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口腔科 > 牙周病科 > 口腔粘膜病 > 护理

口腔粘膜病护理

口腔粘膜病护理相关内容 更多>

口腔黏膜病二三事

病请描述:口腔黏膜是指覆盖在口腔内的一层表皮,与身体其它器官组织相比,往往显得不太起眼,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疾病也常常被忽略。近年来人们对口腔健康关注日益增多,但由于接受的信息良莠不齐,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口腔黏膜疾病。因此,对口腔黏膜病的宣教迫在眉睫。本文将就口腔早癌筛查、口腔HPV感染相关疾病以及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科普。一、口腔早癌筛查以下人群需要定期进行口腔早癌筛查:患有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人群,如口腔白斑病、口腔扁平苔藓、口腔苔藓样损害、红斑、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和盘状红斑狼疮等。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口腔鳞状细胞癌复发筛查,尽早发现癌前病变以及可能的癌症复发。长期吸烟、饮酒及咀嚼槟榔的人群,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患病风险及癌变几率。常用口腔早癌筛查技术包括自体荧光图像技术和口腔黏膜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这两项技术几乎不造成创伤,无疼痛、不出血、不造成肿胀,操作简便,可多次重复进行,患者接受程度很高。自体荧光图像技术利用仪器发出特定波长可见光,激发人体自身的荧光基团,对病损进行检测,整个检查过程患者“不吃射线”,不打造影剂无需涂布荧光剂,并且能马上获得检查结果。从左至右:自体荧光检测仪器,自体荧光检查过程,右舌腹白斑,右舌腹白斑荧光照片,暗区提示可能存在的癌变口腔黏膜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通过口腔细胞刷,获得脱落细胞,,检测细胞癌变的早期事件——DNA含量的变化。从左至右: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仪器,口腔细胞刷及保存液,口腔脱落细胞采样过程二、口腔HPV相关疾病宫颈HPV感染以及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已被大众所熟悉。近年来,大众对口腔HPV感染的关注也日益增多,但很多老百姓对口腔HPV感染的认知存在大量盲区和误区。一般来说,健康人群无需进行常规口腔HPV检查。对于有相关暴露因素的高风险人群,有必要进行HPV筛查。口腔HPV筛查方法为通过口腔拭子刮取口腔黏膜脱落细胞行HPV分子检测,属于无创检查,无疼痛、不出血、不肿胀,能够明确是否有HPV感染以及感染的基因型。HPV病毒(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于明确有口腔HPV感染的患者,若无相应病损,则无需特殊处理,部分患者随着免疫状态的改变,感染情况也可能发生改变。对于有HPV感染且有相应病损,如乳头状瘤或尖锐湿疣等良性增生物,也仅需要对症处理,如对病损进行激光、冷冻或手术切除。三、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持续走高,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都有可能引起口腔黏膜炎,引发口干、口腔黏膜发红,溃疡,糜烂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患者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除口腔病损外,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还会引起一些系列不良后果。例如,口腔黏膜疼痛严重影响患者进食,引起患者全身营养不良,生活质量降低,无法耐受持续的抗肿瘤治疗;患者对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失去耐心和信心,导致抗肿瘤治疗治疗延迟、中断甚至停止,患者生存年限缩短;抗肿瘤治疗周期延长导致治疗成本提高,患者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增加。如何对这类患者进行临床管理呢?抗肿瘤治疗前的口腔黏膜、牙齿及牙龈健康评估和预防性治疗,如洗牙、补牙、尖锐牙尖磨改、病牙拔除等,都能降低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的风险。大多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在抗肿瘤治疗结束后能逐渐痊愈,因此积极控制症状非常关键。目前的治疗以局部对症为主,全身治疗为辅。主要原则是控制口腔炎症,缓解疼痛,保护溃疡面,促进愈合;保持口腔清洁,防治多重感染;阻止口腔黏膜炎进一步恶化发展。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心理疏导,是确保抗肿瘤治疗有效进行和最大程度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重要措施。发生这类口腔黏膜炎后,可以采用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前者包括口腔护理,餐后口腔清洁,用盐水漱口,注意是否有呼吸及吞咽困难,营养支持(必要时由营养师指定饮食计划,摄入流食或半流食,防止呛咳,必要时实施肠外营养治疗),评估疼痛程度,低能量激光治疗(低能量激光是一种对组织产生激活作用的治疗方法,可改善组织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提高痛阈、减少炎性渗出)等。后者包括积极补充B族维生素,局部使用口腔黏膜保护剂、镇痛剂以及含漱液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减轻黏膜水肿、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的作用,可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口腔软膏或贴片涂布或贴敷于溃疡处。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增加口腔真菌感染的风险,应控制其用量和时间。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可引发或加剧患者的精神和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在这类口腔黏膜炎防治中具有重要地位。口腔黏膜病科医师应对患者进行积极、适度的心理干预。在接诊时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积极与患者沟通,帮助其了解口腔黏膜炎是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完全可防、可治、可控,治疗结束后能痊愈;口腔黏膜病科医师应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积极面对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不适症状,鼓励其坚持抗肿瘤治疗。施琳俊主任医师特需门诊(接受现场加号)时间及地点: 周三上午、周六下午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科西路1908号第九人民九院高科西路院区B栋1楼12号椅位门诊预约方式: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微自助-门诊预约

施琳俊 2024-12-25阅读量199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病请描述:      周三坐门诊,上午下班时,接了一位年轻妈妈的电话。   “盼盼连续发烧了四天,好不容易今天早上烧退了,身上却发出了很多疹子,会不会是麻疹?会不会是水痘啊?”       我告诉她,虽然没有看到孩子皮疹的样子,但一般来说不会是麻疹,麻疹出疹时烧仍不退,甚至会更高;也不会是水痘,水痘疹子一般在发热第一二天就开始出来了。   询问了小孩的一些情况,了解到盼盼是位11个月的女孩,这4天连续高热达39℃以上,吃了美林后才降至正常,但6-8小时左右又上升,小孩没有咳嗽、腹泻等其他症状,到医院化验了血常规正常的,医生说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吃了几次退热药,体温降而复升,妈妈的心情随着盼盼体温的升降就如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今天早上量了体温突然正常起来了,妈妈觉得终于可以放下这颗悬着的心了,转眼却发现了盼盼脸上身上散在红色的皮疹,中午看看又多了一些,此刻这位年轻的妈妈很是着急。 嘱下午带小孩来医院就诊,仔细查体发现小孩精神状态不错,还能被逗笑,颜面躯干散在红色的斑丘疹,没有疱疹,口腔粘膜也是光整的,咽部有些充血,没有发现其他异常。于是告诉盼盼妈妈,盼盼得的是“幼儿急诊”,这个病的特点是“热退疹出”,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虽没有特效药,回家却要加强护理,注意清洁卫生,适当多喝水,饮食清淡易消化,防止受凉。3天后妈妈带盼盼来复诊,皮疹已经基本消退,小孩基本康复了。 附:幼儿急诊 幼儿急诊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疾病,多发生于春秋季,当然夏天也不是没有,无性别差异。 特点:1、发热------多39℃以上,多3-5天;             2、皮疹------热退疹出,为红色斑丘疹;可持续3-4天;颜面躯干为多,有时也见于四肢;             3、其他伴随症状------可无;有时会有咳嗽、腹泻、囟门隆起、甚至惊厥等;           4、血常规------可正常;大多白细胞计数减少,中性分类减少,淋巴分类增高;           5、病原------人类疱疹病毒6、7,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唾沫、呼吸道、接触等。           6、治疗------无特效药,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多给予对症治疗,如体温高于39℃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防治高热惊厥;若伴咳嗽给予止咳对症;若伴腹泻给予调节胃肠道正常菌群及功能等。                 7、体质特殊的患儿------不排除严重并发症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可能。 因此建议,对患病小孩应加强护理,适当多喝水,多吃营养流质食物,保持皮肤清洁卫生;若患儿精神差,持续高热难退,出现其他伴随症状等应及时去医院就诊。预防方面,平时加强喂养,增强体质,注意家里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穿衣适宜,防止受凉,不要带宝宝去人多拥挤的场所,以减少患病的机率。

肖建军 2018-12-28阅读量4624

肺纤维化患者应如何预防感冒?

病请描述:肺纤维化患者死亡多因病情突然恶化所致,对于这种在病情相对稳定期突然出现的病情急剧恶化,临床称之为“肺纤维化急性加重”。肺纤维化急性加重可发生在肺纤维化发展过程中的任何阶段,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预后极差。Kubo等学者研究报道大约57%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3年内发生急性加重,病死率53%。Kim等学者研究报道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病死率达到78%。Song等学者研究报道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急性加重发生率达35.4%,住院病死率达50%以上,1年生存率56%,3年生存率仅18.4%。可见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的高发生率和高病死率是影响肺纤维化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原因。 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但有不少国内外的研究发现细菌、病毒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冒”,在肺纤维化急性加重过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肺纤维化患者应该如何预防感冒呢? 1、平时注意冷暖,劳逸结合,参加力所能及的锻炼(肺纤维化患者肺通气功能减退,以适度的有氧锻炼为主),注意均衡饮食(多补充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少摄入脂肪、糖分等)。 2、保持生活环境清洁,做好防霉、防潮、防虫工作。 3、避免前往人员拥挤的场所,减少人群间交叉感染。 4、室外空气质量中重度污染应尽量减少外出,平时外出尽量佩戴口罩。 5、戒烟、避免酗酒。 6、保持口腔清洁健康,长期口服激素的患者,口腔粘膜容易滋生真菌,需做好口腔清洁护理工作。 7、肺炎链球菌疫苗:包括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PPV)和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 8、每年流感流行季节建议注射流感疫苗。 9、在流感流行季节,对怀疑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推荐常规进行流感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查,并应积极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病毒治疗。 10、一旦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尽早到医院检查,如发现细菌感染征象的话,应尽早抗生素治疗。 11、对于普通感冒患者,可予中成药辅助治疗,比如板蓝根冲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12、一旦出现累及下呼吸道和肺的表现,应即刻住院治疗。 13、平时可使用免疫调节剂,比如胸腺肽、细菌溶解产物等。

苏奕亮 2018-08-06阅读量7831

肺纤维化患者应如何预防感冒?

病请描述:肺纤维化患者死亡多因病情突然恶化所致,对于这种在病情相对稳定期突然出现的病情急剧恶化,临床称之为“肺纤维化急性加重”。肺纤维化急性加重可发生在肺纤维化发展过程中的任何阶段,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预后极差。Kubo等学者研究报道大约57%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3年内发生急性加重,病死率53%。Kim等学者研究报道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病死率达到78%。Song等学者研究报道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急性加重发生率达35.4%,住院病死率达50%以上,1年生存率56%,3年生存率仅18.4%。可见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的高发生率和高病死率是影响肺纤维化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原因。 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但有不少国内外的研究发现细菌、病毒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冒”,在肺纤维化急性加重过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肺纤维化患者应该如何预防感冒呢? 1、平时注意冷暖,劳逸结合,参加力所能及的锻炼(肺纤维化患者肺通气功能减退,以适度的有氧锻炼为主),注意均衡饮食(多补充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少摄入脂肪、糖分等)。 2、保持生活环境清洁,做好防霉、防潮、防虫工作。 3、避免前往人员拥挤的场所,减少人群间交叉感染。 4、室外空气质量中重度污染应尽量减少外出,平时外出尽量佩戴口罩。 5、戒烟、避免酗酒。 6、保持口腔清洁健康,长期口服激素的患者,口腔粘膜容易滋生真菌,需做好口腔清洁护理工作。 7、肺炎链球菌疫苗:包括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PPV)和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 8、每年流感流行季节建议注射流感疫苗。 9、在流感流行季节,对怀疑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推荐常规进行流感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查,并应积极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病毒治疗。 10、一旦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尽早到医院检查,如发现细菌感染征象的话,应尽早抗生素治疗。 11、对于普通感冒患者,可予中成药辅助治疗,比如板蓝根冲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12、一旦出现累及下呼吸道和肺的表现,应即刻住院治疗。 13、平时可使用免疫调节剂,比如胸腺肽、细菌溶解产物等。

苏奕亮 2018-06-03阅读量9909

口腔粘膜病护理相关医院 更多>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137.0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126.6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69.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