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内容

内容

肺癌STAS诊断及临床意义

病请描述:肺癌STAS诊断:STAS 指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灶,通过气道腔隙(如肺泡腔、呼吸性细支气管)进行播散的现象,是一种独立于淋巴或血行转移的侵袭模式,常见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尤其是肺腺癌。手术切除标本:是诊断 STAS 的 “金标准” 标本,需对原发肿瘤及周围肺组织进行多切面取材(建议每 1cm 肿瘤直径至少取材 1 块,周围肺组织距肿瘤边缘 2cm 内取材 2-3 块)。术前影像学无法直接诊断 STAS,但可通过以下特征提示高风险:<br>肿瘤表现为混合性磨玻璃结节(GGN) 且实性成分 &gt; 50%。<br>肿瘤边缘不规则、有毛刺或胸膜牵拉,伴随同侧肺内多发微小结节。<br>基于增强 CT 的 3D 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可术前预测 STAS,准确率约 75%-85%(如前文文献所述),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STAS 诊断的临床意义<br>治疗决策指导:STAS 阳性 Ⅰ 期肺腺癌患者,亚肺叶切除(楔形 / 肺段)复发风险显著高于肺叶切除,建议优先选择肺叶切除 + 纵隔淋巴结清扫。<br>预后分层依据:STAS 阳性是早期 NSCLC 术后复发和生存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需加强术后随访(如每 3-6 个月复查胸部 CT)。<br>辅助治疗选择:STAS 阳性患者可能从术后辅助化疗或靶向治疗中获益更多,需结合基因突变状态(如 EGFR/ALK)综合决策。

吴大平 2025-07-23阅读量76

RTOG8501

病请描述:RTOG8501 是关于食管癌治疗的重要研究。它比较了单纯高剂量放疗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结果显示,对于 T1-3N0-1 的鳞癌 / 腺癌患者,50Gy 放疗联合顺铂和 5FU 的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 64Gy,明显提高 5 年生存率(27% vs 0%),但同步放化疗也带来更严重的急性期毒副反应。该研究奠定了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在无法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地位。

吴大平 2025-07-23阅读量63

RTOG9405

病请描述:RTOG9405 是一项关于食管癌放疗剂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将 208 例食管鳞癌或腺癌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64.8Gy/36 次)和常规剂量组(50.4Gy/30 次),两组同步化疗方案均为 PF。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在局控率上未优于低剂量组,且中位生存时间(13.0 月 vs18.1 月)和 2 年生存率(31% vs40%)劣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治疗相关死亡人数也更多。该研究奠定了欧美国家将 50-50.4Gy 作为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标准放疗剂量的基础。

吴大平 2025-07-23阅读量62

陈明团队食管癌的三期临床研究

病请描述:NCT01937208(浙江省肿瘤医院陈明团队关于食管癌III期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是我国多家中心开展的食管鳞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入组II-IVa期患者,分为60Gy/30次高剂量组和50Gy/25次低剂量组,均采用IMRT放疗技术,同步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周方案化疗及两周期巩固化疗。2013年4月-2017年5月,共305例患者入组,中位随访14.4个月。结果显示,高剂量组放疗完成率低于低剂量组,疾病进展率、1及2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两组均无差异,治疗毒性也无差异。该研究表明,高剂量放疗未给食管鳞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吴大平 2025-07-23阅读量74

平扫CT,增强CT,PET-...

病请描述:平扫CT,增强CT,PET-CT的区别:平扫 CT 是基础断层成像技术,无需造影剂,通过 X 线扫描生成人体结构图像,适用于初步筛查骨折、出血、肿瘤定位等基础病变,特点是快速无创、成本较低,但对病灶细节显示有限。 增强 CT 需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利用造影剂在不同组织的分布差异,清晰显示血管结构及病灶血供情况,可鉴别肿瘤良恶性、明确病变范围及分期,能弥补平扫对血供相关病变的识别不足,但需注意造影剂过敏风险。 PET-CT 则结合 PET 功能成像与 CT 解剖定位,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如 FDG)检测组织代谢活性,擅长评估肿瘤全身转移、鉴别良恶性及判断治疗效果,但辐射剂量较高、成本昂贵,多用于疑难肿瘤诊断

吴大平 2025-07-23阅读量65

CRTCOESC研究

病请描述:CRTCOESC研究:这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 3 期临床试验(CRTCOESC) 比较了卡培他滨单药、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PF)在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 根治性同步放化疗(DCRT)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评估了巩固化疗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方案的2 年总生存率(OS 率) 无显著差异(卡培他滨 75%、XELOX 66.7%、PF 70.9%),但卡培他滨的3 级及以上不良事件(AEs)发生率更低(28.8% vs PF 的 45.7%);此外,巩固化疗较单纯 DCRT 显著延长中位 OS(41.9 个月 vs 36.9 个月),且未增加严重毒性。

吴大平 2025-07-23阅读量33

反复尿路感染久治不愈,需要警...

病请描述:龙华医院肾病二科张权医生专家门诊内,62岁的李阿姨揉着酸胀的小腹叹息:“张主任,我这尿路感染反反复复三年多了,尿培养出来大肠埃希杆菌,之前都在西医医院看,抗生素一停就容易复发,最近口服抗生素都不管用了,这回我下定决心找中医调理下……”。李阿姨的苦恼来自于“多重耐药的复杂性尿路感染反复复发、难以根治”的医学难题,而这个困境在潮湿环境中尤为凸显。中医认为“湿性趋下”“湿郁化热”,湿热下注膀胱是尿路感染的核心病机;西医则指出潮湿环境加速细菌繁殖,削弱局部免疫力,湿热缠绵共同加剧,尿路感染往往迁延难愈。耐药导致尿感患者泥潭深陷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但有一部分患者久治不愈、屡战屡败,对本病“深恶痛绝”,经全面检查发现,所贻患的不是单纯尿路感染,而是“复杂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指尿路系统存在解剖或功能异常(如结石、梗阻、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等导致泌尿系统不通畅顺滑),或存在肾外伴发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患者免疫缺陷),最终导致感染反复发作或难以治愈,可能引发肾功能损害。观察患者病程可以发现,有个核心特征是感染了复杂性病原体——合并多重耐药菌。对于尿路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显著改善了急性期疗效,但反复发作(每年≥3次)及耐药菌感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患者长期困扰的难题。临床上耐药菌总能逃脱治疗的主要原因是:(1)耐药菌不断升级1)耐药产生机制:部分细菌通过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主动外排泵、生物膜形成等机制逃避药物杀伤。例如,产ESBLs的大肠埃希杆菌可水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导致头孢类药物治疗失败。2)耐药基因传播:耐药的细菌遗传基因,可以通过质粒、噬菌体和转座子在细菌间“横向转移”,使原本不耐药的细菌因获得外源耐药基因而产生耐药性。3)潜伏感染:部分患者膀胱黏膜下存在“休眠菌群”,常规治疗难以根除,成为复发源头。(2)前期治疗不恰当1)治疗半途而废:急性膀胱炎需足量用药3-7天,但部分患者症状缓解即停药,导致少量细菌潜伏于尿道隐窝或前列腺组织,在免疫低下时即可“死灰复燃”。患者自行换药、剂量不足或疗程缩短等“反动作”,无异于在“锻炼”耐药菌的生存能力,使得细菌耐药性不断升级。2)经验性用药泛滥:每次发作着急用药,未行中段尿培养,导致总是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当抗生素杀死敏感菌时,携带耐药基因的菌株(如产NDM-1酶的肠杆菌)因竞争减少而疯狂繁殖,这一行为无疑加剧耐药。更棘手的是,长期使用抗生素易损伤脾阳,患者使用后极易出现舌苔白腻、腹胀纳差,大便溏薄,形成“越消炎越虚,越虚越易感染”的恶性循环。因为抗生素虽可杀菌,却无法修复脾肾虚损的“内环境”,苦寒之性反伤正气,致复发难断!中医肃清滋生“耐药菌”的温床反复尿路感染在中医属“劳淋”范畴。《诸病源候论》指出:“劳淋者,谓劳伤肾气而生热成淋也”。故中医认为,尿路感染反复发作本质是“本虚标实”——肾虚为本,湿热为标。1)脾肾两虚:患者年老体虚,肾气不足,脾气不旺,甚至天癸枯竭(绝经),多存在脾肾两虚、肝肾不滋的困境。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湿热从下焦滋生;肾虚不固,膀胱气化失司,尿液潴留为细菌提供温床。绝经后妇女又因雌激素水平下滑,降低了防御能力,形成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体质,出现阴道干涩、腰酸潮热、尿痛尿热。2)湿热胶结:梅雨或者暑热天气,湿邪困遏脾阳,脾虚失运则水湿内停,患者外感湿邪与体内郁热结合,形成“湿热粘腻”之证,损伤尿道黏膜,使耐药菌更易定植。肾虚导致免疫细胞活性下降,湿热环境抑制免疫应答,形成“感染-免疫逃逸”循环。中医如何治疗尿路感染中医治疗着眼于“肾虚湿热”病机,治疗原则以“补肾健脾、清热利湿”为核心,通过改善患者体质虚损、重建泌尿系统微环境、截断耐药菌滋生温床,实现从“杀菌抑菌”到“环境调控”的治疗模式转变。1)补肾健脾——重启膀胱气化功能:中医通过健脾补肾中药增强正气,改善因年龄增长或绝经后雌激素减退导致的免疫力低下。肾阳不足者温阳化气,肾阴亏虚者滋阴降火,恢复膀胱气化功能,减少湿热内生。2)清利湿热——祛邪不伤正:针对“湿热胶结”病机,需选用清热利湿解毒之药物清除下焦湿热;阴雨天气,亦不忘加用芳香化湿、行气调脾草药,既可以芳香化湿散邪,又避免苦寒药物损伤脾胃。3)寒热并用——多靶点缓解耐药:对于复杂病患,中医常寒热法并用,调控复杂病理机制,打破“寒热互结”的病理状态,降低炎症反复风险。如苦寒燥湿草药(黄连、黄芩等)可作用于细菌生物膜、毒力因子及耐药基因,抑制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耐药菌的黏附与繁殖。而温阳补气草药(如黄芪、灵芝等)可增强巨噬细胞活性,调节Th1/Th2平衡,减少因免疫力低下导致的细菌耐药性增强。复发性尿路感染像一株顽固的藤蔓,常在中老年群体中反复生长,尤其女性绝经后因雌激素减退、脾肾两虚,更易陷入“感染-耐药-再感染”的恶性循环。中医药以“肾虚湿热”为核心病机,通过多靶点调节,在控制感染、减少复发、改善体质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到专科中药调理,值得一试!专 家 简 介张权龙华医院肾病二科副主任医师,硕士,陈以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员,科室“临床总带教”,龙华临床医学院“中医全科医学教研室”讲师,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肾病分会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委员。【医疗专长】中西医结合、中医内外同治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尿酸性肾病、IgA肾病、尿道综合症、心肾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泌尿系感染、水肿病、肾虚亏损、中医美容等中医内科杂病。【专家门诊时间】徐汇院区:周六下午上南院区:周三全天航头院区:周二上午互联网特需:周四15点到20点

张权 2025-07-21阅读量103

肾结石患者怎么吃?3忌口3适...

病请描述: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男性同胞肾结石发病率是女性的2-3倍,这可能与雄激素促进草酸合成及男性更易摄入高蛋白饮食相关。近年来,随着快餐、饮料销量增加,20-40岁年轻人群发病率增长显著。所谓“病从口入”,肾结石的形成与饮食密切相关,合理的饮食习惯能有效降低结石复发风险,根据资料显示,饮食干预可降低30%-50%的结石复发风险。龙华医院肾病二科张权副主任医师为大家梳理——肾结石患者的饮食禁忌与认识误区,帮您更好防治肾结石01哪3类食物需要少吃?1、限制高草酸饮食 科学依据:高草酸食物是肾结石朋友的头号公敌,因为60%的肾结石为草酸钙结石,草酸遇到尿里的钙会“抱团”形成结晶沉积在泌尿系里。 代表食物:菠菜、马齿苋、甜菜、苋菜、空心菜、秋葵、巧克力、浓茶、竹笋、坚果(如杏仁、腰果)等。   小妙招:焯水可去除40-50%草酸,高草酸蔬菜可焯水1分钟去除部分草酸再吃。吃高钙食物(如牛奶)和草酸食物分开时间,别让它们在肚子里“见面”结合形成“结晶”。2、控制高嘌呤食物 科学依据:高嘌呤饮食会升高人体血尿酸,容易形成尿酸性结石,尤其对痛风和尿酸结石患者需要警惕。此外,果糖饮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升高血尿酸的原因,其摄入量与尿酸结石发病率升高相关。研究发现含糖饮料(如可乐)会显著升高尿钙和草酸排泄。电镜观察显示,饮用可乐后尿液中的草酸钙结晶析出率增加,结石风险提升约25%。 代表食物:动物内脏(如肝、肾)、海鲜(沙丁鱼、凤尾鱼、贝类)、蚕豆、果糖饮料(如可乐、库存果汁)、酒精等。   小妙招:如果喜欢使用海鲜,可选择低嘌呤海鲜(如海参),但仍需要总摄入量;虽然煮汤是一个相对健康的烹饪方式,但嘌呤属于水溶性物质,长时间炖煮时,约30%-50%的嘌呤会溶解到汤中。因此,食用肉类时候需要避免食用肉汤荤汤,而焯水预处理肉类同样可以去除部分嘌呤。3、避免口味太咸 科学依据:钠摄入量与尿钙排泄呈正相关,大白话就是“盐吃多了,尿里的钙会’漏’出来,给结石送原料”。研究显示,每日钠摄入超过2300 mg的复发性肾结石患者,结石复发风险增加30%以上。高盐饮食还会降低尿液中柠檬酸盐的浓度,进一步促进结石形成。 小妙招:做饭用限盐勺(每天不超过1啤酒瓶盖的盐);少吃咸菜、火腿肠、腌制肉类;酱油、鸡精也含盐,别以为不吃咸的就没事!02  养成3个好习惯养成3个好习惯1   科学补钙、选对时间 科学依据:最新研究发现肾结石患者”禁止补钙”是误区,调查发现膳食钙摄入量低于800 mg/天的草酸钙结石患者,其结石复发风险比正常补钙者高20%。这是因为钙能与肠道草酸结合,减少草酸吸收。 小妙招:肾结石患者需要适当补钙,但补钙需要掌握方法,不恰当补钙反而适得其反。如牛奶含钙高,夜间饮用可能增加尿钙浓度,多数指南建议避免睡前2-3小时饮用。但白天适量饮用牛奶可结合肠道草酸,反而减少草酸吸收。肾结石患者如同时骨质疏松需补充钙片,可选择和饭一起吃,空腹吃钙片反而增加结石风险!02   每天8杯水,尿道更通畅 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每日饮水量达到3升(尿量≥2.5L)的肾结石患者,结石复发率降低86%。高温作业者(如厨师、建筑工人)因出汗多、饮水少,结石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30%。 小妙招:每天喝够8杯水(约2.5升),保持尿量在2-2.5升,让尿的颜色接近透明。推荐喝柠檬水(新鲜无糖),里面的柠檬酸能预防结石。当然每天8杯水不适合所有人群,存在心衰和水肿患者需要控制饮水量。03   规律排尿,减少结石 科学依据:泌尿系结石患者因尿路梗阻和黏膜损伤更易发生感染,憋尿导致膀胱内细菌繁殖,可能引发膀胱炎,甚至逆行感染至肾脏。憋尿时尿液滞留,钙、草酸、尿酸等“成石物质“浓度升高,促进晶体析出和结石增大。 小妙招:建议规律排尿(每2-3小时一次),尤其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夜间憋尿。03   2大治疗误区2大治疗误区1怕影响肾功能,不敢吃中药排石首先,老病人都知道,中医治疗肾衰竭改善肾功能其实是优势病种。肾结石日久,尤其当出现肾积水梗阻时候是会加速肾功能减退的。所以肾结石患者服用中药不但不会影响肾功能,还对肾衰竭的防治有不错的疗效,肾功能保护是中药治疗肾结石的一大特色。中医治疗肾结石以辨证施治为核心,针对湿热、气滞、肾虚、血瘀等体质类型,使用经典方剂清热利湿、排石通淋,兼顾补肾活血、疏肝行气,起到缓解腰酸腰痛、解除输尿管痉挛和缩小结石的作用。同时,中药可以降低肾结石患者尿路感染和肾积水的发生概率;对于碎石术后患者,服用中药可以加速残余结石排出,减少肾结石的术后复发。除了口服中药外,针灸、敷贴、定向透药、艾灸等也对肾结石患者有一定的改善症状、辅助排石作用。误区2担心手术风险,不敢做结石手术有些肾结石病情较重,超出内科处理范畴,必须借助泌尿外科医生的圣手。当泌尿系结石直径超过1厘米(尤其是输尿管结石)、形成复杂鹿角形结石,或引发严重尿路梗阻损害肾功能、反复感染甚至出现上尿路感染,需紧急通过外科手术(如输尿管镜碎石、经皮肾镜取石等)碎石解除梗阻,保护残余肾脏功能。所以,当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时,应理性对待,配合泌尿外科医生手术干预。专 家 简 介张权副主任医师龙华医院肾病二科副主任医师,硕士,陈以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员,科室“临床总带教”,龙华临床医学院“中医全科医学教研室”讲师,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肾病分会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委员。【医疗专长】中西医结合、中医内外同治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尿酸性肾病、IgA肾病、尿道综合症、心肾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泌尿系感染、水肿病、肾虚亏损、中医美容等中医内科杂病。【专家门诊时间】龙华医院(徐汇院区):周六下午龙华医院(上南院区):周三全天龙华医院(航头院区):周二上午

张权 2025-07-21阅读量66

小龙虾的头能不能吃?吃之前先...

病请描述:对于爱吃小龙虾的人来说,没有小龙虾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但当大家提议去吃小龙虾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反对的声音会出现:外面的小龙虾多脏啊,都是臭水沟里的!少吃点小龙虾,小龙虾有多毒你不知道吗?小龙虾的重金属含量高,吃多了不好。......那么“被妖魔化”的小龙虾到底能不能吃呢?不吃小龙虾的5个原因是真是假?1、小龙虾是吃垃圾长大的?小龙虾的环境适应性比较强,能在污水中生存,但这不意味着小龙虾只有在污水在才能生存。有实验数据显示,将新鲜、腐蚀性食物放在小龙虾面前,小龙虾选择新鲜食物和腐蚀性食物的比例为10:1。另外,虽然小龙虾食用腐烂食物,但是其强大的胃受力能够迅速分解有机物的毒性,随粪便排出体外,并不会因食用垃圾而在体内囤积毒素。其实,有新鲜食物吃,谁愿意吃垃圾呢!小龙虾也是这样的!实际上,小龙虾更喜欢清水环境。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要脱7、8次壳,如果水质不好,小龙虾就脱不了壳,长不好。所以不用担心养殖户用太脏的水养小龙虾。2、吃小龙虾会感染肺吸虫?肺吸虫病,是一种喜好在人体肺部寄生的吸虫,一旦感染,就容易引发咳嗽、胸闷等症状。近年来,确实曾有因食用小龙虾后感染肺吸虫病的报道,让喜爱小龙虾的吃货心有余悸。但是,其实不必过于惊慌。因为日常我们吃的淡水鱼虾,也可能是寄生虫的宿主,我们都吃了这么多年了,也没见吃出啥事。最关键的还是煮熟!只要蒸熟煮透,就是安全可靠的。肺吸虫以囊蚴的形态寄生于小龙虾中,烹饪时温度达到100℃并持续10分钟,即可杀死。3、小龙虾体内重金属超标?重金属具有可积累性,自然界中食物链越高端的生物对重金属的积累越多。小龙虾以水草等原初生物为食,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对重金属的积累低。所以,正常养殖下,重金属残留是不会超标的。另外,小龙虾对重金属十分敏感,一旦受到重金属污染,小龙虾会生长缓慢,外壳变异,直接影响外观及市售。因此,养殖者也会主动避免污染,采取人工淡水养殖。而且,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主要富集在头部、内脏及外壳,这些部位并非是人们喜食的部分,小龙虾生长过程中又不断脱壳,所以重金属中毒的可能性不大。4、吃小龙虾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确实,吃小龙虾吃出横纹肌溶解症的新闻是有的,之前南京就有一系列类似事件,这让人担心是不是吃小龙虾真的很危险。但其实不止是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有相关的事例。但很遗憾的是,小龙虾等其他水产品如何引起横纹肌溶解症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解释,针对各种案例,专家们对样本进行了各种检测,却始终无法找到元凶。5、小龙虾是虫子,只有中国人才吃?对于很多人说的小龙虾是长在臭水沟里的虫子的说法,微医君必须要帮它正名!小龙虾是货真价实的虾啊,而且国外人民也爱吃。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螯虾科,在中国大陆地区被广泛称为小龙虾。所以小龙虾是货真价实的虾而不是虫,且不仅我们中国人喜欢吃小龙虾,英国、法国、加拿大、丹麦、瑞典等国家的人也会吃。美国人吃小龙虾有上百年的历史,甚至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每年都要举办“小龙虾节”,咱们中国人在吃小龙虾的道路上,只能算是后起之秀。小龙虾的哪些部位不能吃?其实每次说到小龙虾的时候,总有人问微医君,小龙虾什么地方不能吃。关于这个问题,微医君的建议是我们自己在家煮小龙虾的话,最好是把头去除掉,清理干净一点总是没错的。现如今小龙虾的口味很多,十三香、麻辣、香辣、红烧、蒜香......各式各样都有,而虾头往往是吸收汤汁比较多的部位,特别是鳃,很多人吃之前都喜欢嘬一口鳃的汤汁,但实际上吃小龙虾最容易吃到脏东西的部位,就是鳃。所以微医君建议大家,吃小龙虾还是只吃肉就行了,别的就算了。另外还有一个部位,大家的顾虑也很多,那就是虾线,也就是大家说的“虾肠”,很多人觉得虾线很脏很毒。其实虾线是虾的消化道,里面会有虾的一些排泄物,倒说不上有毒,但建议去掉,毕竟口感也不怎么样,还是......哪些人最好不要吃小龙虾?虽说小龙虾很美味,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的,以下两类人建议还是不要吃比较好。对虾过敏的人其实过敏人群真的不在少数,关键有些人知道自己过敏,还是抵抗不住小龙虾的诱惑,非要去吃,这种侥幸心理真的不该有!因为吃小龙虾过敏休克的新闻每年都有,如果你对小龙虾、螃蟹等食物过敏,平时就应该避免吃这些食物,以防出现过敏症状。痛风患者如果你正处于病发期,一定不要吃小龙虾,虾属于高嘌呤食物,容易加剧痛风症状。如果你没有发病,可以稍微吃一点尝尝味道就行,避免边吃虾边喝啤酒,容易诱发疾病。关于吃小龙虾要注意这些问题01 一定要煮熟煮透,充分加热!彻底煮熟才能避免寄生虫等问题;02 要买新鲜的活虾,最好从正规渠道购买。烹调后的虾如果有浓烈腥昧、虾体散开发直、肉体松软无弹性、颜色变暗、壳身有较多粘性物质等,极有可能是死虾;03 烹饪前清洗干净,活小龙虾最好放在清水里养一养,让它们吐净体内的泥沙;04 如果要下馆子,最好选择正规餐馆就餐;05 注意控制量,一次性不要吃太多,特别是孕妇、老人、儿童、体弱的朋友,就不要贪嘴啦;06 如果吃了小龙虾后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跟医生交代相关情况。*图片来源:freepik.com

健康资讯 2025-07-16阅读量1770

爸妈,求你了!最近空调一定要...

病请描述:最近太热了,很多地方是不是都突破40℃了,坐着不动也咔咔冒汗!杭州前几天的天气是这样的图片来源:微博夏天嘛,最怕的还是中暑。这气温一上来,人的散热负担真的很大,有点无处藏身的感觉,昨天新闻里还看到青岛大学的宿管大爷因为高温不幸去世。(微医君住的小区,前几天也有一位保安大叔在保安亭……)高温天老年人为什么更“危险”?高温天需要格外警惕的两类病:心脑血管疾病、热射病。Ps:气温超过32℃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会增加40%。图片来源:freepik.com“热射病”属于重度中暑,每年夏天约有3.5万~4万位老年人发病,占到全部病例的40%。(发病率是青壮年的2.7倍)老年人发生热射病的死亡率可达50%~80%,即便救回来了,超过30%的老人也会出现认知障碍、肾功能不全等后遗症。高温天对老年人更危险,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身体的3个脆弱点:①老人的汗腺开始萎缩,出汗能力会下降30%~50%,想通过皮肤散热就会比年轻人困难。②老人体内的水分也不比当年,出汗稍微多出一点就会“缺水”,中暑的速度会比年轻人快很多。不同年龄段的身体水分占比图片来源:自制③老人对温度的感知也变差了,会感觉自己比年轻人更耐热(其实身体已经受不了了)。这几个情况加到一起,让老人成了“热射病”的高发人群。这里需要特别说一下老年人热射病的“隐形杀手”——室内环境!不单单是老年人,很多年轻人同样会有这样的错误认知:天气太热了就别出去,待家里就不会有事。你要知道的是,室内热射病占老年病例的68%!室内环境“潜伏”的3个危险点:温度超过32℃持续2小时以上,人的核心体温会每30分钟上升0.5℃;如果空气湿度超过70%,汗液蒸发效率会下降80%,体感温度上升3~5℃;若室内通风较差,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人的散热能力只有室外的1/5。厨房、卫生间、西晒的卧室、单侧通风的客厅(无对流)都是高危区域。如果老人患有一些基础疾病,比如心衰、糖尿病、肾病等,身体的循环、散热能力就更差了,长时间待在闷热的室内会变得更危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儿童的情况也相似。儿童的汗腺还没有发育完全(3岁以下儿童的汗腺密度仅为成人1/3),体温的上升速度会比成人快3~5倍,高温天更容易突破40℃的危险线。儿童的体重也更低,身体内的绝对水分更少,成年人可能流失1500mL水分才会发生危险,儿童或许只流失500mL就开始不舒服了。预防高温病这几点一定要做好前面已经讲过了,待在室内可没法把热射病“拒之门外”。请爸爸妈妈们白天也打开空调吧,哪怕是一个人在家!如果你觉得开空调太浪费电,等家里的温度降下来之后,可以把空调温度适当调高1~2℃或调小风速,舒适又省电!空调28℃搭配摇头的风扇,比单纯开26℃的空调能省电35%,而且体感也更舒服。另外,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可以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也能省电15%左右。是不是突然觉得,开空调也没这么费电!ps:拿快递、倒垃圾等短暂外出就别关空调了,一开一关更费电。(重启空调需要猛踩油门,消耗很大的电量来快速达到设定温度,且频繁开关还会影响空调寿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此外,上午10点~下午16点尽量减少外出,如果有事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晒。遮阳伞、遮阳帽、透气的防晒衣等最好都安排上,再带一点风油精或藿香正气水,必要时能缓解一定的中暑不适。高温天还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每小时150mL),适当吃一些富含钾、镁、钙等元素的食物。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把自己照顾好,就是在给孩子们省心,这一点空调费不值一提。参考文献[1]提升全民高温热浪防护能力减少与高温天气相关的健康危害.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4,39(10):9-9. DOI:10.3760/cma.j.issn.1000-8039.2024.10.123[2]高温天气运动当心"热疾病"[J]. 长寿,2010(5):57.[3]阚俊明. 及时识别中暑讯号帮身体"灭火"[J]. 中医健康养生,2024,10(7):17-18.[4]单祺雯. 天气变热易得心脑血管病专家教你七招来正确预防[J]. 中国食品,2018(10):134-135. DOI:10.3969/j.issn.1000-1085.2018.10.059.

健康资讯 2025-07-16阅读量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