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妇产科 > 产科 > 产后出血 > 内容

产后出血内容

长了子宫肌瘤可以备孕吗?

病请描述:怀孕后发现子宫肌瘤能否继续顺利妊娠至足月? 门诊经常遇到一些女性朋友准备备孕了,结果孕前检查发现子宫肌瘤,或者有些人是已经怀孕一个多月了,检查发现了子宫肌瘤,因此非常焦虑,担心子宫肌瘤对胎儿发育的影响。下面就来给大家讲讲。 首先了解一下子宫肌瘤的病因: 目前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但因为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绝经后萎缩或消退,所以提示此疾病与性激素有明显相关性。而当一位女性妊娠前雌三醇<7nmol/L,孕37周可以达到1000nmol/L,孕激素同样在妊娠后明显增加。这些都会大大的刺激子宫肌瘤的生长速度,经常会看到有些孕妇在孕前1-2cm的肌瘤至孕足月增长到7-8cm。看到这,大家肯定就害怕了,难道有子宫肌瘤就不能怀孕了吗?而那些已经怀了的是否要终止妊娠呢?不着急,继续往下看。 接下来讲讲子宫肌瘤的分类: 按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3类:1肌壁间肌瘤,顾名思义长在子宫肌层中间;2浆膜下肌瘤,即肌瘤向子宫表面生长;3黏膜下肌瘤,即向宫腔里面生长。 最后就来讲讲何种情况子宫肌瘤可以备孕: 1首先子宫浆膜下肌瘤,特别是<4cm的肌瘤一般对妊娠影响不大,可以备孕,甚至如果达到5-6cm,对于一些年龄已经超过36岁着急备孕的女性,妇科医生通常也会建议她们先去备孕,因为如果做子宫肌瘤手术则需要避孕至少半年到一年以上,届时卵巢功能正在飞速下降,恐有不孕的风险。 2其次是子宫肌壁间肌瘤,如果<4cm,特别是单发的则对备孕的影响也不大,可以试着去备孕,但如果子宫多发肌壁间肌瘤已经导致子宫腔形态改变,甚至已引起多次流产的女性,则需要积极处理后方能备孕。 3最后讲讲黏膜下肌瘤,相信大家看了分型都明白该型肌瘤对生育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无论大小都需要在孕前处理掉,可以做宫腔镜手术切除,术后一般避孕3-6个月就可以备孕了。 4当然如果考虑肌瘤恶变可能则无论生长部位或大小都必须积极处理,不能备孕,这项甄别工作就交给医生来做了。 那么怀孕了以后发现子宫肌瘤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如果是子宫肌壁间或浆膜下肌瘤<5cm,且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及发热,则密切观察,了解肌瘤生长速度,如果生长速度不快,至足月可以考虑分娩后复查B超,大部分肌瘤会随着激素水平下降而缩小。如果生长很快,孕早期迅速超过10cm,则妇科医生可能会建议终止妊娠。因为随着孕周的持续增加肌瘤会继续迅速生长最终可能导致孕妇流产大出血或分娩时大出血风险较大。如果孕期出现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及发热,则可能肌瘤因生长快出现红色变性,此时需要紧急就诊,大部分病人通过保守治疗可以继续妊娠至足月,如果保守治疗失败可能需要终止妊娠。 最后讲讲如果长了子宫肌瘤是否能自然分娩: 大部分合并子宫肌瘤的妊娠女性都可以自然分娩,但应预防产后出血。因子宫肌瘤会影响子宫收缩。所以建议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孕妇在技术力量较强的医院分娩。如果肌瘤长在特殊部位,比如宫颈或其他阻碍胎儿娩出的通道上则可能需要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术中术后均需要预防产后出血。 最后祝所有女性朋友们健康快乐!

何拉曼 2023-12-13阅读量1900

孕妇口服阿司匹林是否安全?

病请描述:●前面我们提到了对于有子痫前期高风险或者两项以上中风险的孕妇,推荐妊娠≥12周开始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以预防子痫前期,那么服用的剂量是多少呢?是否会影响宝宝的安全呢? 一、剂量 ●81-150mg–目前尚未就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最佳剂量达成共识。美国医师使用每天口服81mg,因为该剂量的阿司匹林在美国有售,且经证实有效。还有其他国家专家提倡使用更高剂量的阿司匹林(100-150mg/d),该剂量也合理。2020年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提到:可以在妊娠早中期(妊娠12~16周)开始每天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150mg)。 ●清晨用药vs夜晚用药–一些作者认为,睡前应用阿司匹林可能更有效;但指定用药时间并非标准做法,而且夜晚用药可能增加对胃的刺激。 ●停药时机–尚未就停用阿司匹林的最佳时机达成共识。一些专家提倡在妊娠36周时或预产期前5-10日停用阿司匹林,以降低分娩时出血的风险;但目前尚未证实分娩时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会对母亲或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二、安全性 ●目前已明确证实低剂量阿司匹林可短期安全用于中期和晚期妊娠。给各位孕妈妈们提供四个临床研究的结果,可见孕期使用阿司匹林还是比较安全的。 ●胎儿/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风险并未明显增加,但产后出血的绝对风险可能有小幅增加。 ●一项比较150mg阿司匹林与安慰剂的试验显示,两组的产妇出血率(如,阴道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胎盘早剥)相当,这提示150mg对孕产妇的风险较低。 ●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来预防子痫前期,并未发现后代18月龄时运动障碍的证据。 ●一项队列研究纳入在妊娠33周时出生的婴儿,21%的母亲接受过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后代5岁时的死亡、脑损伤、脑性瘫痪或全面认知损害发生率没有差异。 ●最后,给各位孕妈妈们划重点啦:对于存在子痫前期高风险(1项及以上)或中风险(2项及以上)孕妇,推荐在孕12周开始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50~150mg),持续至36周。当然啦,如果服药过程中出现了阴道流血或者腹痛等症状,暂缓服药,及时就医评估。

彭静 2023-03-21阅读量2679

肝素为什么适用于复发性流产和...

病请描述:      低分子肝素本身是一种抗凝血药物,主要作用于凝血因子而产生抗凝作用。但是我们在这些年关于复发性流产、免疫性不良妊娠这一类话题中,肝素也变得越来越常见、为什么一种抗凝血药物会广泛用于这类患者,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呢?      实际上,低分子肝素用于这类人群是有其根据的,首先我们来看,用肝素的患者主要是哪类人群?第一类、妊娠期和产褥期常规抗凝      妊娠期自身的DVT风险因素包括:胎儿压迫子宫、妊娠期雌孕激素的作用、下肢肢端静脉血流减少、剖宫产或阴道分娩 、凝血系统激活、抗凝作用降低 、妊娠和产褥期卧床时间长,增加的DVT风险因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高龄产妇(年龄≥35岁)、肥胖(体质指数BMI大于30)、抗磷脂抗体综合症、心脑血管疾病、子痫前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羊水过少、多产、产后感染、输血、产后止血药、产后出血等,这些孕产妇在妊娠期进行抗凝治疗主要是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1-2]第二类、抗磷脂综合征(获得性易栓症)       APS是由体内多种抗磷脂成分与磷脂结合蛋白的抗体引起的一种获得性易栓症。它的两大表现: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妊娠早期流产和中晚期死胎。其他表现有: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网状青斑、心瓣膜赘生物及舞蹈症等。它有哪些伤害呢?伴有抗磷脂抗体(APL/APA)持续高效价阳性的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PL可通过β2-GP-Ⅰ和/或LA结合到靶向的磷脂分子,损伤血管内皮,形成血栓,导致局部组织的血供障碍,进而导致靶器官的各种损坏。APS累及子宫时,主要表现为孕期胎盘血管血栓形成,胎盘梗塞、胎盘血供不足、宫内缺氧、胎儿心率异常、羊水过少、早产或流产。[3]第三类、血栓前状态(也叫易栓症、分为获得性、遗传性)      易栓症的病因较多,外因如麻醉和外科手术、创伤、雌激素治疗、空中旅行、静脉注射或插管、吸烟;内因包括先天性的影响凝血过程的凝血因子如抗凝血酶缺陷、蛋白C/蛋白S缺陷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活化蛋白C抵抗/蛋白C Leiden突变、凝血酶原基因突变,获得性的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肥胖、妊娠、恶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合并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外诱因,是血栓形成的直接原因。低分子肝素会广泛应用于以上病症中。      在不孕不育发生率逐年走高的当今,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不仅是是孕妈咪的幸事、家庭的喜事,更是关乎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      祝福每个孕妈咪都能有个平安顺利的孕期,即使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必紧张和焦虑,今天的医疗技术完全可以帮助你化险为夷、心想事成!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诊治专家共识[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1; 56(4): 236-243.2. Bates SM,Middeldorp S, Rodger M, et al. Guidance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obstetric-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J]. J Thromb Thrombolysis. 2016; 41(1):92-128.3. 低分子肝素防治自然流产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低分子肝素防治自然流产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18; 38(9): 701-708.点击此处,进入“抗凝专区”。

微医药 2022-11-25阅读量4950

准妈妈/孕妇常问的三十个问题...

病请描述:21.什么是羊膜穿刺术?羊水是母亲子宫内围绕胎儿的液体,羊膜穿刺术是经女性的腹部向子宫中置入一根穿刺针,并取出少量羊水的操作。 我们可通过羊膜穿刺术获取羊水样本,并进行相关检测以了解胎儿健康状况。 羊水检查最常用于判断胎儿有无遗传问题,如唐氏综合征。当其他检查(如胎儿超声检查或父母血液检测)显示胎儿可能有遗传问题时,可能会检查羊水。 有时通过羊膜穿刺术判断胎儿有无感染。 22.如何进行羊膜穿刺术?主要步骤如下: ●医生通过超声检查在屏幕上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和羊水的情况。 ●同时将穿刺针插入腹腔、进入羊膜腔。 ●并用该针连接注射器,抽取少量羊水,一般约10-20毫升。 ●将羊水样本送实验室检查。 羊膜腔穿刺总体还是比较安全的,在一个成熟的产前诊断中心,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在千分之到干分之三,主要是一个流产,其它更少见的还包括:羊水经阴道渗漏,宫内感染和胎母输血等。23.剖宫产有风险吗?有风险。虽然剖宫产后大多数母亲和婴儿的情况良好,但也存在风险。 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更可能导致: 膀胱、血管、肠道和其他邻近器官的损伤 新生儿呼吸困难 感染 血栓 伤口愈合不良 母亲分娩后需更长时间才能康复 下次怀孕的胎盘植入或者产后出血问题 医生可以帮助您确定是否值得冒手术的风险。 24.什么是临产?临产是女性身体准备分娩的方式,常在37-42孕周自行启动。女性的预产期是在40周。虽然叫做预产期,但只有少部分的孕妇会在妊娠期分娩。 37周以后的临产叫做足月临产,而在<37孕周出现临产发动时称为“早产”临产。 临产发动的征象包括: 感觉胎儿在下降。 出现更多的粘稠的,或轻微带血的阴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增加有时称为“黏液栓”或“见红”。 羊膜破裂。怀孕期间,孩子位于您子宫中的羊膜内,并被羊水所围绕。羊膜会在孩子出生前的某个时候破裂,内部的液体便从阴道排出,这可造成有液体涌出或流出的感觉。 腰部酸痛。 开始出现宫缩,可造成疼痛和腹部坚硬。一次宫缩后,子宫会松弛,疼痛会消退。部分女性会出现假临产宫缩,类似于宫缩的感觉,但并非真性宫缩,并不表示进入临产阶段。 25.如何判断真性宫缩和假临产宫缩?分辨起来较为困难,但有一些方法可帮助判断差异。 真性宫缩每几分钟发生1次,并会逐渐变得更加频繁。假临产宫缩也可每几分钟发生1次,但不会逐渐变得更加频繁。 即便是在休息,真性宫缩也不会消退,而假临产宫缩通常在您休息时消退。 真性宫缩会逐渐变得更加强烈和更加疼痛,而假临产宫缩一般不会这样。 真性宫缩可能感觉上是在腰部和腹前侧,而假临产宫缩通常只在腹前侧。 如果仍不确定是否为真性宫缩,请联系医生或助产士。26.临产时会发生什么?临产是女性身体预备分娩的过程,其间会发生宫缩,即子宫缩紧,伴有疼痛和腹部发硬,以及宫颈变软、消失和扩张。随着分娩迫近,胎儿会从子宫降至阴道,您会有想要排便的感觉。 临产通常在孕37-42周自行发动,有时医生也会给你进行一个引产,也就是俗称的催产。常用的方法包括阴道内塞入软化宫颈、诱发宫缩的药物;宫颈放置球囊,用物理压迫的方法软化宫颈;或者静脉点滴催产素的方法来诱发宫缩。27.分娩是如何进行的?分娩时,医生或助产士会协助您娩出孩子。若孩子从阴道娩出,则称为“阴道分娩”;若通过手术从子宫中取出孩子,则称为“剖宫产”。 目前分娩镇痛已经普遍开展,使用药物来减轻疼痛以后,可以明显改善准妈妈的分娩体验。 阴道分娩时,一旦宫颈开全,您需用力娩出胎儿。医生或助产士会告诉您何时开始用力分娩可能需要数分钟到数小时,初次分娩时该过程通常较长。 大多数母亲能顺利分娩,但有时医生或助产士会通过产钳或胎吸来牵拉胎儿,帮助胎儿娩出。也有的孕妇的阴道分娩过程不那么顺利,那就需要改成剖宫产。 28.我娩出胎儿后会发生什么?医生或助产士会钳夹并切断脐带,然后把孩子给您,或给儿科医生接受检查。如果您和孩子均健康,医生或助产士可能会等1分钟左右再钳夹脐带,从而让婴儿获得胎盘中的部分血液。 接下来,胎盘也需要被排出子宫。胎盘通常在孩子出生后30分钟内自然排出,但有时需要医生或助产士的帮助,进行人工剥离。 胎盘排出子宫后,医生或助产士会检查您的阴道。如果分娩中您的产道发生撕裂,可能需要缝合。 29.新生儿出生后会发生什么?医生、护士、助产士或儿科医生会快速检查孩子的身体和总体健康状况。其中包括“阿普加评分”(孩子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时进行),即检查孩子的心率、呼吸、动作、肌张力和皮肤颜色。 孩子出生后,您很快便能抱他/她。 孩子在出院前还会接受: ●详细的体格检查 ●血液检测(足跟采血),以检查是否存在各种严重的先天性疾病 ●听力检查 ●注射乙肝疫苗–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感染,而疫苗可以预防或減少乙肝的感染。30.产后出院了,什么情况需要再就诊?出院后,若有以下情况,请联系医护人员: 伤口流液或者裂开 阴道大量出血–分娩后数周内有一定程度的阴道出血是正常现象,但若出现大的血凝块或出血增加,请告诉医护人员。 明显的头晕,头痛或视物模糊 发热 呕吐 新发的腹痛 感到极度悲伤或无助

梁嬛 2020-11-15阅读量9924

准妈妈/孕妇常问的三十个问题...

病请描述:11.产检要做几次?根据中华医学会的指南,我国推荐的产检至少有7次。由于孕晚期一周产检一次,如果宝宝分娩的时间晚,产检的次数也会相应增多。 每个医院的产检项目会有差异,但都应该包括医学会指南所提到的必选项目。有些项目是会反复检查的,比如说胎心,血压,尿常规等等。有的项目一般只检查一次,比如系统超声筛查,糖尿病的筛查等。 产检的项目也存在地域性差异。例如,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是地中海贫血的高发区域,因此,在这些地区,地中海贫血筛查也是必查项目。12.什么是双胎妊娠?一次妊娠,宫内同时怀有两个胎儿,叫做双胎妊娠。双胎有不同的类型。两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为双卵双胎,不同的受精卵会发育成为不同的胎盘和羊膜囊(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为单卵双胎。单卵双胎的宝宝有的有各自的胎盘和羊膜囊(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有的分享一个胎盘、但各自拥有独立的“房间(羊膜囊)”(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有的更加亲密,不但分享一个胎盘,还分享一个“房间(羊膜囊)”(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如果亲密过了头,两个宝宝还共用某些器官,就成了连体双胎。不同的双胎,怀孕时的风险不一样。通常来说,双胎宝宝分享的部分越多,发生疾病的风险越高。 13.双胎容易发生哪些问题? 最常见的问题是早于孕37周(在预产期前≥3周)分娩,即早产。 出生过早有时存在问题。早产儿更常见体型偏小、需住院较长时间,也更容易发病,如呼吸问题和消化问题。 若是单绒双胎,医生或助产士会用超声检查来评估孩子是否有双胎输血综合征,或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等单绒双胎特有的并发症。如果有,就需要转诊到胎儿医学中心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双胎孕妇也较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及产后出血等。 考虑到双胎的各种风险,双胎的孕妇就需要更加小心,和更加密切的孕期监护。 14.什么是胎儿心率失常?胎儿心脏传导系统到16孕周时功能发育成熟;在16周以后,正常情况下胎儿心脏产生规律的心律,心率为110-160次/分。偏离这些参数即为胎儿心律失常。包括心脏节律不规则,或胎儿心率过快或过慢。胎儿心律失常累及1%-2%的妊娠,可能损害胎儿健康.但部分的胎儿心率失常是可以自己恢复正常或者经过宫内治疗后痊愈的,所以不要恐慌,要转诊到胎儿医学中心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15.什么是臀位妊娠?“臀位”是胎儿在母亲子宫中的一种体位。胎儿在出生前以不同的体位待在子宫内,最靠近母亲阴道的部分可能是头部、肩部、腿部或臀部。若胎儿的脚或臀部最靠近母亲的阴道,医生称之为臀位。 怀孕早期,胎儿处于臀位是常见现象。大多数臀位胎儿会在临产前自行转为头部朝下。 若接近预产期时胎儿仍处于臀位,医生或助产士可能会推荐尝试让胎儿转身,变为头部朝下的体位—即由他们按压您的腹部,尝试移动胎儿。如果有效并且胎儿移动到头部向下的体位,您可进入临产并尝试经阴道分娩。如果这不起效而胎儿仍处于臀位,可能需要剖宫产来娩出胎儿。 臀位胎儿有时也可经阴道分娩,即“臀位阴道分娩”,但孩子或母亲更易发生问题,因此,不常实施臀位阴道分娩。 16.怀孕期间可以旅行吗?一个健康的孕妈妈整个孕期都可以开车,但在驾车旅行时,须注意下列事项: 始终系好安全带。肩带应经过两乳之间,系到腹部的侧方;腰带应从腹部下方绕过。 长途旅行期间多休息。您务必要经常停车,以便能走动和伸展腿部,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 健康女性也可在孕期乘飞机旅行。但如果您计划在孕期快结束时乘飞机,应询问航空公司,大多数航空公司不允许女性在孕期的最后1个月乘飞机。 长途飞行期间,务必经常变换坐姿体位,以及活动腿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您还应站起来四处活动,以防止腿部形成血凝块。 如果您计划去另一个国家,应告知医生或助产士。在某些国家,感染是个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助产士您去的地方是否安全。例如,许多医护人员推荐孕妇不要前往疟疾或寨卡病毒流行地区。17.怀孕期间可以运动吗?一个健康的孕妇,每日应该进行至少30分钟的运动。 孕期运动有很多益处,包括改善心情和睡眠,还可减少孕期症状,如便秘、腹胀感、水肿和背痛。 适合的运动取决于目前怀孕情况、既往怀孕情况,以及怀孕前的活动水平。 一般而言,医生通常推荐步行和游泳,这两种运动很适合孕妇。孕妇应避免进行易致跌倒或伤及腹部的活动,包括曲棍球、足球、篮球、骑马、滑雪和体操。 为了安全运动,您应该: 避免仰卧平躺(在怀孕3个月以后) 缓慢开始活动,缓慢增加活动水平 避免在炎热或潮湿的天气下运动 充足饮水 穿戴可充分支撑乳房的胸罩 如果您喘不上气或讲话费力,则停止运动 如果有不适症状,应停止运动并告知医生或助产士 18.孕期做饭时有什么注意事项?您需要特别注意避免食物中的病菌。怀孕时发生感染可引起严重问题。 为了避免食物中的病菌,您应该做到: 在处理食物前,用肥皂和水充分清洗双手。 确保鱼肉、鸡肉、牛肉、蛋及其他肉类完全煮熟。 在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之前,用大量流动清水洗净。 准备完食物后,用热肥皂水清洗您的双手及所有接触过生肉(包括鱼肉)的物品,包括工作台面、砧板、刀和勺子。 为了降低感染风险,还应避免食用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制品。19.孕期应该避免或减少哪些食物?孕期应该少吃或不吃的食物包括以下5种: 汞含量高的鱼类–汞是一种可阻碍胎儿脑部正常发育的物质。不要食用汞含量可能较高的鱼类,包括鲨鱼、剑鱼、青花鱼和金枪鱼等。 酒精–您应完全禁酒。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 咖啡因–应限制咖啡因摄入量,每日饮用咖啡不应超过2杯。茶和可乐也含有咖啡因,但没有咖啡那么多。 含糖饮料–不喝或限制含糖量高的饮料,它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利于您的健康。 草药制品–使用草药制品前请先咨询医护人员。一些草药茶可能并不安全。 20.什么是唐氏综合征?正常人有23对,46条染色体,染色体增多或者减少,都会带来疾病,如果多条21号染色体就是唐氏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的终生疾病,可导致学习问题,以及影响心脏、血液、消化系统和其他器官,这些问题可轻可重。 任何年龄的女性都可能生育唐氏综合征患儿,但女性的年龄越大,生育这类患儿的可能性越高。若女性的近亲中有人存在此病,她也更容易生育唐氏综合征患儿。

梁嬛 2020-11-15阅读量1.1万

孕期贫血怎么办?

病请描述:贫血是和营养密切相关的一种疾病 现在大家的营养状况普遍好了 孕妇也吃得越来越好 可是调查显示 中国孕期贫血发生率高达10%-30% 门诊时总有不少孕妇 发生轻度或者中度贫血 自己浑然不知 贫不贫血?看血红蛋白就行 孕期血红蛋白低于110g/L,就是贫血 血红蛋白100-109g/L,是轻度贫血 血红蛋白70-99g/L,是中度贫血 血红蛋白40-69g/L,是重度贫血 血红蛋白低于40g/L,是极重度贫血 原因一:挑食 孕期最常见的贫血是缺铁性贫血,顾名思义因铁缺乏而导致的贫血。铁作为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孕期不仅要供给“大肚皮”自己,更重要的是输送给肚子里的宝宝。到孕晚期,“大肚皮”体内的血液将比怀孕前增加30%至50%。铁作为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需要量自然要增加。 但是现在孕妇明明吃得很好啊,怎么还有人贫血? 因为,孕期不仅要补充营养,还要科学补充营养,比如,光喝汤不吃肉并不能增加微量元素。切忌挑食,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才能避免微量元素的缺乏。坚持吃复合维生素,里面也含有极少量的铁元素。 原因二:你是高危人群 以下几类人群在怀孕时,比较容易贫血: 1、既往就贫血的妇女 2、多次妊娠的妇女 3、1年内连续妊娠的妇女 4、素食主义者 其实,怀孕后第一次产检(建大卡那次)就会查血常规(血常规里有血红蛋白),正常的话,孕晚期30-35周会再查一次。贫血的话,一般3-4周会复查。 而轻度甚至中度贫血一般症状不明显,如果你是以上几类易贫血“大肚皮”,可以定期到医院检查。 孕期贫血的危害 贫血不仅会让你乏力心悸头晕,还会明显增加产前、产时、产后母亲、胎儿、新生儿的各种并发症,如胎儿宫内缺氧、产后出血、输血治疗等。所以,要重视贫血。 一般来说治疗贫血分为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 吃啥能补铁? 1、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常见的含铁丰富的食物有深色水果蔬菜、鱼类、禽类以及红色肉类。 比如:西兰花、菠菜、樱桃、鸡蛋、动物内脏、牛肉等。 土豆、绿叶蔬菜、菜花、胡萝卜和白菜等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促进铁吸收,可搭配一起吃。 2、茶、咖啡、可可等可抑制铁吸收 因此提醒各位“大肚皮”,孕期少喝茶、咖啡、可可等。 贫血比较明显怎么办? 贫血比较明显时,就不能只靠食物来纠正,要听从医生的指导服用铁剂。 服用时机: 为了避免食物抑制铁的吸收,建议进食前1小时口服铁剂,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以增加吸收率,但要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如果空腹服用铁剂胃不舒服的话,可以随餐服用。 若孕期贫血,产后需口服铁剂3个月,以纠正贫血、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服用效果评估: 补充铁剂以后,大多数“大肚皮”的贫血会纠正,但是还有一部分“大肚皮”的贫血没有明显的改善,其实只要没有达到中度及以上的贫血就不必过于担心。 服用铁剂血红蛋白还是低? 补充铁剂以后就算是没有明显的血红蛋白的上升,也是有效果的,还要继续补充,因为补充的铁剂优先都被宝宝吸收了,还没轮得到你来吸收。如果停止补充的话,你的血红蛋白可能连原先的水平都维持不了,会继续下降。 补充铁剂以后,血红蛋白不下降或者是上升都表示有效果。 如果按照正常的推荐剂量去补充铁剂,血色素还是继续下降,需要做相关的检查来排除其他疾病,例如祖籍是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的大肚皮需要排除是否合并“地中海贫血”。 怀孕期间 合理健康饮食非常重要 孕期缺铁性贫血从预防开始做起 就算贫血了 听从医生的建议服用铁剂 贫血一般都能被纠正 祝大家好孕 ——刘海燕  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副主任医师

彭靖 2020-05-07阅读量9567

阿司匹林在妇产科的应用(子痫...

病请描述:近年来,关于阿司匹林能否预防子痫前期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争议较大,多数人认为效果显著,部分认为疗效轻微,甚至无效。文献太多,观点不同,经常会影响到临床医生的治疗决策。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什么是子痫前期?子痫前期定义为妊娠 20 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血压140/90 mm Hg)和蛋白尿(尿蛋白(+)或24h尿蛋白≥0.3g),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在未出现蛋白尿的情况下,子痫前期根据出现高血压伴随下列任一情况分类: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受损;肾功能不全;肺水肿;脑或视觉功能障碍。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免疫科鲍时华子痫前期的危害性有多大?子痫前期是妊娠女性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全球范围内 2%-8% 的妊娠女性受此影响,在美国12%的孕妇死亡是由于子痫前期和子痫引起,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对母亲的影响,子痫前期还会影响胎儿和婴儿,包括: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羊水过少、早产、胎盘早剥、死产、新生儿死亡、低出生体重儿等,其中15% 的早产由子痫前期所导致。什么是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子痫前期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既往子痫前期病史,宫内发育迟缓(IUGR),早产,胎盘早剥或死胎,孕妇伴随疾病(慢性高血压、1 型或 2 型糖尿病、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易栓症、肥胖),多胎妊娠等。为何会发生子痫前期?该病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可能与胎盘-子宫动脉血管重铸不足、炎症免疫过度激活、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因素相关。1980年,Pijnenborg等提出胎盘-子宫动脉血管重铸学说,孕12周前蜕膜层血管重铸,孕12-16周子宫螺旋动脉经历重铸过程,胎盘-子宫动脉血管重铸一般在孕16-18周基本完成。如果在这些过程中,血管重铸出现异常,会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最终引起损伤因子释放,引起母体炎症反应过激状态发生。同时,母体本身的炎症过激状态也会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心磷脂综合征等。如何预测子痫前期状态发生?结合血清标志物、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临床病史等危险因素的风险预测模型正在研发,目前尚无精确的预测模型用于临床。子宫动脉血流灌注对子痫前期的预测可能具有一定价值,但国内尚缺乏统一标准。我们习惯性流产门诊正在探索早孕期子宫动脉血流灌注对妊娠结局的预测。阿司匹林能否预防子痫前期呢?1985年Lancet杂志发表第1篇关于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RCT研究,认为:孕12-14周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子痫前期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尤其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有显著作用。随后关于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研究众多,结论并非一致,多数认为效果显著,部分认为疗效轻微,甚至无。于是,2014年4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汇总了2006-2013年欧美国家关于阿司匹林在妊娠期相关研究的文献,发布了     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临床指南。适应人群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无症状妊娠女性推荐妊娠12周后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81mg/d),证据等级B风险评估有下列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为高危人群:1. 既往子痫前期病史,特别是伴随有不良结局时2. 多胎妊娠3. 慢性高血压4. 1型或2型糖尿病5. 肾脏疾病6.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预防用药高危子痫前期女性在妊娠12-28周开始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60-150mg/d),减少子痫前期、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发生利弊权衡每日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子痫前期女性的子痫前期、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风险降低有明显的净获益其它推荐USPSTF推荐所有计划怀孕或有怀孕能力的女性每日额外补充0.4-0.8mg叶酸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作用有多大?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现:子痫前期高危女性接受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子痫前期、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的风险,临床试验中,低剂量阿司匹林(60-150mg/d)使子痫前期的风险降低了至少10%(甚至可达 24%)、早产风险降低 14%、宫内发育迟缓的风险降低 20%。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危害性如何?USPSTF 发现:低剂量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药物并不会增加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和胎儿颅内出血的风险。此外,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胎盘早剥的风险无明显区别。低剂量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药物用于子痫前期风险增加的女性不会增加围产期胎儿的死亡率。服用阿司匹林的剂量和时间?1.      服用剂量多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60-150mg/d 的阿司匹林可减少子痫前期、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的风险。最常用的使用剂量为100mg/d,但两个最大样本研究认为 60mg/d 就有获益。尽管既往研究并未评估 81mg/d 阿司匹林,但美国可用的低剂量阿司匹林为 81mg,可作为子痫前期高危女性预防用药的合理剂量。2.      服用时机低剂量阿司匹林开始于妊娠 12-28 周。对于子痫前期高危女性,相关证据未发现提早使用(12-16 周)阿司匹林较延期使用(≥16 周)有额外获益。目前欧美国家正在进行的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研究1.      法国:5000个病例。孕16周前,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出现切迹的孕妇,给予160mg/天阿司匹林。观察用药组和未用药组子痫前期的发生率。2.      美国:220个病例。孕12周前,子痫前期多指标预测模型,给予81mg/天阿司匹林,比较用药组和未用药组子痫前期发生率。3.      西班牙:270个病例。150mg/天阿司匹林,评估用药组和未用药组滋养细胞的发育,晚孕期子宫动脉血流灌注状况,以及子痫前期发生率。个人观点上述研究结论均为欧美国家数据,目前缺乏亚洲女性的用药剂量研究。由于人种差异,我们需要寻找适合中国子痫前期高危女性的阿司匹林的适合剂量;阿司匹林使用时机,需要根据病史和原发疾病而有所不同,如:对于多次早孕期自然流产史合并心磷脂综合征、易栓症等患者,需在孕早期进行阿司匹林干预,低剂量阿司匹林开始于妊娠 12-28 周往往已经来不及预防某些患者子痫前期的发生。早孕期子宫动脉血流灌注的评估需要加以重视,目前我们习流门诊正在积极探索中。当然,一个好的研究,需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RCT病例对照研究,才能为阿司匹林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中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鲍时华 2018-08-06阅读量6128

小药物大作用(系列一)

病请描述:     很多病人不理解医生为何给她们开各种大大小小的药片,如果医生开出的药很便宜,有的患者不屑于吃,认为医生糊弄他;如果医生开出的药很昂贵,有的患者不舍得吃,认为医生忽悠他。于是持着怀疑、犹豫的心态在吃药,或少吃,甚至干脆不吃,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免疫科鲍时华    患者就医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医生和病患之间的互相信任才是治愈疾病的良好开端。我们分析分析妇产科常用药物的一些治疗和预防作用,相信患者就能理解小药物的大作用了。一、维生素B6     适应症:在妇产科多用于高泌乳素血症、吃口服避孕药、妊娠剧吐、高血脂、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栓塞性疾病引起的反复流产等情况。作用原理:1、 维生素B6除参与神经递质、糖原、神经鞘磷脂、血红素、类固醇和核酸的代谢外,还参与所有氨基酸代谢。维生素B6也参与一碳单位、维生素B12和叶酸盐的代谢,如果它们代谢障碍可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2、 维生素B6缺乏会损害DNA的合成,损害细胞并影响体液免疫功能,给予维生素B6 可提高免疫力,对维持适宜的免疫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并有一定的防癌作用。3、 维生素B6有降低慢性病的作用,轻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认为是血管疾病的一种可能危险因素,维生素B6的干预可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4、 维生素B6的活化型式磷酸吡哆醛,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内皮细胞受活化、血小板损伤的作用,抑制血小板凝集与血液凝固的作用,抑制血小板生成前列凝素及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环前列腺素的作用,以及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上的改变,从而可以治疗动脉硬化及血栓栓塞性疾病。 5、 维生素B6 可促进亚油酸变成花生四烯酸,而后者与胆固醇结合成的酯易于转运代谢和排泄,故可降低胆固醇。6、 维生素B6可促进脑内多巴胺的生成,从而激动多巴胺受体,减少垂体催乳素分泌。7、 避孕药中的雌激素样作用能减低磷酸吡哆醛的浓度,并增加机体对维生素B6 的需要量而改变脑胺代谢,故易引起精神抑制症。给予维生素B 6 后,抑郁症状可改善。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金枪鱼、瘦牛排、鸡胸肉、香蕉、花生、牛肉等。二、维生素E    适应症:在妇产科多用于自由基损伤所致的各种疾病: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不孕症及更年期障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服用避孕药、激素或是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作用机理: 1、 维生素E是一种很重要的血管扩张剂和抗凝血剂; 2、 维生素E促进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增加卵巢功能,卵泡增加,黄体细胞增大,并且它可以增强孕酮的作用,缺乏时生殖器官受损,卵细胞不易受精或引起习惯性流产。   3、 维生素E可改善脂质代谢,缺乏时导致血浆胆固醇与甘油三脂的升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4、 维生素E对氧敏感,易被氧化,故可保护其他易被氧化的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和ATP等。减少过氧化脂质的生成,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毒害,充分发挥被保护物质的特定生理功能。5、 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内脂类部分,减低红细胞脆性,防止溶血,缺乏时出现溶血性贫血。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麦芽、大豆、植物油、坚果类、芽甘蓝、绿叶蔬菜、菠菜、有添加营养素的面粉、全麦、未精制的谷类制品、蛋等。 三、阿司匹林      药物说明:阿司匹林为抗血小板药物,通过对血小板环加氧酶1多肽键上第529位丝氨酸残基乙酰化,而使该酶失去将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的能力, 阻断了PGH2 及血栓烷素A2形成的途径,具有阻止血小板黏附聚集、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阿司匹林在妊娠妇女中的应用1. 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     阿司匹林作为经典的抗凝药物,已被应用于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治疗。对于抗磷脂抗体阳性且有反复流产(2次或2次以上)、或晚期妊娠丢失,且没有动静脉血栓形成史的妇女,推荐产前预防性给予阿司匹林 (证据1B级) (注:ACCP7中此为2B级证据)。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通常被应用于那些无临床表现,但是体内可以检测出自身抗体的患者。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凝集和粘附作用,从而阻断绒毛蜕膜间隙高凝反应,防止流产的发生。2. 子痫前期    Duley等对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治疗子痫前期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发现阿司匹林使子痫前期发病率减少了17%、早产发生率减少了8%、胎儿或新生儿死亡率减少了14%、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减少了10%,说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改善母儿预后有显著作用。该系统评价同时也指出,阿司匹林的剂量每天75mg以内是安全的,也是有效的,如果提高剂量可能会增加疗效,但其药物不良反应,如产时/产后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也会随之增加。国内学者也推荐具有先兆子痫高危因素,但无血栓形成倾向的妇女整个妊娠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疗法(证据1B级)。因此,小剂量阿司匹林能预防高危孕妇发生子痫前期, 以及对子痫前期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植入人工心脏瓣膜的高危妇女,建议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d (证据2C级) 。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与血栓形成有关,有人建议对所有妊高征高危孕妇预防性给予阿司匹林每日1~2 mg/kg。但有人认为孕妇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妊高征的最适有效剂量是使出血时间延长≥2 min,应该根据抗血小板效果来调整阿司匹林剂量。用药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易通过胎盘,动物试验表明:妊娠中期3个月及后3个月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150mg)对于胎儿和母亲是安全的。在妊娠前3个月大剂量应用(每日>150mg)可致畸胎,如脊椎裂、头颅裂、面部裂、腿部畸形,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和骨骼的发育不全。妊娠晚期长期使用可致胎儿动脉导管收缩或过早关闭,导致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若阿司匹林适应证明确且无其他选择,可考虑在妊娠前3个月使用阿司匹林。但需小剂量使用:每天75mg以内是安全的。应用时应定期监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或试管法凝血时间。    禁忌证:有出血症状的溃疡病或其它原因的活动性出血;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对母体的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肝或肾功能损害。 四、强的松    药物说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作用机理为:① 抗炎作用:本产品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激素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② 免疫抑制作用:包括防止或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T淋巴细胞向淋巴母细胞转化,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可降低免疫复合物通过基底膜,并能减少补体成分及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强的松在妊娠妇女中的应用    孕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各种原因造成的早产中促胎肺成熟的治疗;二是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母体的治疗。前者是在孕晚期的短期治疗,对母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后者可能需要整个孕期较长期的应用,需注意母儿可能发生的危险。如用于治疗妊娠期合并的内科疾病,以选用短效类( 氢化考的松、考的松) 或中效类( 泼尼松、泼尼松龙等) 糖皮质激素为宜,并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维持量,原则上泼尼松每天用量应< 10mg,以尽量减轻对胎儿及其肾上腺功能的抑制作用。1.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在一般情况下,要求SLE 患者病情控制1 年,而且泼尼松维持量小于15mg/ d,再考虑妊娠。强的松在通过胎盘时,被11-β脱氢酶灭活,通过胎盘量很少,对胎儿不良反应少。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孕期血小板低于50×109/ L,有临床出血症状,应用泼尼松40~100mg/d,必要时可静脉点滴氢化考的松,待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可以联合用药,也可单独用药。多选用泼尼松60mg,视病情可加至100~ 200mg,常在48~ 72 小时见效,病情好转后可减量。4. 系统硬化病(SS)     亦称硬皮病,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改善皮肤,关节、血管和肌肉病变,泼尼松开始用量为20~ 60mg/ d, 缓解后可减量至维持量( 5~10mg/ d)。5.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    泼尼松为首选药物,病情较重为40~ 60mg/ d,病情较轻为30~ 40mg/ d,当肌无力症状改善,肌酶下降时可逐渐减量,每2~ 3 周减少5mg,直至维持量( 7.5~ 20mg/ d)。6.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 ( APS)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免疫机制异常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从确定妊娠即可用药,常用药物为强的松。林其德等采用小剂量强的松每日5mg及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60-80mg治疗ACA或LA阳性者,妊娠成功率为92.9%。未发现有库欣综合征、肾上腺功能不全、继发感染、糖尿病、IUGR 及出血等并发症,研究还提示小剂量泼尼松和阿司匹林治疗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是安全的,对子代的发育无不良影响。7.妊娠合并皮肤病     疱疹样脓疱病、妊娠痒疹、妊娠疱疹等妊娠合并皮肤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较好疗效,但孕妇不宜作为首选药物。如皮疹严重,应用抗组胺及镇静药无显效时可选用泼尼松口服,疱疹样脓疱病和妊娠痒疹可用40~ 60mg/d,妊娠疱疹可用20mg/ d 能迅速见效,可控制皮疹的瘙痒,随即减量至10mg/ d 维持量。8.妊娠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艾迪生病)     非经治疗的艾迪生病难以受孕,故妊娠合并艾迪生病十分罕见, 如已妊娠母儿死亡率高达77%。可用氢化考的松每晨20mg, 口服; 傍晚10mg, 口服; 或泼尼松每晨口服5mg,傍晚服2.5mg。若出现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时应减量。若出现急性肾上腺功能衰竭, 应静脉给予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由于分娩、手术产、感染易激发危象, 故事先应做好准备: 引产和术前静脉点滴氢化考的松100mg; 术中持续点滴氢化考的松; 术后皮质激素减量, 以改善症状的最小剂量为维持量。9.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防止严重哮喘发作和控制哮喘持续状态。它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改善支气管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抑制抗原抗体反应等缓解哮喘的作用。一般可用氢化考的松100~ 300mg 加5% 葡萄糖500ml 静脉滴注。或用地塞米松5~ 10mg 加50% 葡萄糖20ml, 静脉注射。对妊娠晚期持续发作哮喘的孕妇, 缓解期可适当口服泼尼松或地塞米松, 以控制哮喘反复发作。如用于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宜选择药效较强,且容易通过胎盘的长效类糖皮质激素, 故以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为首选药物。其半衰期约为38 小时。但疗程要短, 否则可对胎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0.早产     早产儿特别是孕周较小, 体重低者容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 。RDS 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当早产孕妇住院后即应考虑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包括有自然早产倾向的, 以及因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需要及早终止妊娠的。药物有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常用方法为地塞米松10mg, 静脉推注, 每日1 次, 连续用2~ 3天, 以后每周重复1 次, 至34~ 35 周止。紧急时可以经腹向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在常规使用时, 肌肉注射不如静脉注射效果明确。用药注意事项    用于治疗妊娠期合并的内科疾病,则以选用短效类( 氢化考的松、考的松) 或中效类( 强的松、泼尼松龙等) 糖皮质激素为宜,并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维持量,原则上泼尼松每天用量应< 10mg,以尽量减轻对胎儿及其肾上腺功能的抑制作用。小剂量应用对母体无明显副反应,因可通过胎盘,泼尼松在通过胎盘时,被11-β脱氢酶灭活,通过胎盘量很少,对胎儿不良反应少。动物试验研究证实孕期给药可增加胚胎颚裂、胎盘功能不全、自发性流产和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尚未证明对人类有致畸作用,但需注意新生儿是否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表现。     强的松禁用于有严重的精神病史、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明显的糖尿病、严重的高血压等患者。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任何肾上腺皮质激素都有微弱的水钠潴留作用,注意孕妇水肿,体重增加,适当限盐;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妊娠期容易缺钙,孕妇体重大,建议早补钙,穿平底鞋,避免外伤骨折;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需要及早筛查妊娠糖尿病。 五、低分子肝素     药物说明  肝素的抗凝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 ①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 ②对凝血活性因子Xa的抑制作用。二者都依赖于普通肝素的戊糖结构与抗凝血酶Ⅲ的结合。肝素除抗凝作用外,还有降脂、抗炎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对实验动物有抗血管内膜增生等作用。保持血管膜的完整性,有利于营养物质和水分的交换;使过多的激素或细胞因子可逆性地被结合,避免对靶细胞的过刺激;肝素本身还能抑制许多激素或细胞因子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减轻外周血管的阻力;抗凝、抗血栓机制及补充内源性肝素的不足,解除由于缺氧引起的血管痉挛;抗肾素活性作用松弛子宫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强胎儿血液循环;另外,LMWH联合阿司匹林可疏通微循环,改善胎儿的能量供应,降低宫内生长受限所致低体重儿的出生。     临床应用较多的LMWH,是肝素经化学或酶法解聚而得,其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优于肝素。与肝素比较,有更好的量效关系,它的抗凝作用应测定抗Xa活性,而非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LMWH主要经肾排出,较少诱导血小板减少,能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有助血栓溶解,大鼠试验还证明其使骨骼Ca2 +丢失比肝素轻。LMWH在妊娠妇女中的应用1.    复发性流产及妊娠易栓症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导致的复发性流产占21.8%,产科复杂妊娠者应检测抗磷脂抗体和遗传的血栓形成倾向,以期早期预防,LMWH是产科并发症的首选。孕妇血中雌激素升高,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数量增加,血小板聚集并且对血管的黏附性增强,同时抑制抗凝血酶的作用,使血呈高凝状态。而肝素可与抗凝血酶Ⅲ结合而拮抗以上过程。LMWH疗法已确定为妊娠期血栓形成孕妇的常规用药。在Blanco Molina等的回顾性研究中认为,在妊娠的前3个月预防性应用LMWH者,无分娩前出现血栓复现或出血,但分娩后血栓形成的风险高于分娩前复发的风险。2.    先兆子痫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灌流减少。子痫前期患者,应防止子痫及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血流灌注,减轻机体缺氧情况是必须的。肝素介导的体外低密度脂蛋白凝结可能作为先兆子痫的治疗途径。Sergio等临床研究认为,用LMWH和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再发性严重先兆子痫可以改善妊娠结局。国内也有报道认为,LMWH有助于改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治疗效果,且对母儿安全。3.    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    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治疗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的目的是缓解瘙痒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血胆酸水平,改善妊娠结局。近年来,有研究报道较大剂量普通肝素和LMWH治疗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清甘胆酸均显著下降,肝功能也逐渐得到恢复。肝素治疗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可能是肝素能与许多激素及细胞因子结合,起肝素池作用。4.    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可使孕妇在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合并血栓的形成时威胁孕妇生命危险,需行抗凝治疗。而妊娠期急性心肌梗死很少见,常见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或是解剖原因(栓塞、动脉痉挛)等,阿司匹林和肝素治疗妊娠期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5.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胎盘蜕膜绒毛有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绒毛血内栓子形成,胎盘灌注减少,子宫胎盘缺血缺氧。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流产、早产、死胎的发生率高。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胎盘病理改变,用LMWH抗凝,改善中晚期脐动脉血流、改善微循环,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降低围生儿发病率。肝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有效,不良反应少。6.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妊娠中晚期脐动脉血流收缩末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异常升高可能会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LMWH联合阿司匹林疏通微循环,可改善胎儿的能量供应,降低宫内生长受限所致低体质量儿的出生。7.    死胎    死胎3周后若仍未排出子宫,退行性变的胎盘组织释放凝血活酶进入母血循环激活血管内凝血因子,消耗血中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等凝血因子,引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机会大大增高。若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小板明显减少,可用肝素治疗。使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恢复到有效止血水平,再行引产,可避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8.    产褥早期    产妇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形成流动于循环系统致血管栓塞的可能也增高,易栓症产妇预防性应用肝素可减少产褥期血栓栓塞的发病率。产褥期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的治疗和预防,最好用低分子肝素,其抗凝作用较弱抗血栓作用较强,可避免出血,且不必经常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用药注意事项:    虽然肝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强大的抗凝血功能,应用不当可引起凝血障碍,故应用期间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防止不堪设想的后果发生。此外,应用肝素3~6个月,可引起骨质疏松、皮疹、药热等过敏反应,肝肾功能不全、出血体质、消化性溃疡等患者无特殊情况下禁用。     孕期使用LMWH对母体是相对安全的,肝素不通过胎盘,对胎儿安全,无致畸作用,可于妊娠早期开始使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会很小,但在发生药物过敏、严重的出血事件及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时仍要注意及时停药。对于骨质疏松,通常可以应用钙剂及VitD预防。在胎儿的安全性方面,目前尚未有发现LMWH引起胎儿畸形的报道;LMWH不通过胎盘屏障,也不会增加胎儿出血事件的发生。因此,可以在妊娠期安全使用。另外,LMWH 不分泌于乳汁中,在哺乳期也同样可以安全使用。     总之,应用肝素时,应遵循小剂量、短疗程、间隙性原则,将其副作用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积极作用。 

鲍时华 2018-08-06阅读量5952

阿司匹林在妇产科的应用(子痫...

病请描述:        近年来,关于阿司匹林能否预防子痫前期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争议较大,多数人认为效果显著,部分认为疗效轻微,甚至无效。文献太多,观点不同,经常会影响到临床医生的治疗决策。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        什么是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定义为妊娠 20 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血压140/90 mm Hg)和蛋白尿(尿蛋白(+)或24h尿蛋白≥0.3g),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在未出现蛋白尿的情况下,子痫前期根据出现高血压伴随下列任一情况分类: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受损;肾功能不全;肺水肿;脑或视觉功能障碍。        子痫前期的危害性有多大?        子痫前期是妊娠女性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全球范围内 2%-8% 的妊娠女性受此影响,在美国12%的孕妇死亡是由于子痫前期和子痫引起,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对母亲的影响,子痫前期还会影响胎儿和婴儿,包括: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羊水过少、早产、胎盘早剥、死产、新生儿死亡、低出生体重儿等,其中15% 的早产由子痫前期所导致。        什么是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        子痫前期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既往子痫前期病史,宫内发育迟缓(IUGR),早产,胎盘早剥或死胎,孕妇伴随疾病(慢性高血压、1 型或 2 型糖尿病、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易栓症、肥胖),多胎妊娠等。        为何会发生子痫前期?        该病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可能与胎盘-子宫动脉血管重铸不足、炎症免疫过度激活、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因素相关。1980年,Pijnenborg等提出胎盘-子宫动脉血管重铸学说,孕12周前蜕膜层血管重铸,孕12-16周子宫螺旋动脉经历重铸过程,胎盘-子宫动脉血管重铸一般在孕16-18周基本完成。如果在这些过程中,血管重铸出现异常,会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最终引起损伤因子释放,引起母体炎症反应过激状态发生。同时,母体本身的炎症过激状态也会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心磷脂综合征等。        如何预测子痫前期状态发生?        结合血清标志物、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临床病史等危险因素的风险预测模型正在研发,目前尚无精确的预测模型用于临床。子宫动脉血流灌注对子痫前期的预测可能具有一定价值,但国内尚缺乏统一标准。我们生殖免疫科正在探索早孕期子宫动脉血流灌注对妊娠结局的预测。        阿司匹林能否预防子痫前期呢?        1985年Lancet杂志发表第1篇关于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RCT研究,认为:孕12-14周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子痫前期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尤其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有显著作用。随后关于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研究众多,结论并非一致,多数认为效果显著,部分认为疗效轻微,甚至无。        于是,2014年4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汇总了2006-2013年欧美国家关于阿司匹林在妊娠期相关研究的文献,发布了     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临床指南。        适应人群        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无症状妊娠女性        推荐        妊娠12周后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81mg/d),证据等级B        风险评估        有下列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为高危人群:        1. 既往子痫前期病史,特别是伴随有不良结局时        2. 多胎妊娠        3. 慢性高血压        4. 1型或2型糖尿病        5. 肾脏疾病        6.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预防用药        高危子痫前期女性在妊娠12-28周开始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60-150mg/d),减少子痫前期、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发生        利弊权衡        每日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子痫前期女性的子痫前期、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风险降低有明显的净获益        其它推荐 USPSTF推荐所有计划怀孕或有怀孕能力的女性每日额外补充0.4-0.8mg叶酸        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作用有多大?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现:子痫前期高危女性接受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子痫前期、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的风险,临床试验中,低剂量阿司匹林(60-150mg/d)使子痫前期的风险降低了至少10%(甚至可达 24%)、早产风险降低 14%、宫内发育迟缓的风险降低 20%。        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危害性如何?        USPSTF 发现:低剂量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药物并不会增加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和胎儿颅内出血的风险。此外,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胎盘早剥的风险无明显区别。低剂量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药物用于子痫前期风险增加的女性不会增加围产期胎儿的死亡率。        服用阿司匹林的剂量和时间?        1.      服用剂量        多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60-150mg/d 的阿司匹林可减少子痫前期、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的风险。最常用的使用剂量为100mg/d,但两个最大样本研究认为 60mg/d 就有获益。尽管既往研究并未评估 81mg/d 阿司匹林,但美国可用的低剂量阿司匹林为 81mg,可作为子痫前期高危女性预防用药的合理剂量。        2.      服用时机        低剂量阿司匹林开始于妊娠 12-28 周。对于子痫前期高危女性,相关证据未发现提早使用(12-16 周)阿司匹林较延期使用(≥16 周)有额外获益。        目前欧美国家正在进行的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研究        1.      法国:5000个病例。孕16周前,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出现切迹的孕妇,给予160mg/天阿司匹林。观察用药组和未用药组子痫前期的发生率。        2.      美国:220个病例。孕12周前,子痫前期多指标预测模型,给予81mg/天阿司匹林,比较用药组和未用药组子痫前期发生率。        3.      西班牙:270个病例。150mg/天阿司匹林,评估用药组和未用药组滋养细胞的发育,晚孕期子宫动脉血流灌注状况,以及子痫前期发生率。        个人观点        上述研究结论均为欧美国家数据,目前缺乏亚洲女性的用药剂量研究。由于人种差异,我们需要寻找适合中国子痫前期高危女性的阿司匹林的适合剂量;阿司匹林使用时机,需要根据病史和原发疾病而有所不同,如:对于多次早孕期自然流产史合并心磷脂综合征、易栓症等患者,需在孕早期进行阿司匹林干预,低剂量阿司匹林开始于妊娠 12-28 周往往已经来不及预防某些患者子痫前期的发生。早孕期子宫动脉血流灌注的评估需要加以重视,目前我们习流门诊正在积极探索中。当然,一个好的研究,需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RCT病例对照研究,才能为阿司匹林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中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鲍时华 2017-04-07阅读量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