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内容

内容

预测扩大窗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的...

病请描述:预测扩大窗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的神经影像学适用性目的: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VT)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早期治疗窗内有效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法。在延长的治疗窗口期内,这些治疗可能提供益处,但CT和MR灌注可能是确定患者资格所必需的。许多医院无法使用先进的成像工具或EVT功能,进一步的患者护理需要转移到具有这些功能的设施。为了帮助转移决策,作者开发了风险指数,可以识别出符合延长窗EVT或tPA的患者。方法:作者回顾性分析了同时行CTA和灌注的脑卒中患者,并评估了三种可能的转归,这三种转归有利于患者转院。第一个结果是大血管闭塞(LVO)和靶区不匹配(TM),患者距离最后一次已知的正常(LKN)5-23小时。第二个结果是在LKN术后5-15小时出现已知LVO的患者出现TM。第三个结果是从LKN开始4.5-12小时的患者出现TM。作者用α-误差准则为0.05的反向步进法建立了多变量模型,并用C统计量进行了评估。结果:最终预测因素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艾伯塔省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和年龄。预测第一个结果的C统计量为0.71(n=145),第二个结果的C统计量为0.85(n=56),第三个结果的C统计量为0.86(n=54)。在不同的临界点给每个预测因子1分的情况下,得分为3分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个结果的真阳性概率分别为80%、90%和94%。结论:尽管样本量有限,但与基于灌注的检查相比,本研究确定的临床变量准确预测了在一系列临床情景和治疗截止时间内哪些卒中患者会有可挽救的半影(C统计为71%-86%)。在确诊LVO或不太严重的组织不匹配(TM<1.2)的患者中,这种预测得到改善(C统计值为85%-86%)。应使用更大的患者登记来验证和提高这些模型的预测能力。关键词: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大血管闭塞;灌注成像;靶点错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血管疾病。J Neurosurg. 2021 Feb 26;1-5.           doi: 10.3171/2020.8.JNS20386.                            Online ahead of print.                              Predicting neuroimaging eligibility for extended-window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Adam de Havenon               1            , Kole Mickolio               1            , Steven O'Donnell               2            , Greg Stoddard               3            , J Scott McNally               4            , Matthew Alexander               4            , Philipp Taussky               5            , Al-Wala Awad               5              Affiliations           PMID:            33636705               DOI:                  10.3171/2020.8.JNS20386        Abstract          Objective: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EVT) and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are effective ischemic stroke treatments in the initial treatment window. In the extended treatment window, these treatments may offer benefit, but CT and MR perfusion may be necessary to determine patient eligibility. Many hospitals do not have access to advanced imaging tools or EVT capability, and further patient care would require transfer to a facility with these capabilities. To assist transfer decisions, the authors developed risk indices that could identify patients eligible for extended-window EVT or tPA.          Methods:                    The authors retrospectively identified stroke patients who had concurrent CTA and perfusion and evaluated three potential outcomes that would suggest a benefit from patient transfer. The first outcome was large-vessel occlusion (LVO) and target mismatch (TM) in patients 5-23 hours from last known normal (LKN). The second outcome was TM in patients 5-15 hours from LKN with known LVO. The third outcome was TM in patients 4.5-12 hours from LKN. The authors created multivariable models using backward stepping with an α-error criterion of 0.05 and assessed them using C statistics.          Results:                    The final predictors included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the 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 (ASPECTS), and age. The prediction of the first outcome had a C statistic of 0.71 (n = 145), the second outcome had a C statistic of 0.85 (n = 56), and the third outcome had a C statistic of 0.86 (n = 54). With 1 point given for each predictor at different cutoffs, a score of 3 points had probabilities of true positive of 80%, 90%, and 94% for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outcome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Despite the limited sample size, compared with perfusion-based examinations, the clinical variable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accurately predicted which stroke patients would have salvageable penumbra (C statistic 71%-86%) in a range of clinical scenarios and treatment cutoffs. This prediction improved (C statistic 85%-86%) when utilized in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LVO or a less stringent tissue mismatch (TM < 1.2) cutoff. Larger patient registries should be used to validate and improve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these models.          Keywords:                    acute ischemic stroke;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large-vessel occlusion; perfusion imaging; target mismatch;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vascular disorders.

刘建仁 2021-03-04阅读量9304

急性缺血性卒中(BP-TAR...

病请描述:急性缺血性卒中(BP-TARGET)血管内治疗成功后强化降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背景: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管内治疗成功后的高收缩压与脑实质内出血的风险增加有关。然而,没有随机对照试验可用于指导优化管理。因此,我们旨在评估与标准收缩压指标相比,强化收缩压指标是否能降低脑实质内出血的发生率。方法:我们在法国的四个学术医院中心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符合条件的个体为成年人(年龄≥18岁),因大血管闭塞而发生急性缺血性中风,并成功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被随机分配(1:1)到强化收缩压目标组(100-129 mm Hg)或标准护理收缩压目标组(130-185 mm Hg),通过基于网络的中心程序,在血管内治疗前按中心和静脉溶栓使用分层。在两组中,目标收缩压必须在随机分组后1小时内达到,并通过静脉降压治疗维持24小时。主要转归是24-36小时的放射性脑实质内出血率,主要安全转归是低血压的发生。分析是在意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的。BP-TARGET已注册临床试验.gov,编号NCT03160677,所有参与地点的试验均已结束。研究结果:在2017年6月21日至2019年9月27日期间,四个参与卒中中心共招募了324名患者:162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强化目标组,162名患者被分配到标准目标组。162名患者中有4名(2%)因不同意或法律原因被排除在强化目标组之外,162名患者中有2名(1%)因不同意或法律原因被排除在标准目标组之外。再灌注后24小时,强化靶组和标准靶组的平均收缩压分别为128mmhg(sd11)和138mmhg(17)。强化靶组154例患者中有65例(42%)和标准靶组157例患者中有68例(43%)在再灌注后24-36h内进行了脑部CT检查(校正比值比0.96,95%CI 0.60-1.51;p=0.84)。两组间低血压事件无显著差异,强化目标组158例患者中有12例(8%)发生低血压事件,标准目标组160例患者中有5例(3%)发生低血压事件。随机分组后第一周内,强化目标组158例患者中有11例(7%)死亡,标准目标组160例患者中有7例(4%)死亡。解释:与130-185毫米汞柱的标准护理收缩压目标相比,成功的血管内治疗后100-129毫米汞柱的强化收缩压目标并不能降低24-36小时的放射性脑实质内出血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结果适用于成功再灌注和手术结束时收缩压超过130毫米汞柱的患者。再灌注后血压与预后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柳叶刀神经病学. 2021年2月26日;S1474-4422(20)30483-X。内政部:10.1016/S1474-4422(20)30483-X。资金来源:法国卫生部。

刘建仁 2021-03-04阅读量8495

终于不是肿眼泡了,双眼皮术后...

病请描述:该女生样貌清纯,但眼睛的外观令她不满意,术前为内双,就是说重睑线特别窄,且有明显肿眼泡,特别是早晨起床后上眼皮肿得更明显,一直想做双眼皮手术并解决肿眼泡。 她先后找我面诊了两次,详细咨询手术方案与优缺点,术后恢复过程与护理要求,手术有何风险与并发症等。她的诉求是做自然款双眼皮,不要长疤,最好术后两个月别人就看不出来她做过双眼皮。 结合她眼睛形状与面型特点,我给她设计了开扇形双眼皮,重睑线宽度约7mm,切皮量适中。 基于她的具体诉求,术中采用我非常拿手的自创的重睑术式,术中没有向深层剥离,无需显露提上睑肌,更没有缝合该肌肉,可谓浅尝则止,术中创伤很小,出血少,术后如料想的一样,上眼皮没有明显肿胀,对她的繁重学业也没有造成影响。 术后七天来拆线,上眼皮已经基本消肿了,拆线,不仅是拆除缝合线这一异物而终止了排异反应,而且缝合线捆绑切缘皮肤造成的小血管压迫也被解除,故拆线后一周,上眼皮消肿会明显加速。    

丁志 2021-02-26阅读量8118

记近日收治的一位独居孤僻直肠...

病请描述:某日,社区志愿者小李定期来关怀独居老人。金先生今年已经81岁了,他无儿无女、无人照料,再加上他有些怪癖、不爱与人交流的性格,更是没人愿意关心他。小李听说了金先生的情况,就开始定期来照看这位老人,一来二去竟也和金先生相处得很好。但是,这天小李敲门许久都无人应答。于是,小李敲响了邻居的家门,“您最近有见到隔壁的金爷爷吗?”听了这话,邻居才想起来最近几天都没见过他,甚至没听见屋内有人走动。小李有点担心金先生出了什么事,急忙联系户籍警,准备破门而入,没料到金先生裹着被子颤颤巍巍的开了门,小李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浓浓药膏的味道。小李把金先生搀扶回床上后,帮助金先生打扫房间,发现卫生间垃圾桶内有许多带有血迹的纸巾。在小李的再三询问之下,金先生终于说出他已经断断续续便血3个多月了,有点乏力没有食欲总想睡觉,再加上不想麻烦小李就一直没提及。听了这话,小李觉得必须带他去医院看医生。医生检查之后以“直肠占位”收入科室,第二天早晨傅传刚教授查房时为金先生做了直肠指诊,发现在距肛缘约5cm处触及肿物,质硬,但比较活动,指套有染血。傅教授摸的时候就紧皱眉头,凭着多年的经验,有了初步的直肠癌诊断的判断,马上让主管医生安排了下午的肠镜。 肠镜下所见“菜花样”“糜烂坏死”“污苔”“出血”,一个又一个词汇都表明着这个肿块的没想象中简单。肠镜结果 术前谈话    主管医生安排术前谈话,当得知切掉肿瘤肠段后直肠暂时不能排便,要做一个造口时,从入院到现在一直沉默不语的金先生,突然站起来吼到:“我不治了,我要回家。“说着冲回了病房,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医生、护士、护工阿姨都上前劝阻,场面一度陷入混乱。     傅教授闻讯赶来,主管医生跟傅传刚教授汇报了这样一位“特殊”老人的情况,傅教授特别重视,把金先生请到医生办公室耐心的劝导、安抚,拿着手术图谱和模型仔细的讲解分析给他听,肿瘤位置虽低,但未侵犯肠壁周围重要组织结构,我们采用“3D腹腔镜、白色无血、极致微创、精细精准、腹部无切口”的先进技术,将会最大限度的减少手术的创伤,而且这个造口只是暂时性的,术后只要你配合治疗、加强营养、保持心情平和愉悦,临时性造口不久就可以还纳回去的,之后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排便、生活......慢慢的金先生接受了手术方案,同意签字。手术进行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傅教授团队给金先生实施了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保护性临时回肠造口术,手术后很成功,历时不到3小时,完整切除了直肠肿瘤,不仅保留了肛门,同时也保住了肛门的功能。 术后恢复     由于我们悉心专业护理,加上金先生基础疾病较少,术后恢复得很快,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了。术后三个月复查肠镜,吻合口光滑完整,为老人做了回肠造口还纳手术。第二次手术后,傅传刚教授带领团队查房看望金先生,他感叹到:“我无儿无女,没想到因为生了这个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路里,还能遇到你们这么优秀的团队的帮助。你们不仅医术精湛,还情暖人心。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报。”说完,金先生情不自禁地抹了抹湿润的眼眶。术后随访    金先生自述,造口还纳后虽然开始大便次数较多,半年后逐渐恢复到每天2-6次,现已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傅传刚 2021-02-25阅读量8977

身体这些“隐秘的...

病请描述:孕期是女性一生中最特殊、皮肤状态变化最多端的时期。有的孕妈怀孕之前是干性皮肤,孕后变为油性,而且不停的长痘痘;有的孕妈原本匀净的脸上长出了色斑;有的孕妈,原本从来不过敏,却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皮肤对外界环境超级敏感,”娇气“的不得了......怀孕后,皮肤会因为身体激素变化,而变化很大。不仅仅是面部,随着肚皮的逐渐隆起,你身体的肌肤也在不经意间悄悄发生改变。想要孕期美美的,这些身体死角就一个都不能放过,从脖颈到肚皮甚至手肘都得仔细呵护!很多精致孕妈在怀孕前就很注重身体肌肤的养护,从磨砂膏、浴盐、精油、身体乳等等,全部仔细呵护,一样也不落。甚至在怀孕后也依然保持着这样的护理习惯,这样的习惯非常好,但你的身体护理品该更换了!孕期对一切外界的刺激都变得比之前敏感,首先精油是最好不要再用了。不仅是因为精油中的一些成分对胎儿发育有影响,孕初期的嗅觉也变得异常敏感,大部分精油都有着浓郁的植物气味,能引起孕吐的可不仅是油烟味,这种浓郁的气味也会引起孕妈的不适。很多孕妈觉得孕初的身材变化不大,现在就开始换孕期专用的身体乳没必要。其实,所有的变化都是在不经意间慢慢形成的,孕初就开始为肌肤打下坚实基础,在孕后期会更容易改善肌肤问题。选择孕妇专用的身体乳或身体精华油,如果你的孕初期身体肌肤突然变得很干燥,可以在洗澡后先趁着肌肤湿润的时候涂抹身体精华油,之后用浴巾擦干,再涂上身体乳。在身体精华油和身体乳的选择上,首选无添加防腐剂和香精的纯植物成分,其次看质地是否能达到你的要求,喜欢清爽感的就选啫喱或是轻薄乳液,想要高润泽保湿力的,精华油、乳霜都是不错的选择。注意看包装或说明书上是否有“孕妇可用”的标识,或者干脆选择专业的正规孕妈护理品牌。到了孕中期,腹部开始有明显的隆起,很多孕妈也开始微微有胸涨的感觉了,想要生完美美der,此时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照顾这两个部位!推荐在洗澡后、入睡前或早上身体护理时时进行轻柔涂抹。腹部涂抹手法:双手涂满足量的孕妇专用身体乳,一手朝上、一手朝下,以肚脐为中心轻轻画圈涂抹。注意,腹部下方、腹部侧面以及小腹是视线死角,容易被孕妈忽略,护理时最好对着全身镜。胸部涂抹手法:双手沾满足量的孕妇专用胸部乳霜或者身体精油,由乳房下方像锁骨方向提拉涂抹。随后双手交叉放在胸部外侧,由外向内轻轻涂抹。注意动作一定要轻柔,胸部比较大的孕妈们,在涂抹乳霜时一定不要忽略胸部下方,对着全身镜是避免遗漏的最好的方式。经常听到很多生完的妈妈抱怨,孕期每天都足量涂乳霜,虽然肚子没长纹,竟然在手臂后侧、大腿根部、甚至后腰这种”隐秘的角落“悄悄的生出纹路!孕后期,孕妈们的肚子变得巨大,肚子周围的皮肤被牵扯,时刻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而妈妈们的注意力都在“巨大”的肚子上,涂抹涂霜或按摩时就容易忽略。 孕后期要格外关注这些“隐秘的角落”。大腿根部:不止是内侧,大腿根部整圈、包括屁股都是孕后期容易发胖的部位,是护理时的重点关注对象。大腿后侧和小腿肚也要涂抹到位,孕后期腿部容易浮肿,涂抹按摩的动作也有助于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去水肿。上臂:孕妈们在涂抹护肤品时会习惯性的只涂涂外臂就算交差了,其实上臂内侧、后侧,靠近身体的部位才是纹路“重灾区”。后腰两侧:后腰是孕后期脂肪容易堆积的部位之一,如果这里的乳霜没有涂抹足量,也是很容易产生纹路与松弛的。腹部边缘:腹部四周,与身体相连的部位,孕妈们往往涂抹不到位,这里也是容易产生松弛与纹路的部位。颈部:很多妈妈生完后发现颈纹变深了,其实是由于孕期本身就容易有色素沉淀,再加上疏于护理,所以生完后会突然发现颈纹变深。再涂抹润肤霜时,记得带到颈部和锁骨处的皮肤哦!

母婴育儿健康号 2021-02-22阅读量9279

普通人口罩多久换一次?

病请描述:大家都知道,这次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戴上口罩不只是我们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健康负责。但是关于口罩,大家各有各的疑问:但是你知道戴口罩也有很多技巧吗?口罩类型这么多应该怎么选?口罩需要每天都换吗?使用后的口罩应该怎么处理? 今天,我们统一整理了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带呼吸阀的口罩能不能防病毒?   呼吸阀的作用是降低口罩的呼吸阻力。带不带呼吸阀都不影响对口罩佩戴者的保护,但开启的呼吸阀可能会将佩戴者排出的飞沫或者细菌排出口罩,所以如果你是病毒携带者,请选用没有呼吸阀的口罩。 我们应该选择哪种类型的口罩? 现在目前市面上口罩类型很多,名称也特别多,很多人难以分清,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口罩名称和包装上的执行标准号进行判断。在此次疫情中,首选使用医用防护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上述两类口罩主要针对医护人员且目前较为紧缺,普通人也可以选择工业用颗粒物防护口罩或者医用护理口罩等。至于其他棉质口罩、海绵口罩、活性炭口罩等类型,就不推荐使用了。另外也需要注意的是,口罩并不是越厚越好。虽然棉质口罩看起来很厚,但对于防御病毒却毫无作用,而医用外科口罩看起来比较薄,却有很好的过滤效果。孩子戴不住口罩怎么办?  对于口罩的选择,我们不建议儿童使用成人口罩。一方面,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且其脸型小,一般口罩难以达到密合的效果。另一方面,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戴上口罩之后,呼吸阻力会增加,会明显感觉不舒服,1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戴口罩,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尽量不出门。目前建议3岁以下的儿童尽量不出门。另外,像医用防护口罩,虽然防护性最强,但透气性差,不太适合小孩子使用。所以如果孩子必须外出,最好选用儿童医用外科口罩。如果孩子一戴口罩就扯开,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告知孩子为什么大家都要戴口罩以及不戴口罩的危害,佩戴时帮孩子调整好口罩的位置,让孩子更舒适、减少抵触心理。 普通人口罩多久换一次?  对于口罩的使用时间,现在很多人也比较纠结,一方面目前口罩比较紧缺,另一方面又怕没有防御效果。其实,普通人佩戴口罩不必一次一换,根据口罩的清洁程度来定。如果口罩出现以下问题,建议及时更换:●口罩鼻夹损坏●口罩头带变松●口罩变形●口罩变得有异味或者脏污●呼吸阻力变大●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已受污染(如染有血渍等) 在家需要戴口罩吗? 普通人在家不需要佩戴口罩,但如果家里人有发热、打喷嚏、流涕等症状,建议自己和家人都佩戴口罩。 口罩应该怎么正确取下? 在取口罩时,应该从两边耳朵取下耳绳,不要触碰口罩的外表面,直接丢到安全的垃圾桶里。另外如果要重复使用口罩,也不要直接放在包里、兜里等处,容易造成持续感染风险,可以由内向外反向折叠后,用自封袋包装。 口罩使用后,应该怎么处理?  关于已使用的口罩,以下几种方式不建议使用。● 开水烫:一方面会污染用来烫口罩的器皿,另一方面只是短时间烫一下,并不能消灭全部的病毒细菌。● 焚烧:一方面会污染环境,另一方面还有安全隐患。● 剪碎后扔掉:不少人之前在网络上倡议这种处理方式,以防不法分子回收二次售卖,这个出发点非常好,但还是不太推荐,因为在剪碎的过程中也还是有很大的感染风险。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在医疗机构时将口罩放入医疗废物垃圾袋中,会由专业处理机构集中处置。日常生活中● 对于普通人,将口罩直接丢入垃圾桶。● 对于疑似患有传染病的人,可以在就诊或者接受调查处置时,交由相应工作人员,作为医疗废物处理。● 对于存在发热、咳嗽、咳痰、打喷嚏等症状的人,或接触过此类人群的人,建议将口罩先丢垃圾桶,再使用5%的84消毒液按照1:99配比后,撒至口罩上进行处理。如果没有消毒液,也可以用密封袋密封后再扔。处理口罩后,一定要记得认真洗手哦!

就医指导 2021-02-09阅读量1.6万

戴口罩呼吸不畅怎么办?5个口...

病请描述:戴了一年多的口罩,你是否仍有这些困扰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口罩的那些事。戴口罩呼吸不畅怎么办?  这一点相信很多朋友都深有体会,戴一段时间的口罩就非常难受,呼吸不畅,感觉喘不上气……那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是口罩的选择,像N95这类口罩的密闭性较强,长时间戴就容易出现呼吸不畅的问题,对于普通人,可以选择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一次性护理口罩,密闭性没有那么强。另一方面,如果你在人员密度不高的室外,不舒服的时候可以取下来透透气再戴。另外,如果口罩的呼吸阻力明显变大,说明你需要更换口罩了。 天天戴口罩,脸上痘痘都加重了怎么办?  每天戴口罩,面部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环境,皮肤潮湿容易造成细菌滋生,使痘痘加重。对此,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刘洁医生建议大家: 首先注意面部清洁,如果化妆或者涂防晒霜的话,回家后要先卸妆,选择适合肤质的洗面奶在面部揉搓清洁,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特别要注意,已经形成的痘痘千万不要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甜食。饮食、睡眠要保持比较好的节律。如果面部皮损加重,出现了红色的丘疹或脓疱,痤疮加重形成中重度痤疮,建议大家询问家庭医生,在其指导下用药。婴儿没法戴口罩,应该怎么办? 确实,婴儿佩戴口罩,容易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有窒息风险,所以对婴儿来说最好的防疫方式就是应该尽量不出门!另外,家长在接触孩子的玩具、餐具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时候,或者跟孩子交流玩耍之前都要清,洗双手。不要和孩子共用餐具,给孩子喂食的时候不要用嘴吹食物,也不要用嘴尝试以及咀嚼食物再喂给孩子。 戴口罩,眼镜会起雾怎么办?  对于戴眼镜的朋友来说,长时间戴口罩也是一个难题。在中国,很多人会选择将眼镜压在口罩上,但这种方式会拉大眼镜片和眼球间的距离,时间长了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如果是气密性较好 N95 及以上的口罩,建议压紧口罩的上缘的金属边框,起雾往往说明佩戴不标准。还有一种方式,大家也可以试试。将纸巾折叠成条状,然后放在口罩金属条的下方,然后再佩戴口罩,也能缓解眼镜起雾的困扰。当然这种方式仅限于普通医用口罩,N95口罩等不适用。 戴口罩,脸上的出现压痕怎么办?  如果是轻度压痕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压痕比较重,或者出现了局部的皮下瘀血,可以选用一些能够改善皮肤血液循环的外用药膏。如果皮肤问题进一步加重,出现了红肿和破溃,可以在已经损伤的局部,适度使用创可贴或者医用敷料,避免创口进一步受刺激。摘掉口罩以后,要清洁皮肤,适当地使用一些润肤剂,改善皮肤状况。如果损伤比较重,出现严重的感染或者过敏一定要及时寻求家庭医生的意见,必要时去医院治疗。

就医指导 2021-02-09阅读量2.5万

食管狭窄有啥好方法?

病请描述:什么是食管狭窄:食管狭窄包括先天性狭窄及后天性狭窄,前者可能的原因是先天性的食管环和蹼,后天可由食管良恶性肿瘤、炎症,或吞咽腐蚀性物质后造成的瘢痕组织导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吞咽时有疼痛感、体重减轻以及进餐后食物反流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食管狭窄的病因可轻可重,因而采取正确的措施解除狭窄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们又有哪些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治疗: 1.1食管扩张术 食管扩张术是最常用的治疗食管狭窄的手段,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食管扩张术的基本原理都是借助外物在食管狭窄处扩张食管。 1探条扩张术:根据狭窄程度,选择合适直径的探条,由小至大逐渐扩张。尤其适用于溃疡性狭窄。 2球囊扩张术:将球囊处于狭窄部位,通过注水或注气使球囊扩张。操作者可观察球囊扩张的全过程,并经透明球囊看见食管壁,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2内镜下狭窄切开术 通过内镜下切开纤维组织来达到扩张食管狭窄的目的。这种扩张方式尤其适用于吻合口狭窄这类需要多次扩张才能达到缓解目的的情况。 1.3支架置入术 支架置入术,顾名思义,是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将支架置入食管狭窄处,进一步撑开食管狭窄区域。食管狭窄支架置入后饮食方面要注意:一般在放完支架后24小时才能开始喝温水,48小时以后进食牛奶、米汤之类的东西,72小时,可以稍微吃面条或很碎的食物。在放完支架以后,尤其3天内,应以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 1.4内镜下药物治疗 临床上应用药物治疗疤痕、纤维狭窄等技术已经成熟,常用激素及化疗类药物。 (1)激素类药物能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再生,促进胶原降解,抑制胶原合成。内镜下局部注射可减少扩张时间。 (2)化疗药物主要可干扰DNA复制、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生成,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止形成纤维瘢痕。 参考文献: 1.食管狭窄的内镜下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江彩冰.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30.

钟芸诗 2021-02-07阅读量1.1万

鼻炎可以做鼻整形吗?

病请描述:之前有姑娘来面诊想做鼻子,但是她因为本身有鼻炎,怕做了鼻子影响效果。这个其实是不用担心的。老丁给大家科普一下。鼻炎能不能做鼻整形手术,这个要看情况了。我们所说的鼻炎一般是鼻窦炎,如果说你的鼻窦炎在炎症可以控制的情况下,做鼻整形手术时没有什么影响的。鼻窦和做鼻整形的位置还是隔得挺远的。但是如果说你在鼻炎的发作期,每天都有大量的鼻涕流下来,那个时候还是尽量避免手术,对于术后的恢复、伤口的护理都是很困难的。

丁志 2021-02-03阅读量9965

打完瘦脸针脸凹下去该怎么办

病请描述:这个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原因,打完瘦脸针以后脸凹下去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就是我们注射的药物弥散到咬肌的上端。当药物弥散到咬肌上端这一块的时候,咬肌上端出现了萎缩,那么就会出现颊凹。这个跟注射的剂量偏大,注射的位置偏高,离散度偏大,甚至自己的护理不够恰当有关。比方说早期做了面膜或者热敷,让药物弥散度比较大一点,这个都是有关系的。那么第二点原因,就是本身我们的软组织相对比较松弛或者软组织比较肥厚,本身咬肌我们是起到一个支撑作用,会把我们脸上的一些软组织撑起来。但是当这个咬肌萎缩了,支撑作用失去了之后,下垂的作用就会加强。那么这个时候软组织出现了往下的一个流逝,而上面的软组织就会显得相对比较薄弱,就出现了颊凹。这个时候我们的补救方法有几点。第一点,肉毒素的维持时间它是有实现的,所以我们可以不用着急,慢慢等待4-6个月肉毒素的效果过去了之后颊凹也就会慢慢得到改善了。第二点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外来的作用刺激咬肌的力量,可以通过锻炼咬肌就是嚼口香糖,多吃牛肉干,多吃坚果,这种比较硬的东西,让咬肌的力量恢复的快一点。第三点就是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注射填充,注射填充就是在我们颊凹的位置进行,比方说玻尿酸、胶原蛋白甚至脂肪填充都可以迅速的得到一个相对比较好的颊凹的填充效果。最后一点就是我们下次再注射的时候可以告诉医生,上一次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咨询他能不能同时加打一个下颌缘的提升,也就是防止了组织的下垂的力量加强。相对地软组织就没有那么容易的往下流失,从而保持维持在这个位置,就是预防颊凹的出现。

丁志 2021-02-02阅读量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