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一、更年期与绝经的基本概念更年期,也被称为围绝经期,是女性卵巢从活跃状态逐渐走向衰退的过渡阶段。绝经则是更年期最显著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卵巢功能完全停止工作,月经自然停止。二、绝经年龄与健康风险01过早绝经的风险研究发现,过早(<40岁)和提前(<45岁)绝经的女性,心衰和房颤的风险显著升高。绝经年龄越小,风险越高,与绝经时年龄≥40岁的女性相比,绝经年龄<40岁的女性患心衰和房颤的风险分别升高。02晚发绝经的风险55岁以后绝经的女性被称为晚发绝经者,她们应特别注意乳腺和子宫内膜的健康。这些部位对雌激素敏感,长期受到雌激素作用可能增加癌症风险。三、导致提前绝经的因素01遗传因素据研究显示,女儿的绝经时间与母亲的绝经年龄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母亲的绝经年龄较晚时,女儿的绝经年龄也倾向于较晚。遗传因素能够解释绝经年龄变异的49%至97%。02后天生活方式精神压力大、饮食习惯差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对卵巢功能造成损害,加速其衰退。03初潮时期山东曾开展了一项关于自然绝经年龄的研究,结果显示,较晚的初潮年龄可能与较晚的绝经年龄相关联。相反地,如果女性的初潮年龄在11岁以下,这则可能成为显著提前绝经的一个风险因素。04医源性因素针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如骨髓移植、卵巢肿瘤的放化疗等,也可能对卵巢功能造成损伤。05糖尿病女性在更年期到来之前的几年患了糖尿病,可能引发更年期提前;反过来,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也容易患糖尿病。四、预防早绝经的方法01保持和谐的性生活这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保养秘诀,尤其对于中年女性而言,它还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指标。一个健康的性生活状态,不仅彰显了夫妻间关系的和谐,还是延缓衰老的一个体现。性生活有助于女性维护卵巢健康,促进雌性激素的正常分泌与平衡。02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很重要,这样既能保证锻炼后不感到疲惫,又能让人精神焕发。例如:太极拳、八段锦、广场舞、慢跑或散步等,都是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肌肉力量的良好选择。保持适当的运动量,每天进行40分钟的运动,可以提高机体代谢率、控制体重。03关注身体的变化要关注年龄和身体的变化,特别是35岁之后,随着卵巢功能逐渐减弱,若处于亚健康状态,应及时就医调理,以防小问题酿成大疾。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个人体质,可适当食用如黑芝麻、枸杞、桑葚、桂圆、核桃及大枣等,这些食物有助于补肾益精、滋养血液。04避免不良刺激维持情绪平稳,确保气血流通无阻。在经期,应特别注意身体保暖,特别是腰部以下部位,避免双脚受寒和接触冷水,同时不宜食用生冷瓜果。05定期体检年度体检至关重要,务必按时参加。一旦出现乳房肿块、异常子宫出血等症状时,应尽快就诊。总结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而绝经年龄则与健康息息相关。通过了解绝经年龄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导致提前绝经的因素,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来延缓卵巢衰退,保持身体健康。同时,定期体检和及时就医也是保障健康的重要一环。—健康科普,仅供参考,不作为诊疗依据——
方广虹 2025-02-08阅读量798
病请描述:门诊经常被问,萎缩性胃炎能不能吃药逆转啊,今天就来简单的聊一聊这个问题胃萎缩和萎缩逆转是涉及胃黏膜结构和功能变化的两个不同概念。一、胃萎缩(Gastric Atrophy)1. 定义与病理特征胃萎缩是指胃黏膜固有腺体的数量减少或消失,通常伴随慢性炎症和黏膜变薄。这是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的核心病理表现。病理特征: - 腺体结构破坏:胃底腺(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或幽门腺减少。 - 可能伴随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胃黏膜被类似肠道的上皮细胞取代。 - 胃酸分泌减少(低胃酸或无胃酸)。2. 病因- **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最主要的诱因,长期感染导致慢性炎症和腺体破坏。- **自身免疫性胃炎**:针对壁细胞的自身抗体攻击,导致胃底腺萎缩。- 长期胆汁反流、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高盐饮食等。二、萎缩逆转(Reversal of Atrophy)**- 定义:萎缩逆转指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部分或完全逆转,即腺体数量和功能恢复。- 争议性:传统观点认为萎缩和肠化不可逆,但近年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如根除H. pylori)可能实现部分逆转。-发生条件**- 根除幽门螺杆菌:在萎缩早期(无广泛肠化或异型增生时),根除H. pylori可减轻炎症,促进腺体修复。- 黏膜保护治疗:如使用前列腺素类似物、抗氧化剂(维生素C、硒)可能辅助修复。- 中医中药:效果非常有限,只能在个例上有过报道,真实性和普遍性无法确定。三、建议1. 胃萎缩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需通过胃镜和病理确诊,并定期随访。2. 萎缩逆转的实现依赖于早期干预(如根除H. pylori)和持续治疗,但完全逆转的可能性有限。3. 预防与管理: -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 补充缺乏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12等)。 -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戒烟限酒。 - 每1-3年进行胃镜监测,尤其对于中重度萎缩或肠化患者。
李景泽 2025-02-08阅读量737
病请描述: 色素痣,也被称为痣或黑痣,是皮肤上的一种良性肿瘤,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然而,因为种种谣言或对疾病的误解,很多家长都会对此表示出担忧。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邓娟皮肤科团队主任给大家进行科普,色素痣的变异应该如何应对。 一、色素痣的基本知识 色素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表现为皮肤上的一种小而平的斑点或肿块。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皮肤的色素细胞过度聚集,在皮肤表面形成肿块。它们一般较小,而且表面通常都是平滑的,大部分为褐色或黑色。 二、色素痣是否会癌变? 事实上,大部分的色素痣是良性的,且并不会发生癌变。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色素痣都不会有恶变的可能。只有当色素痣的某些特征发生变化时,才可能存在恶变的风险。这些变化包括:颜色改变(如颜色变得更加复杂或颜色加深),形状改变(如边缘变得不规则),大小变化(如突然变大)等。此外,如果色素痣出现疼痛、瘙痒、出血等症状,也需要引起注意。 三、哪些地方的色素痣容易发生癌变? 对于那些容易受到摩擦的色素痣,其恶变的风险会相对较高。例如,手掌、脚底、颈部、腰等部位的色素痣,由于经常受到摩擦和压力,可能会增加恶变的风险。因此,这些部位的色素痣需要特别关注。 四、如何观察和判断?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色素痣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变化来判断其是否有可能发生恶变。如果发现上述提到的任何变化,建议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另外,对于容易摩擦部位的色素痣,更要密切观察,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 五、如何治疗? 对于良性且无症状的色素痣,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如果色素痣发生变化或位于易受摩擦的部位,建议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等。对于较大的色素痣或可能恶变的色素痣,手术切除是更为安全和可靠的治疗方法。 六、预防与注意事项 尽管大部分的色素痣都是良性的,但我们仍需注意预防和观察。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减少紫外线的照射。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皮肤受到损伤。如有任何异常症状或变化,及时就医检查等都是预防和减少色素痣恶变的有效方法。
邓娟 2025-02-08阅读量1477
病请描述:据统计,全世界约有3.55亿人患关节炎,亚洲平均每6人就有1人是关节炎,我国有1.22亿关节炎患者,发病率约为13%。关节炎常在25至50岁间发病,以女性居多。 关节炎主要在冬季,特别秋冬交界时较容易发生。因为天气出现转换变冷,关节血液循环变得缓慢,不像夏天时,血液循环较快,可把关节里的炎症因子带走,所以秋冬天关节炎发生率较高。 骨关节炎的主要原因及症状 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关节软骨的退化、过度使用关节、肥胖、外伤、遗传因素等。在正常的关节中,软骨覆盖着关节面,能够起到减震和润滑的作用。然而,当软骨磨损或退化时,关节活动时骨头之间会直接摩擦,引发炎症和疼痛。 1 关节疼痛 初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活动后加重,且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晚期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关节局部有压痛,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 2 关节肿胀 手部关节肿大变形明显,膝关节因骨赘形成或关节腔积液也会造成关节肿大,后期可在关节部位触及骨赘。 3 关节僵硬 早晨起床时出现关节僵硬及发紧感,也称为晨僵,活动后可缓解。关节僵硬在气压降低或空气湿度增加时加重,持续时间一般较短。 4 关节活动受限 由于关节肿痛、活动减少、肌肉萎缩、软组织挛缩等引起关节无力、活动受限。严重时,患者可发生关节畸形,如膝内翻畸形。 秋冬季节加重骨关节炎的原因 秋冬季节的寒冷天气容易让骨关节炎的症状加重,主要原因如下: 1 低温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寒冷天气会让血管收缩,导致关节周围的血液供应减少,影响软骨和关节液的营养供应,关节的自我修复能力降低,容易诱发疼痛。 2 湿冷环境加剧关节炎症 湿冷的环境增加了关节的受力,同时也会影响软组织的弹性和润滑性,导致关节疼痛、僵硬感加重。 3 活动减少,肌肉力量减弱 秋冬季节人们的户外活动明显减少,缺乏锻炼会导致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下降,肌肉无法有效支持关节,从而增加关节的负担。 预防秋冬季节骨关节炎的方法 为了避免秋冬季节骨关节炎的发生或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01 保持关节温暖 关节部位对温度十分敏感,寒冷会让关节血流减少,加重不适。因此,秋冬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暖。穿着温暖的衣物,尤其是护膝、护肘等部位的保暖,防止关节受寒。同时,尽量避免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久待。 02 适量运动,保持关节灵活性 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关节的灵活性,改善血液循环,保持肌肉力量。加强下肢肌肉训练,如直腿抬高、游泳、静蹲等,以增强肌肉力量,保护关节。 03 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 膝关节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让膝关节少负重。比如少上下楼梯、少远足、少登山、少久站、少抱小孩、少提重物等。 04 定期检查,早期干预 对于有骨关节炎家族史或者已经感到关节不适的人群,定期去医院检查关节健康情况非常重要。 医生可以通过X光片、磁共振等手段准确判断关节的状况,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早期干预能够有效延缓病情进展。
王金武 2025-02-08阅读量992
病请描述:结石之苦不堪言,预防之策记心田。 晨起白水先润喉,日中茶饮常相伴。 饮食清淡少肥腻,蔬果多尝莫等闲。 菠菜豆腐勿同餐,啤酒海鲜亦慎选。 多动少坐促循环,跳跃跑步身矫健。 定期体检早发现,隐患消除乐安然。 遵循此歌来保健,结石远离笑开颜。
卢鹏 2025-02-08阅读量266
病请描述:叶酸对于宝宝的神经管发育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时候开始补充叶酸呢?专家建议,备孕期就可以开始补充叶酸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怀孕几率,也能有效预防胎儿畸形,促进胎儿健康发育。那么,怎么补?补多少呢?通常建议的叶酸每日摄入量是400微克,但是,不是所有的叶酸都能被身体有效吸收。这就是为什么建议大家选择活性叶酸,比如美好蕴育活性叶酸,它含有6S-5-甲基四氢叶酸钙,这种形式的叶酸无需经过体内转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确保每一微克都能发挥作用。在哺乳期,叶酸的补充同样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还能帮助妈妈恢复体力,是准妈妈们备孕和孕期的好帮手。
郑昱 2025-02-08阅读量192
病请描述: 浸润性乳腺肿瘤是一种恶性肿瘤,一般与遗传因素、雌激素、放射暴露、大量饮酒、饮食不当等情况有关,如果属于病情早期,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采取手术、化疗、放疗、激素治疗、靶向治疗等方式综合治疗,而且个人体质较好,术后注意做好护理措施,则长期生存。 早期的浸润性乳腺癌不严重 如果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癌细胞没有扩散和转移,一般可以通过手术治疗,通常预后较好。手术是浸润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对早期浸润性乳腺癌,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肿块切除术或乳房切除术等治疗,同时配合化疗、放疗等,绝大多数能够达到较好的预后效果; 对于全身情况差、年老体弱或已有晚期转移的患者,预后通常较差,此时是比较严重的癌。 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或者发现时已经处于晚期,疾病出现向肺部、肝脏等转移,这种情况一般预后较差,多以手术治疗的同时,配合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法,主要以缓解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为主。 关于浸润性乳腺肿瘤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1、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每间隔3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到医院进行一次乳腺检查,能够及早发现和诊断疾病,有助于预防疾病向严重的方面发展。 2、保持良好心态和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情绪,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预防免疫力下降,增强抗病能力。
赵华栋 2025-02-08阅读量815
病请描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其中夜尿频繁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那么,老年人夜尿几次算正常呢?又有哪些危害?如何应对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些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老年人夜尿的正常次数。一般来说,老年人白天排尿次数在6-8次之间,夜间排尿次数在1-2次之间属于正常范围。当然,这个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所以夜尿次数也会有所差异。但是,如果夜尿次数明显超过正常范围,就需要引起重视了。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夜尿频繁的危害。夜尿频繁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以下4种危害1.心理负担:夜尿频繁会让老年人产生心理压力,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甚至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2. 睡眠质量下降:夜尿频繁会导致老年人多次起床上厕所,影响睡眠的连续性和深度,从而降低睡眠质量。3. 泌尿系统疾病:夜尿频繁可能是泌尿系统疾病的一个信号,如前列腺肥大、膀胱炎、肾炎等。这些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肾脏功能造成损害。4. 跌倒风险增加:夜间起床上厕所时,由于光线昏暗、地面湿滑等原因,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事故,尤其是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跌倒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那么,针对夜尿频繁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1.调整饮水时间:避免在晚上喝过多的水分,尤其是咖啡、茶、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因为它们具有利尿作用,容易导致夜尿频繁。同时,晚餐尽量不要吃得过咸,以免加重肾脏的负担。2. 改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白天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素质。此外,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特别是避免久坐或久站。3. 治疗相关疾病:如果夜尿频繁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前列腺肥大、膀胱炎等,应及时就医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以减轻症状。4. 中医调理:可以尝试中医的方法来调理身体,如针灸、拔罐、艾灸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改善泌尿系统的血液循环,缓解夜尿频繁的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调理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5. 使用护理用品: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可以使用护理垫、纸尿裤等护理用品,以减少夜间起床上厕所的次数。同时,要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以预防尿路感染。总之,老年人夜尿频繁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了解其正常范围和危害,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水和饮食的调整,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如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调理。
李建辉 2025-02-07阅读量1100
病请描述: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中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会逐渐增大,对尿道产生压迫,导致一系列泌尿系统的问题。面对前列腺增生症,有人说亡羊补牢,为时晚矣。也有人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对于病家来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更需要“为时晚矣”之心。那么男性如何预防前列腺增生症呢?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前列腺充血。推荐的运动包括步行、慢跑、游泳等。避免久坐:久坐容易导致前列腺充血,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起来活动一下,伸展身体。2.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有助于保持消化系统健康。控制脂肪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适量摄入健康脂肪,如鱼油、坚果等。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尿路感染的风险。3. 定期体检前列腺检查:中老年男性应定期进行前列腺检查,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试和直肠指检,早期发现和处理前列腺问题。监测尿路症状:如果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4. 避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可能增加前列腺疾病的风险,建议戒烟和控制酒精摄入。合理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前列腺,加重症状。5. 保持良好的性生活规律性生活:适度的性生活有助于前列腺液的排出,保持前列腺健康。避免过度:过度频繁的性生活可能会导致前列腺过度充血。6. 减少压力管理压力:高压力水平可能会影响前列腺健康,建议通过适当的方式,如瑜伽、冥想等,缓解压力。通过这些预防措施,男性可以有效减少前列腺增生的风险,保持前列腺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中常见的问题,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管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李建辉 2025-02-07阅读量912
病请描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11月21日,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第十一届管理年会举办,近百家沪上医疗机构代表出席。 发挥标杆引领作用,提升行业整体形象,此次大会以“规范自律·高质发展”为主题,对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推优选树系列活动中获奖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并作经验分享。 “专科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综合技术优势,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会上,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脑血管病综合治疗专科荣获“专科影响力品牌”。▲ 脑血管病综合治疗专科负责人张静波主任(右三)上台领奖 ▲ 荣获“专科影响力品牌”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十分重视脑卒中防治工作,于2018年6月成立脑血管病科,并在同年9月开始进行脑卒中绿色通道的相关建设;医院在引进国内先进卒中中心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了理论、实践并行的专业脑卒中救治模式,旨在集中脑科医院的专科优势资源,把医院卒中中心水平提升到国内先进水平。 在过去的几年,医院高度重视脑卒中救治体系及顶层设计。一方面,医院将卒中救治模式建设提升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内外融合的卒中中心,由院长亲自挂帅担任中心主任。另一方面,医院先后联合脑血管病科、神经内外科、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DSA介入手术室、麻醉科等科室,以此打造多学科融合的救治体系。 与此同时,医院着力提升脑卒中救治机制。比如,定期组织开展卒中防治宣传进社区系列活动,大力宣传脑卒中防治知识,成立脑卒中筛查门诊;不断完善并简化救治流程,包括卒中急诊全天候诊、多学科协作、卒中介入团队精准治疗、急诊溶栓取栓、专业术后监护、早期康复训练以及院后延续随访等,真正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护闭环;定期组织卒中救治应急演练,检验和优化急救流程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卒中救治团队的救治能力和救治效率。以脑卒中救治时间为例:目前医院平均的DNT时间为42分钟,最快21分钟;平均DPT时间94分钟,最快58分钟;两项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患者至上,质量为先”。凭借着过硬的医疗技术、先进的设施设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便捷的就诊流程,医院先后获批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示范防治卒中中心”、长三角卒中专科联盟单位、长三角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单位等。卒中急救绿色通道项目获得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首批“创新医疗服务品牌”,“脑梗古法诊治术”入选闵行区非遗项目。▲ 张静波主任成功救治脑干出血危重患者,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脑血管病是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323学科建设计划”3.0版“重中之重”建设学科之一,医院在脑血管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目前医院常规开展脑血管病的预防及规范化治疗,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弹簧圈栓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置入、WEB扰流装置置入等),动脉瘤开颅夹闭术,烟雾病颅内外血管重建术,颅内外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静脉窦血栓形成微导管接触溶栓术,静脉窦狭窄支架置入术,复合手术下硬脑膜动静脉瘘栓塞,高血压脑出血去骨瓣减压及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外引流术等,以及神经系统疑难杂症(付感染性脑病、多发性硬化、自身免疫性脑炎、甲基丙二酸血症、多系统萎缩、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等)的诊治,造福患者的同时,获得了业界的认可和好评。▲ 4F脑血管病科主任席刚明教授、4A脑血管病一科副主任王贵平博士在开展介入手术 上海蓝十脑科医院将以此次荣获“专科影响力品牌”为契机,乘势而上,加大投入,继续深入开展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优化医院卒中中心工作,朝着建设高级卒中中心的目标不断努力;医院将继续在脑血管病人才培养、医疗技术创新、医疗质量提升等方面全面发力,不断加强医院专科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脑血管病诊治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以实际行动为“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应有的努力。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5-02-07阅读量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