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许多家里有老人的家庭都为这样一件事苦恼,那就是老年人的长期腰腿痛,怎么治都不见好。每次一发作,天天疼得只能躺床上,买药吃、买膏药贴、热敷、理疗一个都没少,可这病就是一直不见好。尤其是许多老年人每次疼得难受,就吃止痛药,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吃药也没效果了,这不仅折磨着老人,也让家属们很头疼。 最近,一位68岁的女性患者就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了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门诊,她在7、8年前就出现了腰腿疼的症状。当时,她去了当地医院检查出来有多个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告知这种情况很常见,建议她进行保守治疗。在进行理疗,服用了止痛药物后,她的症状确实有了一定缓解。后面,她又多次发作,疼得受不了了又去医院就诊,但得到的治疗建议都差不多,最后索性懒得去医院,自己买点止痛药吃,可谁知道最近两年吃药也不管用,症状还在不断加重,甚至有时候疼的走不了远路。 “去医院也治不好,还是那一套。”家里人经常劝她去医院,她总是拒绝。直到最近,她又是腰疼,又是腿疼,下床走路走不了100m 就难受得走不下去了。最后,家里人打算带她去北京找权威专家看看,不然再发展下去,今后出行、自理都有问题了,这才找到了王主任。 止痛药为啥没用了?老年人的腰腿疼久治不愈咋办? 我们先来看看这位患者的片子,她的腰椎老化得厉害,有腰椎滑脱,在腰2-5之间的椎间盘均出现了突出,还有腰椎管狭窄。目前,她有多个腰神经都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压迫,症状也比较严重。 术前影像学资料: 一般来说,一些抑制神经性疼痛的药物确实可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等导致的疼痛,但是这类药物也不能长期服用或滥用。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神经受压严重,止痛药也就无法再有效地缓解疼痛了。其实止痛药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如果长期服用,反而掩盖了真正的病情,并且有一定的副作用,等到最后没效果了,病情也进展得很严重了。那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患者的腰腿痛久治不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存在腰椎不稳,多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王主任建议她进行手术治疗。 老年人做腰椎手术效果如何?恢复得慢吗? 为了老人今后的生活质量,家属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方案,最后由王主任为她成功进行了手术。手术中,将突出椎间盘切除,并将滑脱的椎体复位,进行内固定融合,重建了腰椎稳定性。术后,患者的疼痛很快就得到了极大缓解,在术后第三天就可以自己下地在病房、走廊转一转了,恢复得很快。 术后影像学资料: 许多患者的情况和这位老人很像,这个时候一定不要自己忍或盲目地吃止痛药,请尽快去正规医院查明病因,并进行相关治疗。若久治不愈,可能就需要更改治疗方案,甚至是手术介入了。
王作伟 2024-10-30阅读量1794
病请描述: 对于许多疾病来讲,能做手术解决问题反而是好事,如果病情到了手术也解决不了或者不好解决的地步,那就真的到了穷途末路了。最近,一位79岁的女性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急匆匆地赶到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门诊,原因是他们已经去了全国许多大医院,都被告知无法手术或手术解决不了问题。 原来,这位患者在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了骶尾部疼痛,双腿没劲,尤其是右腿很明显,后来逐渐减重,行走都困准了。除此之外,她还出现了大小便功能障碍,排便时无力,老是感觉排不尽,非常难受。当时,她就在子女的陪同下去当地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发现腰骶部有一个巨大肿瘤,并经过活检后确认肿瘤为脊索瘤,而在腰椎还出现了滑脱、椎管狭窄,这让她的病情十分复杂,当地医院建议她去上级医院治疗。 术前影像学资料: 四处碰壁:巨大脊索瘤+大小便障碍+高龄+合并其他腰椎疾病 谁知道这之后她们游走各大医院,竟没有一家医院给出满意的治疗方案。“你这肿瘤太大了,年龄也大了,腰椎还有其他问题,我们这做不了这手术。”、“可以做手术切掉,但是术后大小便功能就没了,你们看能接受不?”、“你不手术,神经受压久了以后大小便功也会保不住……”各种答复让患者一家处处碰壁,有的都住院检查了却又告知不行,来来回回把患者折腾得够呛。最后,他们仍存有一丝希望来到了北京,想找全国权威专家看看是否有解决之法,兜兜转转后找到了王主任。 王主任了解了患者的具体情况,仔细倾听了她们的诉求:希望可以手术将肿瘤全切掉,让老人术后的大小便功能可以保留,然后减轻疼痛,解决走路困难问题。 多个难点:一次手术解决多个问题+保留神经功能+手术操作难度大 根据患者的影像学片子以及她的具体病情,可以判断她的大小便障碍和巨大肿瘤有关,肿瘤压迫到骶神经才导致了这样的症状;还有,她的下肢无力及走路困难和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有很大关系,腰椎向后滑脱,挤压到椎管里面的神经了。要想解决她的各种症状,就需要将这几个问题都处理了。 除此之外,她的肿瘤巨大,侵蚀到骨质,就很难完整切除掉;肿瘤周围血供丰富;肿瘤切除的同时需要保护好骶神经,这些都让手术难度大大增高,对术者的经验和操作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 最后,王主任在周详的考虑后,建议进行“肿瘤切除+腰骶部固定融合+腰椎管减压术”。 手术效果:大小便功能保留+疼痛消失+下肢无力解决 患者和家属终于等到了确切的治疗方案,于是很快就同意了手术。手术由王主任亲自操刀,将一个大概有香瓜大的肿瘤在保护周围血管、神经的情况下全部切除,并在腰骶部椎体进行固定融合,将腰4-5的滑脱复位,让腰椎管恢复通畅,给神经彻底减压,手术成功完成。 切除的肿瘤: 术后影像学资料: 术后,患者疼痛得到明显缓解,二便功能保留,大小便较术前有很大改善,走路也比术前好很多。患者和家属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特意给王主任送上锦旗并留念合影,在这里也祝老人家可以尽快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王作伟 2024-10-24阅读量1730
病请描述: 今年55岁的刘女士(化名)最近遇见了一件怪事,让她百思不得其解。在大约2年前,她出现了腰腿疼的症状,去当地医院就诊后,告知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当时她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了保守治疗。可是今年开始,她感觉自己症状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腿又疼又麻,让她出行困难,基本上走不到2百米就难受得要停下来,等腿疼缓一缓,又能再走一会,这对她平时走路上班影响很大。但有一天,她偶然骑共享单车去上班,反而腿不是特别疼,还能一口气骑到单位,这是咋回事?病自己好了?结果她走路的时候又出现腿疼,这是怎么了? 她之前已经做了多次保守治疗,效果都不好,后来当地医院建议手术干预,最后她考虑再三,这次终于请了假,决定前往北京大医院治疗,最后找到了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 腿疼得走不了路,为什么骑车却没事? 这位患者在看诊时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为啥骑车的时候,腿就不太疼了?”其实,她的症状是典型的腰椎管狭窄的症状——间歇性跛行。这就是腰椎管狭窄了,里面的神经受到挤压导致的症状,表现为患者走路走一段时间,腿就出现疼、麻,甚至无力,就要坐着歇会,等症状缓解,又能站起来走一会儿。这就导致患者不能连续地远程行走,甚至走的距离越来越短。 但是患者骑车没事,骑多远都不会出现腿疼、腿麻。这是由于骑车时,大家的姿势是前倾、弯腰的,这样的姿势会让椎管容积有一定程度的扩大,对椎管里面的神经挤压就相对轻一些,患者就会感觉自己的症状好像缓解了。但直立走路的姿势,对椎管里的神经挤压是越来越重的,所以就会越走越疼。 但患者朋友们要清楚,你不可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弯腰姿势,所以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去正规医院治疗。 腰椎管狭窄导致的出行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王主任看了患者的片子,结合查体等各项检查结果,发现她有多处腰椎间盘突出,但是真正导致她出现腰椎管狭窄的是腰4-5的椎间盘突出,这个节段的突出很大,已经压到后方椎管,并严重挤压到里面的神经。考虑到她保守治疗没有效果,症状严重影响生活,王主任建议她尽快手术,给神经减压。 术前影像学资料: 这位患者同意手术后,王主任为她成功进行了手术,将腰4-5的椎间盘突出切除,给神经彻底减压,并进行了该节段的内固定。术后,患者的腿疼得到了立刻缓解,腿麻也有所减轻。术后片子显示腰椎管已经恢复通畅,她对手术效果也非常满意。 术后影像学资料: 如果您也有上面这位患者类似的情况,走路腿疼、不能远程行走,骑车却没事,就要考虑腰椎管狭窄可能了,一定要尽快去正规医院检查并治疗。
王作伟 2024-09-30阅读量1652
病请描述: 有许多患者长期受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折磨,疼到实在忍不了,就去医院咨询医生,“我这太疼了,能直接做手术吗?”或者“别的医生说我病程短,让我先保守治疗,但没啥用,还要继续保守吗?”其实,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选择不仅患者关心,也是医生们要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 近日,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的门诊就来了这样一位患者,她今年50岁,在1年前出现了腰部、臀部以及右腿的疼痛,去当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了药物、理疗等保守治疗。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但并没有完全消失。此后,她的腰腿疼时不时地加重,大概过4、5个月她就疼得受不了需要去医院治疗。最近她疼得频率越来越高,而且这次腰腿疼很剧烈,甚至疼到走路不稳,晚上睡不着觉,没几天人就消瘦了,不能正常上班,对生活影响很大。 实在受不了了,患者决定换几家医院看看,结果有的医生说她得病时间不是很长,让她继续保守,而有的医生让她手术,为了得到权威的治疗建议,她赶到北京,找到王主任。 保守治疗多长时间后,才能选择手术? 大约8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来控制或缓解症状,但如果患者经过系统的保守治疗,症状没有明显缓解,还反复发作,发作频率高,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了。那这个保守治疗时间要多久后才考虑手术呢?一般患者需要保守治疗3-12周,但至于要不要手术还是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有的患者可能第一次发病就很重,像外伤导致的急性腰椎间盘突出,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直接手术,而不是慢慢看保守治疗的效果。 除此之外,如果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对神经的压迫严重,已经出现下肢肌肉力量下降、肌肉萎缩,甚至有大小便障碍、男性性功能障碍等情况,这时毫无疑问需要尽快手术。还有,患者若同时合并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不稳等其他腰椎疾病,也是需要考虑手术的。 关于这位患者,王主任仔细给她进行了查体,观察了她的片子,再结合她自述的情况,最后建议她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她的腰椎间盘突出在腰5-骶1,突出比较大,对神经的压迫比较重,而症状对她的睡眠和出行影响很大。通过沟通,患者觉得自己无法忍受这种疼痛,而且她对生活质量有一定要求,这时选择手术直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一个快速、有效的好办法。 术前影像学资料: 手术治疗的效果如何呢? 在获得这位患者同意后,王主任为她成功进行了手术,手术将突出的腰椎间盘突出切除,神经压迫彻底解除。术后,患者长期的腰腿痛得到了明显缓解,非常快速!术后第2天,患者已经可以自己独立走路了,她对手术效果特别满意,精神也好了许多。 术后影像学资料: 其实,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时机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的。患者自身感受也非常重要,如果您的情况已经不能忍受,最好不要再盲目保守了,可以去正规医院积极寻求其他治疗方法。
王作伟 2024-09-29阅读量1457
病请描述:什么是长短腿? “长短腿”,学术名为下肢不等长(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左右腿不一样长。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会有5mm以内的长度差异,对身体的平衡没有太大影响。当两腿的长度差异超过5mm就会导致身体多部位代偿,引起身体结构失衡。常见的代偿部位包括:脊柱、骶髂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脚踝。 长短腿的分类 01 结构性(真性)长短腿 是指两侧股骨或者胫骨长度差异所导致的,这一类型的长腿短可能是先天性缺陷,也有可能是由外伤所导致,大多数患者是由于髋/膝/踝关节手术后,所引起的两侧腿不等长。 02 功能性(假性)长短腿 是指两腿的实际长度相同,由于身体生物力学改变引起的,例如骨盆旋移、脊柱侧弯、下肢肌力失衡、单侧扁平足等,长期保持不良姿势,也可能导致长短腿的产生。 如何判断长短腿? 01 观察法 ①被测者卧于床上,身体躺平。检查者站立于被测者的足侧,双手握紧其双踝部,然后向足侧用力牵拉,以检查其双脚底是否平齐。 ②被测者仰卧屈膝90度,双足尖平齐放于床上,观察双膝是否等高,如若不等高,则说明下肢不等长。 ③被测者处于站立位,检查者观察其双侧腘窝横纹、骨盆是否等高,如若不等高,则怀疑可能出现“长短腿”的情况。 02 测量法 ①测量腿长度,通常用卷尺测量,是指从骨盆上的一个点─髂前上棘到内踝长度。 ②影像学测量股骨头顶点至内踝的长度差 03 试验法 通过短腿一侧脚底垫书本的形式触摸髂前上棘、髂后上棘等骨性标志点是否处于水平位,从而测量双侧长度差 长短腿的危害 01 体态失衡 因为长短腿会造成人体平衡的变化,所以最直观的就是会影响人的形体美观。 02 肌肉失衡 长期肌肉代偿会引起代偿肌肉劳损,并出现疼痛症状,还可引起腰椎侧弯,病史较长时还会引起腰椎间盘突出以及继发的腰椎管狭窄。 03 关节畸形 长短腿导致关节负重不均衡,关节软骨损伤逐渐加重,会出现严重的退行性改变,导致病人出现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出现关节畸形。 长短腿的常见矫正方法 01 鞋垫矫正 对于轻度的长短腿,可以使用鞋垫进行矫正,使两条腿长度差异减小或消失。鞋垫的设计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需要定期更换 02 矫形鞋 对于中度到重度的长短腿,可以使用矫正鞋进行治疗。矫正鞋的设计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需要定期更换。 03 手术干预 对于严重的长短腿问题,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手术方法根据个体情况而异,可能包括骨骼延长、截骨术等。手术治疗旨在矫正形态,恢复正常的下肢长度。 04 物理治疗 针对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拉伸、力量训练等,以改善肌肉力量和平衡性。
王金武 2024-09-25阅读量1808
病请描述: 实际上,在经过数十年的时间里,人们对于坐骨神经痛这个术语的过度使用,已经使得如今的坐骨神经痛成为了一种广义上的描述,涵盖了一种症状,而非具体的诊断。 上班一族,在电脑边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常常就会觉得一侧或双侧臀部到腿上产生一阵一阵的痛感,情况轻微的人可能只感到腰酸背痛,而严重者甚至连走路都有困难,这个就有可能是患上了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就是那个让你的臀部感觉自己是火箭发射台的痛症,它的根源就在髋部,是身体里最长、最壮实的神经。 不过,真正的坐骨神经损伤其实很少见,但人们习惯于用“坐骨神经痛”这个词来形容腰部一发作,腿部也跟着闹情绪的那种痛。这种痛的共同点就是它得罪了神经,可能是挤压、刺激、发炎,或者神经被腰部玩弄于股掌之间,惹得它生气不已。 当处在坐骨神经痛的急性期时……你可能会感受到沿着坐骨神经分布的剧烈疼痛,从腰部一直延伸到腿部和足部,同时还可能伴有肌肉无力、麻木、刺痛等症状。 这种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形容它像是“烧灼”、“电击”或“针扎”,有些人则说它是持续不断或间歇发作的。通常情况下,腿部的疼痛要比下背部的更加严重。如果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当您突然改变姿势时,疼痛可能会加剧。 此外,一些强制性或突发性的身体动作,如咳嗽或打喷嚏,也会使疼痛加剧。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这是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随着年龄的增加,椎间盘更脆弱更容易退变,退变的椎间盘可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而这些神经根共同组成坐骨神经。 椎管狭窄:椎体的退变可造成椎管的狭窄,从而对脊髓或神经根造成压迫,坐骨神经痛是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之一。 脊柱肿瘤:脊柱肿瘤对神经根的直接压迫也可导致坐骨神经痛,但并不常见。 梨状肌综合征:位于臀部的梨状肌有时也会对坐骨神经造成刺激,称为梨状肌综合征。 感染或外伤:坐骨神经痛也可由外伤、骨折、感染等引起。 自我检查——直抬腿测试 通过采用直抬腿的姿势,你可以将坐骨神经拉伸至最大限度,并引发神经根的运动,以促使其滑动。当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根受到压迫时,由于神经根与周围组织之间可能发生粘连,会影响其滑动的顺畅性。因此,在进行直抬腿动作时,如果你注意到抬腿的角度减小,或者抬腿时原有症状加剧,考虑是坐骨神经痛的表现。 日常预防的三个要点 1.养成良好的用腰习惯 平时保持坐姿端正,尽量减少久坐弯腰;避免过度疲劳,不要突然进行剧烈的腰部活动,如需弯腰拎重物,最好先做适当的腰部准备活动,并下蹲提起,避免直接弯腰拎起,尤其是年纪大或有相关病史的人群。 2.加强腰背部核心肌群锻炼 选择不太可能伤害背部的体育活动,考虑游泳、瑜伽等,强化腰背部周围核心肌群,同时需要注意做好热身且循序渐进,以防运动损伤。 3.保持健康的体重 超重和不良饮食与全身炎症和疼痛有关,距离理想体重越近,脊柱承受的压力就越小。 4.科学选择床垫 床垫的选择主要考虑硬度问题,一方面不能过于柔软,躺下后如果整个人都陷入床垫里,反而会增加腰椎局部压力,另一方面不能过于坚硬,睡硬板床,由于应力过于集中,睡醒反而会周身酸痛。床垫软硬要适中,才能给予脊柱良好的支撑与保护。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941
病请描述:我身后是和平,我面前是战争拿起钢枪,穿上军装征战疆场,男儿本色…… 中国现行的招收新兵标准中,对于脊柱侧弯的情况作出了如下规定: 轻度脊柱侧弯:脊柱侧弯角度不超过15度,无症状,不影响身体正常活动,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可应征入伍。 中度脊柱侧弯:脊柱侧弯角度在15度以上但不超过30度,无症状,不影响身体正常活动,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可应征入伍。但是,在服兵役过程中需要注意脊柱的保护和加强锻炼。 重度脊柱侧弯:脊柱侧弯角度超过30度,或有脊柱畸形,或影响身体正常活动和生活能力,不符合应征入伍的条件。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规定仅供参考,实际应征入伍时,招募单位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判断。 脊柱侧弯为什么影响入伍?一方面,服役期间持续高强度的训练,患有脊柱侧弯的人一般难以承受,脊柱是人体整个中心承重的骨骼架子,它是人体的支柱,当脊柱发生侧弯之后,背部肌肉受力不均匀,无论是胸椎侧弯还是腰椎侧弯,人体的重量再加上外加负荷的力量,都造成力线传导,出现了力线不正,产生杠杆作用,对椎体和小关节都产生额外的应力,这些额外的负荷使颈椎、腰椎、脊柱蜕变加速。在高强度训练后会使病情加重,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相关疾病。 另一方面,脊柱侧弯的患者在形体外观上会有所体现,比如:高低肩、长短腿、骨盆倾斜等,甚至还会有走路步态异常。 脊柱侧弯可以治疗吗? 可以治疗。针对不同的侧弯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主要参考标准是Cobb角。在拍摄的脊柱X片上,首先确定侧弯范围,找到弯的上下端椎,在上端椎的椎体上缘和下端椎的椎体下缘各划一横线,并对此两横线各作一垂直线,垂直线相交的夹角就是Cobb角。 01 观察纠正 观察阶段,侧弯情况尚属轻微,还没有到需要支具干预的程度。观察期间注重日常姿态的规范,并进行体育锻炼。 02 运动治疗 ▲抱膝滚动 ▲泡沫轴滚动 如果怀疑自己脊柱侧弯,一定要去专业医疗机构就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般通过手法治疗+功能锻炼的方法,能够抑制脊柱侧弯的发展的趋势,从而避免形成重度的脊柱侧弯,影响心、肺的发育。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545
病请描述:先讲一个患者求医的故事。 张老伯2年前因左腿疼痛,走路受到影响,到医院求医。被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做了腰椎的内固定融合手术。手术很顺利。可是,术后却出现了顽固性的腰背部疼痛和双下肢的疼痛,无法正常生活。复查磁共振等片子,手术都是正常的。按照医生的意见,做了各种康复训练和保守治疗,也吃了好多种止痛药,效果都不理想。在疼痛的折磨下,张老伯寝食难安,夜不能寐,郁郁寡欢,出现了抑郁症,甚至出现了自杀倾向。整个家庭也为这件事闹得不安宁,到处求医问药,也没有好的结果。 后来,张老伯在医生的咨询交流中得知,他的这种情况被称为“腰椎术后综合症“,可以通过植入一种脊髓电极,来治疗疼痛。医学界称为”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张老伯在详细了解了具体情况后,选择了试一试。医生的帮助下,微创地植入了电极,在1周的测试阶段,张老伯疼痛明显缓解,基本上可以不再吃止痛药了,睡眠质量也明显改善。最后,医生根据测试阶段的良好体验效果,给张老伯植入了永久电极。1年下来,张老伯逐步恢复了正常生活,还出门旅游了2趟。久违的笑容开始出现在脸上。 现在,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个神奇的电极。 一)什么是SCS?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SCS,Spinal Cord Stimulation的英文简称,指的是脊髓电刺激。SCS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疼痛的神经调控疗法。这种治疗方法是将电极植入椎管的硬膜外腔(图1),通过程序化控制的电流刺激脊髓后角的感觉神经元及后传导束,从而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它通常用于那些对传统疼痛治疗方法没有反应的难治性慢性疼痛患者。 图1:SCS模式图 二)SCS可以用于治疗哪些疾病? SCS的适用指征宽泛,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病例的积累,其适应症还将不断扩展。目前,主要可以用于以下情况: 1. 脊柱术后疼痛综合征:指患者接受过脊柱手术,例如腰椎减压融合手术,但原有的疼痛持续存在,没有解决,或者出现新发的疼痛症状。 2.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指继发于意外损伤、医源性损伤或全身性疾病之后出现的以严重顽固性、多变性疼痛,营养不良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通常影响四肢,特别是手臂和腿部。 3. 脑卒中后疼痛:指脑卒中(脑梗塞、脑出血等)后可能出现的顽固性疼痛。 4.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 5. 无法手术的外周血管疾病引起的疼痛: 6.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指带状疱疹愈合后遗留的疼痛。 7. 顽固性心绞痛:即使经过规范治疗也无法缓解的心绞痛。 8. 放化疗引起的痛性神经病变:放疗或化疗导致的神经损伤和疼痛。 9. 脊髓损伤:SCS可以用于改善脊髓损伤后疼痛和功能恢复。 此外,脊髓电刺激也被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和改善下肢循环。值得注意的是,SCS治疗的适应症在不断发展和研究之中,例如,国内一些神经外科医生正在研究利用SCS来治疗脑损伤后植物生存状态。将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疾病被纳入其治疗范围。 三)SCS的电极有哪些种类?植入的方式有哪些? SCS的整个植入系统包括2部分:植入电极和刺激器。SCS的植入电极根据外形主要有2种(图2):1种是柱状经皮穿刺电极,就像一根电线一样,可以通过穿刺针经皮穿刺放置到脊髓硬膜外腔。还有一种是外科桨状(板状)电极,大概1厘米宽度,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放置,可以提供更大的刺激覆盖范围。不管哪一种电极,放置的损伤都不大。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融合,我们团队创新地可以利用脊柱内镜辅助来放置电极,更加微创和安全可靠。 图2:SCS的2种电极 四)一般的植入流程是怎样的? 由于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个人主观体验,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化。所以,SCS治疗顽固性疼痛通常先有一个测试阶段。在测试阶段,医生在患者体内植入临时电极,通过导线,连接体外的临时刺激器。刺激器的刺激程序是可以调控的,治疗团队需要经过反复调试,找到一个比较理想化的程控程序。当刺激器开始有效工作后,患者自我体验疼痛的覆盖情况,有没有达到满意值。只有当患者的疼痛控制,确实达到满意值的情况下,医生才会在患者体内植入永久性的SCS植入系统。其中,电极在脊柱硬膜外腔,刺激器在皮下(通常在腹部、腰部或者锁骨下窝)。如果患者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没有达到满意的疼痛控制,医生将移除临时的电极系统,恢复至原来状态。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SCS的治疗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这是它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五)SCS有哪些可能的风险? SCS虽然安全可靠,但在植入和使用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风险和并发症的可能存在。主要包括: 1. 植入手术的并发症可能:例如穿刺部位感染、硬膜外血肿、脑脊液漏、脊髓损伤等。 2. 硬件并发症:例如植入的电极发生了移位、断裂、刺激器外露等。电极移位是最常见的硬件问题,需要通过调整刺激参数或手术重新放置电极来解决。 3. 刺激耐受:部分患者在SCS持续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刺激耐受,需要通过调整刺激参数或改变刺激方式来解决。 在进行脊髓电刺激治疗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患者也应被充分告知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以便做出明智的治疗决策。 对于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患者,疼痛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躯体的疼痛感受,会对患者的心理带来创伤,并对其社会活动产生影响。所以,对于疼痛的治疗也是多维度的,需要身心同治,精神、心理方面的治疗不可忽视。SCS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武器,综合性的多学科治疗是最科学的方法。同时,家庭和社会的理解和关爱也是有力的保障。 六)我们团队做的哪些创新工作? 作为外科医生团队,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主要在怎么更微创、更安全的植入电极方面做了一些创新性的工作。这些工作现在都发表在国际疼痛杂志(图3),供全世界的同行参考、查阅。 图3:我们团队在美国Pain Physician杂志发表的2篇文章,介绍我们创新技术,微创植入电极 传统的外科电极植入方法是后路椎板切除,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广泛的椎旁肌肉剥离,手术创伤相对较大;也正是创伤较大,手术通常是在全麻下进行。从而,不便于医生和患者在术中就电极覆盖范围进行交流互动。余勇团队创新性的使用双通道内镜技术,通过2个小洞(1个7mm,1个12mm)把外科电极植入硬膜外腔,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从而使得手术适于在清醒麻醉下进行,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图4) 图4:双通道内镜技术微创植入外科电极 既往的穿刺电极的植入,是在X线的监视下,医生将穿刺针先穿置于硬膜外腔,然后把2根线状电极通过针芯放置到硬膜外腔的合适位置。这个需要有良好的硬膜外穿刺技术和经验。如果在椎板间窗狭小、黄韧带骨化等情况下,即使是有经验的医生,也面临着需要反复穿刺和透视,既有放射暴露的问题,也增加了硬膜破裂的风险。余勇团队创新性的把经皮内镜技术融入穿刺电极的植入,可以让外科医生在直视黄韧带的情况下,放置穿刺针,植入穿刺电极。2个微创技术的结合,不需要改变患者的麻醉方式,可以在局麻下完成。 图5:内镜辅助可视化微创植入穿刺电极
余勇 2024-08-12阅读量2479
病请描述: 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的患者在成功做完手术后,就以为自己的治疗结束,再也不用操心了。但其实术后还应该注意康复锻炼、日常的腰椎保健等工作,做好这些会让您的术后康复事半功倍,而且能巩固疗效,大大减少复发几率。 那刚做完手术,医生就建议做锻炼,该怎么做呢?在这里,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就教大家三个动作,推荐大家在腰椎手术第二天就开始练。这些动作都比较安全,患者朋友们可以放心大胆地练习。 第一个动作,臀桥。 •步骤: 1、平躺在病床上,屈膝并将膝盖稍微打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2、这时候将腰部慢慢抬起,这个过程中发力比较重要,可以感觉臀部在收缩,就是在每次臀部收缩时把腰拱起来。 •锻炼目的: 这个动作在腰椎做完手术以后做,主要是为了锻炼腰背肌力量。 •动作注意事项: 如果您腰背部的切口比较大,做这个动作疼痛的话,可以把动作幅度减小一点儿,自己根据具体情况掌握幅度,不要过于激烈。 •动作频率:每次做20个,做4组。 第二个动作,直腿抬高。 •步骤: 这个动作很简单,平躺在病床上,尽可能地抬高一侧腿,膝盖尽量不要打弯,一侧腿抬高后,放平后,再换另一侧腿,双腿可以交替进行抬高。 •锻炼目的: 做这个动作时,神经根会来回滑动,所以术后做这个动作可以减少神经根的粘连,早期消除神经水肿。 •动作注意事项: 抬腿时应该尽可能地抬到最高,当然术后有许多患者抬不高,也没有关系,能抬多高就抬多高,不用勉强。 •动作频率:每次做20个,做4组。 第三个动作,简易版仰卧两头起。 •步骤: 这个动作有点像“仰卧两头起”,但刚做完手术做这样的两头起肯定比较困难,所以就简化了动作。我们还是平躺在病床上,屈膝,然后把双手放在大腿根部,然后腹部发力,向上稍稍翘起身子,同时双手往上摸腿面,一直摸到膝盖。 •动作注意事项: 如果您的腰椎手术做的是固定融合手术,就是大家常说的打钉子的手术,这时您做这个动作时可以幅度小一点,不用非得摸到膝盖再停止,摸到腿面就可以了。 如果没有做固定手术,或者做完固定手术已经过了一周以上,这时做这个动作就可以正常做了,幅度大一点都是可以的。 •动作频率:每次做20个,做4组。 一般情况下,医生都会建议患者在术后进行适当的锻炼,但术后患者一般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这个时候坚持做这三个动作,不仅不用下床,躺在床上也不用费力,而且对术后恢复非常有帮助。所以建议腰椎手术后的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开始,没事就可以练练这几个动作。
王作伟 2024-08-06阅读量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