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内容

内容

全球救助黄页-法国篇

病请描述:一、国家疫情状况简介    由于疫情在法国日益严峻,法国进入抗疫“战时状态”,法国人被要求尽可能减少出行。全法国3月17日进入“封城”模式,随着疫情加重,法国几十座城市先后宣布加强封城令,禁止居民夜间外出。二、当地官方疫情防控措施    法国封城措施延长至5月11日。届时将逐步开放幼儿园和中小学,大学于暑期前不再开学。7月中旬前的大型活动取消。继续提高每日检测量。5月11日封城措施解除后,民众可以买到普通口罩,并要求广泛戴口罩。患有残疾和慢性病的老年人在5月11日后应继续禁足。5月11日之后一些公共场所(餐馆、咖啡馆、电影院等)还是保持关闭“部分失业”措施和对企业的救济措施延长期限,将向贫困家庭和学生提供特殊援助。5月11日之后政府将检测所有疑似症状的人政府已重启部分生产线,在接下来的三周内,将提高口罩产量5倍,并生产10000台呼吸机法国目前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感染病毒,距离“群体免疫”很远,所以要继续努力研制疫苗维持对非欧盟国家的边境政策,关闭边境到新的指令发出三、当地官方个人疫情防控建议    2020年3月16日,为了抗击新冠肺炎,法国政府宣布从3月17日(星期二)下午12:00开始,全法国实施为期至少15天的封城措施。除某些情况外,禁止旅行。注意事项/预防避免在公共场所进行任何不必要的聚集;不要参加任何社交或家庭性质的聚会;避免与抵抗力较弱的人(孕妇,长期病患者,老人等)接触;避免在人流密集的地方逗留(医院,妇产医院,老人住宿设施等)。有效防护措施定期(水+肥皂)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消毒液;咳嗽或打喷嚏到肘部或纸巾中;使用一次性纸巾(使用后将它们扔进垃圾桶);打招呼不握手,不拥抱;与任何联系人至少保持1.5米的距离。四、当地官方诊疗机构信息    法国卫生部官网:www.sante.gouv.fr咨询对于出现新冠肺炎症状的患者:在没有严重症状的情况下:联系主治医生,或者可以使用治疗中心或远程医疗解决方案。进行联系后,应视情况选择远程咨询解决方案;如果出现症状(不适,呼吸困难):致电急救中心电话:15问诊请全科医生在问诊过程中戴口罩,检查期间,如果患者显示出严重的征兆:致电急救中心电话:15。家庭护理和隔离在不符合住院标准的情况下,新冠肺炎患者被建议在家里接受治疗和隔离。 携带新冠肺炎患者的全家也必须严格隔离在家里,无症状成员建议与患者隔离,每天两次体温并自我监测症状。对有症状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进行了生物学(或非生物学)确认其新冠肺炎感染的测试,如果他们是阴性的,他们可以继续他们的工作。如果它们是阳性的,则建议与一般人群隔离,停止工作和在达到治愈标准后解除隔离。五、新冠治疗费用    法国新冠肺炎救治费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检测病毒的费用是54欧元(400人民币),社保报销70%,剩下的部分如果有商业补充险就可以全保。第二部分是确诊后的治疗费用,基础医保报70%,剩下的部分也是商业险可以报销。六、重要联系方式及通知提醒    急救电话:15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86-10-12308或+86-10-59913991中国驻法国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33-153758840中国驻马赛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33-491320019中国驻里昂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33-785620931中国驻斯特拉斯堡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33-609994464中国驻圣但尼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262-693925807中国驻帕皮提领事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689-87295620使馆提醒:严格遵守法国政府颁布的限制出行举措,密切关注法国内政部发布的出行限制措施,除购买生活必需品、就医和无法远程办公的工作外,尽量减少出行,减少对外接触,避免人员聚集。如确需出行,请从内政部网站下载《破例出行证明》(Attestation de déplacement dérogatoire)并认真填写,以备警方查验,拒不执行者将面临38欧至135欧不等的罚款。中国公民仍可以由法国离境返回中国,而非申根区居民和无法国长居的人员不能入境法国。 文中当前信息均来自官方公示信息,如有调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

微医健康 2020-03-25阅读量8988

全球救助黄页-美国篇

病请描述:一、疫情状况简介    3月27日至今,美国是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数最多国家。二、当地官方疫情防控措施    英国BBC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已经表示,将5月1日设为重开的潜在日期。目前美国的隔离措施将于4月30日到期,很多州希望重新开放,特朗普本人也多次表示,打算尽快重启,振兴经济。当地时间4月1日,美国加州州长纽森在疫情媒体发布会上表示,鉴于加州疫情的迅速扩散,加州所有学校今年整个学年都不会再开门,此决定将持续到今年9月份待新学年的开始,在此期间所有学校将继续进行网上授课。当地时间4月22日白宫记者会上,特朗普宣布已签署暂停接收移民的政令。白宫表示,移民禁令将持续60天,政府将继续监控劳工市场,以决定是否需要修改或延长禁令。三、当地官方个人疫情防控建议    3月16日,美国白宫以总统名义发布一份应对新冠疫情指南,建议公众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即便是年轻或健康人士也面临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美国公众尽可能在家办公或学习;避免10人以上聚会;避免到酒吧、餐厅或美食广场就餐;避免随意出行、购物或社交活动;不要前往疗养院、养老院等设施,除非是为提供重要帮助。就个人卫生而言,指南建议人们勤洗手,特别是触碰过常用物后要洗手;避免触摸面部;打喷嚏或咳嗽时使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对常用物勤消毒。如果出现社区传播,州长应关闭受影响的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学校,因为学校活动会加剧病毒传播。 美国疾控中心CDC建议采取如下步骤保护他人:生病请留在家中,除非要接受医疗护理;咳嗽和打喷嚏时掩住口鼻,将用过的纸巾扔进垃圾桶,立即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如没有谁请使用含浓度60%以上的含酒精洗手液清洁双手;生病时戴口罩,不建议健康的人戴口罩以保护自己免受呼吸系统疾病的侵害,除非生病或是卫生保健工作者,普通大众无需戴口罩;每天清洁并消毒经常接触的表面包括桌子、门把手、电灯开关、台面、书桌、电话、键盘、卫生间、水龙头和水槽。四、当地官方诊疗建议    建议患有COVID-19或者怀疑自己感染了导致COVID-19病毒的个人,采取措施防止该疾病传播到家庭和社区。建议认为自己接触过COVID-19并出现发烧和咳嗽或呼吸困难等症状,致电个人的医疗保健提供者以寻求医疗建议。提前致电联系医生如果需要就诊,建议先致电联系医生办公室或急诊科,并告诉他们自己已经或可能患有COVID-19留在家中,除了要接受医疗护理; 轻度感染COVID-19的人可以在家中康复,不要离开家,也不要外出至公共场所家庭隔离,将自己与家人分开;如需外出接受医疗护理,避免使用公共交通 家庭隔离,即将自己与家人分开尽可能待在特定房间,避免共享个人家居用品;不共享:请勿与家人共享餐具、水杯、饮食用具、毛巾或床上用品;尽可能使用单独的浴室;使用后彻底清洗:如使用过这些物品,请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限制于宠物和动物接触监测症状如病情恶化建议立即就医,并提醒提前联系您的医生,恶化的症状如下:a.    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b.    持续性疼痛或胸部压力c.    嘴唇或面部发蓝d.    意识障碍或无法唤醒如遇到上述医疗紧急情况,建议拨打911,请告知操作员自己已经或可能患有COVID-19。如果可能,在医疗救助到来之前戴上口罩。建议就诊时戴上口罩:进入建筑物之前,请尽可能戴上口号,如不能戴上口罩,建议尝试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至少6英尺),这将有助于保护办公室或候诊室的人员。五、关于新冠病毒检测    美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协会发布:尽管测试面临早期挑战,但美国的50个州,哥伦比亚特区、波多黎各和关岛的公共卫生实验室现在都能够测试COVID-19,包括所有州级以及许多地方和地区公共卫生实验室。测试能力:尽管能够进行测试的私人和公共卫生实验室的数量正在增加,但该国仍面临测试挑战,包括测试所需材料(例如实验室用品,测试试剂和个人防护设备)的短缺。因此, APHL建议针对以下人群优先进行测试:A.具有COVID-19症状的医护人员和急救人员。B.患有COVID-19症状的60岁及60岁以上的个体,尤其是生活在集体场所的个体。C.可能患有其他疾病的个体,如果感染了COVID-19,将会得到不同的对待,因此,医师的判断对于这一人群尤其重要。不建议对这三类人群以外的个人进行测试,直到有足够的测试用品和容量可供使用为止。六、重要联系方式与提醒  急救电话:911中国驻美国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1-202-4952216中国驻纽约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1-212-6953125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1-415-2168525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1-213-8078052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1-312-7800170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86-10-12308或+86-10-59913991文中当前信息均来自官方公示信息,如有调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

微医健康 2020-03-24阅读量1.1万

肺癌术后并发症不可怕,可怕的...

病请描述:       肺癌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指生长在支气管粘膜或肺泡上的恶性肿瘤。当下肺癌已经成为国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外科手术作为肺癌综合治疗中最主要的一环,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微创胸腔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胸腔镜手术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有着创伤少、疼痛轻、术后康复快等优势,然而胸外科手术作为难度较高的外科手术仍然有着并发症风险。        那么肺癌手术的并发症究竟有哪些?患者出现了这些并发症应该如何处理? 一、肺癌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a.肺部并发症:主要为肺炎、肺水肿、肺不张、急性上气道阻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的并发症。实际临床上病人在手术结束后,会因麻药效果减退而疼痛增加导致呼吸和咳嗽会受到减弱进一步导致痰液主流,进而阻塞气道,引起发不张,血氧水平底下和呼吸功能障碍。对此应行支气管镜吸痰,积极抗炎治疗。出现呼衰时常予机械辅助呼吸。 b.胸腔并发症:血胸、脓胸、支气管胸膜瘘、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所致的低氧血症,以及气管撕裂或破裂等等。其中术后血胸是一种后果非常严重的并发症,须进击救治,必要时应及时再次剖胸止血。此外肺部手术时,支气管或肺内分泌物污染胸腔导致脓胸,应考虑胸腔闭式引流。 c.心血管并发症:常见高龄患者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手术过程中因为纵隔与肺门的牵拉刺激引起低氧、低钾和大出血等。常见症状为低血压、心率失常、心衰、心包填塞等。很多时候因为术前本身基础病的关系,需注意一周前停用阿司匹林等药物,畅通呼吸道等。术后输液徐均衡慢速,切忌过快引起肺炎及肺水肿。同时配心电监护,对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二、对于肺癌手术术后的护理        虽然目前肺癌手术多采用微创腔镜手术,并发症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并发症已经大大减少,然而胸外科手术的并发症仍应引起患者重视,并积极联系医护处理。 a.呼吸道的护理:术后要积极进行呼吸康复锻炼,积极的进行排痰,防止呼吸系统感染。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让患者主动咳嗽并做深呼吸,同时予轻轻拍背助排痰。患者苏醒后应积极鼓励其咳嗽排痰,并可适当进行肺部叩击,有助于肺部小细支气管分泌物的排出。如果痰较为粘稠,可以服用一些祛痰药物,如果感觉手术伤口,有针刺样疼痛、麻木感,与手术时,切断了胸壁的神经有关,要耐心,数月后,这种不适感才会慢慢消退。 b.饮食护理。肺癌手术后需要注意的饮食调理主要以均衡营养、提高患者免疫力为原则,食物以清淡、细软、容易消化吸收、能够补充足够的营养为主,在食物选择与进补时,可从流质饮食开始,无明显不适反应时,再过渡到半流食、普食,加快患者恢复。 c.术后康复:康复锻炼在术后第一时间开始,鼓励患者作床上活动。护士或家属应协助患者活动四肢,以改善血循环,恢复肌肉张力。强调呼吸功能锻炼,以使提高肺部功能。患者应该经常注意环境中的空气新鲜,尽量避免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 欲持续获取科普信息,欢迎关注与转发,科普不易,感谢支持!

张鹏 2020-03-21阅读量1.0万

枫泾医院痔科(上海市金山区中...

病请描述:枫泾医院痔科(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始创于1942年,至今已有七十多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不解努力,现已成为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上海市第三批中医临床优势专科、金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重点专科和中医特色专科,拥有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敛痔散制作技艺。目前科室开放病床42张,每年约有1200例肛肠病手术,在金山、青浦、松江、闵行及平湖、嘉善等周边地区有很大影响力。肛肠科以“传承、奋进、超越”为理念,紧握传承接力棒,坚持传承和创新并重。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专治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直肠息肉、肛窦炎、肛门湿疹等肛门直肠疾病,具有病程短、痛苦小、复发率低等特点。2014年起,肛肠科全面开展“微创闭合术治疗环状混合寿、RPH、TST”等微创手术方法。同年,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肛肠科紧密联合,开展要婴幼儿肛周脓肿、肛瘘、直肠息肉等肛肠病手术,创造了金山区及周边地区低龄患儿肛肠疾病救治记录,弥补了我科治方要婴幼儿肛肠疾病的技术空白。开展拖线、药线疗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及中西结合治疗重度便秘等颇具特色的疗法;通过开展复杂性肛瘘、功能性便秘专病门诊,不断提高科室疑难疾病处理能力:与镇痛科合作,联合开展骶管部神经阻滞麻醉治疗“慢性肛门直肠痛”,为患者减轻了痛苦及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申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科研基金课题5项,上海市2017年度中医优势病种培育项目1项,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2016年)项目1项,上海市“优秀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计划”课题1项;金山区科委课题7项,金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课题7项。以分中心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2016年)项目各1项。近十年来发表核心期刊论41篇;申请专利4项。         科室现有“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培养对象1人,上海市“中医药(中医专科)专门人才”・上海市“优秀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和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对象各1人,上海市金山区卫生健康系统第三周期和第四周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各1人;金 山区领军人才后备队1人,金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学科带头人3人次及业务骨干和后备人才11人次。陆金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主要传承人1人;上海中医药大学第八届临床教学基地兼职副教 授1人;已有2人获得项士学位。近年已先后选派7名年轻医师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医院、曙光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肛肠科科进修;2015年6月1名副主任医师参加英国圣马克医院结直外科中国研究生培训班;2017年3月2名医参加第16 届亚太结直肠学会年会。                                                     肛肠科曾先后荣获“2010-2014年度上海市模范集体”、2009-2011年度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13年上海市优秀青年突击队”、“金山区卫生系统2012年度“五有”学习型班组、“2011-2012年度青年护理明星集体”、“2016年度金山区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荣誉,1名医师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1名医师荣获“2013年上海市优秀青年突击队优秀队员”,2018年1名医师荣获金山区卫生计生系统“十佳医务工作者”。          特色介绍:肛肠科自制制剂“敛痔散“,至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经过八代人一脉相传,敛痔散的配方、用药、炮制方法始终没有变,是中药外用药的一个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和医药价值。其对治疗混合寿、肛裂等肛肠疾病效果显著,对术后创面愈合十分有效。                                            2009年5月“敛痔散制作技艺”入选为上海市金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6月“敛痔散制作技艺”入选为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2年10月“敛痔散及其备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敛痔散的制备方法”于2017年4月21日申请国 家发明专利,2018年11月2日进入实质审查的生效阶段。2010年6月吴伟光老先生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敛痔散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第六代)。2016年3月吴伟光老先生被评为上海市金山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敛痔散制作技艺”一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6月姚向阳科主任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敛痔散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第七代)。

彭军良 2020-03-21阅读量1.8万

普通人口罩多久换一次?

病请描述:大家都知道,这次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戴上口罩不只是我们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健康负责。但是关于口罩,大家各有各的疑问:但是你知道戴口罩也有很多技巧吗?口罩类型这么多应该怎么选?口罩需要每天都换吗?使用后的口罩应该怎么处理? 今天,我们统一整理了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带呼吸阀的口罩能不能防病毒?   呼吸阀的作用是降低口罩的呼吸阻力。带不带呼吸阀都不影响对口罩佩戴者的保护,但开启的呼吸阀可能会将佩戴者排出的飞沫或者细菌排出口罩,所以如果你是病毒携带者,请选用没有呼吸阀的口罩。 我们应该选择哪种类型的口罩?   现在目前市面上口罩类型很多,名称也特别多,很多人难以分清,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口罩名称和包装上的执行标准号进行判断。在此次疫情中,首选使用医用防护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上述两类口罩主要针对医护人员且目前较为紧缺,普通人也可以选择工业用颗粒物防护口罩或者医用护理口罩等。至于其他棉质口罩、海绵口罩、活性炭口罩等类型,就不推荐使用了。另外也需要注意的是,口罩并不是越厚越好。虽然棉质口罩看起来很厚,但对于防御病毒却毫无作用,而医用外科口罩看起来比较薄,却有很好的过滤效果。孩子戴不住口罩怎么办?  对于口罩的选择,我们不建议儿童使用成人口罩。一方面,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且其脸型小,一般口罩难以达到密合的效果。另一方面,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戴上口罩之后,呼吸阻力会增加,会明显感觉不舒服,1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戴口罩,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尽量不出门。目前建议3岁以下的儿童尽量不出门。另外,像医用防护口罩,虽然防护性最强,但透气性差,不太适合小孩子使用。所以如果孩子必须外出,最好选用儿童医用外科口罩。如果孩子一戴口罩就扯开,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告知孩子为什么大家都要戴口罩以及不戴口罩的危害,佩戴时帮孩子调整好口罩的位置,让孩子更舒适、减少抵触心理。 普通人口罩多久换一次?  对于口罩的使用时间,现在很多人也比较纠结,一方面目前口罩比较紧缺,另一方面又怕没有防御效果。其实,普通人佩戴口罩不必一次一换,根据口罩的清洁程度来定。如果口罩出现以下问题,建议及时更换:●口罩鼻夹损坏●口罩头带变松●口罩变形●口罩变得有异味或者脏污●呼吸阻力变大●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已受污染(如染有血渍等) 在家需要戴口罩吗? 普通人在家不需要佩戴口罩,但如果家里人有发热、打喷嚏、流涕等症状,建议自己和家人都佩戴口罩。 口罩应该怎么正确取下? 在取口罩时,应该从两边耳朵取下耳绳,不要触碰口罩的外表面,直接丢到安全的垃圾桶里。另外如果要重复使用口罩,也不要直接放在包里、兜里等处,容易造成持续感染风险,可以由内向外反向折叠后,用自封袋包装。 口罩使用后,应该怎么处理?  关于已使用的口罩,以下几种方式不建议使用。● 开水烫:一方面会污染用来烫口罩的器皿,另一方面只是短时间烫一下,并不能消灭全部的病毒细菌。● 焚烧:一方面会污染环境,另一方面还有安全隐患。● 剪碎后扔掉:不少人之前在网络上倡议这种处理方式,以防不法分子回收二次售卖,这个出发点非常好,但还是不太推荐,因为在剪碎的过程中也还是有很大的感染风险。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在医疗机构时将口罩放入医疗废物垃圾袋中,会由专业处理机构集中处置。日常生活中● 对于普通人,将口罩直接丢入垃圾桶。● 对于疑似患有传染病的人,可以在就诊或者接受调查处置时,交由相应工作人员,作为医疗废物处理。● 对于存在发热、咳嗽、咳痰、打喷嚏等症状的人,或接触过此类人群的人,建议将口罩先丢垃圾桶,再使用5%的84消毒液按照1:99配比后,撒至口罩上进行处理。如果没有消毒液,也可以用密封袋密封后再扔。处理口罩后,一定要记得认真洗手哦!

就医指导 2020-03-18阅读量4.0万

超过35岁再做下颌角手术需慎重

病请描述:之前经常提到一般以35岁为分界线,一般建议轮廓类手术都在35岁之前完成,那么超过35岁到底还能不能做下颌角等面部轮廓手术呢?不是说禁止,不等同于说术后护理事项那些禁止项,只是要做好几个评估。 1.自身皮肤弹性。一般人35岁以后人体面临自然衰老和面部松弛下垂凹陷等,如果年龄小的截骨不太多的一般都能通过自身皮肤弹性和软组织的调解,而过了35岁,一般这种皮肤弹性差一些、胶原蛋白流失等,做同样截骨大小的术后后松弛下垂风险会大很多。其实就算不做下颌角手术,也会需要留住时光,如果这个时候再来个截骨减少骨骼占位,本来就会下垂松弛程度可能会加剧。当然这些不是必然,毕竟前面说了有提前条件。这里不是说一定是以35岁作为分界线,有人面部衰老皮肤弹性变差可能是从更早时候就开始的,也不是说皮肤弹性差的就绝对不能做下颌角手术,而是应该提前做好心理预期,后期要配合紧致提升类的相关保养改进措施吧。作为一名老说大实话的整形医生,这些话是要讲在前面而不是忽悠肯定不会下垂,我这里技术能避免下垂松弛之类的。 2.还需要考虑个人体质和自身恢复机制。随着年龄增大,大概率上体质,免疫力和面对手术后的自身恢复机制会降低。就像以前有广告说20岁的人,40岁的心脏肾脏之类的说法,年龄不是必然,但年龄大的身体机能和内脏功能会有影响。举个栗子,大学时代通宵追剧上网熬夜,第二天照样上课打球,而到了35岁以后呢,可能熬一通宵需要很久才能满血复活,这是自然规律由不得个人意念支撑。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人体质好,可能爹妈给的天生基因好体质好,还有人长期锻炼身体,身体状态看起来就是20多。这样的人就不用受年龄限制。这里也不是说禁止,不是说35岁以后做了手术就恢复不了,意思是说可能恢复速度不如一般其他那些跟你一起做手术的年纪小一点的恢复速度。年龄越大身体越娇气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成立的。如果有人能提前做好心理预期,尽可能提高自身体质,免疫力等,看到同批人的恢复时间不要嫉妒平和看待,也不是说不能做。 3.前面讲过过了35岁很多人面临发腮的问题,很多人过了35岁新陈代谢变慢会容易发胖,面部脂肪增多且松弛,这种情况光截骨不改善软组织问题,视觉意义上看很可能“费钱做了等于没做”,当然,这是视觉上看的没改观,ct上看骨骼该截的都截了,作为下颌角手术是成功的没毛病,但面部整体视觉上改观几乎没有,原因在于忽略了“软组织膨胀”的因素,有些甚至以此评价下颌角手术没作用,做完跟没做一样大。客观的做法是,能清楚自己的面部现状,分得清楚骨骼问题和软组织问题是要分开解决的。过了35岁单下颌角手术不能包打脸小的天下。 4.评估投入产出比,这个时候需要势利一些,需要评估成本和收益。这里的成本和收益不只是指经济上,还有精力时间心理等多方面综合评估。成本一般包含手术费、后期紧致提升维系费用(当然也有很多不做下颌角到了年龄也会去做紧致提升)、恢复时间成本、心理上的担忧与恐慌(当然也有人年纪轻轻术前也是异常的紧张和恐慌)。收益方面呢,有人认为过了35岁,好看不好看没那么重要了,改善的美貌提升部分对生活是否造成重大影响。 如果有人抱着前面活得不够精彩计划过了35岁改善一下面部就能达到人生从头再来换人生的想法,建议可以洗洗睡了。你们所看到的靠改善面部就能换人生当上人生赢家的故事背后,主人公所付出的努力一定不是光手术这一种。光看颜值改观如果其他方面没有改观的决心和行动,术后的心理落差会很大。如果有人觉得我一直就介意自己脸大甚至自卑,以前各方面条件不允许错过了最佳时期,现在各方面条件允许了心智也很成熟了想来做这个手术实现愿望可以么?可以,这种情况术后能带给她的精神激励比本身改脸效果会更加强烈,如果术前充分沟通了解,术后合理期待配合、后期维系和恢复护理,这种人值得尝试。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毕竟在评估投入产出比这些因素上每个人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的,我这里目前做过下颌角手术的最大年龄是41岁,按照上述的沟通来了一遍,她就是传说中的一直介意自己的脸大,之前各种原因耽误了最佳时期,现在各方面准备都做好了就想来调整,不求术后换头换人生,但求圆自己脸变小的梦想。虽然老公孩子事业都稳定不需要靠颜值来提升个人魅力,只需要悦己就好。

柴岗 2020-03-12阅读量7985

疫情期间养老机构如何防护

病请描述:1、如何加强出入管理?         (1)通过公告、电话、短信、微 信、邮件等多种方式向老年人家属发布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安排和相关服务通知,在养老机构主要出入口张贴防控告示。         (2)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进出,暂停来访咨询接待业务、不必要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3)对特殊情况(老年人病重、病危、病故、失能由亲属长期陪伴照顾等)到访家属及其他人员进行登记。访客应当执行体温检测、戴口罩、手消毒等卫生防护措施,安排专门接待室,在指定区域和路线活动,禁止在生活区活动,并遵守相关防控要求。         (4)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尽量安排工作人员在养老机构内居住;居住在外的工作人员上下班途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出入人员密集场所,在居住地出现疑似症状的,应及时就医并报告养老机构。         (5)当地政府疫情响应解除前,从疫情多发地区地返回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居家隔离满14天无异常后才能返回岗位。         (6)加强门卫值班,安排专人每天对所有出入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测量体温,询问并记录旅行史、健康状况等。情况可疑者禁止人内。         (7)劝导老年人尽量不外出;确因特殊情况请假外出的老年人返回时,应当详细填写在外活动情况,并在养老机构内隔离区观察14天无异常后返回生活区。        (8)新入住老年人需在隔离区观察14天无异常后方可入住。         (9)养老机构内应设置隔离观察室,配置相应防护用品(防护服、医用口罩、手套等),配备必要生活和护理服务条件。尽量使用独立空调。         (10)根据防控需要,必须时实施封闭式管理,暂停接待外来人员探视和接收老年人新入住。         (11)暂停家属为老年人送餐,老年人饮食统一由养老机构食堂供应。安排专人接收家属送来的老年人生活必需品,及时消毒外包装(75%乙醇或含氯消毒剂)后负责转交老年人。         (12)减少以养老机构为地址的快递,快递、送药人员禁止进入。               2、如何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         加强老年人心理调节,做好正面宣传教育,为居室内老年人提供电视、广播、阅读等文化娱乐服务,及时转移老年人注意力,缓解焦虑恐惧情绪,引导其保持正常作息、规律生活。对在隔离区观察的老年人要给予重点关怀。         利用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与亲属间的亲情化沟通服务。积极做好和家属的沟通解释工作,缓解家属紧张情绪,争取家属理解和支持。         3、如何加强老年人日常健康防护?         (1)每日居室巡查,观察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         (2)每半日老年人居室通风(不宜少于30分钟);不宜开窗通风的,应配备机械换气通风设备,必要时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等进行空气消毒。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消毒。开窗通风时,应注意避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感冒。         (3)每日早、晚测量入住老年人和工作人员体温,并做好健康记录。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做好血压、血糖等指标监测,规律用药,做好慢性病防控。        (4)每日提醒或协助老年人做好洗漱、沐浴等个人清洁卫生,提供洗手液、抹手纸或干手机,倡导老年人勤洗手。保持老年人口腔、身体、衣物、床单元及居室清洁卫生,经常晾晒老年人被褥衣服;老年人居室地面、窗台、床头柜、床围栏等,每天清水擦拭1次,每周擦拭消毒1-2次;做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的消毒清洗工作。      (5)保证老年人充足饮水量与营养摄入。        (6)有条件的养老机构,鼓励老年人开展适宜的户外活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        (7)暂停室内集体活动;有条件的暂停集体用餐,改为送餐至老年人居室。          4、如何加强工作人员管理?         (1)开展疫情及相关防控基础知识宣传教育,确保工作人员掌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个人防护、卫生健康习惯、相关传染病法律法规及疫情应急处置要求,避免共用个人物品,积极倡导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坚决阻止各类“谣言”在养老机构内部传播。         (2)工作人员上岗前做好戴口罩等防护准备,必要时使用医用橡胶手套等防护措施;在接触每位老年人前、后,均应当洗手或手消毒,避免交叉传染。         (3)合理调整安排工作人员的作息时间,加强工作人员心理调节。         (4)非一线工作人员要尽量减少到老年人居室及老年人公共区域走动。         (5)工作人员不得前往贩卖活禽或野生动物的市场。         (6)确保养老机构生活用品、耗材、食品、基本药品的保障供应,及时清理超过有效期的各类物品。一次性手套、围裙、口罩、纸巾等作为应急套件,放在醒目处,以便立即可以使用。         (7)规范处理垃圾、污水、污物,消除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做好机构内消毒工作。         (8)确保环境清洁卫生。办公区域、服务场所的桌椅、物体表面、门把手、水龙头、开关按钮、扶手等每天清水擦拭1次,每周擦拭消毒1-2次;厨房、洗衣房、垃圾处理场所(存放点)及后勤保障设施设备和物品每天擦拭消毒不少于2次。         (9)加强浴室消毒,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暂停老年人集中使用公共浴室。         (10)加强农村敬老院等养老机构自养禽类、牲畜圈舍的每日清洁消毒。         (11)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规定,严把食品采购关,严禁购买活禽野味,彻底煮熟食物,生熟食品分开。        (12)做好餐(饮)具消毒,使用过的餐(饮)具应当煮、蒸30分钟以上。        (13)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         5、出现疑似病例,该怎么办?        (1)老年人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等),应立即对该老年人单间隔离,避免与其他人员近距离接触,立即向当地社区卫生机构或疾控机构报告,请求指导,并协助开展相关调查处置工作。曾与可疑症状者有过无有效防护的密切接触者,应立即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同时,向民政部门报告和通知家属。陪同送医途中,老年人及其陪护人员应始终佩戴口罩,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工作人员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到医疗机构就诊排查,立即向当地社区卫生机构或疾控机构报告,请求指导,并协助开展相关调查处置工作。曾与可疑症状者有过无有效防护的密切接触者,应立即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同时,向民政部门报告。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其他传染性疾病后,方可重新上岗         (3)如果出现入住老年人或工作人员被确诊感染的情况,养老机构应落实疫情监测报告责任,及时向当地疾控机构和民政部门报告;协助疾控机构对密切接触者(接触的其他老年人及工作人员等)开展排查并实施14天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每日对老年人和工作人员至少进行2次体温测定,随访健康状况,指导其监测自身情况变化,并随时做好记录;协助当地疾控机构做好养老机构终末消毒。        (4)经确诊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其他传染疾病的老年人,需返回养老机构继续入住的,应在养老机构内隔离区观察14天无异常后入住;参与陪同护送的工作人员也应实施14天居家或隔离区观察。         6、预防性消毒注意事项有哪些?         以日常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消毒方法如下:        (1)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500mg/L)擦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净。         (2)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500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勿让儿童触碰。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按说明书方法配备消毒剂。         (3) 75%乙醇消毒液可直接使用。

王智刚 2020-02-27阅读量1.3万

弱视小常识

病请描述: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眼睛未能接受适宜的视觉刺激,使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的视觉功能减退状态,不仅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正常,而且没有完善的立体视觉,将会给儿童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明显不利的影响。 弱视可分为先天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如严重的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致密的角膜混浊或屈光间质混浊)、斜视性弱视(抑制斜视眼导致该眼的视力低下和弱视形成)、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屈光度数相差较大)、屈光不正性弱视(近视、远视或散光)等。这些弱视除前一种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外后四种弱视若能及早发现尽早治疗预后是很好的由于先天性白内障、斜视等疾病引起的形觉剥夺,必须及早去除原发疾病;因为屈光参差、或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应首先佩戴合适的眼镜,使屈光异常得到矫正,然后进行弱视的早期治疗。 弱视治疗效果与治疗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疗的效果越好。研究表明:弱视主要在1-3岁时形成,3岁以内为关键期,8岁以前为敏感期,超过14岁治疗效果不佳。14岁以后的患儿,眼-大脑皮质神经通路基本发育完善,视力提高的希望越来越小,治疗的困难越来越大。因此早期发现儿童弱视至关重要:幼儿园体检和家长的重视起着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发现孩子视物歪头爱眨眼眯眼等视力不良现象时应重视并及时让其就医。 弱视治疗的4种方法: 一.遮盖疗法:遮盖疗法是古老而有效的弱视治疗方法,它是治疗儿童弱视简单而经济的有效方法。 1.单眼严格遮盖法:适用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患儿。这类患儿往往一眼视力较好,而另一眼因抑制较深,视力较差。方法为:用黑布眼罩严密遮盖视力比较好的眼,强迫弱视眼看东西,使其受到刺激锻炼,逐渐消除抑制,使视力提高。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检查弱视眼视力变化情况,每半月复查一次,同时要注意健眼视力,防止发生因遮盖而引起的视力减退。 2.双眼交替遮盖法:适用于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单眼斜视性弱视。如果弱视双眼视力相等,可采用双眼等量交替遮盖,左右眼分别遮盖3天。如果双眼视力有差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4:1的方法,即遮盖视力较好的眼4天,然后改遮盖视力较差的眼1天,使视力差的眼更多地看东西得以锻炼,促使视力提高快些,以求达到双眼视力平衡提高地目的。 3.半遮盖法:适用于弱视眼视力上升到0.6以上的患儿。使用半透明的塑料薄膜遮盖健眼,人为地造成健眼视力低于弱视眼,使弱视眼有更多的机会看东西,有利于双眼视功能的建立与完善。 4.短小遮盖法:适用于弱视眼视力已恢复正常但仍低于健眼者,为巩固疗效,可在做作业或看书时遮盖健眼,平时不遮盖。 二.视觉精细训练:是对弱视眼的一种特别应用锻炼,有利于视觉发育和提高视力。精细目力训练方法很多,可根据弱视患儿的年龄、智力和视力等情况选用。例如:用红丝线穿缝针,缝针大小可根据视力情况决定。也可练习描图、绘图、用筷子夹珠子等。精细目力训练必须使用弱视眼。视觉精细训练是儿童弱视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能有效提高弱视儿童的视觉定位、认识辨认、追随、搜索和视觉记忆等方面视觉功能,提高弱视儿童的视觉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其视功能(包括其视力)。家长要重视这种简便易行的训练,常抓不懈。 三.增视能信号刺激训练:通过条栅、正弦波、裂隙光、棋盘格、螺旋线等最佳的光学刺激模式直接刺激视网膜,给予视网膜细胞最大功效的刺激,增强视网膜细胞的感光能力。如脉冲红光疗法,适用于各种弱视患儿,后像灯适用于非中心注视的弱视,还有CAM视觉刺激法等。 四.中医疗法:即耳穴治疗,结合中医经络学说,采用中药王不留行、白芥子等贴在耳朵上与眼睛相应的穴位,刺激视力提高。 五.综合疗法:由于各种治疗方法机理不尽相同,所以综合疗法比单一疗法优越。一眼弱视患儿,首先常规遮盖健眼,给弱视眼更多的注视锻炼,配合视觉精细训练、脉冲红光刺激、穴位治疗等。 六.日常护理:合理膳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限制过多糖类的摄入,以促进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发育。多吃含维生素A、维生素B、锌、钙的食物,如蛋类、鱼类、奶类、胡萝卜、菠菜、黄豆、海带、紫菜、猪骨、牛骨、动物肝脏、甲壳类、根茎类等。保证充足的睡眠维持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平衡;多锻炼如放风筝踢毽子打乒乓球等体育活动促进眼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 弱视治疗是一个综合、长期的过程。孩子年龄尚小,常需要家长监督和配合,尤其是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首先应使弱视患儿配戴合适的眼镜,使屈光异常得到矫正,并坚持每天配戴眼镜,由家长督促进行视功能训练。由于儿童生长发育快,眼的屈光度也不断变化,故应在6-12个月后重新验光,及时调整眼镜度数,更换眼镜,帮助儿童养成配戴矫治眼镜的习惯,切忌反复间断,防止弱视程度加重。对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双眼不能耐受完全矫正的眼镜度数,没有双眼同时视,只能按照传统的遮盖法进行单眼弱视治疗,延迟了双眼立体视的建立时间。建议佩戴角膜接触镜(RGP)减少双眼像差进行治疗的,由于佩戴麻烦,易感染,儿童依从性低而推广不大。针对这一难题,国内外专家进行技术攻关,应用准分子激光进行屈光参差的矫正,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准分子激光屈光不正矫正术早已用于18岁以上人群的近视、散光、远视治疗。随着准分子激光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这一手术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通过对4-6岁以上高度近视、远视屈光参差的患儿进行术后随访,认为这一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提前了弱视患儿的立体视建立时间,相对延长了弱视治疗的敏感期时间,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赵立全 2020-02-24阅读量9979

隐形眼镜小常识

病请描述:隐形眼镜又称角膜接触镜,既能矫正视力又能起到美观的双重作用,因而倍受广大屈光不正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的青睐。 但是隐形眼镜直接与眼角膜接触,即使像广告宣传的那样,隐形眼镜镜片质量再好,透氧性再高,也会阻碍角膜对氧气的直接需求,引致相应的并发症,如干眼症,角膜上皮剥脱,角膜新生血管,巨乳头性结膜炎,如果有细菌或病毒存在,就可能导致角膜炎,甚至形成角膜溃疡、穿孔。建议隐形眼镜和框架眼镜搭配使用,戴隐形眼镜每天不能多于6小时,连续戴镜时间不能超过10年。年龄大于40岁者不宜戴隐形眼镜。因为此时人的眼部组织会发生比较明显的退行性变化,眼局部的抵抗力下降,特别是眼球耐受缺氧的能力下降。 此外,有些患有眼部疾病的人是不宜戴隐形眼镜的,比如急、慢性泪囊炎,眼睑闭合不全,角膜急、慢性炎症或感染,结膜急、慢性炎症或感染,急、慢性葡萄膜炎,急、慢性青光眼和超过隐形眼镜矫正范围的屈光不正等。一些患有全身疾病的人也不宜佩戴隐形眼镜,比如急、慢性副鼻窦炎,糖尿病,甲亢,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胶原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某些药物可以导致眼部的生理性改变。口服避孕药可以引起眼睑和角膜肿胀;镇静及催眠药会影响眼提上睑肌和轮匝肌功能使眼睑开闭不全;抗组胺药(第一代)、抗胆碱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可以使泪液分泌量减少,这些药物最终都会影响隐形眼镜的正常佩戴。此外,还有些药物可以使隐形眼镜变色,如利福平、非那吡啶、四环素、柳氮磺胺吡啶等。因此,在服用这些药物期间,不宜佩戴隐形眼镜。 女性在经期、妊娠及哺乳期不宜戴隐形眼镜。因为在经期,眼压比平时高,眼球也易充血,这时如果戴隐形眼镜,会使眼球产生不适感及炎症。而在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眼睑及角膜会水肿,角膜表面会与正常时选配的隐形眼镜片不相吻合,从而对角膜产生不良影响。 感冒时,也不要戴隐形眼镜,改戴框架眼镜。因为感冒常伴有轻度的结膜、角膜炎症,戴隐形眼镜会使炎症加重。此外,感冒患者的手上往往带有大量病菌,很容易在取、戴隐形眼镜的过程中进入眼内,而且许多感冒、止咳或止痛药物中都含有抑制眼泪的成分,泪腺分泌量减少会影响隐形眼镜的佩戴。感冒发烧时眼部血管处于扩张充血状态,也不宜戴隐形眼镜。 生活环境有灰尘及烟雾等严重污染,或者工作环境有酸碱及挥发性化学物质等情况下,不宜戴隐形眼镜。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佩戴隐形眼镜。但是,专家指出,隐形眼镜对中小学生并不适宜。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眼球各部位的结构变化快,近视、度数不稳定,镜片曲率与角膜不相适应,会造成角膜上皮脱落,甚至角膜溃疡或穿孔。其次,中小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自理能力较差。隐形眼镜每天都要清洗消毒,程序也较烦琐。中小学生若日常护理不当、消毒不严,则会继发感染,还会左右眼镜片错位及佩戴超过了使用期限的镜片,造成一些并发症。因此,除非特殊需要,中小学生还是以戴框架眼镜为好。 目前,彩色隐形眼镜及美瞳隐形眼镜,正成为年轻时尚人士的爱物。它虽让人格外靓丽,但带来的危险也不少。由于它是在普通隐形镜片上加镀颜色,会堵住镜片的部分透气孔,降低镜片的透氧、透气性,引起一些角膜并发症。如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颜色脱落,对眼睛造成更大伤害。由于彩色隐形眼镜的周边都上了色,其瞳孔直径一般会固定在4~6毫米. 而人眼的瞳孔却可随光线亮度扩大或缩小. 当光线过暗时, 瞳孔直径有可能大于6毫米,这就会造成夜间视力障碍。

赵立全 2020-02-24阅读量9624

洗手防护攻略

病请描述:        1、为什么洗手能够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断接触到被病毒、细菌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上的病原体可以通过手和口、眼、鼻的黏膜接触进入人体。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保持手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2、怎样保证洗手效果?         洗手是减少手部细菌、病毒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正确洗手是关键。正确洗手是指使用流动水,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每次洗手应揉搓20秒以上,应确保手心、手指、手背、指缝、指甲缝、手腕等处均被清洗干净。不方便洗手时,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                  3、洗手的步骤有哪些?         (1)用流动水将双手淋湿。         (2)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         (3)认真搓洗双手至少20秒。         第一步,洗手掌。手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揉。        第二步,洗手背。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指缝。手心相对,手指交叉,相互搓揉。         第四步,洗指背。一手弯曲呈空拳,把手指关节放在另一手的手心,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拇指。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一手五指指尖并拢,放在另一只手的手心,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腕部,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4)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双手。         (5)捧起一些水,冲淋水龙头后,再关闭水龙头(如果是感应式水龙头不用做此步骤)。         (6)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吹干机吹干。             4、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为了避免经手传播,应注意洗手,洗手频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下情况应及时洗手:外出归来,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过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上厕所后,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后(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钱币、快递等物品),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处理婴儿粪便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                 5、外出不方便洗手时,该怎么办?         可选用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特殊条件下,也可使用含氯或过氧化氢手消毒剂。使用时用量要足够,要让手心、手背、指缝、手腕等处充分湿润,两手相互摩擦足够长的时间,要等消毒液差不多蒸发之后再停止。但是,对公众而言,不建议以免洗的手部消毒液作为常规的手部清洁手段,只是在户外等没有条件用水和肥皂洗手的时候使用。                 6、洗手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要用流动的清水洗手。如果没有自来水,可用水盆、水舀、水壶等器具盛水,把水倒出来,形成流动水来冲洗双手。        (2)用肥皂或者洗手液,充分揉搓,保证洗手效果。       (3)每个地方都要洗干净,包括手心、手指、手背、手指缝、指甲缝、手腕,每个角落都不能放过,时长不少于20秒。         (4)肥皂泡要用清水彻底冲干净。        (5)洗手后要用干净的毛巾或者一次性纸巾擦干,也可用吹干机吹干。

王智刚 2020-02-19阅读量9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