的下肢很难负重,行走 比较困难的,翻身困难;轻者行动无力。下台阶及单腿站立、弯腰、翻身等动作 ,都能引起局部疼痛加剧。 易患盆腔积液 、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女性妇科炎症反复发作,阴道松弛、降低性生活质量。 修复骨盆的方法 正确的坐姿:生活中不少人都喜欢跷二郎腿或者盘腿放松,但是跷二郎腿的时候容易使得骨盆和髋关节受压增大。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酸痛感、长期下去就会导致骨盆歪斜的问题 ,进而诱发骨骼病变的严重后果。 选择适当软硬度的床:除了选择一款软硬度适中的床垫,也采取侧卧或仰卧相互交替的方法来帮助骨盆的恢复。 少穿高跟鞋: 高跟鞋虽然可以使身材显得更加挺拔修长,但是高跟鞋会给女性的踝骨以及膝盖增大负担。久穿容易使得腿部和骨盆肌肉疲劳,长期下去就容易导致骨盆变形问题。 专业的骨盆修复:产后进行专业的骨盆康复训练和治疗,通过对盆底肌、骨骼的专业康复治疗。可以减少脏器脱垂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及腰骶部疼痛的发生。同时唤醒盆底的神经及肌肉,使骨盆、阴道更好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955

颈椎病,为什么越来越低龄化?

病请描述: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移动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低头族”的数量不断增加,颈椎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患病人群 年轻化越来越明显。对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生长发育黄金时期的青少年来说,颈椎病会严重影响其学习、身心发展及生活。 今天下午我特意从系统统计发现,我院骨伤科门诊每年近 20000人次的患者中,颈椎病患者大约为 8000 余人,其中,,青少年颈椎痛患者竟然高达约 20%。特别是今天上午的骨伤科专家门诊,10岁以下的小朋友居然有三个都是颈椎和脊柱疾患,青少年颈椎疾患呈现高发态势,且越来越低龄化,需引起社会的重视。 颈椎病,又称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颈椎综合征,是指由于颈椎及其关节、关节囊、韧带、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失稳,出现骨质增生、韧带与关节囊增生钙化等病理变化,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血管、脊髓等,从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颈项部疼痛、强直为主要症状,疼痛可引至肩背,视力减退、耳鸣,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也有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呈发作性,可 出现复视、眼震,可伴随恶心呕吐以及耳鸣等症状,分患者可出现下肢短时间无力甚至跌倒。 颈椎病原本多见于四五十岁以上人群,50岁左右的人群有25%,60岁有50%,70岁以上则几乎100%患过或正患此病。 我们发现,青少年颈椎病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坐姿不当 当青少年在长时间内都处于操作电脑、玩游戏或者是伏案学习工作等时候,一般都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同一个坐姿,而这样就会使得他们肩膀以上的部位在很长时间内 都处于一个非自然状态之下,颈椎也会处于弯曲的状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之后,颈部和肩部就会出现僵硬酸胀的感觉,颈 部会变得僵硬,与此同时,相应的关节韧带和颈间盘也会处于超负荷状态之中,颈椎间盘内部压力会明显增高,而颈部肌肉也会因此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椎的损伤程度随时间而不断增强,这也是导致青少年颈椎病持续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睡眠状态不正确 根据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青少年的睡眠姿势都是处于侧卧状态,这种错误的睡眠姿势,同样也是增强颈椎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时间将头偏向一侧容易使得颈部的肌肉和韧带一直处于扭曲的状态,而这种非正常的扭曲状态也会导致颈部肌肉和韧带的损伤。除此之外,枕头高度不合理或不使用枕头睡眠,都会引发青少年颈椎病,颈椎病发病 的重要先兆之一,就是落枕的反复出现。 (3) 体育锻炼偏少 一般来说青少年正好处于骨骼生长期以及生理的发育阶段,各方面都尚未完全定型,仍然有生长与发育的空间。但目前大部分青少年都过于沉迷于电影电视等电子设备以及游戏当中,足不出户也可以满足所有的日常需求,娱乐活动也逐渐由各种游戏所替代,青少年的户外活动时间下降。体育锻炼的传奇缺乏容易使得青少年颈椎周围的肌肉体育锻炼的长期缺乏,容易使得青少年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关节等等出现松弛和劳损,这对于颈椎的稳定性生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颈部也会出现僵硬和酸痛等现象,更有甚者可能会直接导致头昏单肢麻木,肩背酸痛等颈椎病症状。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颈椎病症状的复杂性、多样性,加上认识的模糊,该病经常与神 经内科、耳鼻喉科或内科疾病相混淆,从而延误诊治。所以,如果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恶心的症状,还伴有颈部的酸痛不适,就要考虑是否为颈椎问题。 如何防治青少年颈椎病呢? 少低头多仰头 内源性平衡和外源性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颈椎生理平衡的两大主要因素: 前者以静态为主,由椎体、椎间盘、附件和韧带结构组成;后者以动态为主,是脊柱运动的动力,即颈肌的调控。青少年颈椎病的治疗应结合其生理可塑性较强的特点 来 进 行,主要目的是矫正颈椎的力学失衡。王明杰博士表示,要想维持颈椎正常生理功能,正常的生理曲度是必不可少的。 (1)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 要尽量避免颈椎长时间处于低头屈曲的姿势,在低头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上身挺直、收腹、两下肢并拢、肩膀放松。青少年还要尽可能的使膝关节略高于髋部,双脚尽量着地。就算是保持正确的坐姿也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处于坐立的状态中,在30 分钟内应该起身活动一下颈部,从而避免椎间隙内压持续升高。 (2)增加课外活动 青少年要在工作学习的空隙,尽可能得多在户外活动,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例如游泳、打乒乓球、篮球等可以活动颈部的体育运动,能够有效缓解颈部肌肉的僵直,促进颈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增强关节生理功能和颈部的肌肉力量,提高青少年的颈部健康。 (3)合理使用枕头 枕头是睡眠的必要工具,青少年的睡眠时间应每天保持6 h-9 h,而在这段时间之内都是需要依靠枕头来进行的。在进入熟睡的状态之后,颈部与肩部的肌肉会处于完全放松状态,如果长期使用不合适的枕头,则会发展成颈椎病。经过科学的验证,在睡眠时,青少年应当要以自身的颌肩线或手掌横径作为侧卧或仰卧的高度,与此同时枕头的材料也是十分重要的,填充物一般以木棉或谷物皮壳较为适宜,从而使枕头拥有一定的弹,枕头形态以马鞍型较好。 (4)保持良好的睡姿 人体躯干部、双肩及骨盆部横径较大,如果长时间偏重于一向的侧卧位,脊柱会因此而逐渐形成一定的侧弯,这种后果导致的不良现象即有可能会发展为脊柱病,也会影响青少年的颈部健康。一般来说,在进行睡眠时,青少年要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在侧卧时要保持不同方向的变换。需要注意的是,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体扭转等,都属不良睡姿,应及时纠正。 (5)预防慢性劳损 一般来说,需要长期伏案工作的青少年,如果不注意桌椅的高度与自己身材的适应性,同时也不注重业余时间的运动,使得自身的颈部一直保持弯曲或非正常状态,长期以来就会发生肩颈部软组织负荷,仅容易发生腰背软组织劳损,而且可进一步发展成为颈、胸、腰椎关节功能紊乱。 青少年颈椎病,需要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及全社会的关注!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