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胎记 > 内容

胎记内容

家长必读!儿童色素痣的8大疑...

病请描述:        作为皮肤科医生,我每天都会遇到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色素痣(俗称“黑痣”)的问题:“医生,孩子这颗痣会癌变吗?”“需要激光点掉吗?”“为什么孩子会长这么多痣?”         今天,我将针对家长最关心的8个问题逐一解答,帮助大家科学认识色素痣,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一、什么是色素痣?         色素痣是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局部聚集形成的良性肿瘤,可先天存在或后天生长。儿童期因皮肤代谢活跃,痣的数量可能逐渐增多,绝大多数为良性,家长无需过度紧张。           二、家长最关心的8大问题         1. 孩子出生就有的痣是胎记还是色素痣?         先天性色素痣在出生时或出生后6个月内出现,直径≥1.5cm的称为“先天性巨痣”(发病率约1/20000),这类痣需长期随访;小痣则多为良性,但需观察是否随年龄增长明显增大。           2. 色素痣会恶变成黑色素瘤吗?         儿童期痣恶变概率极低(<0.001%),但若存在以下情况需警惕:         家族史:直系亲属有黑色素瘤病史         先天性巨痣:直径>20cm的痣恶变风险约5-10%         反复外伤:如长在手掌、脚底等易摩擦部位的痣           3. 如何判断痣是否异常?牢记“ABCDE法则”         A(Asymmetry)不对称:痣的两半形状不一致         B(Border)边界模糊:边缘不清晰、呈锯齿状         C(Color)颜色不均:出现黑、棕、红、白等混杂色         D(Diameter)直径>6mm         E(Evolution)近期变化:短期增大、隆起、出血瘙痒           4. 孩子总抓挠痣,会刺激恶变吗?         反复抠抓可能引发炎症反应,但不会直接导致恶变。建议修剪孩子指甲,必要时用创可贴保护痣体,若频繁摩擦(如腰部、肩带位置),可考虑择期手术切除。           5. 能用激光或药水点痣吗?         不推荐!激光和化学腐蚀可能残留痣细胞,增加复发甚至恶变风险。         皮肤科医生建议:         - 直径<3mm的痣:可观察         - 直径≥3mm或疑有恶变倾向的痣:手术彻底切除+病理检查           6. 孩子突然长了很多小痣,正常吗?         青春期前后因激素变化,可能出现“发疹性色素痣”,表现为躯干、四肢快速出现数十个对称分布的小痣,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需治疗。           7. 防晒能预防长痣吗?         紫外线是后天性痣的诱发因素之一。儿童应做好物理防晒(遮阳帽、防晒衣),户外活动时使用SPF30+、PA+++的儿童专用防晒霜。           8. 什么情况必须就医?         若发现孩子痣出现以下变化,请2周内就诊:         - 1个月内直径增长>1-2mm         - 表面破溃、渗液或周围出现卫星灶         - 颜色从均匀变驳杂         - 伴有疼痛或瘙痒           三、色素痣的处理原则         1. 动态观察:每月拍照记录痣的大小、颜色,标注尺子作参照         2. 科学干预:手术切除是唯一根治方式,局麻下10分钟即可完成         3. 心理疏导:避免因“痣”过度焦虑,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四、写给家长的话         色素痣是孩子成长中的常见皮肤现象,过度治疗或完全忽视都不可取。建议每年带孩子做一次皮肤体检,日常注意观察变化。记住: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邓娟 2025-03-31阅读量454

鲜红斑痣治疗误区解析&mda...

病请描述:        鲜红斑痣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皮肤血管病变,多发生于婴幼儿,表现为皮肤表面红色或紫红色斑块。尽管现代医学已能通过科学手段有效干预,但许多家长因认知偏差或治疗误区,导致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邓娟,凭借多年临床经验,结合真实案例,深入剖析鲜红斑痣治疗中的三大误区,呼吁家长科学对待、尽早干预。           误区一:观念误区——“红胎记是福气象征,不可去除”在邓娟主任的门诊中,常遇到家长因传统观念延误治疗的情况。曾有患儿小宇(化名),出生时右脸有一片鲜红斑痣,家人认为这是“福痣”,甚至称其为“天使吻痕”,拒绝治疗。然而随着小宇年龄增长,红斑逐渐增厚、颜色加深,并伴随面部软组织增生,导致容貌受损和心理自卑。邓主任指出:“鲜红斑痣本质是毛细血管畸形,放任发展可能引发青光眼、肢体肥大等并发症。”她强调,皮肤血管病变并非“天命”,而是可干预的疾病,家长需摒弃迷信观念,在婴幼儿期便通过专业评估制定治疗方案,避免功能损害。           误区二:认识误区——“胎记会自行消退,无需治疗”部分家长将鲜红斑痣与普通胎记混淆,认为“等孩子长大就好了”。邓娟主任曾接诊一名7岁女孩,其背部红斑在3岁时被诊断为“单纯性血管瘤”,家长误以为会自然消退,未定期复查。结果红斑非但未消退,反而蔓延至肩部,最终需通过多次激光联合药物注射才控制病情。邓主任解释:“鲜红斑痣属于真性血管肿瘤,仅极少数毛细血管瘤可能自愈,而绝大多数会随身体发育持续扩张。”她建议,家长发现孩子皮肤异常红斑时,应尽早通过皮肤镜、超声等检查明确性质,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干预,切莫盲目等待。           误区三:治疗方法误区——“传统疗法可根治,反复治疗无妨”  “许多家长辗转多家机构,尝试冷冻、外敷甚至偏方,结果适得其反。”邓主任提及一名患儿因反复接受传统剥脱性治疗,导致皮肤溃烂、瘢痕增生,后续修复难度倍增。她指出,传统疗法仅能作用于表皮层,无法清除真皮深层的病变血管,且易损伤正常组织。而现代医学通过光动力疗法、脉冲染料激光等精准技术,可选择性破坏畸形血管,保护周围皮肤。邓主任强调:“科学治疗需‘由内而外’直击病灶,单次治疗时长、间隔周期均需严格遵循指南,避免过度治疗。”           科学干预:早发现、早诊断、个性化治疗         邓娟主任总结,鲜红斑痣的治疗需把握三个关键:         1. 黄金窗口期:婴幼儿期皮肤薄、血管细,治疗反应更佳,部分病例甚至可实现完全消退。           2. 多学科协作:合并眼部或骨骼异常的病例,需联合眼科、整形科等制定方案。           3. 长期随访:治疗后定期复诊,动态评估效果,及时调整策略。           “鲜红斑痣不仅关乎美观,更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生理功能。”邓娟主任呼吁家长树立科学认知,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为患儿争取最佳预后。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团队将持续以精准技术和人性化服务,帮助更多家庭走出误区,拥抱健康未来。         ---         **结语**           鲜红斑痣的诊疗之路,是科学与误区博弈的过程。作为家长,唯有放下固有观念,以现代医学为指引,才能为孩子铺就平坦成长之路。而邓娟主任与她的团队,正以专业与温度,守护着每一个“红斑宝宝”的笑颜。

邓娟 2025-03-16阅读量786

太田痣:从病因到治疗的全面解析

病请描述:        一、什么是太田痣?           太田痣,又称上腭部褐青色痣,是一种先天或后天出现的色素性胎记,常见于东亚人群。其本质是真皮层黑色素细胞异常聚集导致的皮肤病变,多分布于三叉神经第Ⅰ、Ⅱ支支配区域,如眼眶周围、颧部、前额等,颜色可从淡青色至蓝黑色不等,部分患者甚至伴随结膜、角膜色素沉积,影响视力。             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邓娟指出:“太田痣不仅影响容貌,还可能因眼部受累导致视力问题。许多患者因缺乏认知而延误治疗,最终承受心理与生理的双重负担。”             二、太田痣的临床表现与发展特点         1. 分布特征:病变常单侧分布,少数为双侧对称,边界模糊,呈斑点或斑片状。           2. 颜色变化:颜色随季节、年龄波动,夏季较深,冬季较浅;青春期后可能趋于稳定,但部分患者成年后仍缓慢扩展。           3. 并发症风险:约10%的患者伴随眼部色素沉积,可能引发青光眼或视力障碍。             邓娟主任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患儿露露出生时面部有淡蓝色斑片,5个月后颜色加深并扩散至半张脸。经诊断为太田痣后,家属因未能及时治疗导致病情进展,最终通过多次激光干预才控制色素扩散。             三、太田痣的治疗必要性         传统误区:许多家长误以为胎记会自行消退,或担心治疗风险而选择观望。邓娟主任强调:“太田痣是终身进展性疾病,不会自愈。早期干预不仅能减少治疗次数,还能降低心理创伤风险。”             四、主流治疗方法与技术创新         1. 传统疗法的局限性         冷冻与磨削术:易留瘢痕,疗效差。           外科手:植皮后肤色不均,术后痕迹明显。             2. 激光治疗的革命性突破         邓娟主任团队长期致力于皮肤色素性疾病的研究,她指出:“Q开关激光是当前治疗太田痣的金标准。其选择性光热作用可精准破坏真皮色素细胞,不损伤周围组织,显著降低瘢痕风险。”             治疗原理:           激光穿透表皮直达真皮层,击碎黑色素颗粒;           碎片经吞噬细胞代谢排出,色素逐渐消退。           疗程与效果:           需分次治疗,间隔3个月,通常4-6次可见显著改善;           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需更多次数。             五、患者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1. 治疗疼痛吗?           邓娟主任解释:“Q开关激光痛感轻微,儿童可配合表面麻醉,治疗过程仅需10-30分钟。”           2. 治疗后护理:           避免暴晒,严格防晒           结痂期勿抓挠,预防感染         色素沉着多在数月内消退             六、结语         太田痣虽不致命,但对患者的身心影响深远。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邓娟主任团队通过先进的激光技术与个性化诊疗方案,已帮助数千名患者重获自信。她呼吁:“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家长一旦发现孩子面部异常色素斑,务必及时就医,科学应对。” 

邓娟 2025-03-09阅读量985

科学认识色素痣:商丘市第五人...

病请描述:        在皮肤科门诊中,患者常常因皮肤上出现的各种颜色斑点而焦虑,尤其是色素痣的鉴别和治疗问题备受关注。作为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邓娟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人对色素痣的认知存在误区,甚至因盲目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本文结合邓娟主任的临床经验,系统解析色素痣的科学知识,帮助大众正确应对皮肤问题。           一、色素痣的多样性:颜色和形态的“迷惑性”         色素痣是由黑色素细胞聚集形成的良性皮肤病变,但其颜色并不局限于黑色或褐色。邓娟主任指出:“色素痣可能呈现蓝色、红色甚至肤色,不同颜色对应不同的病理类型。”例如:         - 黑色素痣:常见于表皮或真皮交界处,颜色深且边界清晰;         - 蓝痣:因黑色素沉积于真皮深层,呈现青灰色;         - 太田痣:多发于面部,呈青褐色斑片;         - 晕痣:中央为深色痣体,周围环绕色素减退环。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恶性黑色素瘤早期可能伪装为普通色素痣,若短期内颜色不均、边界模糊或体积增大,需及时就医。邓娟主任曾接诊一位患者,误将不规则红色斑块当作“普通胎记”,经皮肤镜检查确诊为早期基底细胞癌,通过手术成功干预。           二、治疗误区:激光并非“万能钥匙”         “许多患者认为激光可以解决所有色素问题,这是最大的误区。”邓娟主任强调。临床中常见两类错误案例:         1. 误将皮内痣当色斑:一位年轻女性自行使用激光祛除“褐色斑点”,结果刺激痣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瘢痕形成;         2. 忽视交界痣风险:某患者颈部的黑色斑疹被误诊为黄褐斑,激光治疗后反而加速了潜在恶性病变的进展。           邓娟主任团队的研究数据显示,约30%的色素性皮损需通过皮肤镜或病理检查才能明确性质。以下情况需谨慎选择激光治疗:         1.痣体表面凹凸不平或伴有毛发;         2.位于足底、手掌等易摩擦部位的交界痣;         3.存在瘙痒、破溃等异常症状的病灶。           三、饮食与色斑:陈醋、酱油的“冤案”         “每天都有患者问我:吃酱油会不会让痣变黑?”邓娟主任坦言,这是皮肤科门诊最常见的伪命题。从科学角度而言:         1. 黑色素代谢与饮食无关:色斑颜色由黑色素细胞数量和分布决定,酱油中的色素经消化道分解后不会进入皮肤;         2. 光敏性食物更需警惕:芹菜、柑橘类等含呋喃香豆素的食物可能增加光敏反应风险,但需结合紫外线暴露才会影响皮肤;         3. 真正的色斑“催化剂”:紫外线、激素变化(如妊娠、口服避孕药)、慢性炎症(如痤疮)才是需要重点防控的因素。           四、科学管理三步走:早筛、慎治、勤防护         五、基于多年临床实践,邓娟主任提出色素痣管理的核心策略:         1. 定期自检:采用“ABCDE法则”(不对称、边界不清、颜色不均、直径>6mm、进展变化)监测异常;         2. 专业评估:通过皮肤镜、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等无创技术明确性质;         3. 分层治疗:            1.稳定的小型色素痣可观察随访;            2.影响美观的皮内痣建议手术切除;            3.黄褐斑等色素沉着首选药物或光子嫩肤。           对于已接受治疗的患者,邓主任特别提醒需加强术后防晒,避免使用不明成分的祛斑产品。她曾接诊一位老年患者,术后因迷信“草药敷贴”导致接触性皮炎,色素沉着反而加重。         作为商丘地区皮肤病诊疗的权威专家,邓娟主任始终倡导“理性看待皮肤斑点”。色素痣的管理需要个体化方案,既不能过度恐慌,也不可盲目处理。通过科学认知和规范诊疗,才能真正守护皮肤健康。

邓娟 2025-03-06阅读量1055

告别黑毛痣困扰:科学治疗重塑...

病请描述:        黑毛痣(先天性色素痣)是许多患者长期困扰的皮肤问题,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伴随健康隐患。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邓娟深耕色素疾病领域20余年,带领团队建立起"精准评估-个性化治疗-长期管理"的全周期诊疗体系。本文将通过邓主任的专业视角,带您了解黑毛痣的科学治疗路径。           一、认识黑毛痣:不只是"胎记"那么简单         "很多患者认为黑毛痣只是普通胎记,实际上它是皮肤结构异常的复杂问题。"邓娟主任指出,黑毛痣由黑色素细胞异常聚集形成,表面常伴毛发增生。根据临床数据,直径超过20cm的巨痣癌变风险可达5%-10%,而摩擦部位的痣更需警惕变化。           邓主任团队通过皮肤镜等设备进行精准评估,重点观察痣体的边界形态、颜色分布及基底深度,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邓娟皮肤科团队诊过因盲目点痣导致感染恶化的案例,所以深知专业评估是治疗的前提。           二、传统治疗痛点:为何反复无效?         "冷冻、药水腐蚀等传统方法对表皮痣可能有效,但对深层痣体往往'治标不治本'。"邓主任解释,黑毛痣的毛囊底部存在"生发中心",若未彻底清除会导致反复增生。而传统手术虽能完整切除,却面临两大难题:           1. 大面积痣体需多次手术           2. 术后疤痕影响美观             三、治疗建议:抓住三个关键时机         邓主任特别提醒患者注意:           儿童期(3-6岁):皮肤修复能力强,适合早期干预。         青春期前:避免激素变化刺激痣体增大。          出现变化时:短期内增大、发痒、出血需立即就诊。             四、医患携手:走出"痣"命误区         "很多患者因担心留疤而延误治疗,实际上现代技术已能实现无痕修复。"邓主任每周开设色素疾病专病门诊,通过案例照片对比、疗效模拟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科学认知。内容涵盖日常护理、复诊要点等实用知识。           结语         黑毛痣并非不可战胜的顽疾,关键在于科学治疗与规范管理。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在邓娟主任带领下,持续学习与研究黑毛痣的问题,解决患者的内心困扰,也帮助他们重新认识崭新的自己。

邓娟 2025-02-22阅读量417

鲜红斑痣科普:典型临床表现与...

病请描述:        一、鲜红斑痣概述           鲜红斑痣是一种皮肤疾病,也被称为红痣、葡萄胎痣或蜘蛛斑等。这是一种先天性的皮肤异常,主要由毛细血管的异常扩张或畸形增生所致。           二、鲜红斑痣的典型临床表现           鲜红斑痣的典型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皮肤上出现一个或数个淡红色至紫红色的斑片。这些斑片通常为单侧分布,无明显的形状和大小,按压时,红斑区域的颜色会变淡,可见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           1. 皮肤红斑:这是鲜红斑痣最明显的特征。在疾病初期,这些红斑可能为淡红色或粉红色,随着病情的发展,颜色可能逐渐加深,变为红色、浅紫色或深紫色。         2. 分布区域:鲜红斑痣的分布区域通常在头面部和颈部,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部位,如躯干和四肢。         3. 形态与大小:鲜红斑痣的形状和大小各异,有的可能是单一的斑块,有的则可能呈簇状或岛屿状分布。         4. 颜色变化与压迫反应:当受到压力或触摸时,由于血流减缓,鲜红斑痣的颜色会变淡。同时,由于毛细血管的扩张,可见到明显的血管纹理。           三、疾病进程与颜色变化           根据疾病进程的不同,鲜红斑痣的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在疾病初期,颜色可能为粉红色或红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病情的发展,颜色可能逐渐加深,变为浅紫色或深紫色。此外,由于个体差异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鲜红斑痣的进展速度也会有所不同。           四、治疗方法           鲜红斑痣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冷冻治疗等。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分布区域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患者还应注意日常的皮肤护理和防晒工作,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五、总结         鲜红斑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皮肤上出现一个或数个淡红色至紫红色的斑片。这些斑片通常为单侧分布,无明显的形状和大小,且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变化颜色。治疗方法多样,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意日常的皮肤护理。如有任何疑虑或发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邓娟 2025-02-11阅读量1149

皮钉缝合用于巨痣分次切除

病请描述:不一定是巨痣,中大痣的分次切除过程中尤其是躯干四肢等非美容区域,比较适合使用皮钉,以避免缝针穿梭导致的痣细胞种植到其他区域。且操作迅速,有利于伤口快速闭合减少感染风险。图1 中大痣切除后皮钉缝合对合固定良好图2 皮钉拆除后伤口愈合良好图3 拆钉后DIY匹配减张器护理伤口图4 巨痣部分切除术后,皮钉缝合两周愈合良好,无明显排异反应。图5 皮钉拆除后,采用隆起的减张器配合超减张缝合的伤口继续护理顺附AI的解读参考:巨痣的分次切除是一种处理大范围或难以一次切除的皮肤痣(特别是那些比较大且可能有恶变风险的痣)的方法。巨痣通常指的是比较大的痣,可能是先天性的,也有可能是在成年后逐渐增大的,部分痣由于其体积较大,可能存在变性或癌变的风险。分次切除是指将痣分多次进行切除,而不是一次性处理。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主要考虑:1. 痣的大小与位置巨痣可能涉及较大面积的皮肤,直接切除可能会导致较大的创伤和疤痕,尤其是在重要部位(如面部或关节附近)。分次切除有助于减轻手术风险和创伤。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先切除痣的核心部分,然后分次处理剩余部分,以避免出现过大的缺损。2. 减少创伤如果直接一次性切除,可能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导致更多的皮肤张力,愈合过程可能较慢,且留下的疤痕较为明显。通过分次切除,每次手术切口较小,愈合起来较为平稳,疤痕也较容易控制。3. 恶性风险的评估在一些情况下,巨痣可能有恶性黑色素瘤的风险,医生可能会选择分次切除,逐步切除痣的不同部分,并在每次手术后进行病理检查,确保没有恶性变化。如果发现有恶变,医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4. 术后恢复每次分次切除后,患者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以避免过度的局部创伤和减轻手术后愈合的负担。患者可能需要定期复诊和观察,确保没有出现感染或不良反应。5. 心理因素对于一些患者,巨痣可能不仅是身体上的问题,也可能涉及到心理和美学上的困扰。分次切除可以逐渐改变外观,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而不是一次性地进行大范围的切除,导致较大的疤痕或外形变化。6. 手术方式局部麻醉: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一般没有明显的不适。切除方法:通常使用手术刀、激光或者电切技术进行切除。切除后的皮肤会进行缝合,之后进行伤口的护理。7. 术后护理手术后需要定期进行伤口的清洁和换药,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需要避免阳光暴晒,避免伤口受到外力刺激,确保伤口能够顺利愈合。术后疤痕可能会逐渐消退,但也有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痕迹,特别是如果痣的切除范围较大。总结巨痣的分次切除是一个渐进的治疗过程,适用于较大或者较复杂的痣,通过多次手术分步骤处理,有助于减轻创伤、避免一次性切除带来的过大风险,并能够根据手术后的病理结果来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有恶性风险,医生会在每次切除后评估并调整后续的治疗方式。术后的护理和定期复查也是保证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在做决定前,建议与皮肤科医生或外科医生详细讨论,了解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邓丹医生门诊安排: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号)  周日下午皮肤外科/胎记特诊-国际诊疗部2号楼14楼特诊部周二上午皮肤外科-特需2号楼2楼特需诊区(扶梯处)周三上午疤痕特色专科-专病1号楼(老门诊楼)2楼皮肤科诊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新公路4358号)成人患者、以及有医美要求的亲,周六可至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医学美容科,预约特需门诊。

邓丹 2025-02-05阅读量1005

重要!邓丹医生团队最新门诊(...

病请描述:   亲爱的患友亲们,感谢您多年的支持和配合,我们会继续努力提升服务品质和方便亲们就诊。最新门诊信息如下: 一、邓丹医生团队门诊时间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号) 周日下午 皮肤外科/胎记特诊-国际诊疗部  2号楼14楼,预约电话:021-38626141,021-38626142  周二上午 皮肤外科-特需  2号楼2楼特需诊区(扶梯处)  周三上午 疤痕专病-门诊  1号楼(老门诊楼)2楼皮肤科 皮肤科电话:021-38088100或021-38626161转分机89100 *专家特诊:可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际诊疗部”订阅号预约  *特需门诊、专病门诊,可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患者服务”订阅号上预约  * 复诊患者(或需要预约手术)可直接挂皮肤科普通号,咨询医生。         皮肤外科团队门诊: 一、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号 张超 副主任医师 (皮肤外科特色专科) 周五上午 李梦 副主任医师 (激光副主任专家门诊) 周三下午 皮肤外科团队医生 (皮肤科普通门诊) 周一至周六 二、分院: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福建省儿童医院: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横屿路966号 上海专家: 陈琢/张超/李梦副主任医师,每月定期过去门诊及手术福建分院 刘晓依 执行主任 杨蓓蓓 高年资主治医师 关羽 住院医师 赵丽 住院医师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迎宾路339号 李梅云 执行主任(瘢痕专病、痤疮专病、激光专病-近期) 孙海娟 高年资主治医师 符春磊 主治医师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观山湖院区: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朱东路395号 万朋杰 执行主任 (周二全天、周三、周四上午、周日下午) 齐珺 副主任医师 杨绍芳 住院医师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临沂妇女儿童医院滨河院区:临沂市罗庄区清河南路1号 王其华 副主任医师 刘爱花 副主任医师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新公路4358号) 成人患者、以及有医美要求的亲,周六可至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医学美容科,预约特需门诊。 (护士台:021-60236592,预约热线:021-60236000) 二、一些建议: 01 门诊排队可能时间较长,请耐心等候,如有疑问请咨询诊室的助手老师。 02 建议就诊前仔细阅读订阅号内容,必要的时候提前网站咨询和攻略(文末均有),大量相关疾病知识和停诊信息。注射美容仅限有注射或光电等美容需求者。尤其是路远患者要重视,以免空跑。 03 预约普通病房的手术,需要排队等床,届时手术由专家把关,皮肤外科团队一起完成。 预约特需手术,可以点名专家,但费用会有所增加,或存在专家点名费。请悉知。 04 我们的理念是: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认真做好每一次治疗。期间若遇到服务不够周到,敬请谅解。亲们辛苦了! 那就约起吧! 守护皮肤健康,皮肤外科团队与您同行! 业务简介: 1.小儿皮肤外伤和疤痕修复,胎记(皮脂腺痣、疣状痣、先天性色素痣、毛母质瘤、太田痣、咖啡斑、婴幼儿血管瘤等); 2.皮肤良恶性肿瘤治疗(痣、脂溢性角化、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癌、黑色素瘤、乳房外Paget‘s病、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和创面修复,烧烫伤疤痕、瘢痕疙瘩、外科术后疤痕、瘢痕癌的治疗; 3.特需服务:皮肤注射美容(肉毒素除皱、玻尿酸充填、腋臭)、光电美容(祛斑、光子嫩肤、点阵激光)、皮肤微整形(埋线提升、脂肪充填)、瘢痕修复等; 4.临床研究性治疗:先天性巨痣、泛发性疣状痣、汗孔角化症、遗传性大疱表皮松解症的外科治疗。

邓丹 2025-01-27阅读量1.4万

2024年4月起邓丹医生最新...

病请描述: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号)  周日下午 皮肤外科/胎记特诊-国际诊疗部 2号楼14楼特诊部,预约电话:021-38626141,021-38626142  周二上午 皮肤外科-特需 2号楼2楼特需诊区(扶梯处)  周三上午 疤痕特色专科-专病 1号楼(老门诊楼)2楼皮肤科诊区  皮肤科护士台电话:021-38088100或021-38626161转分机89100 *专家特诊:可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际诊疗部”订阅号预约  *特需门诊、专病门诊,可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患者服务”订阅号上预约  * 复诊患者(或需要预约手术)可直接挂皮肤科普通号,咨询医生。          皮肤外科团队门诊: 一、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号 张超 副主任医师 (皮肤外科特色专科) 周五上午 李梦 副主任医师 (激光副主任专家门诊) 周三下午 皮肤外科团队医生 (皮肤科普通门诊) 周一至周六 二、分院: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福建省儿童医院: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横屿路966号 上海专家: 陈琢/张超/李梦副主任医师,每月定期过去门诊及手术福建分院 刘晓依 执行主任 杨蓓蓓 高年资主治医师 关羽 住院医师 赵丽 住院医师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迎宾路339号 李梅云 执行主任(瘢痕专病、痤疮专病、激光专病-近期) 孙海娟 高年资主治医师 符春磊 主治医师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观山湖院区: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朱东路395号 万朋杰 执行主任 (周二全天、周三、周四上午、周日下午) 齐珺 副主任医师 杨绍芳 住院医师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临沂妇女儿童医院滨河院区:临沂市罗庄区清河南路1号 王其华 副主任医师 刘爱花 副主任医师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新公路4358号) 成人患者、以及有医美要求的亲,周六可至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医学美容科,预约特需门诊。 (护士台:021-60236592,预约热线:021-60236000)

邓丹 2025-01-27阅读量6234

不同类型的血管瘤都是什么症状?

病请描述:        儿血管瘤是影响婴儿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家长对此应有所了解,以便能够及早发现并采取治疗措施。不同类型的血管瘤具有不同的症状,主要包括婴儿鲜红斑、婴儿海绵状血管瘤、婴儿毛细血管瘤和婴儿混合型血管瘤。了解这些症状对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1.婴儿鲜红斑        婴儿鲜红斑通常在新生儿出生时即可观察到,表现为不规则的红色片状区域,面积增长并不明显。这一症状会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变化,实际上是一种毛细血管畸形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血管的管径会逐渐变粗,因此需要家长密切关注。        2. 婴儿海绵状血管瘤        婴儿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通常在婴儿出生时即可发现。这种血管瘤的发展较为缓慢,往往在儿童期或青春期才开始明显增大。进入成年后,其增长速度会显著减缓。家长应定期观察,以确保及时发现任何变化。              3.婴儿毛细血管瘤        婴儿毛细血管瘤,也被称为草莓状血管瘤,初始表现为类似胎记或蚊虫叮咬的红点。随着婴儿的成长,这些红点的面积会逐渐扩大,通常不会引起疼痛或瘙痒。然而,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迅速增长的情况,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家长应密切监测任何异常变化,并及时就医。                 4. 婴儿混合型血管瘤        混合型血管瘤可以发展到相当大的体积,其生长过程与草莓状毛细血管瘤非常相似。在婴儿出生后的前几个月,这种血管瘤会迅速增长,并且具有极强的侵袭性。此外,正常组织也可能受到严重破坏。这种血管瘤不仅体积庞大,而且生长迅速,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也极为显著。         结语: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了血管瘤,应立即带孩子前往医院接受专业诊疗。早期诊断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还能避免对孩子的长期健康造成威胁。         了解不同类型的血管瘤及其早期症状对婴儿的健康至关重要。家长应提高对这些症状的认识,以便能够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血管瘤的发展,确保婴儿的健康成长。

邓娟 2025-01-15阅读量1506