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瑞金医院专家揭秘:查出甲状腺抗体高别慌!3招教你科学自救 文 | 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年,全网粉丝超100万) 一、开篇:你的甲状腺还好吗? 最近门诊遇到不少朋友忧心忡忡:“费医生,我体检发现甲状腺抗体高,是不是得了桥本?”这让我意识到,许多人对这种“沉默的甲状腺杀手”仍一知半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桥本氏甲状腺炎——一种专爱“盯上”中青年女性的自身免疫病。 作为外科医生,我既做传统手术也做微创消融,但更想告诉大家:预防和管理,比治疗更重要! 二、认识桥本氏甲状腺炎:不只是发炎这么简单 1. 疾病本质桥本氏甲状腺炎(HT)是自身免疫系统“敌我不分”,攻击甲状腺导致的慢性炎症。简单说,你的免疫系统把甲状腺当成了“敌人”,引发持续破坏。 2. 高发人群 👩⚕️ 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5-10倍,尤其30-50岁女性 🧬 有家族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 碘摄入过量或不足可能推波助澜 3. 症状“迷惑性”强初期可能毫无症状,但随着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出现: 疲劳乏力,睡不醒的“树懒模式” 体重莫名增加,喝凉水都长胖 皮肤干燥、脱发、怕冷 脖子肿大(甲状腺肿) 三、诊断:别让抗体成了“心结” 很多朋友看到甲状腺抗体(TPOAb、TgAb)升高就慌了。其实,抗体高≠立刻需要治疗!关键要看两点: 甲状腺功能:TSH、FT3、FT4是否异常 超声检查:甲状腺是否肿大、出现低回声或结节 划重点: 仅抗体高且功能正常?定期复查即可! 合并甲减(TSH升高)?需补充甲状腺激素(如左旋甲状腺素) 四、治疗争议:手术?限碘?营养干预? 💊 传统治疗:以“维稳”为主 药物:左旋甲状腺素是甲减患者的“终身伴侣” 手术:仅推荐给甲状腺肿大压迫气管、疑似恶变或合并甲状腺癌的患者 🥗 饮食干预:新研究带来新希望 近年多项研究(如2023年《营养素》杂志)发现,调整饮食可能改善抗体水平: ✅ 无麸质+无乳制品饮食:对部分人效果显著 ✅ 补充维生素D:尤其适合日照不足的上班族 ❌ 慎选高碘食物:海带、紫菜等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小贴士:日本有案例通过有机碘补充缩小结节,但盲目补碘可能适得其反!建议先检测尿碘水平。 🔪 手术并非“一劳永逸” 费医生30年的临床经验:桥本患者发现结节≠马上开刀!部分结节可通过微创消融处理,创伤小、恢复快。 五、日常防护:给甲状腺的“温柔呵护” 饮食:均衡摄入硒、锌、维生素D(如坚果、深海鱼) 减压:长期压力会加重免疫紊乱,试试瑜伽或正念冥想 避雷:减少高糖、油炸食品和含乳化剂的加工食品(奶茶爱好者要警惕!) 六、费医生的暖心建议 桥本氏甲状腺炎虽无法根治,但完全可控!记住三个关键词: 定期复查:每6-12个月检查甲状腺功能和超声 对症治疗:甲减就补激素,别乱吃保健品 心态平和:避免焦虑,免疫系统最怕“情绪炸弹” 推荐理由:本文结合最新研究与中国临床数据,帮你避开治疗误区,用科学方法守护“颈部蝴蝶”。如果你身边有疲劳、怕冷、脖子肿的朋友,请转发给TA——健康知识,是最好的关心! 参考文献: Weiping Teng, 等.《中国碘摄入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2006 《营养素》杂志. 营养干预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影响, 2023
费健 2025-04-03阅读量353
病请描述:在多数人的印象中,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当出现皮肤瘙痒时,误以为是皮肤病,其实不然,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的困扰,可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性。 全身性的皮肤瘙痒多见于老年糖友,最初由一处开始,逐渐蔓延到全身;局部性的皮肤瘙痒,常见于外阴和肛门等部位,其次是腰背部及下肢。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红斑、丘疹、皮肤干燥、脱屑、血痂和皮肤皲裂,越痒越抓,越抓越痒。 什么原因呢? 首先,长期高血糖会改变皮肤的营养状况,导致皮肤脱水、缺血、缺氧,皮脂腺、汗腺分泌明显异常,皮肤因过度干燥而瘙痒。 其次,糖尿病病人的免疫力低下,皮肤容易被各种病菌感染而引起瘙痒; 第三,高血糖对皮肤神经末梢的刺激作用,导致皮肤对外界刺激敏感,冷热变化、衣物摩擦、嗜食辛辣及饮酒等均可诱发皮肤瘙痒。不少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后由于瘙痒难忍,不由得全身抓挠,却越抓越痒。 而一旦抓破皮肤,由于高血糖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各种皮肤感染,特别是足部的皮肤感染,容易发展成严重的饿糖尿病足。 那要怎么预防呢? 比如要控制好血糖,避免较大的波动,要保持皮肤的清洁,选用合适的衣物,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在饮食方面,也尽可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多喝水,清淡饮食,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就能轻松应对皮肤瘙痒的问题。
商丘五院乔家治 2025-02-08阅读量827
病请描述: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通过摘除浑浊的晶状体,来改善患者的视力。然而,术后干眼是白内障手术的一个常见并发症,给患者造成困扰。本文将为您科普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相关知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一、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原因白内障术后干眼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主要包括:1. 手术刺激:手术过程中对眼部组织的刺激可能导致眼部血液循环不畅,影响泪液的分泌和稳定性。2. 角膜受损:手术过程中可能对上角膜组织造成一定的机械性损伤,影响泪膜的稳定性。3. 局部组织水肿:术后局部组织水肿可能对眼睛部位造成刺激,影响泪液的分泌。4. 术后眼部炎症:如果术后没有做好护理工作,导致眼部炎症,也可能影响泪液的分泌,引起干眼症状。二、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症状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症状主要包括:1. 眼睛干涩:患者常感到眼睛干涩、刺痛、酸胀等不适感。2. 视力模糊:干眼可能导致视物模糊,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3.眼部疲劳:长时间用眼后,患者可能感到眼部疲劳、不适、眼睑难睁。三、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治疗方法针对白内障术后干眼,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法:1. 热敷:使用热毛巾对眼部进行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眼部组织的恢复。热敷时需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眼部皮肤。2. 饮食调理: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苹果等,有助于促进眼部组织的修复和泪液的分泌。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3. 使用滴眼液: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滴眼液来补充眼部水分,模拟自然泪液,为眼部提供必要的润滑和保湿。使用滴眼液时需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同时,需遵医嘱控制使用频率和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眼部不适。4. 保持室内湿度:在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助于减少泪液蒸发,缓解眼部不适。5. 抗炎治疗:若干眼症状持续加重,且伴有眼部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需及时就医进行抗炎治疗,以减轻眼部炎症,促进眼部组织的恢复。四、预防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方法为了预防白内障术后干眼,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术前准备充分:通过完善相关检查、调整患者身体状态等方式进行术前准备,以减少手术对眼部组织的损伤,降低术后干眼症的发生风险。2. 术后合理用药:按医嘱使用术后滴眼液,控制炎症反应。同时,避免使用含有防腐剂的滴眼液,以免对角膜上皮细胞产生毒性作用。3. 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太阳镜保护眼睛免受强烈阳光照射,以减少强光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损伤及炎症反应。4. 保持角膜湿润:可通过滴眼药水或使用湿房眼镜来维持角膜湿度,减缓角膜上皮细胞失水干燥的速度。5.定期复查: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表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过敏等可能导致干眼症的因素。五、总结白内障术后干眼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但不必过于担心。通过了解其原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如果您在白内障术后出现干眼症状,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一般白内障术后干眼及时治疗,在一个月左右恢复。若患者本身存在干眼,则恢复周期比较长,经过积极治疗后6个月左右恢复正常。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有助于缓解干眼症状,促进眼部健康。
俞莹 2025-02-07阅读量869
病请描述: 鲜红斑痣是一种血管性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的斑块。冬季由于气温低、湿度大等因素,患者应特别关注冬季的保健与注意事项。 室内外温度变化注意: 1. 避免突然温差:在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鲜红斑痣患者应避免频繁出入温差较大的环境,以免刺激皮肤,加重病情。 2. 保暖措施:出门时务必做好保暖措施,穿着暖和的衣物和帽子,尽量避免冷空气对皮肤造成的刺激。 皮肤保湿与护理: 1. 保持皮肤湿润:冬季空气干燥,鲜红斑痣患者的皮肤容易干燥、瘙痒。因此,应选用具有保湿功效的护肤品,保持皮肤湿润。 2. 避免过度清洁:洗脸、洗澡时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温,以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干燥。建议使用温水进行清洁。 3. 避免刺激: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以免加重病情。 饮食调整与健康生活习惯: 1. 饮食调整:冬季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等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 健康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戒烟限酒,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预防并发症及早期就医: 1. 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的迹象,应及时就医治疗。 2. 早期就医:如发现鲜红斑痣症状加重或出现新发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总之,鲜红斑痣患者在冬季应特别关注以上几点注意事项,做好皮肤的日常护理与保健工作,以保持病情稳定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
邓娟 2025-02-07阅读量1473
病请描述: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生所引起。尽管大部分血管瘤不会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但冬天的低温环境以及衣物等外界因素可能对血管瘤造成不利影响。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邓娟皮肤科主任为您介绍冬天如何注意血管瘤的护理,以减少摩擦,保护您的健康。 一、注意保暖 冬天温度低,血管瘤患者应特别关注保暖问题。穿衣时选择柔软、舒适的衣物,避免穿着粗糙、带有齿轮或刺绣等可能对血管瘤产生摩擦的衣物。此外,要确保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血管瘤部位受到刺激。 二、减少摩擦,为了减少摩擦,血管瘤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穿着合适的鞋袜,避免穿着过紧或粗糙的鞋袜,以免对血管瘤部位产生摩擦。鞋袜应选择舒适、透气、柔软的材质。 2. 应适当活动身体,避免长时间久坐,长时间压迫下肢血管瘤。 3. 在干燥的冬季,可使用一些滋润皮肤的护肤品,以减少皮肤与血管瘤之间的摩擦。 三、保持皮肤清洁 保持皮肤清洁是预防血管瘤感染的重要措施。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洁肤产品清洁血管瘤周围的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药物和护肤品。同时,要避免用力擦拭或抓挠血管瘤部位,以免造成破损和感染。 四、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对血管瘤的护理也非常重要。饮食要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此外,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血管瘤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五、定期检查与就医 血管瘤患者在冬天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发现血管瘤部位出现疼痛、红肿、破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冬天是血管瘤患者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季节。通过注意保暖、减少摩擦、保持皮肤清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及定期检查与就医等措施,可以有效保护血管瘤患者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邓娟 2025-02-04阅读量1527
病请描述:肾结石,这个看似“离我们很远”的健康问题,实际上与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和职业息息相关。根据医学研究,某些职业群体因长期暴露于特定环境因素或生活习惯,患上肾结石的风险显著增加。那么,哪些职业群体是肾结石的“高危”人群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1汗水背后的隐患高温环境下的工作者热衰竭与肾结石是两位“搭档”,在高温环境下,尤其是厨房或炼钢厂的工作者,汗水中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导致体内水分不足。肾脏在缺水的状态下容易形成结石,尤其是钙结石。在这种环境下,若不及时补充水分或注意排汗,肾结石的风险会大幅增加。典型职业:1厨师:长时间站在高温环境中,容易出现脱水现象。2炼钢工人:工作环境温度极高,常常在剧烈的热浪中劳作。#2酷暑中的坚守室外高温下的工作者建筑工人、快递员等室外高温下工作的人员,暴露于酷热的环境中,长时间高温劳动容易引起身体水分大量流失,导致尿液浓缩,从而增加结石形成的机会。尤其在夏季,气温过高时,体内的电解质失衡也容易加剧肾结石的发生。典型职业:1建筑工人:在烈日下工作,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2快递员:在夏季日晒和高温下,体力消耗大,水分流失严重。#3手术台上的“隐形威胁”医务工作者你可能会觉得,医生看起来忙碌而专业,与肾结石有什么关系?其实,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外科医师,由于长时间在手术台上待命,可能因为高度集中注意力而忽视了水分补充。同时,长期的压力和不规律的作息也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典型职业:·外科医师:长时间站立、专注,水分补充不足。#4腰背负担,肾脏也受累久坐不动的职业长时间坐着的工作,如司机、办公室职员、程序员等,缺乏运动,血液循环不畅,尿液排放减少,容易导致尿液浓缩,形成肾结石。久坐带来的静态生活方式,甚至可能让人忽视身体的“警告信号”。典型职业:1司机:长时间开车,缺少活动,容易形成结石。2办公室职员: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不注意饮水和运动。#5高空与干燥的双重挑战飞行员飞行员也是一个肾结石的高危职业,尤其是长期在高空中工作的飞行员。飞机上的机舱环境相对干燥,飞行员往往处于较低湿度的环境中,体内水分容易流失。而长时间的飞行过程中,飞行员可能会因工作性质难以频繁喝水或排尿,导致尿液浓缩,加大结石形成的风险。典型职业:·飞行员:长期飞行、高空干燥环境、难以喝水和排尿,增加肾结石发生的风险。#6工业污染下的隐形杀手重金属接触者电池制造、冶金等行业的工人常接触到重金属物质,如镉、铅等。这些重金属会通过呼吸、皮肤等途径进入体内,影响肾脏功能,进而增加肾结石的风险。此外,这类环境也通常伴随着较高的工作压力,进一步增加了肾结石的发生概率。典型职业:1电池制造工人:接触铅、镉等有害金属。2冶炼工人:接触高温、高污染的工业环境。Q如何保护自己?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高温环境下的工人,及时补充水分是防止结石的关键。在高温下尤其要多喝水,保持尿液的清澈。调整作息和饮食习惯长时间坐着工作的人群要尽量减少久坐,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活动,增加运动量。同时,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钙摄入也能帮助预防结石的形成。定期体检,关注肾脏健康如果你从事上述高危职业,定期体检非常重要。肾脏健康不仅仅是饮食的问题,还和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及时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问题,避免结石的发生。结语肾结石虽然常见,但它的发生却与多种职业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认识到自己可能处于高危职业人群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是避免肾结石困扰的最佳策略。保护好你的肾脏,它将会为你付出更多的健康和活力!(本文图片由AI生成)作者介绍黄云腾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华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医疗组组长,新华医院“匠心医者”。学术任职:担任国际尿石症联盟(IAU)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医师分会(CUDA)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泌尿健康分会(CUPA)青年委员及“华佗工程”泌尿核心技术培训中心导师;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委员;中国尿石症联盟-EMS结石培训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德国铂立泌尿结石整体微创治疗方案大中华区培训中心特聘客座教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儿童泌尿系结石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成员;《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科研成果:以课题第1责任人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1项。科研成果: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十项。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医疗专长:从事泌尿结石临床工作20余年,新华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医疗组组长,荣获2020年度新华医院“匠心医者”称号。擅长各种泌尿泌尿系结石的腔内微创治疗,包括输尿管软、硬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以及各种复杂性泌尿结石的综合处理。熟练掌握目前国际上最主流、最新的结石微创技术。包括:标准通道 EMS 经皮肾镜取石术,超细经皮肾镜(UMP,带涡流冲石)、超微经皮肾镜(SMP, 带负压吸引),F4.8 可视经皮肾镜(Micro-perc,2 毫米以下通道),斜仰卧截石位双镜(输尿管软镜+肾镜)联合碎石手术,局麻下高危复杂肾结石的处理,小儿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等。门诊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门诊时间:周一下午泌尿系结石主任门诊周二上午泌尿外科主任门诊周二下午泌尿外科特需门诊周四上午儿泌尿结石特需门诊门诊地点:民航上海医院-瑞金医院古北分院门诊时间:周六上午泌尿外科专家门诊(预约方式:瑞金医院古北分院——医院服务——门诊预约——泌尿外科——黄云腾主任医师专家门诊)
黄云腾 2025-01-10阅读量245
病请描述: 血管瘤是一个常见的名词,对于许多人来说,听到“瘤”字就容易联想到严重的疾病,但实际上,血管瘤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可怕。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血管瘤的神秘面纱,科普一下有关它的知识,并解释为何很多时候并不需要药物治疗。 在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邓娟皮肤科,血管瘤应该是个熟悉的名字了,很多家长都为了这个红斑而发愁,不知道到底如何应对,是吃药还是激光、手术等。 根据血管瘤的症状与分类不同,治疗方案也会有些不同,血管瘤患者可能表现出皮肤红疹、局部包块或肿块、局部疼痛或麻木等症状。如果发生在内脏等内部组织,症状则可能更加复杂多样。血管瘤可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如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等。每种类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都会有所不同。 关于血管瘤的治疗,实际上,许多情况下并不需要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因为大多数的血管瘤在早期都会自行消退或保持稳定状态。此外,对于一些生长缓慢或没有明显症状的血管瘤,定期观察和评估其变化情况也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 对于那些需要治疗的血管瘤,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激光治疗、手术、冷冻等非药物治疗方式。这些治疗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适应症和效果,邓娟主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操作。 对于已经出现血管瘤的患者,日常的护理和预防措施同样重要。首先,避免对血管瘤进行刺激和挤压,以免引发感染或恶化。其次,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也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关于血管瘤,有一些常见的误区和谣言需要澄清: 1. 无需吃药治疗:如上所述,许多情况下血管瘤确实不需要使用药物治疗。但这并不意味所有血管瘤都不需要吃药。 2. 无需特别护理:虽然有些血管瘤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但适当的护理和预防措施仍然必不可少。 总的来说,对于大多数的血管瘤患者来说,是否需要配合吃药治疗,定期的观察和评估是必要的,同时日常的护理和预防措施也必不可少。当然,如果需要进行治疗时,也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邓娟 2025-01-05阅读量1717
病请描述:糖皮质激素是瘢痕疙瘩注射治疗的传统药物,也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治疗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药物,其作用原理是抑制胶原α-肽链和脯氨酰羟化酶的合成,进而使胶原合成减少;诱导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酶,使胶原降解增加,进而使瘢痕萎缩,体积缩小。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得宝松的药物纯度较高、作用相对温和并持续时间较长、较少发生过敏反应, 适用于面部、早期和小面积瘢痕疙瘩,有过敏史及儿童患者使用。对于较为严重的瘢痕疙瘩,曲安奈德能取得更快的治疗效果。通常建议躯干部位大面积严重瘢痕选用曲安奈德,其它部位建议尽量选用得宝松。 注射治疗前需照相,同时与患者沟通,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的必要性、可能达到的效果及出现的并发症风险,消除患者紧张及恐惧心理,完成治疗同意书签字。 使用方法:曲安奈德每次用量为不超过80mg,每4周一次,3-6次为一个疗程。注射前加入2%的利多卡因溶液,以缓解注射时的疼痛。若治疗有效,注射后1~2周可见局部变软、变薄,症状明显减轻,颜色与周围皮肤接近。得宝松每次用量为7~14mg或1.4mg/cm²,每4周一次,4-6次为一个疗程。 注射时建议采用1ml螺旋形针头注射器,将药物分点、均匀注射到瘢痕实质内,以使瘢痕组织发白为宜。注射量:约0.2ml/cm²。注射时需注意缓慢注射,避免药物渗入正常皮肤后造成周围组织萎缩;药物注射范围应严格控制在瘢痕内,注射部位不宜过浅,以免引起表皮坏死,不宜过深,以免引起皮下组织萎缩;对于面积较大的瘢痕,以分次注射为宜,每次注射应控制药物用量,一次用量曲安奈德不超过80mg、得宝松不超过14mg(2支)、5-FU不超过50mg为宜;仅用于注射于隆起的瘢痕;应避免对感染部位的瘢痕注射;在注射过程中需经常摇动注射器以防药液沉淀;注射后应嘱咐患者充分压迫止血;经数次治疗后瘢痕逐渐软化萎缩,可逐渐降低5-FU及类固醇药物的浓度,并逐渐延长药物注射间隔期,逐步过渡到每6周、每2个月、每4个月和每6个月注射一次。 尽管糖皮质激素治疗瘢痕效果显著,但术后容易复发,目前临床多推荐糖皮质激素联合5-Fu尿嘧啶联合注射,2002年Mustoe TA等[1]在PRS发表国际瘢痕管理临床建议局部皮质类固醇联合5-Fu尿嘧啶注射。2013年Kim S等[3]发表亚洲瘢痕治疗指南,将5-氟尿嘧啶与其他治疗模式结合使用,也可能在治疗和预防瘢痕疙瘩和肥厚性瘢痕方面取得更佳的效果。2014年关于瘢痕治疗的最新国际临床治疗建议认为多年累积的临床证据支持5-氟尿嘧啶在肥厚疤痕和瘢痕疙瘩的治疗中的重大作用,尤其是与皮质类固醇相结合的作用。 2017年上海瑞金医院夏照帆院士在《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发表“中国临床瘢痕防治专家共识”,推荐对于手术或外伤引起的线性瘢痕,建议糖皮质激素联合5-FU尿嘧啶联合注射[5]。 2021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章一新教授组在《中华烧伤杂志》发表“瘢痕早期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推荐如成年患者如出现瘢痕明显变硬、隆起,应尽早考虑局部注射治疗(糖皮质激素结合5-FU)控制[6]。 2018年上海九院刘伟教授在《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发表“中国瘢痕疙瘩临床诊疗推荐指南”,推荐低浓度5-FU注射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作为瘢痕疙瘩非手术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及预防术后瘢痕疙瘩复发的注射药物。 注意事项: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注射治疗有局部萎缩、凹陷、色素缺失、月经紊乱等副作用,应注意把药物注射到瘢痕内,并掌握适当的剂量。如果注射到瘢痕外可能会出现组织萎缩或者血管栓塞,导致听力丧失等危险。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询问病情,如出现副作用应停药观察。注射激素导致严重痤疮、毛囊炎等皮损者也是激素注射的禁忌证。2、曲安奈德和得宝松与5-氟尿嘧啶、脉冲染料激光、冷冻疗法等联合应用,效果会更好。3、停药后,瘢痕可能复发,可再次局部注射治疗。 注射后护理:注射后24小时内瘢痕处避免沾水,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适当的压力固定包扎,以防感染;部分患者有疼痛不适,可服用止痛药;如创面有水泡和分泌物流出,应及时换药,外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促进愈合;如无异常,一般于治疗后2天去除敷料,继续外用治疗瘢痕的药物或制剂。不需要应用抗生素。饮食和活动不受影响,建议清淡饮食。 参考文献: [1] Mustoe T A, Cooter R D, Gold M H, et al. International clinical recommendations on scar management[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2,110(2):560-571. [2] 武晓莉, 刘伟, 曹谊林. 低浓度5-氟尿嘧啶抑制血管增生在瘢痕疙瘩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初探[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6,22(1):44-46.DOI:10.3760/j.issn:1009-4598.2006.01.012. [3] Kim S, Choi T H, Liu W, et al. Update on scar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treating Asian patients[J]. Plast Reconstr Surg, 2013,132(6):1580-1589.DOI:10.1097/PRS.0b013e3182a8070c. [4] Gold M H, Berman B, Clementoni M T, et al. Updated international clinical recommendations on scar management: part 1--evaluating the evidence[J]. Dermatol Surg, 2014,40(8):817-824.DOI:10.1111/dsu.0000000000000049. [5] 吕开阳, 肖仕初, 夏照帆. 中国临床瘢痕防治专家共识[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8,34(12):985-990.DOI:10.3760/cma.j.issn.1009-4598.2018.12.001. [6]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瘢痕医学分会. 瘢痕早期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华烧伤杂志, 2021,37(2):113-125.DOI:10.3760/cma.j.cn501120-20200609-00300. [7]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瘢痕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会专家组. 中国瘢痕疙瘩临床治疗推荐指南[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8,29(5):前插3-前插14.DOI:10.3969/j.issn.1673-7040.2018.05.001 [8] 王炜. 中国整形外科学,第二版,北京: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
付记乐 2024-12-25阅读量1806
病请描述: 南方人注意了,根据近期气象数据,最近一段时间,干冷空气连续南下,南方中东部几乎都没有降水,空气非常干燥,12月17日下午,福州、南昌、南宁等相对湿度降到40%左右;广州、武汉、杭州、长沙等降到30%左右;南京、上海甚至只有20%左右,堪称沙漠湿度。 如此干燥的气候,习惯了天天洗澡的南方人很多人近期出现皮肤干燥紧绷,有些甚至出现瘙痒皴裂的症状。 为什么天气干冷频繁洗澡会出现以上症状呢?我们人体皮肤通过一层皮脂膜来保护我们皮肤水分过度丢失。当过度清洁尤其烫洗后,这层皮脂膜被人为破坏,经皮水分丢失增加,会引起皮肤干燥、瘙痒、皴裂等一系列症状。 那怎么才能预防呢?首先就是要减少洗澡次数尤其是热水烫洗,同时一些碱性比较强的沐浴品少用,比如肥皂等,还有就是避免使用澡巾等比较粗糙的物品搓洗皮肤。其次要加强皮肤保湿,洗澡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洗完澡3分钟以内及时涂身体乳润肤霜,这样基本就能预防皮肤干燥及瘙痒症的出现了。
刘吉元 2024-12-23阅读量1484
病请描述: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通过摘除浑浊的晶状体,来改善患者的视力。然而,术后干眼是白内障手术的一个常见并发症,给患者造成困扰。本文将为您科普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相关知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一、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原因白内障术后干眼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主要包括:1. 手术刺激:手术过程中对眼部组织的刺激可能导致眼部血液循环不畅,影响泪液的分泌和稳定性。2. 角膜受损:手术过程中可能对上角膜组织造成一定的机械性损伤,影响泪膜的稳定性。3. 局部组织水肿:术后局部组织水肿可能对眼睛部位造成刺激,影响泪液的分泌。4. 术后眼部炎症:如果术后没有做好护理工作,导致眼部炎症,也可能影响泪液的分泌,引起干眼症状。 二、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症状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症状主要包括:1. 眼睛干涩:患者常感到眼睛干涩、刺痛、酸胀等不适感。2. 视力模糊:干眼可能导致视物模糊,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3.眼部疲劳:长时间用眼后,患者可能感到眼部疲劳、不适、眼睑难睁。三、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治疗方法针对白内障术后干眼,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法:1. 热敷:使用热毛巾对眼部进行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眼部组织的恢复。热敷时需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眼部皮肤。2. 饮食调理: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苹果等,有助于促进眼部组织的修复和泪液的分泌。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3. 使用滴眼液: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滴眼液来补充眼部水分,模拟自然泪液,为眼部提供必要的润滑和保湿。使用滴眼液时需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同时,需遵医嘱控制使用频率和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眼部不适。4. 保持室内湿度:在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助于减少泪液蒸发,缓解眼部不适。5. 抗炎治疗:若干眼症状持续加重,且伴有眼部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需及时就医进行抗炎治疗,以减轻眼部炎症,促进眼部组织的恢复。四、预防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方法为了预防白内障术后干眼,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术前准备充分:通过完善相关检查、调整患者身体状态等方式进行术前准备,以减少手术对眼部组织的损伤,降低术后干眼症的发生风险。2. 术后合理用药:按医嘱使用术后滴眼液,控制炎症反应。同时,避免使用含有防腐剂的滴眼液,以免对角膜上皮细胞产生毒性作用。3. 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太阳镜保护眼睛免受强烈阳光照射,以减少强光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损伤及炎症反应。4. 保持角膜湿润:可通过滴眼药水或使用湿房眼镜来维持角膜湿度,减缓角膜上皮细胞失水干燥的速度。5.定期复查: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表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过敏等可能导致干眼症的因素。五、总结白内障术后干眼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但不必过于担心。通过了解其原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如果您在白内障术后出现干眼症状,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一般白内障术后干眼及时治疗,在一个月左右恢复。若患者本身存在干眼,则恢复周期比较长,经过积极治疗后6个月左右恢复正常。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有助于缓解干眼症状,促进眼部健康。
俞莹 2024-12-11阅读量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