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门诊中,发现同样是面肌痉挛患者,为什么有的人只是眼角和嘴角的肌肉跳动,有的人连脖子都跳呢?因为面部跳动的范围与面神经受压的分支有关,也与面神经受压的程度有关。先来说说为什么面神经受压的部位不同,导致脸上跳动的范围也不同吧,面神经从大脑出发,一路延伸到面部,并在这里分成5支,分别主管不同的部位。 1、颞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此分支一般较少受到周围血管的侵犯; 2、颧支:支配眼轮匝肌及颧肌,此分支受到周围血管侵犯时,就容易眼皮跳; 3、颊支:支配颊肌、口轮匝肌及其他口周围肌,此分支受到周围血管侵犯时,面颊、口角肌肉就不好好工作了; 4、下颌缘支:分布于下唇诸肌,如降下唇肌、咬肌、笑肌等,此分支受到周围血管侵犯时,有些表情就很难做出来了; 5、颈支:支配颈阔肌,颈支神经受到压迫时,脖子就会抽搐,面肌痉挛就比较严重了。 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哪根面神经分支受累,它支配的肌肉就可能抽动;受累的面神经分支越多,抽动的范围越大,病情越严重。94%的面肌痉挛都是从眼皮跳动开始的,病情进展到中度时,抽动会蔓延到嘴角,重度的连脖子也会抽动。 其次,如果神经长期受到周围血管侵犯而出现损伤,跳动的范围也会变大。当面肌痉挛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也就是没有将肇事血管从面神经上拨走,两根“管子”就会日积月累地摩擦。神经就像电线,外面包裹着一层绝缘皮,中间的导丝传导电信号,如果绝缘皮被肇事血管磨破了,就很容易漏电。比如患者本来只是想笑,结果口角、眼角甚至连脖子也跟着抽动起来,这就是比较严重的面肌痉挛——不仅抽动的范围非常大、程度也加重。这个时候面神经就不仅仅是受到压迫了,而是受到了损伤,会更加难治。 治疗面肌痉挛需要给责任血管减压 部分选择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患者发现当时似乎有效果,症状稍微能缓解一点。针灸治疗面抽实际上没任何效果,只不过是患者的一种心理作用,认为针灸治疗可控制或治愈疾病,情绪好症状就会减轻。事实上,面肌痉挛本身就怕刺激,有时针灸反而会加重病情,所以最好不要针灸,更不要选择没有任何执照的小诊所。另外,注射肉毒毒素虽然可缓解症状,但3-5月必须重新注射,次数太多不仅会没有任何效果,也会麻痹神经,可能导致面瘫。 显微血管减压术通过将血管牵开、并且分离固定,可使面肌痉挛完全、永久治愈。切口仅为4公分,颅骨的小孔1.5公分,随着该项手术技术的日臻完善,特别是其具有的微创、安全性高、效果显著以及低复发率和低并发症发生率等特点,尤其是能完全保留血管、神经功能。另外,显微血管减压术还成功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以及顽固性偏头痛等疾病。对病人而言:手术者的经验及手术中正确的判断和操作对手术结果有重要影响。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已成为我院神经外科的特色治疗项目之一。
王景 2025-02-07阅读量781
病请描述: 聚交汇神,精益求精-【陆港院区】神经外科5病区颅底肿瘤与颅神经疾病诊疗组,2025年1月3日,完成的首台听神经瘤切除病例。 陕西渭南50岁的刘先生(化名),4个月前听力减退,体检查出颅内左侧桥小脑角区有占位,确诊为听神经瘤,磁共振提示肿瘤大小约2cm。 刘先生的肿瘤起源于左侧听神经,面神经被推向肿瘤腹侧,向内听道内生长,肿瘤血管丰富,需小心分块除肿瘤组织,术中小心剥除内听道内的肿瘤,肿瘤与脑桥侧粘连紧密,小心分离过程中监测脑干功能,保护脑干功能、面神经功能、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良好,术后患者无听力下降及面瘫。 听神经瘤影响神经功能,治疗越早越好! 听神经瘤占颅内肿瘤的10%,是桥小脑角的病变,桥小脑角所有的神经功能,可能都会侵犯。 1、影响听力 临床上,听神经瘤患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耳鸣,病人耳朵会听到有蝉鸣音,但随着肿瘤增大,患者可能出现听力减退,甚至完全丧失。患者出现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影响了神经、血管,需要同老年人听力下降鉴别。 2、压迫小脑 会造成病人的共济失调,就是走路不稳当、平衡受影响。 3、如果肿瘤再增大,造成病人脑积水,病人会出现颅压高的症状,会出现头痛、呕吐这些颅压高的症状。 4、发生听神经瘤的神经周围都是很重要的颅神经,比如面神经。面神经跟前庭神经、听神经,在内听道,就是颅内的一个鼓管里面,是在一起的,有四根神经是走在一起。前庭神经长出的肿瘤会压迫其他的神经,其他神经受损伤了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比如面神经,病人会出现面瘫。如果外展神经受压迫了,还出现外展麻痹。后组颅神经受肿瘤压迫了,病人可以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发呛、吞咽困难这些症状。 必须要提醒的是,当出现上述症状听神经瘤典型症状的时候,最好能及时到医院明确诊断,排除或治疗。 听神经瘤是良性肿瘤,治疗原则是首选手术治疗,尽可能安全、彻底地切除肿瘤,避免周围组织的损伤。 对于肿瘤较小的患者,虽然听神经瘤是良性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肿瘤长大,患者失去的可能就不止一只耳朵的听力了,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由于听神经瘤手术难度大,术中尽量从脑组织的自然缝隙通道中,把瘤子从一众神经血管丛林中剥离,术中充分磨开内听道,暴露面神经与肿瘤的关系,是肿瘤全切和最大程度保护面神经功能的基础。磨除程度以能全切除内听道内肿瘤为宜,不可过度磨除,避免损伤神经、颈静脉球等,增加手术风险。尽可能的全切,更好程度保留面神经、听神经,实现术后面神经功能正常、听力保留的手术结果。 对于有些患者,肿瘤黏连神经较重,不容易剥离的患者,那么术后听力或者面神经功能久可能无法恢复了,只能尽可能的保其一。
姜海涛 2025-01-13阅读量1318
病请描述: 患有5年面肌痉挛的林女士(化名),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面部抽搐消失、听力完好、面部功能无损伤。术后她在网上评价,自己被面肌痉挛困扰了5年,期间打过2次肉毒素,都没有缓解症状、而且还出现了面部僵硬的现象。希望通过自己的治疗经历告诉大家,想要治好面肌痉挛还是要进行手术治疗。 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到底好不好? 面肌痉挛有效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肉毒素以及外科手术治疗(显微血管减压)。姜海涛教授介绍:肉毒素作用于神经的末梢,干扰运动神经未梢传递神经信号,使肌纤维不能收缩而达到缓解面部异常抽动的目的。使用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不能根治。因此,不管注射多少次肉毒素,等肉毒素代谢完后,脸部抽搐又会再次复发。也有患者打了肉毒素后,效果不佳。 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可能出现的现象 1、肉毒素对肌肉的麻痹作用,除了可以缓解面部抽搐外,一个重要的副作用,是导致面部麻痹也就是面瘫,面部是不抽搐了,但脸部也没有表情了; 2、肉毒素的代谢时间是3-6个月,所以,肉毒素治疗的效果也是3-6个月。肉毒素代谢后症状复发,需重复注射。某些病人经注射后会产生肉毒素抗体,会影响重复注射肉毒素的疗效; 3、肉毒素的常见并发症有:面瘫、眼球干涩等,这些并发症的每次注射的发生概率较低,但累积注射3年后,发生率达60%~75%。病人经过反复多次注射肉毒素之后,由于毒素的累积,面瘫和面部变形可能无法恢复。 4、从我们接触的病人来看,注射肉毒素之后,有时病人外观看,面部抽动已减少了,但病人自已感觉,面部肌肉里面还在不停的抽动,非常难受! 面肌痉挛为什么要手术治疗? 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压迫,常因面神经和血管接触较为紧密,进而发生面神经脱髓鞘改变。像电线绝缘层破坏,发生神经短路,不受控制的神经冲动,传达到面部肌肉时会发生异常的面部抽动。 基于这一病因,目前唯一能根治的方法就是解除血管与面神经压迫,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就是在显微镜下,找到责任血管,将其推移远离面神经,并用Teflon材料垫在神经和血管中间,最终减压。
姜海涛 2025-01-09阅读量1406
病请描述: 听神经瘤多数发生于听神经的前庭神经,随着肿瘤生长变大,压迫桥脑外侧面和小脑前缘,充满于小脑桥脑角内。肿瘤大多数是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属良性病变,即使多次复发亦不发生恶变和转移,如能切除,常能获得永久治愈。 目前,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功能的保留率相对较高,经过一段时间,一般都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只要肿瘤不是太大或者少数其他情况,手术过程中我们就不用太担心会出现“颜面”问题。 如果肿瘤为2.5cm或更小,术后一般仅有听力的问题和早期轻度的面神经症状。一旦肿瘤增大到4-5cm或者更大,术后则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平衡共济功能障碍、吞咽和咳嗽困难、声音嘶哑、面部麻木。更严重的将出现肢体瘫痪、昏迷,并可能危及生命。这种情况下面神经功能保留的可能明显降低,即便功能保留,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手术是目前治疗听神经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如果没有明显手术禁忌症的时候,一般建议患者尽早手术,避免出现难以恢复的听力下降!因此,患者千万不要抗拒手术,及时手术有利于保留听力。治愈患者朋友们担心的手术创伤和手术风险的问题,事实上,随着医学影像学、显微神经外科以及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听神经瘤手术除了提高切除率延长生命之外,更加注重颅神经功能的保存和术后生活质量的维持,尤其是对于面神经的保护,是颅底外科医生和大多数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 随着神经电生理和显微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整个听神经瘤手术中均可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颅底外科医师在分离肿瘤与面神经时的操作熟练度也会对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造成影响,为避免进一步损伤面神经, 应做到以下几点:1、锐性分离;2、牵拉肿瘤而不是面神经;3、勿过分牵拉面神经;4、保护面神经周围血供;5、避免电凝产生的热损伤。 提醒:如果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早期症状的时候能够足够重视,尽快就诊,早发现早治疗,听神经瘤这种疾病对患者的损害将明显减小,小韩的故事也不会重演。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能够对颅脑疾病有一定的了解,重视自己身体的变化,及时就医,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绝大多数颅脑疾病将不再可怕。
赵天智 2025-01-07阅读量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