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今年10月29日是第11个“世界卒中日”,主题为“正视卒中,可防可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是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中心联盟单位之一,也属于“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始终视宣传卒中规范防治理念、改善中国胆固醇的管理现状、降低我国脑血管病疾病负担为己任。在世界卒中日到来前夕,神经内科在第九人民医院新门诊大楼(瞿溪路500号)进行了义诊及宣教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免费卒中筛查及指导。 10月28日上午9:30分,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翟宇主任、董幼镕主任、舒良医生、和青医生、赵蕾医生、王雪梅医生以及医护人员在门诊一楼针对患者进行了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卒中康复指导等,义诊活动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高度欢迎。 上午10:00,在第九人民医院新门诊大楼二楼健康学堂,神经内科翟宇主任、舒良医生分别进行了“脑卒中危险因素及预防”和“头晕就是脑中风吗?”的精彩宣教。首先由翟宇主任向患者介绍了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唤起了患者及家属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重视;随后由舒良医生向患者介绍了头晕和脑中风基本知识,让患者对日常常见的头晕、眩晕等基本常识进行了区分,患者对头晕和脑卒中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宣教结束后,翟宇主任、舒良医生又与患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交流,看着患者期望的眼神,医护人员们的疲惫一扫而光!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意义深远,今后一定多多举办,造福患者!
刘建仁 2016-10-30阅读量6831
病请描述: 肉毒素是常用的美容药物,可以除皱、瘦脸、瘦身;也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治疗肌张力障碍、面肌痉挛、脑梗死后肌肉痉挛疼痛的药物。但是,它是“毒素”,需要严格管理,在我们医院,患者是不能接触该药物的,所有药物的处置、传递都是医生亲自完成。因为该药剂量过量、使用不当可以导致肌肉麻痹,一旦累及呼吸肌肉、吞咽肌肉等,可以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窒息而危及生命。一旦发生这种病症,需要及时送专业规范的神经内科中心救治。 从2016年4月中旬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九院)院神经内科接诊多例肉毒素中毒患者,病例分布范围以上海、浙江为主,部分来自四川、北京、山东等区域。患病人群主要为通过微整形工作室无资质注射肉毒素美容的青年人,注射项目以瘦腿,瘦脸类为主。突出特点为注射后3-7天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肢体无力,并伴有口干、复视、视物模糊、便秘等症状,严重者有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截止目前为止,部分患者经我科积极治疗已显著好转出院。 A型肉毒素主要作用于胆碱能运动神经的末梢,通过暂时抑制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使肌纤维不能收缩,可达到瘦腿、瘦脸目的,是医学美容的一种有效手段。我院收治的中毒患者中应用剂量最大者为腿部注射450单位肉毒素,最小者为咬肌部单侧注射100单位。临床上一般注射200-400单位正规产品A型肉毒素是安全的,近期出现多例全身中毒状况以往较少见。分析原因:所有患者均接受的是非正规医疗机构的注射,肉毒素来源可能是其中一种致病因素。此外微整形机构注射师多出自短期甚至山寨“注射美容培训班”,无医学解剖及药理学等基础,多例患者描述注射后局部出现淤青,不排除肉毒素直接进入血管导致全身中毒症状。 按照国家规定,A型肉毒素及其制剂列入毒性药品管理,目前药监局在我国批准的肉毒素药物为国产品牌“衡力”以及进口品牌“保妥适”,并明确规定,药品供应企业只能将A型肉毒素制剂销售给医疗机构。因此提醒,此类“毒药”临床上属“红处方”药物,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注射,防止美容成毁容。 (上海九院 神经内科 神经系统疾病肉毒素治疗中心 刘建仁教授,李强博士,沈皛磊硕士,王硕硕士)
刘建仁 2016-07-05阅读量6677
病请描述: 1. 概述 视神经疾病:视神经为第Ⅱ对脑神经,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索即视神经纤维汇集而成,自视乳头起至视交叉止,属中枢神经。分为球内段:也就是眼底镜下能见到的视乳头;眶内段:为穿过筛板进入球后部分;管内段:为进入视神经骨管内部分;颅内段:出视神经骨管后达视交叉前角部分。其全长大约42~50mm。在此路径中各种病变导致的视神经损伤均可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色觉障碍、疼痛、或者伴有视物成双、眼肌麻痹、斜视、瞳孔异常等症状体征。这些常见病包括: (1)视神经炎、视神经脊髓炎 (2)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3)感染性视神经病变(细菌、病毒、真菌、梅毒螺旋体、莱姆等) (4)结节病、韦格肉芽肿、白塞病导致的视神经炎症、缺血 (5)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6)烟酒性弱视、营养不良性视神经病 (7)药物毒性:乙胺丁醇、奎宁等 (8)眼眶占位、垂体瘤、其他颅内肿瘤占位压迫 (9)青光眼、甲状腺眼病 (10)全身肿瘤的转移、浸润:淋巴瘤、白血病、肺癌等。 (11)颅内压增高导致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 (12)外伤性视神经病 (13)先天发育异常:视神经发育不良、牵牛花综合征、视乳头倾斜、拥挤等。 我们将针对其中常见的类型给予说明。 2. 临床表现 视力下降往往是大部分患者就诊的重要原因。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的发病急,短期内达到最高峰。肿瘤压迫和青光眼病变为慢性进行性发展,患者视力下降往往持续数年之久,但可突然加剧。一些伴随症状,如眼球及眼球转动疼痛对鉴别炎症和缺血很重要。视野缺损是另外一个常见的视神经损害表现。可以大概归结为:中心视野缺损、周边视野缺损、水平一半视野缺损及其他类型。视野缺损的类型对判断垂体瘤、青光眼、遗传代谢性及缺血性非常重要。色觉减退并不是患者首先注意到的异常,但查体时可发现。视神经炎患者红色觉饱和度的降低具有特征性。代谢、中毒性视神经病变及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的色觉减退也非常严重。伴随症状发病侧别,即单眼、双眼同时、双眼先后发病的特征对医生诊断有很大帮助,当患者感觉视力下降时可交替遮盖双眼予以明确。眼球或转动眼球疼痛可以帮助鉴别炎症和缺血。如果患者伴有视物变形,双眼看物体不等大,可能是视网膜和黄斑的病变而不是视神经病变。既往疾病和家族史:患者既往全身疾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风湿免疫病、梅毒、结核、肿瘤、血液系统疾病、长期服用药物史及青少年儿童患者母系家族的视力下降病史对明确诊断可以提供巨大帮助。 3. 病症详解 3.1. 病因 见概述部分。 3.2. 疾病诊断 患者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色觉障碍;眼科检查时光线交替照射瞳孔可发现患眼相对瞳孔传入障碍(relative afferent papillary defect, RAPD)。此现象仅表明双眼视神经传入存在差异,如果双侧病变损害程度相当则不一定观察到。眼底检查:视神经乳头可正常或者水肿、充血、隆起、出血、渗出、凹陷、苍白和萎缩。视乳头的表现在某些疾病的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有很大差异,有些并没有特异性,诊断需要结合发病整个过程来判断。 3.3. 检查方法 (1)验光视力、色觉及对比敏感度检查; (2)视野检查:静态或动态视野检是查针对不同的病因和个体情况来选择; (3)电生理检查:包括视觉诱发电位(VEP)、视网膜电图(ERG)、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可以协助判断视神经损伤的程度及与视网膜的一些疾病鉴别; (4)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是近年发展迅速的一项无创、快捷的视网膜、视神经影像学检查,极大程度可以帮助发现一些隐匿的视网膜疾病。 (5)眼眶及头颅MRI和CT:重要的影像学手段,用于观察后段视神经是否有压迫、占位、排除视神经及视交叉附近的垂体瘤、颅咽管瘤、视神经胶质瘤等。CT由于对骨质结构的观察优于MRI,故外伤患者可以选择完成。 (6)必要的血液学检查:血常规、肝肾功、叶酸及B12水平、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自身免疫组套、结核、梅毒、肝炎、艾滋病、肿瘤系列。血液学较特殊检查包括:线粒体DNA化验、水通道蛋白抗体、副肿瘤标志物等。 (7)腰穿脑脊液检查:当患者病情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脑膜炎、血管炎、颅内感染、肿瘤脑转移时,需要完成腰穿检查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并判断疗效。 3.4. 并发症 不同病因的视神经病变并发症不同。但最终会出现视神经萎缩,萎缩的程度与损害程度基本相当。视神经炎患者即使视力恢复正常仍可出现视盘颞侧颜色苍白、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损害严重且神经萎缩严重、不可逆转。全身疾病导致的视神经继发受累,如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白塞病等在关注视神经的同时需要积极治疗全身疾病;肿瘤转移侵犯视神经治疗也主要针对原发病。 4. 预防 不是所有的视神经病变都有预防措施。缺血性视神经病应积极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因素,避免动脉硬化进一步发展。烟酒毒性及叶酸B12缺乏导致的营养代谢性视神经病变首先戒烟、戒酒,除补充维生素外尚需合理饮食、避免挑食。确实需要长期使用对视神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前检查基线视力、色觉,密切观察是否有严重损害,及时调整药物或停用。如果发生头部外伤,应该注意是否有单眼的视力下降。由于儿童不能及时向家长提供信息或伤后昏迷病人抢救时很容易忽略视神经的损伤,常常造成诊断贻误。眼眶周围、眉弓部的外伤,有些甚至很轻微的撞击,但对视神经都可能造成严重损伤。 5. 治疗 不同视神经病变的治疗不同,请参看相关章节。 6. 求医准备 就诊时应向医生陈述发病的具体细节、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是否使用过激素等。如果患有系统性疾病最好能提供目前诊断及治疗情况。头部外伤史、家族类似病史对一些视神经病变诊断很重要。如果已经完成了部分检查治疗的患者,请携带好初次检查的病史资料及眼底照片、视野检查结果、CT、磁共振胶片就诊。 7. 预后 不同视神经疾病的预后不同,请参看相关章节。 8. 常见问题 (1)医生检查说我的视神经萎缩,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吗?视神经萎缩并不是一个诊断,只是很多视神经疾病后期的表现。如同皮肤损伤后的疤痕。有些原因造成的视神经萎缩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稳定,不再进展;有些将继续累及另外眼,甚至出现身体其他部位的损害。因此视神经萎缩患者就诊目的是尽量明确病因,对症治疗,阻止病情进展。如脑肿瘤的压迫、全身的炎症和血管疾病、先天遗传疾病和青光眼等。 (2)我的视神经疾病经过治疗后没有好转怎么办?并不是所有的视神经疾病都能治愈,如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缺血性视神经病、严重的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脊髓炎。诊疗过程中的一些检查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病因,如脑部肿瘤压迫是可以通过手术方式解除的;代谢中毒性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病情得到控制;视神经炎急性期的激素冲击治疗可以加快视力恢复。虽然一些疾病目前尚没有有效治疗,但可以通过去除病因避免另外眼及全身其他器官发病。 9. 最新进展 不同病因导致的视神经病变治疗、处理不同。请参看相关章节。
田国红 2015-04-15阅读量3.2万
病请描述: 1. 概述 视乳头水肿:由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致颅内压增高或局部炎症、缺血、肿瘤浸润、高血压、糖尿病等造成乳头充血、水肿、边界不清。严重时出现静脉迂曲、视盘周围片状出血、渗出、黄斑水肿等。不同时期、不同病因导致的视乳头水肿形态有所差别。视乳头水肿的晚期可出现视盘萎缩。 2. 临床表现 视乳头水肿仅是眼底镜下看到的表现,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很多病因都能够造成视乳头水肿,且临床表现存在差异。下面将常见病因的临床表现加以简述: (1)颅内压增高综合征:急性肿瘤压迫、出血、静脉窦血栓患者头痛明显、剧烈恶心、呕吐、昏迷、肢体瘫痪。慢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存在头痛;短暂性视物模糊,与体位相关、数秒钟后缓解;耳鸣,为搏动性,即与心跳节律一致的吹风样。此三联征,尤其是短暂性视物模糊最具特征性,表明视神经的静脉回流出现一过性障碍,是诊断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重要证据。查体早期患者视力正常;双侧视乳头对称性水肿(或有轻微程度的差异);早期视野表现为正常或仅生理盲点扩大。患者必须完成头颅MRI检查,排除颅内占位。 (2)视神经病变:炎症、缺血、感染等因素侵犯视神经可以造成视乳头水肿。但由于视神经病变为原发,故患者多有视力明显下降,视野缺损严重。多为单眼,也可为双眼。 (3)视乳头炎症、缺血:恶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可有视乳头水肿。由于病变部位靠近视乳头前部,患者视功能因人而异,可以轻中度下降,但不会出现全盲。 (4)葡萄膜炎症:原田-小柳等葡萄膜病变可以累及双侧视神经。但患者主诉视力下降的同时尚有视物变形、眼红、眼痛等症状。 (5)假性视乳头水肿:部分患者并没有不适感,但常规眼科体检时被告知“视乳头水肿”。这种情况需要排除一些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引起的貌似视乳头水肿的情况:视盘玻璃疣、拥挤视盘、倾斜视盘等。 3. 病症详解 3.1. 视乳头水肿的病因归纳如下 (1)颅内肿瘤:在生长缓慢的肿瘤中,视盘水肿多于晚期出现,而生长迅速或发生脑脊液阻塞的肿瘤导致的视盘水肿则早期出现。颅内占位病变导致的视盘水肿为双侧性的,但额叶底部的肿瘤则表现为Foster-Kennedy综合征,即出现一侧视神经萎缩而另一侧视乳头水肿,属于特殊类型。 (2)颅内感染:真菌、结核脑炎、脑膜炎患者,由于颅内炎症、脑组织水肿、蛛网膜炎阻塞脑脊液回流可导致视盘的水肿。 (3)先天性颅脑畸形如Chiari小脑扁桃体疝。 (4)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IIH):以往也称为“良性颅高压”、“大脑假瘤(pseudotumor cerebri)”。发病机制不明,与脑脊液分泌-回流失衡相关。多发生在育龄女性、肥胖、长期服用避孕药物者。头颅MRI无肿瘤及先天发育异常,相反脑室缩小、显示空蝶鞍征。 (5)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等。特别注意Leber患者的视乳头水肿实为充血引起的假性水肿,眼底荧光造影中并没有血管的渗漏。中毒代谢性视神经病:急性期可以见到视乳头充血、色红。 (6)血管性疾病:如恶性高血压、视网膜中心静脉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疾病引起的血管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也能导致双侧视盘水肿,但在早期常表现为单侧视盘水肿。糖尿病引起的视乳头病变,除血管充血、渗出外尚有新生血管形成。 (7)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均能引起视盘的水肿。 (8)视神经网膜炎、葡萄膜炎:视乳头水肿为继发性改变。 (9)眼内压过低:正常情况下,眼球内压高于颅内压,当眼球外伤后,眼压降低,低于颅内压,产生视盘水肿。 (10)假性视乳头水肿:视盘玻璃疣、拥挤视盘、倾斜视盘、视盘周围有髓神经纤维形成等。 3.2. 疾病诊断 (1) 视乳头水肿的患者就诊时应该从主诉和症状着手,同时关注血压、血糖、血脂异常、近期体重是否急剧增加等情况。问诊时关注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的三联征。 (2)视力下降程度:特发性颅内压增高及视乳头病变的患者视力早期保存较好,与视神经原发疾病可以相鉴别。 (3)视野缺损的类型:生理盲点扩大在颅高压、视乳头病变患者具有诊断价值。如果为水平一半的视野缺损,对诊断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非常重要。 (4)头颅MRI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颅内肿瘤、血肿、梗阻性脑积水、小脑扁桃体下疝等先天发育异常(Chiari 畸形)。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帮助明确是否存在静脉窦血栓导致的颅内压增高。一些视神经的压迫也可以通过细致的眼眶MRI得以明确。 3.3. 检查方法 (1)视力、眼底镜、裂隙灯检查。 (2)视野检查 (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利用造影剂在血管中的循环,帮助了解不同时期视乳头血管的渗漏情况。对假性视乳头水肿有一定的鉴别意义。 (4)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能够直观地看到视网膜继发的病变导致的视乳头水肿。 (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血沉、c-反应蛋白、乙肝、梅毒、结核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ANC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等。 (6)头颅MRI检查:必要时包括脑血管造影、脑静脉成像。 (7)腰穿脑脊液压力测定:如果影像学排除了占位,没有腰穿的禁忌证,那么腰穿脑脊液测压和细胞学检查是非常必要的。不但可以对颅高压的病情有个量化的了解,同时可以明确是否有真菌、结核及其他感染存在。 3.4. 并发症 视乳头水肿继发视盘萎缩后,尤其是颅内压增高患者会出现周围视野向心性缩小,鼻侧视野缩小较颞侧明显;严重患者仅在颞侧遗留很小的视野,最终完全失明。 4. 预防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育龄患者避免长期服用雌激素、孕激素类药物。 5. 治疗 包括一般处理、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1)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积极减轻体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可以避免因减肥而导致的营养失衡。 (2)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减少进一步的视神经、视网膜损害。需要咨询相关专科医生。 (3)避免药物及其他物质的毒副作用。 (4)碳酸酐酶抑制剂Diamox可以用于特发性颅内压增高患者的药物治疗,其降低颅内压的机理为抑制脑脊液的分泌及加速回流吸收。该类药物的副作用为过敏、胃肠道反应、肾毒性、肢体末端麻木、刺痛、电解质紊乱。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增加剂量可以避免一些不良反应。 (5)糖皮质激素对视盘血管炎、炎性视神经病变及缺血导致的高度水肿有效。 (6)视神经鞘分流术:在国外为成熟、简单、副作用较小的外科治疗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手段。术中将视神经鞘膜划开,使得脑脊液流出,减少对视神经的压迫。 (7)脑室-腹腔分流术:将颅内脑脊液引流至腹腔,减缓对视神经的压迫。该手术为神经外科医师完成,对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禁忌。 (8)脑外科手术:如存在颅内肿瘤、血肿、眼眶、视神经占位可行相应外科手术去除。 (9)其他:根据不同的病因治疗其他导致视乳头水肿的原发病。 6. 求医准备 就诊时应向医生陈述发病的具体细节:头痛、一过性视物黑朦、耳鸣是重要的线索。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风湿免疫病、头部外伤史对诊断很有帮助。携带好以往的检查结果:如腰穿脑脊液常规化验和压力值。 7. 预后 视病因不同而异。颅内肿瘤占位引起的视乳头水肿预后与压迫的时间、部位有关。特发性颅内压增高如果早期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8. 常见问题 (1)视乳头水肿消退后视力能恢复正常吗?如果是颅高压引起的视乳头水肿,如果早期积极降低压力后,中心视力保存,视野仅生理盲点扩大或周边缺失、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如果是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视乳头病变,积极控制原发病后视力将不继续损害,视功能保存可。如果是视神经病变引起的视乳头水肿,最终的结果是视神经萎缩,预后不佳。 (2)如果我患特发性颅内压增高,什么时候是手术的最佳时机?特发性颅内压增高可以采取视神经鞘膜分流或脑室-腹腔分流术,但不论怎样的手术都是有创伤的且有并发症出现。如果对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药物耐受良好、疗效显著、配合积极的体征控制,随访时水肿消退明显患者可以暂时不采取手术方式。如果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差,颅压继续升高,视功能恶化,建议尽早手术。 9. 最新进展 近期文献报道单侧的视神经鞘分流术对双侧的视乳头水肿均有治疗效果。因此部分患者不必选择双侧视神经鞘。
田国红 2015-04-15阅读量2.8万
病请描述: 1. 概述 视神经萎缩(optic nerve atrophy)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它是各种视神经病变导致的髓鞘脱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丧失、胶质细胞增生的最终结局。由于神经纤维数量减少、胶质细胞增生致使视盘苍白、体积减小、表面凹陷。视神经萎缩从发病机制可以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不同病因导致的视神经萎缩治疗及预后不同。 2. 临床表现 (1)视力下降:急性视神经炎、视神经脊髓炎发作之后。进行性视力下降常提示压迫性。 (2)视野缺损:可以出现各种类型的视野缺损:中心/旁中心暗点、水平上/下半缺损、生理盲点扩大、管状视野或弥散性视野损害。 (3)头痛、搏动性耳鸣、一过性视物模糊。此三联征为颅内压增高导致视乳头水肿的典型表现,水肿后期出现视神经萎缩。 (4)色觉减退:特别是红色觉饱和度降低。对比敏感度下降。 (5)光线交替照射检查瞳孔可发现患眼相对瞳孔传入障碍(relative afferent papillary defect, RAPD)。此征象在单眼病变患者明显。双侧视神经萎缩或双眼视神经病变基本相当的患者中该体征不显著。 (6)眼底检查: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盘边界多清晰,颜色呈灰白色。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视乳头边界多模糊,为水肿消退遗留的痕迹,生理凹陷被神经胶质所填充,因而生理凹陷消失、筛板不易窥见。 (7)辅助检查:Humphrey静态视野检查或Goldmann动态视野检查;视觉诱发电位(VEP)、视网膜电图(ERG)、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头颅磁共振(MRI)和脑血管动脉、静脉成像。必要时行腰穿脑脊液测压及常规生化检查。血液学检查等。 3. 病症详解 3.1.病因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primary optic atrophy) 是由于筛板以后的眶内、管内、颅内段视神经,以及视交叉、视束和外侧膝状体的损害而引起的视神经萎缩。大多数视神经病变导致的视神经萎缩为原发性,包括外伤、炎症、缺血、感染、自身免疫炎症、遗传代谢、营养不良、药物中毒、肿瘤压迫、青光眼等。一些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表现为双侧对称的视神经萎缩。 继发性视神经萎缩(secondary optic atrophy)是由于长期的颅内压增高、视盘水肿、视乳头周围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阻塞而引起的神经节细胞损伤,导致视神经萎缩。病因包括:脑部肿瘤、隐球菌性脑炎/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颅内压增高综合征、视盘血管炎、糖尿病视乳头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阻塞等。 3.2. 疾病诊断 视乳头形态: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盘边界多清晰,颜色呈灰白色。外伤、中毒及一些遗传性视神经萎缩边界极为整齐。由于视神经纤维萎缩及其髓鞘的丧失,生理凹陷显得略大稍深呈浅碟状,并可见灰蓝色小点状的筛板。视网膜和视网膜血管均正常。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视乳头边界多模糊,为水肿消退遗留的痕迹,生理凹陷被神经胶质所填满,因而生理凹陷消失、筛板不能查见。视盘附近的视网膜动脉血管可变细或伴有白鞘,视网膜静脉可稍粗而且弯曲。后极部视网膜可能还残留一些未吸收的出血及硬性渗出。 视野缺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虽然视野异常可以有各种表现,但中心视野多受累及,如外伤、中毒及一些遗传性视神经萎缩存在明确的中心暗点或连生理盲点的中心暗点。继发性视神经萎缩由于颅高压是主要病因,早期表现为视野正常或生理盲点扩大,晚期视野向心性缩小,表现为管状视野。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管状视野是特征性的表现,其他视网膜病变视野改变与相应损害部位对应。 3.3. 检查方法 原发性和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辅助检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原发性围绕视神经本身、周围组织及全身情况进行筛查;继发性主要针对颅高压、颅内占位、较弥散的视网膜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视乳头病变进行。但常规的检查不能忽略: (1)视力、色觉及对比敏感度检查 (2)视野检查:静态或动态视野检是查针对不同的病因和个体情况来选择 (3)电生理检查:包括视觉诱发电位(VEP)、视网膜电图(ERG)、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 (4)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5)眼眶及头颅MRI和CT:重要的影像学手段,用于明确颅内占位 (6)腰穿脑脊液检查:明确颅内压是否增高、脑脊液是否有炎症表现。 3.4. 并发症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主要导致视功能的损害。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应强调原发病的并发症。如脑部肿瘤引起的癫痫、肢体瘫痪、智能障碍;特发性颅内压增高导致的内分泌异常、视网膜血管疾病的血管并发症等。 4. 预防 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5. 治疗 视神经萎缩是不可逆性损害,不论原发性和继发性药物均不能逆转。但是我们治疗目的不应局限于视神经本身,需要关注原发病因及继发病因,积极处理,以免导致更为广泛的系统损害。 (1)激素及β-干扰素类药物用于脱髓鞘性视神经炎及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急性期及预防复发。 (2)激素及免疫抑制剂、T淋巴细胞靶向治疗用于视神经脊髓炎疾病谱的治疗及疾病发展的控制。 (3)叶酸及B12类药物用于营养代谢性视神经病变。 (4)辅酶Q10及艾地苯醌用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神经保护。 (5)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乳头损伤。 (6)醋氮酰胺、醋甲唑胺等抑制脑脊液分泌的药物用于特发性颅内压增高患者。 6. 求医准备 视神经萎缩并不是一个诊断,只是一个症状。患者就诊目的是尽量明确病因,预防后续损害。因此患者整个的发病经过和治疗过程对诊断非常重要,就诊时应向医生陈述发病的具体细节、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是否使用过激素等。如果患有系统性疾病最好能提供目前诊断及治疗情况。头部外伤史、家族类似病史对一些视神经病变诊断很重要。如果已经完成了部分检查治疗的患者,请携带好初次检查的病史资料及眼底照片、视野检查结果、CT、磁共振胶片就诊。 7. 预后 不同病因导致的视神经萎缩其预后各不相同。 8. 常见问题: (1)医生检查说我的视神经萎缩,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吗?视神经萎缩并不是一个诊断,只是很多视神经疾病后期的表现。如同皮肤损伤后的疤痕。有些原因造成的视神经萎缩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稳定,不再进展;有些将继续累及另外眼,甚至出现身体其他部位的损害。因此视神经萎缩患者就诊目的是尽量明确病因,对症治疗,阻止病情进展。 (2)我的视神经萎缩还会继续加重吗?多数原发性的视神经萎缩在积极治疗、去除病因后不再进展,但如视神经脊髓炎等进展性疾病有可能复发或者恶化;颅内压增高引起的继发视神经萎缩眼底表现将不会逆转,但是如果不控制脑压,视野和视力的损害将继续恶化。外伤性视神经萎缩和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后期将维持稳定,疾病不再进展。 (3)神经生长因子可以帮助视神经萎缩的恢复吗?萎缩的视神经将不会恢复正常。由于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神经生长因子的作用尚存在争议。神经生长因子也未被纳入正规的治疗方案。 9. 最新进展 由于视神经萎缩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涉及细胞凋亡、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一氧化氮、自由基毒性等。目前神经保护剂的研发均基于上述假说。 (1)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如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的拮抗剂已经用于老年痴呆等中枢神经系统退变疾病中,在青光眼神经节细胞损害保护也有尝试。 (2)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的升高可导致神经毒性作用,其机制在于激活下列物质:分解代谢的酶类、磷脂酶、蛋白激酶、过氧化物及其他自由基等,这些物质均与神经毒性有关。 (3)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对抗自由基的毒性作用。 (4)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在离体试验中显示促进和维持神经元生存、生长、分化的作用,但临床人体试验未显示有效性。
田国红 2015-04-15阅读量2.2万
病请描述: 李志强博士是我的师兄,现在在北京,也当皮肤科主任。我和他的观点大致相似,也有小异。医生学术认识差别很正常。他在网上上做了不少解答,我看到有人总汇了一下。对治疗白癜风等应该很有参考价值。特转载如下,谨供参考。 前言:经常看到很多朋友提出的一些问题其实都是李博士早已解答过的问题,李医生用自己的个人时间来给我们解答问题,在感谢的同时更希望大家不要在相同的问题上浪费李医生的时间,为了方便大家学习,特整理以下各类案例供大家参考学习,真希望大家能先多看看,多了解,然后再提问题,自己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是为李博士节省时间。以下整理内容分为发展期用药、乙肝类用药、白癜风遗传、BB与微量元素关系、BB与忌口问题、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分型、稳定期与发展期的治疗、药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皮肤移植等几大类! 一、关于发展期用药 1、发展期一般使用免疫调节类、转移因子或胸腺肽,配合叶酸、维B、甘草锌片。 2、免疫调节类首选意大利普利莫(匹多莫德)。 3、具体用量:匹多莫德口服液1支,每日早晚空腹服2次;叶酸 10mg 口服,每日2次;复合维生素B两片,口服,每日2次;甘草锌片(葡萄糖酸锌也行)2片,口服,每日2次;至少坚持3月,大部分人是有效的。万一不能控制要考虑口服他克莫司或者糖皮质激素控制。 4、发展期小剂量的UVB是可以的,进展期照过头容易导致同形反应。一般服用控制类药一个月可以UVB治疗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配合些控制进展的药物联合使用为宜。 5、发展期可以照308,308在发展期有控制左右。 6、外用药可以使用普特彼(他克莫司软膏)+奥能,发展期外用药(维阿露、氮芥)应慎用,这些外用药怕过敏引起同形反应。 补充资料: A、维生素B、叶酸作用,叶酸实际上也属于B族维生素的一种,B族维生素治疗白癜风的机理不明,只是多年来使用它们确实有助于白癜风的康复。因为黑素细胞和神经系统共同来源于胚胎的神经嵴,因此促进和营养神经的药物可能亦有助于黑素细胞的生存和增值,是可能的机理。复合维生素B的叶酸量太小,需要额外单独使用叶酸。此外叶酸和维生素B1、6、12之间的吸收互相有干扰,因此白癜风治疗时一般使用相对较大的剂量。补充叶酸和VB的标准成年人:叶酸10毫克,每日2次;复合维生素B 2片,每日2次。14岁以下儿童减半。 B、关于胸腺肽人类的胸腺在18后逐渐失去生理功能走向萎缩(这也标志着体内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免疫系统的成熟)。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18岁前外源的胸腺激素可能会对自身的T淋巴细胞发育造成影响,因此未成年人一般是不能用胸腺肽的。 C、匹多莫德可以长期服用吗?如能长期服用,身体会有耐药性吗?答:可以的,匹多莫德是调理药物一般不会耐药,但它不是万能的,只是相对来说控制效果较好而已,也有无效的。D、发展期免疫类于转移因子比较答:免疫调节剂是控制病情进展用的,若在稳定期就不需要使用。就我个人的经验匹多莫德的控制效果优于转移因子,视病情匹多莫德 0.4g,每日空腹1~2次转移因子10ml,每日空腹1~2次转移因子不是激素,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E、转移因子用后出汗答:没听说过转移因子有出虚汗的副作用,免疫调节剂无效时就得考虑使用激素,一般是中小剂量的激素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不至于有明显得副作用,白癜风的发展被控制后可以改为免疫调节剂维持,复发和反弹的情况并不多。 二、乙肝类用药 患者A:李博士,你好!5.5号(2010年)自己在右后背有一块0.5cm*1cm左右大小,美国医院的医生就开了一支激素类软膏,名称是betamethasone dipropionate cream 0.05%,好像是倍他米松。就让我回去每两周再去看一次,不能保证以后BB会发展或是治好。去其他医院连约医生都很困难。在网上看大家说早治疗有好处,就马上买机票回国。前天在重庆找了皮肤科的专家看了下,之后医生给我开了维阿露和卤米松,一天两次,先摸维阿露,再用卤米松。另外,专家建议我不吃中药,说现在中药的副作用很大,容易造成药物性肝损害,我自己是乙肝小三阳带菌,肝功能ALT稍微有点高(医生说是脂肪肝造成的,我的乙肝DNA是阴性),现在也不敢随便乱吃药。5.19号上海看了,我给医生看了前胸和肋部的两个米粒大的有点泛白区域,用wood镜看了说是bb前期的色素减退斑、开了搽药和吃药,由于担心我肝脏承受能力,只开了甘草酸甘片,搽的是他卡西醇和卤米松。 想咨询李博士的问题是: 1、现在是否需要开展308nm光疗,我现在这种阶段光疗是否效果好?开展光疗需要内服药或者外服药吗?答:308可以,有条件就应尽快。 2、我这种情况是否需要其他口服药,还是继续观察。答:内服可以选择叶酸+复合维生素B+美能(甘草甜素)或者加用中药免疫药物如香菇多糖、参芪十一味等。 3、是否需要其他免疫制剂,或者吃点匹多莫德,叶酸, 维生素B之类的,看你回答另一个患者时建议乙肝患者不要使用免疫制剂,请问这是什么原因。答:以前说过了,乙肝患者慎用免疫调节剂,乙肝病情的发展、结局(长期的无症状携带者、肝硬化、肝癌)和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比较复杂,一般不能随意使用免疫调节剂干预,若想了解可以参考乙肝方面的教科书。上海的医生说我这个是早期躯干散发BB,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发现身上隐藏的BB,今天又去了趟重庆的医院,医生肉眼观察了下身上的BB和色素减退斑,说他们的窄普UVB光功率不太够,看不出来,又不给我用wood灯看,就让我自己观察有没有新发的和扩散的,那么自己判别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还是需要重新找个医院看下,不知道你的医院能提供这种服务吗?我这个控制住发展的希望大不?答、因为你是乙肝携带者,不能轻易使用强效的免疫调节药物,只能使用温和中药控制,控制的效果不能预测,局部照射308激光到时能有效的控制照射部位的发展,全身其他部位可疑的要用伍德灯查看。 患者B:在这里,首先谢谢李博士百忙中为我们病友解答问题。我二月份去西安医院皮肤科,朋友也是在该医院工作,所以介绍了一位博士接诊。简单询问病情后,给我开了维阿露、奥能、尤金、甲氧沙林片、补骨脂针。尤金强激素类药,我早已停用。我对维阿露过敏,尤其手部过敏很强烈,脸部配合奥能可以缓解症状。以前也吃过中药,经常会拉肚子,属于比较怕冷体寒的。现在用药后脸部依然可以看到扩展的BB。我是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患BB有19年。脸部反复,这已经是第三次。08年扩展后,腹部几乎连在一起。现在BB主要分布腹部(面积大)、胸部(面积大)、额头、眉宇、鼻周围、手指、手臂腿部脚部都是零星点点。 我的目标是暴露部分治疗好,身上控制好。这周末还要去医院去复诊,希望在李博士的建议指导下跟医生进行一些治疗药物调整方面的沟通。PS:甲氧沙林医生说不要服用太多对身体不好我用后很红也很痒非常感谢李博士!答:看照片边界模糊,应该是进展期。乙肝携带者的确有些麻烦,就如同我以前回答过的在下面三种药物中选2种联合服药控制:参芪十一味、贞芪扶正、美能。根据你的情况建议贞芪扶正+美能(或者国产的甘利欣也可以)。外用的卤米松+普特彼面部的建议308激光。 三、白癜风的遗传我国各地报道白癜风家族患病阳性率在3~17%之间,1级亲属共患率远高于2、3、4级亲属。在1级亲属中,父母分别向子或女遗传的频率无明显差异;而父母及子女共患与同胞共患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级亲属共患率高于3级亲属共患率;3级又高于4级亲属共患率;而4级又高于群体发病率。由此提示:血缘关系愈近,其发病率愈高。总的来说白癜风就像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性但遗传概率不高,年轻的夫妇不必因为担心遗传而对生育有顾虑。遗传的本质是位于精子和卵子上的DNA片断(基因)随受精过程传给后代,因此后代是否发病和父母是否正在发病期受孕、怀孕无关。白癜风的遗传易感基因:白癜风常伴发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眼葡萄膜炎、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和萎缩性胃炎。白癜风家族发病率和血源关系之间的比例提示其与多基因位点相关,某些基因的异常可以导致某些疾病的发作,比如:抗原特异性T细胞依赖的免疫反应激活需要CD28和B7(CD80或CD86)的结合。而抗原递呈细胞表达的B7分子和T细胞表达的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分子-4(CTLA-4)作用后对T细胞反应产生抑制信号,阻止其对自身细胞的攻击和杀伤。在Graves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Addiso病患者中均发现存在CTLA-4基因多态性,基于这种多态性造成的CTLA-4分子表达和功能异常导致不能产生抑制信号,进而认为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相关。Kemp等学者在一群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白癜风患者中发现了CT-LA-4基因多态性,并认为这种多态性可能造成机体对黑素细胞的自身耐受性不足,从而使黑素细胞易受到自身免疫的破坏。除了CT-LA-4基因外,目前报道的与白癜风易感性相关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位点包括HLA-A2,HLADw7,HLA-DR4,B13,Bw35,Cw7和DR6,拥有这些基因的家族和个体,在某些内外因素的激发下可能导致白癜风的发生。 四、BB与微量元素关系 1、一般微量元素查不出什么异常来(血、尿、便、微量元素、免疫功能等),因此也没必要做什么检查。大部分患者做这些检查都没有异常,但也有少数能查处某项有些问题的,但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 2、很明确的说,补铜跟BB没有关系,补铜无助于白癜风的恢复。 3、关于五大连池的水的治疗答:矿泉、温泉水所含硒、硫、碳酸盐、放射性氡等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有一定治疗作用,但据我所知温泉对白癜风疗效不大。白癜风稳定期可以适当晒太阳,进展期应避免被晒伤(可能会有同形反应)。这种疗法应该没有什么效果。 五、BB与忌口问题 1、BB于海鲜、黑色食物、烟、酒 答:a、海鲜可以吃,白癜风和鱼虾等水产品饮食无关。例如做为海洋国家的日本其白癜风的发病率和内地某些从未吃过海鲜的中国人没有差别。 b、食物的色素和人体的色素不能互相转化。 c、烟酒有害健康应尽量戒除,实在有应酬时偶尔少饮两杯也是可以的。 d、辛辣食物因人而异,如果您过敏就别吃,除此以外对白癜风影响不大,可适量。 e、白癜风属于自身免疫相关疾病,是黑素细胞受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被破坏所致。发生自身免疫攻击的原因不明,可能是免疫系统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黑素细胞有缺陷所致(比如它表达了某些不该表达的抗原而被免疫系统视为异类而遭受攻击)。这些尚处于研究节段,没人能回答。 2、有人说白癜风不能吃维生素C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等,有道理吗? 答:白癜风是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皮肤黑素细胞被破坏所致(发病机理参见白癜风治疗专题),和维生素C无关。在某些疾病如黄褐斑、日晒后的色素沉着时使用维生素C制剂有助于防治色素沉着而起到美白作用,基于这样的原因一段时期以来曾认为有美白作用的维生素C白癜风患者应该避免使用,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事实上现代医学认为白癜风的诱发原因除了自身免疫外,可能和皮肤微环境的“氧化压力”过高有关,所谓氧化压力是指皮肤在长期接受比如阳光暴晒后皮肤内氧自由基的聚集对皮肤的损伤,这种氧化压力可能是导致白癜风的诱发原因之一,因此白癜风时服用维生素C不仅无害而且可能还有助于白癜风的康复。因此维生素C和富含维生素C和水果、蔬菜不是白癜风患者的禁忌。 3、进食深色食物如黑芝麻、乌梅等有助于白癜风恢复吗?白癜风和食物到底有没有关系?答:白癜风是局部皮肤黑素细胞缺失所致,酪氨酸酶是黑素细胞的功能酶,酪氨酸酶要在完整的黑素细胞内才能完成其合成黑色素的功能。既便能用基因工程方法合成酪氨酸酶,将其注射入皮肤也是不能实现其合成黑色素功能的,就像离开汽车的单独发动机是无法发挥其功能一样。酪氨酸广泛存在于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正常饮食时人体不会缺乏酪氨酸。食物的色素构成复杂,黑色食物的颜色和人类的色素结构完全不同彼此之间不能互相转化,所以白癜风时进食深色食物是没有意义的。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9220
病请描述: 邢女士的宝宝出生时白白胖胖,惹人喜爱。但刚出满月她就发现宝宝两眉之间和颈后部皮肤有两块紫红色斑。她急忙带着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告诉她孩子的红斑叫鲜红斑痣,俗称“红胎记”,是血管瘤的一种,会随着孩子发育而长大。 据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卢涛博士介绍,鲜红斑痣属毛细血管瘤,是因先天性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畸形使皮肤出现了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不隆出皮肤的红色斑块。鲜红斑痣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部分地区新生儿发病率可达20%至30%,与环境污染、孕妇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导致人体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鲜红斑痣常在患儿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80%发生于面、颈部,压之可部分或完全褪色,哭闹、用力、遇热时颜色可变深;65%的患者红斑会随身体生长而相应增大、颜色加深,也可能高出皮面或在其上发生结节状皮损,创伤后易出血;1%至2%的鲜红斑痣患者伴有同侧的软脑膜血管畸形;若累及眼神经和上颌神经,15%的鲜红斑痣患者还可合并难治性青光眼。 卢涛说,由于鲜红斑痣好发于面部等明显部位,影响美观,极易给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发现后要早治疗。然而传统激光、冷冻、同位素敷贴、外科切除等传统治疗方法或难以根除,或易留下瘢痕。近年来,新兴的光动力疗法正在被医学界普遍接受。它是经静脉注入光敏剂,使其到达“胎记”部位,因真皮乳头层畸形血管的内皮细胞吸收的光敏剂远远高于表皮组织,在适当波长和能量的激光照射下,发生变性、坏死,使红斑消退。而覆盖其上的正常表皮由于光敏剂含量极少,激光穿过时不受损伤,从而可不留瘢痕。同时,这种疗法对常见的病毒疣、复发性尖锐湿疣等皮肤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卢涛强调,患者发现红斑后应尽早由专科医生诊治,运用光动力疗法要视病变血管的深度、厚度、颜色及其发生部位、患者年龄而定,此外经静脉注射的光敏剂需在体内代谢3至4周,因此治疗后一个月内皮肤需严格注意避光,在室外要打伞、戴帽子等,避免阳光直射到皮肤。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