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维生素D:你身边的“隐形健康卫士”,补对了吗?文 | 费健 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咨询超10万次的外科医生,用30年经验告诉你科学真相 一、开场白:你的身体可能正在“缺阳光” 大家好,我是费健医生。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看似普通却影响全身的“健康密码”——维生素D。 最近门诊遇到一位30岁的女性患者,长期乏力、情绪低落,检查发现她的维生素D水平只有12ng/mL(严重缺乏!)。她疑惑:“我每天喝牛奶、吃钙片,怎么还会缺?”其实,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搭把手”,而现代人普遍存在“隐形饥饿”——维生素D不足。 据研究,中国50%以上人群缺乏维生素D,成都等阳光稀缺地区更是高达85%!今天我们就用“说人话”的方式,揭开维生素D的神秘面纱。 二、维生素D的“家族成员”:选对才能补到位 维生素D不是单一的“独行侠”,而是一个分工明确的“家族”: 三、缺维生素D的“危险信号”:从骨头到情绪都遭殃 你以为缺维生素D只是“腿抽筋”?它的影响远超想象: 骨骼告急:孩子佝偻病、成人骨软化、老人骨质疏松,骨折风险飙升。 免疫力下降:反复感冒、伤口难愈合,甚至增加哮喘、类风湿风险。 情绪失控:焦虑、抑郁、失眠,血清素(快乐激素)分泌减少。 代谢紊乱: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悄悄找上门。 癌症风险:最新《Science》研究显示,维生素D能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系统抗癌能力! 甲状腺危机:维生素D缺乏与甲状腺结节、甲亢、桥本甲状腺炎密切相关,女性尤其要警惕! 自测小贴士: 经常宅家、防晒过度、腰围超标、肤色较深? 总感觉疲劳、肌肉酸痛、情绪低落?→ 快去医院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几十元就能查!)。 四、科学补充三步走:晒太阳、吃对饭、选对药 1. 晒太阳:免费“D工厂” 黄金时间:春夏秋11:00-15:00,露出手臂和腿,晒10-15分钟(别涂防晒霜!)。 避坑指南:隔着玻璃晒=无效!树荫下可延长至30分钟。 2. 食补:吃出“阳光力” 天然D库:三文鱼(100g含526IU)、蛋黄(1个含40IU)、蘑菇(紫外线照射过的品种)。 饮食真相:单靠食物补D≈杯水车薪,成年人每天要吃20个鸡蛋才能达标! 3. 补充剂:精准出击 普通人:每日400-800IU维生素D3(随餐吃,吸收更好)。 严重缺乏:医生可能开5000IU短期强化,但需定期复查,避免中毒。 避雷提示:活性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不能乱吃!适合肝肾功能不全者,普通人用了反伤身。 五、特别关注:维生素D与甲状腺健康 作为普外科医生,我特别想提醒女性朋友:甲状腺疾病与维生素D息息相关! 甲状腺结节:研究显示,结节患者维生素D水平普遍偏低。 桥本甲状腺炎:维生素D能调节免疫平衡,抑制抗体攻击甲状腺。 甲亢/甲减:维生素D缺乏可能加重心悸、手抖、疲劳等症状。 给甲状腺患者的建议: 定期检测25-羟基维生素D,目标值≥40ng/mL。 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时,更需强化补充(遵医嘱)。 晒太阳+口服D3双管齐下,免疫力提升看得见! 六、费医生总结:健康是“攒”出来的 维生素D就像身体的“隐形盔甲”,默默守护着骨骼、免疫和代谢系统。补D不难,关键是科学和坚持: 普通人:每天1粒D3(400IU)+每周3次日晒。 高危人群(孕妇、老人、慢性病患者):定期检测,个性化方案。 切记:维生素D≠万能药!严重疾病需综合治疗,别盲目依赖补剂。 我是费健医生,深耕外科30年,既拿手术刀也做科普。希望这篇“干货”能帮你少走弯路。健康路上,我们并肩同行! 推荐理由:本文融合7篇权威文献及临床经验,用最易懂的语言解答维生素D困惑,特别适合关注甲状腺健康、追求科学养生的你。转发给家人,一起做“阳光健康达人”吧!
费健 2025-04-03阅读量354
病请描述:维生素D:不仅是“阳光维生素”,更是抗癌护甲的健康卫士!——上海瑞金医院费健主任的贴心科普 作者介绍:大家好,我是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年,做过上万台手术,也通过微创技术帮助许多患者恢复健康。同时,我一直在线上做科普,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解答过10万条健康咨询。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看似普通却暗藏“超能力”的营养素——维生素D。 一、维生素D的隐藏技能:抗癌、护甲状腺、调节免疫力 你以为维生素D只是“补钙小能手”?最新《科学》杂志研究颠覆认知:它还能通过肠道菌群“训练”免疫系统,精准狙击癌细胞! 1. 抗癌新思路:肠道菌群是“神助攻” 关键发现: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内“脆弱拟杆菌”增殖,这种菌就像“免疫教官”,帮助身体识别并攻击癌细胞。 小鼠实验:补充维生素D的小鼠肿瘤生长更慢,对免疫治疗反应更好;若缺乏维生素D,即使补菌也无效。 人类数据:丹麦150万人研究显示,维生素D不足者患皮肤癌、乳腺癌风险更高,充足者生存率更优。 2. 甲状腺健康“隐形守护者” 甲状腺癌:维生素D水平越低,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越高,肿瘤转移风险越大;它能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其“自杀”。 甲状腺结节:结节患者普遍缺乏维生素D,补充可能降低患病风险(但具体机制仍需研究)。 甲亢/甲减:维生素D缺乏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密切相关,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平衡缓解病情。 3. 全身健康“多面手” 骨骼保护:预防骨质疏松,降低骨折风险。 免疫力提升:减少感冒频率,缓解疲劳和肌肉酸痛。 代谢调节:改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风险。 二、自查指南:你缺维生素D吗? 以下人群要警惕: 长期室内办公、防晒过度、高纬度地区生活 甲状腺疾病患者、肿瘤患者、孕妇、老年人 经常疲劳、肌肉酸痛、反复感冒 简单检测:抽血查血清25(OH)D水平 <20ng/mL → 缺乏(赶紧补!) 20~30ng/mL → 不足(要调整) 30ng/mL → 充足(继续保持) 三、科学补充维生素D:费医生的“三字诀” 1. 晒:巧用“阳光免费工厂” 最佳时间: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避开正午暴晒。 小贴士:每天裸露手臂晒15-30分钟,树荫下也有效!但正在放疗的患者需严格避光。 2. 吃:优选“维生素D大户” 动物来源:三文鱼、沙丁鱼、蛋黄(搭配橄榄油更易吸收) 植物来源:紫外线照射过的蘑菇、强化牛奶 3. 补:个性化调整剂量 日常需求:成人每天600-800 IU(肿瘤患者需医生评估加量) 优先选择:维生素D3(吸收率高、安全性好) 避坑提醒: ✖️ 活性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不能替代普通维生素D ✖️ 长期超4000 IU/天可能中毒,需定期验血 四、给女性读者的特别关怀 甲状腺疾病“偏爱”女性,而维生素D缺乏可能雪上加霜: 备孕/孕期:维生素D不足影响胎儿骨骼发育,建议孕前筛查。 更年期女性:补D可协同钙剂,预防骨质疏松。 职场妈妈:周末带娃户外活动,全家一起补D抗疲劳! 五、费医生的暖心总结 维生素D就像一位默默付出的健康管家,从抗癌到护甲(甲状腺),它一直在低调发力。但记住: 科学补充:别盲目跟风网红疗法,需医生量身定制方案。 长期监测:补D是持久战,定期验血才能“精准打击”。 综合健康: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心态平和,才是防病根本。 推荐理由:本文融合国际顶尖期刊《科学》研究、国内临床数据及实用生活建议,用最易懂的语言,为你揭开维生素D的“健康密码”。如果你关心自己与家人的甲状腺健康,或想为抗癌多添一层保护盾,这篇科普值得收藏并分享! 转发给关心的TA,一起做健康生活的聪明行动派! 🌞
费健 2025-04-03阅读量376
病请描述:🦋脖子疼到不敢吞口水?3招教你辨别「甲状腺台风」——30年经验医生:这类炎症会自愈,但千万避开这些坑! 近期,因为脖子痛来看费医生门诊的病友多了起来。那么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脖子突然疼得像被针扎,吞咽时难受得想哭,甚至莫名心慌、怕热、掉秤的情况?这可能是甲状腺在“闹脾气”!今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费健主任医师,将用30年的临床经验,带大家揭开「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神秘面纱。费主任不仅是手术台上的“甲状腺守护者”,还擅长微创消融,线上帮助过10万+患者,全网粉丝超百万,他的科普既专业又贴心,看完这篇,你会成为自己的健康小卫士! 一、甲状腺发炎了?别慌!它是个“自愈型选手” 亚急性甲状腺炎像一场“台风”,来得猛但走得快。中青年女性尤其要警惕(男性朋友也别掉以轻心),春夏季是高发期!关键特点: 前奏:常先有感冒、嗓子疼,可能和病毒(比如流感、腮腺炎病毒)有关。 经典三连击:脖子疼+甲状腺肿大+发烧,疼起来甚至会放射到耳朵或下巴。 自限性:大多数6-12个月自愈,但少数会留下永久性甲减(别怕,后面教你怎么应对)。 二、揪出“真凶”!这些检查帮你快速锁定目标 如果怀疑自己中招,医生会通过以下“侦探手段”确认: 抽血查炎症:血沉(ESR)飙升到40 mm/h以上,是重要线索! 激素分离现象:甲状腺激素(T3/T4)升高,但甲状腺“罢工”不吸收碘(摄碘率<2%)。 超声“照妖镜”:甲状腺里出现不规则低回声区,像“地图上的坑洼”。 终极武器——活检:发现肉芽肿和炎症细胞,直接确诊! 划重点:别把亚甲炎和这些病搞混了! ❌ 甲状腺囊肿出血:突然剧痛但没发烧,B超能看到“水泡”。 ❌ 桥本甲状腺炎:通常不疼,抗体(TPOAb)会升高。 ❌ 甲亢(Graves病):眼睛突出、手抖,甲状腺“火海样”血流信号。 三、科学应对!止痛、控炎、防反复 费主任强调:轻症靠“忍”,重症靠“药”,但千万别自己乱吃药! 🔹 轻症攻略(不发烧、疼得轻) 止痛抗炎:阿司匹林、布洛芬(饭后吃,保护胃!)。 生活调理:多休息、少吃碘(海带、紫菜先拜拜),补充维生素B和C。 🔹 重症必看(高烧、疼到怀疑人生) 激素治疗:泼尼松(强的松)是“救火队长”,但必须遵医嘱!→ 吃多久?至少6-8周,不能“见好就收”!→ 怎么减量?每周减5 mg,像下楼梯一样慢慢来。 防复发秘诀:激素减到小剂量时,可搭配消炎药“打辅助”。 🔹 特殊阶段怎么办? 甲亢期:心慌手抖?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控心率,但别吃甲亢药! 甲减期:怕冷、浮肿?补充甲状腺素(如优甲乐),多数人6个月后能停。 四、费主任的暖心叮嘱 休息是王道:熬夜、压力大?甲状腺会抗议!每天睡够7小时。 复查不能少:即使症状消失,也要定期查甲功和超声,防患未然。 警惕永久甲减:5%患者需终身服药,早发现早干预,生活一样精彩! 为什么推荐费健主任的科普? 30年临床经验:既精通外科手术,又擅长微创消融,真正“两手硬”。 线上超10万咨询:患者评价他“解释清晰,像家人一样温暖”。 全网粉丝百万:短视频、直播、文章“三管齐下”,复杂知识一听就懂!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甲状腺是身体的“蝴蝶结”,爱护它,从读懂它的“求救信号”开始!如果你或家人有类似症状,不妨保存这篇文章,及时就医,科学治疗~
费健 2025-03-20阅读量694
病请描述: 孩子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是否要切除?这是很多家长所纠结疑惑的地方。那么扁桃体腺样体究竟是什么?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一定要手术吗?。 我们常说的扁桃体特指位于口咽部两侧的腭扁桃体。由于此处为呼吸道和消化道交会处,经常接触外界抗原刺激,引起局部免疫反应,诱导外周免疫细胞在此处分化成熟,并产生很多抗体,因此它是人体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腺样 体功能和扁桃体类似,长于鼻咽部。对于3-4岁以下儿童,因其它外周免疫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因此扁桃体腺样体外周免疫功能显得尤其重要。 任何手术都是不完美的,都是有一定缺陷的,因此我们需要需要权衡获利与风险来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切除扁桃体腺样体。按这一原则的话,单纯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如果没有临床表现,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可以不作处理。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同时有临床症状或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才需要手术。比如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堵塞呼吸道,导致孩子长期睡眠打鼾、憋气、张口呼吸需要考虑手术切除。当然受凉感冒、过敏等因素会导致扁桃体腺样体短期内比平时肿大,随着炎症和过敏的控制,堵塞程度会有所减轻,临床症状也会随之缓解。因此对1-2个月以内的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患儿,尤其明确有炎症病史的患儿,检查发现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不建议急着手术,一般可以保守用药看看,无效再考虑手术切除。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会影响鼻窦炎中耳炎的恢复,因此对慢性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保守治疗3个月不好的患儿,如果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也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影响口腔正颌正畸矫正的话也需要考虑手术。另外扁桃体肥大伴反复发炎,每年7-8次以上发炎,或者化脓3-4次以上,或者反复发炎诱发肾炎、骨髓炎、心肌炎等也需要考虑手术切除。
谢利生 2025-01-21阅读量1463
病请描述:随着天气转凉,这几天社交媒体上的关于“感冒”的讨论也一下子多了起来。或许是因为近几年被一波又一波的病毒折磨,大家一听到“病毒”就本能地紧张起来。图片来源:微博很多医院儿科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也有所上升,部分医院出现了就诊高峰。根据中国疾控中心11月21日公布的数据来看,当前14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肺炎支原体和鼻病毒。部分一线医生也反映,目前就诊的患儿以肺炎支原体、鼻病毒、人偏肺病毒感染为主,其中鼻病毒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腺病毒的变化则并不明显。最常见病原体又一次当上了“大王”鼻病毒,听着挺陌生是吗?普通感冒呢?几乎所有人都得过吧。其实,作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鼻病毒(HRV)真的特别常见,甚至部分健康人群也会携带。普通感冒真的什么时候都会得,只不过春秋换季时往往会出现感染高峰。目前呼吸道传染病中鼻病毒的占比高达10.9%,排在第一位。由于人群对鼻病毒普遍易感(尤以3岁以下儿童的感染率最高),而鼻病毒又主要通过飞沫进行传播,外出戴好口罩就显得格外重要。鼻病毒与其它病毒发生合并感染的概率为9%~47%,最常见的当属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虽普遍易感,但病死率较低。美国一项针对519例6岁以下鼻病毒ICU患者的研究显示,其病死率仅2.1%,低于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等其它呼吸道病毒。也正因此,鼻病毒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近些年的深入研究发现,鼻病毒还与喘息、哮喘等疾病存在密切关系,甚至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细心的朋友可能还发现,网友的讨论中还出现了一种大家没怎么听过的病毒:人副流感病毒,这里微医君也来简单讲一下。人副流感病毒是引起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可能导致普通感冒、哮吼、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每年约40%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住院病例和75%的哮吼病例都是因感染人副流感病毒所致,它对人的健康危害被严重低估了。血清学调查发现,5岁以下儿童中至少有80%感染过人副流感病毒。感染人副流感病毒无法产生持久的抗体保护,往往可能出现反复多次感染,因而康复后也不能掉以轻心。鼻病毒感染有哪些明显的症状?鼻病毒感染大多发病比较急,一般表现为头痛、轻度喉咙痛、流涕、喷嚏、咳嗽等普通感冒的症状,也会出现全身无力、寒颤等。病程平均7天左右,发热以低、中度为主,不太会超过38.5℃,体温可能出现反复。不同年龄段在临床表现上会有所不同,其中发热、头痛在6~16岁的患儿中比例最高,婴幼儿一般局部症状不明显而全身症状更重。鼻病毒感染虽说很少出现下呼吸道症状,但也不是不会发生。鼻病毒是婴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容易诱发婴幼儿喘息,还可能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等。没有特效药对症治疗是主要手段不管是鼻病毒还是人副流感病毒,目前都没有获批的特异抗病毒药物。治疗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发热: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缓解。👄咽痛:吃冰淇淋、薄荷糖或用温盐水漱口来帮助舒缓。👃鼻塞:使用生理盐水喷鼻或洗鼻。😷咳嗽:适量吃一些蜂蜜或喝温水。如果出现粗重呼吸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困难等病情加重症状,务必及时就医。由于没有疫苗可以打,感染高发期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戴好口罩。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进而提高免疫力,更好地抵御病毒。参考文献[1]王擎,罗明,王雪,等. 人鼻病毒的研究进展[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23,37(2):216-221. DOI:10.3760/cma.j.cn112866-20220928-00200.[2]蔡晓莹,张丹桂,林广裕,等. 不同年龄段儿童鼻病毒的检测及临床特点.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0,47(06):505-508. DOI:10.3760/cma.j.cn331340-20200331-00101[3]周丹,王宇清. 儿童鼻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国际儿科学杂志,2018,45(07):528-531. DOI:10.3760/cma.j.issn.1673-4408.2018.07.009[4]朱云,谢正德. 重视呼吸道人副流感病毒感染.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23,37(05):469-471. DOI:10.3760/cma.j.cn112866-20230822-00021[5]谢乐云,余阗,王涛,等. 2013至2023年湖南长沙地区儿童人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4,31(09):667-672. DOI:10.3760/cma.j.issn.1673-4912.2024.09.006
健康资讯月卡 2025-01-17阅读量1407
病请描述:有网友表示办公室一半人都在咳嗽家里的老人孩子轮流发烧、咽痛自己心疼不已又一年「流感季」,我们该如何应对?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急诊科主任马健强主任提醒市民,流感流行季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护环境卫生、勤消毒,家中有易感人群的家庭可备一些常用药,但服药后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者还是建议及时就医。我院提前做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并没有出现人员扎堆、抗流感药物短暂的情况,市民可放心到我院就诊。甲流是什么?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马主任表示,感染甲流后的主要表现为突然高热,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感。家中出现流感患者怎么办?1)对于一般情况良好者、建议患者居家休息。尽量单间居住,保持房间通风,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2)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毛巾等遮掩口鼻。3)尽可能由一名固定的、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如果家中有老人、小孩子、孕妇感染甲流,需密切观察其健康状况。如一般情况良好,精神、进食情况好,可居家休息,但一旦出现一般情况不好,精神、进食差,甚至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医。预防甲流 关键做好这4点01做好个人防护、勤消毒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流感流行季,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居所定期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去公共场所或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老年人非必要不去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养成戴口罩的习惯。02 注意日常营养 坚持健康生活饮食规律,营养到位;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心态平和,乐观积极。03尽快接种流感疫苗市民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对人群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04家庭用药提示对于家中有易感人群的家庭可备一些常用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日夜百服宁、感冒冲剂、板蓝根冲剂等,但服药后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者还是建议及时就医。甲流高发,来势汹汹不少市民反复高热不退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中医科林伟弟医生分享传统中药方清热解毒,性质平和在家就能做,大人孩子都能喝最后提醒大家临近年关大家除了要保证充分休息另外还要多喝水,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做好手卫生,预防疾病入侵
林伟弟 2025-01-15阅读量1380
病请描述:有网友表示办公室一半人都在咳嗽家里的老人孩子轮流发烧、咽痛自己心疼不已又一年「流感季」,我们该如何应对?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急诊科主任马健强主任提醒市民,流感流行季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护环境卫生、勤消毒,家中有易感人群的家庭可备一些常用药,但服药后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者还是建议及时就医。我院提前做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并没有出现人员扎堆、抗流感药物短暂的情况,市民可放心到我院就诊。甲流是什么?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马主任表示,感染甲流后的主要表现为突然高热,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感。家中出现流感患者怎么办?1)对于一般情况良好者、建议患者居家休息。尽量单间居住,保持房间通风,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2)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毛巾等遮掩口鼻。3)尽可能由一名固定的、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如果家中有老人、小孩子、孕妇感染甲流,需密切观察其健康状况。如一般情况良好,精神、进食情况好,可居家休息,但一旦出现一般情况不好,精神、进食差,甚至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医。01做好个人防护、勤消毒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流感流行季,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居所定期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去公共场所或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老年人非必要不去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养成戴口罩的习惯。02 注意日常营养 坚持健康生活饮食规律,营养到位;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心态平和,乐观积极。03尽快接种流感疫苗市民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对人群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04家庭用药提示对于家中有易感人群的家庭可备一些常用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日夜百服宁、感冒冲剂、板蓝根冲剂等,但服药后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者还是建议及时就医。甲流高发,来势汹汹不少市民反复高热不退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中医科林伟弟医生分享传统中药方清热解毒,性质平和在家就能做,大人孩子都能喝 预 防 甲 流 通 用 方 黄芪8克,白术6克,金银花6克,白花蛇舌草10克,竹叶4克,甘草3克。作用:扶正祛邪,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最后提醒大家临近年关大家除了要保证充分休息另外还要多喝水,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做好手卫生,预防疾病入侵
景洪颖 2025-01-15阅读量1364
病请描述:想要长高更多一点,听听医学专家怎么说:运动可以增进孩子的食欲,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加速血液的循环,同时能够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加速孩子身高的增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的运动种类多种多样,但尤其那些有助于长高的运动小朋友们要一定要牢牢记住:1.户外运动-晒太阳阳光不仅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能量,小朋友通过晒太阳也能补充“阳气”。太阳光是我们身体的“能量瓶”,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推动各个脏腑有序工作,是小朋友长高的原动力。户外运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户外活动可以充分接触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进而促进体内钙的吸收,而钙元素是长高的关键因子。 2.课余活动-做运动 弹跳运动:对膝关节、踝关节和脊柱有适宜刺激的运动。比如:跳绳、摸高跳。跳绳:跳绳可以说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增高运动了,孩子高频度的跳跃,能起到拉伸骨骼、促增长的作用。摸高跳:即孩子跳起来,尽量摸到一定高度的目标物。这项运动也是旨在让孩子反复的跳跃,尽力拉伸,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和长高。其次跑步、踢毽子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运动都可以通过牵拉肌肉和韧带,促进四肢生长。 纵向运动和伸展运动:如单杠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前后弯腰、体操、舞蹈和种种悬挂性运动,可刺激骨骺软骨增生,有助于脊柱骨和四肢骨的伸展延长。 全身性运动如游泳:游泳能够牵拉全身的肌肉,还能够帮助锻炼孩子的心肺功能,而且有利于运动过程中降低本身体重对骨关节的损害。游泳、打篮球、羽毛球、足球等,有很多跳跃和牵拉身体的动作,有利于全身骨骼的生长。打篮球:打篮球是典型的一项全身性运动,在过程当中也有很多跳跃性拉伸动作,对骨骼的增长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那么孩子运动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穿合适的鞋袜:学龄前儿童身高矮、重心低,但是由于年龄偏小,运动的惯性却不容易控制,所以运动时最好穿摩擦力大、有气垫的运动鞋,这样孩子能顺利地停、动和安全地跳、落。切忌穿塑底鞋和皮鞋。 服饰的选择:要选择通透性好的服装,以利于汗液挥发,可以有效降低感冒和汗斑的发生。衣服松紧要适度,让孩子穿着舒服,动的惬意。 运动场地的选择:此外场地的选择也很重要,可以选择操场,塑胶跑道等场所,而尽量避免在地面干燥、硬度大的场地活动,容易造成关节扭伤、震伤或摔伤。 运动前要热身:运动前我们先要活动活动全身,做好“热身”运动。揉揉脸和耳朵、搓搓手、转转手腕和脚腕、扭扭腰部与四肢。身体的肌肉、关节完全活动开后,再做稍强点的运动,这样也可以避免扭伤和拉伤。 当然除了这些注意事项,每周规律、定时、定量的活动尤为重要:每周运动至少5次以上,每次至少20-30分钟。记住:一定不要运动过度,造成身体损害反而不利于长高。 总之,运动会消耗大量能量,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加强消化和吸收能力,产生饥饿感、食欲增加。此外,运动还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各脏器的活力,使骨骼和肌肉更加强壮,发育更充分。还等什么呢?让我们抓住春天的“黄金期”,快点行动起来!
李伟 2024-12-25阅读量1327
病请描述:想要长高更多一点,听听医学专家怎么说:运动可以增进孩子的食欲,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加速血液的循环,同时能够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加速孩子身高的增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的运动种类多种多样,但尤其那些有助于长高的运动小朋友们要一定要牢牢记住:1.户外运动-晒太阳阳光不仅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能量,小朋友通过晒太阳也能补充“阳气”。太阳光是我们身体的“能量瓶”,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推动各个脏腑有序工作,是小朋友长高的原动力。户外运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户外活动可以充分接触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进而促进体内钙的吸收,而钙元素是长高的关键因子。 2.课余活动-做运动 弹跳运动:对膝关节、踝关节和脊柱有适宜刺激的运动。比如:跳绳、摸高跳。跳绳:跳绳可以说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增高运动了,孩子高频度的跳跃,能起到拉伸骨骼、促增长的作用。摸高跳:即孩子跳起来,尽量摸到一定高度的目标物。这项运动也是旨在让孩子反复的跳跃,尽力拉伸,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和长高。其次跑步、踢毽子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运动都可以通过牵拉肌肉和韧带,促进四肢生长。 纵向运动和伸展运动:如单杠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前后弯腰、体操、舞蹈和种种悬挂性运动,可刺激骨骺软骨增生,有助于脊柱骨和四肢骨的伸展延长。 全身性运动如游泳:游泳能够牵拉全身的肌肉,还能够帮助锻炼孩子的心肺功能,而且有利于运动过程中降低本身体重对骨关节的损害。游泳、打篮球、羽毛球、足球等,有很多跳跃和牵拉身体的动作,有利于全身骨骼的生长。打篮球:打篮球是典型的一项全身性运动,在过程当中也有很多跳跃性拉伸动作,对骨骼的增长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那么孩子运动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穿合适的鞋袜:学龄前儿童身高矮、重心低,但是由于年龄偏小,运动的惯性却不容易控制,所以运动时最好穿摩擦力大、有气垫的运动鞋,这样孩子能顺利地停、动和安全地跳、落。切忌穿塑底鞋和皮鞋。 服饰的选择:要选择通透性好的服装,以利于汗液挥发,可以有效降低感冒和汗斑的发生。衣服松紧要适度,让孩子穿着舒服,动的惬意。 运动场地的选择:此外场地的选择也很重要,可以选择操场,塑胶跑道等场所,而尽量避免在地面干燥、硬度大的场地活动,容易造成关节扭伤、震伤或摔伤。 运动前要热身:运动前我们先要活动活动全身,做好“热身”运动。揉揉脸和耳朵、搓搓手、转转手腕和脚腕、扭扭腰部与四肢。身体的肌肉、关节完全活动开后,再做稍强点的运动,这样也可以避免扭伤和拉伤。 当然除了这些注意事项,每周规律、定时、定量的活动尤为重要:每周运动至少5次以上,每次至少20-30分钟。记住:一定不要运动过度,造成身体损害反而不利于长高。 总之,运动会消耗大量能量,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加强消化和吸收能力,产生饥饿感、食欲增加。此外,运动还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各脏器的活力,使骨骼和肌肉更加强壮,发育更充分。还等什么呢?让我们抓住春天的“黄金期”,快点行动起来!
李伟 2024-12-25阅读量1334
病请描述:一、适应症: 反复咳嗽或伴有喘息; 咳嗽持续2~3周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反复“感冒”发展到下呼吸道,持续10天以上; 哮喘患儿病情评估; 急性发作的呛咳、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与哮喘的早期鉴别;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二、禁忌症: 近一周内有大咯血、气胸、巨大肺大泡且不准备手术治疗; 心功能不稳定; 喉头或声带水肿; 三、肺功能检查对于哮喘儿童的重要性: 1、及时诊断:若小儿出现以下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肺功能检查: ①反复咳喘; ②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 ③慢性咳嗽,尤其夜间咳嗽: ④运动不耐受或诱发咳嗽; ⑤气候变化或冷空气暴露后引起的咳嗽或喘鸣; ⑥反复或吸收较慢的支气管炎或肺炎等; 2、病情评估及检测。
王汉久 2024-11-25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