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定义与原理:倒睫射频消融术主要用于处理睫毛生长方向异常的倒睫。它通过高频电波使组织气化破坏毛囊。这种技术可以精确地破坏毛囊,同时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手术过程:在手术中,医生会在显微镜下操作,使用绝缘针顺着倒睫方向刺入毛囊根部,通过射频能量破坏毛囊,使得睫毛可以在没有任何阻力的情况下去除。 优势:射频消融术的主要优势包括精准、微创、安全、远期观察组织修复效果好、伤口愈合佳。术中疼痛轻,术后愈合快,很少引起瘫痕、色素沉着等并发症,且复发率较低。即便复发也可以再次治疗。适应症:适用于眼睑位置正常、倒睫数量少的乱睫或者双行睫患者。如有睑内翻可以联合睑内翻矫正手术。 并发症与局限性:虽然射频复发率低,但仍然有复发的可能性。有些毛囊顽固,射频后没有完全失活,就可能会再生倒睫。射频也可能会造成临近睫毛脱落。另外射频价格较电解倒睫偏高,部分患者不易接受。 与其他治疗方式比较:与电解治疗相比,射频消融治疗倒睫的总治愈率和术后复发率明显优于电解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睫毛再生出来的时间大约2周左右,我通常会让射频消融的患者们术后3周来复查睫毛是否有复发的情况。如有,可择期再次手术;如无,则说明倒睫的毛囊都已被烧死,不会再长出来啦~
郭昊晨 2025-02-07阅读量582
病请描述:今天一个被倒睫困扰了17年的姑娘来就诊。我问她这么久都没治疗为什么今天突然来医院呢?她说是在网上搜到的知识,她原来一直不知道可以做手术,平时总是自己拔但很快就长出来很困扰。我更加觉得做能看懂听懂的科普真的很有意义,希望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刚好这个姑娘是单眼患病,很适合科普一下。大家能看出睑内翻眼睛和健康的眼睛向下看时有什么区别吗?您猜对了吗?
郭昊晨 2023-03-08阅读量2089
病请描述:身体的任何一个器官于我们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器官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其中眼睫毛也非常重要,它能够让我们的眼睛看起来更加神采飞扬。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出现倒睫的情况,不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而且还十分不美观。什么是倒睫?倒睫是指睫毛向后方生长,转向眼睛内方,从而刺激角膜及眼球造成损伤。倒睫可以一根、数根或多数,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比较常见。 倒睫的病因睫毛的生长方向异常,是由下睑的赘皮,有时下睑赘皮联合内眦赘皮,以及先天性的眼睑内翻引起。 亚洲人群中先天性下睑内翻的发病率较高,与其特有的局部解剖特点有关,比如下睑眶隔附着点过高,下睑缩肌腱膜止于下睑板下方,使得下睑缩肌与眼睑前唇组织缺乏连接。如果再合并鼻根部发育不良、内眦赘皮牵拉、体质肥胖、睑缘及睑板前轮匝肌肥厚并向眼球方向堆积、睑板发育不全等特点极易发生下睑内翻睫毛内卷。临床症状疼痛、眼红、流泪、怕光、持续性异物感、眼睛分泌物增多。倒睫的危害1、会对眼角膜造成损伤倒着生长的睫毛像毛刷一样摩擦眼角膜,长期下去可能会对眼角膜造成损伤,比如角膜上皮剥脱,角膜斑翳,角膜白斑等等,也可能会让视力有所下降或者眼睛畏光、流泪等。2、眼睛引发感染倒睫引起的异物感会让孩子总喜欢揉眼睛,将手上的细菌带进眼睛里,可能引起眼病,如结膜炎,沙眼等,继而出现流泪、痒、分泌物很多等表现。如何治疗倒睫目前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的手术方法较多,如褥式缝线矫正法、皮肤及轮匝肌切除法、下睑缩肌腱膜缝合法等。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应证选取不同的手术方案,然而多数患者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对于外观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缝线法手术损伤小,方便快捷,但术后易于复发,有时会产生明显的下睑双重睑或皱褶。我个人矫正下睑内翻的术式是眼轮匝肌深部内固定术联合眼睑皮肤切除术,它是将切口的上缘皮下眼轮匝肌和睑板下缘呈“口”字形的缝合,既增强了矫正的力量,而且由于缝线位于皮内与切口及睑缘方向平行,位置均匀分布在下睑切口长轴上,愈合过程中,力量相对均匀,皮肤又分层缝合,皮肤和眼轮匝肌的粘连轻,不易产生皱褶,则不会发生下睑的双重睑,外观较美观。同时缝合时可以通过观察睫毛及睑缘的位置调整缝线的间距及力量,效果可控,不会造成欠矫、睑外翻和眼睑退缩。内固定后再去除多余的皮肤,此时睑缘的位置已经确定,去皮量更精准,确保手术效果。且皮肤切口采取连续缝合,对位更好,不易产生皱褶,进一步避免双重睑的产生,术后瘢痕不明显。 下睑内翻倒睫合并内眦赘皮比较普遍,发生率为50%左右,儿童的内眦赘皮一般采取保守观察,不急于手术。如果在3岁以后还是存在倒睫问题,可以通过手术解决。患有严重的内眦赘皮的人群,会将下睑中内部睫毛推向眼球,从而加重倒睫,严重病例可在眼睑皮肤切开同时行内眦赘皮的矫正术,一般行倒“L”型内眦赘皮矫正术,可将倒“L”型内眦切口向下睑延伸,去除三角形多余皮瓣,解除了内眦赘皮对下睑内侧皮肤的牵拉压迫,尤其对靠近内眦处倒睫的矫正有增强作用。个别1~2根倒睫复发,分析原因多为乱睫,可在显微镜下行电解矫正。 温馨提示:拔除睫毛是不可取的,再次长出的睫毛会更粗硬。发现倒睫症状,应及时前往眼科就诊,以免对眼睛造成损伤。
王俊芳 2019-11-09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斜颈俗称歪头,造成小儿歪头视物的原因有很多,少数由于不良习惯引起的斜颈不治疗亦可消失,但若是一些继发性的原因引起的斜颈,则会导致小儿面部发育不对称,甚至造成脊椎侧弯以及下颌骨发育畸形。 1、骨性斜颈:大部分家长发现宝宝出现斜颈时,首选咨询的便是骨科。在骨科,需要排除脊椎的先天畸形或发育不良。 2、肌性斜颈:因颈部肌肉或者支配其的神经出现病变,导致颈部活动受限,从而引起歪头。最常见的受累肌肉为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既可由于颅内的一些占位引起,又可能是由于宝宝出生时的产伤或者胎儿期的胎位不正引起。 3、眼性斜颈:基于眼部的一些异常,小儿为了获得最佳的双眼单视功能,从而保持特定的头位,从而引起了斜颈。并且有的时候,这些因素会同时发生: (1)斜视:眼外肌麻痹、先天性脑神经异常支配眼病、A-V型斜视均可造成斜颈,有的是因为眼球运动受限,有的是为了克服复视。 (2)屈光不正:部分散光的患儿常常转脸,双眼斜向一侧视物,以减少散光引起的物像变形及改善视力。 (3)眼球震颤:眼球震颤是一种双眼的不自主的摆动,部分患者在向某个方向注视时这种眼球的震颤会减轻或停止,能够获得较好的视力,视物更清楚,便采取了这一固定头位。 (4)上睑下垂:由于上睑下垂,导致患者的瞳孔部分甚至全部被遮盖,为了克服视力障碍,患者常紧缩额肌,导致额纹加深、眉毛高竖。双眼上睑下垂者,因需仰首视物,呈现一种仰头皱额的特殊姿态。 (5)倒睫或睑内翻:因倒睫刺激角膜、结膜,引起眼部的异物感或扎疼。患儿为了减轻这种刺激,常常会把脸偏向一侧来看东西。 因此,当小朋友出现歪头时,家长一定要带其至正规医院排除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有问题及时医治,切莫责怪、打骂孩子。
赵晨 2017-07-15阅读量8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