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大三阳 > 内容

大三阳内容

乙肝“大三阳&r...

病请描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肝病研究所 彭景华   1 什么是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 “大三阳”是指“乙肝五项”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HBcAb)阳性,称为“大三阳”,此时往往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 “小三阳”是指“乙肝五项”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阳性,称为“小三阳”,传染性较“大三阳”低。 但是,仅凭“大三阳”或“小三阳”还无法判断是否需要治疗,这关系到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时机问题,只有在免疫清除期进行抗病毒治疗才有效。因此,在开始治疗之前,我们往往需要评估抗病毒治疗的指征。 2 什么是抗病毒治疗的指征? 在决定是否要抗病毒之前,医生关注的关键信息包括血清HBV-DNA水平、血清ALT、肝脏疾病严重程度(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有无肝硬化),同时还要考虑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1)“大三阳”,HBV-DNA ≥20000 IU/ml(相当于105 拷贝/ml) ,同时血清ALT 持续升高≥2 倍正常值上限; 2)“小三阳”,HBV DNA≥2000IU/ml(相当于104 拷贝/ml),同时血清ALT 持续升高≥2 倍正常值上限。 满足以上条件者,即具有抗病毒指征,可以进行抗病毒治疗(注:如用干扰素治疗,一般情况下ALT 应≤10倍正常值上限,血清总胆红素应<2倍正常值上限)。 3)持续HBV-DNA阳性、存在肝硬化的客观依据时,无论ALT或HBeAg情况,均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     4)对持续HBV-DNA 阳性、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但肝组织活检存在明显的肝脏炎症(2级以上)或纤维化,特别是肝纤维化2级以上者,可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 3 什么情形需要做肝组织活检? 1)HBV-DNA持续阳性,ALT持续处于1至2倍正常值上限之间,特别是年龄> 30岁者; 2)HBV-DNA持续阳性,ALT持续正常(每3个月检查一次),年龄>30岁,伴有肝硬化或肝细胞癌家族史者。 4 无抗病毒指征时,我该做些什么? 对于无抗病毒指征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最重要的是定期随访。定期随访是对于慢性HBV携带者来说预防发生慢性肝病、进展肝硬化和肝癌的最现实措施。 延伸阅读《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是否就能高枕无忧?》 彭景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肝病研究所 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地点:每周二上午 中医内科 专家门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西院(普安路185号),门诊楼4楼 门诊时间/地点:每周四下午 内科 专家门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张衡路528号),门诊楼2楼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  

彭景华 2024-06-10阅读量2.6万

乙肝你必须要知道的真实事情

病请描述:1.感染乙肝病毒,可以造成肝脏炎症、肝硬化甚至肝癌。 2.乙肝感染非常广泛,每3个人中就有1个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全球每年死于乙肝的人数是78万,全球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人数是4亿。 3.感染乙肝后,若不治疗就会转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概率,婴儿为90%,儿童为50%,成人为10%。 4.乙肝病毒感染的可能途径有输血、性交、母婴、拔牙、吸毒等,不被感染的有接吻、用餐、握手、飞沫、母乳等。 5.乙肝两对半中的5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如果第1,3,5阳性就是大三阳,如果1,4,5阳性就是小三阳,全部阴性代表从未接触过病毒、疫苗保护失效或接种后未产生抗体等,需要去接种乙肝疫苗。 6.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时间是第1,2 ,6个月,按时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7.特别注意,伴侣有乙肝,建议另一方补充乙肝疫苗,乙肝女性,确认肝功能正常后,才能怀孕。

叶臻 2019-08-16阅读量9237

乙肝患者,如何要个健康宝宝?

病请描述:很多人认为自己得了乙肝,就会传染给宝宝,于是小两口迟迟不敢要孩子。他们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A:得了乙肝能要孩子吗?B:孩子生出来也会得乙肝吗?C:乙肝患者怎样才可以顺利生出健康宝宝?要孩子是人生大事,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乙肝患者,如何要个健康宝宝? 关于乙肝,你应该了解这些!首先,我们来说说乙肝的传播途径。乙肝是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主要传播方式有以下4种:母婴传播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胎盘上婴儿吸吮含有病毒的母血或者在分娩过程当中接触母亲的分泌物和羊水而被传染。血液传播如果使用了被乙肝病毒感染过的血浆以及血清或者其他的血制品,就会发生乙肝病毒感染。性传播在性生活过程当中,接触到了乙肝病毒患者的体液,那么就会有乙肝病毒的传染。所以当夫妻一方患有乙肝疾病的时候,另一方就应该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来防止被感染。生活物品的传播与乙肝病人生活在一起,共用了生活物品或者餐具,如果这时刚好皮肤黏膜有破损,那么乙肝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等很有可能会通过黏膜或皮肤微小的擦伤裂口进入易感者的机体,造成乙肝病毒感染。所以与乙肝病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候,生活物品和差距应该隔离使用,特别是餐具应该进行高温消毒后再使用。  得了乙肝,能不能健康要孩子?1、妈妈篇从乙肝的传播途径可以看出,乙肝虽有较高传染性,却不是遗传病。所以想要孩子的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做好相应检查和干预措施,符合标准还是可以正常怀孕生子。1)急性乙肝患者经过充分治疗和调养,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乙肝病毒抗原都已转阴,体力完全恢复,即可怀孕。2)乙肝病毒携带者长期随访肝功能始终正常,B超检查没有隐匿的肝硬化存在,可以正常生育。3)慢性乙肝患者病情长期稳定,也可以怀孕。4)大三阳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抗病毒治疗半年或一年,而后停半年,检查合格后再考虑怀孕。也就是说,只要肝功能正常,肝脏没有炎症活动,也没有临床症状,不管是携带者还是患者都可以怀孕。 划重点:乙肝妈妈备孕、怀孕、产后你还应该注意这些:备孕:孕前需要做哪些检查?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仅做产前检查是不够的,应该在孕前做详细的检查,以确认能否承受怀孕的整个过程,并评估一下对胎儿的传染性。乙肝两对半就是乙肝五项,主要确定乙肝类型。肝功能检查乙肝患者由于体内存在病毒,很容易造成肝脏损伤。因此需要进行肝功能检查,如果在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异常,最好不要怀孕,因为在妊娠期,肝脏代谢负担大,此时怀孕,只会增加患者的肝脏负担,原本正常的肝功能可能会受到损害,影响孕妇以及胎儿的健康。B超通过B超检查可以了解肝脏病情发展,是否出现明显病变。如果发现乙肝患者有向肝硬化方面发展迹象,那么暂时不能怀孕,需要及时对症治疗,等病情稳定后再怀孕。HBV-DNA检查就是乙肝病毒DNA检查,可以了解患者体内的病毒情况,如果HBV-DNA阴性,说明患者体内的病毒数量少,病毒复制缓慢,传染性小;如果HBV-DNA阳性,说明患者体内的病毒数量高,病毒复制活跃,而且传染性强,此时怀孕,极有可能给胎儿造成传染。孕前最好接种疫苗孕前,如果母亲接种乙肝疫苗,并且成功免疫至抗体出现,此时就是最佳怀孕时期。母亲体内的抗体可有效地保护孕妇和新生儿减少感染乙肝病毒的机率。 孕期:定时检测肝功能孕中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全面评估肝脏功能,密切注意肝病有无加重的迹象。如果怀孕早期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最好不要用药,以免对胎儿产生影响。如果出现严重肝功能异常,首先要考虑孕妇生命安全,由妇产科和传染科医生共同协商处理方案。怀孕6个月后,可视情况给予降酶治疗,这时用药比较安全。孕期到底能不能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可以刺激我们机体免疫系统,机体会产生针对相应病原的保护性免疫原反应,从而起到预防这种疾病的目的。常规的疫苗一般分为灭活疫苗和活疫苗两大类。灭活疫苗,就是把培养的病毒或者细菌先灭掉了,这种疫苗对孕妇来说是比较安全的。而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一般是禁止在孕期接种的,有的还需要接种后间隔一段时间再怀孕。因为乙肝疫苗就是比较安全的灭活疫苗,孕期和哺乳期都是可以接种的。没怀孕时接种最好,如果在接种过程中发现怀孕了,也不需要中断接种或者去选择流产。 产前:产前检查乙肝妈妈产前检查不能少,不仅仅是肝功能,还要检查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必要时,分娩后给予止血药物。剖宫产or自然分娩?准妈妈的产道分泌物和血液中含有乙肝病毒,有人认为,采用剖宫产的分娩方式就可以避免宝宝感染乙肝病毒。这种想法不无道理,但是剖宫产毕竟是手术,会引起大量出血,宝宝不可能完全接触不到母亲的血液。建议慢性肝炎或轻型肝炎产妇可选择阴道分娩,只要在自然分娩的时候注意防止产程过长,尽量减少胎儿吸入羊水就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胎儿。急性传染期或重型肝炎产妇以剖宫产为宜 产后:乙肝妈妈是否能进行母乳喂养?很多有乙肝的妈妈们,都特别害怕给宝宝喝母乳会不会也被传染乙肝。有研究表明,宝宝出生后,立即接受乙肝联合免疫—也就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可阻断大部分产时和产后乙肝病毒传播,即使进行母乳喂养,也不会增加婴儿再感染,可以正常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但是一定要养成喂奶前洗手和清洁乳头的好习惯。产后新生儿如何预防乙型肝炎?(1)HBsAg阴性母亲的婴儿在宝宝出生后24h内、1个月、6个月(0、1、6)各注射一次乙肝疫苗。(2)HBsAg阳性或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方案1:在宝宝出生后12h内,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此后1和6个月时再各注射1次乙肝疫苗。方案2:出生后6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1个月再使用相同剂量一次。 但这6种情况最好避免受孕!①急性乙肝,伴有明显的肝功能异常,在没有产生抗体之前,最好暂缓怀孕;②乙肝病毒感染时间较长且肝脏损害严重,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硬化,伴有明显的血小板减少,脾脏功能亢进,凝血功能障碍的;③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较为明显,且肝功能波动较大;④慢性乙肝患者伴有严重的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⑤曾有过怀孕史,但因肝脏不能承受而终止妊娠者;⑥乙肝病毒感染者并伴有妇产科疾患不宜怀孕者,有重复剖宫产史者。 2、爸爸篇母婴传播是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主要途径,但调查显示,父婴传播也可以引起婴儿乙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父亲,其精液中含有乙肝病毒,通过受精,可以传染给孩子。乙肝病毒父婴传播虽没有母婴传播多,但是一旦感染容易造成终身携带乙肝病毒。此外,即使受精时没有感染乙肝病毒,但是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孕期性生活等,都有可能使孕妇感染乙肝病毒,从而以母婴传播方式传给宝宝。因此,男方若患有乙肝,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孕前开始阻断乙肝病毒的父婴传播。首先通过检查确定乙肝类型及活动度。然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治疗,待病情稳定、肝功能正常、传染性降低后,方可怀孕。*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

健康资讯 2018-06-05阅读量1.3万

对乙肝你了解多少?

病请描述:慢性乙型肝炎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在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乙型病毒性肝炎多年来居所有法定传染病的首位,约占传染病总数的1/3,每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新发感染者达10万人之多。全球3.5亿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我国有近1亿人。在造成病毒性肝炎相关死亡的人群中,全球每年大约70万人,我国占近50%。同时,我国乙型肝炎相关疾病负担严重,据估计,每年因慢性乙型肝炎(包括肝硬化和肝癌)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亿元人民币。可以说乙肝就在我们身边,那么,我们对乙肝了解多少呢?乙型肝炎病毒是乙肝的元凶。乙型肝炎病毒主要感染肝细胞,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表面抗原(HBsAg)。HBsAg伴随乙型肝炎病毒而存在,所以它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HBsAg可诱发人体产生表面抗体(抗-HBs),这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也叫中和抗体,它能引发机体清除乙型肝炎病毒,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进入肝细胞时,先脱去外壳,病毒核酸就进入到肝细胞核内,形成一种双螺旋的中间产物,叫做cccDNA,它的寿命较长,在肝细胞内可存活很长时间,乙肝病毒以它为基础,可不断产生新的病毒。目前口服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只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但对存在于细胞核内的cccDNA不起作用,这就是乙型肝炎病人需要长期的抗病毒治疗的原因。既然乙肝病毒就在我们身边,那我们如何发现自己或亲人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呢?乙肝最特异性的化验检查就是我们熟悉的“乙肝两对半”。包括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及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是已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标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是对乙肝病毒免疫的保护性抗体。它的阳性表示既往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但已经被清除,或者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水平越高,保护力越强。e抗原(HBeAg):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体内可查出e抗原,它的阳性说明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e抗体(抗-HBe):阳性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代表病毒的复制活动减弱,病毒量减少,传染性降低,但仍具有传染性,另一种是病毒变异,不能产生或很少产生HBeAg,但病毒水平仍然比较高。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多见于乙型肝炎急性期,但亦可见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只要是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此抗体多为阳性。我们平时熟悉的“大三阳”就是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抗-HBc)为阳性;小三阳是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为阳性。乙肝就在我们身边,但乙肝并不可怕。了解了乙肝的致病机制,加以预防及治疗,避免病程进展,共同抵抗乙肝对我们的健康带来的危害。作者:程义、李楠

李楠 2017-12-27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